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锐器伤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 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防护意识:一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足够的防护意识,没有认识到自身职业暴露的风险,导致防护措施不到位。

2. 不合规操作:部分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合规操作,如未正确戴口罩、未勤洗手、未使用防护手套等,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3. 缺乏培训和技能更新: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接受培训和更新知识,但一些医疗机构的培训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医务人员在应对职业暴露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职业暴露风险高: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的时候,容易接触到各种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肺结核、流感等。

由于职业暴露风险高,一旦发生暴露,可能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风险和防护知识的普及。

培训内容应包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使用防护手套等基本防护方法,以及应对风险暴露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完善防护设施:医疗机构应加大投入力度,提供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护设施和防护装备。

包括提供医用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可供选择。

3. 强化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医务人员的防护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并对不按规定操作或不佩戴防护装备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引导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

4. 推进科技应用: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例如,推广使用智能化设备,实现自动化消毒、无接触式体温检测等,减少医务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

5. 关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医疗机构应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的心理援助体系。

定期组织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处理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压力,增强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推进,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职业暴露防护的重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经常面临着各种风险和威胁,如感染疾病、工作压力过大、暴力威胁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

本文将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首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之一是感染疾病的风险。

在医院工作中,医生、护士等人员接触大量病人,特别是传染病患者,容易暴露于感染的环境中。

例如,新冠病毒肆虐期间,许多医护人员感染了这种病毒,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此外,通过暴露于患者体液、血液等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物质,医务人员也有可能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

其次,工作压力也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一个主要原因。

医生和护士们通常需要面对巨大的工作负荷,包括长时间的工作、频繁的昼夜倒班以及紧张的工作环境等。

加之医疗资源不足、患者期望过高等因素,使得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可能导致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还包括暴力威胁。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一些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采取暴力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护人员经常遭受患者的恶言恶语、推搡甚至是殴打。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职业热情。

面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护措施和培训计划,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工作。

此外,可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优先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其次,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至关重要。

医院管理部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医疗设备和人员的投入,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应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如开展定期心理辅导、组织团建活动等,帮助医务人员减轻工作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另外,对于医务人员面临的暴力威胁问题,可以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和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医院可以增加安保力量,加强安全设施的监控和运营,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分析与对策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分析与对策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分析与对策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分析与对策。

方法调查分析某县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结果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缺乏必要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及医疗保障。

结论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轻或消除职业暴露风险意义重大。

标签: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人口流动性加大,医院的创伤患者及血源性传播疾病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日益突出,尤其是基层医院人员短缺,防护设施、设备简陋,几乎所有人员没经过正规隔离防护知识培训,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无专业人员管理,领导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直接危害医务人员的健康,值得人们深思。

本文对某县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职业暴露风险,保护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调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某县的中心卫生院4家,乡镇卫生院8家,及其医务人员80名。

1.2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由专人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发放前由专人负责量表的详细介绍,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进行。

2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大,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较为淡薄, 缺乏必要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及医疗保障。

对工作人员危害大,应做好自身防护。

3讨论3.1基层医院人员结构不合理。

政府投入少,领导重视不够目前基层医院包括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医院,都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有兼职,如护理人员兼职收费、药房;妇产科医生兼护理;麻醉医生代替供应室工作。

正因为人员短缺,更无法安排专职人员管理医院感染,且院感管理人员又无经济收入,全靠医院自己的业务收入维持医院的运转,大部分基层医院底子薄,乡镇医院主要靠”以药养医“的模式,购置的诊疗设备价值相对低廉,环境污染相对较大。

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对策作为医疗基层单位中最为常见的医疗人员之一,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和可能存在传染疾病的孕妇、婴儿等。

这些工作环境下的职业暴露不仅会对助产士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可能对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助产士而言,及时了解职业暴露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十分必要。

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孕妇、新生儿或患者吐泻、呼吸、接受切口缝合等造成的生物暴露。

这种情况下,助产士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摄入等多种途径感染病原体。

2.接种疫苗、使用药物、摄入药品等化学品暴露。

助产士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到大量不同的化学物质,如消毒药剂、药品、气体等,而这些物质在长期接触下可能会对助产士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3.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劳动、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的职业病。

