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题集》答案 第10章 内部排序
中南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第10章内部排序课后作业答案
第10章内部排序习题练习答案1.以关键字序列(265,301,751,129,937,863,742,694,076,438)为例,分别写出执行以下排序算法的各趟排序结束时,关键字序列的状态。
(1) 直接插入排序(2)希尔排序(3)冒泡排序(4)快速排序(5) 直接选择排序(6) 堆排序(7) 归并排序(8)基数排序上述方法中,哪些是稳定的排序?哪些是非稳定的排序?对不稳定的排序试举出一个不稳定的实例。
答:(1)直接插入排序:(方括号表示无序区)初始态: 265[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一趟:265 301[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二趟:265 301 751[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三趟:129 265 301 751[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四趟:129 265 301 751 937[863 742 694 076 438]第五趟:129 265 301 751 863 937[742 694 076 438]第六趟:129 265 301 742 751 863 937[694 076 438]第七趟:129 265 301 694 742 751 863 937[076 438]第八趟:076 129 265 301 694 742 751 863 937[438]第九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2)希尔排序(增量为5,3,1)初始态: 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一趟:265 301 694 076 438 863 742 751 129 937第二趟:076 301 129 265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三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3)冒泡排序(方括号为无序区)初始态[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一趟:076 [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438]第二趟:076 129 [265 301 751 438 937 863 742 694]第三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51 937 863 742]第四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937 863]第五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六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4)快速排序:(方括号表示无序区,层表示对应的递归树的层数)初始态:[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二层:[076 129] 265 [751 937 863 742 694 301 438] 第三层:076 [129] 265 [438 301 694 742] 751 [863 937] 第四层: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 第五层: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六层: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 (5)直接选择排序:(方括号为无序区)初始态[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一趟:076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265 438]第二趟:076 129 [751 301 937 863 742 694 265 438]第三趟:076 129 265[ 301 937 863 742 694 751 438]第四趟:076 129 265 301 [937 863 742 694 751 438]第五趟:076 129 265 301 438 [863 742 694 751 937]第六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七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八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937 863]第九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6)堆排序:(通过画二叉树可以一步步得出排序结果)初始态[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建立初始堆:[937 694 863 265 438 751 742 129 075 301]第一次排序重建堆:[863 694 751 765 438 301 742 129 075] 937第二次排序重建堆:[751 694 742 265 438 301 075 129] 863 937第三次排序重建堆:[742 694 301 265 438 129 075] 751 863 937第四次排序重建堆:[694 438 301 265 075 129] 742 751 863 937第五次排序重建堆:[438 265 301 129 075] 694 742 751 863 937第六次排序重建堆:[301 265 075 