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合集下载

关键路径方法制作全解ppt演示课件

关键路径方法制作全解ppt演示课件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4)工序a有紧后工序b与d,工序c有紧后工序d与e。
b a
d
c
e
第14页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虚工序:工时为0 的工序。
不需要人力、物力,不存在。
表明工序间的逻辑关系。
2. 事项 工序都有两个事项----开工事项、完工事项。
工序(i , j)的开工
事项
i
tij
j
(i ,j )
工序(i , j)的完工
事项
任一工序有且仅有两个事项;直接连结两个事项的箭杆只能有一根。
a
i
j
b
×
i
a
引例
具体问题: • 总工期多少天? • 必须在75天内完成,要不要采取措施?应从哪些
方面采取措施? • 施工过程中,工序 c 拖后5天完成,工程会拖期? • 施工过程中,工序 d 提早2天完成,工程会提早? • 整个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应把关
注的重心放在那几道工序上?
第5页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第七章 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径法
• 引例——网络计划 • 网络计划 • 图解评审法

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第七章 计划评审法和关键路线法 一、选择1. 在PERT 网络图中,各项作业累计时间最长的那条路,称为(A )A 关键路线B 作业C 事件D 工序 2.计算作业最早开始时间的公式为(B )A ),(),(),(j i t j i j i t t EF ES +=B {}),(max ),(i k j i t t EF kES =C )},({min ),(k j j i t t LS kES = D ),(),(),(j i t j i j i t t LF ES -=3.计算作业的最早结束时间的公式为(A )A ),(),(),(j i t j i j i t t ES EF +=B {}),(max ),(i k j i t t ES kEF =C )},({min ),(k j j i t t LS kEF = D ),(),(),(j i t j i j i t t LF EF -=4.计算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的公式为( C )A ),(),(),(j i t j i j i t t ES lF +=B {}),(max ),(i k j i t t ES kLF =C )},({min ),(k j j i t t LS kLF = D ),(),(),(j i t j i j i t t LF LF -=5.计算作业的最迟开始时间的公式为(D )A ),(),(),(j i t j i j i t t ES LS +=B {}),(max ),(i k j i t t ES kLS =C )},({min ),(k j j i t t LS kLS = D ),(),(),(j i t j i j i t t LF LS -=6.作业的自由时差的公式为(A )A ),(),(),(),(j i t j i j i j i R t t ES LF --=B {}),(max ),(i k j i R t ES k=C )},({min ),(k j j i R t LS k= D ),(),(),(j i t j i j i R t LF -=7. 作业的自由时差的公式为(D )A ),(),(),(j i j i j i R t t ES LF -=B {}),(max ),(i k j i R t ES k=C )},({min ),(k j j i R t LS k= D ),(),(),(j i j i j i R t t EF LF -=8. 作业的自由时差的公式为(D )A ),(),(),(j i j i j i R t t ES LF -=B {}),(max ),(i k j i R t ES k=C )},({min ),(k j j i R t LS k= D ),(),(),(j i j i j i R t t ES LS -=9.自由时差的公式为( C )A ),(),(),(j i j i j i F t t ES LF -=B {}),(max ),(i k j i F t ES k=C ),(),()},({min ),(j i t j i k j j i F t t ES ES j--= D ),(),(),(j i j i j i F t t ES LS -=10. 自由时差的公式为( C )A ),(),(),(j i j i j i F t t ES LF -=B {}),(max ),(i k j i F t ES k=C ),()},({min ),(j i k j j i F t t EF ES j-= D ),(),(),(j i j i j i F t t ES LS -=11. 若用ES i 表示结点i 的最早开始时间,ES j 表示结点j 的最早开始时间,T i ,j 表示活动i→j 的作业时间,LF i 表示结点i 的最迟完成时间,LF j 表示结点j 的最迟完成时间,则下述公式中正确的是(A ) A.ES j =}{max ,i j i i jT ES +<B.ES j =}{min ,i j i i jT ES +<C.LF j =}{max ,i j i i jT LF -<D.LF j =}{min ,i j i i jT LF +<12.在实际计算中,完成一项作业的期望时间),(j i Et 是按(B )经验公式计算的。

