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莘农针灸处方集萃等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854a3cf78a6529647d53b0.png)
1大师出招: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
程氏“三才针法”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一、三才配穴程莘农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模式,通过天、地、人三才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提出针灸临床以“天、人、地”三部选穴,称为“三才配穴”。
三才对应天、人、地,即人体上、中、下三部。
人体整体划分:头颈以上为天(上),胸腹背为人(中),四肢为地(下);人体局部划分:胸腹部:横膈以上为天(上),横膈至脐中水平为人(中),脐至耻骨联合水平为地(下);腰背部:至阳以上为天(上),至阳到命门为人(中),命门以下为地(下);四肢部:肩膀、胯臀部至肘、膝部为天(上),肘、膝部至腕、踝为人(中),腕、踝至指、趾部为地(下)。
三才取穴举例:以人体整体划分,如失眠,天才取百会,人才取中脘,地才取神门、三阴交;胸部划分,如气虚,天才取膻中,人才取中脘,地才取气海;背部划分,如咳嗽,天才取肺俞,人才取脾俞,地才取肾俞;四肢划分,如四肢活动不利,上肢天才取肩三针,人才取曲池,地才取合谷;下肢天才取环跳、髀关,人才取足三里、阳陵泉,地才取太冲。
程莘农认为,“三才配穴”的临床运用不能机械死板,应根据病情、病性、病位,并结合中医辨证思维灵活变通,可整体运用,可局部运用,也可整体与局部结合运用。
二、动手探穴程莘农指出,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
古代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
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斟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乃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
近现代针灸名家郁证医案撷萃
![近现代针灸名家郁证医案撷萃](https://img.taocdn.com/s3/m/4d8069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2.png)
近现代针灸名家郁证医案撷萃张旭东;李瑞【摘要】目的:归纳总结10位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诊治郁证的方法以裨益临床.方法:选取10位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对其生前诊治郁证医案进行搜集整理.结果: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按照生年依次为王乐亭,杨永璇,夏寿人,彭静山,邵经明,郑魁山,程莘农,师怀堂,于书庄,贺普仁,共25则医案.结论:10位针灸名家诊治郁证注重疏调情志,畅达神志,重视培补后天脾胃,健固中焦之气,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并且内关穴运用较为普遍.%Objective:To conclude and summarize ten late acupuncturists'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reating melancholia in modern times,therefore to benefit clinical work.Methods:Ten late famous acupuncturists in modern time were chosen, and their medical cases of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melancholia were collected and organized. Results: Ten late famous acupuncturists in modern time in proper order according to the year of birth were:Wang Leting,Yang Yongxuan,Xia Shouren,Peng Jingshan,Shao Jingming,Zheng Kuishan,Cheng Zinong,Shi Huaitang, Yu Shuzhuang and He Puren, and altogether 25 medical cases. Conclusion: Ten famous acupuncturists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melancholia emphasize regulating the emotions and smoothing the spirits,the tonification of spleen-stomach,invigorating middle-energizer Qi and investigating the causes and how to get the disease, treating the disease along the syndromes,and using Neiguan(PC6)more commonly.【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8(031)003【总页数】4页(P108-111)【关键词】郁证;名家;医案;针灸【作者】张旭东;李瑞【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郁证是以心情抑郁不舒、胁肋胀满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由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所致。
针灸配伍方
![针灸配伍方](https://img.taocdn.com/s3/m/5a864d2e4b73f242326c5f04.png)
1 、腰背承山求,2 、肚腹公孙留,3 、头顶寻风池,4 、面口地仓收,5 、咳喘取二定,6 、夜啼二柱谋,7 、小腹三阴交,8 、转胎至阴灸,9 、二沟通便秘,10 、隐白停崩漏,11 、鼻衄当泉止,12 、心胃内关疏,13 、腿痛刺重海,14 、目疾透攒竹,15 、大椎解热,16 、少商利咽喉,17 、阿是蠲酸痛,18 、人中善急救,19 、眩晕绝骨觅,20 、失眠安神,21 、疳积四缝妙,22 、补虚关元优,23 、心疾针通里,24 、肝肾调蠡沟,25 、遗尿缩泉求,26 、胃痛二脘留,27 、肠痈寻阑尾,2 8 、尿频二溪收。
1 、腰背承山求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肛诸症。
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针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
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
