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空气、氧气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4.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氧气教案
主题:空气中的氧气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知道氧气在生命中的作用,学会用简单的实验
验证氧气的存在。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及重要性;
2. 氧气的性质及作用;
3. 用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将要
学习的内容。

2. 学习(15分钟):讲解空气的组成及重要性,氧气的性质及作用,通过图片、视频等
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实验(20分钟):进行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具体步骤如下:
a. 实验材料:烧杯、火柴、蜡烛、水
b. 实验过程:将一支蜡烛放在烧杯内并点燃,然后将另一只空瓶子倒立放在蜡烛上,观
察蜡烛熄灭后玻璃瓶内部的状况。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5. 拓展(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或实践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氧气的作用及重要性。

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检验学生对氧气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烧杯、火柴、蜡烛、水
3. 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实验结果及分析能力
教学时长:50分钟
备注: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案内容进行调整和适当修改。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和氧气知识点总结一、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约占空气的78%,氧气约占21%,其他稀有气体占约1%。

2. 空气的性质(1)无色无味(2)具有质量和体积(3)能被压缩(4)是一种混合气体3. 空气的重要性(1)维持生命——人类、动植物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2)促进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必不可少的条件(3)保护地球——大气层起到了屏蔽宇宙射线、阻挡陨石撞击地球等作用(4)调节气候——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调节地球的温度4. 空气的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生活垃圾处理等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5. 空气的净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大气环境治理、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二、氧气1. 氧气的性质(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2)氧气具有化学活性,是支持燃烧的气体(3)氧气能够支持生物的呼吸作用2. 氧气的来源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中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释放出来。

此外,地球的大气层中也含有大量的氧气。

3. 氧气的应用(1)医疗领域——氧气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药品,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血氧供应不足等疾病。

(2)工业生产——氧气在冶金、化工等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3)航空航天领域——氧气是航空飞行员和宇航员在高空高原环境中的必备物品,保障其正常呼吸和生命4. 氧气的危害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能够促进某些物质的氧化反应。

在高浓度下,氧气有引起火灾、爆炸等危险。

5. 氧气的保护为了保护氧气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推广清洁能源、加强植物保护等。

结语:空气和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空气、氧气、氢气二、氧气(一)性质1.氧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略高于空气。

液态氧和固态氧呈浅蓝色。

工业生产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2.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可以使木条与火星一起重新点燃)产生二氧化碳现象:它发出白光和热量,产生气体,使石灰水浑浊。

(2)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3)磷在空气中燃烧:它产生大量白烟并释放热量。

白磷的燃点低,易自燃。

应密封并储存在水中,以隔离空气并防止其自燃。

(4)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花四射,形成黑色固体,释放热量。

在这个实验中,你必须先在收集筒中注入少量的水,或者在筒底铺一层细砂,以防止筒底因飞溅的熔体而开裂(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惹缶痊鸣气)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7)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和热量,瓶壁上有水滴。

将清澈的石灰水倒入瓶中,石灰水就会变得浑浊。

(8)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 (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气的用途:气焊、航空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和炼钢三、氢气1.氢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现象:纯氢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释放热量。

如果不纯的氢被点燃,它可能会爆炸。

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包括氧气(O2)、氢气(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气(N2)、二氧化硫(SO2)、臭氧(O3)、甲烷(CH4)和乙烯(C2H4)。

一、氧气(O2)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C+O2 == CO2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S+O2 ==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3)4P+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4)3Fe+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3. 用途(1)供呼吸(2)炼钢(3)气焊二、氢气(H2)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1)可燃性2H2+O2 === 2H2OH2+Cl2 === 2HCl(2)还原性:H2+CuO === Cu+H2O3H2+WO3 === W+3H2O3H2+Fe2O3 === 2Fe+3H2O3. 用途(1)填充气球、飞艇(密度比空气小)(2)合成氨、制盐酸(3)焊接或切割金属(可燃性)(4)冶炼金属(还原性)(5)用作火箭或导弹的高能燃料三、一氧化碳(CO)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 化学性质:可燃性((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和毒性。

