2 膜分离材料与技术

合集下载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生物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对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利用选择性透过性的膜将混合物分离成两个或多个组分。

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是通过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膜表面的特性来实现的。

常用的膜材料包括有机膜和无机膜。

1. 有机膜有机膜是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制成的膜,常见的有机膜包括聚醚酯膜、聚丙烯膜和聚乙烯膜等。

这些有机膜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适用于分离溶液中的有机物、溶剂或气体。

2. 无机膜无机膜是由陶瓷、金属等无机材料制成的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

无机膜适用于分离溶液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以及高温下的气体分离。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包括压力驱动、浓度差驱动和电场驱动等。

其中,压力驱动是最常用的膜分离方式。

通过施加压力,使溶液在膜上形成一定的压差,从而使溶质通过膜的选择性孔隙进入膜的另一侧,而溶剂则随之透过膜。

通过调节压力大小可以实现对溶质的分离。

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1. 饮用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水的品质,保障人们的健康。

常见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2. 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油脂等有害物质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回收利用。

废水处理中常采用的膜分离工艺有微滤、超滤和纳滤等。

3. 生物制药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生物制药过程中的精细分离和纯化。

例如,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膜分离技术将细胞和培养液分离,提取目标产物,保证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4. 气体分离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分离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膜分离技术将混合气体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达到制取高纯度氧气的目的。

三、膜分离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膜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环保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

环保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

环保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现如今,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环保技术已经成为全球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

其中,膜分离技术在环保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保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重点讨论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不同分子大小和形状的膜过滤不同的物质,实现物质的分离。

膜分离技术的主要原理是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能够让小分子通过,保留大分子。

膜的选择性渗透性是由膜分离材料的孔径、孔隙结构以及表面性质决定的。

因此,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精细的物质分离和纯化。

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1. 水处理领域水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中,包括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

膜的应用使得水处理过程更加高效和经济,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2. 常规化工领域膜分离技术在常规化工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分离有机物、去除杂质、提纯药品等。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纯度,还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3. 食品和饮料工业领域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葡萄酒、啤酒、果汁等饮品的生产过程都需要用到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能耗低、环保的分离技术,其应用在环保、化工、食品饮料行业等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膜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膜分离材料的出现:目前,膜分离材料的发展趋势是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多元化。

新型膜材料的问世将有助于提高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通量和耐温性等性能,从而推动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

2. 膜分离设备的高效节能:如何降低能耗是当前膜分离技术必须面临的问题。

膜分离设备的节能化将成为未来膜分离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膜分离技术的自动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螺旋卷式膜组件2

工作:膜组件装进圆柱形压力容器,构
成一个螺旋卷式膜组件,原料从一端进 入组件,沿轴向流动,在驱动力作用下, 易透过也沿径向渗透通过膜至中心管, 另一端为渗余液。

应用:反渗透、超滤、气体分离。
螺旋卷式膜组件3

特点:

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膜的有效面积大; 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安装、操作比较方便; 适合于低流速、低压操作; 对原料前处理要求高——膜一旦被污染,不 易清洗。
膜分离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2

内蒙古中润制药有限公司利用膜分离技 术回收6-APA结晶母液。


采用EA技术于常温常压下回收母液中的溶剂, 脱出溶剂的母液经纳滤膜浓缩,结晶重新获 得6-APA晶体。 通量比反渗透膜提高30%, 6-APA浓缩程度 也可提高一倍,大大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
膜分离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3
主要应用于超滤、微滤、反渗透、渗透 气化和电渗析。

圆管式膜组件1

在圆筒状支撑体的内侧或外侧刮制上半 透膜而得到的圆管形分离膜。
下图所示,为膜刮制在多孔支撑管的内 侧,原料液被泵送至管内,渗透液经半 透膜后,通过多孔支撑管排出,浓缩液 从管子另一端排出。
能使滤液被渗透通过, 则需在支撑管和膜之间安装一层很薄的多孔 纤维网,帮助滤液向支撑管上的孔眼横向传 递,同时对膜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

