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
2016湖北荆州中考语文 满分作文
2016湖北荆州中考语文满分作文【中考真题】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名师解读】从整体来看,有以下一些“限制”:一是限定了字数(不少于600字)和文体(记叙文),二是“写作要求”上贯彻了荆州市中考作文一贯的“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的精神。
从题目本身来看,“哇”这个字要求写出人物的心理,“好香”两个字限制了写作的内容与感受——与某种气味有关。
内容上,导语给了考生一定的思路。
可以写现实生活中“好香”的食物:爸爸妈妈某一次做的饭菜给你带来无比的惊异,爷爷奶奶在端午节包的粽子令你感觉“好香”;或者,反过来,你第一次尝试做饭菜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赞叹,跟爷爷奶奶学着包粽子感受到了劳动的香味……可以写大自然中“好香”的花草:秋冬季节,傲菊与寒梅绽放;春夏时分,百花并万物盛开……可以写一些有着特殊香味的人和事:妈妈的头发香,奶奶的菜园香,同桌异性的体香……可以写超越本意的引申义或比喻义的“好香”:一篇感同身受的美文,让你体验到了油墨味的书香;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让你感受到了幸福的香味……写法上,考生更是可以自由发挥。
叙事数量上,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多件事;空间上,可以发生在同学们熟悉的学校、家庭之中,也可以发生于相对陌生的社会之中;叙述方式上,可以是顺叙或倒叙,更可运用插叙;结构上,可以是“三段式”“镜头式”等常见结构,也可以是日记体、书信体等特殊结构;情感上,可表现亲情、友情,也可表现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陌生人的善良之情……总之,这是一个看起来比较“虚”的题目,但这正好给了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和自由。
写作时,要注意“化虚为实”“大题化小”,同时,注意“以小见大”,写出“有意思”或是“有意义”的作文。
只有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内心情感,才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
中考 真 题
新课 标有 这样 的要 求 : “ 写作要 感情 真挚 , 力 求表达 自己对 自然 、社 会 、人生 的独特感受
走进 自然 ,阳光 、泥土 、野花 …… 哇,好 和真切体 验……多角度地 观察生 活 ,发现生 活 香 !推 开家 门,爸爸 的饭 菜,妈妈 的唠 叨…… 的丰富多 彩 ,捕 捉事物 的特征 ,力求 有创 意的 哇,好 香!一杯奶茶 ,一本新 书,一个 自由的 表 达。 ”此题正能考察 、评价考生是 否具备 这些 午后……生活 中,到处充溢 着沁人心脾 的芬芳。 能力。出题者 期待考生 能够观察 生活 、热爱 生
如 果 不 注 重 细 节 描 写 ,也 不 会 成 就 令 人 动 容 的 口接 到 了赶 早 出 门采 购 年 货 的 爸 爸 。看 他 买回
作 品。泛 泛地谈 某人某 事某物 ,只会 给人 “ 空” 了活蹦 乱跳 的 大草鱼 ,想必今 年做 的鱼糕 一定
与 “ 浮 ”的感觉 。 会 软乎 乎、香喷喷 的。我们一 左一右 ,欢呼雀 要 让读 者也能 品到那一缕 幽香 ,关键 在于 跃着拉 着爸爸 回了家。
1 . 寻香 。于 平 常 间
获得生 动的情趣 和丰 富的联想。此文 中 ,“ 香”
生活中处处有 “ 香” ,如果 考生是 一个 热爱 味只是表 面 的主 角 ,情 感或体 悟才是文 章的灵
生活 、 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 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 , 魂 。如果精 心构思 后 ,没有深 入挖掘 “ 香 ”的 况且写作 导语 中 已提供 了宽泛 的材料 。对于 吃 真意 ,那这篇 考场作 文就淡 而无味。只有 发现
考 生要 能运用娴熟 的细节 描写技 巧 ,捕 捉到无
一
到 家,爸爸就பைடு நூலகம் 着嗓子 向妈妈邀功请 赏: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语文(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7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C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脸》中的水上漂,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战士。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 .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 .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试卷第2页,共9页D .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
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 ,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 ;看到了扶危济困的 ,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 。