3. 用途(1)作燃料(2)冶炼金属①可燃性:CO+O2 == 2CO2②还原性:CO+CuO === Cu+CO23CO+WO3 === W+3CO23CO+Fe2O3 == 2Fe+3CO2注意:CO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初中化学空气与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与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与氧气教案
主题:空气与氧气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氧气的生成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空气与氧气的概念,与学生探讨关于空气与氧气的重要性和用途。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无臭、不可压缩;
3. 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燃烧性质;
4. 氧气的应用:用于呼吸、燃烧等。

三、实验展示与讨论(15分钟)
1. 实验一:用火棉放在试管里点燃,然后用一根玻璃管吹氧气入试管内;
2. 实验二:用小苏打粉末添加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气体的产生;
3. 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现象。

四、练习与应用(10分钟)
1. 空气中主要成分是什么?
2. 氧气的性质有哪些?
3. 氧气主要用于什么?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空气与氧气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探索更多有关空气与氧气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空气与氧气》相关习题;
2. 收集有关氧气的信息,做一次小研究。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化学空气成分

初中化学空气成分

初中化学空气成分空气是地球上的一种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

这些气体的比例和含量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化学中空气的成分。

一、氮气(N2)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氮气是一种稳定的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

它在大气中起到稀释和稳定氧气的作用。

氮气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是惰性的,不参与生物的代谢过程。

然而,在工业上,氮气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保护焊、化肥制造等方面。

二、氧气(O2)氧气是空气中的第二大成分,约占空气体积的2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是必需的。

氧气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为生物提供能量。

同时,氧气还参与燃烧过程,使火焰燃烧更加剧烈。

除了呼吸和燃烧,氧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水蒸气(H2O)水蒸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其含量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水蒸气是水在气态下存在的形式,它是空气中的水分子的蒸发产物。

水蒸气在大气中起到调节气温和湿度的作用。

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时,就会形成云和降水,如雨、雪等。

四、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0.04%。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大气中起到温室效应的作用。

它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热量并阻止其散失,从而引起地球的气候变化。

此外,二氧化碳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主要成分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氩气、氖气、氦气、甲烷等气体。

氩气是空气中的第三大成分,约占空气体积的0.93%。

氖气、氦气是稀有气体,含量很少,但在某些场合下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甲烷是一种有机物质,广泛存在于天然气中,也是温室气体之一。

初中化学中空气的成分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这些气体的比例和含量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空气的成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的特性和环境的变化,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第1讲 空气、氧气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第1讲 空气、氧气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空气、氧气1.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 体积 计算,大约是 氮气 占78%, 氧气 占21%, 二氧化碳 占0.03%, 稀有气体 占0.9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说空气是一种 混合物 。

2.氮气化学性质 不活泼 ,常作 保护气 ,如制造氮肥和硝酸的原料、食品防腐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氧气可 供给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等;可 支持燃烧 ,如炼钢、气焊、航天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稀有气体是 氦 、 氖 、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稀有气体常被称为惰性气体,常作 保护气 (利用其 化学性质 )和制作霓虹灯(利用其 物理性质 )。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反应原理: 4P +5O 2=====点燃2P 2O 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 大量白烟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 1/5 。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该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使用的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集气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观察 。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点燃后,伸入过慢;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 。

(6)实验室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因为 木炭、硫 燃烧后生成气体,不会造成压强差;而 铁丝 在空气中不燃烧。

4.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 不易 溶于水。

液态时为 淡蓝色 ,固态时为淡蓝色雪花状。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工业上主要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沸点 不同,通过 分离液态空气法 制得,属于 物理 变化。

注意:不是分解反应。

6.实验室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 4=====△K 2MnO 4+MnO 2+O 2↑ ; 2KClO 3=====MnO 2△2KCl +3O 2↑ ;2H 2O 2=====MnO 22H 2O +O 2↑ 。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空气知识总结归纳空气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空气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和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氮气起稀释作用,稀释了氧气,防止火灾等危险的发生。

