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习题课
卢希庭原子核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解:设质子密度均匀,匀速转动,则相应的角动量为:
∫ L=
∫
∫
ρr
2drdΩ.(rsinθ)2ω=∫0r0
∫π
0
∫ 2π
0
ρr2
drsin3
θdθdφr2
ω
=
8πρωr05 15
m=
4πρr2 3
=⇒ρ=
3m 4πr2
L=
2wmr02 5
=
√ 3 2
√
=µ=⇒∫r002=π σ[ 524πmr3ω0
]
t时间后衰变掉的原子数:n
=
mα M
NA
开始时的224Ra为1µg
一天衰变的原子数:n
=
0.172×10−6 224
×
6.02
×
1022
=
4.62
×
1014
十天衰变的原子数:n
=
0.849×10−6 224
×
6.02
×
1022
=
2.28
×
1015
2.2 已知222Rn的半衰期为3.824d,问1µCi和103Bq的222Rn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I. 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1、实验测得某元素的特征Kα线的能量为7.88KEV,试求该元素的原子序数Z 解:由√ν=AZ-B E=Hν,其中E=7.88KEV,
1EV=1.602176462×10−19J ν=E/H=1.9×1018s−1
代入公式得Z≈29
1.2 用均匀磁场质谱仪,测量某一单电荷正离子,先在电势差为1000V的电场中加速。然后
N ln 2×18.25%m
T1/2
A
×
1.2
原子核物理习题课1 (1)
习题一:1. 试谈谈你对“格拉肖蛇”的理解。
物质科学体系——从“格拉肖蛇”蛇头到蛇尾,物质空间尺度依次减小,同时,“格拉肖蛇”首尾相衔,表明物理学中研究最大对象和最小对象的两个分支 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就奇妙地衔接在一起,这并不意味着天体物理把粒子物理吞没,而是指在足够小和足够大的尺度下,两者具有统一的理论,即弱、电、强和引力相互作用“合四为一”。
2. 试论述中微子超光速实验测量原理。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著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两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还快了60纳秒。
3. 试论述希格斯粒子对标准模型和超统一模型的作用。
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逐步构建完成了现代的标准模型理论。
但是杨-米尔斯方法无论应用到弱还是强相互作用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质量问题,由于规范理论规范对称性禁止规范玻色子带有任何质量,然而这一禁忌却与实验中的观测不相符合。
希格斯提出通过希格斯场产生对称性破缺,同时在现实世界留下了一个自旋为零的希格斯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或“上帝粒子”。
可以说,希格斯粒子是整个标准模型的基石,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
如果希格斯粒子不存在,将使整个标准模型失去效力。
4. 试绘出各层次物质的德布罗意波长变化曲线。
λ=p h =p 341062.6-⨯m=nm p251062.6-⨯以λ为纵坐标,p 为横坐标绘制曲线,λ与p 成反比关系。
5. 谈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1-1)的理解。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质能关系式”进行质量能量转换:2E mc =,他是通过比例系数c 2将质量和能量联系起来,这也就表明物质质量和能量有一定对应关系。
6. 试绘出物质质量随运动速率变化(式1-2)的曲线。
提示:以速度υ运动着的物质的质量m 和它的静止质量0m之间有着关系:m =,当物质运动速率与光速可比拟时,必须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第一章习题1. 设测量样品的平均计数率是5计数/s,使用泊松分布公式确定在任1s 得到计数小于或等于2个的概率。
解:051525(,)!5(0;5)0.00670!5(0;5)0.03371!5(0;5)0.08422!NNr r r r NP N N e N P e P e P e ----=⋅=⋅==⋅==⋅= 在1秒小于或等于2的概率为:(0;5)(1;5)(2;5)0.00670.03370.08420.1246r r r P P P ++=++=2. 假如某时间的真计数值为100个计数,求得到计数为104个的概率,并求出计数值落在90-104围的概率。
解:高斯分布公式2222)(22)(2121)(σπσπm n mm n ee mn P ----==1002==σm ===----2222)104(22)(2121)104(σπσπm mm n ee mP将数据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变量11010090)90(-=-=x 4.010100104)104(=-=x查表x=1,3413.0)(=Φx ,x=0.4,1554.0)(=Φx 计数值落在90-104围的概率为0.49673. 本底计数率是500±20min -1,样品计数率是750±20min -1,求净计数率与误差。
解:tn=σ 本底测量的时间为:min 25205002===bb b n t σ 样品测量时间为:min 35207002===ss s n t σ 样品净计数率为:1min 200500700-=-=-=bb s s t nt n n 净计数率误差为:1min 640-==+=+=b s bb s s t nt n σσσ此测量的净计数率为:1min 6200-±4. 测样品8min 得平均计数率25min -1,测本底4min 得平均计数率18min -1,求样品净计数率与误差。
苏教版高中物理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核还可再分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2.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用α粒子轰击金箔,研究α粒子散射情况的实验装置。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最早是由玻尔所做B.α粒子大角度散射是由于它跟电子发生了碰撞C.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正确的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中提出了光子假说B.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均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D.汤姆孙发现质子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4. 有些物理规律的发现,是先通过推理分析建立理论,后来才由实验加以验证确认,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情况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了两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并推算出引力常量的数值B.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据此理论后来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存在电磁波,后来法拉第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来被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所证实5. 