针灸方:( 1 )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神门。
(2 )肩背酸痛:承山、天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
2 、肚腹公孙留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
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
”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
《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3 、头项寻风池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
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
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
国医大师资料
![国医大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aeeec8e27284b73f34250bf.png)
国医大师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一起组织的首届“国医大师”评审工作。
取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
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诞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从事中医药工作60余年,执教近50年,德高望重,学验俱丰,参与创建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为我国首批中医药学教授与研究生导师。
前后主讲了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课等,为国家培育了大量中医药专业人材,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专科与本科生、19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和校内外数十名骨干教师。
主持了3项部局级科研课题,对缓衰、退热等中药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功效。
其中退热药“黄栀花口服液”已被用于临床。
擅治内科杂病,治验甚众,深受患者爱戴。
曾发表论文20余篇,高作23部。
代表作《临床有效中药学》取得学者好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是中高级中医药人员宝贵的参考书。
针灸配伍方资料讲解
![针灸配伍方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fa294b551810a6f4248693.png)
针灸配伍方1 、腰背承山求,2 、肚腹公孙留,3 、头顶寻风池,4 、面口地仓收,5 、咳喘取二定,6 、夜啼二柱谋,7 、小腹三阴交,8 、转胎至阴灸,9 、二沟通便秘,10 、隐白停崩漏,11 、鼻衄当泉止,12 、心胃内关疏,13 、腿痛刺重海,14 、目疾透攒竹,15 、大椎解热,16 、少商利咽喉,17 、阿是蠲酸痛,18 、人中善急救,19 、眩晕绝骨觅,20 、失眠安神,21 、疳积四缝妙,22 、补虚关元优,23 、心疾针通里,24 、肝肾调蠡沟,25 、遗尿缩泉求,26 、胃痛二脘留,27 、肠痈寻阑尾,2 8 、尿频二溪收。
1 、腰背承山求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肛诸症。
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针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
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
针灸方:( 1 )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神门。
( 2 )肩背酸痛:承山、天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
2 、肚腹公孙留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
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
”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
《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3 、头项寻风池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
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
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
针灸配伍方
![针灸配伍方](https://img.taocdn.com/s3/m/5285befa2af90242a995e566.png)
1、腰背承山求,2、肚腹公孙留,3、头顶寻风池,4、面口地仓收,5、咳喘取二定,6、夜啼二柱谋,7、小腹三阴交,8、转胎至阴灸,9、二沟通便: 秘,10、隐白停崩漏,11、鼻衄当泉止,12、心胃内关疏,13、腿痛刺重海,14、目疾透攒竹,15、大椎解热,16、少商利咽喉,17、阿是蠲酸痛,18、人中善急救,19、眩晕绝骨觅,20、失眠安神,21、疳积四缝妙,22、补虚关元优,23、心疾针通里,24、肝肾调蠡沟,25、遗尿缩泉求,26、胃痛二脘留,27、肠痈寻阑尾,2 8、尿频二溪收。
1 、腰背承山求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肛诸症。
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针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
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
针灸方:(1)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神门。
承山、天(2 )肩背酸痛: 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
2、肚腹公孙留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
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
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
《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3、头项寻风池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
