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合集下载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瓜蒂豉汁赤小豆, 痰涎宿食峻吐求, 胸痰痞硬呼吸差, 寸脉微浮余脉休,
丁麝葱解呕不止, 烦燥气冲上咽喉,
(吐法也是治太阳病的一个办法, 其代表方为瓜蒂散。若改散为汤则疗效更佳) , 筋脉痉挛难伸回.
抵当汤
抵当水蛭虻桃黄, 少腹硬满热如狂, 小便自利无湿热, 身黄沉结淤血亢,
太阳欲解巳午未, 变证观脉随证详.
太阳病八特点:
1. 经证—分伤寒和中风.
2. 腑证—分为气分和血分.
3. 太阳犯胸—分虚烦和结胸.
4. 结胸类证—此不是结胸证, 分脏结, 热入血室, 太阳少阳合证.
5. 心下痞证—用五泻心汤治.
6. 太阳温病—含温病, 温病为重证.
7. 太阳合病—太阳少阴, 太阳阳明, 太阳少阳.
五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心下热痞便不爽, 按之无物软不痛, 关上阳脉烦尿黄.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寒热痞, 芩连黄泡煎附子, 下寒怕冷出汗补, 上热心胃轻泻宜.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黄连芩, 呕泻干姜甘枣参, 寒热交结心下痞, 气滞食积无痛行.
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参干姜, 黄连芩夏枣甘尝, 水热互结痞食臭, 腹鸣下利散水强.
虻蛭三十炒去脚, 同煎血下不再尝.
(热重于淤血的证用桃核承气汤. 淤血重于热的用抵当汤, 脉沉结. <内经> 淤血在下使人发狂,
淤血在上就使人善忘.)
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加附汤, 胸痹气短咳痛当, 阳虚畏寒夜卧甚, 脉沉弦缓舌淡详.
(桂枝汤去芍药, 再加附子. 如果脉促, 桂枝汤去芍药, 不加附子)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黄连芩, 干姜夏枣会人参, 寒热互结胃虚痞, 肠鸣呕烦降胃行.

伤寒论六经辨证三分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三分法

六经辨证三分法
共四种三分法。

分别取自《黄帝内经》《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胡希恕病位类方解》《刘邵武三部六病》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合),少阳为枢。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合),少阴为枢。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太阳阳明为表,少阳太阴为半表半里,厥阴少阴为里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
太阳少阴为表证,少阳厥阴为半表半里,阳明太阴为里
《刘邵武三部六病》
太阳,厥阴为表
少阳,少阴为枢
阳明,太阴为里
总结:表证,除了少阳之外的,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都能兼见
里证,除了太阳,少阳之外的,阳明,太阴,厥阴,少阴都能兼见
枢部,除了太阳阳明以外的,少阳,厥阴,太阴,少阴都能兼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全总结】

【《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全总结】

【《伤寒论》六经辨证最全总结】太阳病证治一、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表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三、治则方药1.太阳经证治法(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

伤寒六经辨证总结

伤寒六经辨证总结

伤寒六经辨证总结
伤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六经辨证特点。

下面是伤寒六经辨证的总结:
1. 太阳经:太阳经辨证以表证为主,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寒战、汗出不解等。

常见的证型有太阳经风寒表证、太阳经风热表证、太阳经湿寒表证等。

2. 少阳经:少阳经辨证以寒热错杂、胸胁痛、呕吐、黄疸等为主要特点。

常见的证型有少阳经表里两感证、少阳经湿热病证等。

3. 阳明经:阳明经辨证以热盛、大便秘结、腹胀满、口渴欲饮等为主要表现。

常见的证型有阳明经湿热病证、阳明经燥热病证等。

4. 太阴经:太阴经辨证以寒盛、发热、恶寒、呕吐、腹痛等为主要特点。

常见的证型有太阴经寒湿病证、太阴经燥热病证等。

5. 少阴经:少阴经辨证以阴盛、内热、口渴、消瘦、便秘等为主要表现。

常见的证型有少阴经湿热病证、少阴经燥热病证等。

6. 厥阴经:厥阴经辨证以里寒、外热、胸胁痛、呕吐、腹胀等为主要特点。

常见的证型有厥阴经寒湿病证、厥阴经湿热病证等。

总的来说,伤寒六经辨证主要根据不同经络的特点、病情表现和证型来进行诊断和治疗,辨证准确可以指导合理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要点总结