如图所示是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从粒子源发射的粒子射向金箔,利用观测装置观测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荧光屏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偏转的角粒子束度甚至大于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质子流B.实验结果说明原子中的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原子内C.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金箔中的电子对粒子的作用引起的D.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对粒子的斥力引起的6. 关于近代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测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B.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C.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爱因斯坦在玻尔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7. 卢瑟福在用粒子轰击金箔时,可以证明原子的核式结构的证据是()A.几乎所有的粒子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明显变化B.粒子在穿过金箔时做匀速直线运动C.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散射D.粒子与电子碰撞时动能有较大的损失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学说和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原子核物理课后习题-刘修改
核物理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 原子核半径的微观含义是什么?它与宏观半径有何区别?2. 半径为O 189核半径的1/3的稳定核是什么核?3. 若将原子核看作是一个均匀的球,试计算氢(1H )核的近似密度.4. 计算下列各核的半径:A He 1074742,g ,.23892U 设r0=1.451510-⨯米.。
5. 宏观质量单位与微观质量单位有何不同? 同位素,同量异位素,同质异能素,同中子素之间有何区别? 对下列 每一种核素至少举出一种同量异位素和一种同位素: U Cu N 2386314,,.6. 对下列每一种核素至少举出一种同位素和一种同中子异位素:Sn Pb O 12020816,,.7. 若将α粒子加速到其速度等于光速度的95%,则α粒子质量为多少u? 合多少千克?氢原子静止质量为M (He 4) =4.002603u .8. 若电子的速度为2.5810⨯米/秒,那么它的动能和总能量各为多少电子伏特?9. 计算下列核素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 U Ni Fe O C H 238585616122,,,,,. 10. 从Ca 4020中移出一个中子需要多少能量? 从中移出一个质子的能量又是多少?其中钙40,钙39的原子静止质量分别为: M (Ca 40) =39.96258u , M (Ca 39) =38.97069u ,M (K 39) =38.9163710u.11. 计算从O O 1716和 中移出一个中子需要的能量. 有关原子静止质量为: M (O 16)=15.994915u ,M ( O 15) =15.003072u ,M ( O 17) =16.999133u .12. 计算从和O 16F 17 中移出一个质子需要的能量. 有关原子质量为: M (N 15)=15.000108u , M (F 17) =17.0022096u , M (O 16) =16.999133u.13. 计算下列过程中的反应能和阈能:;422309023492He Th U +→;1262228623492C Rn U +→ O Po U 1682188423492+→14.K 40核的自旋角度动量|1P | =25η,郎德因子为g 1=-0.3241,计算K 40的核自旋方向相对Z 轴方向有几种可能的取向? 其最大分量是多少η? K 40的磁矩为多少核磁子N μ? 1P 与的相互取向如何?15.为什么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可以放出大量的能量来?第二章 放射性衰变的一般规律1.发生Po 21884α衰变后子体核为Pb 21482和α粒子的动能.2.已知K 41的原子量为40.9784u ,-β粒子的最大能量为βE =1.20Mev , γ射线的能量γE =1.29 Mev , 计算Ar 41的原子量.3.已知Ne 22的原子量为21.99982u , +β粒子的最大能量为0.54 Mev , γ射线的能量γE =0.27Mev , 试计算Na 22原子的质量.4.Cu 64能以-β,+β,EC 三种形式衰变,有关原子的静止质量如下: Cu 64:63.929759u , Ni 64:63.9296u , Zn 63:63.929145u. 试求: (1) +β, -β粒子的最大能量. (2) 在电子俘获中中微子的能量.5.放射性核衰变的规律是什么? 衰变常数λ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半衰期和平均寿命?6.计算经过多少个半衰期后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可以减少到原来的50%,3%,1%,0.1%,0.01%?7.已知U N P 2381432,,的半衰期分别为14.26天,5730年,4.468⨯109年, 分别求出它们的衰变常数.8.实验测得0.1毫克的Pu 239的衰变率为1.38⨯107次核衰变,已知Pu 239原子静止质量M (Pu 239) =239.0521577u , 求Pu 239的半衰期.9.一个放射源在t=0 时的计数率为8000cps ,10分钟后的计数率为1000cps.其半衰期为多少? 衰变常数为多少? 1分钟后的计数率是多少?10.已知Ra 226的半衰期为1.6310⨯年,其原子静止质量为226.025u ,求1克Ra 226( 不包括子体 )每秒钟发射的α粒子数.11.放射性活度精确为1Ci 的Co 60(T=5.26年),P 32 (T=14.26天)的质量各为多少克?12.人体内含18%的C 和0.2%的K. 已知天然条件下C C 1214和的原子数之比为1.2:1012, 14C 的半衰期为5370年, 40K 的天然丰度为0.0118%, 半衰期为1.26910⨯年. 试求体重为75千克的人体内部放射性活度.13.衰变常数为λ的放射性核素,每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几率是多少? 不发生衰变的几率是多少? 每个核在0~t 时间内发生衰变和不发生衰变的几率又是多少?14.已知Ra 224的半衰期为3.66天, 问在第一天内和前十天内分别裂变了多少分额? 若开始时有1毫克的Ra 224, 问第一天和前十天中分别衰变掉多少个原子? 15.已知Po 210的半衰期为138.4天,问1毫克的Po 210其放射性活度为多少贝可勒尔? 合多少居里?16.已知Rn 222的半衰期为3.824天, 问1居里的Rn 222的质量是多少千克?17.什么是放射性原子核的多分支衰变? 原子核多分支衰变是满足什么样的衰变规律? 写出其表达式.18.什么是原子核的递次衰变?对于递次衰变序列A C B →→,若A , B 核的衰变常数分别为B A λλ,,它们在任一时刻t 原子核数目为)(),(t N t N B A ,试求出子体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9.什么叫做放射性平衡? 天然放射系有几种平衡的情况? 它们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第三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4兆电子伏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为2.5厘米 ( ρ空气=1.29⨯103-克/立方厘米),假定射程与密度成反比,试求4兆电子伏的α粒子在水中和铅中的射程(ρ铅=11.3克/立方厘米)?2. 一束准直的能量为2.04Mev 的伽玛光子束穿过薄铅片,在20°方向上测量反冲电子,试求该方向发射的康普顿反冲电子的能量是多少?3. 