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家族:近代独立与自由沉浮之坐标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之口。
从陈寅恪的1925年,陈寅恪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
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他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所拒绝。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这句话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心目中的大学精神。
这句话一听起来还是十分之有吸引力的,作为知识分子,这句话所达到的境界是他们所欲最求的最终目标之一,而王国维,陈寅恪等优秀知识分子作为榜样也值得后世之人的效仿。
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能够超越“围墙”自主命运的人。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校训。
同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导的北大精神则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一个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强调,一个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弥补。
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对心态开放、打破围墙、追求人生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
一个人在污浊不堪的社会环境下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不为当时之强硬势力软硬胁迫,例如在建国前的陈寅恪,朱自清,老舍等一批知识分子,乃是知识分子之楷模;相反的,顺从于当时之时势,并与之同流合污者,即使在文学上有不凡造诣但也逃脱不了后人的口诛笔伐。
所谓“独立”,“自由”,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也不是绝对的。
独立与自由只能在一定的前提下,一定的阶级立场上的独立,自由。
比如,你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去实现你的独立,自由,但是并不能触犯其法律。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认为,为了使学生得到自由发展,免于“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必须使大学成为“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文化评论家和思想家。
在中国近代史、文化变革和历史命运的研究中,陈先生埋下了深刻的思想种子。
他的一生都在为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的传播和坚持而努力。
本文将就陈先生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进行探析。
陈先生的独立之精神体现在他在学术领域的追求和高度自信。
陈先生一生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他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捧读经史子集,钻研古籍,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陈先生认为,要理解一个文化,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的原则。
陈先生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解读和真实叙述也是其独立之精神的重要体现。
陈先生在研究历史时,始终坚持历史事实的客观、真实和准确。
他不受政治力量和思潮的影响,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方法进行历史研究,抵制意识形态的干扰和倾向性的宣传。
陈先生认为,历史应当是客观的、科学的,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为了揭示真相,而不是用来服务于某种利益或意识形态。
陈先生的自由之思想则体现在他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和尊重。
陈先生对知识的追求是毫无保留的,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具备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陈先生不仅关注中国古代文化,还涉及到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他认为,尊重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存在,才能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和谐的发展。
陈先生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也体现在他对学术自由的坚守和捍卫中。
陈先生一直支持学者们进行自由的学术探索和研究,反对对学术研究的限制和干预。
他认为,学术自由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有利于激发学者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陈先生始终呼吁保护和维护学术自由,坚决反对对学术研究的干预和控制。
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宝贵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坚持追求真理、弘扬自由精神。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近代史研究的泰斗”。
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是他一生思考的重要主题。
一、“独立之精神”是陈寅恪思想的核心。
陈寅恪在《二十世纪中国之分裂大趋势》一文中提到,“自由独立的存在,不自觉得‘独立’或‘自由’的检讨,它是几千万百姓心底的秘密与生活。
”可见,独立对陈寅恪来说是人类内在本性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在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追求。
他认为,独立的精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拥有独立的思想和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
陈寅恪一直倡导并强调独立精神在人的成长和进步中的重要性,认为独立的个体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思想的另一大特色。
在他的著作中,对自由的思考始终贯穿始终。
在《陈寅恪全集》中,他曾说:“我深信不疑的是,人类的根本问题莫过于追求自由。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精神的天赋权利,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追求。
在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他都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在《论十次文学》中,陈寅恪还提倡文学自由,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文学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释放。
他不断呼吁人们要珍视自由和追求自由,这也是他一生所秉持的理念和信念。
四、陈寅恪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深刻阐释,为当今社会和个人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当下社会,面对着各种复杂的思想和价值观,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思想引导人们要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意识,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左右,自主地思考、选择和行动。