CPM关键路经法

CPM关键路经法

1)画出网络图,以节点标明事件,由箭头代表作业。

这样可以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整体概观。

习惯上项目开始于左方终止于右方。

2)在箭头上标出每项作业的持续时间(T)3)从左面开始,计算每项作业的最早结束时间(EF)。

该时间等于最早可能的开始时间(ES)加上该作业的持续时间。

4)当所有的计算都完成时,最后算出的时间就是完成整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

5)从右边开始,根据整个项目的持续时间决定每项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LF)。

6)最迟结束时间减去作业的持续时间得到最迟开始时间(LS)。

7)每项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或者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额就是该作业的时差。

8)如果某作业的时差为零,那么该作业就在关键路线上。

9)项目的关联路线就是所有作业的时差为零的路线。

[编辑]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

其通常做法是:1)将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视为有一个时间属性的结点,从项目起点到终点进行排列;2)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3)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时差;4)找出所有时差为零或者为负数的活动所组成的路线,即为关键路径;5)识别出准关键路径,为网络优化提供约束条件;它具有以下特点: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2)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3)关键路径上的耗时是可以完工的最短时间量,若缩短关键路径的总耗时,会缩短项目工期;反之,则会延长整个项目的总工期。

但是如果缩短非关键路径上的各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至于影响工程的完工时间。

第5章-计划评审技术

第5章-计划评审技术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十二分。
对关键线路(1-3-4-7-8):
任务的期望工期(Te): Te=11.5+10.5+16+16=54(天);
任务的期望工期的方差: =4.7+3.4+4+4=16.1(天2 )。 该任务的期望工期:Te=54(天); 任务的期望工期的方差: 16.1(天*天 ),均方差:4(天)。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十二分。
同样,反过来根据概率求相应的指令 工期:D=Z× +Te
如上例中,若要求该项任务的完成有 75%的把握,问计划完成的工期限制应 定为多少天?
先查正态概率分布表,75%的Z值为 0.67,于是D=0.67×4+54=57天, 即要有75%的把握完成该任务,期限 不应少于57天。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十二分。
p( ) p( ) p( ) p( )
-0.0 0.50 -1.4 0.08 0.0 0.50 1.4 0.92
-0.1 0.46 -1.5 0.07 0.1 0.54 1.5 0.93
-0.2 0.42 -1.6 0.05 0.2 0.58 1.6 0.95
(6-8)
4
12
14
11
2.8
(7-8)
8
17
20
16
4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十二分。
解:有二条关键线路:(1-2-4-7-8)
(1-3-4-7-8)。 对关键线路(1-2-4-7-8):
任务的期望工期(Te): Te=10.5+11.5+16+16=54(天); 任务的期望工期的方差: =1.4+2.3+4+4=11.7(天*天)。

三点估算(PERT)、关键路径(CPM)、蒙特卡洛(软考计算题)

三点估算(PERT)、关键路径(CPM)、蒙特卡洛(软考计算题)

PERT网络分析法PERT网络分析法(计划评估和审查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什么是PERT网络分析?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即计划评审技术,最早是由美国海军在计划和控制北极星导弹的研制时发展起来的。

PERT技术使原先估计的、研制北极星潜艇的时间缩短了两年。

简单地说,PERT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技术。

它能协调整个计划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加速计划的完成。

在现代计划的编制和分析手段上,PERT被广泛的使用,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PERT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

它描绘出项目包含的各种活动的先后次序,标明每项活动的时间或相关的成本。

对于PERT网络,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要做哪些工作,确定时间之间的依赖关系,辨认出潜在的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借助PERT还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行动方案在进度和成本方面的效果。

构造PERT图,需要明确三个概念:事件、活动和关键路线。

1、事件(Events)表示主要活动结束的那一点;2、活动(Activities)表示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之间的过程;3、关键路线(Critical Path)是PERT网络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事件和活动的序列。