二、空气的性质1.氮气: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呈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常温下,氮气是一种稳定的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2.氧气:氧气是维持生命和燃烧的必需气体,具有无色、无味、无毒,可燃和支持燃烧的性质。

氧气能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促使物质燃烧。

3.水蒸气: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的含量与环境温度有关,空气饱和时水蒸气含量最高。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5.稀有气体: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氩、氦、氖等。

它们的含量很低,对生物生存和化学反应的影响较小。

三、空气的净化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

因此,空气净化是一项重要任务。

常用的空气净化方法包括:1.物理方法:通过过滤、吸附等物理手段去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污染物。

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例如,将空气通过活性炭过滤,可以去除污染物中的气味。

3.生物方法: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4.综合净化方法: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实现空气的全面净化。

四、空气中的氧气和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需物质,它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促使物质燃烧。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其特征包括燃烧的剧烈、放热、火焰等。

燃烧反应中,燃料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五、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结和气化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一定的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雾、露等现象。

空气 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 氧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氧气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组成1.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稀有气体加起来不到1%。

2. 空气的成分中,氧气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到身体内,参与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合成和氧化反应。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约为1.43倍,方便用于气体灌装或储存。

2. 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不可燃的气体,但能够促进其他物质的燃烧,属于氧化剂。

3. 氧气在高温下能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应,形成氧化物。

三、氧气的生产1. 工业上常用的氧气生产方法包括利用空分设备分离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电解水制取氢氧气或者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来制备氧气。

2. 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氯酸钾的分解或者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的反应来制取氧气。

四、氧气对于生物的重要性1. 氧气对于动物和许多微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物质。

2. 氧气是参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关键物质,能够促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氧化分解,产生能量。

3. 氧气对于人体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五、氧气的应用1. 医学上,氧气可以用于治疗低血氧症、心脏病、中暑和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2. 工业上,氧气被用于冶金、化工、医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并且在焊接、切割、铁路和航天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六、氧气的危害1. 过量的氧气会引起氧中毒,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引起中毒死亡。

2. 高浓度氧气与可燃物混合,易产生爆炸,并且可能导致大火灾。

3.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某些情况下会对物质产生腐蚀作用。

总之,空气中的氧气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至关重要,它参与了许多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持大气层的氧气含量的平衡和净化工作,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1.氧气(O2)
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动物呼吸作用的基础。

氧气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必不可少的氧化剂。

氧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但当温度升高时,它会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

2. 氮气(N2)
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高,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氮气的化学惰性稳定性很高,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空气和氮气气体。

氮气也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3. 氩气(Ar)
氩气是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它在工业中用作充填气体、保护气体和焊接气体。

氩气还用于生理监护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4.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气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

5. 微量气体
空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如氩气、氦气、氙气、氪气等。

这些气体对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总之,了解化学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化学空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希望通过对化学空气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初中化学空气和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和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和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成分和性质;2. 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以及其重要性;3.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4. 能够用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5.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和性质;2. 氧气的含量和重要性;3. 氧气的制备方法;4. 氧气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 氧气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空气的成分和性质:(1)呈现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并让学生进行讨论。

(2)解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讨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

3. 氧气的制备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制备方法,讲解化学反应原理。

(2)展示氧气的制备实验过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 氧气的实验验证:(1)讲解氧气的性质,提出实验验证的方法。

(2)进行实验验证氧气的存在,并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五、课堂练习:1.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氧气的重要性并展示成果。

六、课堂总结:复习课堂内容,强调空气和氧气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

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作业,包括对空气的认识和氧气的实验验证。

八、板书设计:1. 空气的成分和性质;2. 氧气的含量和重要性;3. 氧气的制备方法;4. 氧气的实验验证。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了解空气和氧气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初中化学《氧气》PPT课件

