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小学家校共育优秀案例《一本记录册,改变你我他》
家校社协同育人成功案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成功案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成功案例》
嘿,你知道吗?在咱们身边就有一个超棒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成功案例呢!就说小明吧,他以前可是个调皮捣蛋鬼,学习也不怎么上心。
但现在呢,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心协力呀!
在学校里,老师可没少操心。
老师发现小明对画画感兴趣,就鼓励他参加美术社团。
“小明啊,你这画画的天赋可不能浪费呀!”老师经常这么对他说。
而且呀,老师还经常和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小明在学校的表现。
在家里,小明的父母也特别重视。
他们不再只是一味地要求他学习,而是和他一起制定计划。
“儿子,咱每天做完作业后,留一个小时画画好不好?”就像这样,尊重小明的兴趣爱好。
而且,父母也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老师面对面交流。
在社会上呢,社区组织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绘画比赛,小明在比赛中大展身手,还得了奖呢!“哇,原来我也可以这么棒!”他内心充满了自豪。
这不就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完美体现吗?学校提供平台和引导,家庭给予支持和鼓励,社会创造机会和氛围。
这不就像是一辆马车,三个轮子共同驱动,才能跑得又稳又快吗?
你再想想看,如果只有学校努力,家庭和社会不管不顾,那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吗?绝对不可能呀!同样,如果只有家庭重视,学校和社会不配合,那也不行呀!只有三方紧密合作,我们的孩子才能茁壮成长,在各个方面都取得进步!这就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魔力呀,你说是不是?
所以呀,我们都要认识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大家一起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普通的初中生,成绩中等偏下,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
他的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小明经常感到孤独和失落。
这种情况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注,他们决定携手合作,共同为小明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问题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指导。
2.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对小明的关注不足,没有及时发现他的心理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3. 人际关系障碍: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导致他在学校中缺乏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
三、家校协同育人方案1.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2. 开展家长培训: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课程,帮助家长了解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小明解决心理问题。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如篮球、足球、文学社等,让小明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5. 家校共育:小明的父母在老师的建议下,开始关注小明的学习和生活,每天晚上陪他一起做作业,周末带他参加户外活动。
四、实施过程1. 家校沟通:学校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小明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向家长反馈小明的在校表现。
2. 家长培训:学校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3.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对小明进行心理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
4. 课外活动:小明参加了学校的篮球社团,在活动中结识了新朋友,性格逐渐开朗。
5. 家校共育:小明的父母开始关注他的学习,每天晚上陪他一起复习功课,周末带他参加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五、效果评估1. 学习成绩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从班级中游逐渐上升到前列。
家校合力成长无限-----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家校合力成长无限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于是如何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成为我思考并为之不断尝试的问题。
在此,我结合个案教育,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个案背景我们班有一名男孩,名叫星宇。
平时在家长眼中他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喜欢听表扬;在学校老师眼里,他也是一个文静的男生。
一年级刚进校时,站起来念拼音念对了,也会眼眶红红的,显得很胆小;当上课回答问题有进步时,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会让他很紧张、害羞,很少有笑容。
进入三年级了,我发现他上课时注意力不太集中,常常走神。
课间活动时,与同学相处得比较融洽,也不会像在课内那么文静。
但是在上周体育课上,他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动手打人,并且出手比较狠。
当我把他叫到面前了解情况时,他一边稀里哗啦地大哭,一边又大声地理论,与那个害羞、文静的男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我发现他有一个习惯:吃红领巾。
课上玩橡皮等仅仅是他的小动作,一般不离手、不离嘴的就是他的红领巾。
上课吃红领巾,下课走路嘴里也塞着红领巾,连批作业时也不放过,一边给老师改作业,一边手拿红领巾角吸得津津有味。
二、个案指导(一)全面了解孩子,从家庭教育入手是什么原因让星宇情绪如此失控呢?从聊天中我得知,星宇的父母都是高学历且在外企工作,特别是父亲长期在外地。
他从小就缺失父亲的关爱,情感脆弱,情绪易波动,缺少男性的刚强和坚毅。
在遇到困难,内心感到焦虑时,需要一些介质对自己进行一些安慰,以获得安全感。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觉得孩子内心是有一些紧张和焦虑的。
接着我请教了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心中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星宇的问题,根本上是家长的问题。
于是我决定请星宇的妈妈到学校来聊一聊。
那天下午,星宇妈妈如约而至。
可能是因为她自身比较成功,所以她给人一种有优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觉。
我请她到安静的心理辅导室,面对面坐下来,先倾听她的想法,她声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心得。
家校共育教育教学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校共育已经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案例以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明为例,探讨家校共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10岁,四年级学生。
他性格开朗,热爱学习,但学习成绩一般。
