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背诵 课文层次思路背诵共25页
离骚详细讲解分层理解PPT课件
(2)余虽好修姱 / 以鞿羁兮, 謇朝谇 /而夕替。
姱kuā:漂亮,美好。鞿:马缰绳。羁jī:马
笼头。鞿羁:比喻束缚,这里指自我约束。
替:废弃,这里指被放逐。謇jiǎn:正直敢 言。谇suì:劝告,谏诤。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上刚进 谏而晚上就遭贬黜(chù)。
分析:写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心养性。
司马迁所云:“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
唯我独醒”。
13
(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忧郁烦闷。郁邑:愁闷不安。侘傺:失 意而神情恍惚。乎:介词,在。
我忧郁啊、失意啊、烦闷啊,只有我在 此时走投无路。
分析:在小人的挑唆、诋毁下,君王听信谗
言,疏远、流放了屈原,他内心郁闷不已,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分析:责难君主贤愚不分、忠奸不辨。这 是屈原被贬官的主要原因,也是一切灾难 的根源。
10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之:的。善:爱好,擅长。诼:造谣,诽谤。
你周围的许多侍女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 诽谤我好做淫乱之事。
赏析: 这是作者假托君王为男子,而自己则是其 中的一位女子。因为自己容貌娇媚,尤其是蛾眉 颦蹙更能讨人欢喜,惹人怜爱。于是,她们心怀 嫉妒之心,对我进行诬陷,好使那位男子疏远我。
D.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
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
课文梳理: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 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 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 13节、52句。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 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 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 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 感情。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4离骚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4离骚
《离骚》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篇重要背诵篇目,对于2024年高考的学生来说,需要认真准备。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它以“香草美人”为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家庭的忧虑和对自己遭际的感慨。
为了能够更好地背诵《离骚》,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分段记忆法:将《离骚》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只记住关键的几个字或词,从而降低记忆难度。
2. 联想记忆法:将《离骚》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形象化的联想来帮助记忆。
3. 重复记忆法:通过不断重复背诵,加深记忆,避免遗忘。
4. 语境记忆法:将《离骚》中的句子放在整个文本的语境中来记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意,提高记忆效果。
总之,背诵《离骚》需要耐心和恒心,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记忆效率,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度焦虑。
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离骚高中背诵部分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3篇)
离骚高中背诵部分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3篇)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征途为大家找到的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较新3篇】。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楚辞”、屈原的相关文学常识2、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并体会诗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3、引导理解诗歌的“移情法”和浪漫风格教学重点:赏读课文,体会屈原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朗读中“兮”语气的把握教学设计:诗歌教学读是重点,所以由读导入,通过读来理解诗人形象。
但由于课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识不能通过课文本身的解读来得到,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增加一些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知识面,深化对诗人形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有感情地诵读,带动学生齐读。
2、屈原留给学生的印象及相关诗句。
3、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相关材料汇集)二、学生朗读全诗,并初步体会诗歌:1、一读诗歌。
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点?(引出“楚辞”的定义和特点。
《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对《离骚》创作缘起的解说,并借用《史记》和《四库提要》中的相关资料。
2、再读诗歌。
注意“兮”的语气。
三、赏读诗歌,体会人物形象3、三读诗歌。
