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家族:近代独立与自由沉浮之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陈寅恪:“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本刊编辑部

16年前,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经出版即在知识界、文化界激起强烈反响。尘封多年的陈寅恪一时成为焦点人物,并开始由学界走向普通公众。10年前,《陈寅恪集》终于由三联书店推出。首先与读者见面的是《柳如是别传》,首印1万册,短短数月间销售一空,不得不加印--“陈寅恪热”丝毫未见消退。1年前,陈寅恪3个已是耄耋之年的女儿,出版了回忆双亲的《也同欢乐也同愁》,留下了一份她们亲历的珍贵记录。

一个枯坐书斋的冷静学者,何以热而不衰,甚至成为某种文化符号?学问以外,恐怕与他赞誉王国维、自己也力持不失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无关系。曾经失落或即将失落独立与自由的人们需要借他招魂。

实际上在众多回忆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不同的陈寅恪。有些人着意挖掘他作为历史研究者在学术史上的意义;另一些以思想、政治、文化的视角,描摹和想象他,将他看作思想史或政治史上的象征性人物。

学者葛兆光点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学术研究很差,恐怕他再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家也不会把他当成象征性的人物。陈寅恪作为学者,学术研究的伟大成就,支持了他作为思想者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的确,陈寅恪是当代文化史绕不过去的人物,其贯通中西的渊博学识,卓尔不群的学人风骨,以及气象万千的学术成就,可称一时无两。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义宁陈氏家族。陈寅恪这座高峰,原是拔起于群峰并峙之处。翻开新编《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恐怕翻遍《辞海》也难再见。

故而陈氏家族的百年浮沉,烛照出了中国近代文化人命运的一个缩影。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乃清末著名的维新派人士。在湖南巡抚任内,他是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风云人物。是时湖南风气大开,是全国最有生气、推行新政最有实绩的省份。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因曾保举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弟被革职回乡。同年冬他挈眷返里,在南昌西山下筑崝庐隐居。

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号散原,与谭嗣同等人并称“维新四公子”。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一心肆力于诗,成为清末民初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享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

陈寅恪长兄陈衡恪,字师曾,近代著名画家。他诗书画印兼善多能,才华横溢,与鲁迅、杨怀中、齐白石、李叔同、徐悲鸿交谊深厚,是吴昌硕之后齐白石之前的书画大家。有《陈师曾先生遗诗》、《陈师曾先生遗墨》、《陈师曾印谱》、《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传世。

为了完整地呈现陈氏家族,本刊记者拜访了散居全国各地的几乎所有陈家后裔。这是一次对义宁陈氏文化基因的探秘,更是一次对中国百年文化史的微观梳理。

陈寅恪家族百年悲欣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本刊记者卫毅发自北京、广州

面对照相机镜头时,6岁的陈寅恪有些不知所措。他身着长衫,脚穿布鞋,前额刮得锃亮,辫子挂在脑后,站在一株低矮的桃树旁。这是1896年的春天,湖南长沙巡抚署后花园“又一村”。照片上,五个小孩并排站立,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康晦、陈隆恪、陈新午、陈方恪、陈寅恪。纵是料峭初春,仍能瞥见此处为花木繁盛之地。他们的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

在19世纪末的中国,照相乃是稀罕之事。相机在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同时进入的还有军舰和枪炮。清廷的洋务运动盛极一时,北洋水师1888年创立,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陈家兄妹拍摄这张照片的前一年,则是中国历史上山穷水尽的一年。自1894年与日军开战,已过一年,清廷看不到获胜的希望。农历新年刚过,正月十八日,日军占领刘公岛,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曾无限风光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委派李鸿章与日本议和,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包括割让台湾、澎湖等岛屿。消息传来,国人震惊,彼时在直隶布政使任上的陈宝箴痛哭:无以为国矣。

正月二十日,年轻的光绪帝召见了陈宝箴,详尽地询问了应对当前战事的策略。陈宝箴逐一复奏。觐见翌日,他条分缕析了京畿防备的诸项事宜。这份奏折称为《觐奏兵事十六条》,包括“固畿辅”、“择军将”、“严津防”、“简军实”、“筹急款”等项。

祖父在京殚精竭虑之时,年幼的陈寅恪正随家人在湖北武昌生活。他母亲俞明诗则担心自己哥哥的安危——陈寅恪的舅舅俞明震此时正身处风雨飘摇的台湾。

当时台湾巡抚是广西灌阳人唐景崧。《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绅民拒不从命,极力挽留奉命内渡的巡抚坚守孤岛。五月初二台湾民主国宣布成立,改元“永清”,唐景崧被推为总统,刘永福为民主将军,丘逢甲为义勇统领,陈季同为外务大臣,俞明震为内务大臣。

台湾民主国成立几日后,清廷便命令张之洞禁止向台湾提供饷械。紧接着日军在基隆登陆,不久,唐景崧乘船逃至厦门。九月初,日军占领全台湾。

同年七月,经清廷重臣荣禄举荐,陈宝箴升为湖南巡抚。九月,他从直隶赴长沙就任,家眷随后也离开武昌,回到了熟悉的长沙。

走出江西乡野的客家人

陈家在长沙湘江东岸城北通泰街居住多年,1890年7月3日,陈寅恪出生

在通泰街的“蜕园”。

“我叔公(陈寅恪)跟我父亲(陈寅恪侄子陈封怀)在一起时,说的是长沙话。”如今在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工作的陈贻竹向本刊记者回忆。

长沙只是这个四处奔波的家族暂时的居处。他们最早的家,在江西修水竹塅——赣北幕阜山腹地的一处山村。修水古称义宁,所以陈家被称为“义宁陈氏”。

“最近忙的是陈家大屋的保护。”陈贻竹说。竹塅村陈家祖辈居住之所历史已超过两百年。陈家大屋门前的场地上,竖着用紫红麻石条砌就的旗杆石和旗石墩,顶部正中凿有竖旗杆用的圆孔。旗杆石为陈宝箴中举时所竖,刻着“清咸丰元年辛亥陈宝箴中举竖”;旗石墩是陈宝箴之子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竖,刻着“光绪己丑年主政陈三立”。

义宁陈氏为客家人,在竹塅已经住了几代,承续着耕读传统,但一直未有人考取功名。直到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年方二十的陈宝箴中了举人。

陈宝箴中举时,满清王朝的统治正面临巨大威胁。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

田村,另一位客家人的后裔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咸丰帝诏令各地创办团练以御太平军。陈宝箴的父亲陈伟琳创办义宁州团练,陈宝箴协助其父帮办团练。

1854年春,一支太平军进攻义宁泰乡。陈伟琳率泰乡团练拼死相抵,劳累

过度,病倒不起,于八月去世,给陈宝箴留下的遗训是:成德起自困穷,败身多因得志。

1860年,陈宝箴进京会试落第。他并未马上返乡,而是与各地应试的举子

切磨道义,结交了众多“隽异方雅之士”。其中,他与易佩绅、罗亨奎尤为要好,被称为“三君子”。

这一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国难当头之际,陈宝箴无心在京等待三年后的考试,赶赴湖南投入军营。他到湖南之前,好友易佩绅、罗亨奎已奉湖南巡抚骆秉章之命,招募了一支千人义勇军“果健营”,驻守湘西,配合清军抵御太平军的来袭。

不久,翼王石 (微博)达开率领十万太平军猛攻“果健营”,义勇军累月死守,粮草行将耗尽。陈宝箴冒死雪夜从小道潜行至永顺求援,并马不停蹄押运粮草返回军中。“果健营”巩固了防守,太平军久攻不下,退兵而去。陈宝箴与“果健营”自此扬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