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精简版)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2005,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主编曾南主审沈映君编委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童妍周桢昊李佳川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
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
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
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
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
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
6.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
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
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完整word版)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2005,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主编曾南主审沈映君编委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童妍周桢昊李佳川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
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
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
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
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6。
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
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二、中药药理实验样品注意事项在进行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药理实验时,由于中药不同于西药,多数不是单一化学成分,而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或多种中药的综合作用.因此,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制备药理实验用的中药样品,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中药制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中药教学部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二OO五年二月前言实验教学是药学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都分,作为综合应用性技术科学和中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中药药剂学的实验教学,必需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实践技能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环节。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相当强的学科,对今后的药品生产、科研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依据新的专业目录和“承前启后,立足特色”的原则编写了《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作为中药学专业本科实验教材。
本教材中收载了比较成熟且基本技能训练效果较好,又切合理论课程基本要求的中、西药制剂实验共18个,实验性质涵盖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种类型。
每一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提要、实验内容和思考题等四个部分,其中实验目的指明了学生对实验应掌握、熟悉或了解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实验提要概述了每一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关键、注意事项等;实验内容考虑到既要适应教学计划需要,又要有利于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取舍选用,以及对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在18个实验中可选择性地进行开设。
入选品种或为传统经典实验,或为《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典型品种。
每个品种实验项下都列有[处方]、[制法]、[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质量要求]等条目。
实验内容项后附有涉及实验结果及相关内容的思考题,对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大有裨益。
本实验教材力求选用最新研究资料,密切联系教学、生产、科研和临床实际,对中药类本科专业学生适用。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赵颖编著2005年02月目录中药药剂学实验基本要求 (3)实验一散剂的制备........................................................................··5 实验二流浸膏剂的制备..................................................................··6 实验三药酒、酊剂的制备...............................................................··8 实验四液体药剂的制备..................................................................··9 实验五糖浆剂的制备 (11)实验六注射剂的制备 (13)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 (15)实验八栓剂的制备 (17)实验九胶囊剂的制备 (19)实验十丸剂的制备 (20)实验十一颗粒剂的制备 (22)实验十二片剂的制备 (24)实验十三膜剂的制备 (25)实验十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26)实验十五微囊的制备 (28)实验十六缓释制剂的制备 (29)实验十七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31)实验十八中药制剂综合实验 (33)中药药剂学实验基本要求(一)明确实验目的中药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和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用药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中药药剂学试验指导