中医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要点总结

中医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要点总结中医辨六经病证#健康过五一#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

由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

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阴病证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

一、太阳病证的辨证要点1.太阳经病太阳病证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风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1)太阳中风证: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2)太阳伤寒证: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辨证依据。

2.太阳腑证(1)太阳蓄水证: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以发热恶寒、小便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小腹满并见为辨证依据。

(2)太阳蓄血证: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传里,与血相结于少腹,以少腹急强或硬满、大便色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湿或沉结。

辨证要点:本证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等为辨证依据。

二、阳明病证的辨证要点阳明病证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

主要病机是“胃家实”,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

『伤寒论』六经辨证提纲背诵版

『伤寒论』六经辨证提纲背诵版

『伤寒论』六经辨证提纲背诵版1、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一系列的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便不会错误。

太阳病的提纲是以临床证候为据,为提纲。

2、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解:阳明病,即里阳证。

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的意思。

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3、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解: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4、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解:太阴病,即里阴证。

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

此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的胃家实满有别,若误为实满而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5、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解:少阴病,即表阴证。

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

意思是说,若太阳病而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6、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解: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

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

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

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一文搞懂《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一文搞懂《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一文搞懂《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六经病证是人体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六经病基本上概括了五脏六腑十二经的病变。

六经病证,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统属于里,以邪正关系与病变的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能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抗病力较弱,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1.太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2.阳明病证——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阳明经证,系指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故以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为主要特点;阳明腑证,则指胃肠燥热,与肠中有形之糟粕相合,燥结成实,以“痞、满、燥、实、坚”为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胀满疼痛、大便硬、舌苔黄燥,或焦黄芒刺、脉沉实等。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亦有胃热束脾及津液内竭之便硬,同属阳明篇。

此外阳明篇亦包括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蓄血、阳明中寒等内容。

阳明热证,治宜清解,方以白虎汤为代表。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3.少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病入少阳,则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据三阳证之浅深层次,少阳病被视作半表半里证。

正因为这一特殊病理层次,决定了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之不同证型。

伤寒论六经辨证三分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三分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三分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三分法
共四种三分法。

分别取自《黄帝内经》、《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胡希恕病位类方解》《刘邵武三部六病》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合),少阳为枢。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合),少阴为枢。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太阳阳明为表,少阳太阴为半表半里,厥阴少阴为里。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
太阳少阴为表证,少阳厥阴为半表半里,阳明太阴为里。

《刘邵武三部六病》
太阳,厥阴为表
少阳,少阴为枢
阳明,太阴为里
总结:表证,除了少阳之外的,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都能兼见。

里证,除了太阳、少阳之外的,阳明、太阴、厥阴、少阴都能兼见。

枢部,除了太阳阳明以外的,少阳、厥阴、太阴、少阴都能兼见。

六经辨证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
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伤寒论六经辨证

伤寒论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摘要:《伤寒论》一书,以六经为纲,八法为纬,辩证论治为法,贡献给了人类社会。

自汉季问世以来,至今一千七百余年,被医者奉为经典,而用之不衰,其使用价值备受医家重视。

时至当代,医学科学在飞速前进,而《伤寒论》之辩证论治体系,却仍不失为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最好方法,六经辨证既重视证的变化,又重视人的本质。

这正是我中华医学独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继承和发扬这一学术,正是中医学生所承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

一是《伤寒论》的医学源流,张仲景从哪些著作,哪些医家中获得的医学知识,又收到了当时社会的哪些影响。

二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张仲景在撰写《伤寒论》以及平时行医过程中都体现了阴阳变化的思想,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

