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深度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2c0261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2.png)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地理教学1.使用交互式教学软件:利用交互式地图软件和虚拟实境技术,可以将地理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虚拟现实设备,探索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地理相关资源,如地理网站、在线地图和卫星图像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的地理探索和调查。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研究和合作研究,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知识,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1.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应用,同时也可以包括与地理学科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2.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例如,要求学生使用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地理课题的研究和报告。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1.创设情境化研究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创设情境化的研究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研究地理知识。
例如,利用虚拟实境技术,让学生仿真参观不同的地理景点,提升研究的真实感和体验。
2.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性作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意性的地理作业和项目。
例如,学生可以制作地理主题的博客、视频或游戏,展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创造力。
通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师和学校应积极探索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灵活和多样化的地理学习体验。
同时,也应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1ea47e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1.png)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开始融合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学生认识地球、认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提高地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地理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以期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应用形式之一。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丰富的图像、视频和声音资源融入地理教学中,使得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直观、生动。
通过播放高清晰度的地理影像或者地理相关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2、虚拟实验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虚拟实验的机会。
通过利用虚拟实验软件,学生可以模拟地球运行、地形变化、气候变迁等地理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原理和规律。
虚拟实验不仅能够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观察的全面性,从而提升地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是信息技术为地理教学带来的又一种优势。
在互联网的大门敞开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由搜索相关的地理资源资料以及其他有关案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全面和深入的学习材料。
通过网络资源的利用,学生能够更方便和快捷地获取各类地理信息,并且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4、智能设备信息技术还可以使地理教学变得更便捷和直观。
利用智能设备,如智能投影仪、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教学效果的展示和测验,而且学生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和使用地理信息。
通过一些教学软件的使用,可以使得地理学习更加活泼和富有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且其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fe8760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d.png)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有效刺激,并对知识产生各种联想,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制作好各类课件,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不断总结,积极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养,并积极学习地理知识。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问题分析(一)信息技术使用手段只停留在浅层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技术,虽然很多初中地理教师能够意识到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非常重要,但设置的教学活动却只停留在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视频,看似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但其实只是从传统的教师灌输转变为视频灌输,教学方式完全停留在表面。
教师在教研、备课等过程中也没有关注信息技术的高效使用,只是将其他教师的精美课件照搬过来,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将信息技术的使用变成走马观花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因此,很多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大量播放视频、图片,看似学生目不暇接地接受地理知识,但他们并没有展开深度学习。
对于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没有深度讲解,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播放资料的时间远远大于讲解的时间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多学生赶不上教学进度,逐渐丧失了地理学习兴趣。
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成了导游,学生成了游客。
很显然,这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要求。
(三)地理教师并未关注动态课堂的生成虽然地理知识是静态的,但学生是动态发展的,教师应当立足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丰富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一些初中地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只将教材中的静态知识搬到屏幕上,一旦电脑或网络出现问题,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会中断,教师也缺少生成动态课堂的能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意义(一)能够有效满足地理学科的特征社会在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要紧跟社会发展要求进行相应改革。
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
![初探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110bfa10a6c30c2259019e22.png)
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不良诱惑的认识,了解了不良诱惑的巨大危害,从而自觉地辨别并抵制不良诱惑。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来临,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已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列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再针对提纲提出的问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
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很强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能力的基础。
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
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学中,不但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把单调、抽象、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不仅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思想政治课堂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永远充满活力,同时也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而使学生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思维、愉快增长知识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地理学科的内容已经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沃土”,地理教学过程也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地理课程之中。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我们就应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所以中学地理教学需要引进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整合1.运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有利于克服一些困难,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
![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5c3b7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e.png)
标题: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往往过于单一,缺乏生动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展示丰富多彩的地理图像,如地图、卫星图像、三维模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
2.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地理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如火山喷发、地震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网络资源的应用: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料,如教学视频、专业讲座、学术论文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创新1.教学方法的创新:信息技术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增强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实践效果1.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生动地展示地理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a021fec9b89680203d825a3.png)
浅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摘要]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的角色以及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人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三方面深有体会,以供大家分享。