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
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
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风池,阳维脉又通督脉,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又按循行可治疗颈项、耳、目、侧头部及脑部诸种疾病。
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https://img.taocdn.com/s3/m/f983ae8e0975f46527d3e17c.png)
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大国医22009年6月19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联合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
2009年12月,囊括了30位国医大师保健经验的《大国医》登陆图书市场并迅速走红,上市3个月加印7次,得到许多读者的认可。
本书不仅是《大国医》的补充版,更是升华版。
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大国医2》从全新视角,用全新的方法,以全新的结构加以演绎、整合出最值得信赖的健康读本。
法制晚报、羊城晚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新华网、中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等各大媒体曾联合报道、连载《大国医》的养生智慧。
本书为“大国医”第二本,较之第一本以养生保健经验为主,第二本更注重秘术与绝学,实用性强,文中配有精美插图,将养生实物化、具体化,操作简便,板块灵活,针对性强,“国医大师常用腧穴位置功效表”实用、科学。
书中结构清晰,信息量大,所涉及的养生范围广,主要解决读者“防病”与“治病”两方面的问题,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生活、经络养生等多方面切入,并对国医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加以整理,权威、科学,有参考价值。
总体说来是一本很好的养生文本。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
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其中既有国医大师自拟的验方,如颜德馨教授的“生发丸”、“犀泽汤”,李振华教授的“软坚消癖汤”,任继学教授的“温化滋胰汤”、“治痫宝丹”,班秀文教授的“清宫解毒汤”,李济仁教授的“平潜降压汤”等;也有许多古方今用经验,如用“抑肝散”治痴呆,用“清消饮”来减肥,用“补肾壮阳丸”治阳痿,用“补中益气汤”治不孕等;另外,还有贺普仁、程莘农等针灸大师的穴位处方。
浅谈针灸学教学方法
![浅谈针灸学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d3e9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5.png)
浅谈针灸学教学方法袁恺;王馨悦;姜云武【摘要】针灸学是基础理论与技术操作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是中医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稍显不足,也有部分学生反应学习枯燥、知识点零散、难记,动手能力差、临床诊疗能力不足等问题也较为显著.因此,如何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直是本学科教师教学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在针灸学教学中秉着丰富教学过程、改进考核方法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8(016)005【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针灸学;教学过程;考核方法【作者】袁恺;王馨悦;姜云武【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针灸学是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一门专业课。
传统的针灸学教学模式多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的灌注式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以及提高临床操作能力等。
故笔者对如何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又能提高针灸临床操作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针灸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了一套与针灸学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既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针灸临床思维和创新性。
现将笔者的一点经验和体会汇总如下。
1 提升自身素质丰富教学过程针灸学是一门综合课程,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与针灸治疗三部分,其中经络腧穴部分以讲授基础理论为主,刺法灸法部分以实践操作为主,而针灸治疗部分则是以临床治疗为主。
针灸学这门课,不仅仅涉及到医学内容,更包涵了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等相关内容。
所以作为一名讲授针灸学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要有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以适应现阶段教学发展的需要。
刘清国运用火针从神论治抑郁症临证经验
![刘清国运用火针从神论治抑郁症临证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1524ab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5.png)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自责自罪、思维迟缓、饮食睡眠障碍等躯体伴随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情感精神障碍性疾病,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刘清国运用火针从神论治抑郁症临证经验刘继鹏1,杨可桢1,2,徐 萌3,臧颖颖1,袁静云1,龚 玉1,孙 娇1,李音音1 指导:刘清国(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2401;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6; 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摘要] 刘清国教授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治病求本,谨守神机逆乱之病机,谨遵调神开郁之法。