在家庭中,小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在学校,小明表现出以下问题:1. 学习习惯差:小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经常抄袭同学作业。
2. 与同学关系紧张:小明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
3. 生活自理能力差:小明生活自理能力差,经常需要父母帮忙穿衣、吃饭。
针对小明的问题,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以下家校共育方案:三、家校共育方案1.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学校成立了家校共育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同时,学校建立了家校微信群,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2.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开展讲座,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同时,学校与家长签订家庭教育协议,明确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3. 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篮球、足球、绘画、音乐等。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学校组织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与孩子一起参与学习活动。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5.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校表现、家庭表现、兴趣爱好等信息。
家长可以通过成长档案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家庭教育方法。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共育,小明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习习惯明显改善:小明上课注意力集中,作业完成及时,成绩稳步提高。
2. 人际关系融洽:小明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关系融洽,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3.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小明学会了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以下是 9 条家校共育案例故事:故事一:小明一直很调皮,在学校总是捣蛋,老师都快没招了。
有一天,老师打电话给小明的妈妈,哎呀,你说这可咋办呀?妈妈一听也着急了。
然后呢,妈妈就和老师商量,咱们得一起想办法呀!之后,妈妈每天都会和小明聊天,问他在学校的情况。
嘿,你猜怎么着,小明慢慢开始改变啦!就像一棵小树苗慢慢被扶正了一样!这不就是家校共育的力量嘛!故事二:咱们班的小红啊,学习成绩不太好,她自己都有点没信心咯。
可是她的爸爸可没放弃呀!爸爸主动跟老师沟通,说要和老师一起帮小红提高。
老师给小红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爸爸在家也严格监督。
哇塞,一段时间后,小红的成绩那是蹭蹭往上涨啊!这不就跟跑步一样,有人在前面拉着,有人在后面推着,能跑不快嘛!故事三:记得有一次,小刚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了。
老师发现后,赶紧通知了小刚的家长。
家长一来,哎呀呀,那着急的样子,真让人感动。
家长和老师一起和小刚谈心,让他知道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盖房子,家校一起努力,才能把小刚这栋“房子”盖得坚固又漂亮呀!故事四:小张特别内向,在班级里都不太爱说话。
老师注意到后,找到小张的妈妈交流。
然后呢,妈妈就在家里鼓励小张多表达自己,老师在学校也创造机会让小张发言。
慢慢地,小张变得开朗起来啦!这不就是家校共育把小张这朵小花浇灌得绽放了嘛!故事五:小李一直对画画很感兴趣,但是学习成绩一般。
老师和家长商量后,决定支持小李发展他的兴趣爱好。
家长给他报了绘画班,老师在学校也鼓励他参加绘画比赛。
你看,现在小李的画可漂亮了,学习也更有动力了!这难道不是家校共育让小李的翅膀展开了吗?故事六:小王有段时间沉迷游戏,学习都不顾了。
这可把老师和家长急坏了。
于是呢,家长严格控制他玩游戏的时间,老师在学校给他讲学习的重要性。
嘿,小王还真就慢慢戒掉游戏了,学习也赶上来了!这就像把迷路的小羊羔给找回来啦!故事七:班里的小吴学习很努力,可总是提高不了成绩。
未完成作业家校协同交流记录
未完成作业家校协同交流记录家校协同交流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双方的互动和沟通,共同努力推动学生的发展和学业进步。
家校协同交流记录是记录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反馈记录,有助于双方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制定适当的教育方案。
以下是一个未完成作业的家校协同交流记录的例子:日期:XXXX年XX月XX日学生姓名:小明家长姓名:张先生学校老师:王老师记录内容:1.学生情况:小明是一个九年级的学生,他在学校表现良好,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然而,在家庭作业方面,他经常忽视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导致作业堆积,无法按时完成。
此外,小明还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被老师批评。
2.家长介入情况:张先生表示,他在家中经常提醒小明完成作业,并帮助他解决遇到的困难。
然而,张先生认为他的提醒有时候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小明反感。
因此,他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帮助小明解决学习问题。
3.学校老师介入情况:王老师表示,他已经注意到小明在作业和课堂上的表现问题。
他已经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询问了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小明表示在完成作业方面,他常常感到压力过大,导致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他在课堂上分心的原因是觉得一些课程内容过于枯燥,难以引起他的兴趣。
4.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根据小明所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和家庭达成了以下一些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4.1.家庭方面:张先生将提醒小明关注正确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帮助他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压力过大。
4.2.学校方面:王老师将尝试通过增加课堂互动和趣味性来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
他还会监督和指导小明的作业完成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4.3.双方合作:学校和家庭将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对小明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家庭将及时向学校反馈小明的进展情况,学校将提供个别辅导和鼓励,帮助小明克服学习困难。
5.评估和反馈:学校和家庭将定期评估小明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并及时记录下来。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案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案例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案例》
嘿,咱就说说那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事儿,可真是太棒啦!
