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
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化、高效化和节能环保化,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一、建筑设备自动化的概述建筑设备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它主要包括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系统、安防系统等。
二、建筑设备自动化的优势1. 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2. 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自动化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自动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3. 节约能源: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合理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能源的消耗。
4. 提高安全性: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应用领域1.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对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要求较高,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商业建筑的竞争力。
2. 住宅建筑: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住宅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工业建筑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对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要求较高,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公共建筑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实施步骤1. 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系统设计,确定自动化控制的范围和功能。
2. 设备选型: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方案。
3. 系统集成:将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4. 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开发相应的软件,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5. 调试测试: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楼宇自控各系统名称
一、园区内应具备的系统:1、建筑物管理系统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包括:网络化设备运行监控及管理平台、园区空调及冷热源系统设备监控、给排水设备监控、变配电设备监控、电梯运行监控、风机启停控制、园区照明起停控制,以及园区设备节能管理,设备运行数据管理,设备故障报警管理等。
因此选择合理的控制方案,配置先进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大大简化穿管布线的工作量,而且能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用户运行费用,提高大楼管理水准。
2)综合保安管理系统(SMS)综合保安监控管理系统功能包括:安防报警、巡更管理,闭路电视监控,等综合安防报警及监控管理。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功能包括:闭路电视监控、云台控制、视频矩阵切换、报警联动、数字硬盘录像、图像信号网络传输等。
3) 巡更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厦、厂区、库房和野外设备、管线等有固定巡更作业要求的行业中。
它的工作目的是帮助各企业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利用本系统来完成对巡更人员和巡更工作记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系统还可以对一定时期的线路巡更工作情况做详细记录,起到保护园区内的人身安全及设备的运行安全。
4) 一卡通管理系统园区“一卡通”管理系统:门禁、停车场管理、员工考勤、食堂餐饮消费、专业设备使用内部核算等。
停车场管理系统功能包括:车辆管理、停车场车位管理、车辆影像识别管理、停车场安全管理。
门禁系统功能包括:园区出入口门禁管理、楼层及办公室门禁管理等。
5)公共广播系统(PAS)公共广播系统功能包括:背景音乐、紧急广播联动、物管通知等。
6)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FAS)消防报警系统又称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由火灾报警主机、火灾特征或火灾早期特征传感器、人工火灾报警设备、输出控制设备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
2、通讯网络系统7) 综合布线系统(PDS)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在园区内的管线敷设,综合弱电室、间、井,以及楼层配线箱安装,园区内计算机网络(有线、无线)、电话等系统的管道预埋及线路敷设。
高层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施工方案(系统配置与安装)精选两篇
《高层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的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
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建筑设备的高效管理和优化运行,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高层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施工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系统的顺利安装和可靠运行。
二、系统配置1. 楼宇自控系统-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采集建筑环境参数。
-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建筑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 执行器:如电动阀门、风机、水泵等,执行控制器的指令。
- 监控软件:实现对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2. 智能照明系统- 灯具:采用节能型 LED 灯具。
- 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实现自动调光和节能控制。
- 控制器:对照明系统进行智能控制。
3. 安全防范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录像机等,实现对建筑内外的实时监控。
- 入侵报警系统:探测器、报警主机等,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
- 门禁系统:控制人员进出,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4. 消防自动化系统- 火灾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 报警控制器:接收探测器的信号,发出声光报警。
- 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实现火灾自动灭火。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
- 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2. 布线施工-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布线方案和线路走向。
- 敷设线缆,包括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等。
- 安装线缆桥架和线槽,保护线缆。
- 进行线缆的连接和测试,确保线路畅通。
3. 设备安装- 安装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
-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设备的接线和调试。
- 安装监控软件和服务器,搭建系统平台。
4. 系统调试- 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单独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霍尼韦尔(Honeywell)
12
霍尼韦尔(Honeywell)
3、 Excel8000系列
序号 内容 Excel8000系列
9
推出时
2002年
间
10
应用业
业绩较多
绩
11
控制器 全以太网结构不具备竞争力,主打总线结构产品(该系列为霍尼HBS系统部针对项目研发的产品);适
性价比 合小型项目。
13
单元二国内外常用控制器简介
