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8b652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4.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引言初中数学是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挑战。
1. 学生理解困难1.1 目标设定清晰要解决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教师首先应确保自己对所要讲授内容具有清晰的目标和了解。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
1.2 多样化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为满足不同需求,教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使用实物、图表等具体案例来辅助讲解,或是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来提高互动性。
1.3 分步梯度式讲解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分解成简单易懂的部分,并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
通过逐步引导学生,让他们一步一步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克服理解困难。
2. 认知障碍2.1 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掌握程度,在教学中设置合理的问题难度。
既不过于简单以至于无挑战性,也不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应对。
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力。
2.2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解决认知障碍的有效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数学变得有趣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认知能力。
2.3 提供辅助工具针对某些抽象概念或较为复杂的问题,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使用图形计算器、互联网资源等,使数学问题更直观可视化,并提供相关资料和示例。
3. 缺乏练习机会3.1 拓展课后练习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设计一些巩固练习和延伸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所学。
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搭建合适的学习平台。
3.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做出合适调整,促进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dfe3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d.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兴趣引导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常常缺乏兴趣,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解决方案一:引入趣味教学法。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有趣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数学竞赛或数学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解决方案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其更加形象直观。
同时,可以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与数学知识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理解不深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产生理解不深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概念理解。
解决方案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和探究来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讲解平方根的概念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例,让他们自己发现平方根的意义和性质,从而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
解决方案二:多角度讲解。
对于一些难点知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解释、表述方式进行讲解。
通过从不同角度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借助模型、幻灯片、实物等教具来直观展示,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
三、习题训练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初中数学教学,习题训练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
然而,许多学生在习题训练上存在不足,需要教师针对性解决。
解决方案一:合理设置习题。
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习题,既要考验基本操作技能,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70340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6.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初中数学教学是整个数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初中数学知识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学习代数、几何、函数等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
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够深入,只是局限于记忆公式和机械运算,缺乏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解决策略:1. 强调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2.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能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3.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直观印象,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问题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在当前学生的学习中,数学学习被普遍认为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决策略: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情境,例如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和看法,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解决策略:1. 在教学中,采用愉快的教学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化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困难与问题
![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困难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d0aa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8.png)
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困难与问题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积极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困难与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抽象概念难以理解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其中涉及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
例如,代数中的方程、不等式等概念,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抽象概念。
通过将抽象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实际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式中的未知数。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兴趣。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谜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二、计算方法混淆初中数学中存在着多种计算方法,例如,整数运算中的加减乘除法、小数运算中的四则运算等。
学生常常容易混淆这些计算方法,导致计算错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调基本概念和计算规则。
在教授计算方法的同时,教师需要强调基本概念和计算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
2. 提供大量练习机会。
计算方法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记忆和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同时,鼓励学生多做题目,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三、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感觉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引入实际应用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通过讨论公交车时刻表或者计算兴趣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融入跨学科内容。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5314a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1.png)
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考试导向、理论脱离实际、缺乏趣味性和师生互动不足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策略:强化基础能力训练、引入实际应用、增加趣味性和提升师生互动。
考试导向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问题之一。
由于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学生和家长普遍重视考试成绩,教师也为了学生成绩好而注重讲解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这种情况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侧重应试技巧,而忽略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强化基础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理论在初中教学中有时脱离实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学生难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缺乏对数学应用的实际意义的认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应用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
