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人文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人文历史是公共基础知识的考点之一,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一、汉朝科技文化1、张衡:(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
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唐末用于军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
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民主思想萌芽(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李时珍,《本草纲目》5、四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对于许多考试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一份重点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政治1、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部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
要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基本原理。
例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一观点,需要我们明确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同时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2、毛泽东思想重点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都是常考的知识点。
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要牢记其中的领导力量、革命对象等要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要深入学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例,“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核心要点,要理解其内涵和相互关系。
二、法律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等内容。
比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2、民法重点掌握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物权、债权、合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例如,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等环节都有具体的法律要求。
3、刑法犯罪构成、刑罚种类、常见犯罪的认定等是刑法的重点。
像故意犯罪的形态(既遂、未遂、中止)、共同犯罪的构成等都需要准确把握。
4、行政法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是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职责,以及公民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救济途径。
三、经济1、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经济等是重点。
比如,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和适用情况。
考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考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公共基础知识测试通常是为了评估考生在一定范围内的常识性知识掌握情况,这些知识可能涉及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科学、法律等多个领域。
考试内容的设计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认知能力。
考试内容概述1. 社会常识:考生需要了解基本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例如,了解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组织的功能、社会制度的变迁等。
2. 文化常识:这部分测试考生对本国及世界文化传统的了解程度,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3. 历史常识: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脉络。
这可能包括本国历史、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4. 地理常识:地理知识测试考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了解,如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分布等。
5. 科学常识:科学常识部分考察考生对基础科学原理和科学发展史的了解,可能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领域。
6. 法律常识:这部分测试考生对基本法律知识的理解,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概念和原则。
7. 时事政治:考生需要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政策变化和国际关系动态。
8.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能力是公共基础知识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考生需要展示能够通过逻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和题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通常采用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多种形式。
考试题目可能包括:- 选择题:提供四个选项,考生需要从中选择正确答案。
- 判断题:给出一个陈述,考生需要判断其正确性。
- 填空题:在句子或段落中填入适当的词汇或数字。
- 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某个问题。
考试准备建议为了准备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考生应该:- 广泛阅读,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 关注时事新闻,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
- 练习逻辑推理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复习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 熟悉法律常识,了解基本的法律原则和法律体系。
结束语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一个综合性的测试,它不仅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还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公基文史知识点总结
公基文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三个朝代,也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大禹;商代则是夏代的继任者,商湖区建立者是商汤,整个朝代的兴盛和灭亡,表现出明显的特色;周代,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
2.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其间,各国割据,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有很多重要的学说和思想。
3.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
其间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也有很多重大的举措和事件。
4.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间有许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之一。
5. 三国时期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时期之一,非常具有影响力。
6.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7. 唐朝和宋朝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两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有着辉煌文化和政治的朝代。
8. 五代十国时期和宋辽金元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其中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也有很多特殊的历史现象。
9. 明朝和清朝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两个朝代。
二、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1. 清朝末年和辛亥革命清朝末年和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历史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刻。
2. 民国时期和国共内战民国时期和国共内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的命运的转折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里程碑。
4.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时期。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人文历史》(2021年最新版)_15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人文历史》(2021年最新版)1、单选题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典籍是_____A: 左传B: 旧唐书C: 史记D: 明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2、单选题下列文学名家的合称,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元白”指元稹、白居易B: “小李杜”指李贺、杜牧C: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D: “高岑”指高适、岑参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如果说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一个几乎不可企及的巅峰,那么“小李杜”则在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了瑰丽的一页。