四、霍尼韦尔(Honeywell)
3、 Excel8000系列
序号 内容
Excel8000系列
5
CP-IPC 除了提供与以太网的连接功能以外,还提供24个输入和输出硬件点,如果连接扩展模块
网络控制器 CP -EXPIO ,输入输出点可以扩展到128点。CP-IPC还支持3条独立的MS/TP通道,每条通道可
(管理级) 以连接30台单元控制器,即每个CP-IPC控制器支持90台单元控制器。
控制器 口
的CPU •高性能32位CPU
优势:内存及存储容量大
15
霍尼韦尔(Honeywell)
4、WEBs系列
序号 内容 WEBs系列
4
网络连接 直接以太网/局域网连接;网络链路出现故障时只影响单个控制器,网络速率10/100MBps
5
•内置Niagara平台
•2个以太网口,自带WIFI
网络控制 •自带USB接口,可用于备份和恢复
间
10
应用业
业绩较多,而且增长速度最快
绩
11
控制器 系统性价比高,特别是全以太网结构,其核心8000控制器为Niagara平台全进口产品,现场以太网控制
性价比 器为产品事业部HBT研发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施工工艺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1.1 施工工艺流程DDC控制器箱体安装→金属管敷设(指定终端设备位置)→楼宇控制前端设备安装→线缆敷设→校接线→终端机房设备安装接线→前端设备调试→DDC单体调试→系统联调。
1.2 桥架和管路施工在楼层吊顶设备层内,除智能化系统的主干桥架与分支管线外,还有强电部分的供电桥架、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给排水系统的上下水管道、消防工程的主干管道等等。
因此在进行该项施工时,必须与其它施工单位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尽量避免“管线打架”相互扯皮,而造成返工。
根据小让大的原则,智能化系统的主干线的主干桥架最好在上述管道基本完成后再进行。
1.2.1 桥架施工要求主干桥架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在开始敷设前要进行放线定位,其走向应与建筑物轴线平行。
主干桥架的安装方式,吊顶内宜采用倒龙吊架和Ф10—12mm圆钢,沿墙采用三角型支架。
吊架或支架的间距一般为2000mm。
考虑到桥架在调整、布线及今后检修维护过程中可能会上人蹬踏,必须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此倒龙门吊架每隔6—8米应采用角钢制作。
考虑到吊顶内还有灯具(嵌入式)的安装,主干桥架与分支管线的最低安装高度应高于吊顶200mm。
支架安装应注意以下要点:在金属结构上,采用焊接方法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必须固定牢固,整齐美观,支架间距要保持均匀;支架不得安装在具有较大震动、热源、腐蚀性液滴的位置,也不得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设备、管道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接地,桥架的节间除用连接板连接外,还应用等电位铜带作连接。
等电位铜带每隔20—30米还应与大楼联合接地系统引出的接地点可靠连接,以保证整个智能化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在桥架的交插、转弯、分层、分支部位,应保证各段桥架之间接地的连续性。
1.2.2 管路施工要求分支管线的施工敷设在墙体内、地面内和吊顶内三种方式。
在墙体内、地面内的敷设应与土建、装修工程密切配合,须追踪相关专业的施工进度,协调埋管线问题并相应做好管线敷设及出口保护问题。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体系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架构
BAS体系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针对楼宇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 集中管理和监控。
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测、控制、 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 中科学管理,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 作和生活环境,同时为管理者提供 方便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建筑物 的能耗并降低管理成本。
软件功能要求如下:
分站
分站 。。。 分站
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器
(1)具有在线编程功能。
子站 。。。 子站
(2)具有节能控制软件,包括最佳启/停程序、节能运 微型控制器
行程序、最大需要程序、循环控制程序、自动上电程序、
焓值控制程序、DDC事故诊断程序、PID算法程序等。
现场机电设备
5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架构
管理网络。
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架构
Internet
中央控制站 (工作站)
1、中央控制站
网关
分站
分站 。。。 分站
中央控制站直接接入计算机局域网,它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管”,是监视、远方控制、数据
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器
处理和中央管理的中心。
中央控制站对来子自站各分。站。。的数据子和站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向各分站发出各种各样的控制指 令,并进行数据处理,打印各种报表,通过图形控制设备的运行或确定报警信息等。
系统的工作站连接起来,构成局域网,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如硬盘、打印机等的共享,以及各 工作站之间的信息传输。通信协议采用TCP/IP。 • 除了以上介绍的四部分外,通常当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操作站,其主要功能用于企业管理和 工程计算。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浅析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引言: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各种设备系统软件平台的开放,现代建筑的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电气技术自动系统系统智能网络,对建筑中的水、电、空调、设备等进行检测和控制,合理的系统配置使建筑最大程度高效和节能。
一、民用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概述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的开端,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为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由两级网和中央监控计算机、主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和通信网络等四级控制器装置组成了集散装置。
其对现场控制器的控制是通过中央监控计算机进行交流的。
两级网络是由局域网的一级网络由工业控制总线的二级网共同构成的,中央监控计算机为第一级控制装置,连接一级网络和二级网络的现主控制器是二级控制装置,在二级网络上有现场控制器连接着,它负责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构成了三级控制装置。
第四级的控制装置是安装在建筑设备基础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这样的连接形式对现场控制器的独立工作能力有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监视、显示各种机电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自动检测、对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显示等多项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可以对一些设备的变化趋势和历史数据有清晰的掌握,同时对检测到的意外和突发事件可以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
还可以根据外界的环境变化对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使其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通过上述部分功能,可以对建筑物内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控制,实现对能源的自动化管理和对建筑设备的维护管理。
在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比较重要的元件有现场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
其中,对智能建筑中的相关设备进行控制作用的是现场控制器,该元件既可以接受中央监控计算机的管理控制,还可以脱离故障了的中央监控计算机独立运行;执行器是智能控制系统的末端主控元件,一般采用ddc与其进行直接的连接控制。