这种情况下,助产士可能会患上颈椎病、背痛、脊椎病、消化系统疾病、心理疾患和感觉器官疾患等职业病。

针对以上职业暴露现状,助产士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策略,包括: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防护措施。

助产士在工作前需要了解工作环境的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等。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助产士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症状,并询问导致症状的职业暴露历史,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防护策略。

3.开展职业健康教育。

医院应当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个人保护知识水平,加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促进合理调剂工作强度。

针对助产士工作过度、工作强度太大等问题,医院应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增加工作休息时间,为助产士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总之,对于性质特殊的助产士而言,职业暴露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加强职业防护策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得助产士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做好自我保护和健康管理。

基层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范措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徙流动频繁.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蔓延趋势逐年增加。

对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如:小型社区服务医院、便民服务卫生所(室)、个体诊所等】的医护人员构成了职业暴露威胁。

因此,必须对基层医护人员加强职业暴露的教育及防范。

1.基层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1.1 少数基层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来自2012世界第25个艾滋病日的资料显示,我国2012年新增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携带者68802例人,累计492191例人。

自1979年12月报道首个性病病例以来,性病疫情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梅毒的增加趋势位列性病之首。

再加上我国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国,每年因乙肝相关性肝病死亡超40万人。

有关资料统计,被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扎伤后感染HIV几率为0.33%,被含有HBV的血液、体液的针头扎伤后感染HBV几率为3%。

1.2基层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在正规的医疗中心及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帽子穿戴规范,医疗操作时戴橡胶手套,必要时戴护镜。

而在一些小的医疗单位,医护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鲜有采取全套的防护措施。

1.3基层医疗单位功能不全,教育管理不到位。

一般医疗机构设有感染科、感染办公室,甚至有职业暴露办公室,经常会对医护人员进行宣教、考核、监控。

而小型的医疗单位及诊所大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职业暴露的危害。

1.4医疗操作不规范。

由于没有监控手段,基层医护人员容易违规进行医疗操作,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2.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2.1思想重视,加强教育培训。

思想重视及防护意识的加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点,从医疗单位、诊所到医护人员都要认清职业暴露的严重性、危害性,加强职业防护学习,掌握感染控制知识,把职业防护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抓。

2.2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医疗操作规范。

进行医疗操作时,按规定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因操作不当、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自身皮肤、黏膜等接触到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可能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职业暴露会使得医务人员面临感染的风险,因此,针对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一、加强职业安全培训1. 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的风险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各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2.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规范操作流程等。

3. 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安全培训方案,突出重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完善防护设施和设备1. 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2. 优化工作环境,加强通风设备,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3. 配置安全的医疗设备,如锐器回收装置、自动洗手设备等,降低医务人员因操作不当而受到伤害的风险。

三、规范操作流程和防护措施1. 制定并落实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

2.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医务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1. 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明确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紧急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

2. 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评估暴露风险,指导医务人员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3. 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护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1.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面对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医院职业暴露标准预防措施

医院职业暴露标准预防措施
露防护工作。
05
医院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 的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 措施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
使用安全型医疗设备、规 范操作流程、加强员工培 训等。
处理方法
立即挤压伤口、清洗消毒 、上报相关部门等。
案例二:血液溅洒的应急处理
总结词
血液溅洒可能导致感染,需采取 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穿戴防护服、使用防护眼镜、保持 操作台面整洁等。
处理方法
立即清洗、消毒、更换衣物、上报 等。
案例三:手套破损的应对措施
总结词
手套破损可能导致病菌感染,需 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
选用合适的手套、定期检查更换 、避免过度使用等。
处理方法
立即更换手套、清洗消毒接触部 位、上报等。
06
总结与展望
黏膜暴露处理
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黏膜, 时间至少15分钟。
如果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 流动的清水冲洗眼睛,并翻开 眼睑充分冲洗。
冲洗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锐器伤处理
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 部位,同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
口。
用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对伤口进 行消毒处理。
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评 估和处理。
制定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 范,确保正确使用、更换和处置。
制定职业暴露报告、监测、处置等流 程,确保及时发现、处理和预防职业 暴露事件。
监督与评估
对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的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
施得到有效落实。
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 和技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
正不足之处。

医院职业暴露工作总结5篇

医院职业暴露工作总结5篇

医院职业暴露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医院职业暴露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场所,医务工作者在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了解医院职业暴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本文对医院职业暴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二、医院职业暴露的现状1. 职业暴露类型医院职业暴露主要包括化学性暴露、生物性暴露、物理性暴露和机械性暴露等。

