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公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
浅谈中美高速公路生态理念差异
![浅谈中美高速公路生态理念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e8d228133687e21ae45a98c.png)
浅谈中美高速公路生态理念差异【摘要】生态高速公路的提出,赋予了高速公路新的内涵,在生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历程中,美国的生态高速公路建设一直走在世界最前沿,生态理念也比较完善,为此笔者就中美生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方面进行简单的比较说明,以此来学习其先进理念,更好的建设我国的生态高速公路。
【关键词】生态高速公路;生态理念The ecological highway appears which has been endowed with new conno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highway development. America’s ecological highway is ahead of the curve all the world.So the author contrapo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bout the design、construction、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In order to learn America’s advanced concept and constructe our ecological highway.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建设数量巨大,建设速度快。
由于早期建设大多注重建设的数量和经济性,生态环保意识薄弱,而且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设计或监督高速公路绿化的设计,因而现在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已经引起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和民众的重视。
而美国生态道路建设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可以借鉴来用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1、生态高速公路的科学内涵生态高速公路新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原有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丰富了高速公路的内涵。
生态高速公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结合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多维理论思想。
中美公路差异的比较分析
![中美公路差异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b877fbd64783e08122b3a.png)
中美公路差异的比较分析作者:郑灏旻周宇坤陶华玲宋晓斐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5期摘要:文章就中美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以及公路交通发展的现状,并预期两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未来,指出我国应该学习美国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中国公路美国公路差异比较中图分类号:U4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80-02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运、空运等。
最早的运输方式除了航运外就属公路运输了。
而航运由于受到天气、科技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公路交通运输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运输、出行的重要途径。
从古代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到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无不揭示了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公路运输作为当今重要的短途运输手段,自然也是每个国家着重发展的对象。
当今世界,公路交通最发达的国家当属美国,伴随着20世纪前叶的高速发展,美国的公路交通网已经十分发达。
而中国,这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改革之后,也逐渐开始注重发展公路交通,并把公路交通建设写进了政府报告,这也预示着中国已经把公路交通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两国之间由于国家发展程度、文化背景不同,两国的公路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
下面笔者将就两国的公路交通状况进行论述。
一、美国公路概况早在1944年,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构思要在全美范围内的大都市间修建高速公路网。
虽然早期所修建的高速公路标准不高,问题较多,但这一时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后来成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的对象和总结的资源。
从1940年美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用了近30年的时间,经历罗斯福、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几任总统,而每一任都是按照早已规划好了的公路网进行组织实施。
如今在美国,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没有了车,就基本没有了出门的可能,无论游玩、工作,还是购物。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04cfd53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7.png)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公路设计是现代社会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公路安全性和运营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法国作为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先进国家,其公路设计规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将从技术标准、设计原则、设计要求、标志标线等方面比较分析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
一、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公路设计的基础,直接决定了公路的安全性、畅通性和舒适性。
法国的公路设计规范是以欧盟公路设计指南(Road Design Manual)为依据制定的,其技术标准高度统一,设计思路清晰、新颖,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参数分析,并且严格按照纵、横坡、曲线等不同阶段进行设计。
相较之下,中国的公路设计规范则是根据国内建筑市场的需求自行制定的,其技术标准的统一性和严谨性较差,还存在着一些过时的设计内容,比如过度依赖设计标准而忽略实际情况等。
二、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是公路设计中的重要指导原则,是公路设施设计的基础。
法国的公路设计规范注重人性化原则,尤其是公路的安全设计,重视行人交通安全、道路驾驶员经验、视线距离等,追求精简、安全、可控的道路设计。
而在中国的公路设计中,设计原则还存在一些传统思维和经验规则的影响,比如考虑的焦点比较狭窄,主要是车速、坡度、顺序等参数,而忽略了人性化的要素。
三、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是公路设计中的重要指导性、规制性强的内容,是公路设计规范必须体现的关键点。
法国的公路设计规范相对于中国的公路设计规范而言更为细化和严格,其设计要求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涵盖了不同的设计参数、物质、人员、交通安全等等,还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和计算公式,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互为影响。
相较之下,中国的公路设计规范还存在着一些模糊、不严格的设计要求,比如标志标线设计要求和安全防护限制等,这些都限制了公路安全性和运营效能的提升。
四、标志标线标志标线是公路交通中最为直接的标识和标志,是公路驾驶员行驶路线的重要提示。
法国的公路设计规范注重标志标线的人性化、逻辑化、科学化。
中美两国公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
![中美两国公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b4d5bd7c1c708a1284a442e.png)