刘教授认为抑郁症病位在脑,临证选取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头部调神穴位,妙用火针疗法,共奏调神开郁、舒达气机、调畅情志之功。
并对典型医案进行报道,以期丰富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抑郁症;火针;神机逆乱;调神开郁;刘清国;临证经验[中图分类号] R249;R2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7-358X (2024)03-0299-05DOI :10.16295/ki.0257-358x.2024.03.015Clinical Experience of LIU Qingguo in Treating Depression from Spirit with Fire Needle TherapyLIU Jipeng 1,YANG Kezhen 1,2,XU Meng 3,ZANG Yingying 1,YUAN Jingyun 1,GONG Yu 1,SUN Jiao 1,LI Yinyin 1Mentor :LIU Qingguo(1.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2401,China ;2.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16,China ;3.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Professor LIU Qingguo scrupulously follows the method of regulating the spirit and relieving the depreesion based on the root causes of the disease and scrupulously observeing the pathogenesis of qi disorder. Professor LIU believes that depression is located in the brain ,clinically ,the acupoints of Baihui (GV20),Shenting (GV 24),Sishencong (EX -HN 1),and Benshen (GB 13),and acupoints in head to regulate the spirit are selected ,and fire needle therapy is applied flexibly ,which achieves the effect of regulating the spirit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regulating qi and emotions. And typical medical cases are reported to enrich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depression.Keywords depression ;fire needles ;qi disorder ;regulating the spirit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LIU Qingguo ;clinical experience[收稿日期] 2023-12-0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2074553)[作者简介] 刘继鹏(1996—),男,山东泰安人,2023年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基础与临床研究。
程莘农
![程莘农](https://img.taocdn.com/s3/m/e2d673ca76eeaeaad1f33041.png)
程莘农精诚大医银针度人作者:左文来源:《中华儿女》2013年第02期当代奇医功莫大焉年逾九旬的程莘农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里面唯一的针灸学家,也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唯一一位医学专家。
程先生人生经历之奇特,更令人啧啧称奇。
1921年8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
11岁起开始读中医学书籍,16岁时其父以500光洋作为拜师礼拜温病大家陆慕韩为师,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在瘟病、内科、妇科等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3年半后陆师傅因病去世,28岁的程先生便独立接诊,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
程先生本来是学内科的,1948年就获得了民国考试院医师证书。
但1954年考入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后,却让他当起了针灸教研组组长。
他本人那时根本不相信针灸,甚至非常反对针灸。
他为此专程找到负责此事的名医孙晏如老师,没想到孙老师说:“你给我两个小时,我给你讲药方和针灸的相通之处,我相信两小时后你不会再说自己不懂针灸。
”果然,两小时后程莘农心服口服接受了孙老的观点,自此开启了不开方子的针灸学研究。
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刚刚成立,对中医界医术高超的专业人士求才若渴。
国家卫生部专门下文,把程莘农调到了北京中医学院担任针灸教研组组长,兼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据说当时周总理向南京中医大学要人时,说了6个字:“先中央后地方”,程莘农班上的7人就这样被调来了北京,并且各负责一个领域。
当时,无论是医学界还是普通民众,都将经络学看作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有些人根本不相信人体内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存在。
为了让人信服,程莘农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查证经络上。
来北京后不久,程莘农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画出了人体经络表。
为了验证其准确性,卫生部科教司派出一位专家配合进行这项研究,程莘农依靠经络表,那位专家则用现代医学仪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检查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的结论竟然有80%以上相吻合。