129]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七次排序重建堆:[265 129 07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八次排序重建堆:[129 075]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第九次排序重建堆:075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7)归并排序(为了表示方便,采用自底向上的归并,方括号为有序区)初始态:[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一趟:[265 301] [129 751] [863 937] [694 742] [076 438]第二趟:[129 265 301 751] [694 742 863 937] [076 438]第三趟:[129 265 301 694 742 751 863 937] [076 438]第四趟:[076 129 265 301 438 694 742 751 863 937](8)基数排序(方括号内表示一个箱子共有10个箱子,箱号从0到9)初始态:265 301 751 129 937 863 742 694 076 438第一趟:[] [301 751] [742] [863] [694] [265] [076] [937] [438] [129]第二趟:[301] [] [129] [937 438] [742] [751] [863 265] [076] [] [694]第三趟:[075] [129] [265] [301] [438] [] [694] [742 751] [863] [937]在上面的排序方法中,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是稳定的,其他排序算法均是不稳定的,现举实例如下:以带*号的表示区别。
数据结构判断题
一、判断题 (每题1分,共131分)1.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总是与其物理顺序一致。
()【答案】错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优于链式存储。
()【答案】错3. 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求第i个元素的直接前驱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0(1)。
()【答案】对4. 若一棵二叉树中的结点均无右孩子,则该二叉树的中根遍历和后根遍历序列正好相反。
()【答案】错5. 顺序表和一维数组一样,都可以按下标随机(或直接)访问。
()【答案】对6. 内部排序是指排序过程在内存中进行的排序。
()【答案】对7. 当待排序序列初始有序时,简单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性为O(n)。
()【答案】错8. 用邻接矩阵存储一个图时,在不考虑压缩存储的情况下,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图中的顶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
( )【答案】对9. 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结点在三种遍历中的相对次序是不变的。
()【答案】对10. 若将一批杂乱无章的数据按堆结构组织起来, 则堆中数据必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线性排列。
( )【答案】错11. 如果采用如下方法定义一维字符数组:int maxSize = 30;char * a = new char[maxSize];则这种数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能扩充。
()【答案】错12. 使用三元组表示稀疏矩阵中的非零元素能节省存储空间。
()【答案】对13. 对稀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
()【答案】对14. 当向一个最小堆插入一个具有最小值的元素时,该元素需要逐层向上调整,直到被调整到堆顶位置为止。
( )【答案】对15. 哈希查找法中解决冲突问题的常用方法是除留余数法。
()【答案】错16. 对具有n个结点的堆进行插入一个元素运算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答案】错17. 堆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 )【答案】错18. 如果有向图中各个顶点的度都大于2,则该图中必有回路。
( )【答案】错19. 在一个顺序存储的循环队列中, 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的后一个位置。
数据结构答案 第10章 排序学习与指导
第10章排序10.1 知识点分析1.排序基本概念:(1)排序将数据元素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关键字有序(递增或递减)的序列的过程称为排序。
(2)排序方法的稳定和不稳定若对任意的数据元素序列,使用某个排序方法,对它按关键字进行排序,若对原先具有相同键值元素间的位置关系,排序前与排序后保持一致,称此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则称为不稳定的。
(3)内排序整个排序过程都在内存进行的排序称为内排序,本书仅讨论内排序。
(4)外排序待排序的数据元素量大,以致内存一次不能容纳全部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对外存进行访问的排序称为外排序。
2.直接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法是将一个记录插到已排序好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1的有序表。
