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届高中高三语文四月调考试卷试题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2020届湖北省四地七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湖北省四地七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湖北省四地七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中国读本”这本书有13亿页,一个外国人不可能读全,只能读几页,认识几个中国人,于是就认为这就是中国人了。

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应当珍惜自己的公共外交机会,为公共外交做出贡献。

我认识一位上海的书法家,多年在国外传播中国书法,不仅给韩国人、日本人讲解,也给欧美人讲解。

他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书法研习建立了很好的友谊,通过书法,潘基文表示更理解中华文化了。

其实,如果尽心,每个人都可以有为公共外交做贡献的机会。

当代的公众已经不只是公共外交的“受众”,更成为积极参与公共外交的“主体”。

湖北2020届高三4月联考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2020届高三4月联考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荆州中学、龙泉中学、宜昌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学校:荆州中学命题人:高三语文组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疫,这一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常见名称,是指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伴随而生。

中华民族始终在同疫病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把疫病的防治和自然环境、社会人生联系在一起,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天道、人道、医道合一的思想。

天道、人道、医道合为一体,使得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不仅仅是疫病医学,还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包括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生命学,一种被古人称之为“生生之具”的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医道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天人感应、顺应自然、整体关联、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五行生克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肺经络学说相结合的整体医道观,构建起一整套“治未病”的养生之道和望闻问切诊断,针灸、按摩推拿、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种整体论的指导下,中国医学形成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的疫病生成观;形成了“医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的疫病预防观;形成了防微杜渐,治病求本,适时为度,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疫病治疗观;形成了“病从心起”,故“治心”“修养”的修心养性观和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制喜制怒的养生观;形成了驱邪避毒、斋戒沐浴、打扫庭院、掸尘扫房,强身健体的卫生健康观;形成了“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者仁心,医德为先”“妙手回春,杏林春暖”的医德观。

医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合理同”,密切关联。

医道作为天道与人道在自然与人之间的体现者和践行者,从知行合一的实践层面把天道与人道中许多抽象的理念体现出来。

因此,要理解天道和人道合一的思想,就应当对医道有所了解,否则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只能够停留在一个抽象的哲学理论层面。

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环球科学》年度创新榜发布了,毫无悬念,华为又出现在本土企业创新榜中。

在中国本土企业创新的闪耀群星中,华为应该是最亮的那额。

过去一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排名全球第入。

华为一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几乎占中国大陆地区所有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在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华为位居全球第二。

与此相对应的是,华为2016年销售收入达5200亿元。

华为崛起,获得了国际同行中“CEO 杀手”称谓,个个为之侧目,不敢掉以轻心,可是,华为感觉良好吗?肯定不是,我们看到领军人物任正非如履薄冰,对于华为创新的前景,任正非最經典的叙述是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在发言中这样说道:“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国境,。

那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一次隆重大会。

任正非这样发言,格外引人注目。

尤其是他还说道:“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速航中。

会后,任正非的“无人区”,“困境”。

“迷航” 等,都成了报道的热词,引起科技界热议。

严格说来,中国科技企业乃至整个科技界的创断,还远没有全面进入一骑绝尘。

环顾左右不见对手的无人区,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前面还有苹果和三星:在芯片领域,华为还在紧追高通,但以中国科技发展的态势,中国科技在某些领我从跟随到进入领跑的情况,已经出现,将来会越来越多,最終形成常态。

这个时候,任正非首先想到无人区里如何创新,就像当年在华为顺境中想到冬天一样,是未雨綢缪的前瞻性思考,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思考。

从跟随到领跑,再到进入创新的无人区,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渐进性创新,更多是需要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否则,随时有可能被别人重新超越。

华为对此应该是清醒的,数字通信,互联网、手机,计算机芯片,这些华为公司今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都不是华为发明,也不是中国人发明。

2024年湖北省高三语文4月高考模拟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高三语文4月高考模拟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高三语文4月高考模拟调研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2024.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已经讲过,户是基本经济单位。

但一户中并不是全体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孩子只是有时候到田地里去,女人通常也不参加农业劳动。