初中化学《氧气》PPT课件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木炭和硫与氧气反应时,为何要将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插入?
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和硫的燃烧,反应放出热量,上方的氧气会跑掉一部分,同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会把瓶中部或上部的氧气排出一部分,木炭和硫就不能顺利燃烧,使现象不够明显,不利于观察 。
引燃铁丝
实验注意事项
为什么待火柴快燃尽的时候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以致影响铁丝和氧气的反应。也不要伸入过晚,否则火柴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足以点燃铁丝。 为什么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集气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铁在空气中的燃烧: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标准状况)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室温下1L水溶解约30ml氧气
沸点
熔点
-218℃
无色
无味
气体
1.429g/L,比空气的密度( 1.293g/L)略大
-183℃
液态氧
固态氧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氧气瓶
二 氧气的检验:
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到集气瓶中, 若木条复燃,证 明是氧气。
应选择光亮的细铁丝。
生锈的或者镀了东西的以及表面被氧化发黑的铁丝效果都不好。铁丝上的氧化膜会将铁与氧气隔开,使反应难以发生。光亮的铁丝,铁和氧气才能直接接触,铁丝有更大的反应表面积。所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要把铁丝擦“光亮”。 为什么将铁丝盘成螺旋状?
增大受热面积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初三上化学空气笔记手写

初三上化学空气笔记手写

初三上化学空气笔记手写化学空气是指大气中的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下面是我为你手写的初三化学空气笔记:化学空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体组成。

它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稀有气体、水蒸气等组成。

1. 氮气(N2)是化学空气的主要成分,占据大约78%的体积。

氮气是一种稳定的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2. 氧气(O2)是化学空气的第二大成分,占据大约21%的体积。

氧气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它是呼吸过程中必需的气体,用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氧气还支持燃烧过程,是许多化学反应的氧化剂。

3. 二氧化碳(CO2)是化学空气的重要成分之一,占据大约0.04%的体积。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同时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4. 稀有气体包括氩气、氦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氡气等,它们在化学空气中的含量非常稀少,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氦气广泛用于气球和潜水装置中,氩气用于保护焊接过程中的金属。

5. 水蒸气是化学空气中的变化成分,它的含量会随着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水蒸气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总之,化学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组成的。

它们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和比例对于维持生命和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了解化学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有哪些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有哪些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有哪些空气的成分氧气占了百分之二十一,就是这百分之二十一的成分支撑起了世界动植物的生命正常运行。

可见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知识点之空气,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 空气的成分的知识扩展1.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2.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3.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

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 空气的成分的知识点拨易错点: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氨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这个百分数可理解为100L空气中,含氮气78L,氧气21L(1) 空气的发现(2) 空气的污染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形成的烟雾等。

(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室用红磷在一密闭容器里燃烧,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P2O5),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进入到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

初中化学氧气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空气教案
主题:氧气与空气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氧气与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氧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3. 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氧气与空气的区别;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氧气和空气的模型;
2. 实验器材:集气瓶、分液漏斗等;
3. 教材:化学教科书。

五、教学流程:
1. 引入:通过展示氧气和空气的模型,让学生猜测它们的组成及性质;
2. 学习氧气的组成和性质:讲解氧气主要由氧分子组成,具有支持燃烧和生命的特性;
3. 讨论氧气的制备方法:介绍电解水法和过氧化银法等制备氧气的方法;
4. 实验操作:让学生实验制备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
5. 探讨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讨论氧气在呼吸、燃烧等方面的重要性;
6.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强调氧气的重要性。

六、作业:
1. 完成课堂笔记,包括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 思考氧气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写一篇有关氧气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与空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空气、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空气、氧

