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六国论》史料补充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六国论(苏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第八单元第七节《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六国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积累各类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层次,学习运用分论点,掌握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3.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史料补充: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三、巩固提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于:比。
而:却。
犹:还。
可以:可以凭借。
苟:如果。
以:凭借。
下:名作动,降低身份。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6课《六国论》预习指导(挖空训练+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六国论》预习指导一、挖空训练二、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暴霜露(“暴”通“曝”,暴露)2.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二、古今异义1.其实百倍[古]它实际上;[今]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古]泛指祖辈、父辈;[今]爷爷。
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今]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4.至于颠覆[古]以致、终于;[今]提起另外一事。
5.至于颠覆[古]灭亡;[今]颠倒。
6.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和力量;[今]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刺客不行[古]不去;[今]不可以。
8.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咽下。
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今]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三、词类活用1.名作状①理固宜然(名作状,按照道理讲)②并力西向(名作状,向西)③日削月割(名作状,每天)④日削月割(名作状,每月)2.名作动①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②义不赂秦(名作动,坚持正义)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④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名作动,咽下)⑤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作动,降低身份)3.形作名①小则获邑(形作名,小的方面)4.形作动①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②薪不尽(形作动,烧尽)③始速祸焉(形作动,招致)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作动,坚持到底)5.使动用法①李牧连却之(使……退却)四、一词多义1.兵①非兵不利(兵器)②而秦兵又至矣(军队)③斯用兵之效也(武力)2.或①或曰(有人)②或未易量(或许)3.得①大则得城(得到)②此言得之(适宜,得当)4.与①与战胜而得者(和,跟)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5.亡①诸侯之所亡(丧失)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6.视①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②起视四境(看)7.暴①暴霜露(通“曝”)②暴秦之欲无厌(暴虐强大)8.事①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事件)9.犹①犹抱薪救火(好像)②良将犹在(还)10.终①终继五国迁灭(最后)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作动,坚持到底)11.始①始有远略(起初)②始速祸焉(才)12.为①至丹以荆卿为计(作为)②邯郸为郡(成为)③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13.向②并力西向(朝向)14.势①有如此之势(形势)②其势弱于秦(势力)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知识梳理
《六国论》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字音贿.huì赂.lù六国互丧sàng 获邑.yì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荆.jīng棘.jí草芥.jiè安寝.qǐn暴秦之欲无厌yàn弥.mí繁.与嬴.yíng洎.jì邯hán 郸dān为郡革灭殆dài尽之际谗.chǎn言胜负之数.shù当tǎng与秦相较为wéi国者三、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冒着)(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四、古今异义(1)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以至于;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按道理)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在……之后)(2) 名词作动词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地事.秦(侍奉)礼天下之奇.才(礼待)(3)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5) 形容词作动词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5) 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六、一词多义(1)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适合,得当,适宜)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诚不得以(能够)(2)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丧失,丢失,动词)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3)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七、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表转折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 连词,表并列二败而三胜(5) 连词,表承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 结构助词,的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 代词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3) 定语后置的标志苟以天下之大3.以(1) 介词,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2) 介词,凭借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3) 连词,相当于“而”可翻译为“才”以有尺寸之地(4) 介词,把举以予人(5) 介词,用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为(1) 动词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为国者(治理)(2) 表被动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其(1) 代词,它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2) 代词,他们的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1) 连词,就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 连词,那么则秦国之所大欲7.与(1) 动词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交好,亲附)(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和,同,表并列六国与秦皆诸侯八、重点词语1.始速.祸焉(招致)2.率.赂秦耶(都,皆)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如果)九、文言句式1.判断句(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用“也”表判断)2.被动句(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3.倒装句(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状语后置句)(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状语后置句)(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第7篇《六国论》(解析版)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7篇《六国论》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先祖父,暴霜露,斩荆(),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1.【2024·全国·三模】在《六国论》中,苏洵说六国灭亡不是兵器、战术的问题,而是“()”,并以“()”的比喻讥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得之不易的尺寸之地。
2.【2024·广西·三模】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六国论》注释补商
传上・ 杜笃》 “ 之攸 向。无不披靡 。《 语大字典 》 :师 ”汉
“ ” 的 第 七 个 义 项 是 “ 。 ” ( 国志 ・ 向 字 往 去 。- 吴志 ・ 主 吴 传 》 “ 岁 , 向 合 肥 新 城 , 将 军 全 琮 征 六 安 , 不 :是 权 遣 皆
克 , 。“ 向” 起来释为“ 西去”有时指 “ 还 ”西 合 向 , 向西 进 军 ”这 在 古 代 文 献 中 用例 很 多 , 仅 举 几例 。 : 。 此 如