数学知识本身往往较为抽象,如果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呆板,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实验、比赛等元素,通过互动和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师生互动不足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教师常常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表达和提问的机会;学生有时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仅仅完成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任务。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5篇)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27600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c.png)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共5篇)第一篇: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摘要:二轮课改已经实施了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
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些问题不断涌现。
本文论述创设的情境不合时宜、开放教学太激进、小组合作的无效、多媒体使用低效等普遍性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存在问题改进策略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体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重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过度使用多媒体,过分依赖于情境教学和开放课堂,虽然课堂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低劣。
为此,新课改下,审视当前的数学教学实际,分析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探讨可行的实践措施,找到改进策略,值得我们探讨。
一、小组合作的“走秀”与对策在新课改推进了十几年的今天,小组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往往有走过场之感,一个简单的问题,如(a+b+5)■+(a+b-7)■=0,求a=?b=?对于这个化简求值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合作,就会有“走秀”之嫌,“画蛇添足”之感。
对于这个问题,只要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a+b+1)■+(a+b-2)■=0,所以(a+b+1)■=0和(a+b-2)■=0,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就够了,既利于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又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而对于探究性问题,小组合作很有必要。
如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的证明方法,属于探究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证明的方法又多种多样,小组合作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相互借鉴思维方法,从而起思引智,可见,合作学习很有必要。
因此,注重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二、情境创设不合时宜的弊端和对策情境教学旨在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质疑问难,探索求解。
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清单及解决办法、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清单及解决办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b8537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1.png)
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清单及解决办法、策略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为了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高效和有效,本文将探讨并分析这些问题,以期找到更实际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助力初中学生成功学习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解决:
1、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积极注重学生的积极储备,定期开展小组活动,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2、理解力薄弱:教师应多强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会他们如何用知识解决各类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思维模式混乱:应注重加强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题思维的能力。
4、缺乏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游戏以及实际问题的研讨。
以上是我们分析的数学教学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创新和改进数学教学相关内容,解决现存问题,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具有自信心、参与性和思考能力,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ab3a9c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4.png)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点理解不深入、思维能力不强等。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解决对策。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营造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例如“游戏
式教学”、"参观式学习"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场景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数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加强知识点理解
1、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
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强化
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使用真实例子和案例分析。
通过使用真实例子和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
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使知识点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入。
三、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1、引入思维启发教学。
通过教育科技等手段,将思维启发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知
识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适当在教学中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点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
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和对策,教师可以从以上方面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教学效果会更好。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5476d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1.png)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数学知识理解难度大等。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许多学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认为数学难度大、无聊枯燥,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 数学知识理解难度大3.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由于学生小学时期的数学教育在基础知识掌握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在初中接受数学教学阶段,基础薄弱、容易出现进度跟不上的情况。
4.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较大,有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而有些教师则教学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5. 教学手段单一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板书、讲述、作业的模式上,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而且学生上课容易产生疲倦感。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1. 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或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认识。
2. 加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跟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少。
老师可以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3. 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理解难度大的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进行重点讲解与针对性训练,针对理解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更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组织教师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学习交流,引进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6ec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b.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门挑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师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引起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例如生活实例、趣味数学题等,让学生能够将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
2. 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如表扬、鼓励信等,奖励那些在数学学习上表现积极的学生。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方法: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数学概念的脑图。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相应的脑图,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记忆。
3. 提供具体的实例和模型。
