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b690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e.png)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必须对浇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下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并检查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同时,要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石子)和细骨料(砂),其质量和级配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
粗骨料应质地坚硬、表面清洁、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且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的 3/4。
细骨料应选用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在 23 至 30 之间,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海水或工业废水。
4、外加剂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并严格控制其掺量。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控制1、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并经过试验验证。
2、配合比调整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和施工条件的调整及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配合比应重新进行试验验证,确保其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三、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1、搅拌设备搅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外加剂的种类等因素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3、投料顺序投料顺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一般先投入骨料和水泥,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和外加剂。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d1b1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1.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效果。
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基础。
在制定配合比时,要考虑到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使用环境、原材料品种和质量等因素,并经过实验验证。
2. 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添加剂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要查验其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实验室检验,特别是水泥的初凝时间、细度和含水量等指标的检测,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卫生、安全和顺利进行。
包括清理施工区域、安装支模和脚手架、布置混凝土浇筑设备和检查施工用具的完好性等。
4. 模板和支撑的调整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使用模板和支撑结构来保持混凝土的形状和位置。
在浇筑前,需要对模板和支撑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其牢固、平整、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和负荷。
5. 浇筑过程中的控制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避免出现裂缝、空洞和脱层等质量问题。
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厚度进行控制,并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可靠性。
6. 浇筑后的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包括湿养护和温度养护两个方面。
具体的养护方法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7. 混凝土试验和检验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试验和检验,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常见的试验项目包括混凝土强度试验、抗渗性试验、收缩性试验和冻融试验等。
8. 质量记录和整改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记录施工情况、试验结果和检验数据等,以便于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bda7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8.png)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一、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 原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浇筑中,原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首先,选择优质的水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骨料应均匀分布且符合规定的粒径分布。
最后,控制好水胶比,保持适当的含水量,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致密性。
2. 配合比的确定合理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
在确定配合比时,要考虑到工程的强度要求、使用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
同时,还要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性能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3.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地面平整、干燥且无杂物。
其次,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结构稳固、没有损坏或变形。
最后,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模板的搭建和定位,确保浇筑的混凝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控制好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
其次,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水分过早蒸发导致混凝土的开裂。
最后,采取适当的振捣方式,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杂质,提高其致密性和强度。
5. 浇筑后的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首先,浇筑后立即进行养护,避免干燥速度过快。
其次,采取覆盖、喷水等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最后,在养护期间避免任何碰撞或负荷,以免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二、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方法1. 抽样检测根据施工的需要,每浇筑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应抽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测。
抽样时要注意避免杂质的污染,确保样品的准确性。
检测项目包括配合比、水胶比、强度等。
2. 强度试验强度试验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可以通过制作试块,在浇筑后一定养护期后进行强度试验。
根据试块的破坏形态和强度数值,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温度和湿度的监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养护和硬化过程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d5be4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0.png)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牢固程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工具设备、质量检验等方面,探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合理选择材料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1. 水泥:选择品牌有保证、质量稳定的水泥,并且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标号。
2. 粒度合适的骨料:骨料应选择粒度合适、质量稳定的石子,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优质的沙子:沙子应干净、无杂质、颗粒均匀,避免使用含有过多细粉末的砂子。
4. 控制掺合料的用量:适当控制掺合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
二、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质量。
1. 混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混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搅拌均匀:在搅拌混凝土时,要注重搅拌的均匀性,确保混凝土各部分材料充分混合。
3. 浇筑方式: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避免产生空鼓、虚假和渗漏等质量问题。
4. 水化反应: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防止快速脱水导致强度降低。