三是六经辨证的原理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字:《伤寒论》;六经辨证;三阴三阳;张仲景;辨证论治一、《伤寒论》的医学源流1.《伤寒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除此之外,仲景还借鉴了哪些著作呢?(1)《汤液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而《伊尹汤液》在三国之末齐梁之前已经遗失,据《针灸甲乙经》推测,皇甫谧亲见并阅读《伊尹汤液》,而且还曾亲见“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他对比二者,得出结论:《伤寒论杂病论》是仲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论广”而成。

张仲景正是在《伊尹汤液》一书进行研究和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并补充一些内容,撰成此书。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纲,纲举目张,是统帅其他辨证的核心,收藏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纲,纲举目张,是统帅其他辨证的核心,收藏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纲,纲举目张,是统帅其他辨证的核心,收藏“六经辨证”述要《伤寒论》成书以后就失落了,重新编过,编写的书很多,各家各说在所难免。

不编也就传不下来了。

现在的中医药大学,也是自己编写伤寒教材,这些教材与编写者的观点有密切的关系,将自己的观点渗入在教材中,是对是错其本人也不是很清楚。

我们学习《伤寒论》要正本清源(即正其根本、澄清源头),要避免错误的理论。

人家说得头头是道,自己看了昏头转向,这样的现象曾经有过,有人看了书以后就问我,你看人家说熟地也是扶阳的,我眼睛都大了。

这就是把不正的东西接收了,这也是我今天着重讲的原因。

在正本清源的前提下学习,就学习郑钦安、卢铸之两位太老师对《伤寒论》的一切论证,以及他们的医理与实践结合的东西,不要再走弯路了。

具体就是郑钦安的《医理真传》的“六经贯解”,卢铸之对六经的理论体现在他的立法、实践中,以及他的著作“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说”中“五脏为本,六经为用”的理论。

下面具体讲。

(1)太阳证第一点:《伤寒恒论》的卷一、卷二、卷三分别是太阳上篇、太阳中篇、太阳下篇。

太阳上篇一共53条,这53条,就是53个法,共14个方。

上篇主要讲“风伤卫”之证所用之法,“风伤卫”简称“伤风”。

这53个法,都讲太阳伤风后的立法。

这些方和法,以桂枝汤为首,桂枝汤是《伤寒论》的代表方,人们称之为众方之首。

这里称为方,就是汤头:桂枝、芍药、炙草、生姜、大枣。

这14个方中,都是以桂枝汤为主,变化的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五苓散(五苓散里面也有桂枝)。

其他的,是太阳伤风证有了变化而如何解决的,比如:伤风误下、误汗后引起病变该如何处理,在上篇里有大小陷胸汤。

桂枝汤用在太阳上篇的1、2、6、7、12条,都是伤寒证的提纲和辨证;太阳上篇的8、9、10条就是病变之后,不用桂枝汤的。

太阳中篇一共58条,也即58个法,共35个方,主要讲太阳伤寒的法和方,以麻黄汤为主要方。

中篇的1、2条,就是太阳伤寒(寒伤营)的提纲辨证;第11~17条,这几条非常重要,是不可汗的理和法;35条(方)中的小建中汤(73)和茯苓甘草汤(79)、四逆汤(117)、甘草附子汤(124)、桂枝附子汤(128)、甘草附子汤(113),这些是寒进入里而用的方。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列表:1.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病理机制:邪袭太阳经,卫阳受遏,营卫失和。

•治则方药:辛温发汗,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2.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病理机制:邪入阳明经,里热炽盛,伤津耗液。

•治则方药:清泻阳明,白虎汤或承气汤等。

3.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阳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

•治则方药: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等。

4.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弱等。

•病理机制:邪犯太阴经,脾胃受损,运化失职。

•治则方药:温中散寒,理中汤或四逆汤等。

5.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脉微细、但欲寐、身热不恶寒、神疲欲寐、口干咽燥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阴经,心肾受损,阴阳失调。

•治则方药:扶阳救逆,真武汤或附子汤等。

6.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欲绝等。

•病理机制:邪入厥阴经,阴阳错杂,气血逆乱。

•治则方药:温阳散寒,乌梅丸等。

请注意,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学习《伤寒论》首先要建立六经辨证的概念。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