有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活动。
就像搭积木一样,学校是一块,家庭是一块,社会又是一块,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要搭出一个超级棒的“育人城堡”!那天,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了环保知识,孩子们都听得可认真啦,“哇,原来垃圾分类这么重要啊!”这就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颗颗绿色的小种子。
放学后,家长们也行动起来啦!“宝贝,今天老师讲了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家里的垃圾怎么分类吧!”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收拾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真的是言传身教。
这可不就是给那些小种子浇浇水嘛!
到了周末,社区也来助力啦!他们组织了一场环保活动,孩子们都踊跃参加。
“嘿呀!我们去捡垃圾,让小区变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在小区里跑来跑去,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这不就是家校社完美结合的例子嘛?三者就像三条腿的凳子,少了哪一条都不行啊!学校给予知识,家庭给予陪伴和引导,社会提供实践的机会,这样孩子们才能茁壮成长。
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有责任感,更懂得关心环境,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吗?这就好比种庄稼,家校社就是阳光、雨水和土壤,只有共同作用,才能长出健康饱满的庄稼。
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家校社协同育人中来,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呀!因为这真的太重要、太有意义啦!。
家校共携手,让孩子抬头前行——家校沟通成功案例
家校共携手,让孩子抬头前行 ——家校沟通成功案例发布时间:2022-11-11T08:34:36.666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7月14期作者:张生[导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张生威海市文登区七里汤中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作为班主任,我对此深有体会。
每当学生出现问题,我总会追根寻源,主动与其家长联系,甚至上门家访,深入解决问题。
今年刚接手的班级中,有个男生,他性格略显内向,不合群,时常低头耷脑的——上课不听老师讲课,课后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国庆小长假,他居然离家出走了!一听说这个消息,我马上意识到,孩子的家庭教育必定是欠缺的。
果然,经了解,孩子妈妈是河南人,小学没毕业,没读过几年书,爸爸虽然也是本地人,但小学也没有毕业。
他的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住在农村,管理着几亩果园。
今年暑假后,他的爸爸妈妈便经常回乡下照顾老人,帮忙干活。
而孩子在每个周末也会回乡下,然而父母并不管他,任由其在村子自由玩耍。
于是,他在村里结交了几个不读书的“小混混”,生了厌学情绪。
这次离家出走,就是他和其中一个小混混商议好的,他偷拿了家里1000块钱,想要离家出走,开直播,做网红。
我走进了孩子的家里,开始了面对面的家访。
面对孩子的情况,孩子爸爸很是恼火,但却无计可施,他直言以前经常骂,时常打,这次真是没有招了,孩子铁了心不想上学,就是想当网红、出名。
了解到这些,我没有批评孩子,反而肯定他能够有自己的目标与计划,表示理解他的心理。
有了我的理解与肯定,孩子强硬的态度有了缓和。
接下来我给他讲了开网红、做直播需要哪些条件,做哪些准备等,也给他讲了很多开直播、做网红的背后的故事,让他明白这样的生活表面很光鲜,实际背后需要付出很多,一个人的出名,背后有很多人在忙碌,甚至是整个团队日夜不眠的付出。
XX学校小学生家访记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XX学校小学生家访记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XX学校小学生家访记录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我校开展了小学生家访活动。
下面是我对一次家访的记录。
访问对象:小学一年级李晓的家庭访问时间:2021年10月15日访问人员:学校教师李老师一、家庭环境与成员介绍李晓的家位于市中心的一栋小区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家庭成员有父亲、母亲和李晓。
父亲是一家企业的经理,工作繁忙但对李晓的学习成绩很关心,经常在晚餐时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母亲是一位全职主妇,她在家的时间多,负责照顾家务和孩子的日常生活。
二、家访内容1. 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与父母交谈中,得知李晓在学校的表现良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和谐相处。
父母也表示会及时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2. 涉及家庭教育方式经询问得知,李晓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鼓励李晓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整理书包、收拾玩具等,以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每天晚上,父母都会陪李晓一起完成作业,并与他一起复习课堂内容。
3. 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在家访中了解到,李晓的父母定期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他们认为与学校的积极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问题与建议1. 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升通过与父母的交流得知,李晓的学习能力较好,但在数学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建议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2. 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期望父母表达了对李晓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社团,以满足孩子的综合发展需求。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家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李晓的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方式。