三、工具设备合适的工具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 混凝土搅拌机:选择质量可靠的混凝土搅拌机,确保搅拌均匀且无杂质。
2. 浇筑设备:选择合适的浇筑设备,确保混凝土均匀、稳定地浇筑。
3. 抹光工具:选择适当的抹光工具,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
四、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1.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沙子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施工过程检验:对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压实等工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3.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样本进行强度检验,验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8da77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6.png)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耐久和使用功能,因此,对其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以下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1. 原材料控制(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且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2)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骨料,且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3)掺合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掺合料,且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4)水和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 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进行设计。
(2)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3)配合比设计应经过试验验证,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浇筑前准备(1)模板和支撑系统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钢筋和预埋件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浇筑前应将模板和钢筋表面清理干净,并应浇水湿润。
(4)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等指标,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浇筑过程控制(1)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浇筑,浇筑速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应均匀、连续进行,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4)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振捣,振捣时间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 质量检测(1)混凝土试件应按照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检测。
(2)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3)应对混凝土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其他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6. 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1)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了解混凝土浇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施工前应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要求和操作规程。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dbc3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d.png)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采购原材料时,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对原材料的存储、运输和使用进行管理,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和污染。
2. 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影响其流动性和均匀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需求量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
3. 混凝土温度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直接影响其硬化速度和强度,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同时需要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不超过允许值,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4. 混凝土振捣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和均匀性的重要手段,但过度的振捣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振捣时间和方法,确保混凝土的振捣质量符合要求。
5. 混凝土养护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养护质量直接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条件。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度干燥和过度湿润,同时需要保证养护条件符合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坍落度控制、温度控制、振捣质量和养护质量控制等。
只有严格控制这些要点,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3aa6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a.png)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稳定和耐久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浇筑过程的控制、养护措施以及质量检测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水泥应选择标号合格的产品,并注意水泥的品牌、产地和生产日期,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可靠的水泥。
骨料应选择坚硬、洁净、无含泥量和有良好的粒径分布的石料。
砂应选择细度模数合适、含泥量低的砂子。
混凝土掺合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掺合料种类。
2.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确定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合理性。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注意水灰比、砂率、石灰石模数和骨料的含量等指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3. 浇筑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直接影响其密实性和均匀性。
在浇筑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搅拌设备的检查和清洁、模板的涂油处理、支撑和固定等。
在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避免出现孔洞、疏松和掺杂物等缺陷。
同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振捣时间和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致密。
4. 养护措施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持湿润、防止温度变化和干缩等措施。
养护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温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不少于7天。
5. 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根据规范要求,应进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自由收缩等质量指标的检测。
通过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浇筑过程的控制、养护措施和质量检测等要点的合理控制和管理,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都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8b7e4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a.png)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一、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几点注意一般说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浇筑前、浇筑过程中和冬、夏季浇筑过程的质量要点控制等几方面。
针对浇筑前和冬、夏季浇筑过程的三个方面提出一些注意。
1.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1)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动力组织、施工设备、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以及停电、停水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逐项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2)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模板和钢筋应做好预检和隐检,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己清除干净。