初中化学全一册绪言第一章空气、氧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绪言和第一章《空气、氧》是初中化学的启蒙章节.通过这一章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要使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基本概念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氧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认识“物质”为主,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要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出现一个喜欢化学的良好势头.对于教学中使用的化学用语,可简单明了地给学生以解释.【指点迷津】本章节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同学们在对演示实验感兴趣的同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化学的开端,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掌握好本章节的基础知识,会拓宽你的思维,使你在学海中自由驰骋,游刃有余.下面同学们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⒈什么是化学?⒉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二者间又有何联系?怎样正确识别这两种变化?⒊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⒋怎样区分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或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⒌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_占78%,氧气占___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__,_______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_._______国化学家________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⒍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⒎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是由它的哪些性质决定的?⒏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有何不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都是怎样的?制取O2的操作步骤怎样?在制取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⒐什么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何联系?⒑什么是催化剂,催化作用?“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句话是否正确?⒒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灭火的原理是什么?⒓自燃、缓慢氧化、燃烧、爆炸有何异同?⒔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我国劳动人民在_______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_________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铜.带着以上这些提示性的思考题来学习或者回顾本章节的知识,会使你易于抓住重点,使知识网络化. 【学法指要】例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B.电灯发光C.燃烧D.变色[思路]此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实质.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解析](A)中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与铁不同,所以A是化学变化.(B)电灯通电后发光,这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的过程,灯丝并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D)变色既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现象.答案为(A、C)例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B. 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 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 白磷自燃[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及“性质”与“变化”的区别.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要知道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物质的色、味、态、密度、硬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而化学性质则主要包括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解析](A)是镁条的化学性质;(B)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C)是O2的物理性质;(D)白磷自燃是化学变化.答案为(C)例3: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这些变化有如下共同点:①都产生热量;②都要发光;③都属于氧化反应;④都很缓慢;⑤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⑥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下列都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解析]燃烧和缓慢氧化均属氧化反应,只不过剧烈程度不同.若可燃物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放出,可能使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引起自燃,缓慢氧化的温度不需达到着火点.答案为(A) 例4: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能产生氧气B. 生成氧气的速率慢C.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D. 没有氧化钾生成[解析]氯酸钾分解时,没有催化剂只是反应速度较慢,但加热时反应仍能发生.只要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例5:标准状况(0℃,1.01×105帕)下,某气体的密度是1.98克/升(空气的密度为1.29克/升)该气体易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此气体时应用()A. 排水集气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向下排空气法D. 以上方法均可以[思路]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规律: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M为空气的平均分子量)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故收集方法只能为(B).例6: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A. 全正确B. 全不正确C. ①②③正确D.只有①②正确[解析]此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药品以及催化剂的概念.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较低温度下制取氧气;另一种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题中①②则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③中虽然是高锰酸钾与氯酸钾共热,但是高锰酸钾受热可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因此也可用在于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此选项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灵活运用.④中二氧化锰成分里尽管含有氧,但在通常加热的条件下却没有氧气放出,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所以答案为(C).例7: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写序号)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1)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2)硫+氧气二氧化硫(3)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4)氢气+氧气水[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分类角度不同.化合、分解反应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目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而氧化反应则是从反应物中有没有“氧”参加反应来进行分类.所以此题的答案为:属于化合反应的有(2)(4);属于氧化反应的有(2)(3)(4);属于分解反应的有(1).通过以上这些典型习题,你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的理解呢?【思维体操】扩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训练扩散思维,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例已知: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木炭+氧气二氧化碳;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要证实空气中氧的含量,应该选择_______(物质名称)来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散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这个实验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在这个实验中要求所选用的物质性质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而不和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且为固体.在生成物中,产物应为固体,或者生成的气体极易溶于水.通过此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白磷为固体,可与氧气反应且不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生成物为固体,符合要求.木炭为固体,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其它成分反应,但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不符合要求.镁为固体,它不仅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发生反应,也不符合要求.所以要证实空气中氧的含量,应选择白磷.原因是白磷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木炭虽只消耗氧气,但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镁不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还要消耗氮气,后两者均无法准确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实际含量.题型扩散1:要除去密闭容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为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可以选用的是()A. 铁丝B. 红磷C. 木碳D.