家校社共育成功案例
家校社共育成功案例在咱们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镇上啊,有这么一个让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的家校社共育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个叫小明的小男孩,那可是个出了名的调皮鬼。
在学校里,他上课老是走神,不是在课本上乱涂乱画,就是偷偷跟同桌讲小话。
老师们都很头疼,跟他讲大道理吧,他就像没听见似的,左耳进右耳出。
小明的爸妈呢,平时忙生意,也没太多时间管他。
每次看到小明的成绩单,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家庭和学校之间就像隔着一堵墙,各自都使不上劲儿。
这时候啊,社区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
社区里有个退休的老教师,李爷爷。
李爷爷是个热心肠,看到小明这样的情况,就琢磨着得做点什么。
他先是跟学校的班主任聊了聊,了解小明在学校的各种表现。
然后又去小明家,和他爸妈唠家常,这一聊才知道,原来小明爸妈也很无奈,不是不想管,是不知道该怎么管。
李爷爷就想出了一个妙招。
他在社区组织了一个亲子活动,这个活动可有意思了。
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说教活动,而是充满趣味的亲子运动会。
每个家庭都要组队参加,像什么两人三足啊,接力比赛之类的。
一开始,小明和他爸妈还有点别扭,毕竟平时相处的时间少,沟通也不多。
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相互配合。
小明不小心摔倒了,他爸妈那紧张的神情,赶紧跑过去扶他起来,这一刻,小明感受到了爸妈的关心。
而爸妈呢,也看到了小明不服输的那股劲儿,原来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从那以后,小明爸妈就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小明做作业,听他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
学校这边呢,班主任也发现了小明的变化,就趁热打铁。
知道小明喜欢画画,就专门在班上组织了一个小画展,鼓励小明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这可把小明高兴坏了,他为了能画出更好的作品,上课也认真听讲了,因为他想把老师讲的那些美好的东西都画到自己的画里。
社区也没闲着,李爷爷又组织了一个课外读书小组,把孩子们都聚在一起读书分享。
小明在这个小组里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讨论书里的故事,他的眼界也变得更开阔了。
家校协同育人优秀案例
家校协同育人优秀案例下面我将介绍一个成功的家校协同育人案例,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了解这种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案例背景:某小学开展家校协同育人活动某小学位于城市中心,是一所普通的小学,学生来自各种家庭背景。
尽管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
为此,学校决定开展家校协同育人活动,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内容:定期举办家校联谊活动为了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学校定期举办家校联谊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参加各种活动。
每次活动都有特定的主题,如亲子运动会、家庭读书分享会、家校趣味比赛等,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家校联谊活动中,学校还会邀请专家来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求。
同时,学校也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孩子学习和生活。
活动成效:学生成绩和品德得到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协同育人活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家长们对学校的支持度也逐渐提高。
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表现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学校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钢琴、舞蹈、绘画等。
学校通过家庭作业、家庭日常生活,引导孩子们逐渐学会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同时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家长们也更加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和家长学习班,增长家庭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水平。
他们与学校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结语:家校协同育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业、品德、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希望更多的学校和家庭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建设更好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家校协同育人故事
家校协同育人故事以下是 9 条家校协同育人故事:1. 有一次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他回来后特别委屈地和我说了这件事。
我当时就火冒三丈,这怎么能行!我立马跟老师沟通,老师也特别重视,和对方家长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
嘿,你说这家校合作是不是特别重要!要是没有双方一起努力,孩子的委屈可怎么解决呢!2. 记得那次学校组织户外活动,孩子特别兴奋。
我也积极地参与进去,和其他家长一起帮忙准备东西。
当看到孩子们开心玩耍的样子,我心里那叫一个甜啊!这不就是家校协同的美好成果嘛!大家一起为了孩子的快乐而努力,多棒啊!3. 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成绩下滑得厉害。
我着急啊,赶紧和老师交流。
老师耐心地给我分析原因,还给出了很多建议。
之后,我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慢慢地成绩就上来了。
难道这不是家校协同育人的神奇之处吗?4. 学校要搞一个科技节活动,我和孩子一起商量要做什么项目。
我们一起找资料、做实验,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活动那天,看到我们的成果展示出来,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家校协同就是能激发孩子和家长的无限创造力啊,你能不认同吗?5. 我家孩子比较内向,在学校也不怎么说话。