3.二分插入排序二分插入排序法是用二分查找法在有序表中找到正确的插入位置,然后移动记录,空出插入位置,再进行插入的排序方法。
4.希尔排序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选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待排序的数据分成d1个组,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内,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每一趟排序会使数据更接近于有序。
然后,取第二个增量d2,d2< d1,重复进行上述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 i=1(其中d i< d i-1 < ……< d2< d1),即所有记录在同一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后为止。
5.冒泡排序冒泡法是指每相邻两个记录关键字比大小,大的记录往下沉(也可以小的往上浮)。
每一遍把最后一个下沉的位置记下,下一遍只需检查比较到此为止;到所有记录都不发生下沉时,整个过程结束。
6.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法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的记录组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前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枢轴记录的关键字小;后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枢轴记录的关键字大,枢轴记录得到了它在整个序列中的最终位置并被存放好。
第二趟再分别对分割成两部分子序列,再进行快速排序,这两部分子序列中的枢轴记录也得到了最终在序列中的位置而被存放好,并且它们又分别分割出独立的两个子序列……。
数据结构(C语言版)9-12章练习 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9-12章数据结构作业答案第九章查找选择题1、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A )A.(n+1)/2 B. n/2 C. n D. [(1+n)*n ]/22.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3.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 (1)C)有关, 在 ((2)C )时其查找效率最低(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4. 若采用链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7,则需 ((1)A) 个链表。
这些链的链首指针构成一个指针数组,数组的下标范围为 ((2)C) (1) A.17 B. 13 C. 16 D. 任意(2) A.0至17 B. 1至17 C. 0至16 D. 1至16判断题1.Hash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与处理冲突的方法无关。
(错)2. 若散列表的负载因子α<1,则可避免碰撞的产生。
(错)3. 就平均查找长度而言,分块查找最小,折半查找次之,顺序查找最大。
(错)填空题1. 在顺序表(8,11,15,19,25,26,30,33,42,48,50)中,用二分(折半)法查找关键码值20,需做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 4 .算法应用题1. 设有一组关键字{9,01,23,14,55,20,84,27},采用哈希函数:H(key)=key mod 7 ,表长为10,用开放地址法的二次探测再散列方法Hi=(H(key)+di) mod 10解决冲突。
要求:对该关键字序列构造哈希表,并计算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2. 已知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A[0..11],散列函数H(k)=k mod 11,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
数据结构第10章 习题答案
1.下列排序算法中,其中( D )是稳定的。
A. 堆排序,冒泡排序B. 快速排序,堆排序C. 直接选择排序,归并排序D. 归并排序,冒泡排序2.有一组数据(15,9,7,8,20,-1,7,4)用快速排序的划分方法进行一趟划分后数据的排序为 ( A )(按递增序)。
A.下面的B,C,D都不对。
B.9,7,8,4,-1,7,15,20C.20,15,8,9,7,-1,4,7 D. 9,4,7,8,7,-1,15,203.下列排序算法中,在每一趟都能选出一个元素放到其最终位置上,并且其时间性能受数据初始特性影响的是:( B )。
A. 直接插入排序B. 快速排序C. 直接选择排序D. 堆排序4.如果只想得到1000个元素组成的序列中第5个最小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的序列,用( D )方法最快。
A.起泡排序 B.快速排列 C.Shell排序 D.堆排序 E.简单选择排序5.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 A )排序法。
A. 插入B. 选择C. 希尔D. 二路归并6. 在排序算法中,每次从未排序的记录中挑出最小(或最大)关键码字的记录,加入到已排序记录的末尾,该排序方法是( A )。
A. 选择B. 冒泡C. 插入D. 堆7. 若用冒泡排序方法对序列{10,14,26,29,41,52}从大到小排序,需进行( C )次比较。
