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合集下载

教学做合一的实践研究(3篇)

教学做合一的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通过对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实践策略以及实施效果的分析,探讨教学做合一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引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这一思想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做合一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做合一的内涵1. 教学做合一的内涵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将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2)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学做合一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体验式学习:教学做合一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2. 教学做合一的特点(1)实践性:教学做合一强调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体验性:教学做合一强调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3)创新性:教学做合一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做合一的实践策略1. 教学内容的实践化(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教学内容。

(2)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的实践化(1)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评价的实践化(1)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做合一的实施效果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做合一,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一、引言陶行知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学科教育,也对劳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实践与青年》中,他主张教育要紧密结合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知识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教书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要有意义。

他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和生产活动的素质和技能。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就业的能力。

其次,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最后,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和胆识。

四、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与劳动教育的结合1. 劳动教育应注重实践性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应该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体验劳动的过程,而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农田生产、手工制作、实验操作等活动来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劳动教育应强调综合能力培养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劳动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劳动教育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生活即教育”⑴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⑵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⑷“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⑴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⑵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⑶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3.“教学做合一”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⑵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⑶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环保小知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名词解释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名词解释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名词解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和教学。

教学做合一的意思是视“教学做”为一体。

“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

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

”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个方面。

1、“做中教”和“做中学”,培养实践型人才。

教师要将一定的实践经验结合教学理论教给学生,而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能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

2、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看法来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启发式环境中思考。

3、教学相长,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他认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实现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向学生不断提供一些新的知识。

同时,教师的学还包括向学生学习,教师应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及学生所提出来的一些新的看法等等,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4、“教学做合一”的意义。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主张教师要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教学理论相结合,传授给学生。

提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总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强调实践、多样化和学生主体性,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研究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研究

汇报人:abc
一”思想
PART SEVEN
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 代价值
探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当代教 育的应用与实践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其他教 育理论的融合与创新
拓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国际教 育领域的交流与影响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探索,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深化实践探索,将“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到更多的教育实践中, 以提高教育质量。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以生活为中心,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 加贴近实际。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通过实践活动、项目探究 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活到老,学到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更新和 拓展知识面。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陶行知认为,传 统教育过于注重 教和学,忽视了 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导致学生 无法真正掌握知 识。
教学做合一思想 旨在改变这一现 状,强调在实践 中学习,将所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以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相融合。 行动哲学:陶行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行动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民主主义思想: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精神:陶行知强调创新精神,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出生地:安徽省歙 县
陶行知学历: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
陶行知职业:教育家、思 想家
提倡“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和行动 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主张“平民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 提倡“科学教育”,认为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引言: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提出的“教育做合一”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进步的方向和路径。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劳动教育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本文将以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为切入点,探讨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概述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是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同砚不仅在教室上得到知识,更能在实践中培育能力和品质。

他主张通过劳动教育来实现“教育做合一”,将劳动归入同砚的成长过程中,使其具备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勤劳乐观的品质。

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全面进步人的教育方式,同砚通过参与劳动活动,不仅能获得各种技能,还能培育劳动精神和责任感。

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现状劳动教育是培育人的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提高同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然而,在现实中,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缺乏有效的实施和评判机制。

学校教育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忽了培育同砚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同砚缺乏实践阅历和创新思维。

三、陶行知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1.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提示人们要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价值观。

通过劳动教育,同砚能够培育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品质,同时也能够培育同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学校应该将劳动教育归入教育体系中,赐予其应有的重视和进步空间。

2. 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陶行知主张通过综合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劳动教育。

综合实践教学强调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阅历来培育同砚的各种能力。

学校应该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如手工课、农耕课等,让同砚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 培育创新精神陶行知重视培育同砚的创新精神。

他认为,劳动是创新的源泉,同砚通过劳动能够培育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的三个观点

陶行知的三个观点

陶行知的三个观点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陶行知的三个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就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

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具有多方面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5、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摘要】陶行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结合陶行知的思想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注重情感教育与思维发展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陶行知的思想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情感教育和思维发展的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培养,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陶行知、教学思想、"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教育、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情感教育、思维发展、学习氛围、学生参与、启示、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陶行知教学思想简介陶行知(1891-1946),字蒙泽,号三岔牢,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

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应当贯彻生活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他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和个性,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在教育教学上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他提倡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字的表达和理解,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

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

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展开全文“教学做合一”,为陶行知先生于1926年正式提出。