实验一益元散剂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3) 了解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和包装法。
二、实验内容益元散的制备[处方]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取朱砂5g,除去杂质,用磁铁吸尽铁屑,研细过筛,然后将朱砂粉末倒入乳钵内,加适量水不断研磨,然后稍静置,用皮纸掠去水面的浮沫,再研至极细,用手指沾朱砂,捻之细腻无粗末,在乳钵内注满清水,搅动,使细粉悬浮,上层的混悬液倾入另一容器中,留下的粗末,再研再飞,直至出现不能研细之粗粒(残渣或杂质)时为止,混悬液静置沉降后,去掉清水,沉淀物取出干燥,研细即得。
(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功能与主治]清暑利湿。
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黄少。
[用法与用量]调服或煎服。
一次2包,一日2次。
[注](1)益元散混合均匀度的检查,可取益元散少许放在光滑纸一端,将纸折叠压平药粉表面,移置光线适当处观察,表面呈均匀色泽、无斑纹即表示混合均匀,否则重复研磨,亦可用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闪烁光泽的部分,若有则说明结晶性药物未粉碎完全。
这种肉眼检查带有主观性,而误差较大,限于小量生产。
大生产应用含量测定法。
方法是从不同部位取样,测定含量比较,可较准确地得知混合物的均匀程度。
(2)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三、思考题(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⑵ 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⑶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各一个瓷研钵8个烧杯(1000ml,400ml)各8个天平2.药材:滑石粉1kg,甘草1kg,朱砂250g实验二蕲蛇药酒的制备一.目的要求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精)现代中药分析实验讲义

《现代中药分析》实验讲义中药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编一、实验课程简介《中药制剂分析》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综合应用性学科,是中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二、实验课程目标通过实验,加深对中药制剂分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熟练地掌握中药制剂分析常用的法定方法及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现代中药分析实验》是《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和《中药制剂学》等相结合的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本课程实践教学既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又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有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一般方法与技术特点;又有综合性试验,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的药物分析测定技术融会贯通,掌握解决实际药物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还包括设计性试验,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分步骤逐步实施,使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技能得到不断的进步。
三、实验项目(一)实验项目一:加味香连丸的TLC鉴别1、实验项目学时:6学时2、实验项目类型:验证性、综合性实验。
3、实验项目内容:1.加味香连丸中黄连总碱的提取;黄连药味的薄层鉴别。
2. 加味香连丸中挥发油的提取;药味的薄层鉴别。
4、实验项目学习要求:(从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两个层次说明学习要求)(1)运用知识:中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TLC鉴别、中药有效部位的提取、对照液、供试液制备。
TLC基本操作技能练习。
(2)提高能力:掌握中药提取、净化操作;5种TLC溶液配制操作;TLC规范操作;鉴别中药真伪操作技能。
提高TLC法鉴别中药的能力及有效部位提取能力。
5、主要仪器设备与材料:千分之一天平、恒温水浴锅、层析缸、三用紫外分析仪、喷雾瓶、吹风机、加味香连丸、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黄连及木香对照药材,95%乙醇(AR)。
6、与理论课程的关系:本实验是在第二章鉴别基础知识教学基础上的实验教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糖浆剂制备方法; 2.学习含糖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处方: 苍耳子 166.4g,辛夷 31.2g,野菊花 10.4g,金银花 10.4g,茜草 10.4g,蔗糖 60g,山梨酸 0.2g,加水至 100ml。 2.制法: 注意:先把水浴锅打开,调到 80℃预热。 (1)取辛夷和野菊花加 10 倍量水浸泡 1h,蒸馏 2—3h,收集挥发油①,蒸馏后的水溶液②另器收集。 注意:1. 蒸馏时间要达到 3h,有回流液滴下时开始计时。
2.挥发油应该为淡青色,如果用含铁锈的自来水洗涤挥发油提取器,或挥发油提取器不干净的话,
5
挥发油会呈现淡青色。 3.仪器的连接与安装(挥发油提取器的刻度朝向自己,冷凝管的滴液口背向挥发油提取器,否则无法
读刻度,冷凝的挥发油水溶液易流入支管。) 4.提取到挥发油不再馏出为止,可用记号笔画下油层的上下液面位置,到下液面不再下降为止。 5.放出挥发油时,先将下层的蒸馏水放入干净的三角瓶中保存,再将挥发油放入到干净的具塞试管
将②③④合并,浓缩至约 80—90ml,加入⑤,再加热约 1—2min,加蔗糖和山梨酸,加热煮沸溶解, 过滤,放冷,加入挥发油,加水至 100ml。 注意:1.加入茜草浓缩液后再加热约 1min 是为了让茜草浓缩液中的残留的乙醇挥散掉。