PERT的基本要求[1]1.完成既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任务必须全部以足够清楚的形式表现在由事件与活动构成的网络中。

事件代表特定计划在特定时刻完成的进度。

活动表示从一个事件进展到下一个事件所必需的时间和资源。

应当注意的是,事件和活动的规定必须足够精确,以免在监视计划实施进度时发生困难。

2.事件和活动在网络中须必按照一组逻辑法则排序,以便把重要的关键路线确定出来。

这些法则包括后面的事件在其前面的事件全部完成之前不能认为已经完成不允许出现“循环”,就是说,后继事件不可有导回前一事件的活动联系。

[管理学]第七章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管理学]第七章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2018年11月20日星期 二7时5分1秒 28
(8) 交叉作业。画图时尽量避免箭线交叉。对需要 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一些工序,在工艺流程与生产组织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不必等待工序全部结束后再转 入其紧后工序,而是分期分批的转入,这种方式称为交 叉作业。交叉作业可以缩短工程周期。如在图7—1中, 将工装制造分为两批,将一个工序分为两个工序d、g, 分别与紧后工序h 、k连接。
2018年11月20日星期 二7时5分1秒
14
工序代号 所需时间(天) 紧后工序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 a 65 b,c,d,e b 45 l 外购配套件 c 10 f 下料、锻件 工装制造1 木模、铸件 机械加工1 d e f 20 40 18 g, h h l


工装制造2
机械加工2
g
h
30
15
2018年11月20日星期 二7时5分1秒
-a -a, c c b, d,e
33
例3:某工程的工序一览表如下,试绘制网络图。
工 序 a b c d e f
紧后 工序 b,c d e f f --34
2018年11月20日星期 二7时5分1秒
例4: 工序 A B C D E F G H I
紧前 -- -- A B B C、 C、 E、 G D D F 工序 7 4 8 工序 4 6 6 7 5 9 时间
2018年11月20日星期 二7时5分1秒
20
b 45 c 10 a 60 d 20 f 18 g 30 k 25 l 35
3
1
2
4
6
7
8
图 7 — 1 2018年11月20日星期
二7时5分1秒
e 40
5

07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讲解

07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讲解

2019/4/30
42
1
1
2019/4/30
2
A
E
D
B
4
C
F
3
A C B
2
D
3
F
4
G
5
E
5
G 43
五、绘制 PERT 网络图
绘制网络图的学习方法: 亲自画几个,从易到难,画几个之后,
就会知道其中的规律。
2019/4/30
44
例1:
工序 A B C D E F
G
HI
紧前工序 -- -- A B B C、D C、D E、F G
以纵轴展示计划项目,横轴展示时间刻度。
2019/4/30
5
2019/4/30
6
2019/4/30
7
2019/4/30
8
2019/4/30
9
甘特图(横道图)
横道图法的缺点:不能显示各工作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逻辑关系;不能清晰地显示影响整个工程的 关键因素。
2019/4/30
10
本章又叫网络计划技术:又称统筹法
2
1
3
1
2
2019/4/30
23
即一个工序用确定的两个相关事项表示,某两个相邻结点只 能是一个工序的相关事项。在计算机上计算各个结点和各个 工序的时间参数时,相关事项的两个结点只能表示一道工序, 否则将造成逻辑上的混乱。
如图1的画法是错误的,图2的画法是正确的。
a
c
1
2
3
a
c
1
3
4
b
图1
2019/4/30
完工,用一个始点、一个终点表示。若这些工序不能用一个