他的思想也提醒人们重视社会和政治的自由,努力为实现自由的社会环境而奋斗。
只有在具备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之后,人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一生追求的理念和信念,也是他学术研究和思想创新的重要特色。
独立人格,自由之思想作文素材
独立人格,自由之思想作文素材民国大师系列: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陈寅恪海外留学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民国时代虽是社会政治上的动荡乱世,却是人文精神上的蓬勃盛世。
大师辈出、精英涌现。
陈寅恪先生就是民国时期涌现出的璀璨巨星。
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源远流长影响着后人,佛房一盏明灯,照亮史学前进的道路。
一、初闻陈先生第一次初闻先生那是在无知的大二第一学期,记得某师老师讲课时说“做学问就要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读书写文章就要做到直掏心脏,立意拔高。
”上万老师的课总是能把迷失的自我拉回到现实的人生中,去思考,去感悟。
还记得第一次读的是陆键东老师著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刚开始读时心里只是带着老师给的任务去读,当慢慢深入了解到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人生经历,我已由不情愿读转变为心向往之。
对陈先生充满了尊敬崇拜之情。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而始终萦绕在我心头的是那份沉重,除却陈寅恪晚年不得安宁的生活,还有那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的凄凉。
字里行间,犹可清晰的的找寻到作者翻着泛黄的档案,动容而又感伤的印下上个世纪的学人风骨。
整本书刻画出了一个学者文人身不由己的画面。
我想,作者是极敬重陈寅恪的,那就难怪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丝丝的偏爱,一丝丝的怀念。
此书,与其说是在向我们展示陈寅恪的晚年光景,莫不如说是以陈为核心的一众知识分子在大环境中的沉浮录,一个群体有着难以自持以及身不由己的悲凉。
梁晓声先生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在谈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状时,曾这样写道,“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官,他往往希望世人首先视他为官员。
如果竟不被那么看待,他心里就不免有几分不痛快起来。
如果他是他所从事的知识领域内的官,他将很在乎他在世人眼里,是否区别于他的同行,是否被认为比他的同行高一等。
”[ 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这在中国绝对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起源,只不过是当今社会的现状加剧了此类现象。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在中国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坚持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他敢于直面现实,坚持真理的重要原因。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是指坚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行动的精神。
他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随大流,不墨守成规。
他认为“独立思考才能得到‘自由独立的思想’”,只有靠独立思考,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他引用曾国藩的话,说“我尽力写到自己的思潮和自己的意思”,要求自己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受任何集体思想的束缚。
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是指对任何事物进行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他认为,人类的自由是一种基本的权利,这种权利包括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和自由的行动。
他强调自由的思想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源泉。
他说“思想是个人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干涉他的思想”,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的思想,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和约束。
他强调了自由的表达,他说:“一个人在言论上的自由,是在别的权利中表现得最生动和最本质。
”他认为,自由的表达不仅可以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思想,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
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的判断能力,使人们能够摆脱被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真假。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表达,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的基本权利,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
陈寅恪坚持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是因为他认为这两种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力量。
他认为,只有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人类才能摆脱黑暗和落后,实现自由、平等、公正和文明。
因此,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精神,并且付诸行动。
只有做到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才能达到正确思考、科学决策的目的,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独⽴之精神,⾃由之思想最开始知道陈寅恪,是很⼩的时候读⼀篇⽂章,说他很多作品在战乱中遗失,留下来的根本不能与他本⾝学术⽔平共论。
但这些作品的遗失,未必没有他⾃⼰性格的原因。
⽽后作者⼜分析了若⼲云云。
因此对他略有些了印象,但也提不上太深。
后来读⾼中,慢慢开始涉猎历史学术作品,兴趣是在宗教和中古史。
所以陈寅恪这个名字,渐渐地看得多了。
⼜去找他的传记,作品来读。
说来惭愧,他的很多作品我⾄今未曾读完过。
当初在图书馆看到厚厚三本柳如是别传,借回来第⼀本,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读完。
所以要说多么了解陈寅恪的学术思想,那是妄⾔。
但我想并不妨碍我对他的喜爱,为他的时运不济,命途多⾇。
为他的⽂章憎命达,为他昔年曾经经历的种种。
最重要的,为他所谓的,独⽴之精神,⾃由之思想。
⽽《寂寞陈寅恪》这本书,读完是可以让⼈感觉惊艳的。
⽂字其实并不特别,只因了陈寅恪这个⼈,这本书便特别起来了。
曾经看《狂⼈刘⽂典》,说刘⽂典⼀⽣狂傲,⼏乎不把别⼈放在眼⾥,唯独对陈寅恪,也是恭敬推崇。
可见陈寅恪⼈格魅⼒之⼤。
对于世⼈来说,识得陈寅恪,⼤多因为他为王国维写的纪念碑——“惟此独⽴之精神,⾃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永光”。
当时中华⽂明正处在⼀个变⾰的阶段,究竟是维持古旧⽂化好,亦或是引进西⽅⽂明更好,当时学者们争论不休。
或者对于我们这些后⼈,可以理直⽓壮地选取⼀个中庸态度,以为两者的结合更加完美——亦不排除仍有坚定地单边分⼦存在——但那也只是站在后来者的⾓度来评价这份结合罢了。
对于那个时候的⼈们,⾯对全新的舶来⽂化,已经落后的传统⽂化,到底应该何以取舍?全盘接受?全盘否定?当⼀个群体陷⼊未知的恐慌与迷茫时,这种偏激的全盘论避⽆可避。
然⽽陈寅恪毕竟和旁⼈是不同的——他提出了要将中西⽂化思想结合起来的观点,这是⼗分可贵的。
⼀⽅⾯摒弃了落后于时代的传统,⼜不失其精髓;另⼀⽅⾯接受了⾛在时代前沿的西⽅思想,却⼜不取其糟粕。
陈寅恪家族:追寻百年的独立与自由