程莘农用实践证实了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这一结论对我国早期经络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最顶尖5位针灸大师丨学术精髓
![中国最顶尖5位针灸大师丨学术精髓](https://img.taocdn.com/s3/m/7db1323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f.png)
中国最顶尖5位针灸大师丨学术精髓2006年5月25日,「针灸」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雪苔、贺普仁被推选为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11月16日,由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按照要求,中国推荐了程莘农、贺普仁、郭诚杰、张缙为代表性传承人。
上面出现的五位传承人无不是针灸界泰斗,是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针灸的最高水平,是所有针灸从业者与爱好者敬仰的存在,见贤思齐,怎样才能向他们学习呢?想跟随学习实在是机会渺茫,王雪苔先生主要是从事针灸学术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而且已经仙逝,另外四位大师也都快百岁高龄,对于普通学子来说,能够研读他们的学术经验就已经是幸事,也是很好的学习路径。
本文就是介绍这四位大师的一些经验和独特方法,主要参考自《中医针灸传承集萃》一书,才疏学浅,加上篇幅限制,下面的简略介绍纯粹是主观拙见。
01 程莘农程老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学习的是中药,书中记述当时他对针灸的看法很有意思,或许直到现在也还是中医内部的成见呢。
程莘农当时的思想观念却认为:中医大夫与针灸大夫虽都穿白大褂,但针灸大夫却站着像剃头匠,蹲着像修脚行师傅,扎扎戳戳,感觉明显低人一头。
再看看做推拿正骨的,头都得低到桌子下去,看来鄙视链无处不在啊。
1、学针灸的要求话虽如此,程老后来选择了针灸,也将全身心的热情与精力奉献给了针灸,他成了首批国医大师,针灸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声望卓著,病人越来越多,但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他却和普通大夫收一样的挂号费。
这就是程老在技术之外,对于高尚医德的修养。
他强调作为一名医生,“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并告诫后学:“临证笃于情,富贵不跌价,贫贱不轻视,凡人有难,所求必应。
”2、独特针灸体系程氏针灸本身就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程老行医70余载,加上刻苦钻研和学术科研,积累总结了一整套独特的针灸体系。
国宝级针灸大师的绝活
![国宝级针灸大师的绝活](https://img.taocdn.com/s3/m/2bea9b55312b3169a451a442.png)
国宝级针灸大师的绝活
针灸已传承至少5000年,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20余万的针灸师。而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医针灸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确定的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全世界仅有四位:程莘农、贺普仁、郭诚杰和张缙(jìn第一针
贺普仁,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原针灸科主任,教授,中国针灸协会高级顾问、北京针灸学会终身名誉会长。
擅长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风、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等。
近况:今年87岁,已不出诊。
提起中医针灸大师贺普仁,不得不说到他将气功、武术和针灸三者集为一体,开创独特的快速无痛针刺手法,并将较少有人问津的火针疗法重新挖掘出来,被同道和业内赞为“天下第一针”。
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贺普仁博采众家之长,用全新的治疗思想,创立了“贺氏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用毫针针刺)、温通法(用火针或艾灸)和强通法(用三棱针放血)。贺普仁尤为推崇温通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将0.5毫米粗、耐高温的金属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对准穴位,快进快出,不留针,整个时间不超过0.5秒,针刺后患者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的白点,感觉一点点疼。目前,贺老的火针疗法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风、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慢性小腿溃疡等病上均有显著疗效。
张缙(jìn):
24种毫针拿下寒症
张缙,曾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资深常务理事、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治疗:五官、妇科、脾胃等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需预约)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一天晚宴之后,田中角荣血压骤然增高。贺普仁接到通知,赶忙前去救治。原来,田中角荣患有高血压,但又贪杯,事后血压升高,人昏眩,头疼。贺普仁给他在曲池、合谷、阳陵、足三里处扎针,然后,在田中角荣的百会穴上,他又用了三棱针进行放血治疗。一放完血马上测量,田中角荣的血压下降了20mmHg,立刻见效。
中国当代针灸名家简介
![中国当代针灸名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93984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c.png)
中国当代针灸名家简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中国当代的针灸名家。
有这么一位针灸大家,程莘农院士。
老爷子那可是针灸界的泰斗级人物。
他扎针可有一套呢,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他的手啊,特别稳,那针下去又准又快,病人还没怎么感觉到疼呢,针就已经扎好了。
而且他对待病人那叫一个耐心,不管是啥样的患者,他都会轻声细语地问病情,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关心人。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针灸事业,培养了好多好多优秀的针灸人才,那些学生就像他播撒下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呢。
