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誉会计【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合集下载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兼并等业务过程中,由于支付的溢价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具有实质性的存在,而是一种思维、文化、技能等知识属性的积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是企业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等不可见的因素所体现的价值。

企业商誉通常是由于要进行收购、兼并、保险合并等商业活动,而支付的溢价部分超过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所产生的。

商誉是不能单独计量的,因而只有在相应资产的发生额中间识别。

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商誉确定商誉的确定需要比较复杂的程序和方法来计算。

确定商誉的第一步是计算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然后再从支付给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减去被收购公司实际净资产公允价值。

商誉的确定需要根据被收购公司的前期经营状况、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等因素进行初步估算,再与实际收购价格进行核实。

二、商誉的摊销商誉的摊销是在确定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以及收购价格之后进行的。

商誉摊销的期间为商誉确认之日起的最长有效期。

商誉的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

在摊销商誉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摊销金额和摊销期限把其分摊到每年的损益表中,以实现对商誉的消耗。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正确识别商誉的存在,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长,那么将商誉摊销到较长的时间,能够降低企业每一年的损益,但这也会导致企业净利润数的大幅下降。

同时,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短,那么商誉的全部价值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计入企业损益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三、减值测试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

因此,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的存在将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一般采取减值损失模型或增强现金流模型等。

这些模型中,最典型的是减值损失模型,其需要将商誉的当前价值与其残值作比较,确定其是否出现减值的情况,来调整企业账目和资产的价值。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Goodwill)是指一家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给对方相比其资产净值更高的价格,这么高的价格就是所谓的商誉。

商誉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美誉度和品牌价值等实力外在体现。

在会计上,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和收购活动中通过无形资产计量技术所确认的付出超出合并中所涉及资产和负债的净额。

商誉因此体现了企业背后的软实力和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

商誉的会计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商誉的计量、商誉的减值和商誉的披露。

商誉的计量是基于采用购并会计方法的企业开展收购时,在其收购对价中所确认的商誉。

这个对价大于被收购租赁的对价是这个差额。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商誉=收购价格-净资产。

此时,收购价格展示出的含义并不是被收购方公司的市场价值,而是被收购方公司在合并后与剩余利益相比受益部分的差异。

商誉的减值指在内部有诸如商誉不再具有其价值或者无法更好地用于相关业务等情况后,将商誉减值。

如果出现买方公司未能根据其初步估算合理地确认价值,或者因业务给予的期在是不可掌握,可能让该公司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减值存在困难。

减值并不会影响买方公司披露净收益,但会影响合并之后的资产负债表。

商誉的披露是指被收购的企业所披露的其在被收购时产生的商誉。

这样做的原因是,商誉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和其他用户来说,能够获得准确透明的商誉信息非常重要,以帮助其评估企业运营情况和付出的对价是否合理。

披露商誉的方式通常是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进行,有时候也会通过公告来发布。

此外,在美国,SEC要求上市公司至少每年对所有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综上所述,商誉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评估商誉的价值、及时减值、透明披露商誉信息,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公司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所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额外金额,通常是因为被收购公司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或其他非物质资产的价值。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像实物资产那样拥有形体,但对于公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时,通常会遵循国际会计准则(IFRS)或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

在收购其他公司时,如果支付的价格高于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价值,超出部分就会被确认为商誉。

商誉的金额通常是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然后减去其净资产价值来确定的。

商誉一般是在收购完成后确认的,这意味着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商誉金额是根据收购后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一旦确认了商誉,公司就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的价值出现下跌,公司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准备,这将会影响公司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反映商誉的实际价值。

如果商誉的价值出现下跌,公司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以避免因商誉价值高估而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真实。

商誉的减值测试一般会涉及到估值方法和假设条件的确定,以及相关资产组的现金流量预测等。

商誉的减值测试通常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商誉所属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其次是将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与商誉进行比较,确定商誉的减值金额。

减值金额会被记录为商誉减值准备,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

需要注意的是,商誉的减值测试可能会带来较大的主观性,因为它涉及到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和估算。

公司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需要十分谨慎,确保合理和真实地反映商誉的价值。

公司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对商誉的减值准备进行充分的披露,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清晰地传达商誉价值的变动情况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还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因为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的确定对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中级会计实务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中级会计实务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中级会计实务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获得的信誉和品牌形象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象征。