其中,化学性暴露主要源于药物和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生物性暴露则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物理性暴露包括辐射、噪音和振动等;机械性暴露则通常是由医疗设备或工具导致的。

2. 暴露原因医院职业暴露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务工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二是医院管理存在漏洞,未能有效监控职业暴露的风险;三是医务工作者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培训;四是患者本身携带病原体或对药物过敏等。

三、医院职业暴露的防控措施1. 加强职业培训医务工作者应接受严格的职业培训,包括操作规程、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职业暴露。

2. 改善操作环境医院应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同时,医院应定期对操作环境进行评估和改进,降低物理性和机械性暴露的风险。

3. 建立监控机制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监控机制,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问题。

同时,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管理,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4. 加强患者管理患者管理也是医院职业暴露防控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医院应建立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院职业暴露的风险。

然而,由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任务不断变化,职业暴露的风险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

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

医院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措施医院职业暴露是指医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病原体、化学物品、射线、创伤等,对医疗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并处理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预防和处理两方面,进行具体措施的介绍。

一、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1.强化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其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包括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医务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

2.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医院要向医务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并定期检查和更新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3.加强职业暴露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估体系,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4.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医院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操作规程,明确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操作,降低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5.加强环境管理:医院要强化对医疗环境的管理,包括空气净化、垃圾处理、危险品管理等。

定期检查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6.增加医务人员的休息和休假: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容易导致身心疲劳。

医院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休假时间,保证身心健康。

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的措施:1.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若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意外,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清洗伤口、冲洗眼睛等,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2.及时报告和处理: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报告和处理制度,保护医务人员的权益。

4.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处理: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具体情况,医院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进行疫情管控、消毒处理、健康监测等,以避免职业暴露造成的二次传播和危害。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工作中,由于接触感染性物质、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使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的一种职业风险。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一、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暴露的类型、危害、预防措施、处理流程等。

2.完善防护设施医院应配备完善的防护设施,如手套、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等。

在使用防护设施时,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防护效果。

3.规范操作流程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无菌原则、一次性使用原则、清洁与消毒原则等,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4.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对于病原体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高风险部门,医院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

医护人员应掌握生物安全知识,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防护设备。

5.提高疫苗接种率医院应鼓励医护人员提高疫苗接种率,增强自身免疫力。

特别是针对乙型肝炎、流感等疾病,医护人员应按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6.加强心理干预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医院应加强心理干预,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医护人员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及时报告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由负责人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暴露类型、暴露程度、暴露时间等。

2.评估风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暴露风险。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紧急处理对于暴露程度较重的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如清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和跟踪。

4.追踪监测对暴露医护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定期检查身体状况,了解暴露后的感染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和防护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经历了黑色的六月,顺利考入大学,转眼间美好的四年大学生活就这么过去啦!又是一年的毕业季,毕业成绩单:毕业论文,总是让人头疼。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本科毕业医学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随着社会人群乙肝的高发和结核病、艾滋病、梅毒等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医务人员正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性,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

为了解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以便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我院xx年6月~xx年12月工作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展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xx年6月~xx年12月我院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展统计分析,共发生职业暴露37例,按工作类别分前3位是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医生,按危险因素分前3位分别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

发生的职业暴露个案经追踪均末发生感染,调查对象均为医院的工作人员。

1.2 方法采用回忆性调查方法,根据职业暴露发生的个案记录,对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及导致发生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等状况进展了统计分析。

2.1 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在发生的37例职业暴露中,按工作类别分有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清洁工及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医生、检验人员、麻醉师,见表1。

2.2 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在发生的37例职业暴露中,按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可分为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空气污染、其它相关因素,见表2。

表1的统计结果说明,基层医院不同工作类别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分别是护士、处理医疗废物人员、医生,医护人员发生率高是由于侵入性操作及接触利器的时机较多,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由于每天都要接触感染性及损伤性医疗废物,所以也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表2的统计结果说明, 基层医院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危险因素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

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缺乏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没有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医务人员的工作中,职业暴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基层医院作为服务大众的第一线,在职业暴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基层医院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生物制品、放射线等环境因素,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对于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质,职业暴露的风险更为高。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1. 接触感染在基层医院里面,医务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病菌、病毒等微生物,在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容易被感染。

