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第二单元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篇一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度等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自转速度不同,赤道地区最快,极地地区最慢。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等。

其次,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公转速度也是不均匀的。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化、昼长夜短、日照时间等。

再次,地理经纬度是地球表面上用来表示地理位置的坐标系统。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角度,0度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角度,赤道为0度纬线,南纬为负,北纬为正。

此外,地球的倾斜轴和公转轨道的椭圆形是导致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地球的倾斜轴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

最后,了解了这些知识点后,我们对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地理位置的表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还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天气、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所介绍的地球运动和地理经纬度知识点是地理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地球运行规律和地理位置表示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加深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构造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一样,一般能够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所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一样种类。

(2)不一样种类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的集中,就形成了不一样的功能区,列如住所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但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可能兼有其余种类的用地。

(3),1,住所区:城市中最为宽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中所占的面积最大。

而且分化出了高级住所区和中初级住所区。

高级住所区多建在城市外缘,房子面积较大,多处于城市河流上游,上风向及环境优美、文化设备齐备的地方。

初级住所区房子面积狭窄,常常散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邻近,环境相对较差。

,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双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散布,在某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会形成特别商业区(中心商务区,简称 CBD ),此中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著名大公司的总部,能够供给金融、保险、旅行等服务。

,3,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互相齐集而形成。

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公司之间常常有很强的协作性。

工业公司多处于凑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带用来部署其厂房和库房等设备。

2)城市内部空间构造的形成和变化( 1)不一样功能区的散布和组合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构造,也叫做城市地区构造。

不一样的城市,其内部空间构造是不一样的。

(2)城市地区构造模式主要有三种: 1 齐心圆模式:呈齐心圆状,一般有五个齐心圆组成,形成要素是地租要素。

2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向,其形状由交通要素影响。

3 多核心模式:跟着城市不停向外扩展,范围愈来愈大,原有市中心区因为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堵等原由,使远离中心的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环绕不一样的点,发展成多核心模式。

(3)土地付租能力的不一样,也决定着功能区的散布情况。

地理必修Ⅱ笔记

地理必修Ⅱ笔记

地理必修Ⅱ笔记1.1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地理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内容可说是最繁琐的。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2.1 城乡空间结构1.城乡土地利用类型: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城乡土地利用差异:城市:以建设用地为主,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乡村:以农业用地为主,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3.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住宅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4.城市主要功能区特点:城市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区位需求居住区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区,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出现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①购物方便②便于上下班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①交通便捷(交通最优原则)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②接近消费人群(市场最优原则)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①降低成本(地价)②保护城市环境③原料、产品运输5.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①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②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③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④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⑤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①交通通达度;②距市中心远近7.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基本方法:(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也应设置防护林带。

①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②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③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篇一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

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

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1.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一1.晨昏线的概念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背对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对太阳的半球是夜晚(夜半球)。

白天半球和夜晚半球的分界线(圆)叫做终止线(圆)。

它由一根晨线和一根暗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暗线的判断方法是:首先,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从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暗线,从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根据昼夜半球的判断,日半球西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日半球东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暗线。

在赤道上,晨线在6点,暗线在18点。

3.晨昏线的特点(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终止线平面垂直于阳光。

终结者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日半球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终止线仅在春秋分时与经圈重合。

(5)在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期间,终止线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二气候的降水类型:全年降水多为年雨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_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是冬雨型,如地中海气候。

全年降水少雨,如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笔记必修二篇三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入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连接两大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海陆变化原因:地壳的变化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考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

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

适宜运输急需,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适宜气态和液态运输。

工业区位指向类型(1)原料指向型: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

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维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知识点2.1 城市空间结构●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区位分析:①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实例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阶梯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地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汾河、渭河、湟水谷底气候气候适宜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湿润地区的城市比例高气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河流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长江沿岸城市运输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运转赣州干支流交汇处易行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上海、广州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巴黎②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③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主要讲的是城市与城市化,你都理解那些知识点点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5、功能区比较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40%~60%)低价较低,污染较少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两者背向发展商业区占用土地相对较少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经济活动频繁;建筑物高达稠密工业区一个城市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市区内部工业区相互聚集,形成成片的工业区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理解记忆]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1篇: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一)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英国最早,开始于18世纪中叶,其次是美国,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20世纪初期,再次是日本,印度开始时间比巴西要早一点。

2.从城市化水平上看,目前三个发达国家均处在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巴西很明显地处在中期的加速阶段,印度由于城市化具有“滞后城市化”的特点,所以可以判断处于初期阶段。

