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主备人:任世前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3.诵读全词并背诵

【学习重点】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

【预习案】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号,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抗金英雄,南宋着名词人。艺术风格以为主,与苏轼并称为“”,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强烈的,倾诉的悲愤,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2.他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享有盛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另外有奏疏、《九议》。着有。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二、关于豪放词常识

1.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2.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其作品,,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汪洋恣意,崇尚直率。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

3.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仅有、、叫嚣派三个阶段性的细支。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辛词,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4.豪放派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如苏词《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辛词《粉蝶儿·昨日春》、等皆是可伯仲婉约词的名篇。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水龙吟”是,“登建康赏心亭”是词的。建康,即今天的市,是、、、、、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

三、写作背景介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四、文本字词

1.给下面黑体字注音。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鲈鱼堪脍()倩何人唤取()揾英雄泪()

2.解释下列各项中黑体的字词。

①遥岑②献愁供恨:③断鸿:

④登临意:⑤休说:⑥树犹如此:

⑦倩何人唤取:⑧揾英雄泪:⑨堪脍:

⑩玉簪螺髻⑾流年:

3.理顺下面文言句子的正确顺序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五、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倾情诵读。

①指出韵脚字:,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

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请给这首词划分朗读

2.参看课文注释,笔译课文

【探究案】

一、分析上阕:

1、词的上片作者在赏心亭看到哪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景象?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答:

2、找出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词句,并分析其比喻义。

答:

3、江南游子”中“游子”指的是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作者用了哪几个表动作的词,这几个表动作的词表达作者怎样内心情绪?

答:

5、概括总结上阕:

二、讨论、交流、分析下阕(每组一个问题,意思对即可)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借用典故,描写的对象由景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出自《晋书?张翰传》及《世说新语?识鉴》篇,是张翰见秋风起而思故乡吴中莼羹鲈脍的故事。这是一个反面典故。

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是刘备责备许汜求田问舍,不能忧国忘家的故事。这是一个正反两面典故,刘备是正面,许汜是反面。

。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是桓温经金城见所种柳树而叹年华流逝的故事。

这是一个正面典故。

2.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答: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4.下阕结句在结构上、情感的抒发上有何作用?

答:

5.概括总结下阕

二、学生讨论,形成共识,概括主旨和写作特点。

主旨:

艺术特点:

【训练案】

【考题链接】

“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一句既是倒装句,又是比喻句。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

从表现手法看,这里用的又是什么手法呢?请做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