还有贺普仁教授。
贺老的针灸技术也是相当厉害的。
他就像是针灸界的武林高手。
他对火针的运用那可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很多疑难杂症在他的火针下都有了转机。
他总是充满热情地去研究针灸的各种疗法,想把针灸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他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眼里就只有病人的病情,一心就想把病人治好,那种专注劲儿让人特别佩服。
再说说郭诚杰教授。
郭老啊,他特别注重针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推广。
他就像一个热心的邻居大叔,总是想把针灸的好处告诉更多的人。
他在研究针灸对女性疾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很多女性患者在他的治疗下,身体的各种不舒服都得到了改善。
他还经常给年轻的医生分享他的经验,没有一点架子,就盼着大家都能把针灸学好,能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
这些针灸名家啊,他们都有一颗热爱针灸的心,用自己的双手,用那一根根小小的银针,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他们就像星星一样,在针灸的天空里闪闪发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针灸人不断前进呢。
还有一些年轻的针灸名家也崭露头角。
他们继承了前辈们的技艺和精神,又结合现代的医学知识。
他们在治疗现代病,像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颈椎病啊,还有年轻人的失眠问题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创新的尝试。
这些年轻的针灸师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活力,给针灸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也和那些老专家一样,用心对待每一个病人,让病人在针灸的治疗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灸法参考文献举要》
![《灸法参考文献举要》](https://img.taocdn.com/s3/m/0e3487de26fff705cc170a20.png)
河南正都艾灸养生《郝氏温灸》(第一部分灸法参考文献举要)1.《黄帝内经》2.《针灸甲乙经》3《肘后备急方》4《备急千金要方》5.《外台秘要》6《太平圣惠方》7.《黄帝明堂灸经》8.《备急灸法》9.《西方子明堂灸经》10,《扁鹊心书》11.《卫生宝鉴》12.《丹溪心法》13.《世医得效方》14.《医学入门》15.《类经图翼》16.《针灸聚英》17.《针灸资生经》18.《针灸大成》19.《针灸问对》20.《神灸经纶》21.《红炉点雪》22.《医宗金鉴》23.《周身经穴赋》24.《玉龙赋》25.《标幽赋》26.《通玄指要赋》27.《席弘赋》28.《百症赋》29.《金针赋》30.《四总穴歌》31.《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附:现代著名艾灸大家1.周楣声---热证贵灸灸感三相2.韩国金南洙【无极保养灸】论灸法3.程莘农(国医大师)论灸法4.高镇五论灸法5.魏稼---冰台医话6.田从豁—灸治未病灸治已病7.陈汉平---灸法研究与治验8.张仁----论灸法9.严氏化脓灸10.杨介宾之特色灸11.罗诗荣之铺灸12.陶崑之动力灸法13.李学武灸法特点14.严洁—灸法己见15.赖新生---艾灼缘经选灸三要16.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灸17.王玲玲----延缓衰老保健灸18.赵粹英----灸法研究19.高树中----脐灸研究与治验20.沈雪勇----灸法机制研究21.吴焕淦-----灸法研究与治验。
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
![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b9d8b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b.png)
2023-11-09•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岭南针灸主要学术流派•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的意义及价值目录01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中医学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针灸学术的起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起源背景历史记载文化融合据史书记载,岭南针灸学术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已有关于岭南地区针灸治疗的记载。
岭南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为针灸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思路。
03岭南针灸的起源0201在唐宋时期,岭南针灸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开始在当地广泛流传和应用。
初步发展明清时期,岭南针灸学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当时针灸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繁荣时期近代以来,岭南针灸学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扬,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传承与创新岭南针灸的发展历程岭南针灸的特色及优势岭南针灸学术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注重治疗过程中的身心调节。
特色疗法岭南针灸的手法独特,注重轻柔、渗透、刺激量适中,强调“以气至病所”为原则,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特点岭南针灸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一些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临床效果岭南针灸学术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认同,对于推动中医学在岭南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认同02岭南针灸主要学术流派岭南脏腑派是重视针灸与中医脏腑理论相结合的学术流派。