A. 3B. 10C. 15D. 258. 对序列{15,9,7,8,20,-1,4,} 用希尔排序方法排序,经一趟后序列变为{15,-l,4,8,20,9,7}则该次采用的增量是 ( B )A. lB. 4C. 3D. 29. 堆排序是( E )类排序A. 插入B. 交换C. 归并D. 基数E. 选择10.排序方法有许多种,(1)法从未排序的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作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2)法从未排序的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放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交换排序方法是对序列中的元素进行一系列比较,当被比较的两元素逆序时,进行交换;(3)和(4)是基于这类方法的两种排序方法,而(4)是比(3)效率更高的方法;(5)法是基于选择排序的一种排序方法,是完全二叉树结构的一个重要应用。
数据结构教程李春葆课后答案第10章内排序
2 else d=d/3; } }
数据结构教程学习指导
(1)指出fun(a,n)算法的功能。 (2)当a[]={5,1,3,6,2,7,4,8}时,问fun(a,8)共执行几趟排序,各趟的排序 结果是什么? 答:(1)fun(a,n)算法的功能是采用增量递减为1/3的希尔排序方法对a数组中元素进 行递增排序。 (2)当a[]={5,1,3,6,2,7,4,8}时,执行fun(a,8)的过程如下: d=2:2 1 3 6 4 7 5 8 d=1:1 2 3 4 5 6 7 8 共有两趟排序。 4. 在实现快速排序的非递归算法时,可根据基准元素,将待排序序列划分为两个子 序列。若下一趟首先对较短的子序列进行排序,试证明在此做法下,快速排序所需要的栈 的深度为 O(log2n)。 答:由快速排序的算法可知,所需递归工作栈的深度取决于所需划分的最大次数。在 排序过程中每次划分都把整个待排序序列根据基准元素划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然后对 这两个子序列进行类似的处理。 设S(n)为对n个记录进行快速排序时平均所需栈的深度, 则: S(n)=
KeyType QuickSelect(RecType R[],int s,int t,int k) //在 R[s..t]序列中找第 k 小的元素 { int i=s,j=t; RecType tmp; if (s<t) //区间内至少存在 2 个元素的情况 { tmp=R[s]; //用区间的第 1 个记录作为基准 while (i!=j) //从区间两端交替向中间扫描,直至 i=j 为止 { while (j>i && R[j].key>=tmp.key) j--; //从右向左扫描,找第 1 个关键字小于 tmp 的 R[j] R[i]=R[j]; //将 R[j]前移到 R[i]的位置 while (i<j && R[i].key<=tmp.key) i++; //从左向右扫描,找第 1 个关键字大于 tmp 的 R[i] R[j]=R[i]; //将 R[i]后移到 R[j]的位置 } R[i]=tmp; if (k-1==i) return R[i].key; else if (k-1<i) return QuickSelect(R,s,i-1,k); //在左区间中递归查找 else return QuickSelect(R,i+1,t,k); //在右区间中递&& s==k-1) return R[k-1].key; else return -1; }
数据结构第九、十章作业答案
第九章查找一、填空题1.在数据的存放无规律而言的线性表中进行检索的最佳方法是顺序查找(线性查找) 。
2.线性有序表(a i,a2,a3,…,a256)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对一个给定的值k,用二分法检索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_8 次。
设有100个结点,用二分法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_7_ ____________ 。
3•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O]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比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_2 ___________ ;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8 ,其下标从小到大依次是1,3,6,8,11,13,16,19 _ ,平均查找长度为 3.7 。
解:显然,平均查找长度二0( log 2n) <5次(25)。
但具体是多少次,则不应当按照公式ASL =U|°g2(n⑴来计算(即(21 X log 221) /20 = 4.6次并不正确!)。
因为这是在假设n = 2m-1 n 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公式。
应当用穷举法罗列:全部元素的查找次数为=(1 + 2X 2+ 4X 3+ 8X 4+ 5X 5)= 74; ASL= 74/20=3.7 !!! 4•折半查找有序表(4, 6,12,20, 28, 38,50,70, 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28 , 6, 12, 20 比较大小。
5. 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散列查找。
6.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字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7. 有一个表长为m的散列表,初始状态为空,现将n (n<m)个不同的关键码插入到散列表中,解决冲突的方法是用线性探测法。
如果这n个关键码的散列地址都相同,贝U探测的总次数是n(n-1)/2= ( 1 土2+…+ n-1 )。
(而任一元素查找次数 < n-1)&设一哈希表表长M为100,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即H( K) =K MOIP ( P<=M ,为使函数具有较好性能,P应选(97 )9、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无关的是哈_______10、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数据结构第10章排序练习及答案