07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课件课件

07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课件课件

以纵轴展示计划项目,横轴展示时间刻度。
2019/6/22
5
2019/6/22
6
2019/6/22
7
2019/6/22
8
2019/6/22
9
甘特图(横道图)
横道图法的缺点:不能显示各工作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逻辑关系;不能清晰地显示影响整个工程的 关键因素。
2019/6/22
10
本章又叫网络计划技术:又称统筹法
A
B
4
C
3
5
D
E7
F
6
G
8
2019/6/22
38
2
A
5
D
1
B
4
E
7
G
8
C
3
F
6
1
2019/6/22
2
A B
3
C
4
D
E
5
G
6
F
39
例3:
1 2
3
A
B
4
C
G
5
E
6
F
D
7
2019/6/22
40
3
A
E
1
6
B
F
4
C
G D
2
5
7
2
A
E
1
B
4
F
5
C
D
G
3
2019/6/22
41
例4:
1
2
A
E
D
B
4
C
F
3
G
5
§ 4.完成作业的期望时间和 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事件的概率

运筹学基础-网络计划(2012修正)

运筹学基础-网络计划(2012修正)
2 1 3 1 3 正确的画法
不正确的画法
可引入虚作业。
虚作业
虚作业是为了表达相邻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虚设的作业。 它不消耗时间、费用和资源,一般用虚箭线表示。 虚作业的引进原因(1) 两个事件之间的工作过程只能代表一项作业,当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作业具有同一个始点和终点时,需要引入虚作业,予 以区别。
分解任务的原则
工作的性质不同或由不同单位执行的工作应分开; 如产品设计与工装设计,铸造、锻、机械加工、装配要分开

同一单位进行的工作,时间先后不衔接的要分开; 如技术设计与工作图设计,材料采购与外协件采购要分开
占用时间不消耗资源,但影响工程完工日期的工作应作为分任务;
如油漆后的干燥,热处理后的冷却,方案的审批等
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和一个终点,使得自网络图的始点 经由任何路径都可以到达终点。

编号的规定
编号应从始事件开始,按照时序依次从小到大对事件编号,直到终 事件。 编号时不允许箭头编号小于箭尾编号。 事件的编号原则 箭尾事件(i)小于箭头事件(j);一般采用非连续编号,即可空留 出几个号,跳着编,将来有变化时,不致打乱全局。
分解任务的要求
编制计划要熟悉业务,了解工程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深入调查。
例:下表是某一工程的作业明细表
任务经过分解以后,可以列出作业明细表。
某一工程的作业时细表 作业 紧接的前项作业 作业时间(周) A 2 无 B 3 无 C A,B 4 D B 1 E A 5 F C 3 G E,F 2 H D,F 7 I G,H 6 J I 5
答案
作业名称 A 紧前作业 无
B 无
C 无
D A
E B
F B、C
A
1

运筹学——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运筹学——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a 3
3 1 b 3 3 3 c 5
0
7
g 4 6
11
0
11
f 3
5
8
8
工程费用=正常完工直接费用+赶进度增加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88+2×1+2×1.5+2×11=115万元。
24 OR:SM
方案4:关键路线b、e上赶进度
3 a 3 3 1 0 b 2 8 h 5 6 d 3 e 4 5 f 3 7 4
作业紧前作业作业时间估计作业时间乐观时间悲观时间可能时间期望方差13101016917三pert应用举例1723231723关键工序的方差2499则px90查表知x13则可接受的合同工期为t2618网络计划优化一缩短工程工期平行作业平行作业指两道以上相互独立的工序同时进行交叉作业交叉作业指将紧前工序完成的部分任务分期分批地转入下道工序利用时差合理调配资源等途径实现19二工期费用优化1工期与成本之间关系工程费用最低的完工时间最低成本日程时间费用极限完工时间正常完工时间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最优完工时间工程总费用20二工期费用优化寻求最低成本日程的思路
注意:1.
2.
6
总开工、总完工事项都是唯一的;
编号:总开工事项1,各事项编号不重复,任一工序完工事 项编号大于开工事项编号,总完工事项为n.
OR:SM
三、箭线式网络图举例
某工程的工程一览表
工序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 a -6 b -3 c -4 4 b a 6 c 4 3
7 OR:SM
d a 4
e a,c 5
0
6 g 4 6
10
3
3
3 c 5
10
7
工程费用=正常完工直接费用+赶进度增加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88+2×1+2×1.5+1×(1+1.2)+2×11=115.2万元。