3.三个发达国家由于处在城市化后期的成熟阶段,所以城市化将减速,并会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一部分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区向边缘区迁移.城市*地带的人口显著增加,出现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

4、两个发展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同时也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郊区城市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二)1、城市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

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2、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

3、主要的推力来自农村,如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等。

主要的拉力因素来自城市,如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等。

但是也要看到对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来说,农村也有拉力,如人们的乡情、故土难离等,城市也有推力,如陌生的城市环境、生活方式、住房、教育、政策等也会阻碍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

4、城市化的动力(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2)历史上三次技术*促进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三)城市化的意义(1)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笔记重点大全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笔记重点大全综合题1、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

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镇放射性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

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

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

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

(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答案:(1)组团型、集中团块模式、放射型、“环形+放射”型。

(2)交通运输的发展(3)星座型(多中心组团型)解析:该题以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1)从材料中可知,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首先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应为组团型;而后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形成集中团块模式;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空间形态呈放射型;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呈“环形+放射”型。

(2)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20世纪上半叶,京汉铁路建成,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为集中团块模式,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重点归纳笔记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重点归纳笔记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带答案重点归纳笔记综合题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下表为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表色。

屋顶绿化是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特色绿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完善城市地面垂直,空间绿化布局的重要手段。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中屋顶绿化的主要功能。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入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对于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首都发展格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图示意通州区区域位置及相关要素。

(1)指出通州区成为北京副中心的区位优势。

(2)简述通州区副中心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区的有利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地区略图、沙特阿拉伯城市化进程图、海水淡化过程示意图。

沙特阿拉伯是高收入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有三十多年海水淡化历史,其产能占世界的20%,全国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

从自然资源角度分析1960年以来沙特阿拉伯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原因。

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桑园小镇地处河南省鹤壁市上峪乡,南邻淇河,北依太行,是国家AAAA级景区。

当地借美丽乡村,脱贫致富项目东风,创新乡村民俗“设计+建造+运营+增值服务”运营模式,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

村委会对村里闲置的院落进行翻新,打造成具有特色的砖木小院、复古小院等乡村民宿,吸引村民积极参与经营。

在此基础上,桑园村立足当地实际,启动小吃民俗商业街、滑雪场、乡村酒吧、温泉养生等项目建设。

分析桑园小镇乡村旅游采取“设计+建造+运营+增值服务”运营模式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效益。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形状:近似椭球体- 地球的运动:自转与公转- 自转的影响:昼夜更替、时差- 公转的影响:季节变化、气候差异2. 地图的基本概念- 地图的定义: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比例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地图投影:将三维地球表面转换为二维地图的方法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 地图符号:表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图形- 地图注记:地图上的说明文字- 地图的定向:通过罗盘、经纬网等确定方向- 地图的应用:导航、规划、研究等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悬浮颗粒- 大气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气候变化:长期气候趋势、季节性变化2.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系统:源头、流域、河流分级- 湖泊与地下水:形成与分布- 水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3. 地貌学- 地貌的形成: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主要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 - 地貌与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城市规划 -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 人口迁移:原因、类型、影响- 城市化:城市发展、城市问题- 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移民政策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分布- 交通运输:交通网络、运输方式- 区域发展:发展不平衡、区域合作3. 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语言、宗教、习俗- 文化扩散:文化传播方式、文化融合-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旅游规划- 文化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知识点总结应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填充和调整。

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某些部分,以确保文档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增强文档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同时地租、工资水平、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等因素也可以对其产生影响。

主要区域:中心商务区(CBD)、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

其中,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划分标准: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至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万至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服务种类和级别: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城市化:
定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意义:不仅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河流。

社会经济方面:资源、交通条件等。

以上是对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以及影响城市的区
位因素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二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二地理必修二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人口与城市发展;第二单元:农村与农业发展;第三单元:工业与城市发展;第四单元:第三产业发展;第五单元:旅游与资源开发。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人口与城市发展1. 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 城市问题:城市定义、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结构、城市扩张与城市问题。

3. 人口与城市关系: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发展对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内容、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农村与农业发展1. 农业问题:农业生产、农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农田资源、农业现代化与农业问题。

2. 农村问题:农村定义、农村规模、农村职能、农村结构、农村发展与农村问题。

3. 农业与农村关系: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影响、农村发展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4. 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目标、农村改革的内容、农村改革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村改革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第三单元:工业与城市发展1. 工业问题:工业结构、工业布局、工业发展、工业发展与工业问题。