关键部位应再次查验钢筋品种、数量、规格及插筋、锚筋连接方式等技术措施。
(3)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各受力钢筋之间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检查机具准备情况。
对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输送管道及振捣器等准备是否充分,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己有应急措施,并经过试运行。
毕业(5)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办妥。
(6)水、电、照明等现场条件己做好,且应有保证。
1.2冬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1)首先要根据工程进度、气温预测、施工环境做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冬季技术施工措施,规定好测温孔布置、测温方案、浇筑方案、拆模条件。
(2)认真进行热工计算,采用科学的保温措施;保证到场的保温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3)对冬施的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性能、掺量必须提前做好试验报告。
(4)控制好冬施关键点,做好以下的检查和抽测工作:抽检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内外温度及温差的监测、分析,必须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和裂缝的发生;加强对蓄热覆盖防风措施的监察,确保覆盖及时到位;适时控制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温及养护问题;保证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数量,应包括同条件和转常温条件试块。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ce680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0e.png)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同时,要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其质量和级配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中砂或粗砂,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
在选择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同时,要注意外加剂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外加剂。
4、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和沼泽水不得用于混凝土搅拌和养护。
二、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1、配合比设计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特点、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原材料的性能等因素,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的规定进行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2)满足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3)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4)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2、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常采用计算法和试配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计算出初步配合比;然后,通过试拌、调整和试配,确定出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的基准配合比;最后,根据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率,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确定出施工配合比。
三、混凝土搅拌质量控制1、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应选用性能良好、计量准确的搅拌机。
搅拌机的类型和规格应根据混凝土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579e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c.png)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一、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矿渣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注意以下要点:1. 水泥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可盲目追求低价而降低质量。
2. 骨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控制粉煤灰和矿渣的掺量,避免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二、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配合比是混凝土性能的保证,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
1. 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施工,不得私自调整。
2. 配合比中的水灰比要适当控制,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和级配要合理,避免过多或过少引起的混凝土坍塌或分层现象。
三、浇筑工艺的控制浇筑工艺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应注意以下要点:1. 在浇筑前要进行充分的模板清洁和润湿处理,以确保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粘结牢固。
2. 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避免引起浇筑层的分层和空洞。
3. 浇筑时应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四、施工环境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影响较大,应注意以下要点:1. 温度控制:在高温季节,应采取降温措施,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龟裂;在低温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冻裂。
2. 湿度控制:在干燥环境中,应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防止过早脱水;在潮湿环境中,应注意排水,避免混凝土表面积水。
3. 风力控制: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应采取防风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的风化和损伤。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要点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浇筑工艺的控制以及施工环境的控制。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可靠。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1c7b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5.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施工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1.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合理的配比。
同时,要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2.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和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各种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关系。
配合比的确定需考虑到结构设计、强度等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确定好配合比后,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避免人为因素对配合比造成影响。
3.搅拌过程的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决定了其均匀性和坍落度。
在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搅拌时间充分,并控制搅拌机的转速,使混凝土均匀搅拌,确保其质量稳定。
4.浇筑过程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
浇筑过程中,要避免过早浇筑或过晚浇筑,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还要注意浇筑时的密实性,避免产生气泡、空隙等缺陷。
5.养护措施的落实: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使混凝土逐渐获得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保湿、遮阳、覆盖等,要根据混凝土的特点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确保养护效果。
6.质量检验和试验的进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验和试验,以验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检验和试验包括坍落度测定、强度试验、氯离子含量测定等。
通过这些检验和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的实际质量,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问题。