文章编号:1671-2579(2007)03-0007-04中美两国公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彭彦忠(河北省道路开发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 要:通过对中美两国高速公路几何设计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两个国家在高速公路设计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可为我国高速公路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几何设计;设计理念收稿日期:2007-03-20作者简介:彭彦忠,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E -mail :dggsjhc @1 引言美国的高速公路不论是里程还是质量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自1937年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到199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85万km ,占全国总里程的14%,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近一半,实现了州州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而且一般使用年限为15年左右,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这与他们完善的路线几何设计是分不开的。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公路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尤其是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数量之大、开工项目之多举世瞩目。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其发生和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截止至200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64万km 。
而根据我国交通部制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至203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8.5万km ,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因此首选A 方案为推荐方案。
(4)桥涵构造物改造方案对改造路段的桥梁,其处理方案为铣刨原沥青混凝土桥面,根据原混凝土整平层破损状况进行铣刨,重新进行找补整平,然后新铺双层改性沥青混凝土桥面3+4=7cm 。
加宽路段的桥梁,因其上部为板式桥,下部为重力台,柱式墩,桩基础,现桥面铺装开始损坏,而结构使用状况良好。
拟采取拆除原桥台两侧锥坡,在原桥两侧各加宽3.75m 桥梁,桥台仍采用重力台,桥墩采用独柱墩;内侧边板预埋钢筋,伸入原桥边板内(打凿漏出原骨架钢筋)焊接,然后新建锥坡与路堤衔接;拆除原桥面铺装,采用下层9cm 钢纤维混凝土,上层7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中美两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差异及启示
![中美两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差异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38e821352d380eb62946de3.png)
第二步, 在气象灾害频发路段安装路况信息检测设备。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空间分布方面表现为分散性和密 集性两种, 而不具备均匀性, 在还不能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路 况环境预警体系的条件下, 在在气象灾害频发路段安装路况 信息检测设备,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对经常出现结冰、 大雾等 气象灾害的路段实施自动除雾或除雪工程, 是降低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发生率、 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措施。 第三步, 建立完善高速公路路况环境预警体系。完善高 速公路动态信息显示系统的实践过程可以为建立完善的路况 环境预警体系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 而通过在重点路段安装 气象信息检测设施的实践则可以进一步检验有关检测设备的 性能, 为改进相关设备的制造工艺提供实践积累, 进而为预防 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 础上建立与我国国情和路情相适应的高速公路路况环境预警 体系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的过程。 2. 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都必 须由一定的机构来负责实施, 建立起科学、 高效的高速公路交 通安全管理体制是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证。 从目 前我国建设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的实践来看, 主要难 点在于如何处理和协调交通和公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 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交通安全单一执 法体制和综合执法体制。 单一执法体制是公安部门成立高速 公路交通警察, 独立负责高速公路的治安管理、 交通安全、 交 通秩序管理和交通事故处理; 交通部门高速公路路政人员独 立负责路政、 道路清障、 救援和发布交通信息; 交通部门的运 政人员独立负责运政管理。 这种模式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交 通管理机构, 各自为政, 管理权限相互交叉、 相互干扰, 增加执 法机构间的矛盾, 从而使得管理的效益较低。交通安全综合 执法体制是对高速公路的各项管理和行政执法由公安部门派 出公安干警与交通部门的路政、 运政人员组建的行政执法大 队实施综合执法。 实践证明始于重庆市的综合执法体制更优 于单一执法体制。 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缺乏权威和统一的法律、 法规是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管理实践中的难点之一。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和统一标准, 有 些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就大打折扣, 甚至无法实 施。因此, 加快相关法律、 法规的建设, 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管理有法可依, 是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管理效益、 降低高速公 路交通事故率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 笔者认为, 中美两国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 方面最主要的差异还在于管理理念的不同。 美国运输管理部 我国目前的实践还是以事后管理为主, 侧重于事后的救援。 要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效率, 降低高速公路的交通 事故发生率, 就必须在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养也未能发挥作用。 因此, 门侧重于交通事故的事先管理, 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主;
中美管控车道几何设计参数对比分析
![中美管控车道几何设计参数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8894744a7302768e9939fd.png)
S交通技术D01:10.3963/j.issn.l006-8864.2019.02.022中美管控车道几何设计参数对比分析□张年红王铖铖关键词:中美标准;管控车道;几何设计;参数对比一、研究背景狭义上,管控车道是本世纪初美国为提高城市主干道的通行能力,结合公路改扩建项目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和方法,即通过对现有道路重新划分车道或扩建增设新的车道,并按时段、车型动态调整费率的方式 收取通行费的一种建设和管理模式。
这种方法通过对 满足一定条件并支付一定费用的车辆提供受控的服 务,来满足指定车道的通行能力和运行速度。
广义上,管控车道是指将各种运营功能和设计功 能11打包”以提高主干道通行效率的一种综合交通组织 方式。
管控车道的运营策略可随时进行主动调整(而 不是被动响应),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保证目标区域 (路段)始终处于最优的通行状态。
这些运营功能和设高乘用收费(HOT)车道 载重汽车专用车道双重车道 分离车道与辅道管控措施计功能如图1所示。
美国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管控车道在高速公路和 城市主干道路上的合理运用,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 源和土地资源、提高运力、减少延误,从而节约能源、减 少碳排放。
同时,管控车道是智能交通体系的一个组 成部分,其交通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以及交通流量 控制、信号处理、事故处理、应急管理等技术的研究与图1管控车道功能模型应用,对于促进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设计参数对比管控车道一般作为常规道路的一部分,或与常规 车道平行布置,其几何设计的设计要素、设计标准和控 制要素等通常与常规车道的要求相同。
国外一些地区 规定,管控车道的几何设计要求基本与常规道路设计70 I走i令龙着®2019年第2期总第354期交通技术©要求一致,但当无法满足常规道路设计要求时,在取得 相关部门许可后,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降低设计要求。
1. 设计车型对比中美各标准的设计车型均根据道路上行驶车辆的 统计数据归纳得出。
谈美中两国道路几何设计的差异
![谈美中两国道路几何设计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76477fa0242a8956bece448.png)
=">?