诗歌当中的哪些描述与你意想当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4、诗歌当中有两个“恐”字,他们怎么解释?从诗的前面两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还在“担心”什么?(时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积极预政)5、屈原是内修外美,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也是忠君爱国,力图致君尧舜的政治家。
为了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欣赏本文之后的一个语段。
(“昔三后……夫惟灵修之故也”)四、读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它的较大艺术特点是什么?(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风格)五、齐读结束六、作业1、背诵全文2、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些谋臣策士中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在本国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故土,而在异国有所作为。
《离骚》背诵课件
• (6)
•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 【鸷zhì 鸟】凶猛的鸟,指鹰、雕等。【不群】不合群。 【固然】本来这样。然,这样。【方圜】方和圆,方枘, 榫头和圆凿。圜;通“圆”。 【周】合。 【孰】何。 • 【异道】不同道。 【相安】相处,相容。
•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啊,自古以来原本就是这般 •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啊,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
结构图:
对现实 的批判 1-2因忧民洁身而被废 3-4因君昏臣奸而忧闷 5-7被废固然,忧闷自然
对理想 的追求
8-9 仕途不通,追求不息 10-12 世人莫知,奇服信芳 13 体虽可解,心不可惩
当堂训练
背诵本节所上内容
离 骚 部分文意。
2,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 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 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 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 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 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 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第二部分文意。
2,熟读、背诵第二部分。
• (8 )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 【相xiàng 】观察,选择。 【延】久久。 【伫】久立而望。 【反】返回。 • 【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 【复路】回原路。【及】趁着。【行迷】走迷了路
《离骚》分段讲解
《离骚》分段讲解(2)《离骚》分段讲解李光地曰:“是时山东诸国,政之昏乱,无异南荆。
惟秦强于刑政,收纳列国贤士;士之欲亟功名,舍是莫适归者。
是以所过山川,悉表西路。
”(《离骚经注》)这话是不错的。
七雄并峙的局面,到了后来,大势渐趋统一,山东六国必然被强秦所吞并,已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和屈原同时的荀卿在他所著“强国篇”(见《荀子》)里就有具体的分析。
屈原也不可能不是从这一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因而出现在他思想里暂时的幻境,不但要离开父母之邦,而且是适仇讐之国,这样就使得矛盾的冲突表现得更为尖锐,更为剧烈。
这段一开始,屈原驱役龙凤,挥斥云霓,表现得如何的活跃和愉快!他的精神似乎已经超越现实境界,而离开了苦难的深渊;可是当他忽然临睨到故乡的时候,血肉相联的情感,又立刻粉碎了那一刹那间所呈现的美妙幻境;也就在幻想的破灭里,放射出强烈的万丈爱国主义光芒;而这种骏马注坡,帷灯匣剑的表现手法,和他当时真实心情是完全相适应的。
最后五句是全篇的总结和尾声,在上面八段外具有其独特意义。
它高度地概括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简要而深刻地阐明了屈原以身殉国这一伟大悲剧的真实历史意义。
五句分两层:龚景瀚曰:“ ‘莫我知’,为一身言之也;‘莫足与为美政’,为宗社(祖国)言之也。
世臣与国同休戚,苟己身有万一之望,则爱身正所以爱国,可以不死也。
不然,其国有万一之望,国不亡,身亦可以不死;至‘莫足与为美政’,而望始绝矣。
既不可去,又不可留,计无复之,而后出于死,一篇大要,‘乱’之数语尽之矣。
太史公于其本传终之曰:‘其后楚日以削,后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言屈子之死得其所也,是能知屈子之心者也。
”(《离骚笺》)死,在今天看来是消极的,但两千年前屈原所采取的这种行动其中却包涵着极其严峻的积极的现实斗争意义。
王夫之日:“原之沉湘,虽在顷襄之世,然知几自审(预见未来,考虑到自己所应该采取的态度),矢志已夙(早)。
君子之进退生死,非一朝一夕之树立,惟极于死以为志(在思想上能作最后牺牲的准备),故可任性孤行也。
《离骚》分段讲解
《离骚》分段讲解《离骚》分段讲解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谗佞,灵修美⼈以媲于君,宓妃佚⼥以譬贤⾂。
第⼀段。
通过⾃叙的笔法,提出了积极⽤世的⼈⽣观。
⾸先追溯世系,表明⾃⼰是楚国宗室之⾂;详纪⽣年和名、字的由来,强调禀赋的纯美。
这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就成为屈原⽣命中进步的动⼒。
奠定了他那种坚强不屈的战⽃性格的基础。
接着叙述他对待⽣活的态度。
由于热爱⽣活,所以特别感到时间的易逝,⽣命的短暂;因⽽孜孜不倦地培养品德,锻炼才能,来充实⾃⼰的⽣活。
⽽这⼀切。
都是为了⼀个远⼤的理想,明确的⽬标,在楚国政治改⾰中,贡献出⾃⼰⼀份⼒量。
第⼆段。
承接上⽂,阐明⾃⼰的政治观点和⽴场,以及事君不合的经过。
⾸先述三后以戒今王,接着陈尧舜以⽰典范。
在古代社会⾥,凡是具有政治抱负的⼠⼤夫,他们的理想都必然寄托在最⾼统治者的⾝上,因⽽屈原就必须争取楚怀王的合作,⾸先是取得他的信任。
可是怀王的态度是不坚定的。
这⼀⽭盾的存在,就展开了屈原和“偷乐”的“党⼈”之间的剧烈⽃争;同时,怀王的听信谗⾔,也就决定了屈原政治上的客观遭遇,为下⽂提出张本。
第三段。
叙述⾃⼰在政治⽃争中的客观遭遇,并分析其原因。
综合起来,有下⾯⼏层:第⼀,政治上的改⾰,单靠个⼈的⼒量是不够的。