对于中级会计实务而言,准确处理企业商誉的会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中级会计实务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一、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商誉的确认是指企业应当确认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并将其计量入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商誉》的规定,商誉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商誉是由于企业的某一商业活动而产生的;2. 商誉是可计量的;3. 商誉是能够很好地被企业控制的;4. 商誉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可将商誉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并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需要注意的是,商誉的公允价值应当是获取商誉时的交易价款减去商誉的公允价值。

二、商誉的摊销商誉的摊销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定的金额,将商誉分摊入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商誉》的规定,商誉的摊销期限不得超过十年。

在商誉的摊销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摊销。

直接法是将商誉的账面价值按照摊销期限平均摊销到每个会计期间的损益表中,间接法是将商誉的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摊销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摊销过程中,如果商誉发生减值,企业应当根据减值的金额及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并将商誉减记。

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应当在摊销额之前进行。

三、商誉的处置商誉的处置是指企业在某种情况下不再计算摊销商誉或者不再存在商誉的情况下,将商誉从资产负债表中清理出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商誉》的规定,商誉的处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商誉不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 商誉的计量不再能够很好地被企业控制。

在商誉的处置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商誉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

如果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企业应当确认差异为商誉清理收益,反之,则是商誉清理损失。

四、商誉的披露和审计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当对商誉进行明确的披露,包括商誉的确认依据、计量方法、摊销方法以及摊销期限等。

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

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

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本文阐述了有关商誉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对商誉进行会计处理的现状,提出了有关建议。

要进一步规范商誉减值的会计核算;自有或自创商誉在一定条件下应纳入企业财务账目核算;对于企业商誉应予以充分披露;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高商誉核算质量;商誉的后续计量采取以摊销为主、结合减值测试方法进行。

标签:商誉;会计实务;会计处理;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商誉越来越重视,而商誉也给企业带来了持续的超额收益,正确核算企业商誉,不仅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也可以为企业间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等经济业务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一些企业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份额中占很大比重,如果长期对其不进行核算,势必造成财务信息的缺失,现实需要加强对企业商誉会计进行核算,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有关商誉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商誉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它具有潜在经济价值,或者由于一些特定的投入、特许的事项而产生的超正常的获利能力,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

对商誉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形成的商誉,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的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是企业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并购的交易价格与企业净资产之间的差额,从而形成正商誉或负商誉,实际上研究的本质问题就是外购商誉。

尽管理论学界就商誉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议,但对商誉的实务处理还是较为一致,并形成了一定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自创商誉一般情况下不确认;外购商誉是被收购的企业交易价格与其可以辨认性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形成的差额,对其进行账务处理也比较一致,差别之处在于对外购商誉的摊销年限有所不同,美国则将摊销处理改为减值测试。

2、商誉的本质从商誉属性的本质来看,商誉是企业的一项特殊的资产,它尽管与无形资产比较接近,但不符合无形资产的特征。

会计干货之商誉的分析

会计干货之商誉的分析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会计实务-商誉的分析
很多人把商誉和无形资产混淆在一起。

两者有相似之处,都没有实物形态;但是两者更有明确差异:无形资产必须是单独可辨认的、可以一一对应的东西,比如专利权、著作权,而商誉是无法单独辨认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商誉是指在未来期间为公司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可以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不予确认,不列入资产;合并商誉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并予以确认,列入资产。

也就是说,在会计意义上,没有合并,公司的标准资产负债表中就不会有商誉;商誉是公司合并当中才会产生的。

对于采取并购策略进行扩张的公司来说,商誉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商誉在会计准则中的计算规定很复杂用专业语言表述是并购公
司所支付的购买成本高于被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用大白话说,合并跟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道理一模一样,合并就是买公司。

合并商誉是发生合并业务的时候,A公司用1000
万元银行存款买了一个市场认为只值700万元的B公司,结果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我们发现:标准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存款减少了1000万元,但是买进来的资产只有700万元,资产负债表居然不平衡了。

怎么办呢?看来看去,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项目商誉,把多付的300万元放到这个项目里,报表就平衡了!因此,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不管会计准则多复杂,说白了,就是报表不平衡情况下倒挤出来的一个金额!。

会计实务中的商誉会计处理

会计实务中的商誉会计处理

会计实务中的商誉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交易中获得的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也是企业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客户关系、员工技能等无形资产的体现。

对于企业来说,商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商誉的准确计量和适当处理至关重要。

一、商誉计量商誉的计量涉及到并购交易的具体情况以及会计准则的要求。

在企业并购中,商誉的计量通常是通过购买溢价来确定的,即企业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