“面 ) ( 向西 ” 思 的语 例 就 多 于 用 作 “ 意 向西 去 ” 思 的 语 意 例 。 后 。 作“ 往 用 向西 去 ” 思 的 语 例 越 来 越 少 , 《 意 到 明
里 进 行 的 , 不 是 为 了个 人 的私 事 。 此 基础 上 引 申 为 更 在 “ 赂 ”《 字通 ・ 贿 。正 贝部 》 “ ,有 所 属 而 私 遗 之 。 < :赂 ” 国
子 而 言 。 可 谓 是彼 得 我 心 者 。 而 内 心 狂 喜 而情 不 自 真 因
禁地 喟然 赞 叹 了 。 须 指 出 的是 . 路 三 人 之 志都 属于 必 子 诸侯 国之 间 的 政 治 大事 .都 只 是 致 力 于 某 一 国 的强 盛 与 和 平 : 有 曾皙 严 守 孔 子最 崇 尚 的周 礼 。 力 于 为天 只 致 下人民谋求福祉的祭礼 。 是曾皙“ 乎三子者之撰 ” 这 异 的 地 方 , 是 孔子 高 度 认 同 的地 方 。 也 说到 这 里 .我们 又有 必 要 辨 析 一 下 孔 子 对 子路 等 人 的评 价 。 子在 听 了 曾 皙 的表 白以 后 。 孔 喟然 叹 日 : 吾 “ 与 点 也 。我 们 的教 材 对 “ ” 解 释 为 “ 同 ”如 果 这 ” 与 字 赞 。 样 理解 。就 意 味 着 孔子 对 前 三 位 学 生 的 理 想 抱负 是 有 所“ 赞同” 不 了 其 实 。 文 中可 以看 出 。 子 只 是 对 子 路 的 “ 言 从 孔 其 不让 ” 到 不 满 。 其 “ 国 ” 志 向 并 不 反对 。 一 点 , 感 对 为 的 这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6课《六国论》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
学习活动课文朗读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二、古今异义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今:表示另提一事3.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智谋、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后秦击赵者再.古:两次今:又一次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8.其实..百倍古:其,代词,那。
实,副词,实际上。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9.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今:连词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可以,以,凭借今:表示认可1.实词:弊、率、固、厥、举、判、与、迁、速、再、殆、使、当2.虚词:而、之、也、以、则、其、于、者二、识记通假| 奥妙无穷方块字①暴霜露(同“曝”,pù,冒着)②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③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三、一词多义| 看我七十二变例:①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得到,获得)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④聚精会神,相得益彰(中意,适合)⑤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满足)⑥戒之在得(贪得)⑦诚不得已(能够,可以)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能够,可以)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可以)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能够,可以)⑧吾得兄事之(应该,应当)⑨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对的)⑩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恩惠,感恩)⑪尚得推贤不失序(同“德”,道德,有德之人)四、古今异义| 词语的昨天和今天①其实百倍(其实:它的实际数量)②思厥先祖父(祖父:祖辈和父辈)③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后:这样以后)④至于颠覆(至于:以致,以至于)⑤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谋和力量)⑥刺客不行(不行:不前往)⑦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五、词类活用| 词性变化含义迥①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③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按道理)⑤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⑦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⑧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⑨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六国论》复习ppt课件
重视团结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03
呼吁人们重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
发展。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战略思维差异
东方战略思维特点
注重整体性和长期性,强调“和为贵”和“中庸之道”,注重谋 略和智慧。
西方战略思维特点
注重分析性和短期性,强调竞争和实力,注重科技和创新。
东西方战略思维融合
探讨如何将东西方战略思维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全面和有 效的战略思维方式。
《六国论》复习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章结构与内容梳理 • 重点词句解析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导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战国时期形势分析
战国七雄并立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相 互争霸。
风格特点
语言简练明快,逻辑严密清晰;同 时,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表 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深刻的历史 洞察力。
03
重点词句解析与赏析
典型句式、修辞手法举例分析
并列句式
文章中大量使用并列句式,如“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哉?”通过并列事实,强调齐 国的灭亡与其他五国有共同之处
。
反问句式
提问与回答
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进 行回答和解析,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 容。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要点
回顾课文
《六国论》的背景、作者、主题、论点、论据等 。
重点讲解
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 加深理解。
知识点梳理
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方便学生记 忆和复习。
《六国论》注释补商
《六国论》注释补商作者:李玺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年第09期一、西向《六国论》中有“并力西向”一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未给“西向”单独注释,《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为“(大家)合力向西进军”。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把“西向”意译为“向西抗秦”。
许多文言文的翻译资料也未能给出统一的注释。
有的把“西向”注为“向西”;有的注为“西,向西;向,面对,面朝”;还有的注为“向,对,这里引申为‘对付’”等。
“西向”的常用义是“(面)向西”,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如《鸿门宴》中的“张良西向侍”。
但“并力西向”中的“西向”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西向”是“向西去”的意思,根据语言环境,有的可意译为“向西进军”,所以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翻译是基本正确的,但可惜课本没有给“西向”一个明确的注释,且“向”没有“进军”或“抗秦”的意思。
这里的“西”是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向西”。
“向”是动词,是“往、去”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向”字的第三个义项是“去,前往”。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师之攸向,无不披靡。
”《汉语大字典》“向”字的第七个义项是“往,去”。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岁,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皆不克,还。
”“西向”合起来释为“向西去”,有时指“向西进军”。
这在古代文献中用例很多,此仅举几例。
如: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之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史记·李斯列传》)②今兵西向,治之何益!(《汉书·袁盎传》)③今将军拥百万之众,西向帝城而无称号,名为群贼,不可以久。
(《后汉书·刘盆子传》)④而将军乃欲称兵西向,则存亡之效,不崇朝而决。
(《三国志·凉茂传》)⑤今六师西向,为足下忧之。
(《南齐书·张敬儿传》)⑥会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不利,降贼,思明乘胜西向。
高中语文六国论学习资料
六国论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
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作者借古讽今,论述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在赂秦。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以史为鉴,可知国之兴衰;以历史人物为鉴,可正己之言行。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是现在的根据,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