特点:流动状态好;容易清洗;设备和
操作费用高;膜装填密度大。

用于:超滤、微滤和单级反渗透。
螺旋卷式膜组件1

由中间是多孔支撑材料,两边是膜的双 层结构装配而成。

其中三个边沿被密封而粘结成膜袋状,另一 个开放的边沿与一根多孔中心透过液收集管 连接,在膜袋外部的原料液侧再垫一层网眼 形间隔材料(隔网),也就是膜-多孔支撑 材料-膜-隔网依次叠合。绕中心透过液收集 管紧密地卷在一起,形成一个膜卷。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简介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进行物质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制备纯化工业和生物制药中,其原理是利用特定的膜,通过选择性透过、排除或吸附的方式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物质分离技术。

原理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实现分离。

根据分离机制的不同,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和气体分离等。

每种类型的膜分离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分离机制和应用范围。

•微滤:微滤膜具有较大的孔径,一般用于分离固体颗粒和大分子物质,如悬浮固体和细菌等。

•超滤:超滤膜的孔径较小,可以分离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如蛋白质和胶体等。

•纳滤:纳滤膜的孔径更小,可以分离分子量更小的物质,如盐和有机物等。

•反渗透:反渗透膜是一种半透膜,其孔径非常小,可以有效地分离溶质和溶剂。

这种技术常被用于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气体分离:气体分离膜是一种特殊的膜,可以分离不同气体的混合物。

这种技术在天然气加工和二氧化碳捕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应用膜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应用领域的简要介绍:生物制药在生物制药中,膜分离技术被广泛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细胞因子和其他生物分子。

通过使用超滤和纳滤等技术,可以将目标蛋白质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并去除其他杂质。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纯度,还可以减少后续步骤的处理量,提高生产效率。

医药膜分离技术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血液透析和血液净化中,通过使用半透膜将废物和多余的物质从血液中分离出来,达到治疗和净化的目的。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传递系统中,通过控制药物在膜上的透过性实现持续释放和控制释放。

环境工程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水处理中,可以使用反渗透膜将盐和有机物等溶质从海水或废水中分离出来,实现水的淡化和净化。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01 02
缺乏高效分离膜材料
目前已有的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性能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选 择性不高、渗透性较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新的高效分离膜材料 。
缺乏系统性的比较研究
目前对于不同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的比较研究还不够系统,难以全面 评估各种材料的优缺点,需要加强比较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结构分析
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分 析膜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吸附性能测试
通过测量气体在膜材料表面的吸附量,评 估膜材料的吸附性能。
热稳定性测试
通过测量膜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变化,评 估其热稳定性。
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材料种类
不同种类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聚酰亚胺、 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而 聚丙烯则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成本优势。
总结词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可以用于能源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和回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此外,二 氧化碳膜分离材料还可以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果。
在医疗与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医疗与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04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的应用研究
在气体分离与纯化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气体分离与纯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可用于分离和纯化各种气体 ,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疗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乳状液膜示意图
支撑液膜示意图
3.2
膜蒸馏
膜蒸馏是一种采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蒸汽压力差为 传质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基本原理如下图:
优点:(1)常压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2)只有水蒸汽能透过膜孔,所以蒸馏液十分纯净(3)可以处理极高浓度 的水溶液,是目前唯一能从溶液中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的膜过程; (4)无需把溶液加热到沸点,只要膜两侧维持适当的温差,就可以进行, 有可能利用太阳能、地热、温泉、工厂的余热和温热的工业废水等廉价能源。
2.1
应用
微滤
(1)水的高度净化:除菌和微粒 (2)食品、饮料、酒类、酱油醋等悬浮物、
微生物和异味杂质
(3)药液的过滤除菌 (4)发酵工业的空气净化和除菌。
2.2
超滤
行分离的筛分过程,其截断分子量一般在6000到50万, 如多糖、蛋白质、酶、胶体等。 孔径为几十nm,操作压0.2-1MPa
定义:以压力差为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中溶质进
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 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 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2.4
反渗透
特点:所分离物质分子量一般小于500,操作压2-100MPa
膜结构:反渗透膜通常使用非对称膜和复合膜,孔径小于0.5nm
3
新型膜分离技术
液膜萃取 亲和膜分离 渗透蒸发 气体分离 膜蒸馏
膜反应器
泡沫分离
3.1
液膜萃取
原理:液膜萃取技术是一种以液膜为分离介质,利用液膜 的选择透过性,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方法, 结合了固体膜分离法和溶剂萃取法的特点