A .仁义 侠义 情义 忠义 B .忠义 仁义 侠义 情义 C .情义 忠义 仁义 侠义 D .侠义 情义 忠义 仁义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一视同仁不容质疑平心而论梦寐以求 B .一拍即和不自量力蜂拥而来格物致知 C .一泻千里不言而喻油然而升顶礼膜拜 D .一蹴而就不可名状挺身而出五彩斑斓5、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彷徨(páng )慰藉(jiè)豁然开朗(huò)鳞次栉比(jié)B .羁绊(pàn )葱茏(lóng )义愤填膺(yīng )叱咤风云(zhà)C .羸弱(léi )惬意(qiè)恪尽职守(kè)惟妙惟肖(xiào )D .蜷伏(quán )悲悯(mǐn )锲而不舍(qì)周道如砥(dǐ)试卷第3页,共9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6、记叙文写作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2016·湖北荆州卷作文题解
2016·湖北荆州卷作文题解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6年第29期【真题呈现】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正中间;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和套作;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名师解读】这个文题朴素接地气,一方面避免了死板的套作,平时猜题、押题的同学可要大失所望了,另一方面又因源于生活,每个考生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不会出现无法下笔的情况。
但是审题不能仅限于此,如果考生的写作不能表达出体味平凡生活的美好,懂得珍惜与感恩,就不能打造出鲜活的作文。
出题者期待考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和心存感恩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和境界高远的人。
如此,考生才会在生活中常常发出“哇,好香”的赞叹。
只要有了这样的理解,这篇考场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带领读者去嗅得那一缕清香。
下面,我们放松身心,开放五官,激发灵感,来谈一谈如何呈现生活中的“香”。
1.寻香,于平常间。
生活中处处有“香”,如果考生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人,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况且文题导语中已提供了宽泛的材料。
对于“吃货”来说,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是不二选择;对养花种草的人来说,赏心悦目的花草是最佳的材料……除了这些实在的“香”,还可以离开原点,超越本意,化虚为实,写出“灵魂的香味”“幸福的香味”。
当然,考生不要忽略了感叹词“哇”,它是一种心情的表达、情感的流露,是对后面“好”的强调。
只有在内心受到触动、有了美好的领悟后,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重视它,全文的感情基调才有准确的定位。
所以,考生无论写什么,最终的落脚点都要表现出自身的沉醉。
2.品香,在细微处。
即使选择了贴近生活、具有个性的材料,如果不注重细节的描写,也不会成就令人动容的作文。
2016年荆州中考作文评析与考场满分佳作
2016年荆州中考作文评析与考场满分佳作
松海
【期刊名称】《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真题回放】(50分)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洋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松海
【作者单位】湖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解及满分作文评析
2.楼道里,暖意融融——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评析
3.是佳作,但不该判满分——谈陕西考生吴斌的考场诗作《无题》
4.幸福的源泉,温暖的港湾——2018年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评析
5.幸福的源泉,温暖的港湾——2018年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评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6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真题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哂.笑(shěn)冗.杂(rǒng)晦.暗(huì)锐不可当.(dāng)B.颓.唐(tuí)荫.庇(yìn)驰骋.(chéng)引吭.高歌(háng)C.跻.身(jī)恣睢.(zhuī)笑靥.(yǎn)风雪载.途(zǎi)D.扒.窃(bā)晕.车(yūn)寒噤.(jìn)翘.首而待(qiáo)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识记能力 A.全对;B.“驰骋”应读作“chěng”,错一个;C.“恣睢”应读作“zì suī”,“笑靥”应读作“xiào yè”,“风雪载途”应读作“fēng xuě zài tú”,错三个;D.“扒窃”应读作“pá qiè”,“晕车”应读作“yùn chē”,错两个。
故选:C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正襟危坐不屑置辨蛛丝马迹获益非浅B.引经据典歇斯底里光怪陆离鳞次栉比C.诚惶诚恐浑浑恶恶长吁短叹苍海桑田D.津津有味随声附和赛翁失马消声匿迹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识记能力。