传感器有多种类别,常用的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变送器等。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概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部的设备运行、能源使用、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以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又舒适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在业内,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常简称为BAS或BA系统。
一、 BAS的定义与发展历史1. BAS的定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
BAS通常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监控子系统。
根据我国的行业标准,BAS又可分为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如图1所示。
在我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BAS的监控范围主要包括电力、照明、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梯等设备。
在实际工程中狭义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也常常称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
广义BAS的监控范围在狭义BAS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安全保卫系统(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SAS,包括电视监控、门禁、防盗报警等)、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ire Alarm System,FAS)、管理服务系统(如各类报表编制、计量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即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根据我国行业政策现状,通常将侠义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
图1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2. BAS的发展历史真正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在计算机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诞生后才开始出现的。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Honeywell公司首次把其DEL TA-1000型集散控制系统应用于建筑物设备的控制与管理,建筑物设备从单台独立的控制方式走入了多组织设备群控方式,并且能通过计算机工作站上的操作进行全局控制与监视。
建筑智能化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建筑智能化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第1章绪论 (3)1.1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 (3)1.2 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与楼宇自控系统 (3)第2章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基础 (4)2.1 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 (4)2.1.1 设计原则 (4)2.1.2 设计要求 (5)2.2 系统架构设计 (5)2.2.1 系统层次结构 (5)2.2.2 系统网络架构 (5)2.3 系统功能设计 (5)2.3.1 设备监控 (5)2.3.2 能源管理 (6)2.3.3 安全管理 (6)2.3.4 环境控制 (6)2.3.5 信息服务 (6)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6)3.1 系统硬件架构 (6)3.2 控制器选型与配置 (7)3.3 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与配置 (7)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7)4.1 系统软件架构 (7)4.1.1 总体架构 (7)4.1.2 设备层 (7)4.1.3 数据传输层 (8)4.1.4 数据处理层 (8)4.1.5 应用层 (8)4.2 控制策略与算法设计 (8)4.2.1 控制策略 (8)4.2.2 算法设计 (8)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9)4.3.1 数据预处理 (9)4.3.2 数据存储 (9)4.3.3 数据挖掘与分析 (9)4.3.4 数据可视化 (9)第5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9)5.1 系统集成技术 (9)5.1.1 集成原则与方法 (9)5.1.2 集成方案设计 (9)5.1.3 集成实施与验证 (10)5.2 系统调试与优化 (10)5.2.2 调试步骤 (10)5.2.3 优化措施 (11)5.3 系统功能评估 (11)5.3.1 评估指标 (11)5.3.2 评估方法 (11)5.3.3 评估结果 (11)第6章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1)6.1 空调监控系统 (11)6.1.1 监控系统概述 (11)6.1.2 监控系统组成 (12)6.1.3 监控功能 (12)6.2 供配电监控系统 (12)6.2.1 监控系统概述 (12)6.2.2 监控系统组成 (12)6.2.3 监控功能 (12)6.3 给排水监控系统 (12)6.3.1 监控系统概述 (12)6.3.2 监控系统组成 (12)6.3.3 监控功能 (13)第7章安全防范系统 (13)7.1 视频监控系统 (13)7.1.1 系统概述 (13)7.1.2 系统设计 (13)7.2 入侵报警系统 (13)7.2.1 系统概述 (13)7.2.2 系统设计 (13)7.3 出入口控制系统 (14)7.3.1 系统概述 (14)7.3.2 系统设计 (14)第8章通信与网络系统 (14)8.1 系统通信架构设计 (14)8.1.1 总体架构 (14)8.1.2 通信协议 (14)8.1.3 通信线路 (15)8.2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15)8.2.1 网络设备选型 (15)8.2.2 网络设备配置 (15)8.3 系统网络安全设计 (15)8.3.1 安全策略 (15)8.3.2 安全设备部署 (15)第9章智能化应用系统 (16)9.1 能源管理系统 (16)9.1.1 系统概述 (16)9.1.3 系统功能 (16)9.2 灯光控制系统 (16)9.2.1 系统概述 (16)9.2.2 系统组成 (17)9.2.3 系统功能 (17)9.3 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17)9.3.1 系统概述 (17)9.3.2 系统组成 (17)9.3.3 系统功能 (17)第10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8)10.1 系统运行管理 (18)10.1.1 运行管理模式 (18)10.1.2 运行管理人员配置 (18)10.1.3 运行管理制度与流程 (18)10.2 系统维护与优化 (18)10.2.1 系统维护策略 (18)10.2.2 系统优化措施 (18)10.2.3 系统升级与扩展 (18)10.3 系统故障处理与应急响应 (18)10.3.1 故障分类与识别 (18)10.3.2 故障处理流程 (18)10.3.3 应急响应措施 (19)10.3.4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 (19)第1章绪论1.1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楼宇自控系统,全称为建筑智能化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设施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和自动调节的一套系统。
民用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32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4期一、民用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概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二者有机结合就产生了一种智能建筑模式,这种模式的诞生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智能系统由若干大的系统组成,本文只对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即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的开端,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建筑内部拥有许多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分散在各层和各个角落,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措施,只想一味采用分散管理,单独控制,这个效率和工作量是无法承受的。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尽可能做到设备集中管理与维护,实现一对多的设备控制系统,减少工作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可以尝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过去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的建筑设备来说,传统的测量和监测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扫描测量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
