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第五章公共交通系统现状的主要特征分析讲解
第五章公共交通系统现状的主要特征分析与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综合、复杂、开放、动态的大系统,如何评价该系统的现状服务供应能力、运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挥的潜力是进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对公共交通系统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为公共交通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可见,公共交通系统的现状分析评价在交通规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反应系统使用者乘车便捷程度的公共交通网络技术评价,反应满足居民出行需要程度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以及反应系统经营者和管理者利益的公共交通效益水平评价。
在本设计中,由于限于篇幅和参考数据的欠缺,只对保定市公共交通网络技术性能进行评价。
5.1建立公交线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结构合理与否,是能否有效地吸引城市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方式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对公共交通网络现状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的的好坏程度必须用表征线路网络特征的指标来衡量。
早在1984年,美国交通部(USDOT)发表了《公交服务评价方法》,重新提出了这一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补充的资料。
公交服务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即使是一些运营情况良好的公交企业也需如此,这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在北美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公交企业中存在着多达44种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与公交线路设计、公交运营等都有关系。
5.2评价指标的分类与选取5.2.1 评价指标的分类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服务水平评价,必须首先客观准确地反映公交线网的运营状况和运行效果。
其次,城市公交线网不是孤立运作的,因此还要考虑其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对所有指标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后,将简单将其归结为三大类指标:◆公交线网技术性能指标◆公交系统服务水平指标◆公交系统效益水平指标1 公交线网技术性能指标。
整体而言,公交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如何,首先取决于公交线网的技术性能。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第五章--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运营调度概述 PPT课件
第一节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类型与方式
一、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类型 1.公共汽车 2.无轨电车 3.地下铁路 4.出租汽车 5.其他类型 二、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营方式 1.定线定站式 2.不定线不定站式 3.定线不定站式
第二节 公共汽(电)车企业运营调度的含义及形式
一、城市公交运营调度的含义 城市公交运营调度是指城市公交企业根据客流的需要、城市公交的 特点,通过制定运营车辆的行车作业计划和发布调度命令,协调运 营生产的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合理安排、组织、指挥、控制和 监督运营车辆的运行和有关人员的工作,使企业的生产达到预期的 经济目标和良好的社会服务效益。 二、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调度的形式 车辆调度形式是指运营调度措施及计划中所采用的运输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形式:
(一)按照车辆工作时间的长短与类型划分 1.正班车
第二节 公共汽(电)车企业运营调度的含义及形式
2.加班车 3.夜班车
第四节:18:00运行与停站方式划分 1.全程车 2.区间车 3.快车 4.定点/定班车 5.跨线车
第三节 运营调度职责与机构设置
一、运营调度的基本职责 运营调度的主要职责有7项:
第三节 运营调度职责与机构设置
公司总调度室负责:
1)颁布编制行车作业计划的规范。 2)制定行车调度原则和场际跨线联运、两场两点出车等调度方案。 3)审核各车场编制的行车作业计划和调度措施。 4)制定全市性大客流的调度专用方案和措施。 1)编制所管辖线路行车作业计划和制定调度措施,并附有关客流资 料上报公司总调度室审核。 2)制定所管辖区域大客流的调度专用方案和措施。 1)参与编制所管辖线路的行车作业计划。 2)贯彻、执行线路行车作业计划和具体措施。
第三节 运营调度职责与机构设置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手册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手册第1章绪论 (5)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 (5)1.2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历程与现状 (5)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5)第2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理论 (5)2.1 道路交通流理论 (5)2.2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理论 (5)2.3 道路交通网络优化理论 (5)第3章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5)3.1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 (5)3.2 道路交通数据预处理 (5)3.3 道路交通特征分析 (5)第4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5)4.1 道路网规划基本原理 (5)4.2 道路网规划方法 (5)4.3 道路网规划实例分析 (5)第5章城市道路设计 (5)5.1 道路设计基本要求 (5)5.2 道路横断面设计 (5)5.3 道路交叉口设计 (5)第6章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 (5)6.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法 (5)6.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 (5)6.3 道路交通诱导与疏散 (5)第7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 (5)7.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5)7.2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 (5)7.3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5)第8章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 (6)8.1 停车设施概述 (6)8.2 停车需求预测与供给策略 (6)8.3 停车设施布局与设计 (6)第9章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管理 (6)9.1 慢行交通概述 (6)9.2 步行交通规划与设计 (6)9.3 自行车交通规划与设计 (6)第10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6)10.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6)10.2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6)10.3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 (6)第11章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6)11.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6)11.3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 (6)第12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 (6)12.1 案例一:某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与设计 (6)12.2 案例二: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 (6)12.3 案例三: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与实践 (6)第1章绪论 (6)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 (6)1.1.1 定义 (6)1.1.2 内容 (7)1.1.3 作用 (7)1.2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历程与现状 (7)1.2.1 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7)1.2.2 汽车时代(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7)1.2.3 可持续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8)1.2.4 现状 (8)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8)1.3.1 目标 (8)1.3.2 原则 (8)第2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理论 (9)2.1 道路交通流理论 (9)2.1.1 交通流的定义与分类 (9)2.1.2 交通流的基本参数 (9)2.1.3 交通流的数学模型 (9)2.2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理论 (9)2.2.1 道路交通需求 (9)2.2.2 道路交通供应 (9)2.2.3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 (9)2.3 道路交通网络优化理论 (9)2.3.1 道路交通网络结构优化 (10)2.3.