运筹学(第7章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运筹学(第7章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控制成本
通过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 可以控制项目的成本,避 免不必要的浪费。
平衡时间和成本
在优化时间的同时,需要 平衡时间和成本的关系, 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05
PERT/CPM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软件开发项目的时间管理
项目背景
某软件开发项目,项目周期为18个月,涉及多个模块的开发和集 成工作。
PERT)是一种项目管理
工具,用于评估和优化
项目计划。
03
04
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强调时间管理和时间优 化,通过时间参数来评 估项目进度和预测未来 进展。
通过对活动时间和成本 的估算,帮助项目团队 制定更为精确和可行的 计划。
通过概率分析,评估项 目风险和不确定性,为 决策提供依据。
PERT与CPM的关系与区别
01
在制定项目计划时, PERT/CPM可以帮助项目团队 预测项目进度、评估潜在风险 和不确定性,从而制定更为精 确和可行的计划。
02
PERT/CPM的基本原理
活动时间估计
确定活动时间
根据历史数据、专家意见和实际情况,对每个活动 的时间进行合理估计。
考虑不确定性
活动时间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如资源可用性、外部 因素等,应进行概率分析。
确定活动概率
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确定每个活动的成功概 率和失败概率。
绘制网络图
80%
确定活动及其逻辑关系
根据项目目标和计划,确定各个 活动及其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
100%
绘制网络图
使用节点表示活动,使用箭线表 示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出 网络图。
80%
优化网络图
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要求,对网 络图进行优化,确保其合理性和 可操作性。

05-3计划评审技术与关键路线法

05-3计划评审技术与关键路线法
k
30
各时间参数关系图解
TES 工序a TLS TEF TLF
T(i,j) TES 工序a的紧后工序b
自由时差 总时差
TLS
T(i,j)
TEF TLF
31
[例1]
某设备有一个部件损坏,为进行抢修需 突击制造一个铸件。该铸件利用木模造 型,并需安放I号和Ⅱ号泥芯各四个, 才能合箱浇铸。各项作业内容和计划时 间见表 7-1。 试求完成表上安排的全部计划作业内容, 即从收到图纸、木模开始算起到准备合 箱浇铸,最少需多长时间。并计算网络 图各项参数。(作业最早开始时间、作 业最迟结束时间、时差 )
33
[解]-1
先按表7-1给出的资料画出PERT网络图(见图7-8)。图 中①为整个网络的最初事件,⑦为最终事件。标在箭 线上面的时间是完成各项作业的计划时间。
作业内容 芯骨装配 造型 砂型烘干 芯砂准备 紧前作业 — 1 2 —
芯骨浇铸
型砂准备 造Ⅰ号芯

5 4,6
造Ⅱ号芯
Ⅱ号芯干燥
4,6
8
图 7-8
目前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和新产品的研制计划、 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军事指挥及各种大型复杂工程的 控制管理。 5
第一节 PERT网络图
1. 基本概念 2. 建立PERT网络图的准则和注意事项 3. PERT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6
1.1 PERT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作业 job 事件event 路线route
图与网络分析
第六节
计划评审技术与关键路线法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 Critical Path method
1

三点估算(PERT)、关键路径(CPM)、蒙特卡洛(软考计算题)

三点估算(PERT)、关键路径(CPM)、蒙特卡洛(软考计算题)

PERT网络分析法PERT网络分析法(计划评估和审查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什么是PERT网络分析?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即计划评审技术,最早是由美国海军在计划和控制北极星导弹的研制时发展起来的。

PERT技术使原先估计的、研制北极星潜艇的时间缩短了两年。

简单地说,PERT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技术。

它能协调整个计划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加速计划的完成。

在现代计划的编制和分析手段上,PERT被广泛的使用,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PERT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

它描绘出项目包含的各种活动的先后次序,标明每项活动的时间或相关的成本。

对于PERT网络,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要做哪些工作,确定时间之间的依赖关系,辨认出潜在的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借助PERT还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行动方案在进度和成本方面的效果。