3、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
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_____。
①“多”②“快”③“好“④“省”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党的“左”倾错误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上。
故选A。
4、单选题下列史书中属于纪传体断代史的是_____。
A: 《史记》B: 《汉书》C: 《战国策》D: 《资治通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史记》《资治通鉴》属于通史巨著,《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均应排除。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的历史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的历史知识总结公共基础知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它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基础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常识。
而公共基础知识的历史知识部分则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公共基础知识的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并简要介绍其相关内容。
一、人类起源与进化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非洲,最早的人类祖先是直立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工具制造、火的使用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迁,这些都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古代文明的兴起可以追溯到约6000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
这些文明的兴起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农业发展和制度建设,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三、古代帝国与王国古代世界出现了一系列强大的帝国和王国,如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和秦汉帝国等。
这些帝国和王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世纪的欧洲与伊斯兰世界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在欧洲,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了战乱频繁和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
与此同时,伊斯兰世界的兴起与扩张也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并对科学、哲学、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代世界的崛起现代世界的崛起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的欧洲大航海时代。
这个时期的大发现和殖民扩张开启了全球化的时代,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同时,工业革命的兴起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推动了科学技术、商业贸易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发展。
六、现代社会的挑战与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全球性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解决,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以上只是对公共基础知识的历史知识进行的简要总结,其中包含了人类起源与进化、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帝国与王国、中世纪的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现代世界的崛起以及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公基知识点总结文史
公基知识点总结文史一、政治知识政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组织及其运行机制、政治行为的规律及其形式等问题。
政治知识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思想等内容。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政治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政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政治运行机制的总称。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比如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对于认识世界政治现状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等。
了解不同的政治理论对于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分析国家政策以及进行国际关系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指对政治问题的认识、看法和主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思想。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了解政治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国家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决策,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经济知识经济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根本的领域之一。
经济知识包括货币、金融、贸易、产业结构等内容。
了解经济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2.1 货币货币是一种用来交换商品和支付债务的支付手段。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了解不同国家的货币对于开展国际贸易、外汇交易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了解货币政策对于认识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金融金融是指货币和信用资金的流动和管理。
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
了解金融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规划自身的金融生活。
2.3 贸易贸易是指商品的买卖活动。
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
了解贸易知识可以帮助人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掌握贸易技巧,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机会。
【收藏】《公共基础知识》专项知识点
【收藏】《公共基础知识》专项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公共基础知识》①基本定义:公共基础知识就是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科技、行政、公文写作等很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打个比方,就像个大杂货铺,啥都有一点。
②重要程度:在很多招聘考试、公职考试里占挺重要的地位。
比如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这部分内容必考,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③前置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常识会比较好,像知道一些常见的国家机构职能之类的。
像我的一个朋友,之前对国家机构职能有点了解,再学公共基础知识的时候就轻松一点。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懂得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咱们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等。
例如知道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在购物被坑的时候就知道怎么维权。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整个学科体系里,公共基础知识是很宽泛的基础部分,覆盖了很多学科分支。
②关联知识:和时事政治关联紧密,会根据实时发生的事件出题;也和高中的文科知识有一定联系,像历史等知识很多相通之处。
比如在高考历史里学过的历史事件,在公基里可能从不同角度考。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比较适中,但是范围广,记忆点多是难点。
关键在于知识点的梳理和重复记忆。
我一开始就觉得范围大的无从下手,还走了一些弯路。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几乎涉及所有题型。
像单选题、多选题或者判断题都会考,考查方式主要是知识点的直接考察或者通过案例来考察。
三、详细讲解由于是综合性的公共基础知识,下面分不同方面进行讲解:【理论概念类- 政治部分】①概念辨析:政治里面基本概念很多,比如唯物主义,简单说就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
和唯心主义是相对的,唯心主义就认为意识是第一性。
②特征分析:唯物主义的特点就是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出发点去看待事物发展变化。
③分类说明:唯物主义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比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基本元素组成的。
④应用范围:在分析社会现象,比如解释社会发展动力的时候可以用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局限性在于如果机械的遵循唯物主义,有的时候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
一、文化常识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
2. 京剧的主要剧目有哪些?
答:京剧的主要剧目包括《霸王别姬》、《长生殿》、《红楼梦》等。
3. 全球七大奇迹是哪些?