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优化 (10)2.3.3 道路交通诱导与管理系统优化 (10)第3章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10)3.1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 (10)3.1.1 人工调查法 (10)3.1.2 电子采集法 (10)3.1.3 智能交通系统 (10)3.2 道路交通数据预处理 (11)3.2.1 数据清洗 (11)3.2.2 数据规范化 (11)3.3 道路交通特征分析 (11)3.3.1 交通流量分析 (11)3.3.2 车速分析 (11)3.3.4 交通拥堵分析 (11)3.3.5 交通安全性分析 (11)第4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12)4.1 道路网规划基本原理 (12)4.1.1 系统性原则 (12)4.1.2 科学性原则 (12)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12)4.1.4 安全性原则 (12)4.2 道路网规划方法 (12)4.2.1 道路网等级划分 (12)4.2.2 道路网布局模式 (12)4.2.3 道路网规划步骤 (12)4.3 道路网规划实例分析 (13)4.3.1 城市概况 (13)4.3.2 现状分析 (13)4.3.3 规划目标 (13)4.3.4 设计方案 (13)4.3.5 评价与优化 (13)第5章城市道路设计 (13)5.1 道路设计基本要求 (13)5.2 道路横断面设计 (14)5.3 道路交叉口设计 (14)第6章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 (15)6.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法 (15)6.1.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 (15)6.1.2 道路交通组织方法 (15)6.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 (15)6.2.1 信号控制策略 (16)6.2.2 信号控制系统 (16)6.3 道路交通诱导与疏散 (16)6.3.1 道路交通诱导 (16)6.3.2 道路交通疏散 (16)第7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 (16)7.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16)7.2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 (17)7.3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17)第8章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 (17)8.1 停车设施概述 (17)8.1.1 停车设施分类 (17)8.1.2 停车设施功能 (18)8.1.3 停车设施现状 (18)8.2 停车需求预测与供给策略 (18)8.2.1 停车需求预测 (18)8.3 停车设施布局与设计 (19)8.3.1 停车设施布局原则 (19)8.3.2 停车设施布局方法 (19)8.3.3 停车设施设计 (19)第9章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管理 (19)9.1 慢行交通概述 (20)9.2 步行交通规划与设计 (20)9.2.1 步行交通规划原则 (20)9.2.2 步行交通设计要点 (20)9.3 自行车交通规划与设计 (20)9.3.1 自行车交通规划原则 (20)9.3.2 自行车交通设计要点 (21)第10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21)10.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21)10.2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21)10.3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 (22)第11章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2)11.1 道路交通与环境污染 (22)11.1.1 交通污染源及其危害 (22)11.1.2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污染现状 (22)11.1.3 交通污染治理政策与措施 (23)11.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23)11.2.1 道路交通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23)11.2.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技术 (23)11.3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 (23)11.3.1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 (23)11.3.2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 (23)11.3.3 完善交通管理体系 (23)第12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 (24)12.1 案例一:某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与设计 (24)12.1.1 背景分析 (24)12.1.2 规划目标 (24)12.1.3 规划与设计措施 (24)12.2 案例二: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 (24)12.2.1 背景分析 (24)12.2.2 优化目标 (24)12.2.3 优化措施 (25)12.3 案例三: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与实践 (25)12.3.1 背景分析 (25)12.3.2 应用目标 (25)12.3.3 应用措施 (25)第1章绪论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1.2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历程与现状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第2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理论2.1 道路交通流理论2.2 道路交通供需平衡理论2.3 道路交通网络优化理论第3章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3.2 道路交通数据预处理3.3 道路交通特征分析第4章城市道路网规划4.1 道路网规划基本原理4.2 道路网规划方法4.3 道路网规划实例分析第5章城市道路设计5.1 道路设计基本要求5.2 道路横断面设计5.3 道路交叉口设计第6章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6.1 道路交通组织原则与方法6.2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6.3 道路交通诱导与疏散第7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7.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7.2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7.3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第8章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8.1 停车设施概述8.2 停车需求预测与供给策略8.3 停车设施布局与设计第9章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与管理9.1 慢行交通概述9.2 步行交通规划与设计9.3 自行车交通规划与设计第10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10.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10.2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10.3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案例第11章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1.1 道路交通与环境污染11.2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11.3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12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12.1 案例一:某城市快速路网规划与设计12.2 案例二: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12.3 案例三: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与实践第1章绪论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概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市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环境保护。