购买溢价的确定可以通过专业估值机构的评估报告或者其他可靠的市场定价来进行。

在会计准则方面,如果并购交易是以购买其他公司的全部股权形式进行的,商誉的计量就相对简单,直接以购买溢价作为商誉的金额。

如果并购交易是以购买其他公司部分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进行的,商誉的计量则需要按照购买溢价的比例来确定。

二、商誉的摊销商誉的会计处理包括摊销和减值测试两个方面。

商誉的摊销是指将商誉按照一定的期限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的费用中,以反映商誉对企业未来收益的贡献。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的摊销期限应根据商誉的使用寿命来确定。

对于具有确定使用寿命的商誉,应根据详细的商誉使用期限进行摊销,摊销金额应按照商誉的金额、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来确定。

对于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商誉,应按照最长不超过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

三、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认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或者发生减值的情况。

减值测试的目的是判断商誉在未来期间内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商誉的账面价值,如果商誉的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的减值测试应至少进行一次每年。

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将商誉所属的资产组或者现金流量生成单位作为减值测试单位,确定减值测试的时点和减值测试单位后,应根据相关准则的规定,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减值测试。

四、商誉处置对于商誉的处置,通常是指商誉在减值测试中发生减值,需要将其减值金额记录为商誉减值损失。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它代表了企业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价值。

商誉的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处理商誉这一无形资产,涉及到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测试以及摊销等问题。

本文将就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商誉的确认商誉的确认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根据购买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所形成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当在一次购买中计量为被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与收购成本之间的差额。

而在可观察到的市场活动中,这种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被称为商誉。

商誉的确认主要依据购买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商誉的确认并不是所有的商业合并都会形成商誉,只有当被购并不包含净资产时才会形成商誉。

商誉的形成还需要符合实体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要求。

二、商誉的计量商誉确认后,需要进行计量。

商誉的计量是指企业对商誉所进行的价值确认,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当以购买公司的成本减去被购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计量。

这种计量方式能够确保商誉的真实价值得以确认,同时也能够使企业及时了解商誉的价值。

商誉的计量需要注意的是,商誉并不是每年都需要调整其价值,只有当商誉出现减值迹象时,或者是商誉需要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定期减值测试时才需要调整其价值。

因此在进行商誉的计量时需要慎重考虑,确保商誉的价值能够准确地得以确认。

三、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对商誉的真实价值进行确认,当商誉出现减值迹象时,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的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确认。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对商誉进行调整其价值,以及确认商誉可能存在的减值损失。

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其中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商誉所属的单元进行减值测试,将商誉按照所属单元进行确认其价值;二是根据商誉所属的现金流量产生单元进行减值测试,将商誉按照所属的现金流量产生单元进行确认其价值。

浅析商誉会计

浅析商誉会计

浅析商誉会计一、引言在现在这个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商誉的竞争。

商誉是在企业合并中产生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然而商誉会计问题争议较多,至今仍是会计理论界的难题。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商誉会计理论,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商誉的性质、构成因素和特性商誉的性质大概分为三种(一)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由于这些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

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二)超额盈利论认为商誉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超额盈利观”源于人们对资产特性的认识。

从理论上说,它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资产所下定义的三个基本特征:1、“由企业控制的”资源;2、“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带来的结果;3、这种资源“预期将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

很显然,“超额盈利观”下的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能使企业具有未来的服务潜力或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三)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在总计价账户下。

商誉被视为企业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

因此总计价账户论亦称为剩余价值论。

多年来,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人员对商誉的构成因素作了各种研究。

有学者将构成商誉的因素归纳为以下15项:1、杰出的管理队伍。

2、优秀的销售组织。

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

4、有效的广告。

5、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

6、良好的劳资关系。

7、优秀的资信级别。

8、领先的员工培训计划。

会计实务:企业商誉会计的理解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实务:企业商誉会计的理解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商誉会计的理解及其会计处理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推陈出新,传统的依靠报表数字的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提供体现企业价值的完整信息,促使人们对企业商誉进行了持续而长久研究。

一、传统的企业商誉理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基本都在定量上承认商誉有助于企业比其它同行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在定性上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

