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用, 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 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 段称为习惯动作时期。
29
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儿童在视觉与抓握动作之间形成了协调,能 用手摸、摆弄周围的客体。活动不再囿于主体 自身,开始涉及对物的影响,物体受到影响后 又反过来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动作。即主体 与客体之间通过动作和动作结果造成的影响发 生了循环关系,最后渐渐使动作(手段)与动 作结果(目的)产生分化,出现了为达到某一 目的而行使的动作,智慧动作开始萌芽。第三 阶段称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12
二、智慧的结构
图式(schema):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 结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 组织的内容是动作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 结构,皮亚杰把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称为 图式。
13
这里的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 一种认识上的功能结构。主体只有依靠它才能 对来自客体的刺激作出反应。儿童最初的图式 是“遗传性图式”,表现为本能的无条件反射, 如吸允反射、抓握反射、以此为依据,在不断 地与外界相互作用即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儿童 的遗传图式逐渐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 即从遗传性图式发展成为感觉运动图式、表象 图式、直觉思维图式,最后构成运算思维图式。
2、守恒性——运算的结果会使客体的外部形 态发生变化,但其原有属性保持不变,这种不 变性称为守恒,如“窄×高”可以等同于“宽 ×矮”(面积不变):
23
皮亚杰以运算为标志,把从婴儿到青春期 的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6
——“是什么都不用。” “你在床上作梦时,梦在什么地方?” ——“在我床上,在被子底下。我真的不知道。 说不定在我肚子里(!)那么骨头一定在那里, 所以我才看不见它” “梦在你脑袋里吗?” ——“是我在梦里,而不是它在我脑袋里 (!)你作梦时,你不知道你是在床上。你知道 你在走。你是在梦里,你是在床上,但你不知道 你是在那里。 (1929 :97—98)
8
幼儿说道所有珠子都是木头的,说大部分是棕 色的,小部分是白的。但如果你问他是棕色棕子多还 是木珠子多,他立刻回答:“棕色珠子多因为只有两、 三个白珠子。”于是你说:“听着,这不是我所问的。 我不想知道是棕色珠子多还是白珠子多,我是想知道 是棕珠子多还是木珠子多?”同时,为了使问题更简 单,我拿一个盒子放在装珠子的盒子边,问道:“如 果我把木珠子放在旁边那个盒子里,这个盒子里还剩 几个?”幼儿回答:“没有,没一个剩下,因为它们 都是木头的。”于是我说:“如果我拿棕色珠子放在 那个盒子里,这个盒子里还剩几个?”幼儿回答: “当然剩两、三个白珠子了。”显然,现在他理解这 问题了,事实是所有的珠子都是木头的,其中有些珠 子不是棕色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生平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
第四章
第一节 生平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 亚 杰 (Jean Piaget , 1896 ~ 1980) , 最 著 名 的 发 展心理学家之一,生 于瑞士纳沙特尔。发 生认识论的提出者, 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 三位心理学家”之一。
Theories & Theorists
Psychoanalytic/Psychosocial

Freud Adler Erikson Piaget Vygotsky Bandura Baumrind
Cognitive

Social Modeling

1
Theories and Theorists
30
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一些动 作格式被当作目的,另一些动作格式则被当作 手段使用。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 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 作。但该阶段儿童只会运用已有的行动格式, 还不会创造或发现新的动作顺应世界。此阶段 称为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
19
皮亚杰认为,如果以“运算”(operation) 作为标志,可以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 “前运算”和“运算”两大阶段,进一步还可 以将前者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 阶段,后者则可划分为“具体运算”和“形式 运算”阶段,共四个阶段。这里的运算并非指 形式逻辑中的运算,也不是指一般数学上的运 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通过形象、表象或象 征符号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操作。
4
学术背景:生物学 皮亚杰早年学习生物学,1915年和1918年 分别在瑞士纳沙特尔大学或生物学学士和博士 学位。其毕生的工作就是试图用生物学观点来 解释认识论问题。 学术兴趣: (1)生物学——心理学——认识论 (2)生物学、认识论、物理学、数学、心理学、 控制论等学科的交叉。
5
第二节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临床访谈法
26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局限于它自己的感 觉运动,也就是说,儿童是靠感觉动作来适应和 探索外部环境,语言和表象尚未出现(直到感觉 阶段后期才出现语言和表象的萌芽)。但是随着 感觉输入和动作反应的逐渐协调,儿童能够构成 一种复杂的动作——图式体系,并按照空间—时 间和因果的结构来组织现实的东西,最后成功地 解决许多动作方面的问题,皮亚杰将本阶段有划 分为六个分阶段。
Behavioral

(cont)

Watson Skinner Tavris Lorenz Lenneberg/Chomsky Gilligan Herrnstein & Murray Bronfenbrenner
Ethological