铯Cs 137放射源放出的γ光子能量为0.661Mev ,Co 60伽玛源放出的1.17Mev 和1.33Mev ,试求这些光子同物质发生康普顿效应时产生的反射光子(180=θ°)的能量和反冲电子的能量.4. 什么是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试论述它们的微观作用机理. 各种反应的特点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有何次级效应?5. 对于康普顿散射,试导出γE ′=)cos 1(12θγγ-+c m E E e , )cos 1()cos 1(22θθγγ-+-=E c m E E e e ,2)1(2θφγtg c m E ctg e += 三个公式.6. 什么是反应截面? 什么是吸收系数? 它们的量纲分别是多少? 使用什么单位?它们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7. 已知入射γ光子的波长为0.2埃, 试计算在康普顿效应中,当散射光子对入射光子前进方向各取30°,90°时,散射光子对入射光子波长的改变多少? 散射光子和反冲电子的能量各为多少?8. 能量为1Mev 的γ光子,由于康普顿散射波长增加了25%,试求反冲电子的能量.9. 若某物质对入射γ射线的吸收系数为11.0-=cm μ ,试求入射γ射线从I 0减弱到1/2I 0时所需的厚度.10. 若铝和铅的吸收系数分别为118.5,44.0--==cm cm pb Al μμ,问多厚的铝与6cm 的铅对γ射线强度的减弱相当?11. 某一能量的γ射线在铅中的线性吸收系数为5.8cm -1, 则它的质量吸收系数和原子的总反应截面是多少? (Pb=11.3gcm -3 ,A=207.21u , Z=82)12. .Tl 204源放出的β射线的最大能量为0.77Mev ,密度为1.4克/立方厘米的薄膜对该β射线的质量衰减系数为mg cm m /03.02=μ,若要使该β射线在穿过薄膜后强度减少为原来的2/3,求薄膜的厚度为多少毫米?13. 15兆电子伏的γ射线在铅中的总吸收截面为20靶恩,若要使该γ射线强度分别降低1/e和1/100,问需要的铅片厚度各是多少?14. 试说明能量分辨率的物理意义.闪烁探测器测得的γ射线仪器谱和理论谱有何不同?15. 闪烁探测器的光学偶合剂为什么不能用水? 光学偶合剂和光导的作用是什么?16. 使用闪烁探测器和使用Ge ( Li )探测器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17. 在用闪烁探测器测量计数或进行能谱分析时,其闪烁测量系统的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应如何选取?第四章 放射性测量中的统计误差1. 设t=0时放射性核的总数为 N 0,在0-t 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核数为n , 每一个核在0-t 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为p=1-t eλ-,不发生衰变的几率为q=t e λ-,试导出二项式分布规律。
原子核物理课后习题-刘修改
原子核物理课后习题-刘修改核物理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 原子核半径的微观含义是什么?它与宏观半径有何区别?2. 半径为O 189核半径的1/3的稳定核是什么核?3. 若将原子核看作是一个均匀的球,试计算氢(1H )核的近似密度.4. 计算下列各核的半径:A He 1074742,g ,.23892U 设r0=1.451510-?米.。
5. 宏观质量单位与微观质量单位有何不同? 同位素,同量异位素,同质异能素,同中子素之间有何区别? 对下列每一种核素至少举出一种同量异位素和一种同位素: U Cu N 2386314,,.6. 对下列每一种核素至少举出一种同位素和一种同中子异位素:Sn Pb O 12020816,,.7. 若将α粒子加速到其速度等于光速度的95%,则α粒子质量为多少u? 合多少千克?氢原子静止质量为M (He 4) =4.002603u .8. 若电子的速度为2.5810?米/秒,那么它的动能和总能量各为多少电子伏特?9. 计算下列核素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 U Ni Fe O C H 238585616122,,,,,. 10. 从Ca 4020中移出一个中子需要多少能量? 从中移出一个质子的能量又是多少?其中钙40,钙39的原子静止质量分别为: M (Ca 40) =39.96258u ,M (Ca 39) =38.97069u ,M (K 39) =38.9163710u.11. 计算从O O 1716和中移出一个中子需要的能量. 有关原子静止质量为: M (O 16)=15.994915u ,M ( O 15) =15.003072u ,M ( O 17)=16.999133u .12. 计算从和O 16F 17 中移出一个质子需要的能量. 有关原子质量为: M (N 15)=15.000108u ,M (F 17) =17.0022096u ,M (O 16) =16.999133u.13. 计算下列过程中的反应能和阈能:;422309023492He Th U +→;1262228623492C Rn U +→ O Po U 1682188423492+→14.K 40核的自旋角度动量|1P | =25η,郎德因子为g 1=-0.3241,计算K 40的核自旋方向相对Z 轴方向有几种可能的取向? 其最大分量是多少η? K 40的磁矩为多少核磁子N μ? 1P 与的相互取向如何?15.为什么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可以放出大量的能量来?第二章放射性衰变的一般规律1.发生Po 21884α衰变后子体核为Pb 21482和α粒子的动能.2.已知K 41的原子量为40.9784u ,-β粒子的最大能量为βE =1.20Mev ,γ射线的能量γE =1.29 M ev ,计算Ar 41的原子量.3.已知Ne 22的原子量为21.99982u , +β粒子的最大能量为0.54 Mev ,γ射线的能量γE =0.27Mev ,试计算Na 22原子的质量.4.Cu 64能以-β,+β,EC 三种形式衰变,有关原子的静止质量如下: Cu 64:63.929759u , Ni 64:63.9296u , Zn 63:63.929145u. 试求: (1) +β, -β粒子的最大能量. (2) 在电子俘获中中微子的能量.5.放射性核衰变的规律是什么? 衰变常数λ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半衰期和平均寿命?6.计算经过多少个半衰期后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可以减少到原来的50%,3%,1%,0.1%,0.01%?7.已知U N P 2381432,,的半衰期分别为14.26天,5730年,4.468?109年,分别求出它们的衰变常数.8.实验测得0.1毫克的Pu 239的衰变率为1.38?107次核衰变,已知Pu 239原子静止质量M (Pu 239) =239.0521577u ,求Pu 239的半衰期.9.一个放射源在t=0 时的计数率为8000cps ,10分钟后的计数率为1000cps.其半衰期为多少? 衰变常数为多少? 1分钟后的计数率是多少?10.已知Ra 226的半衰期为1.6310?年,其原子静止质量为226.025u ,求1克Ra 226( 不包括子体 )每秒钟发射的α粒子数.11.放射性活度精确为1Ci 的Co 60(T=5.26年),P 32 (T=14.26天)的质量各为多少克?12.人体内含18%的C 和0.2%的K. 已知天然条件下C C 1214和的原子数之比为1.2:1012, 14C 的半衰期为5370年, 40K 的天然丰度为0.0118%,半衰期为1.26910?年. 试求体重为75千克的人体内部放射性活度.13.衰变常数为λ的放射性核素,每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几率是多少? 不发生衰变的几率是多少? 每个核在0~t 时间内发生衰变和不发生衰变的几率又是多少?14.已知Ra 224的半衰期为3.66天,问在第一天内和前十天内分别裂变了多少分额? 若开始时有1毫克的Ra 224,问第一天和前十天中分别衰变掉多少个原子? 15.已知Po 210的半衰期为138.4天,问1毫克的Po 210其放射性活度为多少贝可勒尔? 合多少居里?16.已知Rn 222的半衰期为3.824天,问1居里的Rn 222的质量是多少千克?17.什么是放射性原子核的多分支衰变? 原子核多分支衰变是满足什么样的衰变规律? 写出其表达式.18.什么是原子核的递次衰变?对于递次衰变序列A C B →→,若A ,B 核的衰变常数分别为B A λλ,,它们在任一时刻t 原子核数目为)(),(t N t N B A ,试求出子体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9.