7.现场管理和记录的完善:混凝土质量控制还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和记录,以确保各个环节和步骤的执行情况。
现场管理包括人员、设备和工艺等方面,要加强对工人的操作技术培训,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完善施工流程。
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使用情况,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等,以备查阅和分析。
这些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可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提高工程的品质和安全性。
混凝土工程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浇筑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cfa6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f.png)
混凝土工程浇筑质量控制要点一、材料选择1.水泥:需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并留取样品备查。
2.砂石:要求砂石均匀、无杂质、无腐蚀性。
3.骨料:要选择符合规定的骨料,尽量避免含泥块或带有腐蚀性物质的骨料。
4.水:建议使用清洁饮用水,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或其他杂质的水。
二、造浆比1.确定合理的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要求,选择适宜的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控制砂石比,一般砂石比在2.5-3之间较为合理。
3.参考混凝土配合比,按配合比的比例配制混凝土。
三、浇筑工艺1.预浇湿润: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进行湿润处理,避免过早吸水导致模板变形或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2.浇筑速度:采用搅拌运输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浇筑速度,尽量减少停工时间。
3.均匀浇筑:均匀浇筑混凝土,避免过早出现偏析现象。
4.振捣: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要及时采取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5.保持湿润:在混凝土初始硬化阶段,需采取保湿措施,防止过早蒸发导致裂缝。
四、施工控制1.模板安装:模板的安装要牢固、平整,避免出现变形和位移。
2.布置钢筋:钢筋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注意钢筋之间的间距和连接。
3.现场管理:现场人员要合理安排,做好现场组织和调度,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质量检验: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材料和质量进行检验和抽检,确保达到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5.记录保存:对浇筑工艺进行记录和保存,包括时间、施工人员和设备、材料用量等重要信息。
总结起来,混凝土工程浇筑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材料选择、造浆比、浇筑工艺和施工控制。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e54d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5.png)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1.水泥质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应具备标称强度、准确的化学成分和合理的细度。
同时,应定期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骨料质量控制: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充材料,其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骨料应符合标准要求,尺寸均匀,无土壤和有害物质。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骨料的脆化和退化情况,及时更换不合格骨料。
3.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包括水胶比、水灰比、胶凝材料掺量等参数的确定。
配合比应在实验室经过试验验证后确定,并在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控制。
同时,配合比还应考虑到材料的误差和施工工艺要求。
4.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其正确性和规范性。
例如,前期准备工作应完善,包括模板安装和表面处理;浇筑前应先进行试块,验证浇筑前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避免过快造成质量问题。
5.浇筑工艺操作控制:混凝土浇筑工艺操作包括搅拌、运输和浇注等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水胶比和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均匀和流动性好。
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变形。
浇注过程中,应控制浇注速度和浇筑高度,以避免太大的冲击和压力。
6.混凝土强度的监测:混凝土的强度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必须进行强度监测。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试块法和无损检测法。
试块法是指在浇筑过程中取样制作试块进行试验,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无损检测法则通过测量混凝土的表面硬度、弹性模量和声波传播速度等参数来间接推测混凝土的强度。
7.控制养护过程: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过程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养护应采取适当的水养护措施,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
同时要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温度、风和日晒等影响,保持温度适中。
8.质量记录和整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进行质量记录和整理。
包括原材料的检测报告、配合比的确定和调整记录、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测试结果以及养护措施的记录等。
最全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总结
![最全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df81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8.png)
最全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总结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下面将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原材料控制1.水泥:应选择优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
在混凝土比例设计中应尽量控制水泥用量,避免过多使用。
2.骨料:应选择质地结实,骨料含有适量的细颗粒和石粉。
骨料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含有沙土、粘土和淤泥等有害杂质。
3.碎石:碎石应清理干净,不得带有泥土、草根等杂质。
4.水:应选择洁净、无杂质的清水,不得含有有机物或化学试剂。
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1.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一般选择0.4-0.6之间。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和收缩变形增加。
2.砂石比:合理控制砂石比,一般选择2.5-3.0之间。
砂石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差,不易浇筑。
3.胶凝材料含量:合理控制胶凝材料的含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过多的胶凝材料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
三、浇筑前准备工作1.模板安装:模板应按设计要求正确安装,保证结构尺寸和平整度。
2.模板表面处理:模板表面应涂刷模板油或者其他脱模剂,以便于脱模。
3.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并进行湿润处理。
4.浇注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浇注方式,如自流、泵送、振动等。
四、浇筑过程控制1.浇注速度:混凝土的浇注速度要控制在适宜区间,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2.振捣方式:选择适当的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被充分振实,排除气孔。
3.养护措施:在混凝土硬化早期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适度温度,防止早期干燥和温度变化过大。
五、质量检测和验收1.取样和试块制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采取混凝土样品,制备试块进行强度检测。
2.泌水性检测:泌水性是混凝土中水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的排出情况。
泌水性检测可以通过观察泌水情况以及测定混凝土的可乐性来进行。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cf8b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a.png)
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关乎着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比、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探讨混凝土浇筑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配比混凝土配比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它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