2.一定要在加茜草浓缩液后再加蔗糖,因为先加蔗糖溶解后再加茜草浓缩液会使溶解的糖析出。 3.加糖后加热 1—2min,糖全溶即可,不可长时间加热,如果长时间加热,糖会大量水解,造成糖 浆粘度过大,无法过滤。 4.以棉花过滤,挥发油和水从漏斗上面加,水为提取挥发油时挥发油下层的水。 (5)将糖浆搅匀,用手持式糖量计,测含糖量。 注意:取下层糖浆(上层糖浆含较多挥发油)2 滴,滴在糖量计玻璃片上,平铺均匀,盖好上盖,向光观察, 调节目镜至刻度清晰,蓝白界面处的刻度即为含糖量,本次实验含糖量应不低于 50%。使用完毕用擦镜纸 擦干,不可用水直接冲洗。 三、实验结果 记录糖浆性状和含糖量。 四、问题: 1.一般糖浆剂的含糖量是多少? 2.处方中山梨酸的作用? 3.糖浆剂易产生沉淀,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中药药剂学--PPT课件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性质
✓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 在继承传统制剂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
吸收现代药剂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 综合性 ✓ 应用性 ✓ 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 基本任务
– 根据临床用药和处方中药味的性质以及生产、 贮藏、运输、携带、服用等方面的要求,将 中药制成适宜的剂型,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 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两宋时代(AD960~1279) AD1076 设立了太医院卖药所(后改称太平惠民局)及 修合药所(后改称和剂局) AD1080 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剂规范中成药 788种
明清时代(AD1368-1911) 李时珍 AD1518-1593《本草纲目》 剂型近40种
药剂学的发展:近代
GMP思想与内容
• 药品质量形成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不 是检验出来的
• 预防为主 • 质量保证体系
GMP的三大要素
• 人员素质要素:指对全体人员(包括各 级人员、工人和厂长)的管理;
• 物质要素:指对全部物质(包括生产用 原辅料、包装材料、机器、厂房、器械) 的管理;
• 管理要素:指对全过程(从原辅料的购 买到生产再到售后服务)的管理。
• 继承\整理 • 发展\提高 • 基本理论研究 • 辅料研究
重要术语
• 药物: 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原料和制剂 • 药品: 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成品,可直接应用 • 剂型: Dosage form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应用的形式 • 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根据标准制成的、具有一定规
格、可直接应用的药品;剂型中的具体品种 • 调剂: 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调配
中药药剂学dayin讲课讲稿

一、绪论1.掌握中药药剂学含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剂型选择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根据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特性选择剂型根据生产条件与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剂型一般原则:急症用速效剂型;慢性病用作用持久、缓和的剂型;局部疾患应选择局部给药的剂型。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储藏《中国药典》版次;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剂型、成药等)。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
调剂: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调剂学、药剂学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药品:一般指以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中成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选择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选定适宜的剂型,制定合理的制备工艺,确定质量控制标准,通过药效学、毒理学与临床研究经药品管理部门批准由药厂成批大量生产,可以在市场以商品出售的中药制成品,称为中成药。
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中药书面文件。
包括:法定处方、协议处方、医师处方、经方、古方、时方、单方、验方、秘方等,应包括组成与用量。
处方药:是必须凭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新药(2007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中药药剂学实验

成教专升本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一、散剂——益元散的制备【处方】滑石6g 甘草1g 朱砂0.3g【制法】取滑石细粉1/2量,甘草细粉全量共研为细粉,过80-100目筛。
另取朱砂极细粉,用等量递增法先与滑石套研和匀(预先用滑石粉饱和乳钵),然后再与上述两味混合物混合均匀,即得。
【均匀度检查】将益元散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纸折叠或用药匙、乳棒压平其表面,在亮处观察,表面应呈粉红色,色泽均匀,无花纹、色斑。
若有色斑或条纹则说明尚未混合均匀。
二、浸出制剂——养阴清肺糖浆的制备【处方】丹皮6g 白芍6g浙贝6g 玄参10g麦冬9g 生地15g甘草3g 薄荷油0.1g单糖浆54ml(相当于总量约30%)共制180ml【制法】1.提取取浙贝等六味药置1000ml烧杯中,加水没过药面(约加水500ml)浸泡0.5h后,直火加热,煮沸后25min加入丹皮,继续煎煮,以双层纱布过滤。
如法煎煮二次,时间分别为1h、45min,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生药1g,放冷,加95%乙醇使含量为60%置冰箱中静置1 h,过滤,回收乙醇,于水浴中浓缩至无醇味,以煮沸过的蒸馏水稀释至110m1。
2.配制(1)单糖浆的制备取蒸馏水33m1,煮沸,加入蔗糖61g搅匀,溶解后,继续加热至100℃,用脱脂棉滤过,自滤器上补加适量热蒸馏水,使全量为72m1,搅匀,放冷待用。
(2)含药糖浆的配制以适量的95%乙醇约10ml,将0.1g薄荷油溶解并加入溶液中,混匀加入相当于总体积30%(约54ml)的单糖浆,混匀,以煮沸过的蒸馏水稀释至全量,即得。