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无机膜分离技术是指通过过滤、吸附、透析等方式,利用无机膜分离物质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该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一、无机膜分离技术的基础原理无机膜分离技术利用无机膜作为分离介质,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无机膜具有高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等特点,因此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分离效果。

无机膜分离具有分子筛分、催化分离、质子交换、纳滤、远红外分离等多种机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二、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此以后,该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无机膜分离技术已经是现代分离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下面,将就无机膜材料、制备工艺、分离机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介绍。

1.无机膜材料无机膜材料是无机膜分离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无机膜材料包括陶瓷、玻璃、金属、碳等。

其中,陶瓷膜广泛应用于酶的分离和纯化领域,金属膜用于催化反应和纯化金属离子,而碳膜则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大的有机分子。

此外,近年来,纳米材料也逐渐成为无机膜制备的新材料,如基于纳米管的膜、纳米插层材料等,具有先进的制备技术和优异的性能。

2.无机膜制备工艺无机膜制备工艺是无机膜分离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无机膜的制备一般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合成、热熔法、气相沉积、离子交换等多种技术。

每种工艺都有其特殊的制备原理和优势,目前以化学合成和物理吸附工艺为主。

由于无机膜制备技术的精细化和微纳化程度趋于严格,近年来,绿色制备和可持续发展的无机膜工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无机膜分离机制无机膜分离机制是无机膜分离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无机膜分离机制一般包括膜孔隙分离、表面的吸附分离、滴灌等机制。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为筛分,小于孔径的微粒随溶剂一起透过膜上的微
孔,而大于孔径的微粒则被截留。膜上微孔的尺寸 和形状决定膜的分离效率。 超滤膜均为不对称膜,形式有平板式、卷式、 管式和中空纤维状等。
33
超滤膜的结构一般由三层结构组成。
即最上层的表面活性层,致密而光滑,厚度为
0.1~1.5μm,其中细孔孔径一般小于10nm;
31
超滤技术
1. 超滤和超滤膜的特点
超滤技术始于 1861 年,其过滤粒径介于微滤和
反渗透之间,约5~10 nm,在 0.1~0.5 MPa 的静压
差推动下截留各种可溶性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
、酶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及胶体,形成
浓缩液,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及浓缩目的。
32
超滤技术的核心部件是超滤膜,分离截留的原理
41
超滤膜截留分子量的确定
42
反渗透技术
1. 反渗透原理及反渗透膜的特点
渗透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现象。人类很早以前
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渗透或反渗透分离物
质。目前,反渗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普遍使用
的现代分离技术。在海水和苦咸水的脱盐淡化、超
纯水制备、废水处理等方面,反渗透技术有其他方
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21
22
RO
UF
MF
F
MW
<350
1000~30000
0.0025~10um
>1um
蛋白质 细菌
NF正好介于UF和RO之间,截留分子量大概在300 - 1000。
23
微孔过滤技术
1. 微孔过滤和微孔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点
微孔过滤技术始于十九世纪中叶,是以静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及应用展望膜分离技术是国际上公认的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前沿技术。

膜分离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推动力时,原料的组分可透过选择膜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分离过程。

膜分离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方法,与传统的分离过程如过滤、精馏、萃取、蒸发、重结晶、脱色、吸附等相比,具有能耗低、单级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无相变、无污染等优点。

因此,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到化工、食品、医药医疗、生物、石油、电子、饮用水制备、三废处理等领域,并将对21世纪的工业技术改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1 膜分离技术1. 1 膜分离原理膜可以是固相、液相或气相,膜的结构可是均质或非均质的,膜可以是中性的或带电的,但必须具有选择性通过物质的特性。

它的工作原理为: 一是根据混合物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和几何形态的不同,用过筛的方法将其分离; 二是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分离开物质,物质通过分离膜的速度(溶解速度)取决于进入膜内的速度和进入膜的表面扩散到膜的另一表面的速度(扩散速度)。

而溶解速度完全取决于被分离物与膜材料之间化学性质的差异,扩散速度除化学性质外还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速度愈大,透过膜所需的时间愈短,混合物透过膜的速度相差愈大,则分离效率愈高。

1. 2 膜的分类目前广泛应用的分离膜是高聚物膜,但具有分离功能的膜种类繁多,具体分类如下:1. 2. 1 按膜结构分类膜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分离机理,也决定了其应用,可分为固膜和液膜。