答:全球七大奇迹包括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在亚历山大港的灯塔、玛索利运河、萨摩色列纪念柱、罗得岛的巨像和古奥林匹亚神庙。
二、科学常识
1. 什么是黑洞?
答: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极高、引力极强的天体,其引力场非常巨大,连光也无法逃离,因此看上去是“黑”的。
2. 什么是DNA?
答: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是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携带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础。
3. 地球的卫星有哪些?
答:地球的卫星包括月亮、人造卫星等。
三、历史常识
1.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是哪四个?
答: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是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和中国黄河文明。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国家?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
3.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
答:《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魏、蜀、吴。
四、地理常识
1.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条?
答: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
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3. 亚洲最大的湖泊是哪个?
答:亚洲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以上便是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主要包括:
一、历史知识: 1、中国历史:包括从上古到近代的历史事件、朝代、法律、思想文化等。
2、世界历史:重点关注近代以来的世界大事件,如各国革命、战争、贸易关系等。
3、历史人物:重点关注有影响力或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思想家、文人等。
二、地理知识: 1、中国地理:包括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理知识。
2、世界地理:重点关注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
三、政治知识: 1、中国政治:包括中国宪法、法律、行政制度、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治制度等。
2、世界政治:重点关注世界各国的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关系等。
四、文化知识: 1、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中国语言文字等。
2、世界文化:重点关注世界各国的文化种类、文化特点、文化交流等。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历史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
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
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
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秦驻时期是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分类-人 文 常 识
人文常识一、中国部分(一)中国历史概要距今约有70多万年前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了几颗古人类牙齿化石。
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
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大约18000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约82毫米。
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人文练习题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人文练习题◆新石器时代的文化(1)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发现。
种植水稻,今世界最古老的稻作文化遗址。
(2)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3)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3000年黄河流域,以河南省和陕西省为最多。
农作物:黍、粟。
(4)大汶口文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私有制,位于今山东泰安。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
春秋源于孔子编订的《春秋》。
战国时期始于田氏代齐(公元前475年),终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
战国源于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1)春秋五霸(《荀子·王霸》)①齐桓公:老马识途、葵丘之盟;②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秦晋之好、寒食节源于晋文公祭奠介子推③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饮马黄河④吴王阖闾:孙武和伍子胥带领吴兵灭楚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范蠡西施《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1)政治上:皇帝制度、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制、郡县制(2)经济上:统一钱币(半两钱)、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4)工程建设:修长城、灵渠(广西境内,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练一练】98.统一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古代帝王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古代丝绸之路:(1)汉武帝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2)路线: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综合的知识领域,涵盖了众多方面,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的梳理。
一、政治知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是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和内在矛盾;科学社会主义则为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些理论是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引领着国家的发展方向。
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政策,如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二、法律知识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2、行政法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行为以及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救济。
3、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如合同、物权、侵权责任等。
4、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5、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规范诉讼程序。
三、经济知识1、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
2、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企业的生产决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
3、市场经济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失灵的表现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过政府的收支调节经济,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
5、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理论、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四、人文历史1、中国古代史从原始社会到清朝的历史发展脉络,重要的朝代、事件、人物等。
2、中国近现代史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史,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各类考试和个人知识储备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政治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其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其活的灵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法律部分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
2、民法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包括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内容。
3、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历史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二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秦驻时期是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力口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二两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的强盛局面.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加强中央集权,减轻农民负担.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人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三、隋唐581年至907年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重要发展,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统一封建王朝.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隋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唐朝的社会发展,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则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二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出现繁荣.三辉煌灿烂的文化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全面繁荣景象.天文、历法方面,在隋唐时期发展成熟,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并创制了系统周密、符合天文实际的大衍历,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唐代遗留下来的诗歌将近五万首,其中着名诗人人数也大大超过了战国到南北朝所有着名诗人的总和.