老师注意到后,和我商量怎么去帮助他变得开朗些。
我们一起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鼓励他参加一些小组活动。
果然,孩子慢慢变得活泼了。
家校一起为孩子的性格培养努力,这力量可太大了啊!6. 有回孩子在学校犯了个小错误,老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和我沟通。
我也没有一味责怪孩子,而是和他讲道理。
最后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
这不就说明家校互相配合,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吗?7. 学校开家长会,我和其他家长交流得特别开心。
我们互相分享教育经验,还一起讨论。
一年级学生家校共育教育案例
一年级学生家校共育教育案例【案例概述】xx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才刚刚进入小学半年的他是班里名副其实的“小蜗牛”。
无论是理书包、整理桌板,或是写字,干什么他都会比别人慢上许多。
每次老师、同学好心地催促他动作快点,他也总是一脸茫然,真让人替他着急。
为了拯救这只“小蜗牛”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便和他的妈妈一起出谋划策,试图学校、家庭两手抓,早日帮助他养成做事不拖拉,写字不分神的好习惯。
【目标与内容】拯救计划的主要目标有三点:一、认识拖延症的后果这一阶段孩子做事拖拉,根本源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当和良好教育方式的缺失。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都依着孩子。
当孩子开始出现做事磨蹭的迹象时,家长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纠正坏毛病。
同时,一些家长自身做事不遵守时间规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
因而,要帮助孩子纠正做事拖拉的毛病,教师首先要帮助家长们从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教师和家长都要让孩子认识到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和严重性。
家长切不可给孩子任何借口,如发现孩子出现拖拉的苗头,一定要及时制止,不以任何的溺爱来对待这种不好的习惯。
二、好习惯从点滴抓起由于现在独生子女众多,又多是由家中老人照顾生活起居,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做任何事都容易依赖家长,最终导致动手能力差,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教师要指导家长改变传统观念,从生活习惯着手,尽量放手让孩子尝试自理,从而学会主动去做。
三、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效率意识一个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绝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更多表现在生活与做事的方方面面。
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不但做作业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时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而现在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溺爱,缺乏严要求,只会一味地催促、央求其快点完成。
甚至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做作业时干扰孩子,这样日复一日孩子也就没有时间观念,更别提效率的概念。
家校携手,以爱育爱——家校共育案例浅析
家校携手,以爱育爱——家校共育案例浅析发布时间:2021-03-18T14:33:56.2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5期作者:唐淑芳[导读] 刚接手五X班时,我就发现木子与众不同:内向、不说话,脸上看不到笑容,唐淑芳深圳市宝安区翻身小学 518133摘要:刚接手五X班时,我就发现木子与众不同:内向、不说话,脸上看不到笑容,上课眼神躲闪,下课故意打闹,且时不时流露出凶狠的眼神,与同学有冲突时从不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自己解决,或独自委屈,对于老师主动的询问从不理睬。
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也不见有家长来参加。
数次电话家长都难能接通,好不容易接通电话,家长也是极其不耐烦,也拒绝老师家访。
关键词:家校沟通;语言艺术;共情同理;以爱育爱要想真正有效地帮助孩子,必须充分了解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情况。
根据木子的表现,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去家访一次,跟家长进行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沟通。
一次,二次,三次,终于打通了家长的电话,告知去家访的时间,谁知孩子爸爸竟很随意地说:你们来就来吧,孩子爷爷奶奶会在家的。
我更奇怪了:孩子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做父母的怎么不参与老师的家访?孩子妈妈呢?带着一连串问题,我敲开了孩子家的门。
果然,迎接我们的只有孩子年迈的爷爷奶奶,尽管我一再委婉地劝告孩子爸爸尽量回来跟老师交流交流。
从爷爷奶奶半客家话半普通话的表述中,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大致情况:木子从小就没有妈妈(妈妈去哪儿了,老人没说我们也不便问),爸爸娶了小妈,又生了三个孩子,爸爸和小妈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过,木子只好跟着爷爷奶奶。
只有逢年过节的家庭聚餐时才能见到爸爸。
摸清了孩子的底细,我倒松了一口气。
木子是典型的缺爱的孩子,对这类孩子教育起来并不难,只要多加关注,倾注真诚的爱,走进孩子的心,温暖孩子的心,融化孩子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一段时间后,孩子确实有些改变,虽然还是话不多,但笑容多了,凶狠的眼神没有了,而且会主动接近老师,时常帮老师收拾课本啥的。
家校共育记录25篇个案
家校共育记录25篇个案
1. XX家的育儿故事随着孩子的成长,XX家的家长和老师共
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
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
孩子学习,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他们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支持学校的教育理念,并与其他家长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2.