不管是过去的还是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我们都应根据具 而美国公路广泛应用的是“ 流线型” 横断面。 在所有平面 的 相 交 处 ,如 路 肩 边 缘 、沟 底 及 边 坡 与 原 地 面 的 相 交 处 , 都 作成适当的弧形( 图 #) 。这样既增进路基的稳定性, 简化养 护控制, 又改善路容。 体情况“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 本文所述美国的道路几何设计 与我国的差异, 可能是东西文化理念不同造成的, 也可能是地 形地貌条件不同造成的, 还可能受国民经济条件的影响, 但不 论怎样, 公路设计者们应有前瞻性和开拓性, 集思广益, 在中 华大地上勾绘出一条条高速、 舒适、 安全、 优美的交通枢纽。
+++++++
-- 众 所 周 知 , 美 国 的 公 路 与 城 市 道 路 不 论 是 里 程 还 是 质
的整个公路系统的最大效益。
到 量 在 全 世 界 都 是 一 流 的 , 自 )’./ 年 开 始 修 建 高 速 公 路 ,
0’’& 年 高 速 公 路 里 程 达 到 1,1& 万 23 , 占 全 国 总 里 程 的
$@ABC% -’.!"#$%&’(!)’*’+#,(-.’/0’123*4+#’1-54*67,896:;<=>’?%#/$,6/2@=AB8
8888888"#$%&’(854?4’7+%8C6’7DE.F:GHIJ2KH<= ELF88MN47#+’/-M??6+#’,#6/-6O-3,’,4-"#$%&’(-’/D-P7’/?*67,’,#6/-QOO#+#’1?------>’?%#/$,6/R-M-S61#+(-6/-T46N4,7#+-@4?#$/-6O-"#$%&’(?-’/D-3,744,? ------S0U1#?%4DE.F:0:?:GHVW: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92e8fac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5.png)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公路设计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适的公路设计可以改善道路安全性,提高行车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法国和中国作为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公路设计规范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就来探析一下两国设计规范的差异性。
一、设计标准的差异在公路设计标准上,法国和中国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标准。
法国基于安全和可持续性因素,注重道路环境和绿化,规定公路应该符合人手工报错导线30米以内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到汽车速度,保持适当的高度和宽度,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路面的平稳性。
而中国的设计标准,主要考虑交通流量和道路服务性,注重提高通行能力和便捷性,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车道数量以及道路宽度等设计考虑得比较多,而不太注重绿化和安全问题。
二、道路灯光设计的差异在道路灯光设计方面,法国和中国也存在许多的不同之处。
法国在道路照明设计上,注重照明效果、舒适性和环保,要求照明系统应该能发挥最大化优势,使夜间行车像白天一样安全,并且还要兼顾能源消耗的问题。
中国则注重照明的宽度和亮度,以确保行车安全,特别是在隧道等特殊区域,需要增加照明设备的数量和种类。
三、公路标志的区别公路标志是交通规则和道路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公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公路标志设计方面,法国和中国也有较大差异。
法国的标志设计注重美观性与实用性,采用简约风格且色彩搭配严谨,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同时,还考虑到道路环境中标志的美观性。
而中国的标志设计则注重更多的文字信息,以便于理解和操作,对美观性的要求要低很多。
总结来看,法国和中国在公路设计规范上存在诸多的差异。
法国注重安全和可持续性因素,注重绿化和道路环境,而中国则注重交通流量和道路服务性,结构和宽度等方面设计会更多。
无论是哪种设计规范,都应该以提高行车安全、保障公路服务质量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公路建设,培养良好的公路交通习惯,促进公路经济发展,实现国土发展战略。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5828d66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4.png)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公路设计规范是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差异性。
本文将探讨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我们将从规划和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国家的差异。
在法国,公路设计首先注重的是环境和景观的保护。
法国的公路设计规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注重景观设计,使公路成为一种美化城市的元素。
而中国的公路设计规范更加注重交通流量和效率的提高,设计更加偏向实用和经济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于两国的发展阶段和国情不同所造成的。
法国经济相对发达,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因此在公路设计中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协调;而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交通需求量大,更加注重公路的通畅和效率。
我们将从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角度来对比这两个国家。
在法国,公路设计规范对材料、结构、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要求符合相关的欧盟标准。
而中国的公路设计规范则更加偏向国际标准,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规范。
两国的规范在技术标准上的差异主要是受国情和发展水平的影响。
法国的技术标准更加偏向国际标准,而中国则更加注重适应国内的实际情况。
我们还可以从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国家的差异。
在法国,公路规划和设计更加注重政府和市民的参与,法国有着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市民可以通过公开听证会等形式参与公路设计,这也是法国公路设计规范与中国规范的一个不同之处。
而中国的公路设计更加注重政府的规划和统一指挥,市民参与度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两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所造成的。
我们还可以从实际的工程项目和案例来说明这两个国家的公路设计规范的差异性。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法国的公路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人性化,法国的高速公路设计在服务区、路标、交通设施等方面更加人性化,并且注重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