三、乳剂(一)菜籽油乳剂的制备【处方】菜籽油4g阿拉伯胶0.9g西黄蓍胶0.1g蒸馏水加至12ml【制法】将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细粉置于乳钵中,加入菜籽油略研,使胶粉分散均匀,加水2ml 迅速向同一方向研磨1~2分钟,至发出吱吱声,即得初乳。
最后加水至全量,研匀即可。
(二)石灰搽剂的制备【处方】氢氧化钙溶液5ml植物油5ml【制法】取氢氧化钙溶液与植物油置试管中,密塞,用力振摇使成乳化状液,即得。
药剂学实验讲义(2012)

药剂学实验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2011年3月前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在药剂学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教材安排了传统剂型的制备、普通制剂技术的训练、物理药剂学基本知识的应用以及处方中药物稳定性考察和基本参数的测定等内容。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剂学中各种基本剂型的制备方法,以及影响这些剂型中药物质量和稳定性的因素及考察方法、测定方法,为学生将来进一步从事药物制剂方面的生产、工艺改进、研究与开发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本教材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药剂学》第5版为理论课教材内容为指导,参考国内知名医药院校药剂学实验课程的部分内容,谨表谢意。
本教材适用于药学专业学生的药剂实验教学。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及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1年3月目录实验一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选择方法 (1)实验二乳剂的制备与评价 (5)实验三片剂的制备 (7)实验四片剂的质量检查与评价 (10)实验五胶囊剂的制备 (12)实验六片剂溶出度检查 (14)实验七栓剂的制备 (16)实验八软膏剂的制备 (19)实验九缓释胶囊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 (21)实验十纳米粒的制备 (23)实验十一脂质体的制备 (25)参考书籍 (27)实验一 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选择方法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 熟悉沉降容积比的概念并熟悉测定方法;3. 了解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稳定剂,用以制备稳定混悬剂的方法。
二、实验指导混悬剂(又称混悬液,悬浊液)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0。
5µm)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一个优良的混悬剂应具备下列特征:其药物微粒细小,粒径分布范围小,在液体分散介质中能均匀分散,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微粒不结块,沉降物再分散性好。
(精)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精简版)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精简版)目录课程须知 (1)实验一煎膏剂的制备 (3)实验二糖浆剂的制备 (4)实验三液体药剂的制备 (5)实验四注射液的制备 (7)实验五软膏剂的制备 (8)实验六栓剂的制备 (10)实验七颗粒剂的制备 (11)实验八滴丸剂的制备 (12)实验九蜜丸的制备 (13)实验十散剂的制备 (14)实验十一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15)实验十三膜剂的制备 (18)实验十四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 (19)实验十五中药制剂的剂型设计与处方优选 (20)课程须知1.依据中药学院2014 版中药学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进程表,中药药剂学实验单独设课,独立考核。
2.中药药剂学实验为2 人一组,每组人员及实验台位固定后不可随意变动。
3.除另有约定之外,上午实验课自10 点开始,下午实验课自14 点开始。
4.要求学生身穿白色实验服,仪表严谨,携带实验预习报告,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入实验室。
5.午餐及晚餐时间,各实验台至少留一人值守,用餐同学离开实验室须签离,再回到实验室须签到,用餐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不得将食品带入实验室。
6.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应及时报告,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对于隐瞒不报的同学一经发现,将给与相应处分。
7.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纪律规范,不得迟到、早退、换组、大声喧哗,不得玩手机、看报纸、闲聊,不得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暂时离开实验室须向实验老师请假,不能出勤须提交书面请假条。
8.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实验操作应符合标准操作规程,对于不规范操作并且拒不改正或严重干扰实验教学的同学,实验老师有权暂停其实验课。
9.每组同学实验结束后做所在实验台的卫生,药材渣勿入水槽,经实验管理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0.每次实验结束后,由一组同学做实验公共卫生,包括整理擦洗边台、实剂架、水槽、公共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垃圾、扫地、拖地等,经实验管理员检查合格后,签字确认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1.每次实验之后的实验制剂不可自行处理,按实验老师的要求统一回收或无害处理,严禁私自带出实验室,一经查实取消实验成绩,并按校规追则。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中药药剂学实验一.《中药药剂学》实验须知中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兼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密切关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药药剂学实验应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典型的药剂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制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试验训练与教学见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熟悉药剂生产中常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