尤其是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医务人员的工作风险更大。

如肺结核患者、艾滋病患者等。

2. 化学物质暴露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需要使用药品、试剂和消毒剂等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往往对医务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

例如,使用异味药的医务人员容易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长期接触甲醛等物质会增加患上肝癌的风险。

3. 辐射暴露医务人员往往要接触到各种放射设备,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会遭受辐射暴露。

如X光、CT等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会产生很高的辐射,如果医务人员不注意防护,很容易受到辐射的侵害。

4. 生物制品接触在治疗和处理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容易接触到血液、脏器、尿液、呕吐物等生物制品。

这些物质都可能带有各种病原体,容易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防范措施为了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防范措施:1. 加强岗前培训基层医院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接触化学物质、辐射以及生物制品等情况下,基层医院应建立相关操作规程,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切实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然而,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如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暴露。

这些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受损,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暴露原因分析1. 生物因素暴露生物因素暴露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之一。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等途径传播给医务人员,导致感染。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给医务人员。

2. 化学因素暴露化学因素暴露主要包括消毒剂、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例如,甲醛、戊二醛等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和呼吸道刺激。

3. 物理因素暴露物理因素暴露包括噪声、辐射、温度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物理因素下,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视力下降、心理疾病等问题。

例如,放射线可以导致放射性损伤,长时间接触噪声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4. 心理因素暴露心理因素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心理压力。

医疗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性和风险性,医务人员需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心理疲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防护措施1. 生物因素防护(1)加强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完善防护设施:配置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加强疫苗接种:鼓励医务人员接种乙肝、流感等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2. 化学因素防护(1)加强化学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化学品的认识,掌握正确的使用、储存和处理方法。

(2)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在医院环境中,医护人员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风险,如血液和体液暴露、化学品暴露、放射线暴露等。

这些职业暴露不仅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医院感染传播。

因此,预防和妥善处理职业暴露事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至关重要。

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职业暴露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血液和体液暴露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时可能因为护理操作不当或受伤等原因而暴露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增加感染的风险。

化学品暴露医院内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和消毒剂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化学品暴露,引起呼吸道、皮肤等各种损害。

放射线暴露医院内部进行放射治疗或影像检查时,医护人员可能受到辐射影响,增加罹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为了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医院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遵守感染控制规范等。

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处理感染风险较大的患者时,应该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强化暴露事件的报告和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暴露事件报告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

职业暴露事件的处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医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首先是伤口处理对暴露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对暴露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暴露对医护人员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

进行相关治疗根据暴露情况,及时给予医护人员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至关重要,医院应该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并通过加强培训、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预防措施职业暴露是医疗操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医院工作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环境中,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人群。

如何对职业暴露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处理,现就我院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的措施进行分析。

1危险因素1.1环境因素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病种繁杂,医务人员频繁的接触患者,就不可避免的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随着HIV阳性患者的不断增多,加大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2手卫生依从性低洗手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部分医务人员对洗手认识不够,认为院内感染与洗手关系不大;也有些医务人员认为洗手使皮肤变得粗糙、干裂,影响手的美观,因而不能规范洗手;冬天寒冷,水温很低,又无热水,致洗手的次数明显减少。

经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结果发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只有52%,从而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发生机率。

3锐器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医疗废物等,如给HIV、HBV、HCV患者手术或拔针时不慎被针头刺破手指;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被锐器刺伤皮肤,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溅入工作人员的手、眼、鼻、口中等。

4保洁员安全意识淡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所有从事医院保洁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实施岗前培训方能上岗。

但在实际工作中,保洁公司人员不能相对固定,流动性较大,岗前培训不能落到实处,少数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

2预防措施1.1加强员工职业安全教育制定并实施员工职业安全制度及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标准预防原则。

加强培训和宣传,分期、分批、分类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每一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和报告流程。

1.2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在操作时注意防止手套损坏;当病人血液、体液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穿防护衣,戴眼罩、口罩,以防止被污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务人员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

本文将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与类型职业暴露指的是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可能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危害物质、环境或事件。