证是什么?证就是证据,人体排病的证据。

这个证据,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为两大类:阴阳,表中里。

阴阳,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阴就是寒,阳就是热还不太一样。

伤寒论中的阴阳,是一种能量多少的划分,也可以说是气血津液多少的划分。

阳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亢奋的反应。

阴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衰沉的反应。

亢奋为阳证,衰沉为阴证。

为什么会亢奋,又为什么会衰沉?原因就在于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

气血津液足,兵强马壮,病邪来侵袭时就会亢奋。

气血不足,无力打仗,就会衰沉。

打个比方,正常健康的人气血满格是100%。

当气血低于50%时,人体气血已经不足了,只能保命,无力发起大规模战争,于是面对疾病的侵袭反应就衰沉,只求自保。

当气血还比较足,大于50%时,有能力拒敌于外,就会亢奋,不仅要自保,还力求把病邪最大程度的排出体外。

《伤寒论》中的阳,指的就是气血津液。

比如太阳表实证,全身疼痛,伤寒中说这是因为阳气重的原因。

阳气重,就是气血津液都跑到体表而又无法汗出,于是肌肉疼痛。

再比如伤寒中说此为亡阳也,指的也是气血津液,而不是说阳气都没了,只有阴了。

阴阳互根,是没办法分开来讲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同一种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以上是《伤寒论》中阴证和阳证的划分。

下面说说表中里。

表中里指病位,病在表,病在半表半里,病在里。

表就是皮肤肌肉筋骨这些外层组织。

里就是大小肠胃这些消化管道。

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

有了阴阳和表中里,二三得六,表阳,表阴,里阳,里阴,中阳,中阴,这就有了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

(提醒:伤寒的六经辨证,和内经体系中的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只是名字听着一样。

要注重实质,而不要被形名所惑。

)伤寒的辨证思路是,先辨六经,确定表里阴阳,再结合寒热虚实,确定疾病的性质,最后再结合方证,确定治法和方剂。

六经辩证理解精选全文

六经辩证理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六经辩证理解伤寒论六经辨证、辨证二、《伤寒论》六经提纲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二:“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5)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四:“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6)三、伤寒六经诊断标准1、从太阳证诊断标准(1)恶寒或恶风发热;(2)头或头项僵痛,身痛关节痛;(3)身痒、颜面浮肿,脉浮。

2、从阳明证诊断标准(1)发热而不恶寒;(2)便干;(3)口干渴;(4)脉滑或数有力。

3,从少阳证诊断标准(1)口苦、咽干、目眩;(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3)诸孔窍疾患,如:眼、耳、鼻、头、咽;(4)脉弦。

4、从太阴证诊断标准(1)大便偏稀;(2)胃脘胀满或腹痛;(3)畏寒喜热、食不下,呕吐;(4)脉沉弱。

5、从少阴证诊断标准或问诊内容寒化证:(1)脉微细,但欲寐;(2)怕冷、四肢厥逆;(3)周身关节疼痛。

热化证:(1)心烦失眠;(2)口干渴;(3)舌红无苔;(4)脉沉细数。

6、从厥阴证诊断标准(1)消渴;(2)气上冲心;(3)心中痛热;(4)饥饿但不想吃;(5)三阳之一与太阴合病,寒热错杂。

四、伤寒六经问诊顺序与技巧在问时,要做到如下几点,这几点是针对六经的证问的,病人自述后,我一般都是从太阳证逐一地往下问。

但又不可过分机械的从太阳来问,第一,从太阳证开始问(1)头痛不痛;(2)脖子痛不痛;(3)腰痛不痛;(4)恶不恶寒。

第二,从阳明证开始问(1)吃的怎么样;(2)大便怎么样;(3)是一天几次,还是几天一次。

第三,从少阳证开始问(1)口苦不苦;(2)咽干不干;(3)耳呜不呜;(4)目昡不眩。

第四,从太阴证开始问(1)有没有想吐的意思;(2)有没有下泻的感觉;(3)有没有腹痛表现;(4)有没有饥又吃不下现象。

《伤寒杂病论》里的辩症的六经指什么?