陈寅恪家族:追寻百年的独立与自由作者:五之来源:《晚晴》2016年第06期谁也无法想象,地处赣西北幕阜山腹地这方古老而偏僻的土地,竞能孕育出一个如此声名显赫的文化型大家族——“义宁陈氏”。
因此人们习惯于将陈寅恪称之为“义宁先生”,将“义宁陈氏”称之为“陈寅恪家族”。
翻开《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翻遍《辞海》,仅此一家!而陈氏家族的百年浮沉,烛照出了中国近代文化人命运的一个缩影。
走出江西乡野的客家人陈家在长沙湘江东岸城北通泰街居住多年,1890年7月3日,陈寅恪出生在通泰街的“蜕园”。
长沙只是这个四处奔波的家族暂时的居处。
他们最早的家,在江西修水竹塅——赣北幕阜山腹地的一处山村。
修水古称义宁,所以陈家被称为“义宁陈氏”。
义宁陈氏为客家人,在竹塅已经住了几代,承续着耕读传统,但一直未有人考取功名。
直到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年方二十的陈宝箴中了举人。
陈宝箴中举时,满清王朝的统治正面临巨大威胁。
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另一位客家人的后裔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咸丰帝诏令各地创办团练以御太平军。
陈宝箴的父亲陈伟琳创办义宁州团练,陈宝箴协助其父帮办团练。
1854年春,一支太平军进攻义宁泰乡。
陈伟琳率泰乡团练拼死相抵,劳累过度,病倒不起,于八月去世,给陈宝箴留下的遗训是:成德起自困穷,败身多因得志。
1860年,陈宝箴进京会试落第。
他并未马上返乡,而是与各地应试的举子切磨道义,结交了众多“隽异方雅之士”。
这一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国难当头之际,陈宝箴无心在京等待三年后的考试,赶赴湖南投入军营。
他到湖南之前,好友易佩绅、罗亨奎已奉湖南巡抚骆秉章之命,招募了一支千人义勇军“果健营”,驻守湘西,配合清军抵御太平军的来袭。
不久,翼王石达开率领十万太平军猛攻“果健营”,义勇军累月死守,粮草行将耗尽。
陈宝箴冒死雪夜从小道潜行至永顺求援,并马不停蹄押运粮草返回军中。
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国学大师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东南区1号,“红砖楼房,林木葱郁”,闲置多年后最近被装修一新。
这栋麻金墨夫人1911年捐建的二层小楼已有近百年历史,先后有多人在此居住,但在中山大学人的心目中,它真正的主人似乎只有一位。
2009年10月25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辞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山大学小礼堂举行,能容纳200余人的小礼堂拥挤到难有落脚之地。
听者中既有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中几乎所有人与陈寅恪并不相识,但都深知这个名字承载的文化重量。
1969年10月7日,79岁的陈寅恪抱病去世,这位历史大师在康乐园内度过生命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先生79年的生命行程,可以说是一次忧患之旅。
在经历过世变、家变和个人的病变之后,他晚年以衰残野老自居,带着‘文盲叟’的伤痕和泪痕,自哀而不自弃,继续从事辉煌的笔耕,堪称伟大的灵魂。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寅恪的学生蔡鸿生如是说。
求学留学16年一个学位都没拿陈寅恪家学渊源深厚。
祖父陈宝箴,堪称“经世致用”之材,担任湖南巡抚时,他推行新政,锐意改革,湖南局面日新,被认为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圆明园起火时,陈宝箴正在酒楼饮酒,遥遥望见火光,怒火满腔,捶桌号啕,“旁座者都为之动容”。
寅恪父亲陈三立积极佐助父亲推行新政,被时人誉为“维新四公子”之一,变法失败后与父亲同被革职,发誓不再入仕,专心写作,成为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
陈寅恪1890年生于长沙,时为光绪年间,正值乱世。
“十几岁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终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
旧学基础既立,后来虽留学欧美,研读西学,却未被真正洋化。
学生许世瑛在《敬悼陈寅恪老师》写道:“北方的冬天酷寒,寅恪师不喜欢穿大衣,他总是在棉袍外再穿上一件皮袍子,有时还在皮袍子外加上一件皮马褂,讲课时讲得兴奋而感到有些燥热,先脱去皮马褂,有时候更脱去皮袍子,等到下课又一件一件穿了上去。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他以其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陈寅恪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进行探析。
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体现在他对历史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观点的坚持上。
陈寅恪在历史研究中,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观点,而是以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对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评价。
他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对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了“文化与制度”的观点,认为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独立的观点不仅挑战了传统的历史观念,也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体现在他对知识自由和学术独立的追求上。
陈寅恪曾在《对青年学生的告别书》中提出:“要保持自己个人的独立意见,要有自由散漫的精神。
”他主张学者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被传统观念和权威压制,要有自由探索的精神。
他还强调学术独立,认为学术研究应该超越政治和时势的干扰,只有保持独立的学术立场,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陈寅恪的自由思想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勇敢探索,独立思考。
陈寅恪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还体现在他的学术方法上。
陈寅恪在学术研究中,不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大胆创新,提出了“史事求是”、“实证求证”的研究方法,主张根据史料和事实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他的这种学术方法不仅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也对中国史学研究方法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寅恪在历史研究中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影响了世界史学的发展。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倡导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
这两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相依托,相得益彰。
下面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析陈寅恪所倡导的这两个概念。
首先是独立之精神。
对于陈寅恪来说,独立意味着不受外界的干扰,不受外来的约束,自己有自己的主张,有属于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在面对种种复杂和残酷的现实条件下,不负以自己的独立之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在人生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在学术界,陈寅恪主张独立思考,不受权威和学派的束缚,不盲从海外学术,坚持中国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倡导自主与独立。
而在政治方面,陈寅恪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对中国的干涉,主张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独立的决策权,独立的民族意识与自主意识。
其次,是自由之思想。