[关键词]课程整合地理学科教学实践含义、原则和模式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或课程)的整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
“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将有联系的不同事物或学科内容综合起来,以便产生好的效果。
就地理学科而言,把它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个统一体,它不仅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不仅是媒体和技术层面上的操作问题,而是涉及教学过程诸多要素的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具体地讲,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又作为意识和概念,使之融于地理教学之中的理论和实际,以促进学科内容结构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地理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人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三方面深有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含义“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它指的是某学科各模块之间(学科内的整合,即各模块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
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
它不是将不同模块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模块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整合强调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某个模块,从而防止各部分内容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0c392caaa00b52acfc7ca1c.png)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探索[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处理信息技术与创设情境、地理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的整合及促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成了整合中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整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21世纪之初席卷全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
由此引发出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
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真正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含义,可通俗地理解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地理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
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不等于替代,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在探究学习中展示问题情景,提供探究问题解答和评价工具;在协作学习中提供检索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工具,等等。
二、信息技术与创设情境的整合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教学情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例如在处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这一探究问题时,播放两段视频,一开始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一些其中的原因,再利用“G o o g l e E a r t h”把三江平原的一些自然特征非常直观的呈现给学生,最终得出开发及停止开发的原因。
这样得出结论,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饶有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实践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应用
![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912749a8956bec0975e371.png)
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应用摘要:多媒体技术是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在当今教育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其教学内容的日益丰富必将使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理学是研究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
地球表层中的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是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关门”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与地理学及地理教学的客观要求是矛盾的,这个矛盾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实施的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地理教学一、关于“整合”教学中“整合”的含义,可通俗地理解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
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不等于替代,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整合的意义(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可否认,我国基础教育在对前人知识经验的继承、掌握,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我们基础教育也有不足: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比较缺乏创新型人才。
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那么,我们的教育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大批地、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呢?这就要依靠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整合(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整合(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b54c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c.png)
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整合,旨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策略。
教学内容整合1.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地理现象。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动态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地理现象以图像、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地球运动时,运用3D动画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使学生直观感受地球运动的特点。
2.拓展地理教学资源。
网络上有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筛选适用于教学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如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展示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使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广泛应用。
3.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气候类型时,让学生通过查询当地天气预报,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整合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地图制作时,让学生利用电子地图设计旅游线路,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展合作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合作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网络上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GIS)时,学生分组完成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最后进行成果展示。
3.实施个性化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整合1.过程性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长、答题正确率等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整合中的案例与探究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整合中的案例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70567baf1ffc4ffe47ac5c.png)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整合中的案例与探究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但由于地区和学校、教师能力和学生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弊端也凸显出来。
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图,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地图由静态变成动态,将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变得直观具体。
因此,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对于地理来说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更为重要。
教师要辩证的看待这一新鲜事物,努力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时俱进打造高校课堂关键字: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作用;问题一、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技术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桥梁。
(一)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通常我们能感受更多的是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上的影响,而它更深远更主要的影响是在地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
不管哪种影响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内化,是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联系何谓整合,所谓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要找到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在某一点上的内在联系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单就地图而言就包含了静态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等多种,一般地图需要教师根据图例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景观图需要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示意图最好是动态显示,这在教室难以做到或难以做得尽善尽美的内容【1】,而信息技术的两个特点:一是信息表现形式可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主要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二是可以提供超越人的感官系统的信息,比方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以及极速动态过程等,决定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很多教室里做不到的事情【2】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第一、听觉其次,而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初探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7e9297b7fd5360cba1adb56.png)