四、五代、辽、宋、夏、金907年至1271年这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各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一政治状况朱温于907年建立后梁,此后在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更迭为唐、晋、汉、周,与此同时,在南方和北方,先后并立的有10个汉族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在此期间,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后,在20多年中,消灭了地方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中国境内辽、宋、西夏鼎立女真兴起后,先后灭辽和北宋,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二经济的发展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北经济都有了较大进步,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三少数民族政权与民族关系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并立,其间有战有和.少数民族统治的边疆地区,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在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和战中,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本地区的发展和交流.在和平时期,通过榷场等形式,加强了双方经济的交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得到加强.五、元、明、前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至1840年这是我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一政治状况元、明、前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再度形成大一统局面的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巩固,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基础.元、明、清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其间三朝虽都有过强盛阶段,但并未改变整体衰落的总趋势,这种衰变表现在政治、经济、阶级矛盾、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诸方面.二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活跃,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明中期以后,随着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棉纺织业兴起,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行使了国家管理.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版图,元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云南等周边地区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清时,我国政府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四对外关系元朝疆域辽阔,国力强大,对外交通发达,元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主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和朝鲜、日本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元朝和欧洲、非洲经济文化交往空前繁盛.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富庶的描述,成为新航路开辟的诱因之一.明清时期,在对外关系上与隋唐宋元相比,失去了主动性.由于实行闭关政策,封建统治者对已勃兴的西方资本主义不了解,中西发展有了差距,中国处境日益被动.五文化成就这一历史时期,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着作问世.出现了明代李时珍的巨着本草纲目,这是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还有明后期徐光启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以及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着的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着.元朝最着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是赵孟頫,他的画有“神品”美誉.江南画坛出现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吴派”.清代中期,最着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总的来说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科技由发展而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加强.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一、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民战争时期.一鸦片战争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围绕着疯狂的殖民扩张要求和落后的闭关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以鸦片问题为矛盾的爆发点,引发了鸦片战争.二太平天国运动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封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二、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做出了反应,但除了洋务运动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了实际的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变法、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再现了分化.三、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前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四、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从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六、从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1937年至1945年这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七、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o月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发展历史,是中国进人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义时期的历史.按照历史发展,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第三阶段,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第四阶段,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上古神话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二、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着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三、两汉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四、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着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五、唐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5.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胱北楼等.6.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3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7.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六、宋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属豪放派.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捌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4.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捌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溥.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七、元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2.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疆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八、明代文学一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礓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2.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着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啊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4.兰陵笑笑生,主要作品为金瓶梅,抨击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5.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九、清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洪舁,字防思,号稗畦.主要作品为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2.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品为桃花扇.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4.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5.曹雪芹,名霈,字梦阮,号雪芹.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现当代文学代表人物及其着作有: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为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6.闻一多,着名爱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7.冰心,原名谢婉莹,着名女作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8.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9.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10.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11.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着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12.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着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一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一百岁.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公共基础知识(3篇)
公共基础知识(3篇)一、中国历史概述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到清朝的灭亡,中国历史经历了近4000年。