A项:“获益非浅”应写作“获益匪浅”;C项:“浑浑恶恶”应写作“浑浑噩噩”,“苍海桑田”应写作“沧海桑田”;D项:“赛翁失马”应写作“塞翁失马”,“消声匿迹”应写作“销声匿迹”;B全对,故选:B。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2016年湖北荆州中考满分作文《哇,好香》3
2016年湖北荆州中考满分作文27.(50分)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哇,好香那天是“五一”劳动节,窗外细雨蒙蒙,我在屋内焦躁地做着作业。
“吱呀——”轻掩的房门被推开一条缝,母亲露出半个头,兴奋地嚷道:“去老屋摘金银花吧。
夏天可以用它来泡水喝!”我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和母亲走上了通向老屋的小路。
松软的泥土摩挲着鞋底,鼻子里忽然一阵酥痒,接着便是芬芳的花香缭绕鼻间,经久不散。
啊,前面就是金银花树!我兴奋地迈开脚步,加快了步伐。
近了,近了!只见眼前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上,是大簇大簇的金银花,黄花、白花穿插其间,花影摇曳,随风飘拂。
金银花花香沁人心脾。
真美啊!我不禁在心里暗暗赞叹。
这几天连续下雨,花为什么没被打落,反而愈开愈旺盛呢?正当我疑惑之际,母亲催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快摘吧,雨越下越大了。
”我与母亲一同采摘着嫩嫩的金银花,不多时便采了满满一筐。
捧起一捧,轻触鼻尖,淡雅的香气令我陶醉。
我不禁向树上瞄了一眼,发现开得最盛的一簇还在枝头翩翩起舞。
金银花树紧临着深潭,我想攀上树把那花摘下来,做一回大无畏的勇士,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双大手拦住。
“我来!”拗不过母亲,我只好由她去。
只见母亲脚盘着树,一手抓着坚固的粗树枝,另一只手奋力向前探,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额上已冒出…颗颗晶莹的汗珠。
那金银花好似同她捉迷藏。
终于,她成功了!她将那金银花慢慢摘下来,欣喜地对我说:“摘到了!”看着母亲头上的汗水,我忽然明白,金银花没被雨摧残,不正是因为有枝叶为它遮风挡雨吗?母亲怕我跌入深潭,宁愿自己去冒险摘花。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那蕴含母爱的花香,那么浓,那么迷人……暮色四合,雨也似乎变得柔和了,在我们归家的路上,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脚下有松土,背上有竹筐,四周有香气缭绕。
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优秀一辑
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优秀一辑[写在前面]:阅卷时,收集了几篇文章。
主要希望大家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生活作文的多姿多彩。
声明一下:都不是满分作文,有的连高分也不是,但是也许正反映了目前学生作文的某些典型性,所以放在这里供大家研究。
[原题再现.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霍尔金娜的泪水是否荡去了你曾经的遗憾?荆楚民歌的风情是否激起了你内心的渴望?是是非非的课堂带给你的是失落还是自豪?轰轰烈烈的地震带给你的是沉痛还是坚强?或者,平平淡淡的日子连缀起心中的守望?或者,风风雨雨的心思编织着同一个梦想?让我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用笔去表达感悟吧。
请以“为了心中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01、为了心中的“青铜菊花”题记:听你宣布解散的时候,心似乎空了。
只记得,日渐苍老的你,露出菊花般粲然的笑容。
王菲在耳畔悄悄地唱,“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别离,都有时候。
”生命真像一场无止境的漫游,相对于承载着我们飞奔的时光来说,我们是静止的,而稍纵即逝的繁华胜景,又似乎在证明,我们正义无反顾地前行。
我们的老班姓张,是个约摸40岁的男子。
他留着很年轻的西瓜皮式的头型,几绺紧贴在脑门上佯作团结状,几绺又很不羁地翘起。
他很瘦,肤色呈青铜色,一副刻板的模样。
然而其衣着风格又极其多变,每当看到他极单薄的身躯在宽大的耐克T恤衫里荡悠,我就忍不住想到虬枝的大树,快被吹倒的旗杆,我就忍不住要发笑。
老班讲课很富有激情——虽然他教数学。
每当讲到激情澎湃处,便很是潇洒地一挥手,一跺脚,再扬一下那较常人而言太小在他这样干瘦的身躯上却十分适宜的头。
要是动作幅度太过夸张,还得扶一下那宽大而厚重的眼镜,然后余兴未减地敲一下讲台或者黑板。
最难忘是老师的笑容,是青铜铸就的花朵。
老师很少笑得开怀,笑得粲然。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二)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二)作者:黄松海来源:《作文·初中版》2016年第12期试题解析与写作指导今年荆州的中考作文题目自由性与灵活性非常强,提示语有助于考生发散思维,倾情而作,而且用“哇,好香”这种感叹句作为题目,更富有生活情味,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生活中有许多“香”值得我们留恋与珍惜,有物质之香如饭之香、花之香、书之香……也有精神之香如亲情之香、人格之香……从具象方面,我们可以写包含父母爱意的饭菜的香味儿,写花的芬芳;从抽象方面可以写亲人关爱的芳香,写同学善意提醒的芬芳,写老师教诲的芬芳,写社会大爱的芬芳……此外,还可以借花之香比喻人格之香,以物衬人,表现人格如花一样美丽和芳香。
还可以写生活中美好的瞬间,散发如花一样的芬芳,让人心醉不已。