除了争取君王的合作,必须培植⼈才,⼴结同志,共赴其成。
屈原在这⽅⾯作了充分的准备。
可是想不到“众芳芜秽”,致使他的计划落空,陷于孤⽴。
第⼆,指出了他和“党⼈”之间的⽭盾的根本原因。
他们之所以勾⼼⽃⾓,排除异⼰,只不过是为了个⼈的利益;⽽屈原的坚持理想,则是为了“恐修名之不⽴”,“哀民⽣之多艰”。
这⾥,他强调法度绳墨,进⼀步提出他的法治思想;这和腐化没落的贵族势⼒绝不相容,因⽽这⼀⽃争是不可调和的。
第三,在这样不可调和的⽃争中,怀王的昏庸糊涂,“不察民(⼈)⼼”,不辨⿊⽩,助长了邪⽓的⾼涨,造成了群⼩进谗的有利条件。
第四,从邪正不能相容,预测⾃⼰前途遭遇的必然性;强调不屈服、不妥协的顽强精神,并准备为此⽽不惜作任何牺牲。
《离骚》背诵部分
《离骚》背诵部分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哎呀呀,这不是说的古代的那些伟大人物嘛!就好像我爷爷总是跟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一样,好神奇呀!比如有一次,我好奇地问爷爷:“爷爷,你小时候有啥好玩的呀?”爷爷就会笑着说:“那可多啦,小娃娃。
”这就像屈原在跟我们讲述他的来历一样呢。
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哇塞,这听起来好神秘呀!就好像每次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围着我唱生日歌,感觉好特别呢!记得那次生日,我兴奋地对小伙伴们说:“今天我最大啦!”他们也都笑嘻嘻地回应我。
这和屈原说自己出生的时候那种特别的感觉好像呀。
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这不是在说给他取了个好名字嘛!就像我爸爸妈妈给我取名字的时候,肯定也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呀!有一次我问妈妈:“妈妈,为啥给我取这个名字呀?”妈妈温柔地说:“因为我们希望你怎样怎样呀。
”这不就和屈原说的一样嘛。
4.“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哈哈,他有自己的名和字呢,真有意思!就像我们班同学也都有自己的小名一样。
有一回,我和同桌说:“嘿,你的小名真可爱。
”同桌还不好意思地笑了呢,这多有趣呀。
5.“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这是说他自己有很多优点还不断努力呢,好厉害呀!就像我们班长,学习好还特别努力,有次我问他:“班长,你咋这么牛呀?”他笑着说:“嘿嘿,要不断进步呀。
”这和屈原的追求不是一样嘛。
6.“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哇哦,这些花花草草好漂亮呀,就像我去花园里看到那些美丽的花朵一样。
有一次我在花园里惊喜地叫起来:“哇,这朵花好美呀!”旁边的小朋友也都凑过来看,真的和屈原说的那些香草一样吸引人呢。
7.“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哎呀,他好着急呀,好像我们着急赶不上校车一样。
记得有一次快迟到了,我一边跑一边喊:“快点呀,要赶不上啦!”那种着急的心情和屈原好像呢。
8.“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这每天都去采摘呀,真勤劳!就像我每天都坚持早早起床读书一样。
新课标离骚背诵部分
新课标离骚背诵部分《离骚》高中背诵部分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课件 (共25张PPT)
7-12节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 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 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 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 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 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遭遇)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骚赞序》(班固)
“离,别也;骚,愁也。”(意为“离别之愁”) ——《楚辞章句》(王逸)
“‘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
从3-6节中找出有内在含义的物象,说说诗人用 他们分别比喻什么。
用各种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不是直抒情感想法,而用诗化的物象去表现内在的 美,这是今后鉴赏的重要思路。
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可以看出 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 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 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 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 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 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屈原的作品,据《汉书·艺 文志》所记25篇,具体篇目,据王 逸《楚辞章句》为: 《离骚》 《 九歌》(11篇) 《九章》 (9篇) 《天问》 《远游》《卜居》《渔父 》等。其中,晚年创作的《离骚》 是《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 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 的一首抒情诗。
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 姱 :修洁而美好。 羁: 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 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 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离骚》的内容层次
《离骚》的内容层次《离骚》的内容层次《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下面是《离骚》的内容层次,欢迎阅读与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第二部分:诗人在实现自已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挫折。