各国学者针对商誉的内涵在会计领域进行了长久的激烈讨论,主要的观点有以下三种:1.商誉是良好企业形象产生的价值。

这种观点基于社会对企业的良好印象,例如企业在劳资关系、产品性能、地理位置、产品口碑以及独占特权等方面的良好表现。

然而由于目前会计可以确认一些“好感”因素,将这些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因素划入商誉将导致重复计价的问题。

例如,现在会计可以确认并计价土地使用权,地理位置好则表现出无形资产大,又如产品口碑即是品牌效益,体现在企业的商标上,现在会计可以计量商标价值并将其计入企业的无形资产。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不符合现代的要求。

2.商誉是企业总价值与有形、可识别无形资产的差额。

这种观点综合持续经营和未记录资产两种价值观,将企业的协调效率作为商誉的表现形式之一,却没有考虑企业并购时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抬高价格产生的多支付部分。

由于多支付部分属于被收购企业的投机性收益,已经偏离市场规律,和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无关,所以不应该计入企业价值中。

这种观点将人力资源、售后服务、经营道德以及客户的忠诚度等至今无法准确计量的潜在资产作为商誉的形式,由于这些因素能够使企业获得高于其它企业的超额利润,故在财务状况报表里予以体现。

3.商誉是预期利润和正常投资报酬的差额。

这种观点即是超额收益观,将商誉建立在企业长期经营的基础之上,暂时性的收益不属于商誉。

由于人们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商誉便是由于它能长期获得高于同行的利润,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未来的超额收益贴现便是企业的商誉,其理论依据来自于货币具有的时间价值,将商誉作为预计净收益与正常报酬率下预期利润的差值。

商誉的会计处理与评估经验分享

商誉的会计处理与评估经验分享

商誉的会计处理与评估经验分享商誉是指企业因为收购其他企业所产生的溢价。

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部分,需要进行会计处理与评估。

本篇文章将分享商誉的会计处理与评估的经验,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一、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商誉的确认、计量和摊销。

在收购其他企业时,如果购买价格高于被购买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差额即为商誉。

以下是商誉的会计处理步骤:1. 确认商誉:当企业进行收购交易时,需确认是否存在商誉。

商誉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购买价格高于被购买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其次,商誉是可辨认且不可分割的无形资产。

2. 计量商誉:确认商誉后,需要对其进行计量。

商誉的计量为差额法,即购买价格与被购买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

计量商誉时需要考虑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3. 摊销商誉:商誉应根据使用寿命进行摊销。

企业需要根据商誉的预期经济效益确定其使用寿命,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摊销。

一般而言,商誉的摊销期限为10至20年。

二、商誉的评估经验分享商誉的评估是指对商誉价值的确定和核查过程。

以下是商誉评估的一些经验分享:1. 充分了解被购买公司:在进行商誉评估前,需要对被购买公司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市场前景等。

只有充分了解被购买公司,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其商誉的价值。

2. 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商誉的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在评估商誉时,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 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商誉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例如,市场前景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可能对商誉的价值产生影响。

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减少评估误差。

4. 定期复核商誉价值:商誉的价值是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因此,企业应定期复核商誉的价值,并及时调整相关会计处理。

定期复核商誉有助于保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Goodwill)是指购买企业时,超过净资产的部分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涉及到企业的价值及未来盈利能力,而非具体的财务数据。

因此,对于企业的商誉的评估与计算,也显得比较复杂。

在会计处理上,商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一、商誉的计算和确认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可能会为其付出一定的代价。

可是,这些支付的代价,有可能会超过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值。

这个多余的价值,也就是商誉的部分。

商誉的计算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形象、销售渠道及客户群、技术研发能力、优秀的管理层,以及其他企业资源等。

为了确认商誉的存在,企业需要进行商誉的测试。

进行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在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中,商誉的存在是必要的。

商誉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其计算和确认与其他无形资产相似。

下面将简单介绍商誉的会计处理:1、计入资产负债表:商誉按照其实际支付的代价计入资产负债表,在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中,办公设备、房产等长期资产的计量,需要根据其实际价值进行计量。

而商誉则是按照企业实际支付的代价计量的,这样就为企业创造了未来的盈利。

2、无摊销处理:商誉的不良摊销处理是不被允许的,商誉的价值应该在企业中长期拥有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而增值。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从未来的现金流量中收回其流失的商誉价值。

3、商誉减值测试:在计提商誉的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这个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证实了商誉的价值是否可以持续。