什么叫做放射性平衡? 天然放射系有几种平衡的情况? 它们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第三章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 4兆电子伏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为2.5厘米( ρ空气=1.29?103-克/立方厘米),假定射程与密度成反比,试求4兆电子伏的α粒子在水中和铅中的射程(ρ铅=11.3克/立方厘米)?2. 一束准直的能量为2.04Mev 的伽玛光子束穿过薄铅片,在20°方向上测量反冲电子,试求该方向发射的康普顿反冲电子的能量是多少?3. 铯Cs 137放射源放出的γ光子能量为0.661Mev ,Co 60伽玛源放出的1.17Mev 和1.33Mev ,试求这些光子同物质发生康普顿效应时产生的反射光子(180=θ°)的能量和反冲电子的能量.4. 什么是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试论述它们的微观作用机理. 各种反应的特点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有何次级效应?5. 对于康普顿散射,试导出γE ′=)cos 1(12θγγ-+c m E E e ,)cos 1()cos 1(22θθγγ-+-=E c m E E e e ,2)1(2θφγtg c m E ctg e += 三个公式.6. 什么是反应截面? 什么是吸收系数? 它们的量纲分别是多少? 使用什么单位?它们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7. 已知入射γ光子的波长为0.2埃,试计算在康普顿效应中,当散射光子对入射光子前进方向各取30°,90°时,散射光子对入射光子波长的改变多少? 散射光子和反冲电子的能量各为多少?8. 能量为1Mev 的γ光子,由于康普顿散射波长增加了25%,试求反冲电子的能量.9. 若某物质对入射γ射线的吸收系数为11.0-=cm μ ,试求入射γ射线从I 0减弱到1/2I 0时所需的厚度.10. 若铝和铅的吸收系数分别为118.5,44.0--==cm cm pb Al μμ,问多厚的铝与6cm 的铅对γ射线强度的减弱相当?11. 某一能量的γ射线在铅中的线性吸收系数为5.8cm -1,则它的质量吸收系数和原子的总反应截面是多少? (Pb=11.3gcm -3 ,A=207.21u , Z=82)12. .Tl 204源放出的β射线的最大能量为0.77Mev ,密度为1.4克/立方厘米的薄膜对该β射线的质量衰减系数为mg cm m /03.02=μ,若要使该β射线在穿过薄膜后强度减少为原来的2/3,求薄膜的厚度为多少毫米?13. 15兆电子伏的γ射线在铅中的总吸收截面为20靶恩,若要使该γ射线强度分别降低1/e和1/100,问需要的铅片厚度各是多少?14. 试说明能量分辨率的物理意义.闪烁探测器测得的γ射线仪器谱和理论谱有何不同?15. 闪烁探测器的光学偶合剂为什么不能用水? 光学偶合剂和光导的作用是什么?16. 使用闪烁探测器和使用Ge ( Li )探测器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17. 在用闪烁探测器测量计数或进行能谱分析时,其闪烁测量系统的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应如何选取?第四章放射性测量中的统计误差1. 设t=0时放射性核的总数为 N 0,在0-t 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核数为n ,每一个核在0-t 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为p=1-t eλ-,不发生衰变的几率为q=t e λ-,试导出二项式分布规律。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6章 近代物理 第2讲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第2讲原子结构原子核基础对点练题组一原子结构和氢原子光谱1.(湖南卷)关于原子结构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粒子性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放射源发出α射线打到金箔上,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转到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图中1、2、3为其中的三个位置。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或依据实验结果做出的推理正确的是( )A.在位置2接收到的α粒子最多B.在位置1接收到α粒子说明正电荷不可能均匀分布在原子内C.位置2接收到的α粒子一定比位置1接收到的α粒子所受金原子核斥力的冲量更大D.若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则1、2、3三个位置接收到α粒子的比例应相差不多题组二玻尔理论能级跃迁3.(山西卷)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发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铯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量级为10-5 eV,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元电荷e=1.60×10-19C)( )A.103 HzB.106 HzC.109 HzD.1012 Hz4.(辽宁沈阳模拟)霓虹灯发光原理是不同气体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能量各异的光子而呈现五颜六色,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为1.63~3.10 eV,若一群氢原子处于n=4能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B.氢原子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为可见光C.辐射出的光中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光的频率最大D.用氢原子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3.2 eV的金属钙,不能使金属钙发生光电效应题组三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5.(全国乙卷)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其中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装置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重要贡献。
合集原子核物理(卢希庭)课后习题答案全.ppt
6
1-7
原子核同位旋量子数T满足下列关系
1 Z N T 1 Z N ,T最大值 1(Z N)
2
2
2
T最小值 1 2
ZN
T3 , 对于核的基态具有最小的T值。
原子核的T3
1 2
(Z
N)
Z
A 2
7
1-8同位旋多重态的定义:对于核子数A 相同,自旋和宇称也相同,而且同位旋量 子数T也相同,只有T3不同的各个态。
十天衰变的份额: =(1 e100.6933.66)=0.849=84.9%
t时间后衰变掉原子数:n=
m
M
NA
开始有1 μg
一天衰变的原子数:n
0.172 10-6 224
6.02 1022
4.62 1014
十天衰变的原子数:n
0.849 10-6 224
6.02 1022
2.28 1015
13
9
1-9. 设质子是一个密度均匀具有角动量为 3 h的球,且质子的所有 2
电荷均匀分布于球表面,试计算质子的磁矩;如果角动量的最大可
观测分量是 1 h,试计算相应的磁矩的最大可观测分量(用核磁子表示)。 2
解:设质子密度均匀,匀速转动
角动量
L
r0 2
r2drd (r sin )2 r2dr sin3 d d r 2
2.2、已知222Rn的半衰期为3.824d,问1μ的Ci和103Bq的222Rn的质量 分别是多少?