硫黄提示:通过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必须考虑:一是选项中的物质要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二是燃烧后不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木碳和硫黄燃烧后又分别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只有红磷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固体,所以最好选用红磷.答案为(B).题型扩散2:使适量的磷和木炭在等容积的A、B两瓶中同时燃烧,如图所示.试回答:(1)待磷、木炭完全燃烧后,A、B两瓶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此实验能验证哪些结论?[解析](1)A瓶有水进入,进入的水量约为A瓶体积的,B瓶无变化;(2)A瓶中消耗氧气生成固体,气体压强减小;B瓶中消耗氧气但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3)此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并且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1/5.通过以上三道题的解析,你能找到它们的相似之处吗?三、智能显示【心中有数】绪言及第一章《空气、氧》是初中化学的启蒙章节,涉及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较多,多年来一直是中考等考试的热点.认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会提高你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动脑动手】⒈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它的密度与空气相近.一氧化氮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1)实验室里,一氧化氮气体可用____________法收集.(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这是二氧化氮的_____________性质.⒉下面对于铁的叙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纯铁具有银白色光泽B. 铁能导电C. 铁跟盐酸反应能放出氢气D. 铁的密度为7.8克/厘米3E.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⒊下列关于物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的过程当中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D. 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⒋某学生在做镁带燃烧的实验时,先用火柴去点燃镁带,镁条并没有燃烧,后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镁带,镁带燃烧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⒌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创新园地】有了上面的基础,下面请开动脑筋,我们一起在创新的园地里漫步!⒈制取氧气的途径有多种,如水氢气+氧气①,氯酸钾氯化钾+氧气②,氧化汞汞+氧气③,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④等等.现在潜水员想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潜水艇中氧气中的来源,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至少要阐明三条不同的理由)⒉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⒊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A)氢氧化钠叫做烧碱或苛性钠;(B)氢氧化钠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暴露在空气中的烧碱易吸收水分而潮解;(D)氢氧化钠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E)氢氧化钠还能跟指示剂、盐酸、氯化铁等反应;(F)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G)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1)用序号回答:短文中叙述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_,叙述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2)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固体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道题你攻破了吗?在创新的道路上,你们只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勇于探索的决心,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参考答案⒈第(4)种最适合用于在潜水艇中制取氧气.这是因为:(1)此反应不需要加热,通电,催化剂等条件,在常温下即可发生;(2)反应物过氧化钠为固体,便于携带,另一种反应物二氧化碳可由人呼出的气体替代;(3)此反应的生成物无毒.⒉打开保温瓶盖时,液态空气会汽化,吸收热量,使木条周围温度迅速降低,达不到木条的着火点.而且由于液氧比液氮的汽化温度高,所以液氮先汽化冲出瓶口,它不支持燃烧,所以会使木条熄灭.⒊ (1)BCG,DE(2)它易吸水,密封,CD.四、同步题库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冰融化成水C.石油燃烧D.加热碳酸氢铵固体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遇热变软B.蜡烛燃烧C.酒精的挥发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3.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D.液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态氧4.有一瓶无色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木要重新燃烧,则这瓶无色气体是()A.空气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B.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C.二氧化锰的质量D.二氧化锰的颜色6.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A.先熔化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7.在化学反应中,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A.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8.加热氯酸钾但不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产生氧气B.产生氧化的速率减慢C.产生氧气的质量减少D.产生氧化的速率加快9.下列物质是白色的为()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氧气D.氯酸钾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铝+氧气−−→−点燃三氧化二铝 B .氮气+氨气C .水−−→−电解氢气+氧气D .甲烷+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11.某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试剂( )A .铁丝B .红磷C .木炭D .硫黄1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酒精灯B .烧杯C .铁架台D .试管13.下列物质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不能产生氧气的是( )A .水B .高锰酸钾 C.氧化汞 D.氯酸钾14.有关氧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氧气很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B . 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放出热量,产生火焰C . 氧气具有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可给其他物质提供氧D . 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最大15.某气体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水落石出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工业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16.气体A 的密度比空气小,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可以用( )A .向下排空气法B .排水取气法C .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取气法D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取气法17.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B . 乙炔+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 . 氢气+氧化铜−−→−加热铜+水 D . 碳酸−→−水+二氧化碳 18.将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投进正在加热装有氯酸外的试管里,会发生以下现象中的( )A .反应加快B .反应减慢C .反应终止D .无影响1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B . 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在放桌子上C . 试管刷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D . 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20.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如果指针向左偏,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将游码移到左侧零点B .加适量砝码C .加适量药品D .扭转螺丝,使天平平衡21.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质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22.在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3.某学生使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错误地指导氯化钠放在右托盘、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0.6克(1 克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A.10克B.11.2克C.9.4克D.10.6克24.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2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出现下列的哪种情况时可以开始收集氧气()A.没有气泡冒出时B.刚有气泡冒出时C.气泡断断续续冒出时D.有连续气泡冒出时(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1.区别氮气和氧气,最好用()A.带火星的木条B.燃着的木条C.分别液化D.澄清的石灰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C.凡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D.物质只有跟氧气发生反应才是氧化反应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汽油跟水混合B.食盐和白糖混合C.食盐和泥沙混合D.水和泥沙混合4.下列物质跟氯酸钾混合受热时,能加快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的是()A.氯化钾B.二氧化猛C.高锰酸钾D.锰酸钾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正确的操作是()A.装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应倒放在桌面上6.要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所得的物质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供选择:①蒸发溶液;②过滤;③溶解;④水洗;⑤加热烘干。