而中国的公路设计更加注重效率和经济性,例如中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相对简陋,路标设置也相对简单,更加偏向实用和经济。
公路设计理念的比较
![公路设计理念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51da927bd64783e09122bc8.png)
1.公路设计理念的比较相对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而言,美国道路设计理论和体系更注重路线与地形、环境的配合和协调。
在设计中充分强调路线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强调设计的灵活性。
路线线形指标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条件,为了使道路与地形条件、景观环境相协调,在满足规范安全性的基础上,不惜放宽线形设计指标。
另外,在设计中采用了汽车运行车速的理念,路线设计中追求各线形指标的相互配合协调、高低指标之间的过渡缓和、路线线形均衡,追求实际行驶车速相对平稳等,这对降低工程造价、克服超速现象、减少交通事故、保护生态环境和道路景观及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
2.美国公路发展模式美国的发展模式优点在于不会出现与修路有关的债务问题,不会给政府和银行带来财政负担。
即使收费路段也是受法律限制收费经营,也符合了“谁修路谁受益”的原则。
并且美国的发展模式也兼具了社会公平。
从燃油税、轮胎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提取公路修建基金,更能明确划分费用来源。
让每个使用道路的人付费,不同车型付不同的费用,使用车辆行驶的里程不同费用不同。
但美国的发展模式也存在弊端,例如发展速度缓慢。
主要有燃油税积累的公路信托基金的积累需要时间,因此修建高速公路的时间要根据资金积累情况而定。
即使建造高速公路的计划已经做好,也要等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开始建造。
中国公路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优点在于由贷款出资修建高速公路,可以在短期内使高速公路得到快速发展。
在政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建造高速公路,让作为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但中国公路发展模式的弊端也在贷款上,信贷埋下了大量的债务问题,造成政府財政危机。
尤其是对于计划不周详或者因为赶风潮追政绩而建造的不切合实际需求的高速公路来说,由建造公路而产生的债务问题并由此引发的“借新还旧”的问题会造成恶性循环。
而且中国的公路发展模式会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两种发展模式适应不同的社会情况,更确切的说是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为什么美国的道路是水泥的,中国的道路是沥青的,谁好谁坏?
![为什么美国的道路是水泥的,中国的道路是沥青的,谁好谁坏?](https://img.taocdn.com/s3/m/598590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8.png)
为什么美国大多是水泥路,我国则是沥青路,谁好谁坏?美国和中国在高速公路建设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
美国偏爱水泥路,而中国则青睐沥青路。
这两种材料各有优缺点,背后还涉及两国的产业结构、历史传统和气候特点。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有趣的话题,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
【事件经过】说起路,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你可能没注意,但美国和中国的高速公路可不太一样。
美国那边,大多数高速公路都是水泥路。
反观咱们中国,满大街跑的都是沥青路。
这俩到底哪个更好?咱们慢慢道来。
先说说沥青吧。
这玩意儿可有意思了,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
简单就是把石油炼完后剩下的渣渣加工一下,就成了沥青。
听起来像是废物利用,但这东西可是有大用处。
沥青路有啥好处呢?它软乎乎的,开车上去感觉像踩在软垫子上,舒服得很。
而且还挺安静,不像有些路开车上去咯吱咯吱响。
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开长途车噪音大了,人可是会烦躁的。
咱们中国是啥时候开始修沥青路的呢?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那时候,我们刚开始修高速公路。
1988年,沪嘉高速通车了,用的就是沥青路面。
到了2000年,我们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6万公里,大部分都是沥青路。
沥青路虽然舒服,但也有缺点。
它不太耐操,用个10到15年就得大修一次。
不过,它有个好处,就是修起来快。
要是路坏了,随便补补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钱。
再来说说水泥路。
这东西就是把水泥、沙子和石头混在一起,加点水,搅拌一下,就成了。
听起来简单,但里面的学问可不少。
水泥里面有一堆复杂的化学成分,它们和水反应后,就变成了又硬又结实的东西,把沙子和石头都粘在一起了。
水泥路有啥优点呢?它耐热耐寒。
夏天热得要命,它也不会软化;冬天冷得要死,它也不会裂开。
而且,它特别结实,能承受重型卡车的碾压。
用得好的话,能用20到30年呢。
从长远来看,虽然前期投入大,但维护成本低,算下来还是挺划算的。
但水泥路也有缺点。
修起来慢,得等上28天才能完全硬化。
要是路坏了,还得整块换掉,可麻烦了。
试述国内外公路设计理念的发展
![试述国内外公路设计理念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f98212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a.png)
试述国内外公路设计理念的发展2019-08-03【摘要】设计是⼯程的灵魂,这个“灵魂”的作⽤体现在,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提,是决定该项⽬价值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程管理的龙头,是⼯程质量的基础。
【关键词】公路设计;设计理念;发展⼀、构建完善的规范体系我们国家在引进、消化发达国家公路建设标准规范的同时,建⽴了⼀套符合我国的公路⼯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分门别类的制定了路基、路⾯、桥涵、交通⼯程等专业的标准规范。
有⼒地指导了勘察设计⼯作。
由于我国经济⽋发达,资⾦紧张,⼀直困扰着公路建设者,亦制约着公路设计者的创作。
长期以来,造成公路设计理念较落后,遏制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进⼀步发展。
1.设计理念还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要求,考虑⼯程本⾝,专业内部要求较多,从全社会、环境保护者⾓度考虑较少,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资源忧患意识不⾜,对⾃然尊重不够,⼯程⼤挖⼤填现象⽐较突出。
2.“⽤⼼”设计不够,设计“制作”多于“创作”、“粗放”多余“精细”,有特点、有特⾊的设计少,照抄照搬现象较多;在技术标准指标掌握上,不能因地制宜,⽣搬硬套现象较普遍;在⼀些项⽬中,地质勘测深度不够,⽽在某些专业设计中⼜趋于保守,在应⽤新技术、新⽅法、新⼯艺上缺乏内在动⼒,创新意识不强。
3.部分设计单位⽚⾯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违规分包,转让资质,后续服务不到位;四是交通主管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五是有的业主对设计⼲预较多,尊重科学不够,特别是压缩合理设计周期,基础⼯作不到位,不能确保设计质量。