自由的思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信仰、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自由把握和主宰。
在陈寅恪看来,中国学术界与政治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传统上的束缚,思维是相对僵化的,需要突破。
自由之思想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审视。
自由思想鼓励人们不拘一格,勇于挑战固有的思维模式,排斥教条主义和盲从主义,努力探索事物本质和深层次的含义,从而获得更广阔、更深刻的认识。
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相辅相成,它们的关系体现为“自我决策权的发挥”和“自由发挥主体性和个性”。
在现代社会,个体和群体在出行自由、言论自由、对外自主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这也要求我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创新和创造。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以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为基础,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推翻陈旧的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个性,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
总之,独立之精神是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成功的关键,而自由之思想则是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源泉。
陈寅恪强调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创新,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潜能,以求人的本真和价值的体现,这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读《守望陈寅恪往事》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读《守望陈寅恪往事》陈寅恪先生,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民国以来的史学大师。
我在读书时,陈先生大名就已如雷贯耳。
上世纪90年代。
正是学术界陈寅恪研究热的阶段。
当时我就读过国际学术界第一本研究陈先生的著作——汪荣祖先生《陈寅恪传》。
陈先生祖父,父亲均为晚清民国时期历史名人。
他是第三代中的杰出代表。
这样的家室和其本人的荣耀而坎坷的一生,引起无数各界人士的探索和思考。
可以说陈先生的社会影响早已经超越了历史学专业的范围,而广及文化界。
近年来有关陈先生的研究著作文章又有不少。
吴定宇先生著《守望陈寅恪往事》洋洋大观50多万字,以历史阶段为主线,以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为重点记述陈先生人生要点,为这类作品中的集大成者。
其一,作者在中山大学工作,几十年整理探寻有关陈先生的道德文章,具有先天优势,资料占有率很高。
这是做史的基础。
对陈先生的家事背景,求学经历梳理清楚。
其二,本书不是简单的学术简历,而力图将先生的生平围绕学术展开,并且多讲述有关的时代学人与陈先生的交往联系。
这类学术史朋友圈的研究目前在学界逐渐成为一种研究和表达模式。
对读者以点带面了解摩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提供视角。
本书即可视之为以陈先生为中心的民国学术圈的视角。
其三,对陈先生的研究成果与时代相对应,进行基本线索和主旨的发扬。
因为先生作品相对艰深,这里只谈大体,也可理解。
其四,关键所在本书抓住主线,即先生所坚守之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记述的线索。
这是先生治学为人之基本点。
由此,先生以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为人生定位。
他坚持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从不过时。
陈先生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长期奔波,人生经历对他的专业研究不可避免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是中文教授,记录史料多考虑历史人物的生活细节。
为我们尽力还原陈先生的生平细节。
我会为看到陈先生的朋友圈中到处都是济济一堂的历史人物而艳羡,更为陈先生晚年被虐待至死而叹息。
如作者所说,陈先生的人生悲剧不应重演。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和古文学研究者,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十分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文将对其这一理念进行探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独立之精神”的含义。
陈寅恪认为,独立不仅是政治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独立。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于对独立的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家庭的独立,以此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现代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对政治和思想的独立,强调个人自由的权利和价值。
其次,我们来看看“自由之思想”的含义。
陈寅恪认为,自由思想是现代文化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他认为,自由思想的核心在于“怀疑精神”,即对一切思想和观念都应该持怀疑的态度,并不断地进行批判和反思。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自由思想,并通过不断地探究和实践,来发现自己所不知道的真理。
最后,我们来看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陈寅恪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现代化。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化的阻碍在于对个人独立和自由思想的限制。
而只有通过充分发展个人独立和自由思想,才能够让中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综合来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思想的发展。
这一理念呼吁人们保持独立思考、自由探究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怀疑和反思,以此来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进步。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和文化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思想观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期望。
首先,陈寅恪所强调的“独立之精神”,是指对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注重和培养,他认为一个人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盲从,不能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被外国的思想和文化所主宰。
这一思想反映了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他认为中国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所强调的自立自强和自我检讨的传统,有助于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事物,避免盲从和受欺骗。
其次,陈寅恪所倡导的“自由之思想”,是指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自由思想是解放人们思想的枷锁,让人们能够拥有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渠道。