《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课程类型: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1214646022 授课对象:20交通运输专业学分:3.0 先修课:学时:32 后续课:制定人:刘建辉制定时间:2020年9 月二、课程性质《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难度。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组织、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形成整体系统的认识,侧重于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一门面向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类课程。
《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课程包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特性和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及评价指标、常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出租车的客运管理、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旨在对城市公共交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用学生能使用。
(2)能力目标:能够熟悉公共交通的主要内容;能够进行客流调查和预测,并进行线网评价;能够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规划额设计;能够编制系统评价指标及分析运输生产率;能够编制行车作业计划和站务作业;能够掌握快速公交的运营管理中的几项主要技术;能够掌握城市出租车运营管理体系;能够进行轨道交通的车辆调度和管理;(2)知识目标1)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性292)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543)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674)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指标及运输生产率分析105 5)理解常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1316)掌握快速公共交通系统1627)理解城市出租车的客运管理2048)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2279)掌握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26710)掌握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管理2982、课程内容设计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4、进度表设计四、教材、资料教材:《城市公共交通概论》,闫平、宋瑞,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实务(第三版)》,裘瑜、吴霖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以)赛德尔,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1、教学评价与考核平时成绩占 20%,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目的
提高城市公共 交通服务质量
提升服务水平,满 足市民需求
保障市民的出 行需求
确保出行安全、便 利
促进公共交通 的健康发展
引导市民选择公共 交通出行
进行调整
保持法规的及时性和适用性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 进行法律调整
随着城市发展,法规需要与之
相适应
确保法规与城市发展保持一致
推动法律与时俱进, 适应城市需求变化
及时跟进社会变革和发展趋势
确保法律规范与城市管理相互
匹配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法 律框架
0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保证城市交通管理的有序性和合法性
02 加强执法力度
● 05
第5章 城市公共交通收费政 策
公共交通收费政策
01 公交
多种票价方案可供选择
02 地铁
特定区段可享受折扣
03 出租车
按里程计费
收费政策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制定公平的收费标 准
考虑不同群体经济承受能力
实施差异化的收费 政策
针对不同交通工具制定不同政
策
加强收费管理
建立监督机制
收费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发展方向
科技与公共交 通的深度融合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 交通管理效率
全面推动绿色 低碳出行
减少环境污染,提 倡绿色出行方式
多元化的服务 运营模式
针对不同群体提供 个性化服务
展望
展望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将继续加强,提高管理的法制 化水平,加强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创新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模式。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 市民出行体验,推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策略研究报告第一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概述 (3)1.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意义 (3)1.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1.3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3)第二章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分析 (4)2.1 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 (4)2.2 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影响因素 (5)2.3 城市公共交通需求满足程度 (5)第三章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规划 (6)3.1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 (6)3.1.1 网络布局原则 (6)3.1.2 网络布局模式 (6)3.2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规划 (6)3.2.1 线路规划原则 (6)3.2.2 线路规划方法 (7)3.3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规划 (7)3.3.1 站点规划原则 (7)3.3.2 站点规划方法 (7)第四章城市公共交通车型选择与配置 (7)4.1 城市公共交通车型选择 (7)4.1.1 车型种类 (8)4.1.2 选择原则 (8)4.2 城市公共交通车型配置 (8)4.2.1 车辆数量配置 (8)4.2.2 车辆类型配置 (8)4.2.3 车辆运行时间配置 (8)4.3 车辆更新与维护 (8)4.3.1 车辆更新 (9)4.3.2 车辆维护 (9)4.3.3 维护管理 (9)第五章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9)5.1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 (9)5.2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时间规划 (9)5.3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10)第六章城市公共交通票价与补贴政策 (10)6.1 城市公共交通票价制定 (10)6.1.1 票价制定原则 (10)6.1.2 票价制定方法 (11)6.1.3 票价结构 (11)6.2 城市公共交通补贴政策 (11)6.2.1 补贴对象 (11)6.2.3 补贴规模 (11)6.3 票价与补贴政策的调整 (12)6.3.1 调整原则 (12)6.3.2 调整方法 (12)6.3.3 调整周期 (12)第七章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管理 (12)7.1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12)7.1.1 评价体系构成 (12)7.1.2 评价方法 (13)7.2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3)7.2.1 优化线路布局 (13)7.2.2 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13)7.2.3 改善服务质量 (13)7.2.4 保障安全功能 (13)7.3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调查 (13)7.3.1 调查对象 (13)7.3.2 调查内容 (13)7.3.3 调查结果 (14)第八章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规划与管理 (14)8.1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布局 (14)8.1.1 布局原则 (14)8.1.2 布局方法 (15)8.2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 (15)8.2.1 建设内容 (15)8.2.2 管理措施 (15)8.3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维护与更新 (15)8.3.1 维护内容 (15)8.3.2 更新策略 (16)第九章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 (16)9.1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建设 (16)9.2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资源共享 (16)9.3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应用 (17)第十章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7)10.1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 (17)10.2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 (18)10.3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生态环境 (18)第十一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 (19)11.1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 (19)11.1.1 北京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 (19)11.1.2 上海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 (19)11.2 国外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 (19)11.2.1 纽约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 (19)11.2.2 伦敦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案例 (20)第十二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策略建议 (20)12.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现状分析 (20)12.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策略 (21)12.3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政策建议 (21)第一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概述1.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意义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居民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规划复习
36
讫点 起点 1 2 3 合计
1 10 34 18 62
2 30 40 54 124
3 20 50 26 96
合计 60 124 98 282
发 生 交 通 量
吸引交通量
生成交通量
37
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1、原单位法 2、交叉分类法 3、个人分类方法
38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
1、原单位法 2、增长率法 3、交叉分类法 4、函数法
公路网络系统规划 公路枢纽规划 运输物流规划
9
铁路交通系统规划
区域高速铁路系统规划(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快速铁路网络系统规划 干线铁路网络系统规划 专用铁路网络系统规划 铁路场站规划 铁路场站运输组织规划
10
水运交通系统规划
内河航道网络系统规划 远洋航线网络规划 港口码头发展规划
16
交通规划的影响范围
交通规划的影响范围分直接规划区及间接影响区:
直接规划区为规划网络的所在行政区划; 间接影响区为与规划区相邻区域及与规划区有交通往来
的区域。
17
第二章 道路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18
1 2 3 4 5 6
概述
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分析
起迄点调查
交通量与交通设施调查
12
六、交通规划的任务
通过深入的调查、必要的勘测和科学的定量分析,在 剖析、评价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状况及综合运输状况并揭示 其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根据客货流分布特点、发展态势及 交通量、运输量的生成变化特征,提出规划期交通运输系 统发展的总目标和大布局,划分不同路线的性质、功能及 技术等级,拟定主要路线的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列出分期 实施的建设序列,提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与措施, 科学地预测发展需求,细致地确定合理布局。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发布时间:1987-12-03 信息来源:市规划局作者:不详字体: 大中小(双击滚屏)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入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五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PPT
2、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战略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与目标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处理好区域、城 市与交通的发展关系,以体现城市特色和符合实现城 市发展目标为根本; 坚持将城市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树立交 通先导的理念,体现交通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 关系,创造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交通系统,满足城市 发展定位对城市交通的要求;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结构,创造人性化城 市交通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3)类比法
该方法是参考其它性质、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较 为相似城市的总体客流量预测值,再根据两城市建成区 人口之比值按正比例近似估算 。
Q1 = P1 Q2 P 2
(5-2)
式中:Pi——城市 i 建成人口(万人),i=1,2; Qi——城市 i 总流量(万人次/d),i=1,2。
2)、城市货流总量的预测方法
总目标
表 5-2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与指标建议表
子目标 (1)满足客货运输能力需求
指标
路网规模、密度、面积率和结构指标、公交线网规 模、站点、车辆指标、各类交通服务水平指标
战略目 标的选择要 体现战略的
(2)满足客货运输效率要求 1.支持和促进经 济与社会发展
(3)满足客货运输成本要求
平均出行时间、旅行速度、服务准点率 交通投资、运价、平均出行成本
第三节 城市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
一、中长期交通体系规划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 停车规划、物流与货运交通规划等。
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城市交通发展趋势, 以解决未来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为导向,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 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交通体系作出中长期的引导性规划, 保证城市交通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第5章 城市用地构成及规划
A52、A53、 A59共计13小类。
3 城市用地类型
城市用地分类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各类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 用地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内的事业单位用地。
中类:商业设施用地(B1)、商务设施用地(B2)、娱乐康体用地(B3)、公
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4)、其他服务设施用地(B9)等共计5类;
社区附属绿地), 服务设施用地(RX2,住区主要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幼托、文化体 育设施、商业金融、社区卫生服务站、公用设施等用地,不含中小学用地), 其中二类居住用地中类下又设保障性住宅用地(R20), 共计7个小类。
3 城市用地类型
城市用地分类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
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 的服务设施用地。
空闲地 其他未利用地
3 城市用地类型
城市用地分类
代 码 R A B M W S U G 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8大类、35中类、44小类)
范围
住宅和相应服务设施用地
用地类别
公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
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用地,不包括居 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W)
物资储备、中转、配送、批发、交易等用地,包括大型批发市场以及 货运公司车队的战场(不包括加工)等用地。
中类: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W1)、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W2) 、三类物流
仓储用地(W3)共计3类;以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程度 划分。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1.交通区: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被称为交通区。