9.1选择题1.从末排序的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排序法。
A)插入B)选择C)希尔D)二路归并【答案】A2.下面各种排序方法中,最好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的是()A)快速排序B)直接插入排序C)堆排序D)归并排序【答案】B3.用某种排序方法对线性表(25,84,21,47,15,27,68,35,20)进行排序时,无序序列的变化情况如下:25 84 21 47 15 27 68 35 2020 15 21 25 47 27 68 35 8415 20 21 25 35 27 47 68 8415 20 21 25 27 35 47 68 84则所采用的排序方法是()A)选择排序B)希尔排序C)归并排序D)快速排序【答案】D4.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法中,()排序是不稳定排序法。
A)插入B)冒泡C)二路归并D)堆【答案】D5.快速排序方法在()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
A)要排序的数据量太大B)要排序的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值C)要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D)要排序的数据个数为奇数【答案】C6.一组记录的关键码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A)38,40,46,56,79,84B)40,38,46,79,56,84C)40,38,46,56,79,84D)40,38,46,84,56,79【答案】C7.对记录的关键码{50,26,38,80,70,90,8,30,40,20}进行排序,各趟排序结束时的结果为:50,26,38,80,70,90 ,8,30,40,2050,8,30,40,20,90,26,38,80,7026,8,30,40,20,80,50,38,90,708,20,26,30,38,40,50,70,80,90其使用的排序方法是()A)快速排序B)基数排序C)希尔排序D)归并排序【答案】C8.以下序列不是堆的是()A)100,85,98,77,80,60,82,40,20,10,66B)100,98,85,82,80,77,66,60,40,20,10C)10,20,40,60,66,77,80,82,85,98,100D)100,85,40,77,80,60,66,98,82,10,20【答案】D【解析】根据堆采用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形式及堆的特点,因第一个结点即根结点关键字值最大,则应建立一个大根堆,但依据此数据序列建立起堆后关键字值为40的左右孩子结点分别为60、66,不符合大根堆特点。
数据结构第10章习题
三、填空题
1. 设用希尔排序对数组{98,36,-9,0,47,23, 1,8,10,7}进行排序,给出的步长(也称增量 序列)依次是4,2,1则排序需__________趟, 写出第一趟结束后,数组中数据的排列次序 __________。 【南京理工大学 1997 三、5 (2分)】 2.若不考虑基数排序,则在排序过程中,主要进行 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关键字的______和记录的 _____。 【北京邮电大学 2001 二、7 (4分)】 3.分别采用堆排序,快速排序,冒泡排序和归并排 序,对初态为有序的表,则最省时间的是_____ 算法,最费时间的是______算法。【福州大学 1998 二、10 (2分)】
பைடு நூலகம்
12.就排序算法所用的辅助空间而言,堆排序,快 速排序,归并排序的关系是( a ) A.堆排序〈 快速排序〈归并排序 B.堆排序 〈 归并排序〈 快速排序 C.堆排序〉 归并排序 〉快速排序 D.堆排 序 > 快速排序 > 归并排序 E.以上答案都不 对 【西安交通大学 1996 三、1 (3分)】 13.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成一个有序表, 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 A.N B.2N-1 C.2N D.N-1
2.比较次数与排序的初始状态无关的排序方法是 ( d )。【北方交通大学 2000 二、2(2分)】
A.直接插入排序 D.简单选择排序 B.起泡排序 C.快速排序
3.数据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 下列排序算法中的( c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合肥工业大学 1999 一、3 (2分)】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堆排序 4.数据序列(2,1,4,9,8,10,6,20)只能是下 列排序算法中的( a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 快速排序 B. 冒泡排序 C. 选择排序 D. 插入排序 5.对序列{15,9,7,8,20,-1,4}进行排序,进行 一趟后数据的排列变为{4,9,-1,8,20,7,15}; 则采用的是( c )排序。【南京理工大学 1998 一、8(2分)】 A. 选择 B. 快速 C. 希尔 D. 冒泡
数据结构第九、十章 作业答案
第九章 查找一、填空题1. 在数据的存放无规律而言的线性表中进行检索的最佳方法是 顺序查找(线性查找) 。
2. 线性有序表(a 1,a 2,a 3,…,a 256)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对一个给定的值k ,用二分法检索表中与k 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 8 次。