固膜又分为对称膜(柱状孔膜、多孔膜、均质膜)和不对称膜(多孔膜、具有皮层的多孔膜、复合膜) ; 液膜又分为存在于固体多孔支撑层中的液膜和以乳液形式存在的液膜。

1. 2. 2 按化学组成分类不同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亲和性能。

目前已有数十种材料用于制备分离膜, 分别为有机材料的纤维素类、聚酰胺类、芳香杂环类、聚砜类、聚烯烃类、硅橡胶类、含氟聚合物; 无机材料的陶瓷(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等)、硼酸盐玻璃、金属(铝、钯、银等) ;天然物质改性或再生而制成的天然膜。

膜分离技术简介(08-08-06)

膜分离技术简介(08-08-06)

5、主要膜与膜分离过程

压力驱动膜过程:
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

离子交换与电膜过程:
渗析、电渗析、双极膜过程、压渗、膜电解、燃料电池等

气体分离:
主要有N2/H2分离、N2/O2分离、CH4/CO2分离膜、膜脱湿、 天然气净化等
5、主要膜与膜分离过程(续)

医用膜与膜过程:


9、膜技术特点(1)

无试剂加入,无额外材料损耗,无需再生, 无二次污染,可连续操作

能充分利用工业压力源做为膜分离推动力, 物料仅通过简单流经膜表面即可得到分离 工艺相容性强,易与相关工艺配套,能因地
制宜地满足多样化工艺组合要求

9、膜技术特点(2)

模块组合方式既可满足集中应用,又可进行 单元操作,不受场地和自然环境的限制 常温操作,投资少、能耗低、回收率高,无 公害 设备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工艺简单,组 装方便;易操作,免维护
1.区域不同于界面; 2.膜不是单纯的隔板或栅栏,具有分离功能; 3.膜可以是固体、气体、溶胶或液体等; 4.膜对不同物质具有选择渗透性; 5.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2、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内容

膜材料 成 膜 分离膜 膜组器 膜工程
3、膜科学与技术涉及学科



膜的污染和清洗
系统配件:泵、阀、能量回收装臵等
纳滤

分离机理:筛分、优先吸附、离子作用 分离范围:介于RO、UF之间
膜种类:芳香聚酰胺复合膜、CA-CTA不
对称膜、磺化聚电解质复合膜

膜组器:卷式、管式
应用:膜软化、水净化、染料、多糖、 抗菌素纯化浓缩

膜分离技术PPT

膜分离技术PPT
优化膜结构
通过改变膜孔径、孔道形状和分布等结构参数,提高 膜的分离性能和通量。
强化传质过程
采用促进传递、电场辅助等方法强化传质过程,提高 分离效率。
降低能耗
优化操作条件,如降低操作压力、提高操作温度等, 以降低膜分离过程的能耗。
面临挑战及解决思路
膜污染问题
开发抗污染膜材料、优化操作条件和 采用清洗技术等措施减轻膜污染问题。
石油化工
用于油品脱硫、脱蜡、脱色等石油加工过程,以及化工原料的分 离和提纯。
环保领域
应用于废气处理、重金属回收、垃圾渗滤液处理等环保工程。
05 膜污染与防治策略
膜污染类型及成因分析
无机物污染
由水中的金属离子、矿物质等无机物在膜表面积聚形成,降低膜的 通量。
有机物污染
水中的有机物,如腐殖质、蛋白质等,在膜表面吸附和沉积,导致 膜孔堵塞。
污水处理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 技术,结合膜分离和生物 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和水质。
气体分离领域应用实例
氧气、氮气分离
工业气体分离
利用气体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从空 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应用于合成气、氨分解气等工业气体 的分离和纯化。
天然气处理
通过膜分离技术去除天然气中的二氧 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提高天然 气品质。
创新膜制备技术展望
1 2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膜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复杂 结构的制造,提高膜的分离性能和机械强度。
表面改性技术
通过表面涂覆、接枝等方法对膜表面进行改性, 提高膜的选择性、通量和抗污染性能。
3
纳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纳米孔道或纳米结构,提高膜 的分离精度和效率,同时降低能耗。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特殊材料的筛选作用,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对膜分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膜分离技术概述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它是利用膜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浓缩、纯化等过程。

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可以将溶液中的化合物隔离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