根据不同的暴露来源和危害性质,职业暴露可分为生物学暴露、化学暴露和物理暴露。

生物学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等工作中与病人体液、分泌物接触造成的暴露。

如与病人血液接触导致的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等。

化学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例如化学药品、麻醉气体、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医务人员的肌肤、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物理暴露包括噪声、辐射和高温等对医务人员健康带来潜在影响的因素。

例如手术室中使用的大功率电刀产生的高温和焊接机产生的紫外线辐射等。

二、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1. 工作环境因素医疗设施通常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很多危险因素存在于医院或诊所的日常工作中。

例如,手术室中的化学消毒剂、重型医疗机械产生的噪音以及潮湿的工作环境等。

2. 不正确的操作和处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或不正确地处理危险物质,将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

例如佩戴不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不正确地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等。

3. 不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和教育,无法正确地识别和防范职业暴露的风险。

不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不熟悉应急处理流程等,都会增加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三、职业暴露的影响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1. 身体健康影响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

此外,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还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展,如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肺病等。

2. 心理健康影响职业暴露也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对患者感染某种疾病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安全和健康的担心,都会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医院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问题分析与处置方法

医院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问题分析与处置方法
医院工题作分中析常与见处的置职方业法暴露问
目 录
• 引言 • 医院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问题 • 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 职业暴露的处置方法 • 医院在职业暴露问题上的管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意识
通过分析医院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法,旨在提高医 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医院在职业暴露问题上的 管理策略
完善制度与规范
制定详细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医院应建立全面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明确各类职业暴露的定义、分类、报告、处置等流 程。
规范操作程序
针对各类医疗操作,制定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执行,减少职业暴露的风 险。
更新与完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的职业暴露问题的出现,医院应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 。
暴力事件
医护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过程 中,可能遇到暴力事件,导致身心受 到伤害。
03
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
缺乏专业培训
医护人员未经过充分的专业培训 ,对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不了解
,容易导致职业暴露。
操作失误
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疏 忽、疲劳等因素,可能导致操作
失误,从而引发职业暴露。
06
总结与展望
对当前医院职业暴露问题的反思
防护意识不足
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护意 识和技能。
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职业暴露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机 制。
培训教育不到位
医护人员缺乏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无法有效 应对职业暴露风险。
未来医院职业暴露问题的挑战与机遇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背景介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和治疗需求不断增加,基层医院职工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同时也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

由于基层医院的医疗设施和条件有限,而疾病的传染性以及传播速度又非常快,职业暴露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分析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并介绍防范措施。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工人接触或受到超标准化学、物理、生物、放射性等因素的损害,引起职业病或职业健康问题的一种状态。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基层医院职工的职业暴露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染病暴露风险:基层医院是疫情防控的重点,病例数量多,职工的传染病暴露风险较高。

例如,新冠肺炎、结核病、肝炎等传染病易在工作中被职工感染,同时又有传播的风险。

2.医学废物暴露风险:医疗机构的每一个小时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其中包括医疗用品、药物残留、注射器等等。

这些医疗废物的处理需要依据规范化要求,一旦处理不当,职工就会暴露在医学废物中,存在感染和接触危险。

3.化学药品暴露风险:基层医院中通常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例如抗生素、消炎药等等,这些化学药品在职工操作过程中,如果接触不当则会引起暴露。

某些药品如麻醉剂、镇痛剂等,还有药物残留危害,有毒,可导致意外中毒和疾病。

防范措施传染病暴露风险的防范措施1.加强个人防护:职工须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配合用好洗手房、消毒药水、洗涤器具等等,以保证防护安全。

2.严格消毒:医疗管理人员必须按相关规定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隔离和消毒。

3.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包括患者分类管理、严格的手卫生和环境卫生维护,以及采取舱室类似的防止交叉感染措施。

医学废物暴露风险的防范措施1.加强分类管理:保证按规定分类好医疗废物,并妥善处理。

2.严格依照规定处理:按照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将有害的医疗废物单独集中处理,保证医疗废物处理的安全性、无害性、卫生性。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CATALOGUE 目录•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概述•预防措施•职业暴露的监测与报告•职业暴露的预防管理•总结与展望CHAPTER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概述定义类型定义与类型危害医院感染职业暴露可能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如感染传染病、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风险医院感染职业暴露的风险与暴露源的种类、暴露程度、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危害与风险原因分析缺乏防护意识和知识工作压力和疲劳设备不足和流程不完善患者不配合CHAPTER预防措施一般预防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培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规章制度,强化标准预防措施的接触防护措施呼吸道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进行有飞沫传播风险的操作时,如插管、吸痰等,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和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呼吸防护措施。