我们可以从广泛的材料和多重视角中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最擅长表达的一种“香”来写。
比如写自我成长过程中体味到的一种“香”。
写此文时,最好从小处切入,细细描摹那一种“香”,让它吐露醉人的芬芳。
只有这样,文章才能收到于细微处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深入思考,步步追问:这是一种怎样的香味,为什么令“我”陶醉,这种香味对“我”的成长有何影响……作文时,不单要突出其味之香,更重要的是要表现这种香对自我的影响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深刻起来,胜人一筹,在读者心中留下余香,永远芬芳。
佳作展示一哇,好香荆州一考生吾师之教诲,犹如那一缕曾为我停留的芬芳,让我如沐春风,暖意无穷,它唤醒了我生命的春天,让我看到无边的爱意与希望。
——题记中考的脚步渐渐逼近,可我的状态怎一个“糟”字了得,成绩也跌入到了另一番境地。
接二连三的模拟考试如冰冷而又坚硬的岩石,将我仅存的一点勇气也消磨得一干二净。
阳光不喜欢我,难道我不知道?我在心里反复问自己:出路在哪儿?光明在哪儿?未来又在哪儿?然而回答我的只有无边的寂静和虚无。
直到那天她的到来。
原以为像我这种班级“边缘户”,早已被世界遗忘,更别提素来对我冷眼以待的英语老师了。
2016荆州中考作文:《哇,好香!》
2016荆州中考作文:《哇,好香!》
荆州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6荆州中考作文:《哇,好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荆州中考作文:《哇,好香!》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哇!好香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和往常一样,读英语、做作业……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中午,“吃饭了!”妈妈在叫,我和爸爸懒洋洋地走进餐厅,可一看到那饭菜,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原来妈妈做的“西红柿木耳鸡蛋”、“胡辣汤”。
别看就这两种菜,可是样子是美不胜收。
那红红的西红柿像一个小孩子的脸,那木耳黑黑的像一个黑黑的大耳朵,那鸡蛋就像一丝丝的太阳光,十分鲜艳。
再看那胡辣汤里,绿绿的黄瓜如同一个个碧绿的翡翠,那白色的豆腐皮像一叶白色的小舟漂浮大“大湖”之上,花生米像一箱箱宝藏藏在了“湖底”。
这菜不光好看,还好吃呢!我夹了一块西红柿,放在嘴里一尝,啊!又酸又甜,好吃极了!我又喝了一口胡辣汤,啊!黄瓜脆脆的豆腐皮软软的,花生米硬硬的,好喝极了!今天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
湖北荆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12分)1.(2分)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páng)慰藉.(jiè)豁.然开朗(huò)鳞次栉.比(jié)B.羁绊.(pàn)葱茏.(lóng)义愤填膺(yīng)叱咤.风云(zhà)C.羸.弱(léi)惬.意(qiè)恪.尽职守(kè)惟妙惟肖.(xiào)D.蜷.伏(quán)悲悯.(mǐn)锲.而不舍(qì)周道如砥.(dǐ)【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视同仁不容质疑平心而论梦寐以求B.一拍即和不自量力蜂拥而来格物致知C.一泻千里不言而喻油然而升顶礼膜拜D.一蹴而就不可名状挺身而出五彩斑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 项:不容质疑—不容置疑;B项:一拍即和—一拍即合;C项:油然而升—油然而生;D 全对,故选:D。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2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
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看到了扶危济困的,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
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根据第一空前“守土报国”一词可知选“忠义”,第二空前“治军安民”一词可知选“仁义”,第三空前“扶危济困”一词可知选“狭义”,第四空前“同生共死”一词可知选“情义”,故选:D。
2016荆州中考满分作文
请以“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那天,雨一直下细雨甘霖般打湿了飞檐上的辟邪,水珠沿着黛瓦间沟汇集,没过丛丛瓦上草。
小镇里的柏油路经过雨的洗礼,也变得光润了,倒映出街边各色房屋的轮廓。
同学们涌出校园,沉寂的小街,顿时热闹起来,仿佛天然的素琴上跳动着音符。
无心赏景,只想赶快搭上客车。
回家这段路,我不想和父亲同行。
每个周末放学上学,父亲都会骑着他的“宝马”接送我。
上个星期,我想问他买个手机,他板着脸狠狠地凶了我一顿,我没有要他送,怄着气冲出家门。
今天雨就没有断过,他不会来吧。
“还不快上来!”冷冰冰的声音,是他,扶着一辆伴随他多年的摩托车。
车上装着的遮阳伞显然挡不住迎面扑来的雨水,他使劲地眨巴着眼睛,雨水顺着皱纹流到嘴边,样子竟然有几分滑稽。
我想笑,忍着低了头,坐上生了锈的后座。
一路颠簸,我们没有一句话,耳旁只剩下“啪啪”的雨声。
听雨声落下,看雨珠跳起,恍惚间,又回到童年。
小时候,每当下雨,我会冲向雨中的伞下,爬上父亲已弯好的背上。
一路上,父亲的大手抓住我不断晃动的腿,我的身体紧贴在父亲宽厚的背上,胳膊搂住父亲的脖子,手里擎着一把雨伞。
有时候,我的手酸了,父亲便会用温热的脖子夹住冰凉的伞柄,替我一会儿。
父亲的身体随着脚步的节奏一晃一晃的,就像儿时躺过的摇篮。