⼆、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的确定“坚持以⼈为本,树⽴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的全⾯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与⾃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指明了我国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明确了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的这两个重⼤理论问题。
对比分析中美高速公路路况对比研究
![对比分析中美高速公路路况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6ac73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f.png)
对比分析中美高速公路路况对比研究随着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我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高速公路的使用都日趋普遍。
由于道路交通的不同和完善程度的差异,中美两国的高速公路的状况各异。
让我们来对比分析一下中美两国的高速公路,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一.路况差异中国高速公路在早期的建设中,由于经费的欠缺,建造速度较慢,质量也无法与现代高速公路相比。
在新时代中,中国政府就开始实行了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然而,由于建设速度过快,设计和建设上的问题也随之增加。
目前,中国的高速公路因为过度使用,以及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导致了大量的破损、损坏和事故。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高速公路的路况更加糟糕。
与此相对,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初期,随着技术和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现代美国的高速公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网络。
在美国,高速公路的建造和维护以及管理的制度完善,高速公路修建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还需要申请相关的许可证以及进行环境评估。
因此,美国的高速公路通常都有较好的路况和较少的事故数量。
二.管理和维护在中国,高速公路的维护通常是由一家或几家负责管理的企业进行。
由于管理和维护的孤傲和效率的问题,导致在暴雨、雪灾和有其他突发情况的情况下,急救车辆甚至交通警车也无法通过。
同时,中国高速公路上的路标和警示牌通常不够完善,路口及标线往往不明显,容易发生事故。
在美国,高速公路的管理和维护是由联邦政府进行的。
联邦政府负责制定相关的法规,并负责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此外,美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也需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与此同时,高速公路上的警示牌、标志和标线都非常清晰明了,安全性非常高。
即使在降雪或降雨天气中,道路上也有了非常好的保障。
三.服务设施在中国,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覆盖范围很广,除了休息区、餐厅、卫生间等基本服务设施外,还增设了加油站、汽修站和生活用品店等。
这给旅客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美国,高速公路上也有类似的服务区,但其数量要远少于中国。
实践公路设计新理念的问题与建议
![实践公路设计新理念的问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e4e801e0b4e767f5acfce09.png)
实践 公 路 设计 新 理 念 的 问题 与建 议
黄驰 张志超 成龙 ’ 王琨
中美两国公路设计参数对比分析
![中美两国公路设计参数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3a4c1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6.png)
中美两国公路设计参数对比分析池育源【摘要】主要针对美国和中国的道路设计相应的标准进行详细的对比,阐述两者之间的不同.通过对中美公路设计方面的分析,主要是对公路和路线设计的标准差异分析,并提出每个国家在道路设计方面的优缺点.【期刊名称】《山西交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中国公路;美国道路;设计参数;对比【作者】池育源【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30 引言在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国公路基础建设速度飞快,成绩斐然,尤其是干线公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横跨东西、纵穿南北、四通八达的路网架构。
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19万km,里程规模世界第一,基本上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美国的高速公路不论是设计实施还是运营管理均是世界一流,在过去的时间里面,虽然社会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但是在公路交通方面两者总是在比较学习。
公路总体布局的关键是公路设计,公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在此结合中国的公路设计情况来研究美国公路设计与中国的公路设计标准的差异性,通过分析研究中、美两国在道路设计方面的资料和设计规范,分别对两国在道路设计各个环节的不同之处,从道路功能分类、路线相应的设计参数逐一进行对比,研究两者的优缺所在。
1 公路功能分类对比1.1 美国的公路功能分类在公路分类方面研究,美国起步较早。
美国主要是根据公路路线所经过的区域性质和交通服务特性进行分类的,是一种在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公路分类方法。
由于美国的城市和乡村地区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如土地密度、土地类型、街道密度、公路网密度、出行方式等等,所以,通常美国将公路所处在的区域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进行第一级的分类,然后再按功能层次进行下一级的类型划分[1]。
中美高速公路运输比较研究
![中美高速公路运输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e1de2f192e45361066f5d1.png)