交通区划分原则:(1)同质性(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3)保持区内出入之完整(4)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5)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域重点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6)分区大小合理,小范围的分区约为3000—5000人,大范围的分区约为5000—6000人,面积1~2km2(7)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个。
小区形心: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
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由期望线组成的期望线图,又称OD图。
主流倾向线(综合期望线):系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突出交通的主流方向。
分隔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
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OD表:表示各交通区之出行量的表格。
3.境界线内OD调查分类:客流OD调查、货流OD调查和机动车出行OD调查。
4.居民出行的特征:1)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数(单位:次/人·日):总体特征、不同年龄出行者人均日出行次数、收入因素、职业因素。
5.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具体调查内容都可分为: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现状四类。
6.OD调查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1.城市道路网络方案技术评价指标(pg151—152)道路面积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推荐的城市道路面积率为8~15%,对于规模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的推荐值为7~15m2/人(其中道路为6~13m2/人,交叉口、广场为0.2~0.5 m2人,公共停车场为0.8~1.0 m2/人)。
任务驱动法在交通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_汤天培
章节
教学内容
重 点
难 点
第七章 城市公 共标 任 务 与 总 体 框架 7. 3 城市轨道交通线 网规划 7. 4 城市常规公交系 统规划
规划目标与任务 规划总体框架 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分析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 、 方法、 技术 公交线网规划步骤、 技术指标、 方法 公交场站规划方法、 技术 公交车辆发展规划方法 、 技术 公交优先的分类及主要措施 公交优先系统及通道的规划
收稿日期: 2013 - 06 - 27 基金项目: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交教研 1202 - 158 ) ; 南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 ( 2012GJ015 ) ; 南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 2012B083 ) 主要从事交通规划、 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 男, 南通大学交通学院助教, 硕士, 作者简介: 汤天培( 1987 - ) , ( E - mail) tangtianpei@ ntu. edu. cn。
表2 教学内容 第五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第六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七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第八章 停车设施规划
交通规划的实践中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一般都是在一定的“情 境” 下完成的, 主张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 下学习, 以减少知识与问题之间的距离
[5 ]
。 交通规
划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 其理论来 源于对具体实践问题比如公交服务水平低、 道路网 通行不畅、 停车难等的探索, 因此, 创设情境是该课 。“创设情境” 主张提供的 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任务和环境尽量真实, 可以通过讨论学生身边的交 通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交通难题, 让学生意识到 学习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际需求, 这样更能激发学 生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的热情。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城市道路分类及各类道路特点 城市道路分类:按道路地位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道路网结构类型:1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 2 2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 3 3环形放射式道路交通系统系统 4 4自由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5 5混合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3.城市交通存在问题:1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 2 2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 3 3对城市交通问题重视不够 4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 5 5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 6 6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第二章:城市交通规划1.交通规划含义。
研究土地使用与出行选择规律,其结论用来对现有土地使用或交通系统的改善提供决策支撑,同时,还要对交通相关若干管理规定、政策提出建议。
规划是渐进的、动态的、面向决策的、民众参与的过程4.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大交通实体数。
服务水平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5.交通三参数:流量、速度、密度基本概念。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亦称为亦称为流量。
车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
密度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车辆数。
6机动车车流的交通特点。
1.1.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2.2.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11)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22)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7.交通调查包含的主要内容。
第5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要重视解决市区与郊区的交通联系; 城市铁路等客运站的设计和建设,要采用立体的综合建筑体系。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 城市客运交通,必须发展公共交通,只有有了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公共交通网才能做到有 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
图片资料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Sydney
公交线网的最佳密度
最佳
2v 营 •W行
3Fv步
式中 — 运营速度,km/h;
v— 运送双向乘客所需要的车数; 营
F — 城市面积(km2) ;
W— 公行 交线网上营业线路重复系数,全市公共汽车营业线路的重复系数约为1.2~1.5;
— 步行速度,km/h。
v步
总的来讲 如果线路密度大、线路多,则
要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使95%的居民在客运高峰乘用下列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符合 表5—2的规定。
城市规模
最大出行时耗 (min)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
>200万人
大 100~200万人
50~100万人
中
20~50万人
小
<20万人
60
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电车
50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电车