对于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胸穿、腹穿等,应采取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装置等防护措施。

紧急处理措施根据暴露源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

对暴露源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可能接触到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清洁。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CHAPTER职业暴露的监测与报告监测方法与流程实施岗前培训实施在岗培训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建立报告制度确定责任人报告制度与责任人监测与报告的注意事项遵循保密原则建立应急处理机制CHAPTER职业暴露的预防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设立专门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指导、实施各项防护措施。

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对新员工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的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危险因素(暴露原因),以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

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发生37例职业暴露,按工作类别分,前3位分别是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医生;按危险因素分, 前3位分别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

结论: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可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人群乙肝的高发和结核病、艾滋病、梅毒等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医务人员正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性,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

为了解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以便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我院2006年6月~2008年12月工作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我院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共发生职业暴露37例,按工作类别分前3位是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医生,按危险因素分前3位分别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

发生的职业暴露个案经追踪均末发生感染,调查对象均为医院的工作人员。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职业暴露发生的个案记录,对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及导致发生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在发生的37例职业暴露中,按工作类别分有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清洁工及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医生、检验人员、麻醉师,见表1。

2.2 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在发生的37例职业暴露中,按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可分为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空气污染、其它相关因素,见表2。

3 讨论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基层医院不同工作类别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分别是护士、处理医疗废物人员、医生,医护人员发生率高是由于侵入性操作及接触利器的机会较多,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由于每
天都要接触感染性及损伤性医疗废物,所以也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 基层医院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危险因素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

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缺乏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没有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措施。

表1 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表2 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构成比(%)
4 防范措施
4.1 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为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除了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防护培训,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对于防护培训基层医院不够重视,工作人员对防护知识不熟悉,自我防护意识也不高,特别是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护士。

有一些调查显示[1],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缺乏,对那些患者的血液、体液有传染性知晓率仅为36.2%,有37.9%的人不知道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而且防护意识淡薄,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工作,是减低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防范措施之一。

4.2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2]由美国CDC1995年提出,我国于1999年引入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

标准预防就是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均具有传染性,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性的皮肤与粘膜, 均需进行隔离,它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更是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4.2.1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
程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及其污染物品,医务人员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接触清洁与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当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污染。

被污染的医疗用品、仪器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在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污染的床单要及时处理,对传染病病人应针对相应的隔离要求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在戴手套前要检查有无破漏,在操作中要注意防止损坏。

据报道[3],英国一位护士被一名患艾滋病的非洲病人的含有新鲜动脉血的注射针头刺破皮肤,两周后,她的血样检查呈阳性。

因此,工作中使用一些防护用具非常重要,国外有些医院已经提倡使用双层手套,这样有助于更有效地隔断肝炎病毒等感染。

4.2.2 利器损伤的防范措施[4] ①医务人员执行注射、手术、传递锐利器械、侵入性等高危险技术操作时,应注意力集中;②工作环境光线充足,区域宽敞;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锐器盒放置在离操作者最近的位置;④对不合作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可多人协助,必要时做好约束工作;⑤充分暴露注射、手术部位;⑥选择使用安全的医疗护理用具;⑦操作过程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针头等锐器,避免徒手将针头插入肝素帽、上手术刀片及将针头帽回套、徒手捡玻璃碎片等;⑧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利器盒;⑨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4.2.3 保持医院工作人员有良好免疫状态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经
常处于接触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危险中,因此保持他们的良好免疫状态是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医务人员接触的感染中较为常见的是肝炎。

据报道[3],医院职工乙型肝炎的感染机会比一般人多得多,并被一些机构视为一种职业病予以考虑。

一些研究表明,医院职工的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比其它人群高2倍,而且随着在医院工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

对经常接触乙肝病人的工作人员应注射乙肝疫苗,合理使用免疫制剂,不仅能保护工作人员,而且也能使病人免受感染。

【参考文献】
1 李小英,王绿环.护理人员员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及对策.护理学杂志,2005,3:50.
2 张彦.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和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72.
3 刘振声.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70~71.
4 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