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将“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

字面意思理解很简单,但教育实践中实现却不容易。

01/“教学做合一”的提出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在当时主要是针砭时弊的。

他从国外回来,发现国内学校里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很严重。

而且在大学尤其严重。

个人认为,迄今为止,这种状况并没有改善很多。

我感觉最严重的地方大概仍旧是在大学的课堂里。

大学里老师期待自己成为教授,教授只管教授,学生只管被教授。

在陶行知眼中此为教授法。

在现今大学教育界被称为“水课”。

只管教完,学生收获不多,却能顺利拿满学分的课实在是太“水”了!“教学做合一”是治疗“水课”的良方。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去读陶文。

陶行知先生积极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

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席上辩论二小时,但没有通过。

因此他拒绝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名义,可以称得上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一字之变,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

细细咀嚼这一字之变,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对学生主体的重视。

他撰文《教学合一》,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

其时苏州师范学校首先赞成使用教学法。

继而因为五四运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事也无暇再去反对了,陶行知先生顺势将全部课程里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这是教学合一的起源。

“做”能够与“教学”合一,陶行知先生得益于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的高人点拨。

1926年,陶行知先生应张伯苓校长邀请去南开大学作讲座,张伯苓校长是务实派的校长,他向陶行知先生提出能否把“教学合一”改为“学做合一”。

这个建议不是横空出世,因为彼时陶行知先生又进一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名师指路,豁然开朗。

陶行知先生即正式提出“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重要构成,在其看来,教、学、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其中,做的方法会直接作用于学的方法,而学的方法则会影响教的方法。

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应该建立在“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会造成填鸭式的教育,对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带来负面影响,也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教师都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既定的目标开展知识点的讲解,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做”,还为学生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学习负担。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在明确小学生主题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合作交流的时间,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拓展、巩固所学,真正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1 聚焦高效课堂,谈“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原则在陶行知教育理念中,教学做等活动的开展贵在找到适宜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动用自己的经验,在分析小学生思维逻辑、学情特点的基础上,加深对教学设计的思考与优化。

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提高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入手:1.1 实践性,解决具体问题实践性原则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中的“做”交相呼应,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不能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以实践为基础,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同时,教师还需要将实践作为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终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自主动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应用能力。

以长方体、正方体等物体的认知为例,如果只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无法让学生对不同的物体在几何上的特征、性质有着深入的认知。

对此,教师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让小学生能够主动深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发现文具盒、书本、橡皮等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展开真实的分析与思考。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生活化的资源开展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

行知:教学做合一一、教学做合一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12月1928年4月《中国教育改造》《行知文集》第155页从教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教学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

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

《教学合一》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行知文集》第14页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

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

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1919年10月《新教育》2卷2期《行知文集》第19页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中国师教育建设论》1926年12月《新教育评论》3卷1期《行知文集》第135页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学做合一》1927年11月2日1951年7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行知文集》第185页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才是学,对人说是教。

《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1927年《行知文集》第214页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

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1. 引言1.1 陶行知及其“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学要贴近生活实践,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需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来学习,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当今小学语文教育中,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要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效和有益,必须融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过分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了“恐语症”的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影响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呈现方式雷同等问题,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善和提升,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 用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    用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陶行知先生的 “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

”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教学做合一”非常适合于小学语文中学生的学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扣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具体为以下几点:一、“教学做合一”,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是语文课堂的主体。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设生动而又形象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一起猜个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然后让学生联想到下雪了,冬天来了,小动物们准备过冬了,从而引出课题《小动物过冬》。

接下来课件出示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图片,让学生们和他们打打招呼,这样课堂的学习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学生们纷纷都想参与学习了。

有了如此有趣的导入,学生很愉快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

又如,在教学《蚕姑娘》一课时,针对现在的孩子很难接触到蚕这种昆虫,我便运用了绘图的方法给孩子们创设有趣的情景。

首先我领读课文,在我读之前,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白纸,这时孩子们还不知道我要干什么,便纷纷好奇的睁大了眼睛,想看看下面还有什么奇妙的事发生。

于是,开始领着孩子们用朗读走这一趟蚕的生长过程。

当读到“又黑又小”时,我就在白纸上画上许多黑色的小点,读到“又黄又瘦”时再画上,一直画到到“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然后再用箭头把这些图画连起来,就形成了蚕到蛾的整个蜕变过程。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知识、传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种理念强调教学和学习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是灌输知识。