公共交通线路布设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使乘客上、下和换车方便,节约乘客出行时间; 所有干道应布置公共交通线路; 市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应组成闭合的公共交通线路网,便于乘客换乘车辆; 主要人流集散地点(如市中心区),从各个地区应设置直达或路过公共交通线路; 公共交通线路应按主要人流方向设置,使人流能沿最短捷的路线到达目的地; 同一条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客运量宜均衡,以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车辆的客运效率; 在高峰人流量特别大的路段上,除行驶正常的线路外,宜增设区间的公共交通线路(专线); 不同线路之间要很好衔接,便于乘客就近迅速换乘车辆。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学笔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学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背景与意义1.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定义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道路网络、交通设施、交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1)交通安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2)交通效率: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3)经济促进:良好的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4)环境改善:通过交通规划,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5)社会公平:确保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便捷的交通服务,促进社会公平。
3. 我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交通规划主要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9年):改革开放后,城市交通规划进入快速发展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主要任务。
(3)品质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21世纪初,城市交通规划开始注重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强调绿色交通、智能交通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1)多学科融合:结合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2)多因素考虑:考虑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2. 可持续发展原则(1)环境保护:在规划中注重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2)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和能源,推广绿色交通方式。
(3)社会公平:保障所有市民的交通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3. 人本原则(1)出行需求:以人的出行需求为导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
(2)人性化设计:在交通设施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4. 科学性原则(1)数据支撑:基于详实的交通调查和分析数据进行规划。
第五章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第五章公共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与轮渡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公交体系。
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大容量、安全、舒适的特点。
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以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为依托,紧密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路,优化武汉市常规公交线网。
重点调整与轨道交通平行或重合的线路,增加接驳线路,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
同时解决重点地区和边缘组团、卫星城住宅区交通问题。
根据城市结构调整的需要,实现公共交通新开线路从市区向郊区转移,调延线路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上转移。
为方便边缘组团住宅区居民出行,凡道路条件允许、有到发车场地的大型住宅区都将依据公交线网规划布设公共电、汽车线路。
5.1 轨道交通5.1.1轨道交通发展目标从2001年开始,用2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骨干网络,远景年建成联系三镇、覆盖主城、辐射城市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构筑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以提高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巩固交通枢纽地位。
5.1.2轨道交通近期建设任务根据城市对快速轨道交通的阶段性需求和城市经济条件,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骨干线路,沟通长江两岸,适应主要客流走廊的交通需求,联系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在已建成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及4号线一期工程。
至2012年,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到70余公里,形成“工”字型轨道交通客运骨架。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宗关至黄浦路,线路长10.23公里,全部为高架线路,设车站10座,投资约22亿元,于2001年开工建设,已于2004年9月通车运营。
•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宗关至吴家山,线路长11.50公里,规划为高架线路,设车站10座,投资30亿元,建设工期3年;东段黄浦路至堤角,线路长7.14公里,规划为高架线路,设车站6座,投资14亿元,建设工期3年。
第五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提出有关交通发展 和交通需求管理 的建议。
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包括下列内容:
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 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实施的分布 和用地范围;
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 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 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程序和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的一般步骤为: 1.探讨交通问题及其根源 2.制定交通规划目标 3.建立交通系统分析的基本模型 4.方案制定与方案的效果评价 5.方案实施 6.方案实施后的评价与修正 交通需求的预测方法: 1.顺序总体需求预测 2.直接总体需求预测 3.个体行为需求模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
影响城市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统布局的因素
土地使用调查:包括地块用地性质、建筑量、人口、职工、顾客数等用地活动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 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时,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km,其用地面积为250-500m²。
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可分为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和自然地理条件); 城市交通 的内容: 的目标、 的背景、 所涵盖及施行的区域范围、 的种类、 的执行情况、与 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
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是: 城市道路网规划时要分别考虑不同道路的功能要求并加以有机组织,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有四点: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
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 、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第五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城市综合交通的基本概念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 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 大致可以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包括市际交通和市域交通,分别指 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 围内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其主要交通 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 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包括城市道 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知识
交通规划干什么?如何完成?