总结词该流派强调根据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
特别重视对脾胃和肝肾的调理,强调针灸与中药的结合治疗。
详细描述脏腑派总结词岭南经络派注重运用针灸手法疏通经络,以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该流派注重针灸手法和经络理论,强调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来治疗疾病。
经络派还重视针灸与导引、气功等方法的结合。
经络派总结词岭南俞穴派强调根据穴位主治功能,采用特定针灸技术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该流派注重穴位的功能主治,根据不同穴位的主治功能,采用相应的针灸技术进行治疗。
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与学术特点
![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与学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ec5795d0d233d4b14e6990.png)
淡安 先 生 和 学 派 传 承 人 的 不 懈 努 力 下 ,以临 床 疗 效 为起 点 ,以学 术 提 高为 导 向 ,历 经 艰 辛 ,承 古 纳 新 ,构 建 了现 代 针 灸 学
术体 系和 现 代 针 灸 高等 教 育 体 系 ,开枝 散 叶 ,学 派 传人 遍 布 海 内外 。澄 江针 灸 学派 的精 神 和 学 术 范 式 ,也 正 激 励 学 派传 人
澄 江针灸学派 的形成 与学术特点
张 建 斌 (南京 中 医药 大学 、国家 中 医药管理 局澄 江针 灸学派传 承 工作 室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诞 生 于 20世 纪 3O年 代 针 灸 危机 中的 澄 江针 灸 学 派 ,以 中 国针 灸 学研 究社 的成 立 为 标 志 ,在 学 派创 始人 承
茂 良 、杨 甲三 、程 莘农 等 众 多 学术 传 人 为追 随 者 ,共 列 承 氏门墙 ,构筑 了“澄 江针灸 学派 ”的早期 基础阁。
同形成 的学 术 共 同体 。该 学派 对 近现代 针 灸学 术体 1.2 磨 难 与低谷 1937年 8月 淞 沪会 战开始 ,上海
系 的构建 与 发 展 ,做 出了 奠基 性 和 开创 性 的作 用 。 沦 陷 ,无 锡也 遭 El机轰 炸 ,中 国针灸学 研 究社沦 为一
集 教 学 、医疗 、研 究 于一 体 的针灸 学 术发 展 模 式 :创 先 生 在 浙 江 台州 中 医学 校 编撰 了《针 灸 与科 学 》,曾
办 了第 一 本针 灸专 业期 刊—— 《针灸 杂 志》、第 一 家 天治 在重 庆 出版 了《科 学针灸 治疗学 》等 。
针 灸 专 科 医 院— — “针 灸 疗 养 院 ”、第 一 家 针 灸 学 1.3 机 遇 与新 途 1947年 冬 .承 淡 安 先生 启 程 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莘农针灸处方集萃等病证选穴部分中风(脑血管意外)急症昏迷不省,取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
益阴扶阳、醒脑开窍,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泪出,极泉刺法至肢体活动效佳。
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初起治疗取阳经八穴,上肢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为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
阳经取穴,阳主动,意在恢复肢体功能。
后期治疗取配阴经腧穴,协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口眼涡斜(面神经炎)取睛明、四白、地仓、颊车。
睛明刺法沿眼眶边缘直入寸忌捻转提插;地仓刺法透向颊车。
心开窍于舌,舌强失语,取廉泉、哑门及心经络穴通里。
胸痹(冠心病)取内关、膻中。
振奋心阳,宣畅气机。
癫狂(精神分裂症)取大陵、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保心宁神,开窍益智,癫证刺宜平补平泻法,狂证刺宜泻法。
胃脘痛(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痛。
单腹胀取气海、公孙、足三里,健脾理气,散痞消胀。
消渴(糖尿病)取然谷、肾俞、三阴交,益肾滋阴生津。
泄泻(急性腹泻、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取天枢、中脘、足三里,振奋脾阳,健运止泻。
泄泻治疗宜针灸并用。
疝气取关元、五里、曲泉、太冲,疏肝理气止痛。
痿证(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配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通调经气,补养气血,濡润筋骨。
本证疗程较长,同时配合皮肤针辅助治疗。
上肢痿证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轻打扣刺;下肢痿证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轻打扣刺。
癔病性瘫痪取足跟赤白肉际或足心部,刺法透向涌泉,每收立杆见影之效。
流感、猩红热、肺结核、疟疾取大椎。
大椎为诸阳之会,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腧穴。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此治疗目疾多采取多经取穴的方法。
上睑下垂取阳白、头临泣、阴陵泉、三阴交。
青少年近视取风池、睛明、四白、合谷、光明、三阴交、太冲。
老年性白内障取四白、养老、曲池、太冲。
鼻渊(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取迎香、上星、通天、合谷、列缺,宣肺清热通窍。
偏头痛取头维、太阳、率谷、足临泣,疏解少阳,活络止痛。
耳聋分虚实两类,耳聋实证取听宫、翳风、液门、侠溪、太冲,利胆疏肝,开闭通窍,刺宜泻法。
耳聋虚证多责之于肾,取肾经腧穴为主,并随症酌加上穴,益肾复聪,刺宜补法。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病证相参是笔者施治选穴的一个准则。
症状取穴部分窍闭不开选百会。
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升清举陷,醒脑开窍,笔者言:“一窍开百窍开”,百会刺法宜轻浅。
大凡风症取风池。
风池系手足少阳,阳维之会,既疏散外风,又平熄内风,此穴内外兼治。
迎风流泪,目闭不利取睛明。
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之会,祛风司目之启闭。
头目昏胀取攒竹。
攒竹能跟清利头目,其刺法似蜻蜓点水。
喉痹暴喑临近选穴取天鼎。
天鼎位于结喉旁。
口苦取阳陵泉。
口臭取大陵。
痰中带血取尺泽。
小儿弄舌取手三里。
经络闭阻,不通则痛。
上肢疼痛取合谷,外关。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原络相配治疗上肢疼痛。