二、膜分离技术的分类根据膜的性质和材质不同,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逆渗透膜分离技术逆渗透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一种半透膜,使水分子和溶质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分别通过膜,从而实现水和溶质的分离。

逆渗透膜具有高的选择性,可对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离效果。

逆渗透膜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加工、医药制品等领域。

2. 超滤膜分离技术超滤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多孔膜,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溶质粒子。

超滤膜的分离效果与分子的大小、形状、电荷等因素有关。

超滤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制浆造纸、制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

3. 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离子交换膜,可实现离子的去除、富集和分离。

离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对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吸附效果。

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学工业、电子行业等领域。

4. 气体分离膜分离技术气体分离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膜的选择性,将混合气体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气体分离膜主要用于气体纯化和分离。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空气分离等领域。

三、膜分离技术的应用1. 工业应用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纯化、浓缩、分离等领域。

例如,在糖果制造中,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果汁的浓缩和分离;在制药过程中,膜分离技术可用于分离纯化药品;在化工生产中,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溶液的分离和浓缩等。

2. 环境保护膜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污水的处理和饮用水的净化。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材料科学和过程工程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结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是当代新型高效的共性技术,特别适合于现代工业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膜分离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过程工业,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

膜分离技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

在常温下以膜两侧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

膜分离技术主要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流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

现已应用的有反渗透、纳滤、超过滤、微孔过滤、透析电渗析、气体膜分离、渗透蒸发、控制释放、液膜、膜蒸馏膜反应器等技术。

膜分离技术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方法,与传统分离操作(如蒸发、萃取、沉淀、混凝和离子交换等)相比较,其过程大多为无相变化,可以在常温下操作,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投资小和污染轻等优点。

1.微滤(MF)Microfiltration,其特点:对称细孔高分子膜,孔径0.03~10 nm,滤除≥50 nm的颗粒,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水、溶剂和溶解物,被截留物质:悬浮物、细菌和微粒子。

2.超滤(UF)Ultrafiltration,其特点:非对称结构的多孔膜,孔径l~20 nm,滤除5~100 nm的颗粒,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溶剂、离子和小分子,被截留物质:蛋白质、各类酶、细菌和乳胶。

3.纳滤(NF)Nanofiltration,其特点:1 nm的微孔结构,滤除相对分子质量在200~2000,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水、溶剂、相对分子质量<200,被截留物质:溶质、二价盐、糖和染料 (相对分子质量200~1000)。

4.反渗透(RO)Reverse Osmosis,其特点:带皮层的不对称膜、复合膜(<l nm),用于水溶液中溶解性盐的脱除,以压力差为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水、溶剂,被截留物质:无机盐、糖类、氨基酸和BOD。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1 膜分离技术的简介1.1 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膜分离的一般示意性图见图1。

1.2 膜的简介在一种流体相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称为膜。

膜本身是均一的一相或由两相以上凝聚物构成的复合体。

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图1 膜分离过程示意图是液体或气体。

膜的厚度应在0.5mm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为膜。

1.2.1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1)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力,一般模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2)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3)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4)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5)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6)成本低。

1.2.2 膜的分类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按膜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膜、复合膜按材料分:有机高分子(天然高分子材料膜、合成高分子材料膜)膜、无机材料膜1.2.3 各种膜材料(1)天然高分子材料膜主要是纤维素的衍生物,有醋酸纤维、硝酸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等。

其中醋酸纤维膜的截盐能力强,常用作反渗透膜,也可用作微滤膜和超滤膜。

醋酸纤维膜使用最高温度和pH范围有限,一般使用温度低于45~50℃,pH3~8。

再生纤维素可制造透析膜和微滤膜。

(2)合成高分子材料膜市售膜的大部分为合成高分子膜,种类很多,主要有聚砜、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烯类和含氟聚合物等。

