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合集下载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解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解析

④水域功能完全受损(Not Supporting) 。
在每两年一次的全国范围河流水质评价中,美国各州统计每一水体 功能对应每一功能可达性类别的河段长度, 上报EPA统一汇总 。
背景介绍
表:美国水域功能可达性评价的分类统计样表
背景介绍
导致水体受损的水质指标分析
在对河流水质进行功能可达性评价的基础上,对除水域使用功能完全 满足要求以外的其它3 种功能可达性评价类别, 进一步识别水体受 损的水质指标,分为3 种类型:
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断面的其他功能区,以水功能区各断面水质浓度与该站代表的河流长 度、湖泊面积或水库蓄水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水功能区的水质代表 值; 5、排污控制区不参与达标评价。 河流长度、湖泊面积及水库蓄水量达标评价:根据各断面监测结果对照水功能区水质目 标进行评价,然后按照各断面代表的河流长度、湖泊面积或水库蓄水量进行分类统计
质指标及对应河段长度, 并追溯污染成因, 采取具体的水环境整治
措施。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環境)/ 環境保護署署長王倩儀太平紳士
傳媒關係組
檢控組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1)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2)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3)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4)
環境評估科
環境基建科
環保法規管理科
部門事務科
廢物管理 政策科
2.1 – 5.0
> 5.0
河水水质指数(WQI)以及相应的水质狀 況
WQI
3.0 – 4.5
水质狀況
极佳 良好 普通 恶劣 极劣
4.6 – 7.5
7.6 – 10.5 10.6 – 13.5 13.6 – 15.0
一九八六年至二零零五年河溪水质指数

地表水评价方法

地表水评价方法

地表水评价方法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流动、静止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种类型的自由水体。

由于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地表水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表水评价方法。

首先,化学指标是地表水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检测水样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了解水中各种离子、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的浓度,并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对其进行评估。

例如,pH值是评价水的酸碱性的指标,溶解氧是评价水体富氧能力的指标,氨氮和总磷则可以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地表水的水质状况,并提供科学依据供决策者参考。

其次,生物学指标也是地表水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因此通过对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水生昆虫、鱼类等进行监测,可以判断水体的生态健康状况。

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数量和生物群落结构等指标可以反映出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程度以及水体自净能力。

这些指标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对于评价地表水的健康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物理指标也是地表水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体的颜色、浑浊度、温度等物理特征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测量获得。

颜色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浑浊度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而温度则与水体的循环、溶解氧浓度等有关。

这些物理特征的变化可以提供关于水体状况的初步信息。

最后,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地表水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将不同指标进行权重分配,计算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体的整体状况。

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比较和对比,综合考虑水质、生态和应用需求,为制定水资源管理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包括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等。

总之,地表水评价方法是保障水安全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物理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模型是常用的地表水评价方法。

不同指标之间相互协作,可综合评估地表水的水质、生态和资源利用状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流域内地表水资源质量和环境状况的定量化和综合评价,以便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下面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具体办法。

一、评价对象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等。

二、评价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包括:1.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水深、流速、透明度等。

2.化学指标:包括总磷、总氮、氨氮、硝酸盐氮等。

3.生物指标:包括溶解氧、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4.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水质类别、综合污染指数等。

三、评价方法1.采样和分析在流域内设置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品,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

2.数据处理根据采集的样品数据,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重构,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指标,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水质类别,评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四、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1.物理指标:根据地表水的应用目的,可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评价。

2.化学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将各项指标与相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3.生物指标:根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和标准,计算出水质类别和综合污染指数。

五、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流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类评价和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整治和保护措施,提高流域内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总之,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评价办法的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科学选择和评价标准的规范制定是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和可靠的关键。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近年来,中国的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表水的水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体中的水质状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地表水水质的定义、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首先,地表水水质评价是指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和判定,以了解水质状况,并为改善水质提供决策依据。

评价地表水水质的标准通常包括水质评价指标、水质分级标准以及监测方法等多个方面。

地表水质量的评价指标通常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三大类。

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和浊度等。

化学指标包括溶解性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

生物学指标则以底栖生物和浮游植物等为主要评价对象。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地表水的污染程度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其次,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因素有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两大方面。