传统的系统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原来的中央集中监控逐步被处理能力更强、处理效率更快的现场控制器所取代,系统也逐步由传统的系统过渡到集散型控制系统,现场控制器与中央机不同点在于处理方式上,中央机器主要以提供相应的报表来处理系统,相反现场控制器是以相关的参数来自动控制某些设备的。
如图1所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会取代人为因素,计算机为我们人类做更多的事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方向。
那么我们的自动控制也必将由原来的机械控制和仪表控制,慢慢地发展到计算机控制,这个大的潮流是不会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要求操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在对设备利用率上,较之以前的标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规范使用能源,实时监控建筑设备的运行情况,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基于以上的几个问题,就需要研究出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因此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就应运而生了。
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向智能化发展,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成为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着重探讨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一、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定义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建筑内部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它集成了多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并音视频交互等方式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的自动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提升建筑舒适性、增强建筑安全性等目的。
1. 设计要素(1)技术选型:在设计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智能设备和传感器,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和数据库系统等。
(2)系统架构: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的组成、功能划分、通讯方式等。
(3)软件开发: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需要开发适合的软件程序,包括上位机监控软件、下位机控制软件等。
2. 应用场景(1)智能照明系统:在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中,智能照明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
通过光照传感器和人体红外感应器,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实现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2)智能空调系统: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空调温度和风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提升室内舒适度。
(3)安防监控系统: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安防监控系统结合,通过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建筑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控。
(4)能耗监测和控制系统:通过能耗监测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对建筑用电、用水等能源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1. 能效提升: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参数实现对建筑内部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使建筑设备的运行更加智能高效,从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2. 舒适度提升: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自动调节,比如温度、光照等,提升室内舒适度。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也叫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简称BAS),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的能使用、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等,以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而且舒适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子系统。
根据我国行业标准,BAS又可分为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
由于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在建筑物内自成系统,可以不纳入BAS系统。
如果把消防与安全防范系统独立设置,应与监控中心建立通信联系,以便灾情发生时,能够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控制,进行一体化的协调控制。
智能楼宇的设备自动化系统功能:1)自动监视并控制智能建筑中的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显示他们的运行状态。
2)自动检测、显示、打印各种设备的温度、流量、压差、电流、电压、用电量等,当参数超过正常范围时,自动实现超限限制。
3)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等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
4)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突发事件。
5)实现对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统一管理、协调控制。
6)设备管理,对建筑物内的所有设备建立档案、设备运行报表和设备维护管理等,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
7)能管理,水、电、气等的计量收费、实现能管理自动化。
8)楼宇物业智能化管理。
楼宇机电设备监控子系统,作为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幢建筑物机电设备的集中监测与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1)保安子系统必须对建筑物的主要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有效地全天候监视。
这个子系统按其基本的功能来划分,可分为如下四部分:防盗报苦子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子系统,巡更管理子系统,闭路电视(CCTV)监视子系统。
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些子系统不一定全部使用,它们之间互为补充。
霍尼韦尔楼宇自控系统介绍-控制原理图说明
5.连锁保护控制
保护:风机启动后,其前后压差过低时故障报警,并连锁停机 防冻保护:当温度过低时,开启热水阀,关闭风门,停风机
说明:本图中表示两管恒风变水带加湿新风机的BAS监控系统,可根据具体应用取舍
Honeywell Confidential
数 字 输 入 (DI) 自/手动转换 运行状态 故障报警 滤网 阻塞报警 水流/ 水位开关 防冻开关 阀门 状态反馈
数 字 输 出 (DO) 风机开关
Honeywell Confidential
水泵启停
蝶阀控制
加热丝开关
风阀开关
声光报警
新风机组
Honeywell Confidential
新风机组
故障报警
手自动状态 合计 生活水箱(单台) 溢流水位 停泵水位 启泵水位 低报警水位 合计
Honeywell Confidential
1*n
1*n 0 AI 0 AO 3*n DI 1 1 1 1 0 0 4 1 1*n DO 现场设备 MAC-3-5M MAC-3-5M MAC-3-5M MAC-3-5M XFL823/824 XFL823/824 选择DDC