我的心也随着那节奏晃动,晃动着甜蜜,晃动着温馨。
就这样,在父亲的背上,我度过了记忆中的那些雨天。
就这样,我的路,在父亲脚下延伸;我的天空,在父亲的伞下明媚。
后来,家里添置了这辆“宝马”,父亲骑着它接送我,骑着它四处打工赚钱,风里来雨里去。
如今,父亲的背已被岁月压得有些弯了,它,也浑身锈迹斑斑。
“风吹得冷吧,你把手放到我口袋里,把我抱紧点……”是为了打破尴尬吧,他开腔了。
我犹豫着,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和父亲,争吵早多过亲昵。
“还在为上个星期的事生气呀。
不是爸爸舍不得,你一个学生,要手机做什么?”“我就这么一说,也不是非要不可……班上同学都有……”“但凡你想要的东西,只要是对你好的,爸爸什么时候亏欠过你?你好好想想,要是真觉得手机对你有帮助,那明天我们就去买一部。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2分)1.(2分)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páng) 慰藉.(jiè) 豁.然开朗(huò) 鳞次栉.比(jié)B.羁绊.(pàn) 葱茏.(lóng) 义愤填膺.(yīng) 叱咤.风云(zhà)C.羸.弱(léi) 惬.意(qiè) 恪.尽职守(kè) 惟妙惟肖.(xiào)D.蜷.伏(quán) 悲悯.(mǐn) 锲.而不舍(qì) 周道如砥.(dǐ)解析:A.鳞次栉(zhì)比;B.羁绊(bàn);D.锲(qiè)而不舍。
答案:C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视同仁不容质疑平心而论梦寐以求B.一拍即和不自量力蜂拥而来格物致知C.一泻千里不言而喻油然而升顶礼膜拜D.一蹴而就不可名状挺身而出五彩斑斓解析:A.不容质(置)疑;B.一拍即和(合);C.油然而升(生)。
答案:D3.(2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
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_____,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_____;看到了扶危济困的_____,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
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能力。
答案:B4.(3分)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解析:C.成分残缺。
答案:C5.(3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C【解析】A鳞次栉(zhì)比;B羁绊(bàn);D锲(qiè)而不舍。
【考点】字的辨识2.【答案】D【解析】A不容质疑——不容置疑;B一拍即和——一拍即合;C油然而升——油然而生。
【考点】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3.【答案】B【解析】忠义:忠诚,讲义气。
“守土报国”应用“忠义”。
仁义:爱和正义。
与“治国安民”搭配。
侠义: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
“扶危济困”与“侠义”搭配得当。
情义:亲属、同志、朋友相互间应有的感情。
“同生共死”应与“情义”搭配。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4.【答案】C【解析】判病句的常规方法之是找出主干。
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由此分析,C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民族”。
【考点】病句的辨析5.【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要依靠平时积累的相关文学文化常识仔细判断。
B《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C《变脸》中的水上漂是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艺术形象,不是“变色龙”。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考点】经典名著知识及文化文学常识二、古诗文阅读6.【答案】A【解析】集:鸟停息在树上。
【考点】对文言词意义的理解能力7.【答案】C【解析】AB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
C项的“其”是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考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8.【答案】C【解析】《观沧海》虚实结合。
首二句,写作者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接下来六句写作者登高远眺,举日所及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接下来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由眼前之景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6年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彷徨〔páng〕慰藉〔jiè〕豁然开朗〔huò〕鳞次栉比〔jié〕B.羁绊〔pàn〕葱茏〔lóng〕义愤填膺〔yīng〕叱咤风云〔zhà〕C.羸弱〔léi〕惬意〔qiè〕恪尽职守〔kè〕惟妙惟肖〔xiào〕D.