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47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英文名称:Technologic Economics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32/2(讲课学时:32 上机学时:0)开课学期:6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授课语言:中文课程网站:无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技术经济学》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

技术经济学是当今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是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研究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

本课程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系统全面的阐述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投资决策、价值工程及技术创新等内容。

本课程使学生对技术经济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先修课程是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后续课程是财务管理。

三、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技术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后评价以及技术创新、价值工程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应用。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1)2.使学生掌握项目资金时间价值计算、项目确定性经济评价以及不确定经济评价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能够分析现实中的各类工程经济问题。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2)3.使学生掌握以EXEL为基础的商务数据分析、发掘和模拟仿真等技巧,具备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5.2)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技术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加以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要点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过程考核成绩:20%。

其中出勤10分;平时作业2次,每次5分,主要考核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

期末考试成绩:80%。

书面考试形式。

题型为1、选择题2、判断题3、简答题4、计算题等。

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建议学时:32课程名称:技术经济 开课学期:各学期 英文名称:Technological Economics课程学分:2.0适用专业:理工科本科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最佳结合、协调发展的条件、规律、效果及实现途径的一门交叉科学。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以及论证、科学决策的基本理论与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技术实践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评价和优选,做出合理判断,最终获得满意的方案,解决实际的技术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经济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今后从事技术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用系统的观点去研究技术经济问题,防止只注重理论和方法而忽视其应用的倾向。

本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来研究、分析和评价各种技术实践活动,以获得经济效益满意的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课时分配课程内容的重点为资金的时间价值、项目/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不确定性分析、项目的经济评价,其中难点为项目/方案的比较选优、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财务评价的内容和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学时教学内容4 课堂讲授:了解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问题及相关基本概念,理解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掌握技经济学研究内容4 课堂讲授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4 课堂讲授与研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6 课堂讲授: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4 课堂讲授: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4 课堂讲授与研讨:投资项目的决策方法4 课堂讲授与研讨:不确定性评价方法2 课堂讲授与研讨:技术经济学的应用四、教材:z 1.陈立文,陈敬武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五、参考书:z1.傅家骥,雷家骕等.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z2.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z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十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z4.亨利•马尔科姆•斯坦纳(美)著.工程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z5.刘秋华.技术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z6.杭育.技术经济学.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z7.贾春霖等.技术经济学(第三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六、考核方式:作业10%出勤10%课堂讨论与测试10%期末考试70%。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描述:《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工商管理及其它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针对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特点,根据企业技术经济活动的规律与特点,对技术经济分析的思想、理论、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介绍。

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决策论证能力。

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自觉从经济角度考虑技术问题,讲求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具有对一个具体系统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并得到技术经济评价、方案选优和从事技术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训练。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案例教学和实践(模拟、实训、实习)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重点在于应用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解决技术经济分析、预测及评价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技术经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部分第一章概论【学习目标】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概念、特点与内容。

【学习重点】技术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及研究内容。

【学习内容】1.技术经济学的概念;2.技术经济学学科的特点;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4.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应用。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的要素与基本原理【学习目标】了解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要义及内容;掌握资金报酬的计算公式并会应用;了解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分类及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学习重点】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于技术经济分析的意义,资金时间报酬的计算。

【学习内容】1.技术经济比较原理;2.资金报酬原理;3.技术经济评价指。

第三章财务评价【学习目标】了解财务评价指标与方法;掌握各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定义、经济含义、计算公式、评价方案的原则、特点及适用条件,并会应用。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32(计划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66129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考试类型:考试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专业二、课程简介《技术经济学》是管理科学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关于方法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案比选以及方案(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指标与方法、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等。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管理科学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投资项目分析和评价能力,《技术经济学》就是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会计算各类财务分析指标,并得到技术经济评价、方案优选和从事技术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能自觉地从经济角度去考虑工程技术问题、讲求经济效益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程要求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加强基础训练。

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各种实例、案例,并留有一定量的作业,以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大纲以管理科学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编写,计划学时32学时,其他专业可参考执行。

2、注意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基本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为《建设项目管理学》、《项目评估学》等各专业课程服务。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应安排在数学、经济理论等课程学完之后,专业课开始之前为佳。

3、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资金时间价值及其应用、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和方法、设备选择及使用的技术经济分析、建设项目的财务分析原理、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等五个方面,教学中注意重点突出。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技术经济学》中文名称:技术经济学英文名称:TECHNICAL 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先修要求:需要有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教学目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经济知识和实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技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经济意识和经济头脑,能够解决实际的技术经济问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管理、经济类本科学生开设,旨在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方法,具有理论性、基础性、实际性等特点。