自由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陈寅恪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重重的限制和压抑,不利于人们的自由思考和表达。
他主张推崇自由和开放的思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最后,陈寅恪所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念是希望能够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弊端是封建思想的束缚,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理念来推动社会的前进。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思想,而不是重复性的思考。
因此,中国必须拥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的精神,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之,陈寅恪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念,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观点,成为了现代中国精神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陈寅恪鼓励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勇气,追求自由思想,以实现中国的更大发展和进步。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 陈寅恪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问题,是国家逐渐干预个人的行为."-----博尔赫斯"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鼓励和允许年轻人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纽曼林肯说,平等并不是我们都有相同的出身,相同的命运,而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自由和独立去追逐权利、民主、幸福、教育与职业……这些独立的,曾经被杰佛逊、富兰克林们视为建国理想的自由权已经不像以前那般活跃,以往费劲心力想要消除的限制如今正回归并越来越多.911,它的影响在如今一步步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许多人认为,它改变了当今世界的走向.我却以为,它不过是一助推器,加速了这种早已存在的改变而已.以政府而言,譬如美国,这个国家正深深陷入保守之中.每天,借着自由的名义,政府正在夺走自由,它的做法如此娴熟巧妙,以致于大部分的人并不知情.911后,自由民权、应当有的法律权利不应当受到歧视影响的观点和原则被政府抛到了九霄云外,类似"2003年国內安全提升法案"的对自由的践踏体现了这种趋向.革命导致了成长、繁荣,他们重视自由,并强调权利和责任.然而在某个时候,成长与发展停止了,保存前人的努力成果成了强调的焦点,社会反而进入一个限制成长的时期.人类天性对安全感的欲望是否真的比创立自由来的强烈呢?即使一小撮的自由权也能被创立而繁盛多年.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对安全感的渴求逐渐产生,开始要求更多的控制.自由便开始腐蚀了.自由,曾经的理念正逐渐沦为形式.为了一部分自由,我们放弃和被迫放弃了更多的自由.2001年的夏天,杭州,一如既往的炎热,却有两个人的两句话如刀锋凛然划开了混沌. 我们大二时的年级主任吴先生,一个毕业不久的留校生,他给我们的见面礼就是把所有人以往的成绩单全部寄回家,好好地晾晒了一把.这,仅仅是一场暗战的开始.两年之后,在我的大学回忆中,将之称为我们班对一个人的战争.仅仅是我们班,因为其他四个班都已经屈服和沉默了.在暗流潜涌中,直接的冲突终于爆发.某个晚上,我们聚集在寝室里看碟片,吴先生悄然出现,在宣扬了一通所谓学校的精神后,提出没收我们的VCD机,因为它妨碍了我们学习. 早已半公开对抗许久的我们被彻底激怒了,小小的房间挤满了二十多人,和吴先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即使是一个刚刚结束学生生涯的大学老师,某些东西却已在我们之间划开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吞没了一切锐气和理想和浪漫,可怕的精神阉割.在争执中,我的一位平时沉默寡语的同学说出了一句让我至今久久难忘的话:"你还让不让我们活了?"让不让我们活?让我们怎么活?这是个问题.那时在迷恋许知远的文字,70S的忧伤.是他让我思考,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大学,怎样的教育,怎样的自由.在讲述了一个喜欢偷窥学生上课的训导主任的故事后,他告诉我们:"他们虽小,也是个人,需要人的基本尊严,教育的努力是给人尊严,而不是剥夺尊严." 文明的进步是给人自由,而不是剥夺自由.浙江台的下午档经常会播放一些老影片,放假后百无聊赖的我常常靠这打发一个无趣的白天.奇怪的是,很多时候,编导都选择科幻片,可能,因为这样的时间,思维都会被空气凝固,需要一些幻想来活跃.确实如此,那一天,我看的是楚门的世界(Trueman Show),金·凯利的作品.一个出生起便被5000架摄象机监视,一举一动都被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直播的"超级明星",他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是电影的道具,当然他自己也是,Super Star.当他逐渐成长,终于发现自己的世界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玻璃容器.即便前途如此未知,留下的诱惑如此巨大,他依然选择了离开.离开,因为,自由的尊严.即使你拥有其他的自由,却没有某一项自由,你便无法真正地拥有其他自由.天赋自由.任何自由,不可以用重要性来划分等级.数天之后,在学校广播台狭小的播音间里,借着新鲜的冲动,我和这个校园里最锋利而被排挤的老师讨论自由,之于大学. 他刚刚因为被一个优等生投诉,上课时经常跳开讲课本以外的东西而被处分.而我,刚刚成为学校电台的台长和思政网站的站长,管理着学校的宣传喉舌.非常有意味的组合.因为当今学校电台的式微,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讨论一些敏感的话题,我们也长时间的回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大学,西南联大,蔡元培,理想与精神气质,独立于政治和社会.而前一个晚上,我和我的室友们为他的遭遇夜不能寐,久久的争论,因为很不幸,这个投诉者来自我们这个素来以叛逆著称的班级.***说,如今的大学生都是幼稚园级的,因为他们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填鸭和书山题海的中学教育后,大学又压制对于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自由,所以现在的大学出产的都是机械化的产物,一如爱因斯坦所言:"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节目结束的时候,这位我所尊敬的老师问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否觉得悲哀.我默然,"早已经学会了随波逐流".随波逐流,而竺可桢先生说过:"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然而更让我们觉得可悲的是,更多的人,对自由精神的淡漠和对这种淡漠表现出来的麻木和习惯.当一个时代的背影只能靠文人撑起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悲剧的发生.肯德基的落地玻璃上拍上血手印的刹那,求的是快意.但当文人甚至不能呐喊,或者对被禁止站出来呐喊习以为常的麻木时,这个时代就彻底沦丧了.压制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压制的无动于衷.自由,就是追求任何吸引你智慧和灵智的生活,以及为了这种追求而奋斗的权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是我对陈寅恪先生的解读.我是如此的羡慕垮掉的一代.凯鲁亚克说,我们还年轻,我们在路上. 我们在路上,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我们身上的中庸性和驯化的教育背景,注定了我们的软弱,注定了我们对自由、独立的渴盼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自由、正义、平等的旗帜应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却只是遥遥望着,像是在看风景,又像是在等待.这是一个没有颜色的青春.最后,我想引用康德的一段话来结束.我记得某人说过,大量的引用,不过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无,我想我就是."