在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模型或图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与家长的合作和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加强与家长沟通与合作的方法:1.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通过其他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5a7b9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9.png)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问题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对策: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 创设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和应用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 运用游戏化教学:将数学知识与游戏元素结合,设计一些趣味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注重实践应用: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问题二: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
对策:抽象概念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使用具体事例:通过实际的事例和图像来说明抽象概念的含义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实际情境之间的联系。
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
3. 分步骤教学:将抽象概念的学习过程分为多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推理,让他们慢慢理解和掌握。
问题三:学生计算能力差。
对策: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对策:1. 强调基本算法: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基本的加减乘除算法,让学生掌握标准算法的运用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注重反复训练:设计大量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通过大量的计算实践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心算能力:在适当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心算,培养他们的心算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问题四:学生思维能力不足。
对策: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对策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 培养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本质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探究:设计一些探究性活动和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cc403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4.png)
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第一篇: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本人从教的时间不短也不长,经历了两套数学教材的教学,在五年多的学习与实践中深深地感受到: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在实施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艰巨的任务依然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问题、困惑,以下是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一、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对“预案导学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尝试,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能力训练目标难以达成,失去了课改的意义。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要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如何取得家长的理解,与家长达成共识,建立和谐、信任、相互理解的家校关系。
家长是与学校关系最密切的校外因素,因为学校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孩子的发展,面对一项改革,教师首先要争取的就是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四、如何做到“张弛有致”,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受到严格的教育。
放手与放纵,一字之差,分寸却很难把握。
有人形象地比喻,不要像用大头针钉住蝴蝶地翅膀一样,压抑学生生命的本质,而应该像放风筝一样,教师把线放得长长的,让孩子飞得远远的,但又可以适时收紧。
五、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着无心向学的现象。
社会发展较快,新鲜事物无奇不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思都不放在学习上。
在课堂上,学习的情感态度表现差。
第二篇:提交一个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提交一个当前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数学教学问题从这段时间教学情况来看,有几个问题是急需解决:学生厌学,不愿思考,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上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形成不理想,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对教学的掌控和对学生学习的把握有所薄弱。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77a4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0.png)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及对策对策:老师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引入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知识、实例和算题。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课外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基础薄弱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分析:学生最初学习数学的基础不扎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进阶数学知识的学习困难。
对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巩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该建立扎实的基础。
可以通过举办课外补习班、设计针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发现、探索的机会,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不断下降。
对策: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
可以运用问题解决、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也可以尝试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微课、多媒体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问题分析:一些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策: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学校还可以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评比,对教学质量较差的教师进行督促培训,确保教学质量。
五、家校合作不够密切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分析: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及时了解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对策: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
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和数学学习沟通会,告知家长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a1f2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5.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石。
然而,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面临一些常见问题,如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知识理解不深入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和学习。
问题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数学学习的困难、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环境: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 运用生活实例: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3.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深入。
这可能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困难。
以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1. 引导性问题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2. 拓展学习:通过拓展学习,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更多应用和相关概念,帮助他们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多样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制作、口头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理解程度。
问题三:解题思路不清晰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常面临解题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学生在解题时迷失方向,丧失解题信心。
以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1. 教授解题策略:教师可以将解题思路分解成步骤,教授学生一些解题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并提高他们解题的效率。
2. 解析典型例题:在讲解知识的同时,通过解析典型例题,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的一般步骤。
初中数学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b6100a05087632311212c0.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数学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昆明实验中学杜晓峰新课改背景下,给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成为现代教育的热门话题。
从何处变革怎么变革这是每个教师最关心的。
“创新”是变革之魂,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个性化、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启发性的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换句话说,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针对教师们在贯彻党的新课改教育方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一线从教28年的工作心得,本人拟就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提提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任何有生命力的改革都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不是对旧有经验的全盘否认,而是扬弃的过程。