蜷伏〔quán〕悲悯〔mǐn〕锲而不舍〔qì〕周道如砥〔dǐ〕【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分析】此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那么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错误.鳞次栉比〔jié〕应为zhì;B.错误.羁绊〔pàn〕应为bàn;C.正确.D.错误.锲而不舍〔qì〕应为qiè;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一视不容质疑平心而论梦寐以求B.一拍即和不自量力蜂拥而来格物致知C.一泻千里不言而喻油然而升顶礼膜拜D.一蹴而就不可名状挺身而出五彩斑斓【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此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展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展总结.【解答】A.错误.“不容质疑〞的“质〞应为“置〞;B.错误.“一拍即和〞的“和〞应为“合〞;C.错误.“油然而升〞的“升〞应为“生〞;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察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展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异.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看到了扶危济困的,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考点】词义辨析..【分析】解答词语运用题,需要注意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少选项,降低难度.【解答】此题考察词语辨析与运用能力.应该结合语境来答复.解决此题的关键要留意填空处前面的词语.“仁义〞指仁爱正义;“侠义〞指指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机智勇敢,扶贫济困,惩恶扬善,为人仗义,肯于助人,路见不平,替天行道等等;“情义〞指人情与义理,指亲属、朋友、应有的感情;“忠义〞指忠心和义气.结合语境,守土报国是忠心,因此选择“忠义〞,选项B正确;治军安民符合“仁义〞的特点;扶危济困正是侠义;同生共死是情义.应选B.【点评】词语辨析要特别注意具体的语境,辨析异同,把握区别,平时要积累大量的词语,理解词义,即可顺利解答此类问题.4..以下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兴旺,衣食生活比拟充足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那么【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解答】A.表述正确;B.表述正确;C.成分残缺,“是〞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民族〞;D.表述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通过划分句子结构,很容易发现问题.5..以下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展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C.《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脸》中的水上漂,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联作家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战士【考点】文学常识..【分析】此题考察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容做到了如指掌.【解答】A.正确;B.《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C.《变脸》中的水上漂没有“变色龙〞的特点;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应选:A.【点评】做好此题需要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展积累.二、古诗文阅读.〔24分〕观沧海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016年荆门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6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真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哂笑(shěn)冗杂(rǒng)晦暗(huì)锐不可当(dāng)B.颓唐(tuí)荫庇(yìn)驰骋(chéng)引吭高歌(háng)C.跻身(jī)恣睢(zhuī)笑靥(yǎn)风雪载途(zǎi)D.扒窃(bā)晕车(yūn)寒噤(jìn)翘首而待(qiáo)【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正襟危坐不屑置辨蛛丝马迹获益非浅B.引经据典歇斯底里光怪陆离鳞次栉比C.诚惶诚恐浑浑恶恶长吁短叹苍海桑田D.津津有味随声附和赛翁失马消声匿迹【答案】B【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项:“获益非浅”应写作“获益匪浅”;C项:“浑浑恶恶”应写作“浑浑噩噩”,“苍海桑田”应写作“沧海桑田”;D项:“赛翁失马”应写作“塞翁失马”,“消声匿迹”应写作“销声匿迹”;B全对,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