解:
ln 2
T1
2
A N
A
N ln 2 T1 2
N
A T1 2 ln 2
从而可得:
m N M 1.66053871027 A T1 2 2221.66053871027 ln 2
原子核物理课后习题
m煤
5.123 10 26 106 1.602 10 19 3.4 1010
2414 吨
2-18 试由 稳定线的(2.7-1)式分别确定57Ni和 140Xe 经 衰变生成的 稳定性核素,并分别写出它 们的 衰变链。
Z
1.98
A 0.0155A2 / 3
6749keV
Ed 1
A A4
E1
6395keV
E Ed 0 Ed 1 354 keV
5-4 218Po衰变至214Pb,已知粒子的动能Ek 为
5.988 MeV,试计算反冲核214Pb的动能,并求出
衰变能Ed。
ER
4 214
Ek
0.112MeV
消去
v
R
2mU B2q
已知:
mH : m 1: 4
UqHH
:U : q
1 1:
:2 2
RH : R 1:1
带入上式得
B 2BH 1.2T
1-5 实验测得241Am和243Am的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 构由六条谱线组成,已知相应原子能级的电子总角动 量大于核的自旋,试求241Am和243Am核的自旋。
A = 57 时, Z = 26 稳定
57 Ni 57Co 57 Fe
A = 140 时, Z = 58.4
140 54
Xe 140Cs
140
B
a 140
La
140Ce
试确定: (1)中子与 粒子在 21Ne 核中的结合能; (2)将16O 分成四个相同的粒子所必需的能量。
量 E =25 keV。确定这种情况的反冲核, 粒子 和中微子的动量。
原子物理学习题课
原子物理学习题第一章 原子的核式结构1.选择题:(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CA .10-10cm; B.10-8m C. 10-10m D.10-13m(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 DA. 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B.α粒子只偏2︒~3︒C. 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 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3)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DA. 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B. 散射物太厚C. 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D. 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4)用相同能量的α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 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α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BA. 1/4 B . 1/2 C . 1 D. 2(5)动能E K =40keV 的α粒子对心接近Pb(z=82)核而产生散射,则最小距离为(m ):DA.5.91010-⨯B.3.01210-⨯C.5.9⨯10-12D.5.9⨯10-15(6)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射,那么用质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核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的几倍?CA.2B.1/2C.1 D .42.简答题:(1)简述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的要点.(2)简述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大角散射的结果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说实验证实了卢瑟福公式的正确性,就是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4)普朗能量子假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经典物理有何矛盾?(5)为什么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是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的发展.(6)何谓绝对黑体?下述各物体是否是绝对黑体?(a)不辐射可见光的物体;(b)不辐射任何光线的物体;(c)不能反射可见光的物体;(d)不能反射任何光线的物体;(e)开有小孔空腔.3.计算题:(1)当一束能量为4.8Mev 的α粒子垂直入射到厚度为4.0×10-5cm 的金箔上时探测器沿20°方向上每秒记录到2.0×104个α粒子试求:①仅改变探测器安置方位,沿6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②若α粒子能量减少一半,则沿20°方向每秒可测得多少个α粒子?③α粒子能量仍为4.8MeV,而将金箔换成厚度的铝箔,则沿2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ρ金=19.3g/cm 3 ρ铅=27g /cm 3;A 金=179 ,A 铝=27,Z 金=79 Z 铝=13)解:由公式, )2/(sin /')()41('42220220θπεr S Mv Ze Nnt dN =)2/(sin /')2()41(422220θπεαr S E Ze Nnt = ①当︒=60θ时, 每秒可纪录到的α粒子2'dN 满足:01455.030sin 10sin )2/(sin )2/(sin ''44241412=︒︒==θθdN dN 故 241210909.210201455.0'01455.0'⨯=⨯⨯==dN dN (个)② 由于2/1'αE dN ∝,所以 413108'4'⨯==dN dN (个)③ 由于2'nZ dN ∝,故这时:31211342442112441410/10/''--⨯⨯==A Z N A Z N Z n Z n dN dN A A ρρ 55310227793.19197137.2''4221421112444=⨯⨯⨯⨯⨯⨯=⋅⋅=dN A Z A Z dN ρρ(个)(2)试证明:α粒子散射中α粒子与原子核对心碰撞时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散射角为900时相对应的瞄准距离的两倍.证明:由库仑散射公式:2cot 2412020θπεMv Ze b =,当︒=90θ时,12cot =θ,这时2020241Mv Ze b πε= 而对心碰撞的最小距离:b Mv Ze Mv Ze r m 22241])2/sin(11[24120202020=⋅=+=πεθπε 证毕。
高中物理第二章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练习含解析教科版选修3_5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下列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实验器材有放射源、金箔、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B.金箔的厚度对实验无影响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铝箔,就不会发生散射现象D.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和真空中都可以解析:由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可知A项正确.实验所用的金箔的厚度极小,如果金箔的厚度过大,α粒子穿过金箔时必然受到较大的阻碍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B项错.如果改用铝箔,由于铝核的质量仍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散射现象仍然发生,C项错.空气的流动及空气中许多漂浮的粒子,会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实验装置是放在真空中进行的,D项错.答案:A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D.证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解析:该题考查的是α粒子散射实验对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贡献.只要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及核式结构的建立过程,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内存在一个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的核,数年后卢瑟福发现核内有质子并预言核内存在中子.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C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D.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箔原子后产生的反弹解析: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有大角度散射,所以A处观察到的粒子多,B处观察到的粒子少,所以选项A、B错误.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原子核库仑斥力的作用,所以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答案:C4.(多选)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图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B.α粒子出现较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运动到b时受到的库仑斥力较大C.α粒子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D.α粒子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解析: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探究发现了电子,A错误;α粒子出现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靠近原子核时受到较大的库仑斥力作用,B正确;α粒子从a到c受到的库仑力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错误,D正确.答案:BD5.如图所示,X表示金原子核,α粒子射向金核被散射,设入射的动能相同,其偏转轨道可能是图中的()解析:离金核越远的α粒子受到的斥力越小,偏转角度也就越小,离核较近的粒子方向变化较大,故D正确,A、B、C均错.答案:D6.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解析: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离原子核较近的那些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的甚至完全反弹.由此,卢瑟福提出原子中间聚集着原子几乎所有的质量和全部正电荷,即原子的核式结构.答案:α粒子散射如图所示7.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角速度ω是多少?电子绕核的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I是多少(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静电力常量用k表示)?解析: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是库仑力,因为=mω2r,所以ω=;其运动周期为T=,其等效电流I=.答案:。