构造PERT图,需要明确三个概念:事件、活动和关键路线。

1、事件(Events)表示主要活动结束的那一点;2、活动(Activities)表示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之间的过程;3、关键路线(Critical Path)是PERT网络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事件和活动的序列。

PERT的基本要求[1]1.完成既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任务必须全部以足够清楚的形式表现在由事件与活动构成的网络中。

事件代表特定计划在特定时刻完成的进度。

活动表示从一个事件进展到下一个事件所必需的时间和资源。

应当注意的是,事件和活动的规定必须足够精确,以免在监视计划实施进度时发生困难。

2.事件和活动在网络中须必按照一组逻辑法则排序,以便把重要的关键路线确定出来。

这些法则包括后面的事件在其前面的事件全部完成之前不能认为已经完成不允许出现“循环”,就是说,后继事件不可有导回前一事件的活动联系。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关键路径法起源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 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

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

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利用关键路线法的步骤1)画出网络图,以节点标明事件,由箭头代表作业。

这样可以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整体概观。

习惯上项目开始于左方终止于右方。

2)在箭头上标出每项作业的持续时间(T)3)从左面开始,计算每项作业的最早结束时间(EF)。

该时间等于最早可能的开始时间(ES)加上该作业的持续时间。

4)当所有的计算都完成时,最后算出的时间就是完成整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

5)从右边开始,根据整个项目的持续时间决定每项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LF)。

6)最迟结束时间减去作业的持续时间得到最迟开始时间(LS)。

7)每项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或者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额就是该作业的时差。

8)如果某作业的时差为零,那么该作业就在关键路线上。

9)项目的关联路线就是所有作业的时差为零的路线。

CPM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

其通常做法是:1)将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视为有一个时间属性的结点,从项目起点到终点进行排列;2)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3)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时差;4)找出所有时差为零的活动所组成的路线,即为关键路径;5)识别出准关键路径,为网络优化提供约束条件;它具有以下特点: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径法

第七章-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径法
【例7.2】根据某项目作业明细表7-2的资料,绘制项目网络图 表7-2
工序 a b c d e f - a c c a,b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天) 6 9 13 5 16 12 工序 g h i j k l 紧前工序 a,b e,f d,h i h,g g 工序时间(天) 10 12 8 17 20 25
【解】计划网络图如下:
工序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天) 工序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天)
a b
c d e f
a,6
1
- - a c c
6 9
g h
a,b e,f
10 12
a,b
2
c,13 4
13 5 16 12
d,5 e,16
i j k l
7
h,12 6
d,h i h,g g
i,8
10
8 17 20 25
1、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在下图中,A是D、E的紧前工序,D、E是A的紧后工序,F是A的 后续工序但不是A的紧后工序;A是D、E、F的前道工序但不是 F 的紧前工序。 注意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前道工序和后续工序之间的关系。

A

2天
3天
D
4天
E B
3天 ④ 1天 ③
F
6天

12
C
G H
2天
5天
1、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j
k l
i
h,g g i 8 h
17
20 25 j
13
f
17
k t
s 0
b 9
12
g 10
16
12
20
l
0
图7-3(b)节点网络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16
1
5 a
2
作业a: (1,2) 事项:1,2 一般如果起点事件为i,终点事件为j, 将该作业记为(i,j)