”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答案】A【解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2015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
2015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
罗先菊;刘正艳
【期刊名称】《作文(初中)》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中考真题请以“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罗先菊;刘正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一)
2.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
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二)3.2015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4.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选评5.200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
考作文试题解说及佳作选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___滋润我成长》优秀范文(3篇)
【作文原题】:21.从下边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二: __ 滋润我成长要求:①文章以记述为主,适合运用描绘、抒怀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分,构造完好。
③假如选择题二,请将题目增补完好而后作文。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切的校名和姓名。
⑤全文许多于 600 字。
【优异范文】【范文一】:阅读滋润我成长成长是一望无际的路,逛逛停停,停停逛逛。
一路上,注定历经崎岖,注定磕磕绊绊。
在这条路上,我学会了好多,成长了很多。
伴着我一路走来的,除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等家人,即是阅读。
“念书之乐哪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阅读,是一个困难不易而又轻松欢乐的事。
若一心一意地爱上了阅读,能够忘餐废寝、不管全部;反之,将难过万分、坐立不安。
只需肯抱有求知欲,大批地阅读,“皇天不负居心人”,必定能够有收获。
日本作家岛田洋七的《佐贺的超级阿嬷》,是第一本深深震惊我的书,书中“我”的阿嬷是一个生活窘迫的洁净工,有时甚至连饭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但她不向生活低头与折服,而是坚毅地活了下来,单独抚育了七个儿女长大成人,都有所作为。
我和阿嬷生活在一同八年,她的乐观与爽朗都以身作则地感染着“我”,使我一世都受用不尽。
这个孩子其实就是洋七自己。
其实阿嬷的乐观也感染了我,每次我碰到困难和挫折,都会想起阿嬷那乐观向上、踊跃进步的性格,都会想起她说过的“笑对人生的磨难,没有什么过不去。
”这即是阅读的力量,是阅读引领我、教会我乐观向上,笑对劫难。
《震动》是《小孩文学》金牌作家信系的作家王巨成的代表作,以生动细腻的语言娓娓道来,在汶川大地震时六个本来本有些相互敌视的少年因为地震成立起了坚如盘石的友谊,令人为之动容。
当时我看完这本书,也是重新到尾哭完了一本书。
是《震动》告诉了我友谊的可贵与重要性,使我理解了友谊是千金万银也没法买到的,只有将心比心,用真挚与相信对待别人,才会收获到别人的友谊。
阅读像一个专心良苦的老师,竭尽全能地为我叙述为人办事的道理,使我懂得了珍惜友谊,这正是我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
选评(一)
编者按本期我们同时刊登两位老师对荆州中考作文的解读及指导,让读者对比阅读,看看老师的指导着眼点有什么不同,看看他们推荐的佳作在写法上有哪些变化。
阅读对比之后,你是不是对这个题目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对于如何写这篇作文有了更多的思路呢?
翻开2018年荆州中考语文试卷,独具特色的作文题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熟悉的全命题作文形式、定位明确的写作导语,让考生顿感轻松。
文题没有浮夸的字眼,没有深奥的哲理,仅是一句句脱口而出的赞叹,清浅如一条明丽的小溪,又如一缕清新的风,吹散了考生的紧张心情。
中考真题
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2.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题解析
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此题正能考察、评价考生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出题者期待考生能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心存感恩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境界高远的人。
如此,才会在生活中常常发出“哇,好香”的赞叹。
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考生才会写出真情实感,让阅卷老师嗅出那一缕清香。
写作指导
1.寻香,于平常间
生活中处处有“香”,如果考生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况且写作导语中已提供了宽泛的材料。