原子核物理(卢希庭)课后习题答案全
原子核物理(卢希庭)课后习题答案全<i>答案第一二章很全,后面章节也较多</i>第一章习题1-1 A 利用课本上的公式AZ BA, B已知(书上第四页) E h (其中h是常数为 .63 1034 ) 6B 上课讲的公式<i>答案第一二章很全,后面章节也较多</i>2-2质谱仪工作原理1 2 M qV (1) 2 M 2 q B ( 2) R q 2V qB 2 R 22 2 即M M B R 2V 由,1 2可以解出M A 1.66 10 27<i>答案第一二章很全,后面章节也较多</i>1-31 2 M qV 2 2 M q B R 2VM R 2 qB 2V1M 1 2 q1 B1 2V2 M 2 2 q2 B2<i>答案第一二章很全,后面章节也较多</i>4 1-4, 计算下列各核的半径:He, 2107 47Ag,238 92U, 设r0 1.45 fm.解:由R r0 A 3知,对于He,R 1.45 44 2 1 31fm 2.33 fm1 3对于对于107 47 238 92Ag,R 1.45 107 U,R 1.45 2381fm 6.88 fm fm 8.99 fm31-5, 实验测得241 Am和243 Am的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由六条谱线., 解:由已知条件知原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可以取6个值又电子总角动量j核的自旋I 5 2 5 2已知相应原子能级的电子角动量大于核的自旋,试求241 Am和243 Am核的自旋。
2I 1 6 I即241 Am和243 Am核的自旋为<i>答案第一二章很全,后面章节也较多</i>原子209 Bi的谱线2 D3 分裂成四条子能级,相邻能级的间距比为:4,求核的自旋值6 5: I2以及谱线2 S 1 和2 D3 分裂的能级总数。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核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B.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C.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D.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科学家们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普朗克发现了电子B.爱因斯坦提出能量子假说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3.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4.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核聚变反应方程,表示质子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光谱的特征5.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强B.氡的半衰期为天,个氡原子核经过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个氡原子核C.衰变成要经过次衰变和次衰变D.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6.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7.若用x 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 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23490Th 的原子来说( )A .x =90,y =90,z =234B .x =90,y =90,z =144C .x =144,y =144,z =90D .x =234,y =234,z =3248.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用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会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 .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图(丙):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图(丁):原有50个氡核,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一定还剩余25个 9.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可表示为2351448919256360U+X Ba+Kr+3n ,已知部分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正电子B .核反应方程中,X 粒子是质子C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14456Ba 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它最稳定 D .23592U 、14456Ba 和8936Kr 相比,23592U 核的核子数最多,它的结合能最大10.某一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通过电场后分成三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射线1的电离作用在三种射线中最强B .射线2贯穿本领最弱,用一张白纸就可以将它挡住C .放出一个射线1的粒子后,形成的新核比原来的电荷数少1个D .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射线3的粒子后,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比原来少2个 11.如图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 )A .原子核A 分裂成原子核B 和C 时质量增加 B .原子核A 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C 的比结合能大 C .原子核D 和E 结合成原子核F 一定释放能量 D .原子核A 的结合能一定比原子核C 的结合能小 12.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重核裂变的是A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方程1441717281N He O H +→+B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其中的一种核方程23423409091-1Th Pa e →+C .太阳中发生的热核反应,典型的一种核方程23411120H H He n +→+D .核电站可控的链式反应中,典型的一种核方程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1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少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C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 .铀核(23892U )衰变为铅核(20682U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14.下列对题中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从图①可知,光电效应实验中b 光的频率比a 光的大B .从图②可知,能量为5eV 的光子不能被处于第二能级的氢原子吸收C .从图③可知,随着放射性物质质量的不断减少,其半衰期不断增大D .从图④可知,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15.对下列各原子核变化的方程,表述正确的是A .32411120H H He n +→+是核聚变反应 B .1441717280N He O n +→+是α衰变C .8282034361Se Kr 2e -→+是核裂变反应D .235114094192054380U n Xe Sr 2n +→++是β衰变16.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0B .m/4C .m/8D .m/1617.有关近代原子物理的若干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结果,发现了中子 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 .玻尔理论指出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D .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的能量18.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近代物理初步49原子核及核反应习题课件