2. 城市问题:城市定义、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结构、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

3. 工业与城市关系:工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发展对工业的影响、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 工业改革:工业改革的目标、工业改革的内容、工业改革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工业改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单元:第三产业发展1. 第三产业问题:第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三产业问题。

2. 城市问题:城市定义、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市结构、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

3. 第三产业与城市关系:第三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第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新高中地理必修二 Unit2 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高中地理必修二 Unit2 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高中地理必修二 Unit2 单元知识点归纳本文档将归纳新高中地理必修二 Unit2 单元的知识点。

以下是每个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1. 地球与地理坐标-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近似球体,由于旋转导致赤道稍微扩大,极地稍微压扁,使其不完全是规则的球体。

-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稍大于极半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指地球绕自身轴心的旋转运动,自转周期为24小时。

- 公转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公转周期为一年。

- 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用于描述地球上的任意位置。

- 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坐标。

- 经线和纬线:- 经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虚拟线,用于表示位置的东西方向。

- 纬线是环绕地球的虚拟线,用于表示位置的南北方向。

-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形成了一个网格系统,方便定位位置。

2.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地球的倾斜轴:- 地球的轴线与公转轨道平面倾斜23.5度。

- 地球的倾斜轴导致了不同季节的交替变化。

- 季节变化的原因:- 地球公转轨道上不同季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不大,主要影响是由地轴倾斜导致的。

- 在夏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

- 在冬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

- 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均春秋季。

- 不同季节的特点:- 夏季: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较大,天气较热。

- 冬季:白昼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天气较冷。

- 春、秋季: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相等,太阳高度角适中,天气温和。

3. 地理格网与地理定位- 地理格网:- 地理格网是用于表达地球上任意点位置的网格系统。

- 地理格网分为经线和纬线交汇的网格,以确定地球上的特定位置。

- 地理定位系统 (GPS):- GPS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原理,能够确定地球上特定点位置的系统。

-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以上是新高中地理必修二 Unit2 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1. 地球上的水资源1.1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极地、高山地区和湿润地区。

•水资源的特点包括无色、无味、透明、无臭、密度大等。

1.2 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资源的利用包括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水资源的开发包括水利工程、水电开发等。

1.3 水资源短缺与解决办法•水资源短缺是指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包括节水、水资源调剂、水资源开发等。

2. 地球上的能源资源2.1 能源的分类•能源可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包括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源。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2.2 能源的分布与利用•能源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区资源丰富,有的地区资源匮乏。

•能源的利用包括化石能源的燃烧、核能的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3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能源危机是指能源供需矛盾加剧,能源资源短缺的状态。

•可持续能源发展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持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 地球上的气候系统3.1 大气圈的结构和组成•大气圈由不同高度和特征的气层组成。

•大气圈按照温度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3.2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带是指根据纬度划分出来的不同气候区域。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中亚洲气候、中亚洲-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3.3 气候变化与影响•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的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会对人类和自然系统产生诸多影响,如农业、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

4.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4.1 环境的含义和组成•环境是指地球上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体。

•环境的组成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4.2 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污染是指环境中出现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环境污染治理包括减少污染源、治理污染物、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4.3 地球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和其所处环境组成的综合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1 大气的热状况一、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CO2吸收,O3吸收。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3)散射作用:具有选择。

波长较短的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1)对流层大气(水汽和CO2)吸收而增温。

(2)大气通过把辐射热量还给地面。

夏季多云的夜晚,气温不太低阴天比晴天昼夜温差小(大气逆辐射作用强)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人造烟雾可防御霜冻例题:填写右图A—F各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BC DE F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H)(1)H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2)H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低纬地区H比高纬地区大,因而大体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且穿越大气层的厚度越薄,被大气削弱的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拉萨—日光城3、天气状况:云量越少,云层越薄,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越多。

2.1.2 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基本原理:1、同一等压线/面上,气压值相等。

2、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3、等压线/面上凸:高压区,下凹:低压区。

解析:(1)如右图所示,据1可得:气压值①=③=④,(2)据2可得:②>①,④>⑤综合(1)(2)可得②>①=③=④>⑤因此,在右图所示的等高面上:②>③>⑤(3)因而,在同一水平面上,②处是高压,⑤处是低压。

