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心理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武汉市蔡甸区新农中学冯启军
心理学研究证明: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两大类,一类属于认知因素(感知、记忆),一类属于情感心理因素(兴趣、意志、性格)。两类因素分别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的认识过程和“感受——情感——意志性格”的情绪过程。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认知和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情感的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语文知识传授、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这个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或措施.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从二个方面说说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主要可分为生理的需要和社会性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它与动物的需要相类似,而社会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由社会性的需要引起的情感就是人类高级的情感(或情绪)。对学生来讲,学习的需要,有社会和家庭期望引发出来的适应性需要,有学生自己的身心发展所引发的发展性需要,还有教师在教学中诱发的过程性需要。前二种需要一般比较抽象,不一定产生学习的需要,过程性需要则比较具体,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具体的学习内容引发,起到强化和促进前二种需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诱发过程性需要。教学理论与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如果缺乏学习动力,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心理,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引发积极的学习情绪。
第一、引发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使学生产生过程性需要的诱因。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冲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某种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按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知识与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识心理上爆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产生迫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冲突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教师要以教材中迁移性强和智力价值与活化率高的知识点出发,抓住两个结构的连接点,以直观性、趣味性、新颖性的艺术手法,面向全体学生设疑提问。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意,促使头脑保持一般警觉和知觉集中。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精细别致,学生对情节内容容易理解,但要悟透文章蕴涵的深情却是不易。为此可以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背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背影‟是在一个怎样的家庭背景下产生的?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这样的背景与主题有怎样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细心体会朴实语言中蕴涵的深情,激发学生的情绪注意,使学生从情感上参与课堂教学。没有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就象一潭没有涟漪的静水,气氛平淡,没有教学高潮,学生的思维松弛,大脑皮层出于惰性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身就是人类不断探索,并获得成功的过程,没有成功就不会有进步。因此,对成功的需要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成功的喜悦,必然导致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去再体验、再创造,从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始终保持这种情绪,就能就能将它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美国心理学家斯克契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外部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识过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对成功的体验主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的内涵极其丰富,伴随着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字、词、句、段、篇、章等内容方面,或从听、说、读、写能力方面,都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就会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进行鼓励性评价。要努力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功,也应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和更大的学习动力;(2)适当地开展语文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强;(3)进行分层教学。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一次或多次的成功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语文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
机和学习兴趣;(4)相信学生,对学生予以成功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语文学习过程是人的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生命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教学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的是认知领域,现代语文教育倡导“知、情、意”领域的教育,变知识传授为知、情、意的交融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重要条件。情感具有动力、调节、感染、诱导、迁移等功能,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驱使人积极行动,从而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反,消极的情感则会降低和削弱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导致人的态度消极,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师生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要以情激情,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尊重、要求和期待去激发学生爱师的情感,这样才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迁移和升华的效果,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活动。
第一、充分挖掘语文学科蕴含的情感因素。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强,从教学活动和教材本身这两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中均可以产生道德情感、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历来都是脍炙人口,经过千锤百炼,早已为世人所认同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素材。既有对自然界中各种美好事物的特征的描述,也有对现实生活中众多现象的评价与研究,更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代表了人类真、善、美、假、丑、恶的艺术形象。这些对于学生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结合文章内容,创设情境,通过心理换位、再造想象、品味语言、表演诵读、评议赏析等,营造学习的氛围,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明理”、“悟道”、“激情”、“导行”,让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心为之牵,神为之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情感起到一定的感化效应,“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文道合一”的境界。这其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审美情感的生成,挖掘教材内在美的东西,校正学生不良的情感,培养和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与积极的情感感受,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在美的熏陶中,让学生形成一种振奋的心境。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境,有助于工作和学习,勇于克服困难,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让学生通过对形象的审美,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情感,从而有效地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教师与学生人格上完全平等。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并虚心向学生学习;学生尊重教师,可提出不同的见解。《学记》中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语文教师尽管是闻道在先,但终究不可能尽善尽美,更何况时至今日,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发展中各有所长,教师就更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学生中汲取智慧,欢迎学生向自己质疑问难,共同进步。
第三、以情激情。
语文教师应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言语来感染学生。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核心任务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准确性、鲜明性,还必须做到优美、生动、富有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情”,语文教师要把自己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科、对所讲内容以及对学生的一腔深情熔铸于语言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情动于衷而溢于言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出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进而融洽师生情感。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将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一、伍堂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
二、武汉教育学院主编:《教育学简明教程》。
三、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四、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五、朱旭东袁维新:《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心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