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发展史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计发展史浅谈
作者:wcn
wwww大学,
摘要:中国会计发展历史悠久,最早课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六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特点,伴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进步,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
关键字: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制度,会计记录方式,会计方法
纵观中国经济史,会计发展贯穿其中。回顾会计的发展,其实就是重温每个时代的变化发展,能让我们在历史中思考领悟,汲取经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的现代。
一、原始社会会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社会的生产力有所提高,生产的东西数量增加,剩余的产品也增加,伴随着原始民主制的逐渐削弱,财产私有制出现,产品互换行为产生,商品货币关系开始出现。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使记数量的行为越发频繁,促进经济计量方法发生变化。因为原始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原始会计计量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特征。
原始会计计量行为一共可分成三个阶段。产生阶段,原始人类开始由无意识的记录行为发展成可以记录以确认经济活动数量关系。发展阶段,产生实物计量法,绘画计量法,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方式,将简单的数据记录在身边物质上,从现在挖出的一些原始陶器等器物痕迹上可以看出这点。完善阶段,则是逐渐向数字计量阶段转化,计量符号的规范性增强。
二、奴隶社会会计的发展
夏后氏父子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开国家财政之先河,征收赋税,必然会建立相应的官职进行管理,会计行为必会发展。虽无具体史料证明,但夏朝为我国政府会计历史起点无需置疑。
商朝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对探索其会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商朝商品交换活动频繁,有贝作为货币,还出现了实物度量衡及度量单位。同时商代已具备较完备的文字系统——甲骨文,和数字体系,一到十的数码已形成,并采用了以十为底的进位制。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农产品成果,奉供物品的来往,物品交换等有经济意义的记录,反映出一些支出收入以及经济对象的内容,商代可能存在类似于现代会计账本的经济记录简册。
西周是奴隶制发展的高峰,建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并设置了独立考察国家财会的职官系统——司会及所属部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项目体系,还出现了会计考核专职官员——宰夫。经钟鼎文史料可知,货币以从只有流通手段的只能演化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会计货币计价的作用。在会计方法方面,一种利用收入支出盈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反映资产的增加减少并进行结算的方法——三柱
结算法开始出现和使用。官厅会计采用了入出记账法,即以“出”“入”为记账符号的方法,民间则盛行单式收付记账法即是以“收”“付”为会计符号的方法。
三、封建社会会计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地主经济得以确定,自由商人阶级得以形成,货币经济有了发展,“会计”的命名确定,在会计方法方面有关会计的各个要素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籍书”之称已经很普遍了。会计记录也开始从文字式叙述向定式简洁明了的会计记录方式过度,在官厅会计中以“入”“出”作为记账符号已基本确定,货币量度有了较多的使用,在财经理论方面,理财家也从不同方面论述并明确了会计在国家理财中的作用。
秦汉时期会计在全国得到统一和迅速发展。尤其是西汉时期,中式会计发展开始呈现出鲜明特色,会计影响贯穿封建社会整个历史时期。在财会组织和制度方面,财计机构在秦王朝建制,在西汉得到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有了个较完整的系统。在会计簿书登记方法方面,继战国之后,秦代进一步破除繁琐的用文字描述的形式,建立起以“入出”为会计记录符号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的基础,“上计”之制确定了中国东方式会计记录形式的基础。这个会计计算中“入-出=余”的基本结算公式在秦代得到明确运用,发展到西汉时已形成定式。“上期结存”这个结算要素有了初步认识,会计簿书设置、会计凭证运用、财务盘点方法有有所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处于分裂,但会计方面,记账制度的创建、运用与初步发展是其主要特征。由于书写工具向纸张运用方面过度,会计账簿名称及其内在含义有有相应变化。
隋统一了中国,也使中式会计的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在财计组织方面,在“六部”的基础上,“度支”一部及其所属度支、仓部、左户、右户、金库、库部等六大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初步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财务会计组织系统。在财计制度方面,隋朝的记账、户籍、仓储及度量衡制度对会计账簿的分类设置及财物的核算产生了促进作用。
唐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会计制度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宋朝则出现了“会计司”职位。有了比较严格的财计制度,如计账、户籍、预算、上计、财务保管、出纳、会计报告、审计制度。在唐宋的会计方法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四柱结算法”得以创立和运用。会计簿账设置基本结构,分项目编制的会计报告也有了现代会计报告的基本轮廓。一些重要的会计理论和著作也在这一时期创作,如《国计簿》《会计录》等。
元代基本承袭汉制,在经济恢复时期,沿用宋朝的财计和会计制度,没什么特别的发展。在民间,会计应用四柱形式记账和编表,并有了各种特殊账簿名称。
明朝的官厅会计在唐宋的基础上有所进展。它全盘继承了唐宋财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并在运用中巩固,还发展了一些新的财计制度,使单式簿记的方法体系更加完善,如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法、“四柱结算法”、会计报告编制及简明会计分析法。经济活动计入双方的复式记账法也得到了出现与发展,出现了“三脚账”和以“进缴存该”为主要记账格式的“龙门账”。
清朝以来,国力日渐衰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开始走向下坡。虽然统治者宣扬重农抑商,但仍挡不住资本主义萌芽的大趋势,会计制度也出现了新特点。在财务会计制度上基本上承袭了明朝的制度,由户部组织财政。在会计上,从凭证、账册到报表则有了不少创新,四柱式广泛应用于会计结算和官吏新旧交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外国会计制度与方法也开始产生影响。洋务运动兴起后,官办企业出现,在外国会计知识传入和归国留学生的影响下,以招商矿务局为代表的官办企业开始改良会计制度和方法。民间会计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尤其是固有的复式簿记“四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