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习专用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3. 元朝的疆域范围是怎样的?
4. 元朝实行了哪些民族政策?
5. 元朝的经济状况如何?
6. 元朝的文化有哪些成就?
7. 请简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生通过当堂检测,可以检验自己对元朝历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直观感受元朝的历史文化。
- 学生可以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元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
-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研究元朝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的教学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元朝的历史。现在,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我的教学感受,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3. 信息化资源:
- 历史教育网站和在线历史学习平台。
- 与元朝历史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讲座等。
- 电子书籍和学术论文,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 教学手段:
- 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研究元朝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
- 问题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元朝历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例如通过地图展示元朝的疆域范围、使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忽必烈的统治策略、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民族政策的影响、引入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展示元朝的经济和文化成就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掌握元朝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元朝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等内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民族关系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对比分析法:通过与其他朝代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资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元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介绍了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掌握元朝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时期的历史。

但他们对元朝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知识,如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人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元朝的历史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2.教学难点: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行省制的实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元朝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历史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元朝的统治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资料:收集与元朝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等。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元朝的版图、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画像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情况。

202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2023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白塔寺)大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

同学们知道“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的兴起”有何联系?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元朝的统治》。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教师讲述:元朝的基本情况。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老师提问:这么大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生第二节。

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1.(多媒体展示问题: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答案提示:西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多媒体提出问题:分成两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内容)学生分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

提示:(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蒙古族的文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部分知识,对历史人物、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元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可能缺乏全面的认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 教学重难点1.元朝的历史背景及其建立过程;2.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特点;3.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分析元朝的统治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辅助资料:历史图片、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元朝的版图、皇帝画像等,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和统治者。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关于元朝建立过程的问题,如:元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成立时间是什么时候?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元朝的建立过程,强调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课时安排】本课时为历史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建议课时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元朝的统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2.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图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材P33-P38《元朝的统治》;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元代文物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简单谈一谈自己对元代的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元朝的基本情况,并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元朝的统治来展开。

第二步:讲授(45分钟)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1)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创业(2)元朝的建立和统治(3)元代的重要政治制度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1)政治上的变化(2)军事上的变化(3)文化上的变化(4)经济上的变化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1)统治上的特点(2)文化上的特点(3)对世界的影响第三步:案例分析(15分钟)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元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2.元代在什么方面表现出独特性?3.元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元代为后世所留下的遗产有哪些?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结合学生的案例分析,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介绍元代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历史,你认为在元代历史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和具体是何种价值?2.面对全新的元朝时期,你认为自己该如何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并传承历史文化?【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讲述元朝的统治,侧重于元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
技能目标:知道元朝的民族融合情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元朝的行政措施;
教学难点:知道元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吗?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疆域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元朝的统治》;
二、元朝的疆域:
师:课件出示元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疆域范围如何?在元朝各民族是如何实现交融的?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元朝的治理举措: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元朝的疆域状况。

师:现在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的?特别是在行政举措方面,比较前面的其他朝代有何创新?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材,主要介绍了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史实,展现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元朝的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元朝这一时期的历史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史实来认识和理解元朝的统治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元朝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特点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统治特点,掌握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统治特点;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

2.教学难点:元朝统治特点的深入理解;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统治特点。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史料分析:运用史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元朝的历史,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4.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元朝的历史氛围,增强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

2.资料:与元朝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元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呈现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史实。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元朝的统治》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复杂的民族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等方面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元朝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元朝的政治制度、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特点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疆域、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元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元朝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制度。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资料。

3.网络资源:搜集与元朝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文献、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元朝相关的历史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元朝的疆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三、加强
对西藏的管
辖, 西藏成为元朝的
正式行政
区, 四、加强对琉球
的管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件在做一简单说明:
教师: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 中书省所控制的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北京附近, 山东也属于其控制范围, 当时最大的一个行省是岭北行省, 做小的是
江浙行省。

管理西藏的成为宣政院, 管理琉球及现在台湾的是澎湖巡检
司。

管理新疆的是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

设问: 通过学习, 元朝的行省和现在的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行省制度的设立对今天有什么影响?
学生:我国行政区的设立, 始于隋朝。

过渡: 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对全国实现了有效的统治
过渡: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对全国实现了有效的统治后对比得出来结论, 从而引出铁木真, 体现铁木真对蒙古族的贡献之大。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目标(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文天祥坚持抗元的正义之举及被俘后不畏威胁、坚贞不屈、从容赴死的崇高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光照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本课的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重、难点的解析: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统一了蒙古各部。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行省制度的建立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促进了民族融合。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板书和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欣赏歌曲《草原风情》,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蒙古族)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草原、羊群、蒙古包……)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时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配音乐出示课题)第13课元朝的统治一、蒙古的兴起(板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显示北朝民族《敕勒歌》配音朗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古朴的北方民歌,把我们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如何兴起的呢?(放录像,介绍蒙古族的由来及发展)师提问:蒙古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什么原因使蒙古族的经济发展起来的?(生看录像,结合教材回答)(1)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2)与其他各族的经济联系加强,促进了蒙古各部的社会发展。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介绍了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元朝时期的历史风貌,认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元朝时期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民族、地域、政治制度等内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认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2.教学难点: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特点等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解法: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图片、图表、多媒体课件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展示元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元朝时期的历史风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元朝的成立过程,重点讲解元朝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让学生对元朝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

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

3.(1)由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事务;设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置________,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________。