中美高速公路运输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f5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9-000-01摘要由于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在对高速公路运输设计理念与管理控制方案上有着不同的思路,所以在此做出比较,主要是对我国国内高速公路运输存在的各种缺陷进行分析,吸取美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带动自身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双方都存在不同差异的原因,才能在此基础上转变现有观念,将设计与管理都做好。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输中美国家对比建设本文首先对中美两个国家在高速公路运输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了解了两者各自存在的优缺点,从细节上出发,找到关于高速公路运输的发展“动力”,尤其是对政府部门的整体管理方面,找到强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美高速公路运输建设与管理特点首先来说,美国的高速公路运输业非常发达,高速公路总长度为630万公里,平均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66千米,而且其公路干支相连,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其洲际公路网尤为发达,总长度有8.85万公里,占全世界公路总长度的33%左右。
美国的公路由高速公路系统承担的在21%以上,政府部门在对公路的扶持与建设管理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美国公路客运周转量为90.9%,这说明美国的车辆运输系统已经处在世界顶端的位置,但是其公路货运量仅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因为美国的公路线路比较曲折,山区、平原地带错综复杂,所以货物主要以航空、水运为主。
整体来看,美国的高速公路运输较为发达,政府非常重视在这方面的规划与建设,城市、乡村、周边国际高速公路网也是非常发达的,且在车辆的运输管理上实行智能化交通管理,日益强化的公路线路更是将来美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
其次,中国地大物博,运输枢纽繁多,公路客运量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周江三角洲地区;公路货运量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路线路正在进行有条不紊的调整,规划设计、管理控制都是政府现在要经历的整改内容,其中公路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如收费站、支线、乡村高速公路)正在飞速发展,作为以上提到的运输组织与集疏场站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呈现了突飞猛进的状态。
中美公路差异的比较分析
![中美公路差异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0c7aabb0717fd5360cdcf8.png)
进 行 比较 , 析 了两 国的公 路 交通 状 况 以及 公 分
路 交通 发 展 的 现 状 。 并预 期 两 国公 路 交 通发 展
的 未 来 , 出我 国应 该 学 习 美 国的 一 些 方 面 。 指 关键词 : 中国公 路 美 国公路 差异 比较
在 美 国 , 了门很 快 便 能 找 到 城 市 高速 公 出 路 。 这 里 的 高速 公 路 往 往 是 贯 穿 全 国 的 。 成 分 两 类 , 西走 向和 南北 走 向 。 南 北 走 向的 公 路 东
的栽体。
科技技 术等 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 以 .公 路 交通 运 输 自古 以 来就 是 人 们 运 输 、 出 行 的重要途径。 从古代 的“ 茶马古道” “ 、 丝绸之 路 ” 如今 四 通 八 达 的 公 路 交通 网 , 不 揭 示 到 无
了 公路 变 通 运 输 的 重 要 性 。 公 路 运 输 作 为 当
小 时的 情 况 。
中 美 公 路 差 异 的 比 较 分 析
●郑灏 晏 周 字坤 陶华玲 宋 晓斐
摘
要: 文章就 中美两国的公路 交通状况
向于选择安静的近郊居住 。 于是这里便存在一
个 交通 上 的 时 间 问题 。既 然 路 程 无 法 缩短 , 那
么提 升 速 度便 成 了唯 一 的方 法 。
二 、 国 公路 概 况 中 在 中国, 自新 中国 成 立 以 来 , 国公 路 的 我
发展大致经历 了四个阶段 ,分别是 建国初期 、
2 0世 纪 8 年 代 后 期 、(世 纪 9) 代 后 期 以 f ) 2 1 f年
今 重要的短途运输手段 。 自然也是每 个国家着 重发展的对象。当今世界 , 公路 交通 最发达的 国家当属美国,伴随着 2 0世纪前叶的高速发 展 , 国 的公 路 炙通 网 已经 十分 发 达 。 中国 , 美 而 这在经历 了一系列的发展 与改革之后 , 也逐渐 开 始 注 重发 展 公 路 交 通 , 并把 公 路 交通 建 设 写 进了 政府报告 , 这也预 示着中国已经把公路 交 通建设放在 了国家战略 的高度。 国之间由于 两 国 家发 展 程 度 、 化 背景 不 同 , 国的 公 路 发 文 两 展 情 况 也 各 不 相 同。 下 面笔 者将 就 两 国 的公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https://img.taocdn.com/s3/m/edc19ed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4.png)
探析公路设计法国规范与中国规范的差异性公路设计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各国会将自己的公路建设经验与技术分享给其他国家。
法国作为欧洲的交通枢纽之一,其公路建设规范已经比较完善。
而中国则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公路建设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本文将探析法国规范和中国规范在设计理念、技术标准、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性。
一、设计理念的差异性在公路设计中,设计理念对于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法国公路设计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舒适性和便利性。
因此,在公路设计中,对于驾驶员的舒适性、交通流量、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例如,法国规定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30公里/小时,因为在这个速度下安全性和舒适性都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中国公路设计的理念则更加注重效率、经济性和速度。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公路建设被视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公路设计中,经济效益和工程速度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例如,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上,中国大量采用了立交桥、隧道等工程结构,以缩短路程、减少土地消耗和保护环境,而忽视了对于驾驶员舒适性的考虑。
二、技术标准的差异性在公路设计中,技术标准也是影响公路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法国公路设计的技术标准较高,采用了许多高科技技术,例如高速公路上采用的自动驾驶技术、车道保持辅助技术等。
这些技术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和减少了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高了公路安全性。
相比之下,中国公路设计的技术标准则相对较低。
虽然中国在公路建设上投资巨大,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也不断进步,但是由于成本的因素以及缺乏持续地研发,许多新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高速公路上采用的车道保持辅助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等新技术被应用范围比较小,导致公路安全性大幅下降。