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该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引用)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问题,是国家逐渐干预个人的行为."-----博尔赫斯"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鼓励和允许年轻人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纽曼林肯说,平等并不是我们都有相同的出身,相同的命运,而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自由和独立去追逐权利、民主、幸福、教育与职业......这些独立的,曾经被杰佛逊、富兰克林们视为建国理想的自由权已经不像以前那般活跃,以往费劲心力想要消除的限制如今正回归并越来越多.911,它的影响在如今一步步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许多人认为,它改变了当今世界的走向.我却以为,它不过是一助推器,加速了这种早已存在的改变而已.以政府而言,譬如美国,这个国家正深深陷入保守之中.每天,借着自由的名义,政府正在夺走自由,它的做法如此娴熟巧妙,以致于大部分的人并不知情.911后,自由民权、应当有的法律权利不应当受到歧视影响的观点和原则被政府抛到了九霄云外,类似"2003年国內安全提升法案"的对自由的践踏体现了这种趋向.革命导致了成长、繁荣,他们重视自由,并强调权利和责任.然而在某个时候,成长与发展停止了,保存前人的努力成果成了强调的焦点,社会反而进入一个限制成长的时期.人类天性对安全感的欲望是否真的比创立自由来的强烈呢?即使一小撮的自由权也能被创立而繁盛多年.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对安全感的渴求逐渐产生,开始要求更多的控制.自由便开始腐蚀了.自由,曾经的理念正逐渐沦为形式.为了一部分自由,我们放弃和被迫放弃了更多的自由.让我们觉得可悲的是,更多的人,对自由精神的淡漠和对这种淡漠表现出来的麻木和习惯.当一个时代的背影只能靠文人撑起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悲剧的发生.肯德基的落地玻璃上拍上血手印的刹那,求的是快意.但当文人甚至不能呐喊,或者对被禁止站出来呐喊习以为常的麻木时,这个时代就彻底沦丧了.压制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压制的无动于衷.自由,就是追求任何吸引你智慧和灵智的生活,以及为了这种追求而奋斗的权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是我对陈寅恪先生的解读.我是如此的羡慕垮掉的一代.凯鲁亚克说,我们还年轻,我们在路上. 我们在路上,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我们身上的中庸性和驯化的教育背景,注定了我们的软弱,注定了我们对自由、独立的渴盼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自由、正义、平等的旗帜应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却只是遥遥望着,像是在看风景,又像是在等待.这是一个没有颜色的青春.最后,我想引用康德的一段话来结束.我记得某人说过,大量的引用,不过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无,我想我就是."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该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最近在看陈寅恪的传记,的确陈老一生所追求的“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贯穿了他的生命,尤其是在最后的二十年里,表现的尤其突出。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主题导语】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闻名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选文一】没有学位的大师史学大师陈寅恪,毕生没有获得任何学位。
陈寅恪的侄儿陈封雄说:“寅恪叔终其一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
他在国内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1909年)复旦公学还不能算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
”抗日战争后期,陈封雄曾经问陈寅恪:“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寅恪回答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寅恪还说,他自20岁到了德国后,就立志要尽量多学几种语言文字。
为此,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知识找资料方面,对于能不能获得学位,并没有放在心上。
类似情况在德国大学里非常普遍,大家认为,“只要能得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解读]陈寅恪是真正求知的人,他不为名誉,不为学位,只为求得真知。
反观现在的一些人,证书、名誉一大堆,却是腹内空空。
真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选文二】君子的争与不争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
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相反,他们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
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好事者传得沸沸扬扬。
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探析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人,他的学术和思想成果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学界,而且对中国的近代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评传》、《新文字学概论》等著作,以及对历史、文化、社会、语言等问题的深刻研究,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思路。
在陈寅恪看来,真正的自由思想需要自主的精神基础,并要进一步转化为独立的思考和创新。
他强调自主性的重要性,认为人的独立性是自由思想的根本。
认识到个体的独立性,才有可能真正自由地思考,体验和享受思想的自由和独立,体验和探寻人的精神世界,实现科学和文化上的自由。
同时,陈寅恪也认为自由的思想需要透过事物的形象看到本质,找到本质规律,追求超越经验的真实,从而推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进程。
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在陈寅恪看来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掌握未来的自由。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陈寅恪认为自由思想的缺失是中国难以走向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之一。
自由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相当缺乏,一些先进的文化和知识分子受到打压和限制,导致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停滞和滞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带来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和困境。
因此,陈寅恪认为,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是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和思想潮流,不仅对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经之路。