课程主要包括: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原则;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投资方案评价与比选;投资项目费用收益辨识原理及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决策的原理与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以上理论与方法在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新技术开发项目、公共项目投资和融资决策中的应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评价原理与方法。

《技术经济学》课程概要主要教学内容:1)教学总体要求:结合讲授技术经济分析思想方法介绍必要的基本经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讲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教学方式:2/3学时系统讲授、1/3学时大作业(包括案例)和讨论。

2)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结合实例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学习技术经济学的方法。

说明整个课程的教学安排。

内容:技术与经济的关系;资源稀缺性及资源最优配置的概念;投资经济效果的概念;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经济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习技术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与指标体系介绍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原则内容:技术、经济、经济效益、投资的概念及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构成;固定资产原值、净值、残值、折旧等概念;总成本费用、成本项目和生产费用要素、经营成本、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沉没成本等概念;销售收入、净收益、利润总额、税后利润等概念和计算方法;工程项目投资涉及的主要税种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资源最优配置、资金时间价值、方案可比等原理及原则。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下述各个方面达到基本的训练和要求:1.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2.掌握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3.能够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对企业各类技术经济问题进行论证,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4.能够应用技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中设备更新分析和评价问题;5.能策划或领导价值工程方法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降低成本活动等方面的开展和应用。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技术与经济的关系1.技术与经济的概念2.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习题要点: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经济?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如何?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技术经济学定义2.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3.我国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状况习题要点:什么是技术经济学?什么是技术经济问题?如何理解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工程师必须掌握技术经济学基本知识习题要点:从工程师肩负的技术使命、经济使命、社会使命出发理解学习技术经济知识的重要性。

第四节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习题要点:简述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本章重点、难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以及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理解经济效果的含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第一节项目现金流量1.现金流量的概念2.现金流量表示方法习题要点:什么是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如何表示现金流量?第二节投资1.投资的概念及构成2.资产分类3.投资估算方法习题要点:什么是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由哪几部分构成?第三节成本与费用1.成本和费用概念2.成本费用估算习题要点:技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成本费用概念有哪些?各自的涵义是什么?第四节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利润1.销售收入2.利润3.税金习题要点:与技术经济方案有关的税金有哪几种?本章重点、难点:技术经济分析基本要素;资金时间价值的理解及其等值计算。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y课程总学时/学分:48/3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一、课程简介技术经济学是决策论证的科学,是关于方法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实用性很强。

技术经济学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评价方法,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技术创新的技术经济评价等内容,为学生从事工商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技术经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评价方法,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工商管理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掌握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及其他有关知识,运用技术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工商管理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工商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在下述各个方面达到基本的训练和要求:1.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2.掌握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3.能够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4.能应用技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中产品开发、设备更新等分析和评价问题。

三、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有所了解。

2.理解技术创新的含义及其形式;掌握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程序;掌握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关键点。

3.正确理解经济效果概念,掌握三种表达方式;掌握投资、成本、利润等基本概念及计算口径;理解资金时间价值内涵及掌握资金等值计算。

4.掌握时间型、价值型、效率型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掌握互斥方案经济性评价方法;掌握带资金约束的独立方案经济性评价方法;掌握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5.理解掌握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的思路和步骤;熟练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掌握单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概率分析方法。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Z14041101课程类别:A学位课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适用学科:项目管理先修课程:会计学财务管理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技术实践(技术实践包括项目投资、新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设备维修与更新等)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二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途径;三是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而获得经济增长。

考虑到该课程学时限制和教学对象,本课程主要适应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需要,重点讨论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项目现金流量的测算,投资风险分析方法,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理论,公用事业项目经济评价,价值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等内容。