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

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劳动分工是产丝地区的一个特点。

它说明了蚕丝工业的发展是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

在家庭缫丝业兴旺时期,女人忙于缫丝时,男人正忙着准备稻田。

另一方面,从丝业得到的收入可与农业收入比拟。

这也使人们有可能靠小块农地生活下去。

因此农田的大小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农业所需的劳动量也相应地有所限制。

为说明村里的劳力和土地是如何恰当安排的,我可引用几个统计数字。

成年男子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农业劳动者,年龄在15至55岁之间,总数共450人。

如果将2758.5亩耕地平均分配给劳动者,每人将得6.1亩。

上文我已经说明了工作速度、稻的生长所需时间,以及得出一个人可耕种约7亩地的结论。

从技术上来说,我已经表明了使用铁耙耕作使得大部分劳动成为非常个体性的。

集体工作不比个体劳动增加多少收成,效率也不会提高很多。

目前的技术已决定了这样大小的一片土地需要多少劳动量。

因此,我们也有了每个农业劳动者能种多少亩地的近似数字。

这一事实对土地占有、对农田分散的制度、对分家的频率以及对小型的户都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丝业的衰落打乱了传统协调的经济活动。

缫丝工业被现代工厂接收后,农田的大小仍然同过去一样。

由工业变化而剩下的妇女劳动力不能为这种小块农田所吸收。

这种失调的情况可以从妇女在村里闲暇时间较多这一情形中观察到,也可以见于妇女人口从农村到城镇的高度流动性中。

在邻近的村庄里农田较大,在适应工业变化的新情况过程中,妇女劳力被农业所吸收。

这说明传统的劳动分工是出于实践的安排,而不是由于非经验的原因。

【2020年语文高考】武汉市2020届高中语文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doc

【2020年语文高考】武汉市2020届高中语文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doc

武汉市2020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2020. 4. 1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

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②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

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③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

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④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

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⑤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

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

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

湖北省武汉市2020届高三语文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20届高三语文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试题

武汉市2021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当★【留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白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示意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假如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殊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规律论证那样铺陈开放,它要求用完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要含蓄不露,示意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肯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白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爽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A(B项.“主要是通过不断提炼文化理论来实现的”错,主要是“于不断发生着的文化实践的尊重和提炼”;C项,“每个朝代的多元文明融汇”错。

并不是每个朝代都能做到这一点。

原文是“历史上每一个多元文明融汇的时代都是文艺创造的高峰时期";D项,“而非国际人士”理解有误,原文为“中国文艺的繁.....也需要敞开怀抱吸纳一切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中国实践的国际人士投身中国文化内容的创新”。

)2.D(电影市场的事例,论证的是“中国文艺的繁荣需要敞开怀抱吸纳一切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中国实践的国际人士投身中国文化内容的创新”,这样又进而论证了“文化创新要有多元融合的包容”的观点。

)3.B(错在“当前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薪火相传”。

原文说“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4.C(不是“减除小学生学习负担”,而是减除“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应尽的学习义务和应付出的必要努力是不能减除的。

)5. A(四年级身体形态超越正常值的比例为18.8%,未超过20%。

)6.①从学生角度,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承担合理、适度的学习“负担”,实现全面发展。

②从学校角度,优化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

③从校外培训机构角度,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

④从家长角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

⑤从教育行政部门角度,树立科学政绩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每点1分,答到5点即给满分)7.D(开头的“它”指代黄河入海的“那一番情景”不是指代黄河)8.①交待作者观察和感受黄河的地点,概括文章所写的内容;②作为贯穿文的线索,将黄河从发源地到人海、从历史到现在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成为个有机的整体;③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写黄河投入海并终于化作海,形象地暗小文章的主旨。

(每点2分,共6分)9.示例一:应放在“神州揽胜”一栏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黄河从山到大海,浩浩汤汤,一路奔流最终流入海的壮丽景观;②上旨是讴歌祖国的山川之关,表达对山河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赞关之情。

2020届湖北省高三4月份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加精)

2020届湖北省高三4月份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加精)