i j
17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3.路线:起点事件(图的最初事件)与终点 事件(最终事件)之间由各项作业连贯组 成的一条路。 关键路线:各弧权重总和最大的路线,或 称主要矛盾路线,它决定网络图上所有作 业需要的最短时间。 4.网络图:由工序、事项及时间参数所构成 的有向图即为网络图。
第 七 章
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PERT AND CPM)
教学目的:学会用网络图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 教学方法:讲述与做练习。 教学手段:传统与多媒体 学时分配:4学时 重点:绘制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 难点:网络计划的优化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7.1;7.3;7.4 辅导安排:随堂 教学内容: 1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18
根据表7—1的已知条件和数据,绘制的网络如 图7—1所示。 在图7—1中,箭线a、b、…、 l 分别代表10个 作业(工序)。箭线下面的数字表示为完成该个工 序所需的时间(天数)。结点①、②、…、⑧分别 表示某一或某些作业(工序)的开始和结束。例如, 结点②表示a工序的结束和b、c、d、e等工序的开始, 即a工序结束后,后四个工序才能开始。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10
在这两种方法得到应用推广之后,又陆续出现了类 似的最低成本估算计划法、产品分析控制法、人员分配法、 物资分配和多种项目计划制定法等等。虽然方法很多,各 自側重的目标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应用的是CPM和PERT的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国内外应用网络计划的实践表明,它具有一系列优点, 特别适用于生产技术复杂,工作项目繁多、且联系紧密的 一些跨部门的工作计划。例如新产品研制开发、大型工程 项目、生产技术准备、设备大修等计划。还可以应用在人 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安排,合理组织报表、文件流程 等方面。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12
第 一 节
PERT网 络 图
网络计划是用网络分析的方法编制的计划。 为了编制网络计划,首先需绘制网络图。网络 图是由结点(点)、箭线及权所构成的有向图, 即有向的赋权图。(区别于上一章的网络图)
例1 某项研制新产品工程的各个工序与所 需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表7—1所示。 要求编制该项工程的网络计划。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5秒
3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5秒
4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5秒
5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时29分25秒
7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5秒
8
• 甘特图(横道图)
– 横道图法的缺点:不能显示各工作之间的内 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不能清晰地显示影响整 个工程的关键因素。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9
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制定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系 统规划时,制定了第一套网络计划。这种计划借助于网络 表示各项工作与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 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工程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在 编制计划时及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路线。这种方法称为 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CPM。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部,在制定研制“北极星”导 弹计划时,同样地应用了网络分析方法与网络计划。但它 注重于对各项工作安排的评价和审查。这种计划称为计划 评 审 方 法 (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为 PERT。鉴于这两种方法的差别,所以, CPM 主要应用于以往在类似工程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承包 工程;PERT更多地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项目。
10时29分27秒
2、事件(也称事项,结点)
(1)它是一个或若干个工序的开始或结 束,是相邻工序在时间上的分界点。 (2)事件用圆圈和里面的数字表示,数 字表示结点的编号,如①,②,…等。 •箭尾结点表示工序的开始, •箭头结点表示工序的完成。 (3)结点(事项)本身既不消耗人力、物 力,也不占用时间。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13
工序代号 所需时间(天) 紧后工序 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 a 65 b,c,d,e b 45 l 外购配套件 c 10 f 下料、锻件 工装制造1 木模、铸件 机械加工1 d e f 20 40 18 g, h h l


工装制造2
机械加工2
g
h
30
15
k
l
机械加工3
装配调试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k
l
25
35
l

14
一、几个基本概念
1、作业(或叫工序、活动):
任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和时间的 行动,它是指为了完成工程项目,在工艺技术和组 织管理上相对独立的工作或活动。一项工程由若 干个作业组成。 作业用箭线“→”表示。权表示为完成某个 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或资源等数据,通常标注在箭 线下面或其它合适的位置上。 与某道工序前面直接相连的工序称为紧前工 序;其后直接相连的后继工序为紧后工序。 15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7秒 1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应用CPM与PERT,并 根据其基本原理与计划的表达形式,称它们为网络 技术或网络方法,又按照网络计划的主要特点—— 统筹安排,把这些方法称为统筹方法,华罗庚先生 在这项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编制网络计划包括绘制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 确定关键路线及网络优化等环节。下面分别讨论这 些内容。
10时29分25秒
用网络分析的方法编制的计划称为 网络计划。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 又称网络计划技术。它是二十世纪五十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编制大型工程进 度计划的有效方法。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10时29分25秒
2
•甘特图(横道图) –20世纪初,H.L.甘特创造了“ 甘特法”,
–将各项工作任务按其起迄时刻用一条粗线表示在有 时间坐标的图表上。 –横道图能清楚地表明各项任务的进度安排,对提高 管理水平作用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