随着中班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希望能通过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国内关于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进行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有必要开展本研究,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实施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有效地培养中班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提升中班幼儿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及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目前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影响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核心内涵及其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中的独特优势;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实际效果;总结评价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中的有效性,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路径,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2. 正文2.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简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是指教学和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思考,实践中探索。

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和价值。

他强调教学应该是由教师引导而非灌输,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感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感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感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一本极富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教育著作。

作者在书中强调教学与做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旨在引导教师们寻找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本书中,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了“做合一”的内涵和意义。

他认为,教学的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上,而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他提出了“做”和“学”两者相辅相成的理念,强调教学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陶行知先生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阐述了他对于“教学做合一”的见解。

他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实验或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知识的内涵。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纸面知识。

陶行知先生还强调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读完《教学做合一》,我深深被其中的理念所启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将会积极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创造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分析【摘要】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至关重要。

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提倡教师与幼儿亲近互动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策略。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将更容易融入学习中,积极参与,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未来,我们应当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教学做合一”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为幼儿创造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幼儿教育、实施策略、特点、需求、自主学习、兴趣、动力、教学环境、亲近互动、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作家、思想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理念,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陶行知认为,教学不应该脱离学生的生活,而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他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是敏感期最为突出的群体,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学习能力非常强。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设计符合幼儿个体差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将教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1.2 阐述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教学做合一”理念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

幼儿教育是关乎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而“教学做合一”理念提倡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1. 引言1.1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教学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求,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情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亲近性和信任度。

通过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让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思维、创造力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而且,语文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历史、人文等领域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语文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更加需要重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只有通过优质的语文教育,学生才能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理论基础陶行知强调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他认为,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被誉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培养”是一体的,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

他认为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课程与生活应该统一起来,形成有机的关系。

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要使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情感激情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学做合一”还要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表达思想、审美情感和交际技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感知文学之美,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让学生在感悟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语文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方向。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商,提升学生的情感智慧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优质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四维全面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学习效果。

2. 正文2.1 培养学生语文兴趣,体现“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正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和学习融为一体。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效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

创建了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中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

一、“教学做合一”的涵义1.“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法”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为由生活教育的特质所规定,“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

”这就说明生活里所有的事,只要一经“做”,那么“做”者本人就是在学,而对他人而言,如何使他学会“做”,就是教。

于是有生活就有教育了。

另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师生关系强调了“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那么,谁掌握了“做”谁就是先生。

所以,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这种师生关系,这与韩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是根本一致的。

3.“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说:“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那么何为做呢?“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其特征是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种“做”是在思想指导下的行动。

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真正的做事在劳力上劳心,是手到心到,“做”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做”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系统的认识规律。

并发展到“行之行”。

在教学实践中。

陶行知始终提醒人们,“教学做合一”不能误解成“教”“学”“做”三者并列,而忘记了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指出一切教学都应集中在“做”。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但他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

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混淆,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教育家,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的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以期为语文教育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学习过程。

他认为,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陶行知还提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群体,他们对语文教育的接受和反应与其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真实的故事情节、优美的文学作品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情感上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引导他们用语文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贴近生活实际小学生是生活的新手,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生活中的故事、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情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理解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演讲、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语文实践,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学校代码:11460学号:00908126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校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高等代数》学科为例Tao's theory of the unity of "Integrity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he " higher algebra " course as an example所在院(系):教师教育学院学生姓名:童蕾指导教师:刘晓波研究起止日期:二○一二年十一月至二○一三年五月二○一三年五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2013年5月6日摘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

它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及实践,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肯定与培养,和现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素质教育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而《高等代数》这门课程是大学数学专业最基础的专业课程之一,以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著称。