测试的目的就是判断在未来几年里,是否还能根据商誉所加强的产品、品牌等属性实现收益。

如果企业预计未来几年内无法根据此收益,则需要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商誉的减记处理商誉的减记或者销账处理,是当商誉的价值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采取的措施之一。

商誉减记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1、未能按时实现预期收益: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如果预计未来的收益不能和商誉所加强的内容相符,企业需要采取减记处理,以免商誉成为企业的负担。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在企业并购或者资产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差额部分,是由于收购公司的资产净值超过其所需要支付的价格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声誉、客户关系等方面的一种无形资产。

商誉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呈现方式,也影响到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经营状况的准确度。

下面将从商誉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浅析。

商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是指收购公司所支付的价格与其合并后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构成了商誉。

商誉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因为被收购公司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或者价值较高的资产。

商誉的形成也可能是由于收购的价格高于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所形成的。

商誉的会计处理。

在财务会计中,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商誉的确认、清理和计提减值准备等方面。

首先是商誉的确认,商誉应当在收购完成后认定和确认,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计量其公允价值。

商誉确认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定期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减值测试。

其次是商誉的清理,商誉应当在收购后的财务报表中进行清理和呈现,并在必要时向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披露。

最后是商誉的计提减值准备,商誉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当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进行调整。

这些会计处理,可以确保商誉在财务报表中的合理呈现和对商誉价值的准确反映,对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起到重要作用。

进一步来说,商誉的会计处理也涉及到商誉的摊销和减值损失的确认。

商誉在一定期限内需摊销,在商誉确认后,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摊销。

通过摊销,可以将商誉的成本分摊到未来的经济效益中,实现商誉价值的逐步体现。

当商誉价值受到重大影响而发生减少时,需要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溢价部分,是对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客户关系、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一种评估和认可。

商誉的存在使得企业价值得以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未来的收益和增长空间。

商誉的会计处理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商誉会计的相关规定和实践。

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商誉的确认和商誉的减值测试。

商誉的确认通常发生在企业进行并购交易后,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价值与收购价格之间的差额即为商誉。

根据会计准则,商誉应当以收购价格减去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认。

一旦商誉确认,企业就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如果商誉发生减值,企业则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将商誉价值减少至其实际价值。

在商誉的确认过程中,主要涉及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评估和商誉的确认时间。

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评估需要遵循合理的公允价值原则,确保被收购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商誉的确认时间通常发生在收购交易完成之后。

如果商誉的确认时间在收购交易完成之前,那么即使交易最终未完成,商誉也将被确认。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商誉的减值风险,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商誉的减值测试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一定的减值指标来评估商誉是否存在减值。

常见的减值指标包括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竞争环境和宏观经济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企业可以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风险,并据此进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

需要指出的是,商誉减值准备在后续会计期间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限制。

商誉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商誉的确认会提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净资产值,从而增加企业的净资产和净值。

这将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比率得到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声誉。

商誉的减值测试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也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表和利润情况。

一旦商誉发生减值,企业将面临减值损失的计提,从而降低企业的净利润和盈利能力。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时获得的超额支付金额,是企业界常用的术语。

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另一家企业时支付的超过合理价值的差额部分,这部分差额被视为是收购者为被收购方的声誉以及未计入其财务报表的隐性资产所支付的价格。

商誉是一种非钢铁、非无形资产,也不像房地产、设备和股票一样有明确的市场价值,因此,商誉本质上是一种不确定的资产。

一般情况下,商誉会出现在企业进行股权收购、合并或资产收购等活动中,而商誉的准确价值往往难以确定。

因此,商誉的会计处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问题。

商誉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商誉的确认和商誉的减值。

首先,商誉的确认。

商誉的确认指的是在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或资产收购等方式获得其他企业后,将商誉如何确认到企业资产负债表中。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按照公允价值方式计量,并将其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具体来说,商誉被确定为对已收购的企业超过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超额支付。

公允价值是指在买卖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具有正当理由的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市场交易价格。

其次,商誉的减值。

商誉的减值是指商誉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需要进行减值的情况。

减值测试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进行,并应从2010年开始适用。

如果商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每年必须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它是否存在可减值的迹象。

如果存在迹象,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测试以确定其减值金额。

综上所述,商誉是企业进行收购、合并或资产收购时获得的超额支付金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也是一种非常不确定的资产。

因此,商誉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在商誉的确认和商誉的减值两个方面需要不断关注和实践,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部分。