《伤寒杂病论》里的辩症的六经指什么?

《伤寒杂病论》里的辩症的六经指什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以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多种证候,归纳为三阳病和三阴病。

三阳病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包括: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阳病证:总体上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三阴病证:总体上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伤寒大家刘渡舟认为:《伤寒论》的六经,继承了《热论》的六经学说,有其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所以,六经是物,而并不是六个符号。

如果离并中医的传统经络学说而去解释六经那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为从《内经》到《伤寒论》脏腑经络学说,本来是一脉相承的,如本论的太阳病提纲,先揭出头项强痛一证,它和《热论》说的“其脉连风府”的精神而完全符合。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表达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是病理性概念。

在《黄帝内经》里,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是生理概念。

在《伤寒论》中,阳明就是阳明病,太阳就是太阳病,是病理概念。

病理的概念,涉及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变发展趋势。

以太阳病为例:太阳病的病变的部位:并不是像《黄帝内经》那样,涉及到了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府。

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

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

为什么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归属于太阳?因为体表的阳气的量最大,体表的阳气根源于下焦膀胱和肾,所以就把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这种证候归属于太阳病。

太阳病的病性:是阳证;太阳病的病势:阳证的初起。

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太阳病所处的时期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从邪气的角度来说,是风寒邪气,属于阴性的。

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

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那么阴阳相叠加,是阳证的初起阶段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并不是阳证最厉害的,它是阳证的初起。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伤寒论》六经辨证基本内容从《伤寒论》每篇标题“辨××病脉证并治”来看,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的基本内容。

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六经辨证,就必须掌握六经病的具体情况。

兹将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概括如下:一、太阳病太阳病为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初起出现此脉此症者,即可称其为太阳病。

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

太阳经证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之不同,又分为中风与伤寒两大类型。

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

伤寒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

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

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其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

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

二、阳明病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

其证多属里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

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柏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

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柏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

若燥热之邪与肠中槽柏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潭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

另有胃热约束脾的转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

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证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证、虚证。

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伤寒论》对纵横三部六经的论述: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中,非常注意分辨三部证。

一是辨横向三部为表证、里证、还是半在外半在里证。

如46条、124条“表证仍在”,61条、l70条“无表证”,252条、257条“无表里证”,74条“有表里证”,l48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

还有横向阳仪表部的太阳少阳合病、并病,少阳、厥阴的白虎汤证及小柴胡汤证,阳明少阴的承气汤证。

横看则可得到太阳少阳并病和合病,纵看则可得到太阳阳明并病和合病,而现在的《伤寒论》教材得不到解释,就把它们放到“备考条文”了。

太阳少阳合病、并病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

发汗则讝语,脉弦,五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

(142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0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1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72条)按:太阳少阳合病并病,不可汗下,以针刺和解为主。

附《内经》横向部的论述:阳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三阳(太阳)一阴(厥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

”(太阳伤于寒,厥阴阳气不升则不能防御太阳寒邪。

)“一阴(厥阴)一阳(少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土。

” 《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厥阴)一阳(少阳)结谓之喉痹。

”(厥阴少阳没有了春升少阳之气,阳虚寒盛,阴火暗起,必病脾土。

)阴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二阴(少阴)二阳(阳明),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火热必克肺金。

肺为水之上源,母病及子,下源必亏而脉沉。

心火不生脾土,土焦伤脾而病四肢。

燥热伤阴,神明受伤,故生骂詈癫狂。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解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的六经辨证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为纲,通过分析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来辨明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的一种方法。

对于六经辨证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六经的含义。

六经并不是指具体的六个经脉,而是指人体遭受病邪侵袭后,邪正交争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六种不同的病理阶段。