设有100个结点,用二分法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 7 。
3.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比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2 ;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8 ,其下标从小到大依次是1,3,6,8,11,13,16,19______,平均查找长度为 3.7 。
解:显然,平均查找长度=O (log 2n )<5次(25)。
但具体是多少次,则不应当按照公式)1(log 12++=n n n ASL 来计算(即(21×log 221)/20=4.6次并不正确!)。
因为这是在假设n =2m -1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公式。
应当用穷举法罗列:全部元素的查找次数为=(1+2×2+4×3+8×4+5×5)=74; ASL =74/20=3.7 !!!4.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 28,6,12,20 比较大小。
5. 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 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散列查找 。
6.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 关键字的值 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7. 有一个表长为m 的散列表,初始状态为空,现将n (n<m )个不同的关键码插入到散列表中,解决冲突的方法是用线性探测法。
如果这n 个关键码的散列地址都相同,则探测的总次数是 n(n-1)/2=( 1+2+…+n-1) 。
(而任一元素查找次数 ≤n-1)8、设一哈希表表长M 为100 ,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即H (K )=K MOD P (P<=M ), 为使函数具有较好性能,P 应选( 97 )9、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无关的是哈希查找法10、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以 顺序 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数据结构chapter_10
typedef struct { //定义每个记录 数据元素) 定义每个记录( //定义每个记录(数据元素)的结构 KeyType key ; //关键字 //关键字 InfoType otherinfo; //其它数据项 //其它数据项 }RedType; //记录类型 //记录类型 typedef struct { //定义顺序表 定义顺序表L //定义顺序表L的结构 RecordType r [ MAXSIZE +1 ]; //存储顺序表的向量 //存储顺序表的向量 //r[0] r[0]一般作哨兵或缓冲区 //r[0]一般作哨兵或缓冲区 int length ; //顺序表的长度 //顺序表的长度 }SqList; //顺序表类型 //顺序表类型
void BInsertSort (SqList &L) {
// 对顺序表 作折半插入排序 对顺序表L作折半插入排序 for ( i=2; i<=L.length; ++i ) { L.r[0] = L.r[i]; // 将L.r[i]暂存到 暂存到L.r[0] 暂存到 low = 1; high = i-1; while (low<=high) { // 在r[low..high]中折半查找有序插入的位置 中折半查找有序插入的位置 m = (low+high)/2; // 折半 if (L.r[0].key < L.r[m].key) high = m-1; // 插入点在低半区 else low = m+1; // 插入点在高半区 } // while for ( j=i-1; j>=low; --j ) L.r[j+1] = L.r[j]; // 记录后移 // 插入 L.r[high+1] = L.r[0]; } } // BInsertSort
数据结构Ch10习题答案
第十章内部排序一、择题1.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下面四个表进行(由小到大)排序,比较次数最少的是(B)。
A.(94,32,40,90,80,46,21,69)插32,比2次插40,比2次插90,比2次插80,比3次插46,比4次插21,比7次插69,比4次B.(21,32,46,40,80,69,90,94)插32,比1次插46,比1次插40,比2次插80,比1次插69,比2次插90,比1次插94,比1次C.(32,40,21,46,69,94,90,80)插40,比1次插21,比3次插46,比1次插69,比1次插94,比1次插90,比2次插80,比3次D.(90,69,80,46,21,32,94,40)插69,比2次插80,比2次插46,比4次插21,比5次插32,比5次插94,比1次插40,比6次2.下列排序方法中,哪一个是稳定的排序方法(BD)。
A.希尔排序B.直接选择排序C.堆排序D.冒泡排序下列3题基于如下代码:for(i=2;i<=n;i++){ x=A[i];j=i-1;while(j>0&&A[j]>x){ A[j+1]=A[j];j--;}A[j+1]=x}3.这一段代码所描述的排序方法称作(A)。
A.插入排序B.冒泡排序C.选择排序D.快速排序4.这一段代码所描述的排序方法的平均执行时间为(D)A.O(log2n) B.O(n) C.O(nlog2n) D.O(n2)5.假设这段代码开始执行时,数组A中的元素已经按值的递增次序排好了序,则这段代码的执行时间为(B)。
A.O(log2n) B.O(n) C.O(nlog2n) D.O(n2)6.在快速排序过程中,每次被划分的表(或了表)分成左、右两个子表,考虑这两个子表,下列结论一定正确是(B)。