只有不断加强自由思想的推进和引领,加强自主的精神追求,不断探索和突破人类思想的边界,才能更好地应对几乎所有领域的挑战和压力,进而实现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探析,是一种在中国近代历史和思想进程中独具特色的观点和思想,代表了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一种思想体系,对中国近代文化、政治和社会的现代化和民主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只有遵循陈寅恪的这一思想,不断加强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才能助力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海外发展,也将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缅怀·MianHuaiCHENYINKE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福建上杭。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将传统的治学格局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开拓出了崭新的学术路径,这其中陈寅恪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之于我们民族和当代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其自由无羁的思想和独立不倚的人格。
陈寅恪先生的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
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她在创造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同时,亦积淀了过于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疴,而专制思想便是其最为显著的表征。
封建社会的专制政体及其文化传统留给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扼杀人的个性思想和独立不羁的人格,通过政治强权和道德教化培养人的奴性意识,使人丧失自我。
而人一旦丧失自我,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剩下的就只有奴性意识了。
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专制体制最终在历史的渐变与演化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伦理规范、思想体系和文化特征,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便成为规范和制约社会及个体思想与行为的准则,进而深刻而久远地吞噬着国人的灵魂,使国民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意识。
对于此,陈寅恪有着最为清醒、最为彻底、最为深刻的认识。
此时,在王国维的纪念碑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览无余。
陈寅恪的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949年共军围城,寅恪与胡适同机南迁,虽经傅斯年苦劝而绝不赴台,亦不从妻愿去香港,执意偏安岭南。后人分析,这既出于家国情怀,及残躯不便,亦有对国民党失望、对新政权观望之意。传斯大林会见毛泽东时,曾询问陈寅恪下落(据传其著作中引用了陈的考证),毛回国方知陈在中大,即令优渥,执政广东的陶铸遂成为陈师的保护伞。60年代初,曾有多位高级领导亲自造访陈家小楼,如陈毅、周扬、郭沫若、胡乔木、康生等。惟后者求访时值寅恪生病而未见,康遂生芥蒂。
遗憾的是,当我们终于告别了那个泯灭文化的时代而开始尊重大师时,却突然发现,在眼下的文化土壤上,再也没有站立着的大师了。
勿庸置疑,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学
术史上一个杰出的代表,和值得当代学人仰慕的高峰。陈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大博大雅,在他的时代乃至当代,无人能出其右。从余英时说,陈寅恪的学术权威是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一是博通多种古典语文,二是对西方古典文化的亲切了解,三是对与史学有关的辅助学科有充分的了解,四是对中国文献资料的掌握达到惊人的广度和高度(余英时:《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对此,今日学人只能望其项背。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被荐入清华时,曹氏校长因陈一无学位二无论著而欲拒之。梁启超怒曰:“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遂得聘。此后凡有陈寅恪讲课,常有京师各校教授旁听,陈亦被称为“教授的教授”。民国后期的学术领恪之所以未随风倒,既在于他学术上的强烈自信,更因为始终一贯地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追根寻源,这一思想应形成于上世纪初,张扬于1920年代。当年,陈寅恪与王国维共事清华而成为忘年交,王后来自沉绝世,清华学生向遗体三鞠躬,唯陈寅恪行三拜九叩大礼。对静安之死,当时众说纷纭,陈寅恪对此则有深刻的理解:“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1929年即王国维辞世两年后,在清华大学为之立碑纪念时,陈慨然命笔,写下传颂至今的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陈寅恪:“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
本刊编辑部16年前,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经出版即在知识界、文化界激起强烈反响。
尘封多年的陈寅恪一时成为焦点人物,并开始由学界走向普通公众。
10年前,《陈寅恪集》终于由三联书店推出。
首先与读者见面的是《柳如是别传》,首印1万册,短短数月间销售一空,不得不加印--“陈寅恪热”丝毫未见消退。
1年前,陈寅恪3个已是耄耋之年的女儿,出版了回忆双亲的《也同欢乐也同愁》,留下了一份她们亲历的珍贵记录。
一个枯坐书斋的冷静学者,何以热而不衰,甚至成为某种文化符号?学问以外,恐怕与他赞誉王国维、自己也力持不失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无关系。
曾经失落或即将失落独立与自由的人们需要借他招魂。
实际上在众多回忆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不同的陈寅恪。
有些人着意挖掘他作为历史研究者在学术史上的意义;另一些以思想、政治、文化的视角,描摹和想象他,将他看作思想史或政治史上的象征性人物。
学者葛兆光点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学术研究很差,恐怕他再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家也不会把他当成象征性的人物。
陈寅恪作为学者,学术研究的伟大成就,支持了他作为思想者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的确,陈寅恪是当代文化史绕不过去的人物,其贯通中西的渊博学识,卓尔不群的学人风骨,以及气象万千的学术成就,可称一时无两。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义宁陈氏家族。
陈寅恪这座高峰,原是拔起于群峰并峙之处。
翻开新编《辞海》,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四人分立条目。
一家三代祖孙四人享有如此殊荣者,恐怕翻遍《辞海》也难再见。
故而陈氏家族的百年浮沉,烛照出了中国近代文化人命运的一个缩影。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乃清末著名的维新派人士。
在湖南巡抚任内,他是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风云人物。
是时湖南风气大开,是全国最有生气、推行新政最有实绩的省份。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因曾保举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弟被革职回乡。
同年冬他挈眷返里,在南昌西山下筑崝庐隐居。
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号散原,与谭嗣同等人并称“维新四公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一心肆力于诗,成为清末民初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享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
陈寅恪长兄陈衡恪,字师曾,近代著名画家。
他诗书画印兼善多能,才华横溢,与鲁迅、杨怀中、齐白石、李叔同、徐悲鸿交谊深厚,是吴昌硕之后齐白石之前的书画大家。