三、安全性的差异性在公路设计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法国公路设计在安全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设置了防护设施、采用护栏和隔离带等措施,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1-2579(2007)03-0007-04中美两国公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彭彦忠(河北省道路开发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 要:通过对中美两国高速公路几何设计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两个国家在高速公路设计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可为我国高速公路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几何设计;设计理念收稿日期:2007-03-20作者简介:彭彦忠,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E -mail :dggsjhc @1 引言美国的高速公路不论是里程还是质量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自1937年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到199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85万km ,占全国总里程的14%,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近一半,实现了州州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而且一般使用年限为15年左右,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这与他们完善的路线几何设计是分不开的。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公路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尤其是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数量之大、开工项目之多举世瞩目。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其发生和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截止至200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64万km 。
而根据我国交通部制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至203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8.5万km ,形成覆盖全国、布局合理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因此首选A 方案为推荐方案。
(4)桥涵构造物改造方案对改造路段的桥梁,其处理方案为铣刨原沥青混凝土桥面,根据原混凝土整平层破损状况进行铣刨,重新进行找补整平,然后新铺双层改性沥青混凝土桥面3+4=7cm 。
加宽路段的桥梁,因其上部为板式桥,下部为重力台,柱式墩,桩基础,现桥面铺装开始损坏,而结构使用状况良好。
拟采取拆除原桥台两侧锥坡,在原桥两侧各加宽3.75m 桥梁,桥台仍采用重力台,桥墩采用独柱墩;内侧边板预埋钢筋,伸入原桥边板内(打凿漏出原骨架钢筋)焊接,然后新建锥坡与路堤衔接;拆除原桥面铺装,采用下层9cm 钢纤维混凝土,上层7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小桥涵构造物经过调查,使用状况良好,拟采取拆除原洞口方案,在原构造物两侧各设置一道沉降缝接长,新建洞口。
同时,对原来的综合排水系统进行完善,通过采用拦水带、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方式将路面水排出路基以外,保证路基稳定性。
3 结语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不同于新建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且每项工程都有其特点,如互通立体交叉处主线加宽的问题、铣刨产生的沥青的再次利用问题、复杂结构桥梁的拼接技术问题等,需要不断地研究完善,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
参考文献:[1] J T 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2] J T G D01-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7第27卷 第3期2007年6月中 外 公 路 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总体设计、总体布局的关键。
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其设计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好坏、里程长短、投资多少、效益高低,更直接影响到公路运营安全。
虽然每个国家对线形的设计都有明确的设计标准,但是仅仅满足设计规范的线形设计并不代表是最合理的线形。
线形设计是否合理不仅是关系到高速公路安全性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确定道路的经济性、道路的景观环境、道路的通行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通常在设计中追求的高指标公路并不一定是安全的公路,而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及线形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笔者通过对美国高速公路的现场考察,以及参考中美两国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有关资料,对两国在高速公路几何设计方面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以供公路设计人员参考。
2 路线的适宜性和均衡性路线的适宜性是指公路路线与自然条件的协调、配合,使公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路线的均衡性是指公路路线自身各要素间的协调、配合,使公路线形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行车安全。
美国高速公路设计将环境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其规范要求:公路的定线和设计可以而且应该能使环境更加完美,并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
同时认为,环境不仅仅指自然环境,它包括人类、植物和动物三类群体以及这三类群体起作用的各自力量。
因此,美国高速公路设计的参考者,不仅有设计工程师,还有生物、化学、历史、考古学家和土地评估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有社会学家。
听取公众意见是方案确定阶段必不可少的程序。
而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非常强调路线与地形及环境的协调,尽可能消除造成大填大挖的人为因素,注重对原有地貌的保护和尽可能恢复自然的外观。
公路线形相邻路段技术指标不均衡、衔接不合理,会使车辆行驶速度出现较大突变,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因此路线设计除了应使线形同地形、地物、景观相适宜外,还应使线形流畅、连续、视觉良好,保证行车安全与舒适。
公路作为一个三维空间构造物,在路线设计中还应该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