其中聚砜是最常用的膜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超滤膜。

聚砜膜的特点是耐高温(一般为70~80℃,有些可高达125℃),适用pH 范围广(pH=l~13),耐氯能力强,可调节孔径范围宽(1~20nm)。

但聚砜膜耐压能力较低,一般平板膜的操作压力权限为0.5~1.0MPa 。

《膜分离技术》PPT课件

《膜分离技术》PPT课件
蛋白质、无机盐
缓冲液
精选ppt
无机盐
34
2. 微 滤
以多孔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 筛分原理使不溶性粒子(0.1-10um)得以分离的 操作。操作压力0.05-0.5MPa。
精选ppt
35
• 微滤应用 1) 除去水/溶液中的细菌和其它微粒; 2) 除去组织液、抗菌素、血清、血浆蛋白 质等多种溶液中的菌体; 3) 除去饮料、酒类、酱油、醋等食品中的 悬浊物、微生物和异味杂质。
F
精选ppt
11
17.1 膜材料 与膜的制造
精选ppt
12
膜材料的特性
•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
– 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 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 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
– 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 – 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 – 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 – 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 – 成本低;
孔膜,其孔隙大小在电镜的分辨范围内。
精选ppt
28
4完整性试验
• 本法用于试验膜和组件是 否完整或渗漏。
• 将超滤器保留液出口封闭, 透过液出口接上一倒置的 滴定管。自料液进口处通 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当达到稳态时,测定气泡 逸出速度,如大于规定值, 表示膜不合格。
× 保留液 出口封闭
压缩空气
• 透析过程中透析膜内无流体流动,溶质 以扩散的形式移动。
精选ppt
32
透析原理图
大分子
透析膜 小分子
水分子
精选ppt
33
透析法的应用
常用于除去蛋白或核酸样品中的盐、变性剂、还原剂之类 的小分子杂质,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岳庆友;王宝珠;李存磊;赵然磊;乔雨朋
【期刊名称】《精细化工》
【年(卷),期】2024(41)6
【摘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能源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低温蒸馏法等传统工艺相比,膜分离法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小型化、环境友好、易与其他技术集成等优势。

目前,膜材料的选择、改性以及对膜结构的重构是提高膜材料分离性能的关键。

该文总结对比了有机聚合物膜、无机膜及混合基质膜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分离机理、材料及性能进行了介绍,重点综述了材料的改性研究及用于制备混合基质膜的填充材料,展望了CO_(2)分离膜材料性能改进的研究方向及膜分离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总页数】16页(P1230-1245)
【作者】岳庆友;王宝珠;李存磊;赵然磊;乔雨朋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51.8;X701
【相关文献】
1.液膜分离二氧化碳气体的研究进展
2.笼型水合物膜分离和捕获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3.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研究进展
4.气体膜分离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5.CO_(2)捕集膜分离的Pebax基材料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2.1 膜分离概述
膜分离的发展
1961年,米切利斯(A. S. Michealis)等人用各种比例的酸性 和碱性的高分子电介质混合物以水—丙酮—溴化钠为溶剂,制 成了可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膜,这种膜是真正的超过滤膜。美国 Amicon公司首先将这种膜商品化。 50年代初,为从海水或苦咸水中获取淡水,开始了反渗透膜的 研究。 1967年,DuPont公司研制成功了以尼龙—66为主要组分的中 空纤维反渗透膜组件。同一时期,丹麦DDS公司研制成功平板 式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开始工业化。
2.2 膜分离机理
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根据这一机理: 1) 气体的透过量J与扩散系数D、溶解度系数S和气体渗透 系数成正比。而这些参数与膜材料的性质直接有关。 2) 在稳态时,气体透过量J与膜面积A和时间t成正比。 3) 气体透过量与膜的厚度L成反比。
25
2.2 膜分离机理
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扩散系数D和溶解度系数S与物质的扩散活化能ED和渗透活化 能Ep有关,而ED和Ep又直接与分子大小和膜的性能有关。分子 越小, Ep也越小,就越易扩散。 这就是膜具有选择性分离作 用的理论依据。
• 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为截留率R(rejection), • 其定义为 • R=1- Cp/Cb • Cp和Cb:表示在某一瞬间,透过液和截留液的浓 度。 • 如R=1,则Cp=0,表示溶质全部被截留; • 如R=0,则Cp= Cb,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
20 20
截断曲线
质量好的膜,陡直,可使不同分子量的溶质分离完全;
水、一价离子、 多价离子 水、溶剂
复合膜 非对称性膜复 合膜
17
几种主要分离膜的分离过程
膜过程 渗析 电渗析 推动力 浓度差 电位差 传递机理 溶质的扩散传递 电解质离子的 选择传递 气体和蒸汽的 扩散渗透 选择传递 反应促进和 扩散传递 透过物 低分子量物、离子 电解质离子 气体或蒸汽 易渗溶质或溶剂 杂质 截留物 溶剂 非电解质, 大分子物质 难渗透性气 体或蒸汽 膜类型 非对称性膜 离子交换膜 均相膜、复合 膜,非对称膜
12
2.1 膜分离概述
膜分离的发展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膜分离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首 先出现的分离膜是超过滤膜(简称UF膜)、微孔过滤膜(简称 MF膜)和反渗透膜(简称RO膜)。以后又开发了许多其它类 型的分离膜。 在此期间,除上述三大膜外,其他类型的膜也获得很大的发展。 80年代气体分离膜的研制成功,使功能膜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 步提高。 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高选择、多功能等特点,分 离膜已成为上一世纪以来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功能性高分子。
水 小分子 大分子
料液