人为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十分显著。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田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污染。

生活污水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地质和水体自净作用等。

降雨会将大气中的污染物带入地表水中,地质条件也会影响地表水的水质。

针对中国地表水水质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地表水水质。

首先,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是改善地表水水质的重要途径。

对于工业废水、农田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都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理,建立健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处理设施。

其次,加强水体的保护和修复也是重要的手段。

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可以减少污染物对地表水的损害。

此外,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地表水水质评价和监测手段,也是改善地表水水质的关键。

然而,改善地表水水质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1]22号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为客观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规范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我部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九日主题词:环保地表水评价办法通知抄送:机关各部门。

—3—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3—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4—(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5—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1 2 (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1 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1 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1 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质?)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讨 论 课
看图法及住宅设计图审查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学习看图基本知识及对建筑设计 图卫生审查的方法,熟悉住宅建筑设计的卫 生要求。
应 用 实 例
分析 此图 结构
讨 论 课
二、预习重点:
(一)住宅的朝向: 住宅最好朝向---朝南,长轴东西走向。
(二)住宅的间距



(GB50180-93,2002版)规定: 北方大城市日照时数不少于2h; 北方中小城市,南方大城市日照时数不 少于3h.
式中 :w 为参数的权重
W Q I= ∑ w q
q从评分曲线查的
水质评分
讨 论 课
Brown水质指数各项参数的权重
讨 论 课
【背景资料】


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流经 吉黑两省入黑龙江流经三岔河处与 嫩江汇合注入松花江,吉林省丰满 水电站水库蓄水发电。沿途最大的 污染源为吉林市三大化工厂的工业 废水及生活水污染,其次为哈尔滨 市有十三个污水放流口污染松花江。 每年枯水期,水量少,江面冰封, 复氧困难,污染加重,最大的
讨 论 课
(三)住宅居室的卫生规模
居室容积:
居室净高:
应 用 实 例
居室面积:
居室进深:
讨 论 课
实习资料
讨 论 审查建筑设计图的一般方法。
对组合家属住宅设计图作卫生审查,
写出审查报告。
讨 论 课
报告内容
(1)每户住宅的组成,居室与辅室的配置,有无阳台。 (2)每人平均居住面积和居住容积,居室净高。
讨 论 课
【背景资料】
为了监测松花江污染状况, 选择了五个采样断面(如图 所示),第一断面(I)位于 丰满水坝下一公里处,作 为清洁对照点,第二断面 (Ⅱ)位于吉林市下游5公里 处,第三断面(III)位于三 岔河嫩江入口下游一公里 处,第四断面(IV)位于哈 市下游五公里处,

环境质量评价 第5章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第5章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第五章、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环境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SURFACEWATER ENVIRONMENT HJ/T 2.3---2018
三、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相关内容请参见《导则》附录部分
已知某工厂的排污断面上BOD5的浓度为65mg/L,DO为7mg/L,受纳水体的河流平均流速为1.8km/d,河水的K1=0.18d-1,K2=2d-1,试求:距离为1.5km处的BOD和DO的浓度;
某二类水质监测点数据如下,请用单项水质标准指数对其进行评价(单位为mg/L)
非持久性污染物: O’connor河口模式
(3)常用湖泊(水库)模型适用条件
A、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包括动态模式和平衡模式两个模式)适用条件(3个): a、小湖(库);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动态模式适用于预测需反映随时间变化,平衡模式只反映长期平均浓度。
非持久性污染物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在利用数学模式预测河流水质时,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断面平均水质;在混合过程段需采用二维模式进行预测。 大、中河流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或其他特别重要的环保目标时,均应采用二维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
Hale Waihona Puke 均匀河段长10km,有一含BOD的废水从这一河段的上游端点流入废水流量为 q =0.2m3/s,BOD浓度C2=200mg/L,上游河水流量 Q =2.0m3/s, BOD浓度C1=2mg/L,河水的平均流速 u =20km/d,BOD的衰减系数 k=2/d,求废水入河口以下(下游) 1km、2km、5km 处的河水中 BOD 的浓度。 解:河段初始断面河水中BOD浓度为: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地表水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地表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成为了环境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监测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第一步是制定监测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其中,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