现代信 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现代信息技 术提供 的学 习方式, 有利于 因材施教 , 体现教育 的公 平、 民主和学 生的全面发展 ; 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体现 学生 的认知 主体作用 : 有利于多种教学策略 的实现 , 深化学科教 学, 提高 教学效益。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 的产物 , 在高新技术 更为发展的今天 。教师的教学更不能缺少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洽 整合。 因而基于现代信息技 术构建的地理课 程决定了与信息技 术整合 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新课程地理教材 的突出特点是教材 的多媒体化 、 教学的个性化与自主化 、 情景 的虚拟化 和地球 的数字化 , 初中地理教 材的这一特点决定 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地理学科整合的重要性及 发展的必然性。 二、 现代信息技术教 育与农村中学课程整合实践与问题的解决 现代信息教 育对城市的教师来说 , 也不是什么新鲜 的事物 , 但对 于刚开通现代远程教育项 目和进 入网络世界的农村教 师而言 ,要应 用好现代信息教育资源 ,存在 的困难并不少。在 一年多 的教学实践 中, 我力求把地理教学同多媒体 有机地结合起 来, 寻求初中地理 教学 与现代信息技术存在 的一种必然 。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 , 在一般地理教学中的困难得以解决, : 如 () 1. 地理教学板 书、 图、 板 板画 内容丰富 , 杂多样 , 有限 的黑 复 在 板上难 以充分展示 出来 。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活地图及图文 资料 。 教材如果以将声音、 立体图像及文字进行多媒体化 , 能实现教学 不仅 的交互性 , 而且能解决教师在一般课堂 上完成内容丰富 的板图 、 板画 需要耗费很 多的时间的问题 。 ()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 、 2. 发展和演变 的规律 , 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 各地 的人文特征 、 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 系等问题。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 些知识 , 多认识客观事物 的本身及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初探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706220db52acfc789ebc9ca.png)
发 展 过程 。利 用 现代 信 息技
为认 知工具 , 以各 学 科 知 识 为 载 体 , 培养 和提 高学 生的
综合 素质与 能 力。 具体 到课 堂教学 中 , 应 以计 算机 为依
托 , 通 过熟 练掌握 现代信 息技 术的教 师 , 实现学 科课 程
合 教 学 实 际 ,初 步 探 讨 现 代 信 息 技术 与 初 中 地理 课 程整
—
息技术可以选择丰富的内容和素材 ,为德育有机融入
到 地 理 知 识 教 学 中 创 设 良好 的 教 育环 境 ,通 过 实 际 材 料的 对比 , 激 发学 生的 爱国热 情 。 二、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与 初 中 地 理 课 程 整 合 的 策 略
1 . 教师 应 充分 利用 现 代信 息技 术 的 优势 , 突破 传
统观 念 , 形成 新思 想 , 树 立 新 的 教 育 观 念 。运 用 多 媒 体 手段 创设情 境 , 激 发学 习兴趣 , 进一 步 引导学生 对信 息 的 自主 加 工 , 鼓 励学 生大 胆 质疑 , 标 新 立异 , 敢 于发 表 不 同的见解 。 2 . 现代 信 息技 术和 学 科课 程 的整 合具 有 跨 学科 、 跨课 时 、 跨 年级段 , 多 采 取 课 外 活 动 形 式 的 特 点 。在 整 合过 程 中 , 教 师要 根据学 生认 知水平 的不 同 , 运 用现 代 信 息 技 术 手 段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改 变 学 生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认识 事物 的过程 , 改变传 统 的教学观 念 , 改 变教 学 内容 和教 材 形式 , 改 变教 学过 程 中教 师 、 学生 、 教 材三 者 之 间 的关系 。 3 . 整 合 的 关 键 是 培 养 熟 练 应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613a01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c.png)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刘金香【內容摘要】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科技不断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比如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运用了信息技术,但是还是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并没有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学生也没有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那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应该如何整合呢?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从背景、目标、优势、策略四个方面入手,浅谈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改革。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
一、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背景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实现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为地理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互相关系,高中阶段的地理研究方向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变化规律,其相较而言是有着一定的难度的,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立体空间能力的,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地理教学,只是让学生对浅层知识有了了解,并不能让学生将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掌握,而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丰富地理学的内涵,可以使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更加的广泛。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将各种形态的地理事象、差别极大的地理空间、变化万千的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质量。
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目标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想达到这样的宏观目标:将课堂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推进,实现地理教学方式的根本改革,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①。
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
![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396236e7e009581b6bd9eb36.png)
学生参 与生疑解疑 , 使学生成 为学 习的主人 。学生就是在独立领 学生 自主学习的 自信 心 , 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 习的快乐与成 悟 和合作学 习的探索过程 中, 加深 理解 , 进行 自主读书 , 真正地发 功 的喜悦 , 使学生真正善于学习 、 自主学习。
挥 了学生的主体作 用。
展教学 , 要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 觉 , 使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提高 , 学 院 学报 , 2 0 0 9 ( 0 5 ) . 这样不仅可 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学 习中去 , 还可 以减轻学生 的心 [ 2 ] 黎 素碧, 熊道统. 也谈信 息技 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J ] . 延 安
工作 , 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 创设教学情 境 , 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
除此 之外 , 还 要充分合理地 利用 网络资源 , 只有这样 才可 以激 发 兴 趣 是 学 生 学 习 的基 础 , 学 生 只 有 对 自 己所 学 的产 生 浓 厚 的 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 从而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 。 兴趣 , 才可以达 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 ,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来 参考文献: 制作 多媒体课件 的时候 , 一定要根据班级里学生 的实际情况来开 [ 1 ] 隋艳. 浅谈信 息技 术与高中地 理教 学的整合 [ n 延边教 育
点, 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 , 在教学《 皇帝 的新 装》 一 文时 , 思考 ” “ 这个 问题 , 你 回答 到点上 了, 但 还不全面 , 再想想 , 老师相 我先让学生 自己读书思考 ,在学生独立领悟故事情节 的前 提下 , 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 。教师还要注意激励那些学 习有 困难而 自
理 压力和负担 , 给学 生创造轻松 和谐 的学 习环境 , 也使得 课堂充 教 育学院学报 , 2 0 0 7 ( 0 3 ) . 满 活力 , 增 强了学习 的信心和动力 , 提 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 ( 作 者单位 黑龙 江省大庆 市第五 十七 中学 )
例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例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f93168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7.png)
例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已经逐渐将其纳入教学中。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相关的信息技术设备也逐渐普及。
智能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已经成为地理教学中的标配,一些学校还建立了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室,开设了相关课程。
地理教学软件和网站也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信息技术也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地理资料、地图、地理数据等,扩宽知识面、提升认知水平。
信息技术还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视频、动画、虚拟实验等形式进行地理教学,让地理知识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融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知识可以更加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更丰富的地理知识,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信息技术,地理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地理学习,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方式,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监控和引导。
融合的方式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需要相关的设备和资源支持,更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