渗透液
3
2.1 膜分离概述
膜分离技术的概念
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具有一定膜孔和选择透过性的天然或人工 合成的分离膜,在某种推动力(浓度差、压力差、电位差等) 的作用下,来实现物质的分离纯化或浓缩的一种操作技术。
4
2.1 膜分离概述
海水淡化
工业废水处理 城市废水资源化 天然气 水资源
多孔膜
多孔Ni膜,多孔Ag膜,多孔Pd膜,多孔Ti膜 多孔陶瓷膜,包括Al2O3膜,SiO2膜,ZrO2膜,TiO2膜 (多孔玻璃膜分子筛膜,包括碳分子筛)
10
2.1 膜分离概述
膜分离的发展
1748年,耐克特(A. Nelkt)发现水能自动地扩散到装有酒 精的猪膀胱内,开创了膜渗透的研究。 1861年,施密特(A. Schmidt)首先提出了超过滤的概念。 他提出,用比滤纸孔径更小的棉胶膜或赛璐酚膜过滤时,若在 溶液侧施加压力,使膜的两侧产生压力差,即可分离溶液中的 细菌、蛋白质、胶体等微小粒子,其精度比滤纸高得多。这种 过滤可称为超过滤。按现代观点看,这种过滤应称为微孔过滤。
15
2.2 膜分离机理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膜分离过程可概述为以下三种形式:
① 渗析式膜分离 料液中的某些溶质或离子在浓度差、电位差的推动下,透过膜进入接 受液中,从而被分离出去。属于渗析式膜分离的有渗析和电渗析等; ② 过滤式膜分离 利用组分分子的大小和性质差别所表现出透过膜的速率差别,达到组 分的分离。属于过滤式膜分离的有超滤、微滤、反渗透和气体渗透等; ③ 液膜分离 液膜与料液和接受液互不混溶,液液两相通过液膜实现渗透,类似于 萃取和反萃取的组合。溶质从料液进入液膜相当于萃取,溶质再从液膜进 入接受液相当于反萃取。
31
2.3 膜材料的结构与制备
高分子分离膜
实用的有机高分子膜材料有:纤维素酯类、聚砜类、聚酰胺类 及其他材料。从品种来说,已有成百种以上的膜被制备出来, 其中约40多种已被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以日本为例,纤维素 酯类膜占53%,聚砜膜占33.3%,聚酰胺膜占11.7%,其他材 料的膜占2%,可见纤维素酯类材料在膜材料中占主要地位。
气体分离 压力差 渗透蒸发 压力差 液膜分离 浓度差
难渗透性溶 质或溶剂
溶剂
均相膜、复合 膜,非对称膜
乳状液膜、支 撑液膜
18
表征膜性能的参数 • 截断分子量、 • 水通量、 • 孔的特征、 • pH适用范围、 • 抗压能力、 • 对热和溶剂的稳定性等。
19
制造商通常提供这些数据
19
1、 截留率和截断分子量
13
2.1 膜分离概述
膜分离的特点
与蒸馏、分馏、沉淀、萃取、吸附等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 离具有以下优点:
1. 2. 3. 没有相变化,不需要液体沸腾;也不需要气体液化,不需要投加化学物质,是 低能耗、低成本的分离技术; 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用于热敏感物质如:蛋白质、酶、药品的分离 、分级、浓缩和富集;分离浓缩同时进行,能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应用范围广,对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制品都可适用,还适用于许多特殊溶液 体系的分离,如溶液中大分子与无机盐的分离、共沸物及近沸点物系的分离等 ; 4. 膜分离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制造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易于实现自动化。
天 然 膜
合 成 膜
多 孔 膜
致 密 膜
离 子 交 换 膜
渗 析 膜
微 孔 过 滤 膜
超 过 滤 膜
反 渗 透 膜
渗 透 汽 化 膜
气 体 渗 透 膜
8
无机材料膜
高分子分离膜
固体膜
对称膜
根据膜断面 的物理形态
不对称膜 复合膜
平板膜
根据固体 膜的形态
管式膜 中空纤维膜 核径蚀刻膜
9
高分子分 离膜材料
27
2.2 膜分离机理
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2)多孔膜的透过扩散机理 用多孔膜分离混合气体,是借助于各种气体流过膜中细孔 时产生的速度差来进行的。 流体的流动用努森(Knudsen)系数Kn表示时,有三种情况: Kn≤1 属粘性流动;Kn≥1 属分子流动;Kn ≌1 属中间流动。 多孔膜分离混合气体主要发生在Kn≥1时,这时气体分子之间几 乎不发生碰撞,而仅在细孔内壁间反复碰撞,并呈独立飞行状 态。
23 23
2.2 膜分离机理
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气体分离膜有两种类型:非多孔均质膜和多孔膜。它们的分离 机理各不相同。 (1)非多孔均质膜的溶解扩散机理 该理论认为,气体选择性透过非多孔均质膜分四步进行: 气体与膜接触,分子溶解在膜中,溶解的分子由于浓度梯度进 行活性扩散,分子在膜的另一侧逸出。
24
28
2.2 膜分离机理
按气体方程可导出气体透过多孔性分离膜的分离效率为:

M2 M1
此式说明,被分离物质的分子量相差越大,分离选择性越好 多孔膜对混合气体的分离主要决定于膜的结构,而与膜材料 性质无关。
29
2.2 膜分离机理

M2 M1
30
2.2 膜分离机理
溶液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对有机溶剂混合物的分离,一般采用分离气体的机理来处理。 不同分子量的两种溶剂分离时,可用透过扩散机理来处理。 对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尚无完善理论。尽管按不同的分离推动 力,如压力、温度、浓度差、电位差、化学位、蒸气压、渗透 压等,可用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来讨论,但这时往往将膜作为 一个“黑匣子”,忽略在其中的过程。
OH H H
OH H
CH2OH
OH
OH
O OH
在催化剂(如硫酸、高氯酸或氧化锌)存在下,能与冰醋、 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二醋酸纤维素或三醋酸纤维素。
33
2.3 膜材料的结构与制备
多孔醋酸纤维素
34
2.3 膜材料的结构与制备
醋酸纤维素
醋酸纤维素是当今最重要的膜材料之一。 醋酸纤维素性能稳定,但在高温和酸、碱存在下易发生水解。 为了改进其性能,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和透过速率,可采用各 种不同取代度的醋酸纤维素的混合物来制膜,也可采用醋酸纤 维素与硝酸纤维素的混合物来制膜。此外,醋酸丙酸纤维素、 醋酸丁酸纤维素也是很好的膜材料。 纤维素醋类材料易受微生物侵蚀,pH值适应范围较窄, 不耐高温和某些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因此发展了非纤维素酯 类(合成高分子类)膜。
膜 材 料 种 类
无机膜
纤维素衍生物类 聚砜类 聚酰胺类 聚酰亚胺类 聚酯类 聚烯烃类 乙烯类聚合物 含硅聚合物 含氟聚合物 甲壳素类 致密的金属膜 致密膜 Pd膜及Pd合金膜
Ag膜及Ag合金膜 氧化锆膜 致密的固体电解质膜 复合固体氧化膜 多孔负载膜 致密的”液体充实固体化“动态原位形成的致密膜 多孔金属膜,多孔不锈钢膜
14
2.2 膜分离机理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分离膜的基本功能是从物质群中有选择地透过或输送特定的物 质,如颗粒、分子、离子等。或者说,物质的分离是通过膜的 选择性透过实现的。 膜分离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以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作为分离的手 段,实现物质分子尺寸的分离和混合物组分的分离。膜分离过 程的推动力有浓度差、压力差和电位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