(2)α 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 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
(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 α 粒子和新核的
动能,新核的质量为 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 Δm。
答案
(1)AZX→AZ--24Y+24H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有良好的 穿透能力 B.玻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 子 D.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核能
解析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红外线有良 好的穿透能力,A 错误;卢瑟福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 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错误;β 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 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C 错误;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是 核裂变释放的核能,D 正确。
3.14C 测年法是利用 14C 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 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 t 表示时间,纵坐标 m 表示任意 时刻 14C 的质量,m0 为 t=0 时 14C 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 能正确反映 14C 衰变规律的是( )
解析 由于每经过一个半衰期 T,14C 的质量减少一半, 所以 m=m012Tt ,C 正确。
A.铀 238 的半衰期为 90 亿年 B.地球的年龄大致为 45 亿年 C.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 90 亿年时的铀、铅原子 数之比约为 1∶4 D.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 90 亿年时的铀、铅原子 数之比约为 1∶3
解析 由题意、半衰期的含义及铀 238 衰变后含量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图象可知:铀 238 的半衰期和地球的年龄均大 致为 45 亿年,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 90 亿年时铀原子数 的相对值为 0.25,即占总原子数的14,由此可推得其中铅占 原子数的43,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 1∶3。B、D 正确。
高考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专题练习含解析
高考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专题练习(含解析)高考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专题练习(含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C.卢瑟福发现了中子,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D.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答案解: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正确;B、汤姆孙发现电子,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B正确;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C错误;D、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入射光的频率小于该金属的截止频率,D错误;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总能量增大,E正确.故选:ABE2、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三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C.相同时间内放在C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少D.放在C位置时观察不到屏上有闪光答案AC[解析]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则A、C正确。
3、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图45-1中的()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定性认识.由教材中讲述的实验现象可知,只有D选项符合.答案:D4、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2)镭核所带的电荷量是多少?(3)呈中性的镭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答案5、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做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中,入射的α粒子只有靠近金箔原子核时在其斥力作用下发生大角度偏转,图A、D中出现引力情况,这是不可能的,图B中其中一个α粒子的径迹不对,只有选项C正确.6、如图1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下述对观察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答案AD7、如图R为一含有U的放射源,它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变为Rn。
鲁科版高中物理 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电子是一切原子的组成部分的是()A.电子的质量小B.电子带负电C.从各种原子中得到的电子,其质量和电荷量都一样D.电子的质量比氢原子的质量小2. 当α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C轨迹D轨迹B.D轨迹B轨迹C.A轨迹D轨迹D.B轨迹C轨迹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玻尔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该原子的核外就失去一个电子D.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c为光速,则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4. 有关对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得出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微粒,且测出了电子的电量B.密立根是通过对电子在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出了电子的电量C.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原子呈电中性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5. 当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哪些是不可能存在的()A.(A)B.(B)C.(C)D.(D)6. α粒子散射实验首次表明了()A.α粒子带正电B.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原子是一个正、负电荷均匀分布的球D.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体积很小7. 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五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粒子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受到引力B.该原子核的位置可能在①区域C.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大小D.粒子在P、Q间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光具有波动性B.电子的发现说明电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居里夫人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实验基础9.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A.原子核对α粒子的万有引力B.原子核对α粒子的磁场力C.核外电子对α粒子的库仑引力D.原子核对α粒子的库仑斥力10. 关于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利用猜想加实验的方法正确描述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首次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C.法拉第经过多年的研究首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卢瑟福利用粒子轰击氮核从而发现了原子核中有中子11. 卢瑟福预言:在原子核内,除了质子外,还可能有质量与质子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核物理习题课————————————————————————————————作者:————————————————————————————————日期:习题一:1. 试谈谈你对“格拉肖蛇”的理解。