XX的学习进步 XX在学校的表现一直不太好,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
然而,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老师给予了XX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家
长与老师共同制定了学习计划,鼓励XX参加课外活动,增强自信心。
现在,XX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3. XX的转变以前,XX在家里总是表现出懒散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现在,他的家长通过与老师和学校的合作,对XX进行了正确的引导
和教育。
XX变得更加有责任感和自律性,在学校和家里也表现得更好。
家长们对学校的教育方式表示赞赏和感谢。
这些例子只是一部分,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如果您需要更多个案或其他方面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家校共育典型案例
家校共育典型案例
《家校共育典型案例:让梦想起航》
嘿,你知道吗,家校共育可太重要了!就好比是一艘船,家庭和学校就
像那船的双桨,只有一起用力,才能让船平稳地向前行驶,把孩子送往成功的彼岸。
我来讲一个我们学校的典型案例吧。
有个叫小明的孩子,特别调皮捣蛋,在学校里总是惹事。
老师找他谈了好多回,效果都不明显。
哎呀,这可把老师愁坏了!但老师们没有放弃,决定和家长一起想想办法。
老师主动联系了小明的家长,和他们详细地说了小明在学校的情况。
家
长一听,也着急了呀,“哎呀,这孩子怎么这样啊!”他们赶紧和老师一起商量怎么帮小明改正。
老师建议家长在家里多关注小明的行为,多和他沟通,树立一些规矩。
家长呢,也表示会积极配合。
从那以后,家长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小明聊天,听他说说学校里的事情。
如果小明表现好了,就给他一些小奖励。
学校里,老师也时刻关注着小明,
一有进步就表扬他。
嘿,你还别说,慢慢地,小明的行为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那么调皮捣蛋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呢!
这不就是家校共育的力量吗?就像造房子,学校是一方面,家庭是另一方面,缺少了谁都不行啊!如果家长和老师都能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引导孩子,那孩子们肯定能茁壮成长,不是吗?