学员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具备技术经济分析的思维方法;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技术经济效果原理、可比原理、资金时间价值原理、优化原理、经济效果评价与择优方法、项目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方法、价值工程方法、投资风险分析等;能运用技术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工程项目及其它技术活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选优。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学时)1.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2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第二章现金流量的测算及资金等值计算(2学时)2.1现金流量的测算2.2资金等值计算第三章经济性评价方法(8学时)3.1经济性评价指标概述3.2时间型经济评价指标3.3价值型经济评价指标3.4效率型经济评价指标3.5备选方案与经济性经济评价方法第四章不确定性分析(5学时)4.1盈亏平衡分析4.2敏感性分析4.3概率分析第五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3学时)5.1项目建设程序和管理5.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5.3市场研究5.4技术研究5.5经济评价5.6社会评价第六章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后评价研究(3学时)6.1可持续发展内涵6.2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6.3项目后评价概述6.4项目后评价内容和方法第七章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2学时)7.1设备损耗、补偿与折旧7.2设备更新决策7.3设备租赁分析第八章价值工程(3学时)8.1概述8.2功能分析8.3功能评价8.4改进与创新第九章技术创新(2学时)9.1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9.2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9.3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形式四、教学实践环节安排无五、研究生课堂讨论安排1、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着重识别哪些风险?如何评估项目风险?(2学时)2、如何评价“内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1学时)六、考核办法1、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2、成绩比例为7:3(即试卷成绩、平时成绩所占的百分比为7:3)七、推荐教材与参考书参考书目:[1]《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傅家骥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刘振武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3]《技术经济与项目经济评价》,游达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平装,柳卸林等,科学出版社,2014[5]《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柳卸林等,科学出版社,2012编制人:赵艳丽审核人:赵艳丽日期:2014年11月3日。

《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教学大纲实习名称(中文):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实习名称(英文):Practice of Technical Economics课程编号:实习学期:第七学期适用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学时:1周学分:1学分撰写人:刘德弟审定人:刘德弟一、实习目的模拟实习是《技术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模拟实习就是把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模拟成为教学案例,然后用案例来组织教学的过程。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较强,为使学生具有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安排一周摸拟实习,主要内容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需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模拟实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取得一定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模拟实习的目的,就在于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二、实习基本要求为了达到模拟实习目的,完成实习任务,对模拟实习提出如下基本要求:1.参加模拟实习的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习内容和进度,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2.严格遵守实习纪律,不准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勤。

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如有特殊情况,应向指导教师请假。

3.同学必须认真对待实习,要认真听讲和认真思考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要按时、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努力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习结束后,要认真写好实习报告。

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按规定进行重修。

三、实习内容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基础数据估算。

2.财务评价:(1)财务评价数据及报表。

(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3)清偿能力分析。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Technical Economics二、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技术经济分析是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必修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群评价与选择、新技术应用与设备更新决策,产品与工艺设计方面的应用;使其具备独立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概述本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企业常见的技术经济问题及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使学生对技术经济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第一章现金流量构成1.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金流量的概念及构成系统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掌握投资、费用与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的构成与估算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投资、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等经济量的估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因素1.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衡量尺度,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资金等值的换算公式。

2.教学重点和难点复利法、资金等值概念、资金等值换算的6个常用公式及应用。

第三章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1.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以及在不同决策结构下,正确选用指标进行项目经济效果评价。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指标。

难点:对基准折现率的讨论、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Weingartner 优化选择模型。

第四章不确定性分析1.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不确定性分析的三种方法,即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判别投资方案的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难点: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投资方案风险估计第五章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1.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投资项目全过程有一个整体概念并掌握投资前期的一项重要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echnical Economics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基础课学时:48+1K学分:3+1适应对象: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经济学、统计学建议教材及参考书:《技术经济学》,刘晓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7《技术经济学》(第二版),刘晓君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02《技术经济学》,刘晓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2《工程经济学》,刘晓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刘晓君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8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效益费用分析、效果费用分析、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以达到能对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评价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本章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基本思路,简要介绍了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要求:1.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2.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3.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4.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5.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1.经济效果的含义2.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教学难点: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教学内容:本章是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正确计算经济评价指标的前提。

主要介绍了现金流量的概念、建设项目现金流量的构成、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等值计算及其应用。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51学时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技术经济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观点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对技术问题的经济分析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 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意义,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原理。

(二) 了解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三) 掌握不同类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四) 掌握设备更新经济评价的基本内容。

(五) 掌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财务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 课堂讲授1. 绪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学习技术经济学的意义。

2.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现金流量的构成(投资、成本、销售收入、利税等);资金等值计算。

3. 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决策结构与评价方法。

4.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5. 设备更新经济评价设备磨损及其补偿方式;设备大修理的经济界限;设备更新经济评价方法。

6. 可行性研究与财务评价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财务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资金规划。

(二) 讨论及案例分析1. 资金等值计算;2. 经济效果评价方法;3. 投资项目风险分析4. 财务评价案例分析;四、建议的学时分配表各周讲课进度五、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工商管理等专业。