教师还应该探索和创新地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可以使用数字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行地理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38fd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6.png)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研究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到丰富的地理信息,如地图、图表、照片、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虚拟实境(VR)技术等,帮助学生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课堂笔记,让学生容易陷入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和个性化等方式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使地理教学更加活跃和个性化。
教师可以利用智能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多媒体资料,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有趣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实时反馈和评估。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及时调整。
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自动化考试和作业批改等方式,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地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
地理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难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地理探索、虚拟实境等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地理实践,如虚拟地理考察、虚拟地理实验等。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探索,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地理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为地理教学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拓宽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实时反馈和评估,促进教学与实践结合。
对于教师而言,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和工具,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带来的互动和实践,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607a3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4.png)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第一章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便利的环境,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科。
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希望能够为地理教育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第二章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2.1 视频教学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理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和现象。
例如,在讲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以及地球上不同时区的情况。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2.2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
学生们可以在电脑上查看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等各种信息。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可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
2.3 GIS技术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可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科。
在讲授地理信息方面时,学生们可以通过GIS技术查看各种地图数据,如地形信息、土地利用、气象信息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信息的相关数据。
第三章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3.1 案例一:利用视频教学提高学生们的地理认知在讲授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利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地球自转公转的过程。
通过实际观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掌握这一内容。
此外,也可以在讲授天文地理学时,利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星空中各种天体的分布,让学生从视觉上深入了解天文知识。
3.2 案例二:电子地图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利用电子地图,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查看地图信息,可以观察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各种信息。
例如,在讲授东南亚国家时,可以向学生们展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的地图信息,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该地区的环境和人文情况。
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整合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整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19f4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2.png)
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整合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与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将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探讨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整合方案。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工具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2.1 教学内容与方法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主要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课堂讲授和地图识读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2 教学资源与设施大部分初中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但实际应用率并不高。
网络资源利用不足,缺乏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教学平台。
2.3 教师专业发展初中地理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困难,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提升机会。
3.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3.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可以有效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
通过GIS软件,教师可以展示地图、地形、气候等地理信息,学生可以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决策。
3.2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融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提高学习效果。
3.3 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大量的地理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视频、在线课程等。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地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
4.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案4.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将地理信息系统(GIS)融入地理教学,以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为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63550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e.png)
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和方法。
二、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地理现象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授地形地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地理环境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逼真的三维环境,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环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种地理环境,如火山爆发、地震、河流等,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3.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各种地理知识、地图、视频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文化等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融合方法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4.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四、结论初中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b7c8d6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f.png)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以及如何实现有效融合所需的关键要素。
背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它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地理教学作为一门注重观察和实践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增强地理知识的研究效果,提高学生的研究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有效融合的方法1. 创造性使用地理软件和应用程序地理软件和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地图、卫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等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地理观察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地理技能。
2. 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图像、声音和视频中。
这样的材料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和有趣。
3. 利用互联网资源互联网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资料和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观看地理视频等方式,扩展他们的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4. 开展虚拟实境研究虚拟实境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地理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地理实践和探索。