商誉通常是由于被收购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客户关系、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而形成的。

商誉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些特殊性,下面我将从会计认证、初始确认和后续处理等几个方面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

商誉的会计认证是指确定商誉是否符合确认条件和如何确认的过程。

商誉的确认条件包括商誉具备可辨认性、控制产生商誉的交易或事项已完成以及对商誉的可靠计量。

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商誉才能被确认。

在确定商誉的可靠计量时,需将商誉按照成本减值法进行计量。

成本减值法是指将商誉与相关资产组合进行比较,如果商誉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实现净现值,则需对商誉进行减值计提。

商誉的初始确认是指在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时,将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部分确认为商誉。

商誉的初始确认需要进行全面的商誉评估,包括商誉的可发生净现金流量、商誉的成本及商誉的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评估。

商誉的使用寿命通常是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的预期持有期限来确定的。

在确定商誉的使用寿命时,需考虑到被收购企业的业务特点、市场环境及行业变化等因素。

商誉的后续处理是指在商誉确认后的会计处理。

商誉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减值测试可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可实现净现值进行。

如果商誉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准备,以减少商誉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

商誉的后续处理还包括商誉的摊销和处置等。

商誉的会计处理可分为会计认证、初始确认和后续处理等几个方面。

商誉的会计认证需要满足一定的确认条件和可靠计量。

商誉的初始确认需要进行全面的商誉评估,初始确认后需进行定期减值测试。

商誉的后续处理还包括商誉的摊销和处置等。

商誉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要合理处理商誉的会计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

商誉会计处理的探析

商誉会计处理的探析

商誉会计处理的探析一、商誉的定义和本质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合并时,它是购买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的本质是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

二、我国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规定我国对商誉并无发布具体会计准则,但《合并》准则规定: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①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商誉应当按照《资产减值》准则规定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②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即负商誉),经复核后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目前我国只确认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并不认可争论激烈的自创商誉。

三、商誉处理规定的不足之处(一)商誉实务处理偏离其本质在实务处理中,将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全部确认为商誉,相当于认可被购买方具有超额获利能力。

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合并现实中,往往是业绩好的合并业绩差的,被购买方通常不具有超额获利能力,但由于合并谈判、战略决策等原因,合并成本超过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却十分普遍。

合并出现的价格差额成因非常复杂,仅考虑合并结果而不考虑被购买方的实际经营是否具备超额获利能力,对合并价格差额统一确认为商誉的做法,扩大了商誉的内涵,明显偏离了商誉具有超额盈利能力的本质。

(二)商誉减值计量难根据新准则规定,商誉不进行摊销,而是每年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

但商誉的减值测试十分复杂困难。

商誉无法单独交易,公开市场甚少有报价信息,也没有单独核算的现金流,因此,商誉的减值测试只能结合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

然而,现金流如何预计、折现率如何选取、资源整合变动后如何调整等都缺乏具体可操作指引,再加上我国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普遍不高,商誉价值计量往往变成纸上谈兵,不具有实质性。

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商誉减值测试复杂困难而监管力度又欠缺,多数会根据报表需要而主观确定商誉的具体减值金额,商誉减值测试流于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商誉会计【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一、商誉的内涵
学术界对商誉争议一直较大,代写论文最具权威的当属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对商誉性质作的三种解释,称作商誉的“三元理论”。

一是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价值。

这观点认为商誉来源于有利的商业联系,良好的职工关系和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有利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独占的特权和好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

当企业整体买价超过其各单项资产价值的总和,即认为超额支付的部分为这些无形属性的代价。

二是商誉是企业超额盈利的现值。

这里所说的“超额盈利”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

因为短期超额赫利只能被认为是偶然利得,不能因此确认企业有商誉。

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是:人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企业有商誉,是因为这个企业能够较为长久地获得比其他同行更高的利润。

三是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人账资产概念的产物。

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账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

超过了它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从会计账户处理角度来看,未人账资产概念认为商誉是计量了未人账资产的结果,包括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制度、忠实的客户和有利的地点等。

可见虽然用不同的字眼来表示商誉,但本质是一样的,即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是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也是基于这一本质定义的:指企业由于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顾客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效益高。

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的价值。

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企业的获得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

二、商誉会计争论
1、商誉的人账问题商誉通常按照其:来源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

对于商誉人账争论主要包括商誉是否应该人账、人账价值的确定、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人账等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商誉与作为整体的企业有荚。