2.参数监测及报警
说明:本图中表示排烟风机的BAS监控系统,可根据具体应用取舍
Honeywell Confidential
送排风、排烟机系统
送排风机 运行状态 故障报警 AI AO DI 1 1 DO 现场设备 选择DDC
手自动状态
风机开关控制 合计 排烟风机(消防风机) 运行状态 故障报警 合计 0 0 0 AI 0 AO
新风机组
新风机组 PAU-1 风机启停控制 AI AO DI DO 1 Field Device 选择DDC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检测分析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检测分析摘要: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大为扩展。
在建筑领域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的提升等都推动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发展水平,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为了保证建筑业的顺利发展,要对其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提高系统的控制水平。
本文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检测原理出发,在分析检测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检测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采用集散型的控制技术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一种全面、实时的监控,有效的提高了建筑设备运行的质量,并且能够为建筑物的管理者提供集中的显示操作和数据运行处理等功能,有效减少了工作量并且降低了能耗,对于建筑物的管理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而言,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决策以及实时控制输出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得自动化系统形成了给定信号以及主控信号等能够直接的接入到系统输入端中,其中的控制器也能够实现给定、比较以及指示和运算等工作,具体工作原理便是把控制系统中实时监控所测得的控制数据值以及给定值进行一定的比较,来分析其中的偏差,并根据偏差的计算结果然后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来发出相应的指令,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
在系统检测时,要按照工程的设计文件以及合同等对系统的功能和有关性能等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来制定有关的检测方案。
通过系统文件及相关检测系统功能和部位的细化来不断的完善检测方案和措施,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检测的应用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检测是工程检测的一种,在检测中更加注重对其功能进行检测,该种检测工作的开展要与建筑设备工程的设计以及设计和施工工艺等进行结合,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检测方法,以保证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1.1.1.楼宇设备自控系统1.1.1.1.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本系统施工的重点、难点在于需要配合的工种最多,施工中需要协调的事项也最多,本系统的进度受各工种完成情况的影响也最多。
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与业主沟通,调试及试运行阶段相对较晚,需要各相关系统全部完工才具备条件。
本系统也是所有系统中调试工作量最大,完工最晚的一个系统。
我公司针对本系统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会加强管理,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安排好施工工序,派专门一个技术人员就本系统施工中存的问题即时与业主沟通,加强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
切实做到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1.1.1.2.安装前的环境检查1)在现场设备安装前,设备机房、设备安装部位的土建、基本装修应基本完工,且不再进行大范围的装修工序。
设备机房应具备照明、供电条件及防盗保安措施。
2)在中央控制管理机及网络通讯设备安装前,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机房装饰工程应已完工,现场满足无尘、防盗要求,并提供必要的照明、供电条件。
3)楼宇自控设备通电调试前,受控机电设备应已完成其单体调试,并能现场手动正常运行。
1.1.1.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A.仪表与设备的基本安装方法1)仪表测点的开孔位置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选择,无具体规定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仪表测孔位置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线端上,测孔应避开阀门、插头、三通、大小头、挡板、手孔等局部构件。
⏹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得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压力测孔与温度测孔在同一管段上时,压力测孔应选择在温度测孔上游侧。
测量仪表应安装在最能代表被测介质的参数位置。
2)仪表及设备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调教。
3)仪表和设备应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尽量避免安装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场干扰和有强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如无法避免时,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4)仪表的接线盒口宜朝下。
5)安装的仪表和设备不能使其承受外来机械应力。
6)仪表和设备安装时,不应承受冲击及振动,安装应牢固,标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等朝向应易于观察。
7)仪表外壳上的箭头方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
8)仪表应与建筑设备同时安装。
在建筑设备的水系统清洗时,先将仪表拆下。
但在进行压力实验时,应将仪表和建筑设备水系统一齐进行试验。
B.温、湿度传感器1)室外型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防雨护罩。
2)室内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
3)并列安装的室内型温、湿度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4)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和湿度的位置。
安装位置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
5)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
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6)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前进行。
其安装位置应避免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7)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
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
8)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Ω。
1KΩ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Ω。
C.压力、压差传感器及压差开关1)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
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
2)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3)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村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
4)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5)当同一位置需安装温度或湿度传感器时,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6)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7)风压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并避开蒸汽放空口。