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水灰比、砂浆配比等参数。
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分和水泥质量之比,它的选择应兼顾强度和工作性。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弱;而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施工和养护。
砂浆配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和砂的比例,它的选择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强度等要求。
合理的混凝土配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性能。
2、材料选用混凝土的质量与所使用的原材料密切相关。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要选择优质的水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料,要选择粒径分布合理、质量良好的骨料,避免含有泥土、水分等杂质。
水是混凝土中的活性剂,要使用洁净无污染的水源,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掺合料、防水剂等辅助材料的用量,在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3、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进行模板的清理和涂刷隔离剂,以防止混凝土与模板粘连。
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避免混凝土坍塌和二次搅拌。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保证骨料和水泥的充实度,避免产生空鼓、孔洞等缺陷。
在混凝土凝固初期,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防止开裂和表面龟裂。
4、质量检测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常见的混凝土质量检测项目包括抗压强度、坍落度、含气量、骨料含量等。
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压力测试,可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3ecd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3.png)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是建造工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造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必须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选择与检验1.1 水泥选择: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
1.2 骨料选择:应选择质量稳定、粒径分布合理的骨料,并进行骨料试验,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1.3 外加剂选择: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二、配合比设计与调整2.1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配合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和试验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3 配合比记录:应对每一次配合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材料种类、用量、试验结果等,以备后期质量评估和问题追溯。
三、施工过程控制3.1 搅拌过程控制:应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2 浇筑过程控制:应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避免产生分层、孔洞和漏浆等质量问题。
3.3 养护过程控制:应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环境条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四、质量检验与评估4.1 强度检验:应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和频率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4.2 密度检验:应进行混凝土的密度检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和均匀性。
4.3 耐久性评估:应进行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碱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五、质量记录与整改5.1 质量记录: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记录、强度检验结果等。
5.2 质量整改: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措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3 质量评估:应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强度评估、耐久性评估等,为后续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5594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a.png)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则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第一方面是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
混凝土的质量不仅与水泥的品质有关,还与骨料、粉煤灰及外加剂的品质有关。
首先,水泥的选择要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其次,骨料应满足相应的规定,如粒径、含泥量等。
粉煤灰作为常用的掺合料,其水分、细度等指标也要符合要求。
此外,外加剂的用量和性能应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
第二方面是控制水灰比。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而过低的水灰比则会使混凝土过于干燥,难以施工和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三方面是拌合时间和拌合均匀。
混凝土的拌合时间要根据气温、气候条件和施工情况合理确定,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浇筑质量。
同时,在拌合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
混凝土和骨料、水泥等原材料要充分搅拌均匀,否则会导致浇筑出的混凝土质量不均匀,影响工程的稳定性。
第四方面是浇筑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技术和操作规范。
首先要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得有泥浆污染,否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其次,要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混凝土过早或过晚凝结导致质量问题。
同时,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抹光和振捣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和密实。
第五方面是养护管理。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
养护的目的是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促进其早期硬化和强度的提升。
养护期间,应定期给混凝土喷水湿润,同时遮阳防晒,防止温度过高和过低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养护时间一般应持续7至14天,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第六方面是检测和验收。
混凝土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
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强度试验、波速检测、密实度检测等。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cbda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9.png)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混凝土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水泥、砂、骨料和其他添加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材料的选择应遵循规范和标准。
2.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确保施工区域的地基和模板的平整度、强度和稳定性。
必要时进行加固和修复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浇筑和固化。
3. 浇注过程:混凝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浇注完毕,以避免出现冷缝和不均匀的沉降。
浇注过程应保持连续性,以避免混凝土中的空隙和气泡。
4. 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即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坍落度的控制将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分布,并减少空隙和缺陷的可能性。
5. 混凝土的养护:浇筑完成后,混凝土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过程包括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覆盖保护层、防止过早干燥等,以避免龟裂和表面缺陷。
6. 质量检验:在浇筑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混凝土
的强度、密实度和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检验包括取样、试验和记录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7. 施工记录:浇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包括浇筑时间、施