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伦理”实际上是建基于“礼”这一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及其秩序之上的。

一般说来,“伦理”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秩序。

但在古代,这种“关系”有其特殊的内容:一是指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以及朋友之间具有双向义务的关系,也就是双方各以对对方的义务而成为“伦理”关系。

所谓“慈”“孝”“良”“恭”“仁”“忠”“惠”“顺”“信”等则是诸种双向义务的规范形式;二是指这种双向义务关系的构成以亲情、友情为纽带和基础,所谓“君臣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

第三,除了“朋友”一伦,其他以亲情为纽带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上下尊卑等差的,体现了传统“伦理”既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特点。

由此可见,“伦理”作为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不是任意的。

没有血缘亲情关系就不构成家庭伦理,没有友情关系就构不成朋友伦理。

但在中国古代,虽有血缘亲情关系,如没有上下、尊卑之别,也不构成“伦理”关系。

传统“伦理”的这种结构,其实就是“礼”。

而正是这样一种“礼”制型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和秩序,即所谓“伦理”。

中国古代社会之“伦理”,首先是指具有宗法性的“家庭”“家族”,由之而延伸为一个等级有分的社会关系及其秩序,借用黑格尔的话也就是一个“伦理实体”。

而正是这样的“伦理实体”,规定了处于这一宗法伦理实体的各个角色的各种规范形式的道德义务,从而成为宗法“道德”的基础。

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加精)

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加精)

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漆器源自中国。

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

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

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为髹饰,并进行彩绘,漆的功用开始超越了材料属性,进入到审美创造的文化之旅。

漆艺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

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而化学材料聚酯漆的广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知,以致概念混淆到“漆”好像就是指“聚酯漆”,人们对天然大漆的认识甚至需要重新启蒙。

可以说,传承漆工艺、重续漆文化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文化命题。

传统漆工艺,是现代漆艺术的源头和基础。

自2006年,全国各级文化部门通过非遗项目申报、非遗传承人培训等,全方位对大漆传统工艺进行保护与推广,形成了多种传承与传播的方式,如非遗传承人“师带徒”,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开展技艺教学,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学习、进修等,这些都增强了传统手艺人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和对行业、对技艺传承的信心。

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持续开展j}遗传承人研培的基础上,设立了非遗保护基金,主办了展览等系列活动,与各国、各地不同技法的传承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漆树种植与材料应用、行业发展与工艺振兴、漆艺教学与非遗传承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传统漆工艺生产、创作、交流的学术生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们以各自的文化视角和技法实践对传统漆艺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我们从近年来的展览中可以发现不少成功实践。

如湖北举办的“时序-2 016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福建举办的“新时代新漆境-2 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等。

艺术家们在尝试运用当代艺术的策展路数,为漆艺术的当代发展探索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对漆语言回到材料本身进行实践检验,希望用国际化的视野引导和推进漆艺术的当代化进程。

2020年湖北省高三4月线上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年湖北省高三4月线上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年湖北省高三(4月)线上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并非所有的网络小说均是如此)2.A(“按照传承内容、传承现状的逻辑顺序展开”表述有误,文章首尾两段均属于网络文学在传承中的现状,开头侧重整体介绍网络文学的兴盛,末尾侧重强调其发展中的问题)3.C(“只要深入欣赏其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就可以增长并丰富文化见识”的表述显得绝对)4.D(“1995年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最好的时候”表述有误,原文“如果在1995年那一年,你正处于7-18岁之间,那么恭喜你,你很可能曾是近30年来,身体素质最硬的一届中国少年”得不出这个结论)5.D(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除了把体育测试纳入考试评价体系,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还需要减少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保障实施健康促进行动等)6.①学生意识层面,学生必须切实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保证体育课堂出勤率,保证锻炼时间。

②学校管理层面,开展科学体系的体育课程,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学生的考核。

③政府管理层面,出台并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确保体育教育取得实效。

不仅要完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备,还要统筹好学科课程间的安排。

④社会观念层面,摒弃“分数思维”,避免体育教育功利化,真正涵养体育意识,长久提高体质。

(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满分)7.D(“科技不会带给人类幸福,反而会增强人类的惰性,加速文明的衰亡”错误,文中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捷的生活,解决了许多难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当然会带给人类幸福)8.①科学性。