六.主要参考书[1] 阿尔丁夫.技术经济学.中国物资出版社[2] 吴继奎.煤矿技术经济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3] 贾春林.技术经济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4] 胡铁林.技术经济学.中国展望出版社[5] 徐寿波.技术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6] 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7] 陶树人.技术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8] 技术经济手册.中国科技出版社[9] 许晓峰.技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0] 周裕新.技术经济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1] 杨思远.简明工程经济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2] 王兰荣.技术经济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3] 朱家才.技术经济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4] 千住镇雄(日)郑友敬(译).经济性工学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15] G.R.泰勒(美)叶善根(译).管理经济与工程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16] 李南主编.工程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7] 黄渝祥邢爱芳主编.工程经济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8] 綦振平主编《技术经济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9] 綦振平主编.工程经济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20] 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22] 赵国杰.技术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3] 期刊:技术经济与数量经济研究[24] 期刊:技术经济与管理[25] 期刊:技术经济。

040132706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040132706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132706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Economic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金融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技术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各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了解该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能,以及这些理论与方法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决策等领域的应用。

使学生具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企业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投资风险评价等系统评价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实例、案例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 增强经济意识,形成技术经济思维;2. 掌握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般规律,形成技术经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系;3. 具有从事技术经济活动、决策的基本技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充分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并能运用技术经济学的思想对企业管理活动进行溶合,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2.能力及技能要求。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该课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讲课中应注意多用实例进行讲解,学生重点掌握资金报酬原理、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投资项目可行性、价值工程及设备的更新等具体内容与方法。

难点是对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增加实际案例并要求学生及时完成各章节的作业,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技术经济学 课程实习大纲 ok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技术经济学 课程实习大纲 ok

《技术经济学》课程实习大纲开课单位:工商管理学院开课学期:第2学年夏季学期学分:1学分学时:16学时(1周)适用专业:工商管理(0806)一、课程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课程实习是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基本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实习是配合《技术经济学》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具备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软件分析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综合技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实习的内容以下2个项目以项目1为主,项目2选做。

1、建设项目经济分析评价(1)项目盈利能力分析:损益表及静态盈利指标计算分析、现金流量表及动态盈利指标计算分析。

(2)项目偿债能力与债务风险分析:资产负债表及财务比率计算分析、偿债能力比计算分析。

(3)项目资金来源与应用分析: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计算分析。

(4)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项目风险评价。

2、产品价值工程应用分析(1)ABC分析法初步选择VA对象。

(2)用绝对(或相对)分析法对选定的VA对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确定VE改进目标;(3)用田中最合适区域法确定VE改进对象。

三、课程实习的方式1、由指导教师预先给出相当数量来自企业实际的项目分析评价课题,通过学生选择与教师调整确定课题小组成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课题项目分析评价。

2、学生应用软件独立地完成课题分析评价任务,并提交独立制作且规范的项目分析评价报告。

1、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课程知识与技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计算机和相关项目分析软件,独立地对实际技术经济问题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并提交规范的项目分析报告。

2、课程实习的重点在于对技术经济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难点在于对计算机辅助项目经济分析评价软件的掌握与应用。

五、课程实习成绩的评定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2、成绩评定依据:项目分析评价报告60%;动手能力20%;答辩、纪律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名称(中文):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
实习名称(英文):Practice of Technic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
实习学期:第七学期
适用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学时:1周
学分:1学分
撰写人:刘德弟
审定人:刘德弟
一、实习目的
模拟实习是《技术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模拟实习就是把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模拟成为教学案例,然后用案例来组织教学的过程。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较强,为使学生具有初步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安排一周摸拟实习,主要内容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需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模拟实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取得一定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模拟实习的目的,就在于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二、实习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模拟实习目的,完成实习任务,对模拟实习提出如下基本要求:1.参加模拟实习的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习内容和进度,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2.严格遵守实习纪律,不准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勤。

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
如有特殊情况,应向指导教师请假。

3.同学必须认真对待实习,要认真听讲和认真思考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要按时、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努力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习结束后,要认真写好实习报告。

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按规定进行重修。

三、实习内容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基础数据估算。

2.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数据及报表。

(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3)清偿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4)不确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5)财务评价的结论。

3.国民经济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数据及报表。

(2)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

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

(3)不确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4)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结论。

5.主要方案比较::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四、实习时间分配表
五、实习报告要求
模拟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份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要求如下:1.实习报告要求结构清晰,字体工整。

2.实习内容的完成过程及结果情况全部记录在实习报告中。

3.写出1000字左右的实习体会。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生完成的实习报告情况两部分进行考核,实习成绩评定为:
实习成绩=40%实习过程表现+60%实习报告情况。

七、实习指导书及主要参考资料
1.实习指导书
刘德弟编写技术经济学模拟实习指导书学校编印2006
2.主要参考书
①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傅家骥、仝先恒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④张贤模、张金锁主编技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