经过对课改的冷思考,教育界从上至下已达成共识:轰轰烈烈的课改,必须坚持“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是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的宗旨,即要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有专家提出,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指标是:①能否营造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氛围;②目标是否明确清晰;③师生精神是否饱满;④榜样树立是否有代表性;⑤思路是否宽广。
教材新,教法新,评价指标新,呼唤教师必须更新思想头脑、更新知识体系、更新工作观念。
一本教科书一根教鞭传承文明的教学已不符合时代的节拍,知识的局限性、视野的狭窄让很多教师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要中看又要中用的好课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后做好冷静的反思。
我认为,钻研和解读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具体如下:1.狠抓备课关,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一看,除了看教科书外,还要研究课标、参看相关教辅资料等,拓宽教学内容的覆盖面,教学中,广闻才能博引,要用新意吸引学生的眼球;二划,在教科书上划出重、难点,对教材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三谈,与同年级教师交谈教法、困惑,实现同伴互助;四记,熟记教学提纲和脉络,杜绝照本宣科教学,杜绝教条主义;五改,在往年备课的基础上修改,层层提高,省时高效。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a52f6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7.png)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数学教学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概念不清晰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概念性知识点更是如此。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很多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都不够清晰,往往难以理解和应用。
如比例、相似、三角函数、向量等概念,需要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应对策略:在教学中,注重概念的讲解和解释,提醒学生要认真听讲,在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一些练习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概念。
同时,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借助网络平台和其他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复习。
二、基础薄弱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在初中阶段掌握的。
但是,有些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出现了基础不牢的情况,加之初中学习的升级和难度,导致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应对策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础,加强巩固和补充,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基础问题并立即加以解决。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集中课堂辅导、增加练习量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训练。
三、缺乏实践操作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需要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巩固和提高。
但是,许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点的实践操作比较缺乏,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点与实际场景联系起来,也难以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应对策略: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实际场景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和提高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通过实践操作来创造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动力往往会出现波动,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因为数学知识点的难度和抽象性特点。
如果学生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容易导致在学习中出现挫败感和学习焦虑。
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配合家长一起来帮助学生解决教育焦虑问题。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但如果重视发掘问题本质、发现问题症结、坚持创新、契合学生需求,合理调节教学节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作作用,将会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浅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8a2d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2.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浅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学科转型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面对诸多问题并寻求解决策略。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不匹配在教学中,教师有时会发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匹配。
有的学生可能对某些概念或知识点掌握不牢,而教学内容又以这些概念或知识点为基础,导致学生无法跟随教学进程。
还有些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进阶的知识,而教学内容又停留在基础水平,导致这些学生感到无聊和无动力。
2. 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他们可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且难以理解的学科,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些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持有消极态度,认为数学学习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对学习缺乏热情。
3. 教学方法单一在一些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点,缺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4. 数学学习压力过大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数学学习的压力更是一直备受关注。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认为自己无法应对数学学习的困难。
以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挑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决策略1.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水平不匹配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
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细致的教学方案,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理解知识点;对于那些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拓展内容,挑战其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针对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初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7b6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c.png)
初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初中数学教学这块儿“硬骨头”。
相信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发现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别急,我这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常见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保证让你的教学之路更加顺畅!一、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问题一: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导致后续学习困难。
解决方案:1.老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急于求成。
可以通过小测验、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提前了解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问题二: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解决方案:1.创设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定期举办数学竞赛、趣味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学生解题能力差问题三:学生解题能力差,无法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
解决方案:1.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创设更多实际问题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锻炼解题能力。
四、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问题四: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解决方案: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言、勇于提问。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家长对数学教学的不理解问题五:家长对数学教学的不理解,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
解决方案: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推广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家里也能辅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注意事项一:别忽视学生心理变化,他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注意事项二:别只盯着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bf5a2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6.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在初中阶段,数学是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1.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认识不清晰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往往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不够清晰。
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理解不深刻的情况,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较高。