教师可以设计虚拟实境研究活动,让学生在虚拟的地理场景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要素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1. 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教师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研究。
2. 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学校和家庭应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支持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 课程设计和资源整合:教师应根据地理课程目标,结合信息技术资源,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活动,提供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多元化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初探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无限美好的发展前途。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诸多领域,它将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彻底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此,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成了现代人必备的工具。
素质教育下的地理教学离开了信息技术更是不可想象的,缺少了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也是一种滞后残缺的教育方式。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必将成为地理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怎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呢?结合我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学实践,初步研究和探讨了信息技术融入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任何成功都是在一种观念的指导下获得的。
”教育改革的成功也不例外。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和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
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
因此,地理教师只有彻底的转变教育观念,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才有可能性,才有真正的价值,才有生命力。
教师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总之,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要求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导演”、“设计者”、“协助者”、“引导者”,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使地理教学如虎添翼,绝不能错误的再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麻烦,增加负担。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兴趣,大力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基本的应用就是演示,它通过计算机将有关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在屏幕上显现出来,或通过音乐或声音等效果进行展现,帮助学生获取第一手材料,掌握相应的事实,产生相应的认知感受和情绪感受,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总结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他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信息技术能做到既能看,又能听,还能用手操作。
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另一个实验是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
实验表明:一个人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信息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地理教学创设真实逼真的情景、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使“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梦想,使学生兴趣大增,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和无法实现的。
例如:旅游资源的学习,我经常下载一些与之相关的短片介绍,尽量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景点的自然之美,文化底蕴,地理位置,学生无不铭记于心,而且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油然而生。
这种效果靠课本上的几张图片和老师的空口讲述是难以达到的。
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充分的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力争每节课都能为学生创设出一种最佳的学习情景。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材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对于缺乏阅历的青年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重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
这些重难点,利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而利用信息技术可将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结合起来,可以更容易的解决重难点问题。
例如:在学习“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时,单纯的说教非常空洞乏味,教师感到很吃力,费尽口舌,学生却仍然难以理解,我从网上下载了“季风形成的动态示意图”,声情并茂,通过观察思考,学生对季风气候的形成认识深刻、清楚明白。
又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意义”时,学生对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等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困难,教师要凭空讲解清楚也比较费力,于是我就从网上下载了有关“地球的运动”的课件,比较全面地演示了地球在公转时所发生的一些地理现象,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来了解,亲眼目睹后,好多学生都从刚开始时的眉头紧皱变为频频点头。
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了“地球公转的意义”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更有兴趣,信心更充足。
又如:等高线原理的教学是初中地理的一个重难点,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尚小,缺乏空间想象能力,难以理解等高线的含义。
为此,我下载了等高线绘制的动态模拟示意图,学生仔细观察,认真的聆听解说,便很容易的理解了等高线的含义。
可见,利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的表现出来,化难为易。
四、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者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
前苏联彼得罗夫曾说:“查看地图是一所培养再造想象的特殊学校。
”因此,通过地图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智慧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
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述,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
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更利于激发人的兴趣和想象创造力。
因此,在地图呈现方式上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地图从一维、静态向多维、动态的形式转化,充分刺激右脑,发挥其非语言、全面的优势。
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着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
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
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地图的呈现方式,还利于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形象化,化解难点。
五、利用信息技术,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决定教学的质量,而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动性的要求,更是规定现代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构建问题情景,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独立的进行探索(即探究性学习),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针对分区地理学习的特点和比较学习法,我是这样设计的:1、出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下列问题:2、归纳总结,汇报学习成果。
一幅简单的表格,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简易课件,在教学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整节课,它就像一个向导,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是任何的书本资料望尘莫及的。
学生自己主动的操作微机,上网浏览学习资源,认真的查找有关资料和地图,独立的解决问题。
遇到难点,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找出解决措施,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个个表现积极,踊跃发言。
在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时,好多同学情绪激动地边用电脑演示边解说,可谓是慷慨激昂。
最后,学生们还纷纷谈了自己的自学体验,总结出了分区地理的学习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逐步向着教育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迈进。
这与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可以影响人一生的优秀品质。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然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的运用,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它的产生必将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新路,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必将为地理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参考文献:1、《地理教育》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年7-8期3、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巧手掌舵舟更疾——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初探作者单位:河流镇中学作者姓名:韩太伟通讯地址: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中学电话:0543——8865156电子邮箱:hantaiwei1@[内容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领域,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此,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成了现代人必备的工具。
同样,素质教育下的地理教学离开了信息技术更是不可想象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必将成为地理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对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看法、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