工人员、材料用量等信息。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追溯和分析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之,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控制浇筑过程和养护混凝土,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缺陷和质量问题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混凝土浇筑是建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混凝土由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但是,如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不到位就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甚至会使得建筑不能够正常使用。
所以一定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浇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总结了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关键字: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现今,混凝土广泛应用与建筑行业,已成为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但这些都是以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为前提的,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建筑整体的外观、强度都有关系。
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对混凝土浇灌实施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已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混凝土浇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1、出现麻面现象。
麻面就是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麻点或者凹坑的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非常粗糙,看起来就像长了“麻子”一样。
这种现象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没有将模板湿润,也有可能是湿润程度不够,混凝土在浇筑后会大量吸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吸收,与模板接触的混凝土由于缺水出现马面现象。
2)模板的隔离层涂刷不符合要求,出现不均匀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连,取下模板后造成麻面现象。
3)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中包含的气泡没有完全排出,最终聚集在混凝土表面,这是形成麻点的原因。
2、出现蜂窝现象。
蜂窝是指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符合要求,石子过多,砂浆过少,使得石子之间出现窟窿,就像蜂窝一样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砂、石子的量不合理,石子的量过多,砂和水泥用量不够,导致出现蜂窝现象。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
混凝土搅拌不充分,时间太短,使得大量石子聚集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现象。
3)下料不当。
混凝土没有分层下料或者下料过高,也有可能没有设串通,导致石子与砂浆离析,大量的石子聚集在一起。
3、出现漏筋现象。
漏筋是一种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部分裸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现象,出现漏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位移。
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护层垫块来稳定钢筋,防止钢筋紧贴模板。
但是有时候保护层垫块护发生位移,或者是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够导致钢筋与模板接触,出现漏筋现象。
2)钢筋过密。
钢筋排列过密,截面太小,石子不能进入到钢筋内部,卡在钢筋上面,使得混凝土不能充分填充到钢筋四周,出现漏筋现象。
3)模板漏浆。
模板固定不到位,有缝隙,使得砂浆漏出,钢筋没有被砂浆包裹,裸露在混凝土表面。
4、混凝土均质性差。
混凝土均质性差的意思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均质性差主要是因为:
1)使用的水泥不符合要求。
有的建筑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过期的或者质量差的水泥,或者水泥由于管理不当而受潮,使得水泥的活性降低,导致混泥土的均质性差。
2)混凝土配合比不恰当。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量过多,使得水灰比太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3)拆模过早。
很多建筑工程都在冬季施工,冬季施工如果拆模过早会使混凝土受冻,受冻后的混凝土均质性会降低。
二、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上面介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
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结合引起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可以提出以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这一点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那后面的质量控制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水泥的质量控制、骨料的质量控制和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水泥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要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泥,严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并对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指标进行检验,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为了降低水化热,应选取热量较低的水泥。
骨料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要控制砂中有机质的含量,天然砂是建筑中最常使用的砂。
碎石和卵石不要太大,粒径要在三十毫米以内。
另外还要对石子进行多项质量试验,包括:压碎值试验、含泥量试验、筛分试验等。
外加剂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调节混凝土凝结的时间,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外加剂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气候条件、原材料的性能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且要适量添加。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有密切的关系,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
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工程设计中对混凝土强度的等级、坍落度、耐久性的要求,调整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并且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混凝土配合比来施工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施工单位要及时调整混泥土配合比。
3、混凝土拌合的控制
混凝土拌合的控制主要是对混凝土中原材料的配合量进行检查。
首先要对拌合的时间进行检查,拌合的时间一定要符合规定时长的要求。
拌合完成后要对混凝土进行检验,包括砂浆容量和粗骨料的百分比,对于砂浆容量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不同样品的砂浆容量差量应控制在每立方米30千克之内。
对于粗骨料百分比的测定可采取洗分析法,差值应控制在10%以内。
4、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首先施工人员要根据随车出料单对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级等指标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预拌混凝土中一定不要随意加水,要严格遵循混凝土浇筑流程,采用分层、分块的浇筑方法进行浇筑。
在混凝土终凝前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动,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粘结力。
二次振动还能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总结
总而言之,施工单位一定要寻找引起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把握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并严格对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进行监督,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环节要及时督促补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懿.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3:228.
[2]李志超. 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薄弱环节与控制要点[J]. 浙江建筑,2007,S1:87-88.
[3]章生根. 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72-73.
[4]杨如意,张学庆. 浅论曲面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要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
[C],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