所以啊,家校共育真的太重要了!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吧!难道不是吗?。
家校共育记录2
郭雯老师:我是四年级的班主任,一路走来,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在成长的过程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家庭的理解。我也非常同意刚刚周老师所讲的,班级的学生以及家长我们在认知和了解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朋友。家庭教育中将正确的态度迁移默化给学生,也为我们开展教育打下来深厚的基础。
学生成才离不开家庭,在成才过程中,父母放弃了很多,感谢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活动效果
座谈会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结束,很多家长意犹未尽,会后依然到办公室和老师促膝交流,家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XXX小学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家校共育活动记录
班级
一班
活动时间
2022.3.19
活动主题
家校活动
参加人员
班主任、护导及全班学生家长
主持人
XXX
活动
目的
加强家校交流
活动于支持理解我们工作的家长表示感谢。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我们老师就会尽自己全力让他们成人、成才。
家校的共同教育改变了他
家校的共同教育改变了他西舍小学杨丽琴他,四年级的一位学生,聪明、很少言语,在学校是个听话的学生,成绩优秀,然而曾经的他在家中却是不一样的表现。
在我接任这个班之前,就对这位学生早有耳闻,经常进入游戏室,在家不听父母的教育,还和父母顶撞,甚至撞头、不吃饭来威胁父母。
当我接了这个班后,我主动和这位学生交流,了解情况,得知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由母亲在家料理他的学习生活,母亲一开始对他要求不严,只要成绩好,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不想做的事就不做,因为这孩子思维比较敏捷,中低年级的内容不是很难,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所以他的所作所为母亲一直支持他,他要上网打游戏,家中没有电脑,母亲给他钱让他去游戏室打,他要看电视看到深夜也不管,渐渐地,养成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当他的成绩慢慢下降时,母亲才意识到这样放纵他不好时,她的孩子已经不听他的话了。
开学报名的那天,是他的妈妈送他来的,当报到他时我没有马上给他报名,询问了他在暑假中的情况,又从他的母亲那里了解的情况,得知他在假期中还存在打游戏等不好习惯时,我让其先到一边想想现在是上四年级了,你该怎样做?然后与其母亲交流,和她商讨怎样共同来改掉他的这些不良爱好。
通过这次报名,这位学生意识到老师开始关注他的这些不良的习惯了。
开学没多久,他的妈妈到学校来和我交流,说他的儿子又打游戏了,我就询问他的妈妈具体情况,得知这位学生把平时妈妈给他买早饭的钱节省下来,到休息天一人到游戏室打游戏,没钱就在游戏室看别人打,直到晚上才回家,母亲在家急得要命。
我就一方面叫她母亲尽量不要给钱孩子,另一方面我利用班队活动课让学生来进行一次大讨论“打游戏好不好?,如果你的同学在打游戏,你会怎样劝他?”通过这一活动,他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妈妈又来了,对我说:“现在,我的儿子现在不打游戏了,但是在家不是先完成作业,而是看电视,直到晚上九、十点才急匆匆地做作业。
”听了这事,我就在全班进行“什么时候做作业?每天是否看电视?每天在家除了做作业,你还做什么?等”调查,这一调查效果真灵,从他的妈妈那里传来好消息,现在不看电视了,作业也知道先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记录册,改变你我他
----家校共育追梦少年案例
作者姓名:李娟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联系电话:65770201
主题背景:
我校地处重庆郊区,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家中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据我调查得知,我们班49个孩子中,就有10个孩子为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均不在身边,一年半载才回来一次。
还有几个为半留守儿童,父母偶尔回来一次,多数是打打电话。
留守儿童们心里的孤单与无奈常常找不到地方寄托。
伴随着我区“家长教育行动计划”的启动,我在班上进行了试点实验,通过一个多月的《幸福家庭成长记录册》填写,在“幸福成长日记”里让我充分感受到两个不一样。
一是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天天流露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互动;二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通过这样特别的倾述方式,向我表达了心中的烦恼。
我每天都是带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的心情看完他们的分享。
每天的成长日记中,最让我关注的就是那些留守孩子的记录,他们对我非常信任,真实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了倾吐。
作为老师的我,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惆怅着他们的惆怅。
我根据日记里的记录及时做到了有效地和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一个个心灵孤单的留守孩子们走出了烦闷,从此开心快乐地生活着。
案例描述:
早上,我按照惯例,认真地读着学生写在《幸福家庭成长记录册》上的日记:
属于我的伤心
今天,我感到极度伤心和自卑。
外婆每天好似厌倦了我的问题,我问外婆今天心情怎么样,她乱说了一个喜。
可当我问她为什么开心时,她就对着我一阵乱骂,把我弄得一头雾水。
本来我今天的心情很好的,美术画画也得了一个A,可当我带着好心情回家时,居然被外婆这样无情地打破了。
我不想要这样的外婆!我想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今天是周末,我盼望着爸爸妈妈回家看我。
可是,我上午一直在家等,下午出去又回来,出去又回来,仍然没等到他们回来的身影……
看到这样的日记我很心疼,于是,在这位孩子的批语里,我这样写道:“今天回家和外婆换个话题交流,说些开心的事,找回原本的好外婆,让外婆的烦恼随之消失。
或许,你的好外婆又回来了。
”我知道,这些话只是安慰安慰孩子而已,其实孩子也不明白大人为什么要这样无常。
所以,我把目标还是放到了孩子妈妈的身上。
回到家,我把孩子的日记拍照发给了妈妈,他妈妈很快回复了。
感慨说道:“老师,这都是我们的不对,没有和孩子多沟通交流。
我们没有想到孩子在外婆家会有这些烦恼。
谢谢你给我们的提醒!”我和孩子妈妈在QQ 上聊了很多,该孩子其实最渴望的是能在爸爸妈妈身边上学,他有几
次都在日记中写道:“我好想妈妈他们能在我身边陪着我学习啊!”我提议说,希望孩子上初中能在身边。
妈妈立即表示,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
后来,孩子又写了这些日记:
孩子内心的声音
看了李老师的方法,外婆似乎有一些好转,我仍在继续努力。
今天,外婆终于“回来”了,什么都非常配合我。
我的好外婆回来了!我太高兴了!