3.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具有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并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训练操作技术,有正确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地记录习惯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二.《中药药剂学》实验规则为达到以上目的,同时制备的成品,特制定如下试验规则:1.预习试验内容:要明确试验目的与要求。
对处方中药物性质配制原理、操作步骤、操作关键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2.遵守实验纪律:应保持实验室内安静,不得无故迟到或或早退,不得擅离实验操作岗位甚至高声谈笑。
如发生差错事故或异常现象,应随时报告知道老师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应注意安全,严防火灾、烧伤或中毒事件发生。
3.杜绝差错事故:称取药品时,要在拿取、称量和放回时进行3次校对;处方中如有毒性药品,须仔细检查是否超过剂量,称量时须经实验指导老师校对,在专用的天平上称量。
称量完毕应盖好瓶塞,放回原处。
实验成品应写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及班组号,交实验指导老师验收。
4.爱护仪器药品:实验仪器、药品应妥善保管、存放和使用。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81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பைடு நூலகம்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精)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精简版)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精简版)目录课程须知 (1)实验一煎膏剂的制备 (3)实验二糖浆剂的制备 (4)实验三液体药剂的制备 (5)实验四注射液的制备 (7)实验五软膏剂的制备 (8)实验六栓剂的制备 (10)实验七颗粒剂的制备 (11)实验八滴丸剂的制备 (12)实验九蜜丸的制备 (13)实验十散剂的制备 (14)实验十一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15)实验十三膜剂的制备 (18)实验十四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 (19)实验十五中药制剂的剂型设计与处方优选 (20)课程须知1.依据中药学院2014 版中药学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进程表,中药药剂学实验单独设课,独立考核。
2.中药药剂学实验为2 人一组,每组人员及实验台位固定后不可随意变动。
3.除另有约定之外,上午实验课自10 点开始,下午实验课自14 点开始。
4.要求学生身穿白色实验服,仪表严谨,携带实验预习报告,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入实验室。
5.午餐及晚餐时间,各实验台至少留一人值守,用餐同学离开实验室须签离,再回到实验室须签到,用餐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不得将食品带入实验室。
6.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应及时报告,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对于隐瞒不报的同学一经发现,将给与相应处分。
7.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纪律规范,不得迟到、早退、换组、大声喧哗,不得玩手机、看报纸、闲聊,不得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暂时离开实验室须向实验老师请假,不能出勤须提交书面请假条。
8.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实验操作应符合标准操作规程,对于不规范操作并且拒不改正或严重干扰实验教学的同学,实验老师有权暂停其实验课。
9.每组同学实验结束后做所在实验台的卫生,药材渣勿入水槽,经实验管理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0.每次实验结束后,由一组同学做实验公共卫生,包括整理擦洗边台、实剂架、水槽、公共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垃圾、扫地、拖地等,经实验管理员检查合格后,签字确认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1.每次实验之后的实验制剂不可自行处理,按实验老师的要求统一回收或无害处理,严禁私自带出实验室,一经查实取消实验成绩,并按校规追则。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doc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导言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是指导学生训练基本技能的文件,力求以实用、够用为主,突出中药职业技能特色,引入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以达到培养中药领域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本实验指导共编写个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既有常规剂型的制备,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栓剂、软膏的制备,又有新剂型的制备,如成熟的制剂新技术如包合技术、微囊化技术等。