由于一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恶数学的情况,这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挑战。
3.课堂教学单一,缺乏趣味目前一些数学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缺乏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和激发,导致课堂教学比较单一,缺乏趣味。
这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解决策略1.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是导致学习困难的根源,因此需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讲解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和实践,以巩固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生活中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可以结合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可以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可以设置讨论环节、案例分析、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来增加教学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中典型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课堂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
昆明实验中学杜晓峰
新课改背景下,给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成为现代教育的热门话题。
从何处变革怎么变革这是每个教师最关心的。
“创新”是变革之魂,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个性化、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启发性的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换句话说,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针对教师们在贯彻党的新课改教育方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一线从教28年的工作心得,本人拟就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提提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有生命力的改革都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不是对旧有经验的全盘否认,而是扬弃的过程。
经过对课改的冷思考,教育界从上至下已达成共识:轰轰烈烈的课改,必须坚持“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是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的宗旨,即要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有专家提出,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指标是:①能否营造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氛围;②目标是否明确清晰;③师生精神是否饱满;④榜样树立是否有代表性;⑤思路是否宽广。
教材新,教法新,评价指标新,呼唤教师必须更新思想头脑、更新知识体系、更新工作观念。
一本教科书一根教鞭传承文明的教学已不符合时代的节拍,知识的
局限性、视野的狭窄让很多教师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要中看又要中用的好课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后做好冷静的反思。
我认为,钻研和解读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具体如下:
1.狠抓备课关,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一看,除了看教科书外,还要研究课标、参看相关教辅资料等,拓宽教学内容的覆盖面,教学中,广闻才能博引,要用新意吸引学生的眼球;二划,在教科书上划出重、难点,对教材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三谈,与同年级教师交谈教法、困惑,实现同伴互助;四记,熟记教学提纲和脉络,杜绝照本宣科教学,杜绝教条主义;五改,在往年备课的基础上修改,层层提高,省时高效。
2.准备好讲授内容。
包括引入材料、例题与习题的精选、知识规律的总结、备用的格言与故事等。
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倒数”的概念时是这样设计教学引入的:我国的汉字内涵博大精深,“音”字上下颠倒就变成了“昱”字,“显”字上下颠倒就变成了“晋”字……我们数学课中也有如此有趣的现象,比如3/5,以分数线为界,分数线上下的数字颠倒,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分数5/3,6/7变成7/6等等,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倒数。
这样引入新课,学生对倒数的结构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案例也很有吸引力。
3.组织好讲课的语言。
包括导语、提问用语、每个内容承上启下的过渡语等。
4.准备好教辅工具。
自己制作教具、图片,或借助远教资源、电化教育手段。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听课。
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机地穿插名言警句或故事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润滑剂。
例如:在教学初一《有理数的运算》时,学生总爱忘记负号,本人给他们讲了美国某航空公司因为在电脑输入数据时忘记一个负号而造成飞机失事损失1000万美金的故事,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感到了负号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中提取公因式的内容时,对于
ab+ac+ad=a(b+c+d),a是公因式,我曾经利用这样的一个故事《名字引来横祸》让学生牢记了公因式的概念及其提取方法。
解放不久,一个老汉为了表达对共产党的深情,把自己所生的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爱国、爱民、爱党,不想文革期间却招来横祸,造反派找上门来,硬给他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
原因很简单:把你三个儿子的名字加在一起,爱国+爱民+爱党,再把三个名字中都有的“爱”字提出来,不活脱脱是一个“爱(国+民+党)”吗这个“爱国民党”的故事让我的学生对公因式终身难忘。
6.注重板书设计。
要考虑板书设计的逻辑性、系统性、合理性、简洁性、归纳性、结合性、特殊性,让板书成为学生梳理知识的工具、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向导。
7.注意学习评价的多样化。
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注重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坚持科学的评价观,科学地评价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面的得失,耐心教育问题生。
每一位孩子都渴望赏识,老师那些看似寻常的话语、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充满爱心的抚摸、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在孩子的生命郁暗处点灯,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热情。
8.注重教学反思。
(1)反思教学的步骤和进度,增强计划性,确定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具体情况的策略及完整的实施方案。
(2)反思学生听课注意力及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情况。
(3)反思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
(4)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正如北京叶澜教授的格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后反思,便有可能成为名师。
二、关注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适时采用探究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公式C=2πR的运用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内容的:我把孩子们带到校园中的一颗老桂花树跟前,说:现在市场上桂花树可值钱了,以树的直径大小论价,目前的市场行情是这样的……你们想知道我们学校这颗桂花树值多少钱吗在不伤到这棵树的前提下,请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这样,学生因身临其境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而兴趣盎然,而且体会到学有所用,学习积极性大增,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巧用肢体语言,有机转化数学概念教学的抽象性。
孩子学习知识总是这样:老师直接告诉的总记不住,太抽象;可让他理解了,不用说却能铭记于心。
针对学生这一学习特点,上长度单位时,教师可让学生伸出小手,比划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测一测迈出一小步大约有多长,来到操场,走走1千米有多长。
欢声笑语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印象也深刻了。
3.设计集趣味、学习、生活三位一体的练习。
例如本人曾摘录过这样一道数学题:算一算,想一想,改一改。
早上18∶40,小眯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迅速到洗浴室拿起200千克的牙膏和10米长的牙刷刷了牙,又用16平方米的毛巾洗了脸,接着用10小时吃完早餐,背起2吨的书包向80千米外的学校走去。
4.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彰显时代感。
例如:在初一年级列代数式的教学中,为让学生区分“增加”与“增加了”这对量词,本人借鉴了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栏目这样一道题:圆的半径增加了一倍,那么圆的面积增加了()。
倍倍倍倍
学生对“增加了”的理解不一,会导致选B的错误。
我是这样设计题引的:一位大学生被一道题难住了,结果与大奖失之交臂。
你会不会被难倒呢?
5.让学生撰写数学习作。
通过写数学习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放飞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从文章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或教学方法。
构建趣味性数学教学课堂,本人认为应做到“三化四多”。
“三化”指的是:教学语言幽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
“四多”指的是:史料多,故事多,趣题多,教具多。
三、关注数学问题解决的灵活性,鼓励学生创新
有感于台湾的王财贵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谈经典文化教育时对我国数学教育精彩的阐述:“让学生喜欢数学,其实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思考,会思考,敢思考。
科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首先是要让一般国民都能够思考、能够面对问题、一个问题想出三种办法解决,其次才是培养一些科技工作人员,最高一层才是培养科学家。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置疑、一题多解、算法解法优化等是笔者常用的方法。
在本人的数学课堂,你会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秦老师,我还有一种不同的方法”、“我这样想行吗”、“我觉得这样更好”……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射得特别耀眼。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精力铸民魂”。
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虽然教海无涯,但教学有法,愿各位同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信:付出与收获永远成正比,祖国的教育事业定会在大家的努力下迎来万紫千红、春色满园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徐世贵著《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4.《周济部长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