(2)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_____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1)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地区用兵和招降,吐蕃归附后,蒙古统治者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________直接统辖。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3)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区域。

二、合作探究与前代相比,元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三、练习巩固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它”是()A.西汉B.唐朝C.北宋D.元朝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A.西周的分封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D.清朝的军机处4.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澎湖巡检司5.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元朝为实现对辽阔疆域的管辖,设立了行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融合在元朝进一步加强,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二、课程标准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三、教学目标:掌握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元朝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民族融合、行省制度。

难点:行省制度。

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元朝疆域超越汉唐。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教师: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信息?生说。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对民族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元朝的民族融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元朝民族融合发展的表现意义民族融合加强新民族出现教师: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元朝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元朝是如何实现对辽阔疆域管辖的,在中央、地方和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指导学生看书,标注)在中央:①设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②设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③设___负责监察事务。

展示:山东、山西和河北直属中书省,被称作腹里.在地方:①设置了10个行省。

②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在边疆:①朝设置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②朝设置______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③元朝设___掌管西藏各项事务。

总结: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

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讨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1.元朝统一全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新人教版

《元朝的统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面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一住就是17年。

他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东方世界。

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向往。

(展示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行纪》图片)教师设问:你知道元朝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吗?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在政治上实行何种制度?二、新课学习一、元朝的疆域图片展示《元朝的疆域》。

再展示汉朝和唐朝的疆域图,提问: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什么拓展?学生回答: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而在汉唐时期,这些地方都不在领土范围内。

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展示白塔寺图片。

教师展示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提问: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元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1课元朝的统治廖赞梅||编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阅读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电视剧《建元风云》以元世祖忽必烈为视角,再现元朝建立、中华一统的全过程,向观众展示了忽必烈波澜壮阔的一生。

教师提出:你知道忽必烈是如何对元朝辽阔的疆域进行治理的吗?他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树和发展吗?二、讲授新课:(一)元朝的疆域1、元朝的疆域(1)教师:(多媒体展示汉、唐、元、的疆域面积) 同学们观察这几幅疆域图,具体感受一下元朝疆域的面积,说说元朝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答案提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民族融合表现:①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相处。

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③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标要求】通过宣政院管理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并入中国版图。

【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2、掌握元朝行省制度建立的史实;知道西藏在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3、知道元朝加强对台湾等地区的管辖。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行省制度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教材解读】知识点一元朝的疆域(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域的范围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乙(3)元朝疆域的特点是:版图我国历史上最大。

知识点二行省制度(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3)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知识点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3)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4)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拓展延伸】1、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统局面?2、行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各是什么?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

意义: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明清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3、回顾元朝及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 一口口—(2}晴朝时期,台(3)元朝时期f台大将卫2率船队到达克湾祢作流求,大陆商湾祢作琉球,设置洲r这是大降人民到达人常到流求曼易, 海涌巡检手管盥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4、回顾元朝及以前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1 )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2 )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政院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汉藏管辖西藏,西藏正式哈属中央政府两族关系友好密切。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但学生对于元朝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本节课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元朝的建立和疆域。

2.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

3.元朝的文化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元朝与其他朝代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元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元朝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的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教学道具,生动讲解元朝的建立和疆域。

学生在此过程中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阅读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电视剧《建元风云》以元世祖忽必烈为视角,再现元朝建立、中华一统的全过程,向观众展示了忽必烈波澜壮阔的一生。

教师提出:你知道忽必烈是如何对元朝辽阔的疆域进行治理的吗?他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树和发展吗?
二、讲授新课:
(一)元朝的疆域
1、元朝的疆域
(1)教师:(多媒体展示汉、唐、元、的疆域面积) 同学们观察这几幅疆域图,
具体感受一下元朝疆域的面积,说说元朝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
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答案提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
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民族融合
表现:
①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相处。

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③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

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元朝是如何有效管理辽阔疆域的?(回忆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实行行省制度)
二、行省制度
大屏幕显示《元朝疆域形势挂图》,同时在下面空白处依次显示如下几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行省制度”这一目回答问题;
(1)元政府为什么要建立行省制度?其具体内容如何?
(2)中书省位于何处?相当于现在的哪些省区?
1、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

2、内容
(1)元朝的中央机构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教师:(展示秦朝、唐朝和元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示意图)
(2)元朝的地方机构
行省制度的内容是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元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路和府是平级单位.但是路的长官稍微大一些,路相当于地级市,府相当于县级市,州就相当于现在的县了.) 讨论:行省制度的建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1)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2)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在一些边远地区设立行省,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指导学生在《元朝疆域图(1330年)》找到台湾和西藏的位置,回顾元朝之前与台湾及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

1.对台湾的管辖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宣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回顾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1、230年,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等去过夷洲。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2)元朝是如何管理今台湾地区的?这一施有何意义?
管理措施: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对西域的管辖
(1)请大家回顾一下,西域是什么时候归属中央政权的?(西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
标志着西域政政权归属中央政权)
(2)唐朝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的?(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
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3)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3.对西藏的管辖
(1)元朝之前与西藏有关的史实.
A.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唐蕃“和同为一家”。

B、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2)蒙古政权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区的?有何历史意义?
管理措施: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驶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讨论: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企图分裂祖国的势力及行径?
回答:由以上史实可知,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圣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国家领土的行径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

四、
五、教师总结全文
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今天中国的省,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多次借助元朝疆域图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识图能力。

让学生通过阅读重点内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讨论,掌握了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针对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作出标记,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