美国公路线形设计强调在符合汽车行驶力学方面的要求外,还应考虑用路者的视觉、心理与生理方面的要求,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与经济性。
为了使线形连续、均衡,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安全设计问题,通常采用运行速度理论检验公路线形设计。
要满足路线适宜性的要求,需要通过灵活设计、精心创作,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实现安全、环保、美观、节约的目的。
路线的适宜性和均衡性实质上也是强调公路灵活性设计以及景观环境设计的效果。
这些对我国高速公路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 线形设计的连续性公路线形的连续性设计是指公路的几何条件既不违背驾驶员的期望,也不违背驾驶员安全操作和驾驶汽车的能力。
满足连续性要求的路线设计,能够连续地引导驾驶员的视觉和满足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减少驾驶员的无谓操作、疲劳和恐惧心理,增加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可见,连续性对于公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线形的连续性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连续的道路设计应确保驾驶员能够沿着路线以他们期望的速度行驶。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TJ B01-2003)规定:“线形设计,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
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 T G D20-2006)也指出:“等级较高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使驾驶员在视觉上能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在心理上有舒适感和安全感并与沿线的环境、景观相协调。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上述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中虽已提出线形连续性,但对连续性的标准并没有明确提出。
目前国内外对于线形连续性的研究很多,主要分为:基于速度的研究,基于安全的研究,基于驾驶员操作难易的研究。
其中基于速度的研究比较成熟,因为道路线形连续与否对车辆产生的影响首要表现在车速上。
车速变化的大小也就代表着线形连续程度。
事故率大小是对道路线形连续性的直接检验结果,事故率比较大的事故多发地点,也必然代表着其线形在此存在问题。
因此,美国等国均采用运行速度评价线形设计的连续性。
4 线形设计的灵活性公路设计灵活性思想最先由美国提出,美国联邦8 中 外 公 路 27卷 公路局(F HWA)联合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官员协会(AASH TO)等相关机构于1997年出版了《公路灵活性设计》,特别强调了线形的灵活性设计理念和方法。
灵活性设计包含合理选用技术标准、灵活运用设计指标两个层面的内容。
灵活性设计是有条件的,必须以保证安全为前提,严格按照现行组合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就是保障安全的有力措施。
即:设计灵活性就是“在充分掌握和理解现有标准、规范本质的基础上,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技术标准,灵活运用设计指标,寻求达到更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的目标”。
实际上,每一个公路建设项目都具有特殊性(公路个性),由于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气象、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特点以及公路使用者的需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均不尽相同,这些都构成不同地区特有的公路景观环境,公路灵活性设计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在运输功能和安全与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寻求协调与结合,其目的是针对不同公路、不同路段的不同特点给出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强调的是公路的个性、环境的个性,因此设计灵活性也体现为公路的个性环境设计。
技术标准是公路设计的依据。
美国公路几何设计标准与政策一般由成立于1937年的规划与设计政策委员会负责规定和推荐,而其制定和出版则通常由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AASH TO)来完成。
AASH TO出版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政策》(俗称绿皮书)通常被视为美国公路几何设计标准,亦被国际上公认为现代适用的公路设计专业著作,该书一般每隔5~6年修订一次,目前的最新版是2004年出版的第五版。
与我国公路技术标准不同的是,绿皮书仅仅是一本设计指南,它实际上是提出了有关道路几何设计的一系列指导方针,设计人员在使用这套指导方针时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该书在序言中就明确申明了此书的目的在于向设计人员提供指导方针,对关键尺寸设计给出了推荐的设计数值范围。
允许充分的灵活性是为了鼓励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合适的特殊设计方案。
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律,包括自己的设计标准。
AASH2 TO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政策》对一些主要技术指标推荐了一个参考值的范围,允许各州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本州的公路设计标准,而各州的技术标准取值一般都在AASH TO所提供的范围之内,但是也允许超出这个推荐范围。
如美国加州根据本州特点,高速公路最大车速采用了130km/h,超过了AASH2 TO所规定的最大设计车速。
由于各州的设计标准均以绿皮书作为基本标准或参考标准,这就给设计者在本州的公路设计中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而我国的公路技术标准则规定,在地形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允许下应采用标准较高的值,只在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才采用极限值(但是不推荐)。
因此在我国以往的设计中,对标准的掌握容易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所要求的公路等级范围内片面追求高标准,认为标准越高越好,不能因地制宜地运用标准,选择合适的线形使之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使有限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二是在执行标准时非常教条,对标准的各项指标理解不深刻,常常生搬硬套,导致设计的公路行车不舒适、不安全,也不美观。
当然,灵活性设计决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对几何规范标准的降低,而是在满足道路安全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技术规范,尽量找出适应自然经济合理的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