小说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激发人们对宇宙、科技等的思考,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

如文中的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太空和地球,由反物质发动机推动的飞船可以进入光速飞行等超现实的存在。

②文学性。

小说在场景宏大震撼、想象奇幻之外,还注重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思维。

如上帝与秋生一家离别之时和秋生在灿烂星空下的思索,都极具文学思维的细腻和真实。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2020届高三4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2020届高三4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2020届高三4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2020届高三4月线上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迄今为止,共发掘出土154600余片,约有4600多个单字。

在这4600多个单字中,经考释而公认的有1700个左右,仍有2900个左右的单字不识。

研究证实,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公认现存最古老而自成体系的文字。

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

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德经,他将汉字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比后认为,中国文字是受埃及文字的启发而形成的。

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着其独特的异彩之处:中国文字出现的历史当属世界领先。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

而随着中国考古不断的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

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

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

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

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

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

从文字结构看,甲骨文不仅完全具备后来汉字方块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

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

中国汉字还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0届高三语文4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4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Ⅰ卷)2020届高三语文4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段时间,随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垃圾分类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催生了“垃圾分类师”这一新兴。

线上接单、上门代收、代为分类……一名勤奋的垃圾分类师,收入颇为可观,也激发起人们对新兴职业群体的。

除了垃圾分类师之外,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不少新兴职业,如食品造型师创客指导师、旅游体验师、健康管理师等等。

新职业彰显了人们丰富多样的生活,更折射出社会发展的新活力。

新职业的出现与发展,( ① )。

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是基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对年轻一代来说,更多的职业类型,他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得以在个人兴趣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

就此而言,( ② )。

可以说,新职业中蕴含了发展新机遇,体现了新的就业观,为更多人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衍生工作猎奇日益B.派生工作好奇逐步C.派生职业猎奇逐步D.衍生职业好奇日益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得益于新经济的培育和壮大,也是我国职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新职业不仅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B.①得益于新经济的培育和壮大,也是我国职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新职业不仅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C.①得益于我国职业变迁和社会进步,也是新经济的培育和壮大的重要标志②新职业不仅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D.①得益于我国职业变迁和社会进步,也是新经济的培育和壮大的重要标志②新职业不仅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年轻一代来说,更多的职业类型,得以在个人兴趣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他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

湖北省宜昌市2020届高三语文4月线上统一调研测试试题答案

湖北省宜昌市2020届高三语文4月线上统一调研测试试题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项,原文“慈善现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学界还是广大民众,对慈善的认知存在着不少偏差,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

”说法绝对。

C项,原文“尽管作为一个专门名词“慈善”的出现较晚,但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其实古已有之,应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而慈善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规则、有一定规模的民间社会事业,大约出现于北宋时期。

”不能由宋代“有”反推唐“无”。

D项,原文第三段:“范仲淹不仅设立义庄管理宗族公产、救助族众,还确立《义庄规矩》,对救助对象、方法、数量等进行规定,表现出慈善事业的明显特征”,选项说范氏义庄侧重救济族人,义庄确立《义庄规矩》,使得慈善有了财富和制度的保证,因果关系不成立。

2,D解析:“体现了各慈善家的不同目的。

”错,中国慈善宗旨是一致的。

3,C解析:A项,“这说明宋代的民间慈善活动不注重道德教化。

”理解有误,只能说明张文理解片面。

B项,“弥补了先祖对教化的忽视。

”范仲淹“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可见重视。

D项,“相比行善,彭氏更为重视劝善”,于文无据。

4. C 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 B 题干中的排名是1-3月,3月的排名应该是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

6. 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量基数较大;②互联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③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多方面的消费、投资和外贸需求将会恢复和提振经济活力;④疫情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新兴产业影响较小,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⑤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内生需要和必然趋势。