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提高的同时,巩固理论知识和科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目录实验须知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规则实验一课堂练习学习查阅《中国药典》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用品及材料四、查阅内容四、思考题实验二处方调配Ⅰ参观中医院药剂科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二、参观学习内容三、思考题Ⅱ参观药店(大药房)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二、参观学习内容三、思考题Ⅲ处方调配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五、思考题实验三参观中药厂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二、参观学习的内容三、思考题实验四浸出制剂的制备Ⅰ酒剂、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抗风湿酒(二)土槿皮酊(三)橙皮酊(四)远志流浸膏五、含醇制剂含醇量的测定(一)气相色谱法(二)蒸馏法六、思考题Ⅱ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单糖浆(二)鼻渊糖浆(三)金银花糖浆(四)益母草膏五、相对密度测定法六、思考题Ⅲ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小儿上感合剂(二)玉屏风口服液五、思考题实验五液体药剂的制备Ⅰ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薄荷水(二)复方碘溶液(二)复方硼砂溶液五、思考题Ⅱ胶体溶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胃蛋白酶合剂(二)羧甲基纤维素钠胶浆(三)甲紫溶液五、思考题Ⅲ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炉甘石洗剂(二)复方硫磺洗剂五、思考题Ⅳ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鱼肝油乳(二)液状石蜡乳五、思考题实验六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板蓝根注射液(二)丹参注射液(三)柴胡注射液六、实验结果七、思考题八、参观药厂注射剂车间(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二)参观内容实验七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冰硼散(二)痱子粉(三)硫酸阿托品散五、散剂的质量的检查六、实验结果六、思考题实验八颗粒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板蓝根颗粒(二)养血愈风酒颗粒(冲剂) (三)益母草泡腾冲剂五、颗粒剂的质量检查六、实验结果七、思考题实验九丸剂的制备Ⅰ水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逍遥丸(二)四消丸五、思考题Ⅱ蜜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大山楂丸(二)六味地黄丸五、思考题Ⅲ滴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氯霉素耳滴丸(二)苏冰滴丸五、思考题Ⅳ丸剂的质量检查一、外观检查二、重量差异三、装量差异四、水分五、溶散时限六、检查结果Ⅴ参观丸剂车间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二、参观学习内容实验十片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感冒片(二)穿心莲片(三)安胃片五、片剂质量检查六、思考题七、参观药厂片剂车间(一)参观学习的目的要求(二)参观学习的内容(三)思考题八、实验结果实验十一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盐酸黄连素软膏(二)W/O型乳剂基质(三)O/W型乳剂基质(四)黄芩素乳膏(五)油脂性基质黄芩素软膏五、软膏剂质量检查六、思考题实验十二黑膏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拔毒膏五、黑膏药质量检查六、思考题实验十三栓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甘油栓(二)蛇黄栓五、栓剂的质量检查六、思考题实验十四膜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口腔溃疡药膜(二)养阴生肌膜五、膜剂常规质量检查五、思考题实验十五微囊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微囊(二)大蒜油微囊五、实验结果实验十六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二、实验指导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四、实验内容(一)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二)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三)验证饱和物的形成五、思考题实验十七中药药剂学实验综合考试一、实验考核目的要求二、实验考核方式三、成绩评定实验须知一、实验目的中药药剂学是以研究其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制备工艺与设备、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大学化学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1)实验二浸出制剂 (5)实验三液体药剂 (10)附:口服液的制备 (16)实验四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18)实验五软膏剂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的测定 (22)实验六栓剂的制备与置换价的测定 (26)实验七硬胶囊剂的制备 (30)实验八丸剂的制备 (34)实验九颗粒剂的制备 (38)实验十片剂的制备 (42)实验十一膜剂的制备 (47)实验十二微型胶囊的制备 (49)实验十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53)实验十四脂质体的制备 (56)实验十五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60)中药药剂学实验须知中药药剂学兼属于药物应用与工艺学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
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白工作服。
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
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
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
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
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
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
中药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2. 学习中药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过程,了解其特点、性质及制备方法。
3. 掌握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意识。