A.左、右两个子表都已各自排好序B.左边子表中的元素都不大于右边子表中的元素C.左边子表的长度小于右边子表的长度D.左、右两个子表中元素的平均值相等7.对n个记录进行堆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为(C)。
数据结构习题集与实验指导
目录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1)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线性表 (3)第三章栈和队列 (7)第四-五章串和数组 (12)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16)第七章图 (24)第八章查找 (30)第九章排序 (33)数据结构实验指导 (34)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 (34)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应用 (39)实验三串的应用 (47)实验四数组 (48)实验五二叉树的应用 (51)实验六图的应用 (55)实验七查找 (56)实验八排序 (61)配套题集算法答案 (64)第一章绪论 (64)第二章线性表 (67)第三章栈与队列 (79)第四章串 (89)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 (101)第六章树和二叉树 (114)第七章图 (133)第八章动态存储管理 (148)第九章查找 (152)第十章内部排序 (163)基础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等的学科。
2. 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 R),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关系有限集合。
3.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4. 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5. 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
6.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 1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没有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后续结点。
7. 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 1 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续结点数可以任意多个。
8. 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任意多个。
9.数据的存储结构可用四种基本的存储方法表示,它们分别是顺序、链式、索引和散列。
10. 数据的运算最常用的有5种,它们分别是插入、删除、修改、查找、排序。
数据结构1800试题-第10章 排序 - 答案
第10章排序(参考答案)部分答案解释如下:18. 对于后三种排序方法两趟排序后,序列的首部或尾部的两个元素应是有序的两个极值,而给定的序列并不满足。
20. 本题为步长为3的一趟希尔排序。
24.枢轴是73。
49. 小根堆中,关键字最大的记录只能在叶结点上,故不可能在小于等于n/2的结点上。
64. 因组与组之间已有序,故将n/k个组分别排序即可,基于比较的排序方法每组的时间下界为O(klog2k),全部时间下界为O(nlog2k)。
二、判断题5. 错误。
例如冒泡排序是稳定排序,将4,3,2,1按冒泡排序排成升序序列,第一趟变成3,2,1,4,此时3就朝向最终位置的相反方向移动。
12. 错误。
堆是n个元素的序列,可以看作是完全二叉树,但相对于根并无左小右大的要求,故其既不是二叉排序树,更不会是平衡二叉树。
22. 错误。
待排序序列为正序时,简单插入排序比归并排序快。
三、填空题1. 比较,移动2.生成有序归并段(顺串),归并3.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等4. 冒泡,快速5. (1)简单选择排序 (2)直接插入排序(最小的元素在最后时)6. 免去查找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检测整个表是否查找完毕,提高了查找效率。
7. n(n-1)/28.题中p指向无序区第一个记录,q指向最小值结点,一趟排序结束,p和q所指结点值交换,同时向后移p指针。
(1)!=null (2)p->next (3)r!=null (4)r->data<q->data(5)r->next (6)p->next9. 题中为操作方便,先增加头结点(最后删除),p指向无序区的前一记录,r指向最小值结点的前驱,一趟排序结束,无序区第一个记录与r所指结点的后继交换指针。
(1)q->link!=NULL (2)r!=p (3)p->link (4)p->link=s (5)p=p->link10.(1)i<n-i+1 (2)j<=n-i+1 (3)r[j].key<r[min].key (4)min!=i (5)max==i(6)r[max]<-->r[n-i+1]11.(1)N (2)0 (3)N-1 (4)1 (5)R[P].KEY<R[I].KEY (6)R[P].LINK(7)(N+2)(N-1)/2(8)N-1 (9)0 (10)O(1)(每个记录增加一个字段) (11)稳定(请注意I的步长为-1)12. 3,(10,7,-9,0,47,23,1,8,98,36) 13.快速14.(4,1,3,2,6,5,7)15.最好每次划分能得到两个长度相等的子文件。
数据结构第十章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10章排序一、选择题1.某内排序方法的稳定性是指( )。