这六种病理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了人体对病邪的不同反应状态。

具体来说,太阳经是人体表层的卫气所在,主司体表的阳气,抵御外邪侵袭。

阳明经是人体内里的大肠和胃腑所在,主司消化功能,与气血生化有关。

少阳经是人体半表半里的区域,主司气机的疏泄和津液的代谢。

太阴经主要对应脾脏,主司运化功能,与水谷精微的化生有关。

少阴经主要对应心脏和肾脏,主司全身的阴阳平衡和津液代谢。

厥阴经主要对应肝脏,主司疏泄功能,维持气血的调和。

通过对六经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分析病因、病位、病性,从而制定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

在六经辨证中,除了辨明六经的证候外,还要注意辨明邪正交争的状态、病邪的传变趋势等,这些都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理解《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需要深入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掌握六经的证候特点和治疗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探索。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与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与六经辨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等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说,任何疾病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病证自然也不例外。

一、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以脏腑的病理反映而论,各经病均会累及所系的脏腑。

如太阳统膀胱及其经脉,太阳病虽属表证,但邪气循经入里之时,邪入膀胱,影响气化功能,以致水蓄不行者,是谓蓄水证,它既是六经证候,也是膀胱证候。

阳明乃胃与大肠之通称,如白虎汤证既是六经之阳明热证,但同时也是胃热证候;三承气汤证既是阳明腑实证,也是胃肠燥实证。

胆与三焦皆属少阳之腑,病入少阳则胆火上炎,因而口苦、咽干、目眩,可知少阳病与胆腑关系密切。

脾属太阴,太阴病多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阻,故有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下利等,此证在六经辨证中称太阴病,在脏腑辨证中则属脾阳虚证。

少阴统心肾两脏,少阴寒化证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少阴热化证为肾阴不足,心火上炎,水火失济。

肝为阴之脏,其为病虽然复杂,但无不与肝之生理与病理特点相关。

如阴提纲证,属寒热错杂,肝邪犯及脾胃;吴茱萸汤证则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二、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的关系从经络的病理反映而论,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夹脊抵腰至足,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痛、身痛、腰疼等症。

阳明经起于鼻两侧凹陷处,络于目而行于面,故阳明病可见面赤、目痛、鼻干等症;少阳经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入耳中,并从缺盆下行胸胁,故少阳经受邪,可见耳聋、目赤、胸胁苦满等症。

三阴病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像三阳经那样显著,但其表现的某些证候,如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厥阴病的头痛,都与经络的循行部位不无关系概括而言,六经辨证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体系。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归纳.doc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归纳.doc

浅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摘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

太阳病的本质为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分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阳明病病位在中焦的胃肠,性质属实,其有寒、热两大类;少阳病属于热证、实证的范畴,反映了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的本质,相对于太阳病而言,其病位再里,热邪初化,但未至阳明病燥热程度;太阴病的性质,尽管其多属脾阳不足证,但亦有脾阴不足证;少阴病的提纲,是寒化、热化的共同提纲,其脉象应为“脉微、细”,从中断句,脉微而见单欲寐,则是寒化证的初期表现,脉细而见但欲寐,则是热化证;厥阴病为两阴交尽,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毕业论文;实习期间我把《伤寒论》细读了一遍,现将自己读《伤寒论》的体会,简述如下:1《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通的有机体系关于《伤寒论》的六经实质,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不一,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伤寒论》中早已建立了相关标准,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各篇名称即可昭示。

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作方法论述者采用“辨脉法”、“评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用“辨xx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括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4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3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病”、“证”、“症”的诊断标准。

《伤寒论》六经辨证 (建议收藏)

《伤寒论》六经辨证 (建议收藏)

《伤寒论》六经辨证(建议收藏)《伤寒论》将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只是医圣在《伤寒杂病论》中没有加以“明确的说明”,这也正如人类虽发明了钻木取火,而没有说明摩擦生热一样!一、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二、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三、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小柴胡汤主之。

四、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五、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六、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太极三部六经辨证
《伤寒论》对纵横三部六经的论述:
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中,非常注意分辨三部证。

