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应用解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的应用解剖学
鼓部
鳞部之下,岩部外下侧,乳突部之前,鼓部为 一扁曲的“U”形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 壁、部分后壁
鼓沟内端之窄小沟槽,鼓膜边缘纤维软骨环嵌 附于此,其上为缺口-鼓切迹,无鼓沟和纤维软骨 环
鼓乳裂、鳞鼓裂、岩鼓裂 岩鳞裂:幼儿时显,为幼儿中耳炎入颅途径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乳突:气房分化程度:气化型、 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
出生未发育,2岁发展,6岁延伸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内耳(inner ear)
耳的应用解剖学
骨迷路
外半规管 半规管 上半规管
前庭
后半规管 球囊
椭圆囊
耳蜗
蜗管
耳的应用解剖学
膜迷路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蜗
耳的应用解剖学
膜迷路 椭圆囊和球囊 膜半规管 膜蜗管
乳突部
鳞部后下方,呈一锥状突起,故名乳突 道上三角区:乳突外侧面,道上棘后方外耳道 后壁向上延伸与颞线相交所成之三角形区域。又名 筛区,是乳突手术时指示鼓窦位置的重要标志 在枕缘附近有一贯穿骨内外的乳突孔,为乳突 导血管之通路,内侧面为颅后窝之前下方,有一弯 曲的深沟为乙状沟,乙状窦位于其中
耳的应用解剖学
壁缺损,鼓膜为
蓝鼓膜,半球形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鼓室内容: 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 鼓室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 韧带: 锤骨:前、上、后; 砧骨:上、后 镫骨:环 神经:面神经 鼓索神经 鼓室丛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鼓室血管与神经
动脉:上颌动脉的鼓室前动脉―前部及鼓膜 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后部及乳突 脑膜中动脉的鼓室上动脉、岩浅动脉―天盖、内
神经:耳大、枕小神经、三叉神经的耳颞 支—外耳道前壁;迷走神经耳支—外耳道后壁
淋巴:前—耳前、腮腺淋巴结,后--耳后淋 巴结,下--颈浅、颈深淋巴结上群
耳的应用解剖学
中耳 (middle ear)
乳突 鼓室
中耳
鼓窦 咽鼓管
耳的应用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鼓室(tympanic cavity)
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额断面似双凹 透镜状
上的鼓室外侧壁。 鼓膜构成 鼓膜象限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内壁:中耳与内耳分界,中央有一明 显的豆状隆起称鼓岬
卵圆窗、面神经管、外半规管凸 匙突 圆窗
耳的应用解剖学
前壁:下部与颈内动脉隔以薄骨板, 上部有两个开口: 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 咽鼓管的鼓室口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一)颞骨 (temporal bone)
鳞部 乳突部 岩部 鼓部 茎突部
耳的应用解剖学
鳞部
鳞部外面:与临床有关的结构 骨性外耳道——上壁 颞线——颅中窝界线 道上棘——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的一小棘
状突起
鳞部内面:脑膜中动脉沟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上 下 径 : 15mm , 前 后 径 : 13mm , 内 外 径 窄 (上:6mm,中:2mm,下:4mm)
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边缘为界,将鼓室分 为上、中、下3部分
鼓室容积:1-2ml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鼓室有6个壁:为外、内、前、后、上 (顶)、下(底)。 鼓室六壁模拟图
外壁:膜+骨,骨部较小,即鼓膜以
外耳
(external ear)

面 耳
廓后



外耳道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廓:除耳垂外,均由卷曲软骨构成支 架,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丽于头颅 侧面,颅耳角约30度。耳廓皮肤与软骨膜紧 贴,炎症时剧疼,渗出难吸收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廓 前面观
耳的应用解剖学
外耳道:起于耳甲腔底,止于鼓膜,长2.5~ 3.5cm。 外耳道外1/3部皮肤含毛囊、皮脂腺及能 分泌耵聍的耵聍腺。皮下组织 甚少,皮肤与软骨 紧贴, 故在炎症肿胀时引起剧痛
耳的应用解剖学
外耳的毗邻结构
前:颞颌关节 后:乳突气房 上:颅中窝,仅 隔一层骨板,骨折时 可累及颅中窝。 前下:腮腺 后内:乳突窦 耳的应用解剖学
外耳的血管、神经、淋巴
动脉: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上 颌动脉(外耳道)
同名静脉→颈外静脉,部分→颈内静脉;耳 后静脉经乳突导血管→乙状窦相通
岩部
形似三棱锥体,名岩锥,介于枕、 蝶骨间,位于颅底
有三个面、三个缘、一个底、一 个尖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茎突部
起于颞骨鼓部的下面,伸向前下方,呈 细长形,平均长约2.5厘米
茎乳孔:茎突与乳突之间,面神经出颅 部位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耳的应用解剖学
(二)耳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的应用解剖学
后壁:又称鼓室窦(乳突壁),上宽下 窄,面神经垂直段通过此壁之内侧,上部有 一小孔,称鼓窦入口,上鼓室藉此与其后的 鼓窦相连
鼓窦入口
锥隆起—镫骨肌腱
鼓索神经
耳的应用解剖学
上壁:鼓室盖借此与颅中窝分隔,大 脑颞叶并与鼓窦盖相连
耳的应用解剖学
下壁:一小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 前方为颈动脉管
的后壁,如果此
侧壁 咽升动脉的鼓室下动脉―下部及肌肉
颈内动脉的鼓室支―前壁 静脉-翼丛和岩上窦 神经-鼓室丛:鼓岬表面,司鼓室、咽鼓管、乳突粘膜感 觉 鼓索神经:司舌前2/3味觉
耳的应用解剖学
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
长3.5~3.7cm,位于鼻咽外侧壁,沟通鼓室与 鼻咽的管道。两口:鼓口位于鼓室前壁的上部;咽 口位于下鼻甲水平后端的后下方
耳的应用解剖学
膜迷路内包含平衡和听觉结构,包括位 觉斑、壶腹嵴、内淋巴囊和膜蜗管
椭圆囊-椭圆囊斑(又称位觉斑),感 受位觉,有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的神经上 皮
球囊-球囊斑(位觉斑),有前庭神经 球囊支的纤维分布
耳的应用解剖学
膜半规管: 骨半规管腔隙的1/4 膜壶腹:壶腹嵴,高度分化的感觉
上皮-支柱细胞和毛细胞
外1/3骨部、内2/3软骨 及膜部,软骨限于上内部 其余为膜性。平时闭合 打哈欠或吞咽时开放
耳的应用解剖学
功能:调节鼓室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 力的平衡。清除鼓室分泌物
成人咽鼓管与水平面约40度角,矢状面 45度角。鼓室口高于咽口2~2.5cm
小儿咽鼓管与成人比较:较短、平、宽
耳的应用解剖学
鼓窦:又称乳突窦,为鼓室后上 方的含气腔,鼓窦向前经鼓窦入口与 上鼓室相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