7.【答案】A【解析】A项,“由近及远”不对,文章开篇回忆从“月亮”到“树梢”再到“院子” “母亲”,像一组电影镜头由远及近。

8.【答案】①母亲的反问是对儿子卖书买纺车行为的否定和严厉批评。

②母亲在艰难条件下仍然饱含对活着应该有尊严,有更高层的追求和坚守。

③蕴含了母亲对儿子和丈夫深沉的爱意,体现了母亲不屈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 2020 届高三语文四月调考试题(含解析)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度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

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 1560 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 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人。

在19 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范围更扩大到北美。

大批中国人被当作“苦力”运送到美国,在西海岸为洋人开矿修路。

明清两朝政府长期抱持敌视海外华人的立场,把他们当作化外“弃民”,视之为“无赖之徒”。

海外华人在羁留地区遭遇暴虐或不公正待遇,“天朝”往往置若罔闻。

直到清末,这样的政策才获得基本的调整。

“华侨”的概念于是进入中国的政治文化。

从光绪十九年( 1893)“除华侨海禁”,到此后在各地设立领事馆,清政府终于对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渐有意识。

但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狂澜冲击之下,“满洲”政权的合法性已经无可挽救,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摘编自姚大力《读史的智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现有史料来看,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等国的“秦人”,可视作迄今为止能够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到异邦的中国人。

B.《史记》中两处记载的“秦人”,实际上很可能是西汉军人,他们战败后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了大宛,从事穿井,铸造钱、器等工作。

C.华北汉地社会中被掳掠或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漂流异邦的最早的人群。

D.两汉时期,有些中国人在国内政治斗争失败后逃往匈奴,从东汉末年开始,日本也逐渐成为了这些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流亡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隋唐时期,朝廷持续不断地对突厥和中亚国家用兵,边境的战事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时期大批士卒流亡到西域。

B.与两汉时期因战争和政治因素而移居国外不同的是,隋唐时期僧人、商人加入到移民行列,移居地域也更加广泛。

C.从唐代开始,有些中国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移居到东南亚,到元代时,居住在南洋群岛的中国移民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D.1560 年代,明政府开放海禁,使得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大量向海外移民,从这时起,逐渐掀起一个向海外移民的高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海禁政策在明清两代数度兴废,但客观上都对移民潮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满清政府对移居海外的华人持敌视立场,将海外华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使他们成为推翻满清统治的重要力量。

C.中国人向北美移民始于19 世纪下半叶,大批中国人作为苦力在美国西海岸开矿修路,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贡献。

D.清初的海禁政策直到光绪十九年才被废止。

同时清政府也改变了敌视华侨的立场,逐渐意识到要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

【答案】 1.C 2 . D 3 . B【解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掀起海外移民高潮的原因,除了开放海禁的政策,还有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好天气【英】罗纳德·邓肯天气冰冷,像慈善事业。

东风抽打在脸上,脸像砂纸打磨过似的粗糙。

靴子漏水,袜子和泥浆凝结在一起,空荡荡的小路似乎连个弯儿也没有。

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脚步寻找走失的母牛,诅咒起当农夫的命。

好像当农夫还不够惨,命运还让我在一片长年累月都是冬天的土地上耕种。

皱眉打量那片黑土地,四周树篱狰狞凌乱,我厌恶地瞪了一眼,觉得整个世界都丑陋无比。

平坦无奇的耕地,光秃秃的树干,一个个泥潭映照出一片泥糊糊混浊的天空。

浑身上下,唯一发热的是心头的火气。

“是个好天哪。

”有人说了一声,那愉悦的语调令人生气。

“是吗?”我没好气地答道,两眼瞪着那个坐在农舍外的老头儿,“好在哪儿呢?” “哪儿都好。

”他平静地说,那老成持重的声音逼着我应战。

我争辩道:“哦,不,天不好。

哪儿都不好;整个倒霉的乡村就像一座济贫院一样丑陋不堪。

只有多愁善感的糊涂虫才敢念今天的好,或念一月份的任何一天的好,或者念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的任何好。