初中化学笔记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氧气

初中化学笔记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氧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氧气一、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加压,降温至-183℃)→淡蓝色液氧→(加压,降温至-218℃)→淡蓝色雪花状固态氧二、化学性质(氧化性,比较活泼)1.氧气的鉴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则是氧气2.硫S:淡黄色固体①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S+O2→点燃→ SO2②现象:1)空气: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2)氧气:明亮的蓝紫色注意:水吸收有害气体SO2,防止污染完气燃烧匙伸入缓慢,使氧气充分反应3.木炭C:黑色固体①表达式: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C+O2→点燃→CO2②现象:1)空气:红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氧气: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生成物检验: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注意:燃烧匙伸入缓慢,使氧气充分反应4.铁丝Fe:银白色固体①表达式: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Fe+O2→点燃→Fe3O4②现象:1)空气:不反应2)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注意:水——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可用细沙代替)打磨——除铁锈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聚热火柴——引燃铁丝待火柴快燃尽,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③铁丝点不着的原因1)铁丝太粗2)铁丝未打磨3)未等到火柴快燃尽就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4)氧气浓度不够5)铁丝未绕成螺璇状三、化合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1.概念:两种或多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2.特点:多生一3.通式:A+B+C+……=D四、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1.概念:有氧参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2.分类:剧烈氧化反应(燃烧及所引起的爆炸)缓慢氧化反应(呼吸,食物腐烂,金属生锈,酿酒……) 注意:氧化反应放热5)镁条:银白色同体①现象: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②表达式:镁+氧气→点燃→氧化镁Ma+O2→点燃→ MgO)注意:为什么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因为氧气含量不同。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和氧气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和氧气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和氧气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复习课以“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和氧气”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空气成分、氧气性质和制法等方面的理解。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在复习空气成分时,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了解空气的组成。在此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空气成分的兴趣。
2.通过展示氧气供应潜水员、登山运动员等生活实例,引出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氧气知识的学习欲望。
3.创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制氧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兴趣。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新闻报道和氧气供应的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情景创设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空气和氧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空气和氧气的知识。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
4.教师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设计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与思考
如下图所示装置,若进行吸气会出现什么现象?
活动与探究
提供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 定氧气体积呢? (1)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 并加以标记。 (2)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止水夹 夹紧,把红磷放在酒精灯上点 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 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 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 水夹,观察现象。
热门考题
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 问题。
1、指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试管B 铁架台 , C 酒精灯 D 导管 E 集气瓶 F 水槽 。
2、实验时应注意(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 的 气密性 ;(2)给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 ; (3)停止加热时要先 移出导管 ; 再 熄灭酒精灯 。
初中化学
猜猜看
“看不见,摸不着; 没有颜色没有味道; 你的身边常围绕……”
(打一种常见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 :空气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 氧气 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 二氧化碳 膜,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面附有一层 水蒸气 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_____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 等气 体的总称。
物质的分类
质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
练习与实践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洁净的空气 B、鲜橙多饮料 C、冰水混合物 D、“辉山”牛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思考: 请同学们想想稀有气体共有几种?有何性质?
一般不与物质 反应,只有在一定 条件下,才能和物 质发生反应。
思考: 性质决定用途,说说稀有气体的性质决 定了它有何用途?
看到这幅图片, 有何启示?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的污染
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及来源 ⑴粉尘 二氧化硫 煤和石油的燃烧
⑵有害气体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工厂的废气
汽车尾气
2.防治办法
1.加强对大气质量的监测 2.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积极开发新能源 3.工厂排放的废气要处理后再排放 4.汽车安装一个尾气处理转化器等
迁移及应用
每年的6月5 日 “世界环境日”
中国环境保护标志
小结: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SO2 NO2 CO
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
双氧水(H2O2)
MnO2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液
气体
催 化 剂
一变 能改变某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加快或减慢
二不变
质量
化学性质
两套制取
装置的异同
收集装置
练习与实践
1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1)该实验选用的固体试剂是____, 反应原理是_______ (2)实验开始之前应先_____, 然后加药品。先加_____, 再加 ______。 (3)容器B中的导管口的位置 在___处(填c或d) (4)可将分液漏斗改为______,此时加入A容器中 的液体液面应到___处(填a或b)。 (5)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可行 操作简便 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推动环保 方法: 液氮 蒸发 空气 液态空气 液氧 液氧
课后作业:
1.整理学习笔记
2.预习第三节 3.熟记1-20号元素符号
祝大家学习愉快!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 作用。
氮气
a.空气的主要成分
拉瓦锡
氧气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 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 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C ( ) A 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装饰石材放出的有害气体氡
想想 :哪三大环境问题是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酸雨
活动与探究
如何捕捉人体呼出的气体?
活动与探究
3.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 里?
活动与探究
提供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 定氧气体积呢?
红磷燃烧的现象
①发出黄色火焰; ②放出热量; ③产生大量的白烟。
红磷燃烧的表达式:
P + O2 --→ P2O5
红色固体 白色固体
点燃
联想与启示
按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你认为还应注 意哪些问题? 1.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能够将瓶内 氧气耗尽; 2.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 气; 3.要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 开止水夹。
3.验证与验满
验证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复 验满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燃
4.注意事项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1、为什么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为什么试管口向下略微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为什么刚开始时不能收集氧气。要到什么时候 收集时才最合理? 刚开始时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等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4、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再停止加热?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三、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制法: 1.药品与原理 2.仪器与装置 3.验证与验满 4.注意事项
1.药品与原理
药品选择
高锰酸钾(KMnO4) 双氧水(H2O2 )和二氧化锰(MnO2 )
反应原理
KMnO4