因而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
企业可辨认的各种资产分开出售”。

又规定“商誉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外购的,但只有是外购的才可以作为无形资产人账。

”所以“只有企业在购买另外一个企业时,外购商誉才能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但是对具体处理未作详细的说明。

财政部《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时规定》、《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时规定》等会计规范规定对国有企业的兼并和商誉的会计处理有比较详细的规定:“被兼并企业应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财产评估作价”,“按照各项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照成交价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一商誉”科目。

但对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现有法规只提出“可比照本规定执行”,并没有强制执行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商誉期限应反映对:采来经济利益流人企业的期间的最好估计,代写毕业论文商誉的使用年限从其初始确认起不超过20年。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99年发布了征求意见稿《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

要求取消权益集合法而以购买法来处理所有企业的合并。

规定确认为商誉的数额由一项或多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或不能可靠计量的可辨认无形资产组成。

从上述各国对商誉的确认规定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对外购商誉的确认有统一的规定,即都对外购商誉进行确认。

对自创商誉确没有明确的规定。

2、人账之后商誉的摊销问题商誉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以后,人账后的摊销也存在很大争论。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在不超过20年内摊销;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商誉在其有限的经济使用寿命内(不超过20年)系统摊销,但如果商誉具有无限的经济使用寿命,则不应摊销;2001年FASB 发布的征求意见稿(ED)规定,继续要求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但不允许摊销。

ED规定商誉应当在报告单位水平上采用公允价值基础进行减值测试。

当商誉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内涵公允价值时,就发生了减值,应用两步骤减值测试法确定可能存在的减值。

我国等也要求商誉在一定的年限内予以摊销。

摊销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资本化后逐年摊销。

该方法使用的国家最广,包括德国、法国、日本、新型国家和142号准则实施以前的美国。

二是转销准备金。

即利用商誉可以直接冲销留存收益。

荷兰和法国的主导实务采用这一方法。

三是年度减损测试。

2001年7月20日,FASB 发布第142号准则,准则要求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由逐年摊销变为年底减损测试。

即如果发现其价值低于包括商誉和其他所有资产在内的账面价值,就应该对商誉提取减值准备。

商誉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每年也应该进行减损检查,142号准则对其他无形资产减值测试也有详细的规定。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对商誉人账后摊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要求商誉在合理期限内摊销,各国可能对摊销期限有差异;代写硕士论文另一种是不进行商誉摊销,只是进行减值测试,提取减值准备。

兰、商誉会计思考
1、完善商誉会计理论由于计量技术的缺陷和商誉会计理论的不完善,使得商誉会计存在许多争论,主要是对自创商誉没有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这是对商誉会计的一大挑战。

由此可见,应该逐步完善商誉会计理论,首先明确商誉的实质,笔者认为虽然商誉不能单独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依附于企业的其他资产产生价值,应该作为一项无形资产进行人账。

对于自创商誉的确认,由于目前计量技术的缺陷,还不能准确地反映自创商誉的价值,相信随着计量技术和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自创商誉会逐步被接受而且作为一项资产人账的。

尤其是我国的企业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区别,而且《企业会计准则》只是对国有企业的兼并商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就给非国有企业选用其他方法进行商誉会计处理留下了法律空洞,结果是降低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可见完善商誉会计理论,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将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逐步实施商誉会计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且实证也验
证目前大多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已接近半强式有效,而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满足弱式有效。

市场对上市公司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

可见,如果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将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如果缺乏商誉信息的披露,则就有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决策失误,使得资本市场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各上市公司的市场价格。

因此,可以采取逐步实施商誉会计,来填补公司这方面信息的空白。

在商誉会计理论不完善阶段,可以采取单独计量商誉进行表外披露的形式;待商誉会计理论完善。

可以真实反映商誉价值时,则可以将商誉并人会计报袁进行反映。

例如。

为了与目前的国内外账务处理方法相衔接,同时也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商誉粉饰资产负债表,我国对自创商誉的披露开始初步进行探索。

具体说来。

代写英语论文可以选择自创商誉所占比重大的上市公司为试点,对白创商誉进行表外确认,将自创商誉价值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和揭示。

随着制约因素的消失,可逐步将自创商誉在试点企业进行表内确认、计量、记录,其信息在报表中披露揭示,其他企业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

并最终起到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而且可以不断积累商誉会计经验,为形成完善的商誉会计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

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

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
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

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

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