物质科学体系——从“格拉肖蛇”蛇头到蛇尾,物质空间尺度依次减小,同时,“格拉肖蛇”首尾相衔,表明物理学中研究最大对象和最小对象的两个分支 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就奇妙地衔接在一起,这并不意味着天体物理把粒子物理吞没,而是指在足够小和足够大的尺度下,两者具有统一的理论,即弱、电、强和引力相互作用“合四为一”。
2. 试论述中微子超光速实验测量原理。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著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两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还快了60纳秒。
3. 试论述希格斯粒子对标准模型和超统一模型的作用。
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逐步构建完成了现代的标准模型理论。
但是杨-米尔斯方法无论应用到弱还是强相互作用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质量问题,由于规范理论规范对称性禁止规范玻色子带有任何质量,然而这一禁忌却与实验中的观测不相符合。
希格斯提出通过希格斯场产生对称性破缺,同时在现实世界留下了一个自旋为零的希格斯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或“上帝粒子”。
可以说,希格斯粒子是整个标准模型的基石,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
如果希格斯粒子不存在,将使整个标准模型失去效力。
4. 试绘出各层次物质的德布罗意波长变化曲线。
λ=ph =p 341062.6-⨯m=nm p 251062.6-⨯ 以λ为纵坐标,p 为横坐标绘制曲线,λ与p 成反比关系。
5. 谈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1-1)的理解。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质能关系式”进行质量能量转换:2E mc =,他是通过比例系数c 2将质量和能量联系起来,这也就表明物质质量和能量有一定对应关系。
6. 试绘出物质质量随运动速率变化(式1-2)的曲线。
提示:以速度υ运动着的物质的质量m 和它的静止质量0m 之间有着关系:021()m m cυ=-,当物质运动速率与光速可比拟时,必须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以m/m 0为纵坐标,以速率v 为横坐标绘图(速率尺度取为光速的倍数)。
7. 试论述碳单位、氧单位和原子质量单位分别是如何确立的。
氧单位:单位太大,1962年以前,物理学中曾经用16O 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物理学中原子质量单位,这是物理学中的氧单位。
而在化学中仍采用天然同位素混合物(由16O 和微量的17O 、18O 组成)的平均质量的1/16为化学中原子质量单位,称为化学中的氧单位(即271 1.674310u kg -=⨯),这就形成了对原子质量的两种标度。
按照物理标度,氧元素的原子量为整数16,而按照化学标度,则为16.004462,也就是说,物理学中氧单位略大于化学中的氧单位。
自然界中氧的同位素组成在海水中与在空气和岩石中不一样,因此,氧单位的化学标度不够严格。
碳单位:kg 单位太大,同时克服氧单位的诸多缺点,1962年始用12C 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原子质量单位,简称碳单位。
这样,采用碳单位,一个原子质量单位就是271 1.660565510u kg -=⨯, 而微观物质的质量就可以采用有多少个u 去进行表达了。
原子质量单位:从1962年起,物理学和化学统一用碳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解决了物理学和化学中标度不一致的问题。
另外,采用碳单位还有其它诸多好处,如可用质谱仪测量质量,准确度很高;碳能生成很多含碳原子的分子、离子,便于用质谱仪测量,将12C 和很多元素的离子的质量进行精确比较,从而确定其原子量;用12C 为标准,对原来的原子量的修正值也不大。
8. 谈谈你对阿伏加德罗常数作用的理解(参考式1-5)。
已知某纯物质的密度ρ及其原子质量(或分子量),利用阿佛加德罗常数A N 就可以用下式计算该物质每单位立方厘米的原子(或分子数):()A N A N ρ=,其中,ρ的单位,3g cm -⋅,A 的单位,1g mol -⋅。
这个公式是物质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通过它,就将物质世界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的研究对象联系起来了,即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而阿佛加德罗常数就是该公式的灵魂所在。
9. 试探讨海森堡测不准关系(式1-12)。
海森堡测不准关系有两个表达式:Δx ·Δp x ≥2η,表示对于微观粒子,不能同时用确定的位置和确定的动量来描述;Δt ·ΔE ≥2η,表示对于微观粒子,不能同时确定粒子的能量状态和在该状态下的寿命。
它揭示了微观粒子的两条重要的物理规律,根源是“波粒二象性”。
10.试论述电子和质子发现的意义。
11.试论述中子发现的过程与意义。
12.分析约里奥⋅居里夫妇如何由γ射线吸收实验确定γ射线能量范围的。
窄束单能γ射线在厚度为吸收体中Pb 中的吸收的公式如下:()0()()E dI E I E eγμγγ-=式中0()I E γ、()I E γ分别为吸收前后γ射线强度,则Pb 的线性吸收系数()E γμ及其不确定度可根据吸收前后γ射线强度测量结果和铅厚度参数及其不确定度得到:02222000()1()ln ()1/21()ln I E E d I E I d I I E d d I I I γγγγμμ⎧=-⎪⎪⎨⎡⎤⎛⎫⎛⎫∆∆∆⎛⎫⎛⎫⎪⎢⎥∆=⋅++ ⎪ ⎪ ⎪ ⎪⎪⎝⎭⎝⎭⎢⎥⎝⎭⎝⎭⎣⎦⎩在吸收系数与能量的关系曲线上即可相应给出γ射线能量或相应范围。
13.分析如何由康普顿散射反推γ射线最小能量的。
14.阐述质子与电子组成原子核所遇到的困难。
(1)有关147N核的自旋和统计规律;(2)电子在原子核内的禁锢问题;(3)β衰变问题;(4)有关原子核的磁矩问题;15.阐述质子与中子组成原子核的科学依据。
16.翻译J. Chadwick. Possible Existence of a Neutron. Nature, 129(3252):312, Feb. 27, 1932.习题二1. 在核素图上分别绘出质子滴线、中子滴线和β稳定线。
质子滴线:线上质子结合能为零;中子滴线:线上中子结合能为零;β稳定线:稳定核素基本都在此线附近;β稳定线有经验公式:2/31.980.0155AZA=+一般情况下:核素图横坐标为N,纵坐标为Z。
2. 设核密度分布函数()rρ已知,试推导均方根半径21/2r<>和等效均匀半径。
解:均方根半径:()()2/122/12⎥⎥⎦⎤⎢⎢⎣⎡=⎰⎰τρτρdrdrrr等效均匀半径:假设()rρ是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形核内,则有:2/1242/1244⎥⎥⎥⎦⎤⎢⎢⎢⎣⎡=⎰⎰RRdrrdrrrππ=R53∴R=352/12r3. 试分析原子核的“中子皮”成因。
核物质分布半径:1/30R r A =,其中r 0约1.4—1.5fm ; 核电荷分布半径:3/10Ar R =,其中r 0约1.1—1.3fm ;由上述可见,核的电荷分布半径显然比质量分布半径小,这说明,在原子核中质子的分布范围比中子的分布范围要小些。
这样,核子分布整体表现为核会存在一层“中子皮”。
4.试介绍质谱仪测量原理 原理图如右图所示:如待测的质量M 的离子带电荷q ,然后将高电压V 加速, 进入磁场B 作半径R 的圆弧运动,那么,这些离子的动能为:22M v qV = 在磁场中运动:2q Mv vB c R= 以上二式消去ν即得2222qB R M Vc= 实验测得q 、B 、R 和V 的数值后即可由上式求得离子的质量M 。
5.原子核统计性得出的结论(1)奇A 核交换反对称,即为费米子。
如3He ,27Al 等核。
凡是奇A 核所组成的体系总是用反对称波函数描述,它们遵从F-D 统计;(2)偶A 核交换对称,即为玻色子,如α粒子,14N 核等。
凡是偶A 核所组成的体系总是用对称波函数描述,它们遵从B-E 统计; (3)原子核的统计性取决于A ;(4)由核的壳层模型(可参见第三章相关节次)可以解释上述结论。
推而广之,由奇数个费米子组成的粒子仍是费米子,由偶数个费米子组成的粒子则为玻色子;不论由奇数或偶数玻色子组成的粒子总是玻色子。
图2.4 质谱仪原理[7]6.超核的介绍超核(Hyper nuclei)中核内不仅有质子、中子,还有奇异重子(即超子)。
奇异重子中质量最轻的是Λ(lamda),较重的还有∑(sigma)、Ω(omega)、Ξ (ksai),它们都是相对比较稳定些的基本粒子。
现在已经观测到的超核有:Λ超核,双Λ超核,和∑超核。
已生成几十种Λ超核(主要分布在Z < 8范围以内)。
超核是不稳定的,它通过弱作用衰变。
通过它的衰变可以研究Λ与核子的相互作用。
7. 试将结合能公式中的库仑能由核内核子间的库仑力作功严格推导出来。
库伦能主要是由于核内有Z 个质子,它们之间存在库伦斥力,假设原子核是球体,它所带的电荷是均匀分布的,可以设想电荷Ze 是从无限远处移来的,从核心开始按一个个同心球壳逐层集聚起来。
当建立r 到r+dr 这层时,所移电量为dq=ρπ.42dr r (ρ是电荷密度),而此时内层电荷为ρπ334r ,因此把电量dq 从无限远处(零电势)移动到这一层时需要做功:r dr r r dW ρπρπ23434⨯=,式中电荷密度334R Zeπρ= 这样,要构成一个半径为R 的带电体所需做总功(即库伦能)为:()()RZe dr r dW B RR C 22402053341===⎰⎰ρπ得到这一结果时,我们假想原子核的电荷是连续集聚的,但是实际上,原子核内带电单元质子早已存在,不必再为集聚各个质子而做功,由于组成一个质子需要做的功为R e 253,我们必须从1C B 中减去Z R e 253,才是我们要求的库伦能: ()()Re Z Z Z R e R Ze B C 2221535353-=-=8. 试由比结合能曲线上核素所处位置(质量数与对应的比结合能大小),大致估计每次重核裂变为中等核素和每次轻核聚变产生稍重些的核素时所释放的能量。
并做小释放能量的效率估计。
重核裂变: 以238U 为例,经查238U 平均结合能约为:7.5 MeV ,则其结合能为:()23892,B =238×7.5=1785 MeV若其分裂成两个相同的原子核,并且相应的平均结合能为8.5MeV ,则分裂后两个原子核的总结合能为:MeV B 20235.8238)238,92(=⨯='则分裂过程中结合能的变化量,即放出的能量就为:221.3MeV 放能效率为:=η%4.12%10017853.221=⨯ 轻核裂变:以d 与3H 聚变为例,经查d 的比结合能约为0 MeV ,3H 的比结合能约为1.6 MeV ,则3H 结合能约为()MeV B 8.46.1331=⨯=,. 经查,聚变产物4He 比结合能约为3.5 MeV ,则4He 结合能为()MeV B 145.344,2=⨯=. 聚变过程中结合能变化量即是放出的能量:9.2MeV 放能效率为:%192%1008.42.9=⨯=η ,9. 试验证结合能半经验公式,对所给参数的准确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