Ecological

2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20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例如,“把瓶子中的水倒进杯子中去”这 本来是一种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行为动作,其 效果可用眼睛观察到,但是对于成年人或高年级 学生来说,用不着实际做这个动作,只需在头脑 里运用表象去想象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就可预见 其效果。这种在头脑里想象的倒水过程,就是一 种内化了的心理操作。这种心理运算具有两个基 本特征:
17
状态A→不一致信息→不平衡: 选择a:忽略→状态A(恢复旧平衡) 选择b:同化→状态A(恢复旧平衡) 选择c:顺应→状态B(达到新平衡)—适应
18
第四节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9
于是我再一次问他:“是棕珠子多还是木珠 子多?”现在,很明显,幼儿开始理解这个问 题,知道确实有问题,这个问题不象他们开始 想的那么简单。 我看着他,看到他正努力地思索着,终于 他断定“但还是棕色珠子多;如果你拿走棕色 珠子,就只剩下两、三白珠子了。(1963 : 283—299)
Source : —The attainment of invariants and reversible oper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 by J.Piaget, Social Research,30, 283—299.
15
儿童的认知发展从出生到成年的每一 发展阶段都依循着下述进程。儿童每当遇到新 事物,在认识中试着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 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 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同 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16
(二) 平衡 对皮亚杰而言,平衡是指个体试图保持其 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是隐藏 于个体发展背后的动力。没有平衡就没有发展,平 衡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平衡是不断发展的,一个 较低水平的平衡,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 渡到较高水平的平衡。也就是说,某一水平的平衡 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这样不断发 展的平衡—不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 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1
第五分阶段(1~1.5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 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但是, 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 的地去构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 尝试中的偶然。“尝试错误期”。
从 Piaget 的 著 作 中 的 两 段 摘 录 , 可 以 看 到 Piaget应用临床谈话法,追踪一个幼儿的认知 推理。在第一段中Piaget探究一个五岁的儿童 对梦的理解。 “梦是从哪儿来的?” ——“我想你睡的很香所以作梦” “它们是来自我们自己还是来自外 面?” ——“从外面” “我们用什么作梦?” ——“我不知道。” “用手吗?……什么都不用?”
14
三、智慧的形成机制 (一) 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 顺应(accommolation)两个过程来实现的,“刺激 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 适应现实,叫做顺应。”换句话说,同化就是把 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有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 的结构内,顺应则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它所同化 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7
下面是Piaget描述一个七岁儿童对类包含的 理解: 你呈现给幼儿一个打开的盒子,里面装有木 制的珠子。这幼儿知道它们都是木制的,因为他 抓起它们,触摸每一个,发现它是用木头做的, 大部分珠子是棕色的,一小部分是白色的,我们 提的问题很简单,它是:是棕色珠子多还是木头 珠子多?让我们设定A为棕色珠子,B为木珠子, 于是问题简化为B包含A。对于七岁以前年龄的儿 童,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25
(2)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 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儿 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 性质的活动。(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 续构造(建构)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 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 组而形成新系统。每阶段的结构形成一个结构 整体,它不是无关特性的并列和混合。前面阶 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 者取代。
10
第三节 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 、智慧的本质——适应 二、智慧的结构 三、智慧的形成机制
11
一 、智慧的本质——适应 正是基于早期的生物学训练以及机能主义 传统,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乃是一种适应 (adaption),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或 者说直接延伸。任何特定年龄或阶段的儿童的 智慧都反映出该年龄儿童特有的理解世界的方 式,发展决不仅仅是技能和知识的获得,而是 主体在与客体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建构主体内 部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水平不断向 高级水平过渡与转换的无止境的过程。
27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 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 加巩固(如使吮吸奶头的动作变得更有把握), 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如从本能的吸吮扩展到 吸吮拇指、玩具,在东西未接触到嘴时就作吸 吮动作等)。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
28
第二分阶段(1~4、5月)
24
对于发展的阶段性,皮亚杰概括有三个特点: (1)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 也不能颠倒。它们经历不变的、恒常的顺序,并且 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因而阶段具有 普通性。任何一个特定阶段的出现不取决于年龄而 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皮亚杰在具体描述阶段时附 上了大概的年龄只是为了表示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年 龄范围。事实上由于社会文化不同,可文化相同但 教育不同,各阶段出现的平均年龄有很大差别。
21
l 、可逆性——可以朝一个方向进行,也可 以朝相反方向进行。例如刚才所说的“倒水”操 作,不仅在头脑里能把水从瓶子倒进杯子,还要 能从杯子再倒回瓶子,使之恢复原来状态,这就 是可逆性或称可逆运算。可逆性又分反演性(也 称逆向性)和互反性两种:如+ A是-A的反演, A>B则是B<A的互反;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