对于吃货来说,写令人垂涎的美食是不二选择;对于养花种草的人来说,赏心悦目的花草是最佳的材
料……除了这些实在的“香”,还可以发散思维,超越本义,化实为虚,写出“灵魂的香味”“幸福的香味”等。
这样想来,是不是有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自由呢?无论如何,只要能嗅出、尝出、品出“香”的人、事、物,都是供考生选用加工的素材。
当然,考生不要忽略了感叹词“哇”,它是一种心情的表达、情感的流露,是对后面“好”的强调。
重视它,才能准确地定位全文的感情基调。
只有内心受到触动、有了美好的领悟后,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所以,考生无论写美食、花草、书香、旅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表达出自己沉醉其中的内心活动。
2.品香,在细微处
即使选择了贴近生活、具有个性的材料,如果不注重细节描写,也不会成就令人动容的作品。
泛泛地谈某人某事某物,只会给人“空”与“浮”的感觉。
要让读者也能品到那一缕幽香,关键在于考生要能运用娴熟的细节描写技巧,捕捉到无形的“香”,具体地展现在作文中。
考生首先要敏锐地感知“香”的最浓处,定格于此,然后,开放五官,多角度雕琢。
如写美食,就调动味觉,细细地品味入口、咀嚼、回味,品尝出每个细微的变化。
还可以运用通感,把它的味道通过声音、颜色,立体地呈现出来。
这样,从细微处下功夫,做到描写细致入微,才能具体生动地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以此拨动读者内心最温柔的心弦。
3.赞香,存动情时
发掘文题的深意,确定一个新颖、深刻、积极的主题,能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此文中,“香”味只是表面的主角,情感或体悟才是文章的灵魂。
如果精心构思后,没有深入挖掘“香”的真意,那这篇考场作文就淡而无味。
只有发现“香”的内涵,自然生发对“香”的赞美,这样的考场作文才会香气馥郁,让人不忍释卷。
考生要在文章动情之时,适当地运用议论和抒情,抒发独特的感受,表达个人对“香”的赞美。
有了这样画龙点睛的句子,“香”的内涵自然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生百味尽显,文章的主题会极其鲜明,一篇意旨高远的美文就完成了。
佳作展示
哇,好香
荆州一考生
那年冬日的清晨,雪花飞舞,到处白雪皑皑,天地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我和弟弟在村口接到了赶早出门采购年货的爸爸。
看他买回了活蹦乱跳的大草鱼,想必今年做的
鱼糕一定会软乎乎、香喷喷的。
我们一左一右,欢呼雀跃着拉着爸爸回了家。
一到家,爸爸就扯着嗓子向妈妈邀功请赏“老板娘,鱼买回来了,正宗的江鱼!”妈妈闻声应答“知道了,老板,等会儿你多吃一块。
”一问一答,好像动听的歌谣,拉开了全家总动员、一起蒸鱼糕的序幕。
弟弟笨手笨脚,半天才将蛋清与蛋黄分开;妈妈心灵手巧,将鱼的白肉剔下来,又将肥肉切成了丁状;爸爸身强力壮,双手拿刀,一阵挥舞,将这些原料剁成肉泥;我比往常都懂事,将早已洗净的蒸笼涮了又涮。
忙碌的妈妈点燃了炉灶,我赶紧添了一把柴,把锅里的水烧得“咕噜咕噜”直冒泡。
等爸爸把肉泥剁好,均匀地倒在蒸锅里,就盖上盖子,加大火力,静候鱼糕出炉。
灶膛内松枝烧得“噼啪”直响,散发出特有的植物的香味,欢快的火苗跳来跳去,发出温暖的红光。
不一会儿,蒸笼上方开始冒出一缕缕水汽。
这时厨房里开始弥漫着鱼与肉融合的香味。
随着蒸汽越来越多,鱼糕的清香也飘到了房子的每个角落。
偶尔,有晶莹的雪花从窗棂间钻进来,它们大概也是被鱼糕的香味所吸引吧。
等鱼糕的香味在屋前屋后飘散开来,就可以给它“穿龙袍”了。
打开锅盖,妈妈迅速地将打散的鸡蛋黄均匀地涂到鱼糕饼上,又盖上锅盖。
又蒸了三分钟后,爸爸卖弄似的吆喝“出笼啦――”。
终于盼到了最期待的时刻,我们拥到蒸笼跟前。
揭开盖子,“噗”地一下,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肉香、鱼香,结合得如此完美,撩逗着我的每个细胞。
我沉醉在这异香中,任凭那香味透过毛孔弥漫到五脏六腑,我和弟弟不禁垂涎欲滴,不约而同地惊呼道“哇,好香!”
看着刚出炉的鱼糕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如一个身穿金袍的玉美人,爸爸眼里满是得意。
妈妈不慌不忙,像举行庄重的仪式,把鱼糕分割成若干方块,从中挑出最整齐的一块,装在了青花瓷盘中,吩咐道“趁热,把这块鱼糕送给村头的王大爷,今年他一个人留在家里过年,也让他尝个鲜。
”我和弟弟听话地出了门。
鱼糕的香味一路飘散,引得雪花一路追逐。
当我们告诉妈妈,王大爷连声称赞这是他吃过的最香的鱼糕时,妈妈的笑更甜了,她把肥而不腻的鱼糕塞在我们的嘴里,嘴馋的我们腮帮子撑得鼓鼓的,用嘴轻轻一抿,那松软喷香的感觉即在味蕾间绽开。
那个冬日的雪早已融化,但那天鱼糕的香味却让我回味至今。
那是幸福的味道,乡情的味道,时间的味道。
它灿烂了时光,芬芳了岁月,成为我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简评
本文情真意浓,选题巧妙,立意深刻。
作者选择家乡的
特产――鱼糕来承载亲情与乡情,让人不禁神往。
这鱼糕的香味之所以历久弥香,正是因为它包含的亲情之深、之浓,让文章立意变得深刻,结尾处的议论突显了主旨。
用词鲜活生动,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全家人一起蒸鱼糕的过程,写得具体详实,让人身临其境。
从准备材料到蒸糕吃糕,整个过程洋溢着过年的快乐,亲情的温暖。
可爱纯真的孩子、勤劳朴实的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让人心生向往。
其实,让作者赞叹怀念的不仅仅是美味的鱼糕,还有那满载欢乐的童年、温馨的乡情。
鱼糕之香,也是亲情之香、乡情之暖,这一份浓郁的情怀,才是最值得怀念,最应该驻在心头,永不消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