交通规划干什么?如何完成?
内容安排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交通调查 第3章 交通与土地利用 第4章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与设计 第5章 交通的发生与吸引 第6章 交通的分布 第7章 交通方式划分 第8章 交通流分配 第9章 交通需求预测的其他模型 第10章 交通规划实例
教学学时安排
学时数:40学时2.5学分 授课学时:40学时 参考教材:《交通规划原理》;邵春福
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第2次印 刷
主要教学参考书
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第2版;陆化普等著;清华 出版社;2006
2.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毛保华等著;中国铁 道出版社;1999
3.城市交通规划;肖秋生、徐慰慈编;人民交通 出版社;1989
第五节 交通规划的发展
第三阶段1960~1970 目的: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 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长期交通规 划 方法:四阶段预测法出台分析单位由车辆出 行至人的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导入;一般化费 用的使用;个人选择模型的发展 状况: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 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
日本:1952年东京机动车OD调查
第五节 交通规划的发展
二、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Jones1983的分类 第一阶段1930〜1950
目的:由新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 挤 方法: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为基础的交通 成长预测;基于经验的交通流分配& 第二阶段1950〜1960 目的: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 通的规划&高通行能力、长期规划 方法: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汽车道路 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流分配 参数: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圆环形街道网
∵
ab 2 sin r 2
ab sin 2r 2
∴
ab 2r sin
2
∴
ab ab P ab 2r sin 2
3.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
重复系数
——营业线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之比值。
营业线路总长度 线路重复系数 线路网长度
在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一般在1.25~2.5之间。
2、规划主体流程设计
包括确定规划内容和规划策略。
规划策略是指工作程序的模式,常见的有线性策略、 循环策略、适应性策略、趋优策略等。 例如: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模型与方法中
公交客流预测中的一次最短路交通分配属于线性
策略;
分级或迭代交通分配方法属于循环策略; 公交线网的调整属于趋优策略; 规划的滚动调整属于适应性策略等。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 运送速度 (km/h) 16-25 15-20 14-18 20-35 30-40 发车频率 (车次/h) 60-90 50-60 40-60 40-60 20-30 单向客运能力 (千人次/h) 8-12 8-10 10-15 15-30 30-60
三、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主要依据和内容
保养场规模 (辆 )
50
平均每辆车的保养场用地面积(m2/辆) 单节公共汽车和电车
修的“公交车场” ;
另一类是担负公共交通线路运营调度和换乘的各种车站。
一、公共交通车场规划 1、停车场
(1) 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
功能—— 为线路营运车辆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 空间、场地和必要设施,并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低级保养 和重点小修作业。
停车场与所辖线网内各线路的距离一般在1~2km以内。 停车场距所在分区保养场的距离宜在5km以内,最大应 不大于l0km。
3、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主体内容设计
不同规划期对应的内容侧重点是不同的,参见表5—3。
阶段 交通调查 战略规划 远期规划 近期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内 较细致的调查 现状分析,考虑 系统内部平衡 局部调整,详细 的方案设计与实 施计划 系统内部,技术 经济评价
社会环境系统广泛的、土地利用——交通系统 重点性调查 较为全面的调查
O
非直线性系数
P
式中:
ab a2 b2
D
P —非直线系数。 当街道网由正方形组成时,各边相等,则非直线 性系数近似等于 1.41。
对于辐射式街道网
非直线系数:
ab P c
ab a b 2ab cos
2 2
若起、终点到辐射中心点距离相等,且两辐射街 道夹角为 45°时,非直线系数近似等于2.61。
规划密度
市中心区—— 一般取3~4 km/km2; 市区边缘—— 一般取2~2.5 km/km2; 大城市取较高值;小城市取较小值。
公交线网的最佳密度
最佳
2v 营 W行 3Fv步
式中
v营 — 运营速度,km/h;
W行 — 运送双向乘客所需要的车数;
F — 城市面积(km2) ;
济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需求预测,并按预测结果
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而实际上公交系统本身对客运需 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规划的过程进行 检验。 规划检验可分为规划实施前的事前检验和实施后 的事后检验。
5、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实施
规划实施是规划方案实现和发生作用的过程,它要 求规划中进行实施方案设计。 实施方案设计主要包括: ① 实施的内容; ② 实施的资金政策保障情况; ③ 实施时间计划表。
第三节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规划
一、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结构形式 在理论上,公共交通线路网可按不同的战略结构分为 如下三类: (1) 设有中央终点设施的放射形网络 常用于小城市中,乘客只需作不多于一次的换乘就能 完成出行,同时管理和调度也方便,但切线方向的出行距 离和出行时间都较长。 (2) 主干线和驳运线相结合的网络 能提高客位利用率,一般适用于有地铁和轻轨的大城 市。 (3) 带有环线或切线状线路的放射形网络 直达出行率高,出行时间短。经市中心的出行量可降 到最低,能适应出行需求很大的城市。