这段历史可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阶段。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开端,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再到封建社会的确立。
2.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和战乱的阶段。
三国鼎立、两晋更迭、南北朝对峙,但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科技成就。
4. 隋唐时期隋朝统一了南北,开创了繁荣的“开皇之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5.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政治上较为软弱。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明朝和清朝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但清朝末期逐渐衰落。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
1. 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
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3. 艺术中国古代艺术丰富多彩,包括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 科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被称为“四大发明”。
公共基础知识二:政治学原理一、政治学概述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规律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政治的本质、功能、制度和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提供理论指导。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总结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总结汇总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的公共基础知识相关内容范围(如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以下为您提供一个较为通用的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框架示例:一、政治常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哲学部分。
- 辩证唯物主义。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等)、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政治经济学部分。
-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价值规律: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
-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从理论到实践(如俄国十月革命)再到多国发展。
2. 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路线、基本纲领、道路等)。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等)。
-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人文常识
之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应2013年12月16日交)
公基部宋爽在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部分的考试内容中,中国古代一些制度,如科举考试制度、赋税制度、礼仪宗法制度等都是是经常会涉及到考题的内容。
所以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的职官制度和关于职官制度的相关考题。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在历朝历代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既有整个官僚体系的改变,也有部分官职称谓不同或是分工的变化,还有后人作品中沿用的古称的问题。
这里只是择其大要情况,略做说明如下:
中央官职
1、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汉朝承袭秦朝的政治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秦汉时期,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丞相(管行政、统率百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和秘书工作)、太尉(管理军事),称为三公,同为宰相。
2、魏晋以后,逐渐形成三省,逐渐向三省六部制过渡。
到隋朝,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此后历朝沿用,名变实不变,一直沿用到清末。
3、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
中书省掌管全国政令,草拟诏书,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书,签署奏章,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总领六部,是执行机构。
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分割旧时宰相的权利,是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尚书省下设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六的分工是:
吏部:主管中下级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勋封等。
礼部: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
(注:科举考试是礼部主管,而非吏部)
户部:主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
兵部:主管中下级武官的选用、练兵、军械和驿站等。
刑部:主管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主管土木建设、屯田、水利、交通等。
4、元朝时期,元世祖健全了统治机构。
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此外,元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5、明朝废丞相制度,皇帝直辖六部。
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6、清朝时期,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考题:
1.中国隋唐以后的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A.吏部
B.刑部
C.礼部
D.户部
2.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各司其职,又互相牵制,其工作程序应该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答案:1、A 2、A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人文常识
之中国礼仪宗法制度(应12月19日交)
公基部宋爽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部分的考试内容中,中国古代一些制度,如科举考试制度、赋税制度、礼仪宗法制度等都是是经常会涉及到考题的内容。
所以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的礼仪宗法制度和关于礼仪宗法制度的相关考题。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准则,其主要的精神是嫡长继承制。
与此相关,产生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简要介绍如下:
一、冠礼和笄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这样才能成为自己部落的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
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的。
《礼记·冠义》说,冠礼是“成人之道也”,“将责成人礼焉也”,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的规范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
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
礼经中并无笄礼详文。
女子到了20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二、丧礼
以《仪礼》的记载为主要依据的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
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
三、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
⑴国讳:如秦始皇嬴政时,改正月为端月,其父名子楚,《吕氏春秋》就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时,改邦为国。
⑵避圣人、尊者讳:汉淮南王刘安之父刘长,避长而用修;苏轼为避父(苏序)讳,就改序为引,苏辙则改序为叙。
⑶避恶人讳:人自宋后少名浍,我到坟前耻姓秦。
⑷其他忌讳:古人讳言钱而曰“孔方兄”,讳言大小便曰“更衣、出恭”,讳言死则曰“驾崩、仙逝、坐化、作古”等。
四、年龄称谓
古人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有专门的名称。
掌握这些常见的称谓,对读书为文当有所裨助。
襁褓: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髫年:借指幼年。
髫,儿童头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
三四岁到八九岁。
总角:借指幼年。
古代未成年者把头发扎成髫,叫做总角。
十五岁左右
束发、成童:十五岁以上。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髫。
及笄:女子十五岁左右。
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就把头发簪起。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半百: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期颐:一百岁。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
附录:其他宗法礼仪名词
1、七庙
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
后以七庙为王朝代称。
2、六亲
《左传》中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
《史记》中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
后泛指亲人
3、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五常:也叫“五伦”,使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得多关系。
5、三从四德
“三从”指妇女幼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颜、妇功、妇容。
这都是古代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6、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
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7、三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
相关考题: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主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意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2.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专门的称谓来代替,下面的年龄称谓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束发b.而立c.垂髫d.总角e.期颐f.弱冠g.耄耋h.不惑i.花甲j.豆蔻
A.b-j-e-h-a
B.c-d-a-f-i
C.a-c-e-f-j
D.d-f-i-j-b
答案:
1.D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