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

而化学指标则包括污染物浓度,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等。

二、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主观评价是指利用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评估。

这种方法适用于区域性的评价,但缺点在于结论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客观评价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目前常用的客观评价方法有AHP(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BP神经网络等。

三、环境质量划分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划分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划分标准一般包括5个等级:I、II、III、IV、V。

其中,I类水质为最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V类水质则为最差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

各等级的监测指标和限值标准由国家环保部门发布。

四、应用案例中国环保部门于2016年发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明确了对各种污染物的标准含量和各级别水质的标准。

以湖南省汀江为例,通过测量COD、NH3-N和TP的浓度,采用AHP方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汀江水质为Ⅲ类,符合国家标准。

但是,由于各级污染物浓度的不均衡分布,汀江的中下游水质偏劣,需要加强环保措施,以实现环境质量的长期可持续。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地表水环境质量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科学评价地表水环境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于XXXX年发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本文将对该办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以及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总则《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规定制定的。

其目的是为了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指标根据办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水质级别、水质状况和密度状况。

水质级别按照水体水质现状和功能需求,分为I、II、III、IV、V五个等级,其中I类为最优良水质,V类为劣V类水质。

水质状况以水体中各项指标与水质标准的比对程度评价,密度状况则评价水体中的浑浊程度和藻类生物量。

三、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定点取样的方式进行,取样点的选择需覆盖水域的不同类型和功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取样时需注意保证取样点的随机性,避免人为干扰。

评价过程中,要采集并检测地表水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指标,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四、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地表水环境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于水质较差的水体,应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

对于水质较好的水体,则需加强保护工作,防止污染源的输入和水体的退化。

五、意义和挑战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地表水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评估依据,可基于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其次,通过评价,可以揭示地表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地表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然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实施监控的难度等。

六、总结《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发布,对于推进地表水环境保护工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2号文)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2号文)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3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4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5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6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ia)、总磷(TP)、总氮(TN )、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 )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全国地表水不按水期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1.断面水质评价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 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流域(水系)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流域(水系)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标准,才能及时发现水环境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和分析。

采样是获取水样的过程,分析是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1. 采样方法地表水的采样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为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采样点:采样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水体的特点,包括河流的流速、水深、水质变化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到排污口、工业企业等因素对水体的影响。

(2)采样容器:采样容器需要选择干净、无杂质的容器,常用的有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采样容器应提前清洗并用纯水漂洗。

(3)采样方法:采样时要注意避让船只、人群等干扰因素,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采样时应尽量将容器浸入水中,避免采集到水表面的杂质。

2. 分析方法地表水的分析方法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地表水质量的评价主要依靠指标检测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环境监测技术。

(1)物理化学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氧含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等。

(2)生物学分析:通过对水生生物的观察和计数,了解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状况。

例如,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的出现和数量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

(3)环境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被应用于水质监测中。

例如,多参数水质监测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指标,实时反映水体的变化情况。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水质评价和污染评价。

1.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参照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地表水标准

地表水标准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3 —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 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 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 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 次以上(含 2 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 6 —价,以每年12 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 次以上(含8 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详]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详]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评价


断面水质比较 分析河流、水系中不同监测断面的某 项目污染状况可直接用其浓度值或断面达 标频率(指达到 Ⅲ 类标准的次数百分比) 进行比较; 河流、水系间水质比较 (1 )断面达标率(指达到 Ⅲ类标准的 断面百分比) (2)河流、水系断面平均综合指数
地表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两时段的河流、水系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对河流、水系的水质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分析,以断面类 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对照定性评价的规定,按下述方法评 价。 (1)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2)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好转或恶 化; (3)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 评价为显著好转或显著恶化。
定的功能区标准的项目为超标项目; 将超标项目按其断面超标率大小排列, 取断面超标率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 染项目。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不同时段比较 在对水环境功能区不同时段定量比较时 直接指出功能区达标比例增加(上升)或 减少(下降)的百分点数值或图表表征, 以说明达标比例的变化情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评价项目
旬、月报水质评价中,必须参与评价项目:

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汞、铅、挥 发酚、石油类9项。 当其他项目有超过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 准时,应参加评价。
季、期和年度评价项目:



河流、湖库水质评价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表1规 定的除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4项以外的20项。 若监测项目不全时,以上规定的9项参加评价。 项目少于9项时,监测结果不足以反映水体水质状况,不作评价。 总氮和总磷不参加水质类别的评价,只作为评价水体营养状态的指标; 粪大肠菌群不参加水质类别的评价,只作为评价水体卫生状况的指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1)采样时水间和次数
水体污染的调查
水体污(染2)对水居质民监健测康项的目影响的调查
(3)水体底质的监测
(4)水生生物的监测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
1、比值简单叠加型水质指数 2、比值算术均数型水质指数 3P、i=评∑C分i/加S权i 型(Brown)水质指 数 式中P地C:i为表Pii为污水i染污=1物染/的n物∑监的C测分i/浓指度S数i(。mg/L);
钢厂、糖厂 氰化物
【背景资料】
Ⅴ Ⅳ
污水排放口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有机污染 化工厂 汞,氰酚,苯胺,甲基汞等有机物
【实 习 要 求】
计算
1.根据表2中所给的初步权重计算相对权重和最后权重, 然后利用Brown水质参数计算式进行计算,根据WQI值进 行评价。
2. 用评分加权水质指数法和比值算术均数型水质指 数法分别计算出各断面水质指数,并作出分析。
3. 对监测计划提出修改建议。
4. 你认为采样点数设置是否正确? 5. 对材料中五个断面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2 钢厂、糖厂
3
4 1
采样时间: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 指标中应添加:甲基汞、三氮、 COD,总氮、总磷等
Ⅴ Ⅳ
5
污水排放口
化工厂 6
评分加权征询法的设计原理是通过书面调查征询专家 意见并加以统计整理,确定评价参数、评分尺度(绘制 各参数的评分曲线)、参数权重。
9
WQI=∑wiqi
i=1
0:最差; 100:最佳
式中 :w 为参数的权重 q从评分曲线查的 水质评分
Brown水质指数各项参数的权重
专家打分 重要性 大—小 权重 1--5
特Si为点i污:染计物算的简卫单生,标准消或除质选量用标参准数(m个g/数L的) 影响。 广泛缺应点用:于当大只气、有水某体个、分土指壤数、噪很声高等,评其价余。各分指 计数算不简高单时,,易受最选后用得参出数的个综数的合影质响量。指数值可能偏 低而掩盖高浓度参数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质?)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全国地表水不按水期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1.断面水质评价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定性评价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流域(水系)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流域(水系)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

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不作平均水质类别的评价。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定性评价分级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1)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评价时段内,断面水质为“优”或“良好”时,不评价主要污染指标。

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标准时,先按照不同指标对应水质类别的优劣,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作为主要污染指标。

当不同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相同时计算超标倍数,将超标指标按其超标倍数大小排列,取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当氰化物或铅、铬等重金属超标时,优先作为主要污染指标。

确定了主要污染指标的同时,应在指标后标注该指标浓度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倍数,即超标倍数,如高锰酸盐指数(1.2)。

对于水温、pH 值和溶解氧等项目不计算超标倍数。

类水质标准该指标的类水质标准该指标的某指标的浓度值超标倍数ⅢⅢ-=(2)河流、流域(水系)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将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指标按其断面超标率大小排列,一般取断面超标率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对于断面数少于5个的河流、流域(水系),按“(1)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确定每个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

%100Ⅲ⨯=断面(点位)总数个数类标准的断面(点位)某评价指标超过断面超标率(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1.水质评价(1)湖泊、水库单个点位的水质评价,按照“(一)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进行。