念好的人无非是想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老掉牙的交谈。

”说完这些,我的火气消了一点儿。

那老头儿沉默了一会儿。

我大获全胜,却并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特别骄傲。

过了一会儿,老头儿用手指着一排大榆树的上方,身子却没离开长凳。

“看到那些榆树了吗?”他问。

“那些树看起来像患了溃疡病。

”我随口答了一句。

“你搞错了,往树的上方看。

”他接着说,“看看那些剽悍的大白马,看看它们随风飘动的鬃毛,看看它们由雷电驱动的双翼。

”我顺着他那不能伸直的手指所指的方向望去。

“没看见什么马。

”我说。

他说:“你看的是地上。

朝天上看,刮东风时,云总是像马群越过榆树林,不是吗?”我又放眼望去。

千真万确,一团白云盖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形成圆顶。

那云团看起来的确像一匹矫健的马。

我还发现马套在战车上;不,不是战车,那是一副由黄金般的光芒构成的犁铧,是它在灰暗的天空耕出了一道道金灿灿的犁沟。

“太阳肯定快要落山了,”那老,“因我女儿水准茶,太阳是要落山了。

”“是她等着太阳,是太阳等着她呢?”我道。

“ 无关要,”他回答,“你得承是个好天,?”“ ,”我敷衍道,“前提是你得看得久,看得。

”他指着小路旁的水沟:“看看儿。

看躺在下水管旁的那些枯叶了?那可都是些山毛叶子啊,是从一英里外的林里到儿的,都是。

道你没每片叶子腐露出的金黄色是多么好看?擦亮的板与之相比黯然失色,而黄比起来又得分耀眼,每片叶子都凝聚着太阳全部的光,我的不?”老儿抬起看着我。

“你得承美无不在,无孔不入,无不有,无刻不在,就一条臭水沟也不例外。

”我没有回答。

他展示我的排水口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甚至几乎没有察到他女儿已走出舍,并扶他站了起来。

她把一根白色的棍子放到他老皮一般的手里;我才他的两眼覆着一白膜⋯⋯“怎么,您⋯⋯”“不,”他,“我并不比你瞎。

只不是我的眼睛看不而已。

”4.下列文章相关内容和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一是A.“我”是一个夫,由于母牛走失,不得不四找,加之天气不好,道路泥行,因而心情懊,得整个世界丑陋无比。

B.了改“我”看世界的眼光,老儿主与“我”搭,以天气,循循善,我到,美是无不在的,哪怕是一条臭水沟,也藏着美。

C.文章第 5 段反复“今天”“一月份的任何一天”“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等点,以此凸“我”内心的怨情。

D.“我”与老儿比明。

“我”眼睛明亮,却只看到世界的丑陋;老儿眼睛失明,却能感知无不在的美。

可感知美不必用眼睛,而需要用心灵。

5.文章开一段有什么作用?要分析。

6.合文本,你“我并不比你瞎。

只不是我的眼睛看不而已” 句的理解。

【答案】 4.C 5 .①描写景物和人物心情,后文“我”与老儿的交勾勒背景。

②描写“我”主感的劣天气,与形成照,也与后文老儿感知的好天气形成照。

③交代“我”的夫身份和心情的劣,与老儿的平静形成照。

学# 6.①瞎与不瞎,不在于眼睛,而在于心灵。

老儿然眼睛看不了,但是心灵却能感知到无不在的美。

所以老儿并不瞎。

② 句也暗含了“我”的刺和批。

“我”然身体健全,眼睛不瞎,心灵却失感知美的能力。

从个意上,“我”比失明的老儿更瞎。

③ 句卒章志,揭示全篇主旨,启示我要保持心灵的明亮,不要用眼睛去看世界,更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感知世界之美。

【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段的作用。

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语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

描写景物和人物心情,为后文“我”与老头儿的交谈勾勒背景。

与标题形成对照,也与后文老头儿感知的好天气形成对照。

点睛:此题的语段在文章的开头的环境描写,分析时注意和标题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主旨的联系。

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

学%(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跟随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1955 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而早在1920 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一运动当时还受到苏联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