(4)从图中观察可知,②附近等压面是上凸的,⑤附近等压面是下凹的。

综合(3)(4)可得出结论:等压线/面上凸:高压区,下凹:低压区。

二、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2、过程:热:低压(1)从右图可得:近地面冷:高压(2)同一水平面,空气:高压→低压。

若近地面:高压,则高空:低压;(3)同一地点若近地面:低压,则高空:高压。

3、实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北东西南风尾0°90°N 60°N 30°N30°S 60°S 90°S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越 。

2、风向 高空:受 力、 力两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

近地面: 力、 力和 力三力作用,风向 。

注意:风向——风的来向,看风尾。

八个风向如左下图例:如右图所示,该风风尾在西南,即风从西南而来,应是西南风。

※画近地面风向的步骤(以北半球为例)①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画风向(南左北右)2.1.3 全球性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1)组成 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2)形成 个气压带和 个风带。

请在右图中适当位置写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 称,并画出风向。

(3)气压带和风带大致随 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 移,冬季 移。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升温和降温的速度快于海洋。

因此,冬季,同一纬度,陆地温度低于海洋,形成高压中心;夏季,同一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形成低压中心。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积广,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 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类型成因冬季风 夏季风分布风向 性质风向 性质东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北风寒冷干燥 东南风 温暖湿润 中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南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风低温干燥 西南风 温暖湿润印度、中南半岛、我国西南例题:读右图:(1)标出右图①②③④四处风向。

(2)②③④季风的成因是 . 。

①季风的成因除了上述因素外,北风东北风西北风南风西南风东南风暖气团 冷气团A 过境前B 过境时 C过境后暖气团冷气团A过境前 B过境时 C过境后 还有 。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典型地区 热带雨林 10°N~10°S 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低压带控制 亚马逊流域 热带沙漠23°26′~30°大陆内部、西岸 全年炎热干燥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撒哈拉沙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副高控制冬季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沿岸 温带海洋性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 西风带控制 西欧 热带季风 南北纬10°~23°26′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印度半岛(南亚) 亚热带季风 南北纬23°26′~35°大陆东岸 我国南方(东亚) 温带季风 南北纬35°~60°大陆东岸 我国北方(东亚)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暖气团运动 被迫抬升徐徐爬升缓缓上升图示锋图雨区 锋后(冷气团C 一侧) 锋前(冷气团A 一侧) 冷气团一侧天气特征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晴,气温较高 单一气团控制,天晴,气温较低 天气晴朗过境时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雨或有雾 长时间降雨过境后 温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温度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天气转晴天气实例北方冬春寒潮、沙尘暴;夏季暴雨。

“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春末夏初时节降水 “一场春雨一场暖” 6月江淮梅雨昆明冬季暖如春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 高气压中心水平气流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示意图(北半球)天气实例 我国夏秋东南沿海台风 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2.2.1 水循环一.水循环:内因是水在常温常压下的三态变化,外因(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和重力能。

二.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图2.2.3),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三.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注意:1、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这一环节。

2、内流河只参与 循环,如塔里里木河;外流河既参与陆地内循环,也参与 循环。

例:我国夏季东南季风、未登陆的台风分别参与了哪些类型的循环。

2.2.2.海水的运动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二、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2.2.5,图2.2.6)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按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分布 补偿流:秘鲁寒流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 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北印度洋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气候 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如澳大利亚西部荒漠景观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关)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海洋生物 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但同时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如:北半球夏季,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到日本的油轮经阿拉伯海(北印度洋)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洋流性质的判断:例:读右图海洋等温线图:1.图中所示地区为 半球,判断依据是 。

2.图中A 处可能有 流经过,B 处可能有 流经过。

解题方法:①水平线法(以B 为切点作一水平切线) 水温:20℃<C <25℃ B=25℃ 即同一纬度水温C <B即C 海区比同一纬度临近海区水温低,为寒流经过。

该寒流流向应是向南,因为寒流是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

恰好此处等温线也是向南弯曲。

B 海区比同一纬度临近海区水温高,为暖流经过。

该暖流流向应是向北。

因为暖流是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

恰好此处等温线也是向北弯曲。

②由上述分析不难得出: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

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二、地壳运动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 碰撞:形成褶皱山,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 张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以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P55图2.3.8)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按性质分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C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侵蚀后的地表形态与人类生产关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断裂,常被侵蚀成谷地储油、气构造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储存地下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侵蚀搬运堆积流水作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内流区),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外流区)风力作用风蚀蘑菇、城堡、戈壁、雅丹地貌形成戈壁、荒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在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岩石的种类,在括号内填写各种作用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