(2)当一个湖泊、水库有多个监测点位时,计算湖泊、水库多个点位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一)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3)湖泊、水库多次监测结果的水质评价,先按时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各个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再按空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所有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一)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4)对于大型湖泊、水库,亦可分不同的湖(库)区进行水质评价。

(5)河流型水库按照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

2.营养状态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

(2)湖泊营养状态分级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级:TLI(∑)<30 贫营养30≤TLI(∑)≤50 中营养TLI(∑)>50 富营养50<TLI (∑)≤60 轻度富营养60<TLI (∑)≤70 中度富营养TLI (∑)>70 重度富营养(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m j j TLI Wj TLI 1)()(式中:)(∑TLI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j ——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 (j )——代表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以chla 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 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m j ij ij j rr W 122式中:r ij ——第j 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 的相关系数; m ——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的chla 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 ij 及r ij 2见表3。

表3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 ij及r ij2值(4)各项目营养状态指数计算TLI(chla)=10(2.5+1.086lnchla)TLI(TP)=10(9.436+1.624lnTP)TLI(TN)=10(5.453+1.694lnTN)TLI(SD)=10(5.118-1.94lnSD)TLI(COD Mn)=10(0.109+2.661lnCOD Mn)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他指标单位均为mg/L。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以国控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全部监测断面(点位)作为评价对象,包括河流监测断面和湖(库)监测点位。

行政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以行政区域内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所有监测断面(点位)作为评价对象,包括河流监测断面和湖(库)监测点位。

评价方法参照本办法执行。

全国及行政区域整体水质状况评价方法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2。

全国及行政区域内主要污染项目的确定方法按照“(一)3.(2)河流、流域(水系)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一)基本要求河流(湖库)、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进行多时段变化趋势分析时,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1)选择的监测指标必须相同;(2)选择的断面(点位)基本相同;(3)定性评价必须以定量评价为依据。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不同时段定量比较是指同一断面、河流(湖库)、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某两个时段进行比较。

比较方法有:单因子浓度比较和水质类别比例比较。

(1)断面(点位)单因子浓度比较评价某一断面(点位)在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时,可直接比较评价指标的浓度值,并以折线图表征其比较结果。

(2)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对不同时段的某一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可直接进行各类水质类别比例变化的分析,并以图表表征。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对断面(点位)、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以断面(点位)的水质类别或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类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对照表1或表2的规定,按下述方法评价。

按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①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②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③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按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设△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Ⅰ~Ⅲ类水质百分点之差:△G=G2-G1,△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Ⅴ类水质百分点之差:△D=D2-D1;①当△G-△D>0时,水质变好;当△G-△D<0时,水质变差;②当│△G-△D│≤10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③当10<│△G-△D│≤20时,则评价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④当│△G-△D│>20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分析断面(点位)、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多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及变化程度,应对评价指标值(如指标浓度、水质类别比例等)与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可采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法,(具体内容详见附录一),检验相关系数和斜率的显著性意义,确定其是否有变化和变化程度。

变化趋势可用折线图来表征。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秩相关系数法衡量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在统计上有无显著性,最常用的是Daniel 的趋势检验,它使用了spearman 的秩相关系数。

使用这一方法,要求具备足够的数据,一般至少应采用4个期间的数据,即5个时间序列的数据。

给出时间周期Y 1…Y N ,和它们的相应值X (即年均值C 1…C N ),从大到小排列好,统计检验用的秩相关系数按下式计算:∑=-=ni s r 12i d 6[1]/[N 3-N]d i =X i -Y i式中:d i -变量X i 与Y i 的差值;X i -周期I 到周期N 按浓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 i -按时间排列的序号。

将秩相关系数s r 的绝对值同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统计表(见附表1)中的临界值Wp 进行比较。

当s r >Wp 则表明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如果s r是负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有关统计量指标变化呈下降趋势或好转趋势;如果s r为正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有关统计量指标变化呈上升趋势或加重趋势;当s r≤Wp则表明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说明在评价时段内水质变化稳定或平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