对于这种课程,经常听到同学反映“上课听得懂,但课下就是不会做题。

”这种现象确实影响了《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试图从“教学做合一”理论探讨这个问题的形成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高等代数;形成原因;解决对策Abstract"Integrity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 is the methodology of tao's life education theory,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theory.It embodi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value and practice, the affirmation and training to the students of subjectivity, creativity, and today the world’s educa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urse "higher algebra"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of mathematics in university,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abstract and rigorous logical reasoning .For this course, we often hear students reflect "understand in class, but couldn’t do after class."This phenomenon does influenc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dvanced algebra"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subsequent course’s learni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and the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 from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eaching.Keywords:integrity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higher algebra;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1.“教学做合一”理念 (3)1.1什么是“教学做合一”理念 (3)2.如何认识高等代数 (3)2.1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3)2.2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2.3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3从“教学做合一”方面看学习高等代数学科困难的原因 (4)3.1从“教”的方面分析 (4)3.2 从“学”的方面分析 (5)4从“教学做合一”方面寻求解决学习《高等代数》困难的方法 (6)4.1从“教”的方面看 (6)4.2从“学”方面看 (7)4.3从“做”方面看 (8)参考文献 (11)致谢 (1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校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高等代数》学科为例作者:童蕾指导教师:刘晓波1.“教学做合一”理念1.1什么是“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学做合一”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

它根本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法,摒弃了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缺点。

在旧中国的八股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以考取功名为目的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则入仕为官,败则书呆子一个,更有甚者为此发疯,危害很大。

陶行知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他竭力强调学习应该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出发,读对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书的“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教育理论。

他认为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者结合起来的“教学做合一”,才能真正地学到有用的知识,才能培养出会学会做的人才。

“教学做合一”视教学做三者为一体。

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

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

”还要求“已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

陶行知先生这样解释过“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那么,什么又是“做”呢?他曾下过一个广义的定义:“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寻求出路。

”“是活人必定做。

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

事实上,“做”就是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一切实践活动。

2学习高等代数的意义高等代数是代数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总称,是初等代数的继续深化、提高和发展,但又与初等代数有着本质区别,它较初等代数的内容更广泛、结论更深刻。

它为很多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理论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高等代数不仅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通过思想和方法更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2.1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代数符号语言是数学符号语言的基本特征,如方程组、矩阵、行列式,还有数阵等等,这里的运算,大多是平面排布的条件下进行的。

用数学符号语言来代替文字语言,是学习高等代数以及后续的近世代数学科的重要内容,学习此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2.2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概念是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大量知识浓缩成的知识点。

如同许多其他理论一样,《高等代数》也是一门由一系列概念构成的学科,它的每一个理论、每一个判断都是在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

同时,不同概念之间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高等代数》中的概念尤其如此,其概念的抽象程度往往要高于其他学科中的,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重视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提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2.3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在小学以及中学的数学中,学生已经稍微了解演绎和合情推理,但是在《高等代数》学科中,由于大量含有存在性、唯一性命题与结构与表述复杂的法则地出现,使发现探索过程的合情推理及论证推理过程的演绎推理,变得非常复杂;大部分推理过程,往往还需要辨证地思考。

所以,对高等代数的学习,将极大促进合情、演绎、辨证推理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3从“教学做合一”方面看学习高等代数学科困难的原因《高等代数》这门课程是大学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本门课学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

高等代数的特点是概念多、内容抽象,很多学生认为其枯燥乏味,而又抽象难学,直接反映是“上课听得懂,但课下就是不会做题”,这种现象却是影响了《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高等数学如此困难呢?3.1从“教”的方面分析3.1.1从教课方法看在《高等代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在重视知识的传授,过分的强调定理证明和逻辑的推理,忽略了知识的运用,一堂课接着一堂课地讲定义,讲定理,讲推理,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少举例子和分析典型例题,使学生对知识难以真正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出现了困难。

在“教”的过程中,“知识传授多,例题示范少”,这是造成学生不会做题的外因之一。

3.1.2 从方法论看《高等代数》的内容是属于经典数学,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公式等等的得出,几乎都是采用归纳推理和逻辑证明的方法。

例如,n阶行列式的定义是归纳二,三阶行列式的基础上得出的。

而学生运用概念,定理,性质,公式等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遇到一个问题,一般分析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题目给出哪些条件,再考虑运用什么知识和方式去解决它。

教师用归纳法授课,学生用演绎法做题,这就造成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之间思维的脱节。

教师需要通过举例子,示范典型例题,习题课等等环节将两者联系起来。

可是,有的教师上课只是就题论题,把题目讲出来就完事不能通过例题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分析题目,怎样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解题思路,从解题中学到哪些正确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致使学生难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于体验解题的乐趣。

因此,在“教”的过程中,“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这是造成学生不会做题的外因之二。

3.1.3 从教学论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教师讲的得太多,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无法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一堂课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留给学生讨论,思考,发问的时间很少。

有时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却一脸茫然,无动于衷。

究其原因,教师没有能提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地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