“鉴前事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唐太宗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
——赫尔巴特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
主要作品著有《嘉祐集》。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
“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论“论”是古代散文常用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是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高一必修备课资料)《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苏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六国论(苏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六国论》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六国论》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日削月割:指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2.抱薪救火:意为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3.披荆斩棘:拨开荆,砍掉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
4.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4.唇亡齿寒: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
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6.背盟败约:背,违背。
盟、约,誓约。
败,败坏。
指撕毁。
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7.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
形容毫不在意。
8.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
9.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10.前车之鉴:前车之鉴指前边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可以引以为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做其后的教训。
11.颠扑不破:无论怎样震动摔打都破不了。
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
12.不速之客:指未经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的意思。
13.深谋远略: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13.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取下它的皮来,比喻跟坏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
14.丧失殆尽:是指完全丧失了的意思。
15.消磨殆尽:随着时间等的流逝原本存在的也消失没有了。
二、文化常识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2.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3.有关苏洵对联: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声名弥宇宙;难兄更难弟,象贤两世,至今俎豆重乡邦。
(苏洵是苏轼苏辙兄弟的父亲,三人都位列“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六国论》(解析版)
《六国论》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六国论》〔宋代〕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六国论》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
《六国论》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导读:《六国论》教案【课前导学】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来,终不免于灭亡。
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
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1、正音: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洎()牧以镵()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4、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5、翻译全文【课堂讲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苏洵《六国论》集注资料
苏洵《六国论》集注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破灭:与今义不同。
《现代汉语词典》:“破灭:(幻想或希望)落空。
”这里的“破灭”是“灭亡”、“毁灭”之义,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破亡”同义,且此处表被动。
“破”是“破败”、“残破”,“灭”是“灭亡”,“破灭”即“破败而灭亡”。
《史记·屈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2.战不善:(在)作战、打仗(方面表现得)不好。
不善:不好。
“善”能否解作“擅长”?中职本《教参》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属于状语后置句。
大概是认为“战不善”等于说“不善战”,否则哪里还可以称之为状语后置句呢?然则“善”也可解作“擅长”。
3.赂:贾谊《过秦论》:“于是纵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
”《韩非子·说林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
”这两句中的“赂”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奉送”,依此则本句中的“赂”也应当解作“奉送”。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九)》也将“弊在赂秦”之“赂”解作“赠送【礼物】”。
但是一般的选本多解作“贿赂”(《汉典》即如此)。
《现代汉语词典》将动词“贿赂”解作“用财物买通别人”,将“买通”解作“用金钱等收买人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
六国割土地给秦国,意在达到不被侵并之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把“赂”解作“贿赂”似乎未尝不可。
大纲版、新课标版皆注释为“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二、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因而。
2.道:《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解作“道理”、“规律”、“正道”。
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说:“道:道理,原因。
一说道路;途径。
”依《现代汉语词典》,“道理”有三义:“事物的规律:他在跟孩子们讲热胀冷缩的道理。
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摆事实,讲~︱你的话很有~,我完全同意。
办法;打算:怎么办我自有~︱把事情了解清楚再作~。
”《现代汉语词典》把“道理”和“方向”、“方法”并列为一个义项,则此“道理”为第三种意思的“道理”,与“办法”同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补充史料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
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道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不战而地已削矣。
”
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史记·魏世家》载:“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
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
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
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苏代谓魏玉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
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望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
赵封著为马服君。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
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个八年,秦兵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扈,斩首十万,同年十月,桓复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系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邺,一军自太原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
(以上两条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
5.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帮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
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蒽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翦志赵,大破之,尽定取赵地,获赵王迁。
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秦王如邯郸。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虏王嘉,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