8)风压压差开关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
压差开关线路应通过软管与压差开关连接。
D.流量仪表及水流开关1)测量及压力仪表的测孔应选择在介质流速稳定、管道截面速度均匀处。
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
2)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与测量管路的连接必须正确。
3)水管电磁流量变送器上游侧应有直管段,长度为介质管道管径的10倍,下游直管长度不少于5倍管径。
若变送器前后有阀门和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4)当水管流质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
5)当安装位置附近有测压点或测温点时,流量变送器应装距测压点(3.5—5.5)D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D。
6)电磁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在垂直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口径大于300毫米时,应有专用的支架支撑;⏹周围有强磁场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
7)水流开关的安装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8)水流开关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处。
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上。
安装位置应便于调试、维修。
9)电量传感器10)电量传感器裸导体之间或者与其它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m,当无法满足时,相互间应绝缘。
电压互感器输入端不允许短路,电流互感器输出端不允许开路。
E.液位仪表1)浮筒液面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
其安装高度宜使仪表全量程的处为正常液位。
2)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
F.电动调节阀1)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介质流动的方向一致。
当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阀体设备安装说明进行。
2)安装用螺纹连接的小口径调节阀时,必须装有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3)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4)执行机构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现象。
当调节机构能随同工艺管道产生热位移时,执行机构的安装方式应能保证其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5)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动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并满足设计要求。
6)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
电动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7)安装于室外的电动阀应适当加防晒、防雨措施。
8)电动调节阀安装时,应避免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当调节阀安装在管道较长的地方时.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避震措施。
G.电动风阀控制器1)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
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2)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3)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度。
4)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要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
5)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则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但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
H.现场分站及中央控制室设备的安装1)安装前,土建、空调、电气工程应已全部完工。
2)仪表盘(操作台)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与仪表盘(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3)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4)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在二次抹面前安装找正,其上表面应高出地面。
5)仪表箱(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垂直、平正、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箱(板)的高度大于1.2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毫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
6)单独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垂直、平正、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毫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
7)成排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除应符合单独仪表盘(操作台)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相邻两盘(操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毫米;⏹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毫米;⏹相邻两盘(操作台)接缝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毫米;⏹当盘间的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毫米;⏹相邻两盘(操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毫米。
I.电缆及线管敷设方法1)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兆欧;当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2)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3)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
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4)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5)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6)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7)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毫米,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毫米。
8)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
9)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10)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
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
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11)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在防腐蚀的厂房内不应破坏防腐层。
12)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标号,并按第1条要求测量绝缘电阻。
13)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元件断开。
14)其余电缆线路及管线槽敷设方法按GB50168的有关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