二、实验原理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了解散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散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装瓶包装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过七号筛;③将黄连、黄柏、龙胆末、甘草置乳钵中研匀,倾出;④将雄黄置研钵中,分次加入石膏(按等量递增法),套研均匀倾出;⑤取青黛少许置研钵研匀,将冰片、薄荷冰放入研钵中轻研,研匀;⑥将青黛、人工牛黄、石膏和雄黄混合粉顺序加入,每加一种药都要充分研匀;⑦再将黄连等四味药混合粉加入,研匀,至颜色均匀,装瓶即得。
2. 煎膏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了解煎膏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煎膏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煎煮提取后,浓缩、炼制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加水煎煮提取;③煎煮液浓缩;④炼制;⑤装瓶即得。
3. 丸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了解丸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丸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制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成细粉;③加入适量的辅料;④制成球形或椭圆形;⑤装瓶即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精简版)目录课程须知 . (1)实验一煎膏剂的制备 (3)实验二糖浆剂的制备 (4)实验三液体药剂的制备 (5)实验四注射液的制备 (7)实验五软膏剂的制备 (8)实验六栓剂的制备 . (10)实验七颗粒剂的制备 (11)实验八滴丸剂的制备 (12)实验九蜜丸的制备 . (13)实验十散剂的制备 . (14)实验十一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15)实验十三膜剂的制备 (18)实验十四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 (19)实验十五中药制剂的剂型设计与处方优选 (20)课程须知1.依据中药学院2014 版中药学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进程表,中药药剂学实验单独设课,独立考核。
2.中药药剂学实验为2 人一组,每组人员及实验台位固定后不可随意变动。
3.除另有约定之外,上午实验课自10 点开始,下午实验课自14 点开始。
4.要求学生身穿白色实验服,仪表严谨,携带实验预习报告,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入实验室。
5.午餐及晚餐时间,各实验台至少留一人值守,用餐同学离开实验室须签离,再回到实验室须签到,用餐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不得将食品带入实验室。
6.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应及时报告,并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对于隐瞒不报的同学一经发现,将给与相应处分。
7.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纪律规范,不得迟到、早退、换组、大声喧哗,不得玩手机、看报纸、闲聊,不得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暂时离开实验室须向实验老师请假,不能出勤须提交书面请假条。
8.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实验操作应符合标准操作规程,对于不规范操作并且拒不改正或严重干扰实验教学的同学,实验老师有权暂停其实验课。
9.每组同学实验结束后做所在实验台的卫生,药材渣勿入水槽,经实验管理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0.每次实验结束后,由一组同学做实验公共卫生,包括整理擦洗边台、实剂架、水槽、公共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垃圾、扫地、拖地等,经实验管理员检查合格后,签字确认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1.每次实验之后的实验制剂不可自行处理,按实验老师的要求统一回收或无害处理,严禁私自带出实验室,一经查实取消实验成绩,并按校规追则。
12.每次实验前应撰写预习报告,实验结束后应完成实验报告,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以剂型为单位撰写,如果一次实验做多个剂型,需分别撰写报告,按时提交报告。
13.实验课结束后,自行将全部实验报告汇总,扫描或拍照,转成PDF 版,于期末考试前按约定时间提交,逾期未交者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14.应使用专用的实验记录纸撰写实验报告,蓝色布纹纸封皮和封底,顶部装订,正文内容之上的标题栏中,除“分数”和“批改教师签字”两项不填外,其他项都应填写完整(特别是应注明实验时间)。
15.实验成绩以100 分计,其中平时成绩占60% ,实验考试成绩占40%。
实验平时成绩由实验自主学习、预习、操作、报告四部分的分数组成,实验考试内容详见综合设计性实验《中药制剂的剂型设计与处方优选》。
实验报告正文格式及评分点如下:一、实验目的(5 分);二、实验内容(以流程图表示,非漫画或素描三、仪器及试药(10 分)四、实验结果(10 分)五、注意事项(15 分)六、思考题(10 分)七、讨论(20 分)字迹工整(10 分),结构严谨(10 分)题目)(10 分);一、实验目的1.掌握煎膏剂制备方法;2.学习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益母草膏[处方]益母草125g,红糖31.5g。
[仪器与试药]电磁炉、不锈钢锅、电热套、量筒、蒸发皿、烧杯、漏斗、电子天平、酒石酸、纯化水等。
[制法](1)提取取益母草加10倍量水煎煮0.5h,棉花滤过,将药渣以8倍量水再煎煮0.5h,棉花滤过,合并滤液得提取液。
⑵浓缩将提取液加热浓缩,至80C下相对密度为1.21 —1.25的清膏。
(3)炼糖取红糖加16ml 水,滴加0.4ml 0.1%酒石酸(约8 滴),加热搅拌,炼至金黄色。
(4)收膏将清膏与炼糖混合,加热熬炼,至打白丝。
[功效]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症见月经量少、淋漓不净,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三、思考题1.如何防止煎膏剂“返砂”?2.炼糖与收膏的指标各是什么?一、实验目的1.掌握糖浆剂制备方法;2.学习含糖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鼻渊糖浆[处方]苍耳子166.4g,辛夷31.2g,野菊花10.4g,金银花10.4g,茜草10.4g,蔗糖60g,山梨酸0.2g,加水至100ml 。
