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对院体花鸟画的贡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徽宗对院体花鸟画的贡献摘要:

院体花鸟画在北宋时期的鼎盛繁荣与宋徽宗的身体力行和大力提倡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王朝的宋徽宗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书法上自创瘦金体,花鸟画的成就斐然;同时他为中国古代院体花鸟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院体花鸟画宋徽宗

院体花鸟画在宋代由于宋徽宗的大力倡导与身体力行,日见昌盛。宋徽宗在之前图画院的基础上重定了翰林图画院的官职,扩充和完善了宫廷画院,提倡写生,反对摹仿,提倡诗情画意,提倡情态形色俱若自然和笔韵高简,使得宋代院体花鸟画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达到了鼎盛状态,在中国几千年绘画史占有崇高的地位。

一宋徽宗及其艺术成就

赵佶(1082—1135),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绍圣三年封为端王,后即位为徽宗。徽宗虽说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方面,却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富艺术气质而才华横溢的皇帝,他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对于金石考古也有一定研究。

徽宗天资聪明,从小就对书画情有独钟。即位前,徽宗经常

和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大年(赵令穰)以及黄庭坚、吴元瑜等人交往。这些人都是当时颇有成就的书画高手,对徽宗艺术修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史称徽宗“能书擅画,名重当朝”,尤以花鸟画更为突出。他继承了黄筌的勾勒填彩,又兼取徐熙、崔白、易元吉之长,兼融并蓄,“妙体众形”,形成了工整妍丽、精密奇巧的风格,引领了宫廷绘画创作的新风貌,画史上称之为“宣和体”。传世作品有《芙蓉锦鸡图》轴、《祥龙石图》卷、《瑞鹤图》卷、《听琴图》轴、《腊梅山禽图》轴、《鸲鹆图》轴等。宋人邓椿在《画继》中称赞他的画“冠绝古今之美”。

宋徽宗的书法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所创“瘦金体”,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纤而不弱,端而不板,婀娜刚劲,秀丽精工,别具一格。其草书也别具一格,意趣天成,自然洒脱,如疾风骤雨,似惊涛骇浪,较楷书更为出色,其中草书《千字文》,作于政和二年,其笔势奔放流畅,跌宕起伏,一气呵成,颇为壮观,丝毫不亚于唐代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徽宗在位期间,不仅礼遇画院,还广泛收集古代金石书画。宣和年间,徽宗令人将御府所藏历代书画墨迹编写成《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并刻了著名的《大

观帖》。这些对丰富绘画理论和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对院体花鸟画的贡献

(一)宋徽宗本人的艺术贡献

宋徽宗自己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工书善画,亦能作诗填词。尤善画花竹翎毛,传世作品有二十多件,以花鸟居多。风格工细浓丽,属于典型的“宣和体”即院体画风。这些作品艺术性颇高,足以代表传统工笔设色花鸟画的最高水平。由于都是对景写生之作,显示了高超的写实造型能力,对于形象的刻画逼真几乎达到无懈可击,同时又生动自然,体现了高度的生活真实性。他的工笔重彩画用笔精细考究,情调艳丽富贵,从传世的《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红蓼白鹅图》等画中可见一斑。

《芙蓉锦鸡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画宽81.5厘米、长53.6厘米。笔法工细,设色艳丽。画上有芙蓉二枝,锦鸡一只。芙蓉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蝴蝶翩翩起舞,锦鸡昂首挺立,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生动表现出锦鸡的动态和景物的呼应。

画上有徽宗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其诗意之旨归,尽在画意中。状物工丽,神情逼肖。锦鸡之神态,全身毛羽设色鲜丽,曲尽其妙,俱为活笔。芙蓉枝叶之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

片叶均不相重,各具姿态,而轻重高下之质感,耐人寻味。用笔之精娴熟练,双钩设色之细致入微,空间分割之自然天成,均足以代表北宋宣和间院体画的水平。赵佶的美学思想体现在绘画中,注重诗意的含蕴回味和观察事物的精细入微以及写实表现的传神精切,在此展现得一览无余。工笔画之典雅与匠俗区分,其关键就在于胸怀修养的内营,运笔的节奏感和诗意的构成。《芙蓉锦鸡图》诚然如是。赵佶所作,典雅浓丽,诗情画意,俱显上乘,不愧是中国绘画史上院体画的上乘之作。

在绘画技法上,传说赵佶画翎毛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这正是为了由形似达到神似所作的技术性尝试。如《御鹰图》,论其艺术描绘,双勾谨细,毛羽洒然,形体生动而自然。尤其是鹰眼的神姿,英气勃发,显示着一种威猛之气。

在创作技法上,宋徽宗既学吴元瑜、崔白也就是徐熙系统的用笔,又喜黄筌的用色,并力求使两者达到浑化一体的境界。徐熙野逸,黄家富贵。徐、黄两派又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赵佶作为当朝皇帝,又是极力享受荣华富贵、纵情奢侈的人,对于精工富丽的黄派风格,有他根深蒂固的爱好。同时,他又处在文人画蔚然兴起之后,必定受到时代风气的熏染。他的周围又聚集着一群雅好文人生活方式的贵官宗室如王诜、赵令穰等,又与文入画的倡导者之一米芾关系颇为密切。米芾

崇尚“平淡天真,不装巧趣”的美学观,赵佶自然深受影响。尤其是他本人全面而又精深的文化艺术修养更使其审美情趣中透射出浓郁的文人气质。因此,赵佶既崇尚黄派的富贵,又喜好徐派的野逸,其审美趣味也是糅和了徐、黄两家。

另外宋徽宗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题一般题在精致富丽风格的画作上,如前面提到的《芙蓉锦鸡图》轴,画因诗更显圆满,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由此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尤其是签名,喜作花押,据说是“天下一人”的略笔,也有认为是“天水”之意。盖章多用葫芦形印,或“政和”、“宣和”等小玺。这种作者押印于书画的款识上的形式,始于宋代徽宗赵佶、苏轼及米芾等人,元明以后,诗、书、画、印相结合已成为中国画的传统特点。

(二)设立“画学”引入科举制度选拔绘画人才

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下令设立了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的画学,后并入翰林书画院。任命米芾为“书画学博士”,执命画学,以儒家经典拟题,考征天下绘画人才。它的科举采取“三舍法”,民间画工或画家要进入画学,必须经过考试,这种考试的内容极为广泛。少数经过考试合格者,得以入学进行画学的系统学习,其内容包括文化、书法、经义、画义等,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