下肢疼痛取昆仑,悬钟。
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悬钟为足三阳之大络,髓之会穴,经会穴相配治疗下肢疼痛。
周身疼痛取曲池、大包。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大包为脾之大络,阳明太阴为气血生化之源,营养周身通灌四旁。
镇痛诸穴,刺宜泻法,并于留针过程中行针1-2次,多有针起痛止之功。
筋脉失其气血濡润则挛急,四肢拘挛取尺泽、曲泉、阳陵泉。
三穴分别为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肺主气朝百脉,肝主筋而藏血,胆为中正之官以缓急,三穴相配,如矢中的。
手足震颤取手三里、足三里。
阳明者水谷之海也,滋水涵木,熄风止颤。
足背厥冷取厉兑,胃经井穴,温煦足胫。
足跟疼痛取大钟,肾经络穴,通经止痛。
《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合谷调气,太冲和血,调和气血取合谷,太冲。
足三里补气,三阴交益血,补益气血取足三里,三阴交。
皮肤搔痒取曲池,血海。
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脾约便秘取大横,大横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汗为心之液,阳虚自汗取内关、足三里以益气固表。
阴虚盗汗取内关、复溜以敛阴止汗。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指趾麻木系中风先兆,上肢麻木取外关、后溪。
下肢麻木取中渎、悬钟。
尿检化出现红血球取血海,出现白血球取大椎、足三里,出现蛋白取阴陵泉、三阴交。
程莘农主张方药理贯针灸程氏指出内科的方剂配伍理论,与针灸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它们的治疗对象也相同。
例如对于心肾不交的病人,内科处方用交泰丸,以黄连、内桂交通心肾,而针灸可以取肾经原穴太溪和心经的原穴神门达到异曲同工的目的。
又如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病人,内科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治疗。
程氏对中气虚陷多用百会、气海(或关元)、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曲池,并认为气海(或关元)能补益元气调补下焦气机而振奋中阳,其功效与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党参相同,加之百会升提清阳,其功效与补中益气升阳之功,同时百会这种升提清阳之能又与汤中升麻之升阳明清气一致阳陵泉疏肝利胆,与柴胡升少阳清气效同;足三里、三阴交健脾燥湿和胃,功同白术、甘草,因此二穴调和气血又有汤中当归和血养阴的功用,曲池疏风解表,调和气血。
其功类以汤中的生姜、大枣之和营卫、开合腠理。
以上诸穴,共奏补中益气汤的功能,临床上对中虚气弱者,程氏多以此方,随症添加穴位。
程莘农教授医案3则三阴交、悬钟,太溪,太冲所刺手法用补法。
治疗6次(一个疗程),右侧肢体沉重感大减,活动较前灵活,脏晕恶心亦见好转,效不易方,随症增损连续治疗4个疗程,患侧肢体巳活动自如,诸症尽消而病痊愈·按:患者年逾七旬,忤肾阴血已虚,水不涵木,风自内生遂成上述诸症。
百会、风池,开窍熄风}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溪太冲,滋补肝肾,培益气血,平肝熄风j肩髑、曲池,外关台谷、环跳、阳凌泉,疏通经络,太阳,四自、内关,系兼症选穴。
程老治疗中风后遗症日久不愈,采用通调周身经脉,阴经阳经输穴并取的方法,旨在畅迭经络血气,协调阴阳。
=、面肌喟动许某某,女,62岁,1992年8月3日初!生亟堂苤塑诊。
患者右侧面肌嚼动lO余年。
症见右侧面部肌肉稠动颏作,抽搐牵动口眼,致口眼喁斜,夜卧流涎,右眼视力巳下降,遇风、情绪紧张或劳累等则诱发嗣动。
面晦少华,汗出恶风,肩背酸楚不适,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自,脉象细缓。
患者因病奔波医治多年效果不显,经介绍,慕名求治于程老。
综观脉症,证属营卫失和,风邪侵袭J气血虚弱,筋脉失养。
冶以疏散风邪,调和营卫,兼益气血。
处方:大椎、风池、四白、颧嚣、左太阳,左巨嚣、左地仓、左颊车、承浆、外关、台谷、足三里,三珥变。
针刺手法t患衡用补法,健侧用泻法。
治疗8次(1个疗程),面肌嚼动次数明显减少,抽搐强度减弱,面色由晦暗不泽转黄而明净,右侧面肌偶尔出现稠动。
后共治疗3个疗程,疾病痊愈。
按t患者营卫失调,卫外不羽,风邪乘虚而入。
治取大椎,风池、外关、合谷,疏散风邪’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调和营卫,兼益气血j四白、额嚣、左太阳、左巨嚣、左地仓、左颤车、承浆,系局部取穴。
程老治疗面肌啊动,患侧面部取穴宜少,针刺法甩补法l健衡面部取穴宜多,针刺手法·17·吴某某,男,59岁,1992年9月l2日初诊。
顽固性失眠3O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病情加重,近3年来完全依赖安眠药睡觉,胃脘胀满,失气频作,大便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引起腹泻,腰部酸痛不适。
两年前曾于北京某医院查肝功、胆红素指标偏高,印象为胃肠功能紊乱”。
舌质淡紫,尖红营白,脉象弦。
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治宣健脖和胃,宁心安神。
处方t中脘、天枢、气海、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针刺手法t平补平泻法。
经治4个疗程(6次为1个疗程),脾胃功能渐复,脾胃诸症明显减轻,睡眠渐趋安稳,安眠药已减半服用。
再继续同断巩固治疗4个疗程,患者停服安眠药,每晚能够安睡6~8小时按,脾虚Ⅲ心失所养,胃气不和,浊气不降,上扰神明,故失眠。
选取中膀、夭枢、气海,足三里健脾消胀,和胃降浊,内关、神门、三阴交是程老治疗不寐的经验选穴,内关是心包经络穴,神门为心经原穴,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的变会穴,三穴合用,宁心安神。
太溪为兼症选穴,配神门又可交通心肾。
证系虚实夹杂,所以针刺手法用平补平泻年顽疾,守方治疗得以奏效。
故’扼症的经验’器胆7弓.晋城市计趟生育指导站堕平‘。
l先师橱蔚春-山西长治人,上党地区名中医之一,生前为原晋东南地区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一生治学态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尤对上游亿道肿瘤术后诸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兹择随师习医时之验案l捌介绍如下。
一,驱邀囊陈某某。
男,56岁。
寅门癌术后半月,近+天束呃逆骊作,呃声低弱,气不得续,食少乏力,呕吐,咳嗽,经注射解盎莉,钟灸等多法治疗罔敷。
查舌胖苔燥,脉细滑无力。
扭降逆止呃菏,半夏9克,橘皮10克,代赭石2O克,竹茹9克,大黄6克,柴胡6克,生姜8片,太子参10克,吴茱萸3克,黄连6克,鸡内金9克,柿蒂7个,青皮9克。
枇杷叶9克。
初服2荆,呃逆顿减,呕咳止,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