第三部分:在诗人的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之后,不退缩不气馁,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众皆竞进以贪婪”的环境中,群芳芜秽了——这是诗人遭遇到第二次挫折,但诗人自已依旧积极自修,依照彭咸的遗教去做。
第四部分:由于诗人的特立独行,立即引起世间庸人的馋毁,从而使诗人再一次遭遇挫折,诗人陷入孤独绝望的境地。
但诗人依旧矢志不屈,甘愿“伏清白以死直”,也不愿意屈服认同世俗:“背绳墨以追曲”。
第五部分:遭遇苦难挫折,陷入孤独绝望境地的诗人内心深处进一步展开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理想,以及灵魂搏斗的过程,最终坚定自已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
第六部分:由于女媭的劝诫,诗人不得已来到重华面前,向他陈述自已的观点,期冀引起同情共鸣。
第七部分:诗人在重华面前阐述了自已的“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后,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充分表达诗人不被世人理解的强烈感情。
第八部分:诗人听了巫咸的话,最后决定离开楚国。
这一部分把诗人复杂的矛盾心理,万千思绪,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第九部分:诗人在接受灵氛、巫咸的劝告,决定离开楚国远游,最后终不忍离开的经过。
这是诗人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展开的最后一次幻想。
全诗最后是尾声,以当时的楚国名曲《乱》作结。
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司马迁评论《离骚》说:“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又引刘安《离骚传》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如何快速背诵离骚《离骚》
•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 傍徨。 •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 有失去方向。 •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 长着椒树的山岗。 • 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 衣裳。 •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 装。
பைடு நூலகம்
•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 善良。 •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 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 有毁伤。 • 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 面八方。 •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 阵清香。 •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 为常。 • 肢解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变心啊,又有谁能改变我 的志向?
离骚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jiǎn朝谇suì 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huì 纕xiānɡ 兮,又申之以揽茝chǎi。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tún郁邑余侘傺chà chì 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gou。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 • • • • •
烟:背、竞(背景) 凡是能抽烟的人都是有背景的 花:忳、吾(顿悟) 在花下我顿悟了人生的哲理 三:宁、余(宁余) 数到三下,我宁可余(留)下来 月:鸷、自(质子) 月亮也是有许多质子构成的 下:何、夫(和服) 衣服下面穿着和服 扬:屈、忍(去人) 扬眉吐气,我们也可以去人到国外
《离骚》背诵 课文层次思路背诵
翻译:
我长长叹息不住地擦拭眼泪,我悲哀楚地百姓的生活多灾 多难。 我只是喜欢修洁美好而自我约束啊,却早上进谏晚上就被 贬斥。 既因用蕙草做成佩带而贬斥我啊,又因为我采集了香茝加 上罪名。 这就是我出自内心所爱好的东西啊,即使让我死上千百次 我也决不后悔。
第二层(5~8句): 埋怨君王,批评小人,批判社会。
“彰”
到朝廷做官而不被所用,又遭受指责啊,就隐 退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 向)。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收集荷花花瓣做下装。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本性确实美好。 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修长的佩带。
(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所 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我忽然回头放眼观看,将去看看四方广大(辽 阔)的土地。 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芳香更显著。
第二层(4~10句): 退修初服,华美高洁,惟吾德馨。
第三层(11~12句): 追求美政,百折不回,矢志不渝。
第一层(1~3 句): 反思人生,迷途知返,退隐家园。
观察、选择
道路
久久
返回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原路
伫立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缓 用法行,步使动余马长坐于兰草兰的水皋边高兮地,驰长椒着椒丘树且的山焉冈止息。
我宁愿突然死去魂飞魄散,我不忍心做这样的媚态, 和他们同流合污。
第四层(11~12句): 鹰、鸟不群,方圆难周,异道不安。
本来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通“圆”
合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凶猛合鸟合一般的鸟不能群聚在一起,从以前 本来就这样的。
难道方抐和圆榫能相合吗?哪有道不同能够相 安的?
《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