K2MnO4 + MnO2 +O2 ↑
H2O2 MnO2 H2O+O2 ↑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 质的反应。
知识点:N2 的性质和用途
N2 的性质 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近; 降温、加压可以将氮气液化成液氮 。 氮气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难与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能与其 他物质反应。
思考:性质决定用途,说说氮气 的性质决定了它有何用途?
知识点: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污染物:有害气体与可吸入颗粒 空气 污染源: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尾 气、工厂排放的废气
控制和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消除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 防治 污染源 装备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污染
方法
使用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等
练习与实践
1、下列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而污染环境 的是( B ) A. CO B. SO2 C. N2 D. O2 2、今年3月份,北京曾出现大范围的扬沙天气,此天 气使大气 中增加了大量的( B ) A .一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⑵实验室制取O2,可选用装置____(填写序号)能收 集到较纯净的O2。 ⑶判断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⑷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_____________.
1、工业制法
2.仪器与装置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棉花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气体制取装置
知识点:气体的收集方法
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等可将气体的收集 方法分为三种: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仪器的顺序是怎样
的?) 2、装入药品,固定在铁架上; 3、加热; 4、收集气体; 5、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6、停止加热。 一查、二装、三燃、四收、五撤管、六灭灯
知识点: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图所示完成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停止,等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 中的水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_______________,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___。 (3)此实验说明集气瓶 1/5 氧气,大约占____ 中有____ 4/5 体积, 体积,剩余_____ 氮气。 主要是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