4.公共交通换乘系数
—— 用来衡量乘客的直达程度。
乘车出行人次 换乘人次 换乘系数 乘车出行人次
大城市不应超过1.5,中、小城市不应超过1.3。
三、公共交通线路网规划布局原则
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尽可能高的人口覆盖率 ;
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功能等级结构合理化与平均换乘次
化线网。 比较实用的方法是“逐
条布线,优化成网”法。
如图5-5所示 。
证优法—— 又称验算法,对一个或几个线网备选方
案进行分析评价,证实或选择较优方案。 基本过程如图5-6所示。
2、公共交通线路网规划的基本步骤 通常按下列步骤进行:
确定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结构类型; 分析城市主要活动中心的空间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分析城市主要客流吸引中心的客流吸引量; 初步确定在主要客流流向上满足客流量要求、并把各主要
城市公共交通是大交通客运网络的延续部分,是城
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须的社会公共设施,是城市基
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 口。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紧密相关, 因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先行一步,协调发展。
二、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1985年国家科委公布的“中国技术政策”蓝皮书第9 号,对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
城市客运交通,必须发展公共交通,
只有有了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公共交通网才能做到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
展。
图片资料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Sydney
Sydney
城市公共汽车服务区域
表5-1 公共交通方式 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中运量快速轨道 交通 大运量快速轨道 交通
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 定时定线行驶的 有轨电车 快速有轨电车(即轻轨交通) 地下铁道 轨道缆车、索道缆车
小公共汽车
定线和不定线行驶的
出租汽车 客运轮渡
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相互配合,以不同的速度、运载 能力、舒适程度和价格为乘客服务,对大城市的市 区,大、中城市的郊区,以及城乡之间的联系起着 重要的作用。
依据 —— 主要是现状城市交通以及存在的问题。 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 土地利用 包括:
城市道路系统
规划年限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承受能力
内容
合理地确定城市客运交通结构;
预测公共交通客运量、客运周转量;
分析预测客流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
布臵公共交通线路网络; 确定公共交通车种及车辆数; 安排公共交通枢纽以及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用地。
— 公交线网上营业线路重复系数,全市公共
汽车营业线路的重复系数约为1.2~1.5;
v步 — 步行速度,km/h。
总 的 来 讲
如果线路密度大、线路多,则
每条线路服务面积小;
居民由家——站、由站——目的地时间短; 每条线路分摊的车辆少; 发车、候车间隔长。
如果线路密度小、线路少,则
50~100万人
40
中
小
20~50万人
<20万人
35
25
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
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层次与基本框架
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层次与期限
图5-1
规划期限与研究范围
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基本框架
城 市 公 共 交 通 规 划 框 架
1、规划目标分析 一般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 规划的项目背景; ② 规划依据,包括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战略; ③ 规划的宗旨和原则。
居民出行发生点和吸引点联系起来的公交线路网方案;
进行公交线路网的优化设计,确定满足各项规划指标的线
路网规划方案;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逐步建成,逐条开辟公共交通线路,并
不断根据客流的变化和需求进行调整。
第四节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有两类:
一类是担负公共交通线路分区、分类运营管理和车辆维
要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使95%的居民在客运高峰乘用下列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符合表5—2的规定。
城市规模 最大出行时耗 (min)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
>200万人
大 100~200万人
60
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 汽车、电车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 电车 公共汽车、电车
50
停车场正确选址的原则,要在车辆空驶里程最小的
前提下,综合考虑以下条件:
应远离居民生活区;
要避开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线;
被选地段最好有两条以上的城市道路与其相通;
被选地块的用地面积要为其后续发展留有余地。
(2) 停车场的规划用地
一般按每辆标准车用地150m2计算。 停车场的总平面布臵为场前区、停车坪、生产区和生活区
预测分析和现状分析结 预测分析,考虑系统 综合分析 合,系统内、外部平衡 外部平衡 兼顾 城市交通模式选择, 交通结构选择,主要项 方案设计 重大交通项目规划 目与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
以社会、经济、环境 系统评价和社会经济评 综合影响评价为主 价
4、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检验
规划过程往往带有局限性,如规划中依据社会经
四、公共交通线路网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客运需求; 道路条件 ; 场站条件 ;
车辆条件 ;
效率因素 ;
政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