一是辨横向三部为表证、里证、还是半在外半在里证。

如46条、124条“表证仍在”,61条、l70条“无表证”,252条、257条“无表里证”,74条“有表里证”,l48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

还有横向阳仪表部的太阳少阳合病、并病,少阳、厥阴的白虎汤证及小柴胡汤证,阳明少阴的承气汤证。

横看则可得到太阳少阳并病和合病,纵看则可得到太阳阳明并病和合病,而现在的《伤寒论》教材得不到解释,就把它们放到“备考条文”了。

太阳少阳合病、并病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

发汗则讝语,脉弦,五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

(142条)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0条)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1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72条)
按:太阳少阳合病并病,不可汗下,以针刺和解为主。

附《内经》横向部的论述:
阳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三阳(太阳)一阴(厥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

”(太阳伤于寒,厥阴阳气不升则不能防御太阳寒邪。

)“一阴(厥阴)一阳(少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土。

” 《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厥阴)一阳(少阳)结谓之喉痹。

”(厥阴少阳没有了春升少阳之气,阳虚寒盛,阴火暗起,必病脾土。


阴仪系统: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二阴(少阴)二阳(阳明),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火热必克肺金。

肺为水之上源,母病及子,下源必亏而脉沉。

心火不生脾土,土焦伤脾而病四肢。

燥热伤阴,神明受伤,故生骂詈癫狂。

)“二阳(阳明)三阴(太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

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

阴阳皆壮,下至阴阳。

上合昭昭,下合冥冥。

”(脾肺之病)
《素问·调经论》明确提出病位有上下、左右、内外之分。

《灵枢·百病始生》则提出“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云:“盖人身大体自纵而言,则以上、中、下为三部;自横而言,则以表、里、半表半里为三部。


二是辨纵向三部为上焦证、中焦证、还是下焦证。

如243条“属上焦”,230条“上焦得通”,159条“理中焦”,145条“无犯胃气及上二焦”,124条“热在下焦”,159条“利在下焦”,282条“下焦虚有寒”。

还有纵向上焦部的太阳阳明合病、并病。

太阳阳明合病并病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36条)
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3条)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若太阳证不罢者,
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若发汗不徹,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发汗则愈。

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脉涩故知之。

(48条)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220条)
按:太阳阳明合病并病以发汗为主。

附《内经》纵向部的论述,如《素问•阴阳类论》说:“二阳(阳明)一阴(厥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耎而动,九窍皆沉。

”(金克木,或木侮金)“二阴(少阴)一阳(少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别离。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素问•阴阳别论》说:“二阳(阳明)一阴(厥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少阴)一阳(少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阳(太阳)三阴(太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在辨清三部证的前提下,仲师又分辨三阴三阳六经的病证。

如阳仪的220条“太阳证”、5条“少阳证”,阴仪的204条“阳明证”、5条“阳明证”、390条“少阴证”等。

三阴三阳辨证比三部辨证更进了一层,定出了疾病的浅深位置,知道了某经正气的盛衰程度。

在辨清三阴三阳病的前提下,仲师又根据疾病的性质不同,找出其个性,辨出汤证。

如34条、l66条“桂枝证”,101条、l03条、l04条、l23条、l49条、267条“柴胡证”,132条、l33条“结胸证”,30条“阳旦证”等。

通过辨汤证,根据疾病的虚实寒热,也就定出了治疗方法,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在表者发之,在上者越之,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方药随之,复杯而愈。

16条总结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样仲师在临床辨证时,从整体出发,先分辨出部证,由部证辨出三阴三阳病证,由三阴三阳病证再辨出汤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系统。

对临证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纵横三部六经,生理、病理尽在其中,统括外感、内伤于一体,统治百病。

如俞根初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何秀山按:“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

”[1]柯琴在《伤寒论翼》中也说:“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也。

”“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

”[2]
纵横太极三部六经,有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病性、病位、病势、虚实寒热均在其中求索,理、法、方、药齐备,易学易懂,便于临床应用。

[1]俞根初著、徐荣斋重订:《重订通俗伤寒论》第35页,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年。

[2]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第1页、自序2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