[ 仪器与试药] 球形烧瓶、挥发油提取器、球形冷凝管、电热套、电磁炉、量筒、蒸发皿、电子天平、渗漉筒、手持式糖量计、擦镜纸、三角瓶、水浴锅、乙醇、纯化水等。
[ 制法](1)取辛夷和野菊花加10倍量水浸泡1h,蒸馏2〜3h,收集挥发油①,蒸馏后的水溶液②另器收集。
(2)苍耳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第二次加4倍水,每次煎煮0.5h,棉花滤过,合并滤液③。
(3)金银花加水于80C水浴温浸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④。
(4)取茜草粗粉,以70%乙醇渗漉至色浅,渗漉液浓缩⑤。
将②③④合并,浓缩至约80〜90g,加入⑤,再加热约1〜2mi n,加蔗糖和山梨酸,加热煮沸溶解,趁热过滤,加入挥发油,补加馏出水至100mL,搅匀,测定含糖量。
[功效] 祛风宣肺,清热解毒,通窍止痛。
用于鼻塞鼻渊,通气不畅,流涕黄浊,嗅觉不灵,头痛,眉棱骨痛。
三、思考题1.一般糖浆剂的含糖量是多少?2.处方中山梨酸的作用?3.糖浆剂易产生沉淀,其原因可能有哪些?一、实验目的掌握各类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复方碘溶液[处方]碘2.5g,碘化钾5g,蒸馏水加至50ml。
[仪器与试药]玻棒、烧杯、量筒、电子天平等。
[制法]称取碘化钾5g,置于烧杯中,加水约5ml溶解,加入碘2.5g,随加随搅拌,使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50ml,振摇均匀,即得。
[功效]小剂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可用于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剂量碘剂具有抗甲状腺作用。
2. 石灰搽剂[处方]氢氧化钙溶液10ml,花生油10ml。
[仪器与试药]量筒、具塞三角瓶、纯化水等。
[制法]取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与花生油置于具塞三角烧瓶中,振摇至乳浊液生成。
[功效]解毒蚀腐,敛疮止血,杀虫止痒。
3.松节油搽剂[处方]松节油37.5ml,樟脑2.5g,软皂3.75g(或吐温-80 3.75g),蒸馏水加至50ml。
[仪器与试药]量筒、电子天平、研钵、具塞三角瓶等。
[制法]将软皂与樟脑置乳钵中研匀,缓慢加入松节油,继续研匀。
将上步产物分次注入贮存12.5ml 蒸馏水的具塞三角瓶中,随加随用力振摇,待乳化完全,加水至100ml,即得。
[功效]用于减轻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扭伤。
4.氧化锌混悬剂[处方]甲基纤维素0.1g,氧化锌0.5g,蒸馏水加至10ml。
[仪器与试药]电子天平、具塞刻度试管、研钵、试管架等。
[制法]称取甲基纤维素加入约7ml 蒸馏水研磨溶解,加入氧化锌细粉,研成糊状,转移至10ml 具塞刻度试管中,加约3ml 蒸馏水洗涤研钵,合并入试管中,加蒸馏水定容至10ml,静置1h,计算沉降容积比。
沉降容积比=沉降物高度/混悬液高度[功效]保护皮肤、收敛,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三、思考题:1. 配制复方碘溶液中,碘化钾起何作用?制备本品应注意哪些思考题?2. 石灰搽剂的配制原理是什么?3.试分析松节油搽剂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该乳浊液为何易分层?4.氧化锌混悬剂中甲基纤维素的作用是什么?实验四注射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熟悉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二、实验内容黄芩苷注射液[处方]黄苓苷0.5g,葡萄糖5g,注射用水50ml。
[ 仪器与试药] 分析天平、烧杯、安瓿、酒精喷灯、精密pH 试纸、注射器、微孔滤膜、镊子、电热套、抽滤瓶、滤纸、布氏漏斗、氢氧化钠、活性炭、无水乙醇等。
[制法] 精密称取黄芩苷,置小烧杯中,加约40mL 注射用水混悬,10%氢氧化钠调pH7.3(呈棕黄色),加入5g葡萄糖溶解,加注射用水至50mL ,加0.1g活性炭,加热微沸,放冷,抽滤,精滤,灌装(2mL/支),熔封。
[功效] 清热解毒,抑菌抗炎。
三、思考题:1.葡萄糖的作用?2.以活性炭处理注射液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五软膏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类型基质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2.了解不同类型基质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扩散法)二、实验内容水杨酸软膏的制备1. 油溶性基质[处方]水杨酸细粉0.40g,凡士林8.70g,羊毛脂0.90g。
[仪器与试药]研钵、蒸发皿、水浴锅、电子天平、玻棒等。
[制法]称取凡士林,加入羊毛脂,置于蒸发皿中,水浴加热熔融,待温度降至60C左右加入水杨酸细粉,边加边搅拌至冷凝,即得。
2. 乳剂型基质[处方]水杨酸细粉0.40g,冰片0.02g,单硬脂酸甘油酯0.40g,硬脂酸1.20g,蓖麻油2.00g,甘油I.OOg, 三乙醇胺0.15mL,尼泊金乙酯0.01g,蒸馏水5.00mL。
[仪器与试药]研钵、烧杯、水浴锅、分析天平、滴管、玻棒等。
[制法]⑴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蓖麻油、尼泊金乙酯置于干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0C,使全部熔化。
(2) 甘油、三乙醇胺、水、水杨酸置于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0C,使全部溶化。
(3)将冰片加入(1)中溶解,迅速将(1)逐渐加入至(2)中,边加边搅拌至室温,即得。
3.水溶性基质[处方]水杨酸细粉0.4g,甘油1g,甲基纤维素1.7g,苯甲酸钠0.01g,蒸馏水17mL。
[仪器与试药]研钵、电子天平、水浴锅、滴管等。
[制法](1)将水杨酸细粉、苯甲酸钠、水混合,水浴加热(80C以上),使全溶。
(2) 甲基纤维素中加入甘油,置研钵中研匀(3)将(1)加入(2)中,研匀,即得。
[功效]头癣、足癣及局部角质增生。
4.药物释放度测定4.1 琼脂培养基的制备[处方]琼脂1g,林格氏液50mL。
[制法]量取林格氏液内,置烧杯中,加入琼脂,加热煮沸溶解,加入5ml三氯化铁试液,混匀,趁热注入3个试管中(距上口1cm止),冷却备用。
4.2将三种软膏填满试管,记录药物渗透距离,总共测定48h。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扩散长度为纵坐标作图。
三、思考题1.中药软膏有哪些制备方法?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药物在不同软膏基质中的释放情况。
实验六栓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热熔法制备栓剂二、实验内容:1.紫花地丁甘油明胶栓(鸭嘴形栓)[处方]紫花地丁20g,甘油7g,明胶13g(如果使用未溶胀的干明胶,则只称6.5g,加水浸泡1h),蒸馏水适量。
[ 仪器与试药] 电磁炉、不锈钢锅、电子天平、漏斗、鸭嘴形栓模、蒸发皿、电热套、玻棒、钢铲、脱脂棉、液状石蜡、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