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审美等效与归化异化尺度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翻译审美等效与归化异化尺度

摘要:文学理论中的“作者之死”和“读者反应理论”使翻译过程中试图寻求原文等价物的幻想破灭了。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异化归化比度的把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托。为使译文读者获得最接近原文读者的审美感受,文学文本译者应弱化个体翻译动机和定式文化态度,最大限度再现译出语读者所获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作者之死;原文等价物;文学翻译审美等效;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19-5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Response theory from 20th century literary theories helps to cast away the illusions in translation theories that it is always necessary and available to discover an equivalent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 achievability and fundamentality of the aesthetic equivalenc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provides for a practicable guidance for literary translators in their decisions of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izing and domesticating, which requires the translators’ maximum abandonment of personal cultural preference and representation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the readers of source languages in the readers of target languages.

Key words: Death of the Author, equivalent of the original text, aesthetic equivalency,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在翻译研究领域,翻译的终极目标和译者地位是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孜孜探讨的永恒课题。在以自我否定和不断定义为特征的21世纪,任何单一的尺度都会受到质疑,而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为可行的途径。作为文化因子含量巨大的文学文本,由于其突出的审美属性,赋予译者更多的主体性,同时也使文学翻译成为各类翻译中最棘手的领域。

1.“作者已死”和原文等价物的消失

文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与文学批评理论的演变如影随形。文学批评领域“作者消失”的呼声在20世纪已有很长一段历史。现代主义早已提出了文本相对于作者的独立性,主张文本在与其它非作者因素的相互关联中产生意义。与此一步之遥的是对作者在文本解读过程有效性的质疑,认为作者不仅不能为解读带来启

发,而且会产生误导。因此,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假定存在一个对作品具有绝对权威性的作者,只能是一个妄想或是不负责任的推脱。

现代文论家摒弃了传统的“作者权威”论,其中颇为著名的是Roland Barthes 和他的文论《作者之死》。他提出,以往的文学研究一直围绕着作者展开,对作品的解释就是努力找出作者意图。这种解释带来的结果是作者成为统治文本意义的“上帝”。他从文学和语言学两方面彻底击毁了一个由“个人意图”操纵其意义的文本的存在,认为“文本中有发言权的是文字语言,而非作者”(Barthes, 1977: 146)。“作者之死”作为传统作者论的丧钟带来了读者的诞生。

传统的翻译理论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朴素的信仰:通过正确翻译方法的使用,就可以达到翻译过程的客观性,获得“原文本的等价物”。文学研究对文本统一性意义权威的摈弃必然导致翻译领域“原文等价物”的消失。Eugene Nida“读者反映论”的提出破碎了试图要求译者达到“原文等价物”的绝对客观境界这一梦想。译者首先必须是读者,而对译文的读者而言,译者是作为原文本的第一读者存在的。因此,译者的阅读、理解和阐释过程同其他读者一样,首先具有创造性,同时也必然是动态的。

2. 文学翻译审美等效

在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大气候之下,Nida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事实上就是一种“读者反映论”。其理论更注重考查文本阅读者的感受,并强调翻译的基本目标就是阅读效果的对等。等效翻译理论将讨论的重心从文本对比转移到受者的阅读感受对比上。任何文本的阅读效果虽有流变性,但其基本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通常的功能性文本侧重强调信息的准确性,而文学文本由于其突出的审美属性,使文学翻译实践必须把文学文本的综合效果作为翻译的基点,将“审美等效”作为其翻译的首要目的。

对等效翻译理论持保留态度的学者认为,文学翻译审美等效论对文字信息准确度要求的降低势必引发大量的“误读”和“误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势必带来一千个译本。这种阅读感受的丰富性在文学翻译实践中会使翻译工作者倍感艰难,同时也使得翻译标准由多元化走向“虚无化”。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文学的审美价值却恰恰在于其不确定的多样化解读的可能性上。针对这种两难,金堤在《等效翻译论探索》(1997:44)中提出:“对等是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要求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而是争取达到可能范围的最接近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换言之,优秀的文学译本应最大尺度减小译者主观“误读”和“误译”的可能。译者虽为原文读者,但其职责远远高于普通读者。在为译入语读者译介文学文本时,应力图将译出语读者的审美效果最大限度地再现,而弱化译者个人的主观翻译动机和定式文化态度。

作为原文第一读者的译者,其阅读审美效果的产生和翻译审美等效的获得都受制于译者语言能力、翻译动机和文化态度三方面因素。语言能力相对独立于译者,属客观因素。翻译动机和文化态度则在译者主观能动性方面表现突出。文学文本译者强烈的翻译动机会导致时代性“翻译模式”的出现。看看20世纪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