今天是6月10日,是我妈妈的生日。
下午,妈妈一回到家,我就去给了妈妈一个热情地拥抱,嘴里便自然滑出一句出自内心的话“生日快乐!”。
晚上,妈妈准备亲自下厨为家人做几道菜,外婆和小姨在旁边为主厨打杂。
当饭菜上桌时,每一口都是那么温暖,每一口都是那么快乐,每一口都是那么温馨。
好久没吃妈妈烧的菜了,此时更感觉,妈妈在身边真好!
案例分析:
近一个半月的实践告诉我:家校及时沟通带来的教育行为微变化让孩子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心教育让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孩子的情感缺失得到了补偿,小学生的需要其实很容易得到满足。
学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进而主动学习、快乐生活,家校氛围就会相当融洽。
教书育人的路上收获颇多,其实每个孩子都最想在自己父母的身边生活和学习,毕竟隔代教育有很多不妥当,不合适。
外婆关注的是
生活,最多是思想,而未能关注心灵情感,导致沟通出现了障碍。
长辈们不允许任何人欺负孩子,有时连父母正确的批评教育,他们也要进行干涉,帮其辩、偏袒,弄得父母都束手无策。
这会酿成了孩子们的个性倔强、争强好胜。
长辈们不在意孩子的感受,以为供他吃,给他穿,就是最大的满足。
其实他们远不知道,孩子也需要沟通,孩子也有想法,孩子也能感同身受啊!或许你们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副表情都会让孩子们很沮丧。
这会形成他们孤僻、孤单的不良心理。
抚养孩子不光是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更要解决思想的问题,尤其是心灵情感的问题。
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和孩子身边的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让他们感觉到留守儿童的孤单。
那么,在家校联系中,教师的作用或地位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看着孩子每天流露出的高兴和幸福,我的心情也自然跟着好起来。
可见,家长的微变化会给孩子们带来多么大的动力和幸福感啊!有了这样的幸福感,孩子们不会孤单、不会伤心、不会自卑,会的就是笑口常开、主动学习、快乐生活。
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好家校联系的纽带(比如这本记录册,或者是QQ群、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和家长进行方法沟通,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及时发现,及时弥补,及时鼓励,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受到形成合力的幸福感。
针对以上案例中的孩子,我是这样做的:校园内,我每看到他时,总会给予他真诚的微笑,有时还附上一句:“宝贝,你今天很幸
福哦!”;QQ群里,我及时给他妈妈反馈孩子的表现,妈妈表示非常高兴,我告诉妈妈要多鼓励孩子,多和外婆交流,达成共识,让孩子感受到幸福。
还把孩子们的好作品及时在班级群里分享,给其他家庭做榜样;分享课上,我会把每天有个性、有亮点的内容进行评价展示,送给他们真棒手势、微笑图片、星级评价等。
有孩子在记录册中这样写道:“每天发记录册时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刻,同学们翻阅着自己的册子,欣赏着李老师给予的评价,仿佛是和老师进行一次次心灵的对话。
这个时候成了我们的一种期待!”更可喜的是,家长们也行动起来了,他们在记录册里像读书时完成作业那样,认真地进行填写。
“难得一家三口都在一起有空闲时间,我们吃过晚饭就去散步。
走过一段田埂,我们看见了紫色的茄子,碧绿的丝瓜,青翠的竹林,这就是初夏的时节。
我们全家在这温馨甜美的环境下散步聊天,真是其乐融融。
原来幸福离我们是多么的近,陪伴孩子是多么有必要。
”
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呵护,尤其是来自父母亲人的呵护。
家长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父母的拥抱与陪伴,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平凡一本记录册,改变班级你我他。
这样的境界让孩子幸福,家长幸福,老师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