有《陈师曾先生遗诗》、《陈师曾先生遗墨》、《陈师曾印谱》、《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传世。
为了完整地呈现陈氏家族,本刊记者拜访了散居全国各地的几乎所有陈家后裔。
这是一次对义宁陈氏文化基因的探秘,更是一次对中国百年文化史的微观梳理。
陈寅恪家族百年悲欣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本刊记者卫毅发自北京、广州面对照相机镜头时,6岁的陈寅恪有些不知所措。
他身着长衫,脚穿布鞋,前额刮得锃亮,辫子挂在脑后,站在一株低矮的桃树旁。
这是1896年的春天,湖南长沙巡抚署后花园“又一村”。
照片上,五个小孩并排站立,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康晦、陈隆恪、陈新午、陈方恪、陈寅恪。
纵是料峭初春,仍能瞥见此处为花木繁盛之地。
他们的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
在19世纪末的中国,照相乃是稀罕之事。
相机在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同时进入的还有军舰和枪炮。
清廷的洋务运动盛极一时,北洋水师1888年创立,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
陈家兄妹拍摄这张照片的前一年,则是中国历史上山穷水尽的一年。
自1894年与日军开战,已过一年,清廷看不到获胜的希望。
农历新年刚过,正月十八日,日军占领刘公岛,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曾无限风光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清廷委派李鸿章与日本议和,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包括割让台湾、澎湖等岛屿。
消息传来,国人震惊,彼时在直隶布政使任上的陈宝箴痛哭:无以为国矣。
正月二十日,年轻的光绪帝召见了陈宝箴,详尽地询问了应对当前战事的策略。
陈宝箴逐一复奏。
觐见翌日,他条分缕析了京畿防备的诸项事宜。
这份奏折称为《觐奏兵事十六条》,包括“固畿辅”、“择军将”、“严津防”、“简军实”、“筹急款”等项。
祖父在京殚精竭虑之时,年幼的陈寅恪正随家人在湖北武昌生活。
他母亲俞明诗则担心自己哥哥的安危——陈寅恪的舅舅俞明震此时正身处风雨飘摇的台湾。
当时台湾巡抚是广西灌阳人唐景崧。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绅民拒不从命,极力挽留奉命内渡的巡抚坚守孤岛。
五月初二台湾民主国宣布成立,改元“永清”,唐景崧被推为总统,刘永福为民主将军,丘逢甲为义勇统领,陈季同为外务大臣,俞明震为内务大臣。
台湾民主国成立几日后,清廷便命令张之洞禁止向台湾提供饷械。
紧接着日军在基隆登陆,不久,唐景崧乘船逃至厦门。
九月初,日军占领全台湾。
同年七月,经清廷重臣荣禄举荐,陈宝箴升为湖南巡抚。
九月,他从直隶赴长沙就任,家眷随后也离开武昌,回到了熟悉的长沙。
走出江西乡野的客家人陈家在长沙湘江东岸城北通泰街居住多年,1890年7月3日,陈寅恪出生在通泰街的“蜕园”。
“我叔公(陈寅恪)跟我父亲(陈寅恪侄子陈封怀)在一起时,说的是长沙话。
”如今在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工作的陈贻竹向本刊记者回忆。
长沙只是这个四处奔波的家族暂时的居处。
他们最早的家,在江西修水竹塅——赣北幕阜山腹地的一处山村。
修水古称义宁,所以陈家被称为“义宁陈氏”。
“最近忙的是陈家大屋的保护。
”陈贻竹说。
竹塅村陈家祖辈居住之所历史已超过两百年。
陈家大屋门前的场地上,竖着用紫红麻石条砌就的旗杆石和旗石墩,顶部正中凿有竖旗杆用的圆孔。
旗杆石为陈宝箴中举时所竖,刻着“清咸丰元年辛亥陈宝箴中举竖”;旗石墩是陈宝箴之子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竖,刻着“光绪己丑年主政陈三立”。
义宁陈氏为客家人,在竹塅已经住了几代,承续着耕读传统,但一直未有人考取功名。
直到咸丰元年(1851年)八月,年方二十的陈宝箴中了举人。
陈宝箴中举时,满清王朝的统治正面临巨大威胁。
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另一位客家人的后裔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咸丰帝诏令各地创办团练以御太平军。
陈宝箴的父亲陈伟琳创办义宁州团练,陈宝箴协助其父帮办团练。
1854年春,一支太平军进攻义宁泰乡。
陈伟琳率泰乡团练拼死相抵,劳累过度,病倒不起,于八月去世,给陈宝箴留下的遗训是:成德起自困穷,败身多因得志。
1860年,陈宝箴进京会试落第。
他并未马上返乡,而是与各地应试的举子切磨道义,结交了众多“隽异方雅之士”。
其中,他与易佩绅、罗亨奎尤为要好,被称为“三君子”。
这一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国难当头之际,陈宝箴无心在京等待三年后的考试,赶赴湖南投入军营。
他到湖南之前,好友易佩绅、罗亨奎已奉湖南巡抚骆秉章之命,招募了一支千人义勇军“果健营”,驻守湘西,配合清军抵御太平军的来袭。
不久,翼王石 (微博)达开率领十万太平军猛攻“果健营”,义勇军累月死守,粮草行将耗尽。
陈宝箴冒死雪夜从小道潜行至永顺求援,并马不停蹄押运粮草返回军中。
“果健营”巩固了防守,太平军久攻不下,退兵而去。
陈宝箴与“果健营”自此扬名。
1863年,陈宝箴来到两江总督曾国藩安庆驻地。
此前,曾国藩已对义宁团练大为激赏,对陈宝箴也有耳闻,数次邀他加入幕府,并赠其一副对联:“万户春风为子寿;半杯浊酒待君温。
”进入曾幕的陈宝箴如鱼得水,被誉为“海内奇士”。
几年后,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陈宝箴随后也入京觐见,“以知府发湖南候补”。
不久,他将家眷从江西竹塅接到了湖南长沙。
“陈宝箴是这个家族走向全国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转折点。
在江西,土客矛盾使得客家人只能在偏远的地方生存,种的是最差的田,常年吃的是红薯。
作为客家人,他们只能靠个人奋斗,没有其他根基。
义宁陈氏的历次迁徙中,恐怕这一次迁移意义最为重大。
陈姓历代先人为之奋斗上百年的家族崛起,最终通过陈宝箴的走出竹塅得到了实现。
”对义宁陈氏颇有研究的学者张求会为本刊记者分析。
力推维新的湖南巡抚1898年,同样是在长沙,陈寅恪与几位兄弟留下了一张合影。
他们身后的背景板是手绘的湖山,悠远宁静。
照片上的几个人,神色多少有些冷峻。
这一年的长沙各种思潮涌动,山水之间并不平静。
对这个家族和这个国家来说,是波诡云谲的一年。
这一年的戊戌变法运动,全国十八行省的督抚,最有力推行的是湖南巡抚陈宝箴。
他推行新政之举,其子陈三立曾概括为六项:董吏治、辟利源、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
希图有一番作为的光绪帝对陈宝箴倍加赏识,于“百日维新”中的8月5日、10日连下两道谕旨嘉奖他。
早在1897年,湖南学政江标改革校经书院,陈宝箴就大力扶持:“为士子群聚讲习,以开拓心胸,讲求实学,造成远大之器,用意甚美。
”校经书院创办的《湘学报》,为湖南首创的新报,为湖南维新摇旗呐喊,以大量篇幅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新知。
陈宝箴十分推崇《湘学报》,赞誉其“指事类情,洵足开拓心胸,为学者明理达用之助”,“为湘中承学有德之言,于本省人士启发尤为亲切”。
他通令全省各州县订阅,“分送书院肄业及城乡向学士子一并批阅;劝告绅商自行购买”。
此外他还拨款购买梁启超等人创办的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的《时务报》,分发各府厅、州县书院。
在他倡导下,湖南成立了南学会——以行民权、立议会、促地方自治为宗旨的政治团体。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初一,南学会创办时,会长皮锡瑞首先讲“立学会讲学宗旨”;黄遵宪讲“政体公私人必自任其事”;乔树楠讲“公利私利之见”,谭嗣同讲“中国情形危急”;陈宝箴讲“为学必先立志”。
随着湖南新政进入深水区,尤其是梁启超等人的到来,新政发生改变,从单一的洋务实业朝关涉民族、民权等方向转化。
时务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学子,蔡锷便是其中代表。
外人则将湖南称为中国最富朝气的省份,甚至比作日本维新时期的萨摩和长州。
湖南新政迅猛展开之时,京城里帝后两党的争斗也已水火不容。
光绪帝命各省督抚网罗“通达时务、勤政爱民之员”随时推荐进京。
陈宝箴举荐了17名维新人才,其中谭嗣同、杨锐、刘光第三人被光绪帝委以重任。
陈宝箴父子施行的是一条不伤国体、稳健渐变的改革之路。
“其实,陈宝箴父子在当时的改革中是很孤立的,守旧派认为他们乱来,激进派认为他们步子太小,各方矛盾聚集在他们身上。
湖南开始办矿务总局,谭嗣同跟陈氏父子的观点就不一样,到底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还是商办?民族工业的滋生、蔓延和发展,问题非常复杂。
陈家父子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化,而是非常务实,有时还要顾及人情世故。
他们感受到的痛苦和难堪很真实。
”张求会说。
1898年八月初六,光绪被囚,慈禧垂帘听政,除了京师大学堂,所有新政俱被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