【南京理工大学 1997 一、10(2分)】A.该排序算法不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 B.该排序算法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C.平均时间为0(n log n)的排序方法 D.以上都不对2.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法中( )排序法是不稳定性排序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9 一、10 (2分)】 A. 插入 B. 冒泡 C. 二路归并 D. 堆积3.下列排序算法中,其中()是稳定的。
【福州大学 1998 一、3 (2分)】A. 堆排序,冒泡排序B. 快速排序,堆排序C. 直接选择排序,归并排序D. 归并排序,冒泡排序4.稳定的排序方法是()【北方交通大学 2000 二、3(2分)】A.直接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 B.折半插入排序和起泡排序C.简单选择排序和四路归并排序 D.树形选择排序和shell排序5.下列排序方法中,哪一个是稳定的排序方法?()【北方交通大学 2001 一、8(2分)】A.直接选择排序 B.二分法插入排序 C.希尔排序 D.快速排序6.若要求尽可能快地对序列进行稳定的排序,则应选(A.快速排序 B.归并排序 C.冒泡排序)。
【北京邮电大学 2001 一、5(2分)】7.如果待排序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前后它们的相互位置发生颠倒,则称该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
()就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清华大学 1998 一、3 (2分)】A.起泡排序 B.归并排序 C.Shell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 E.简单选择排序8.若要求排序是稳定的,且关键字为实数,则在下列排序方法中应选()排序为宜。
A.直接插入 B.直接选择 C.堆 D.快速 E.基数【中科院计算所 2000 一、5(2分)】9.若需在O(nlog2n)的时间内完成对数组的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
A. 快速排序B. 堆排序C. 归并排序D. 直接插入排序【中国科技大学 1998 二、4(2分)】【中科院计算所 1998 二、4(2分)】10.下面的排序算法中,不稳定的是()【北京工业大学 1999 一、2 (2分)】序 D.希尔排序 E.基数排序 F.堆排序。
数据结构第十、十一章:排序
14
9.2 交换排序
冒泡排序
排序过程
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与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 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与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 为逆序r[1].key>r[2].key,则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记录与 为逆序 ,则交换; 第三个记录;依次类推,直至第n-1个记录和第 个记录比较 个记录和第n个记录比较 第三个记录;依次类推,直至第 个记录和第 为止——第一趟冒泡排序,结果关键字最大的记录被安置在 第一趟冒泡排序, 为止 第一趟冒泡排序 最后一个记录上 对前n-1个记录进行第二趟冒泡排序,结果使关键字次大的 个记录进行第二趟冒泡排序, 对前 个记录进行第二趟冒泡排序 记录被安置在第n-1个记录位置 记录被安置在第 个记录位置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在一趟排序过程中没有进行过交换记 录的操作” 录的操作”为止
按待排序记录所在位置
内部排序: 内部排序:待排序记录存放在内存 外部排序: 外部排序:排序过程中需对外存进行访问的排序
稳定排序和不稳定排序 假设Ki=Kj(1≤i≤n,1≤j≤n,i≠j),且在排序前的序列中Ri领先 假设 ( , , ),且在排序前的序列中 领先 ),且在排序前的序列中 于Rj(即i<j)。若在排序后的排序中Ri仍领先于 ,即那些具 ( )。若在排序后的排序中 仍领先于Rj, )。若在排序后的排序中 仍领先于 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经过排序后它们的相对次序仍然保持不变, 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经过排序后它们的相对次序仍然保持不变, 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若Rj领先于 ,则称所用的 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 领先于Ri, 领先于 方法是不稳定的。 方法是不稳定的。 按排序依据原则
4
例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十章-排序习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二部分习题精选一、填空题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和。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次。
(可约定为从后向前比较)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
4. 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
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
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
7.对于n个记录的表进行2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趟(遍),共计移动次记录。
二、单项选择题()1.将5个不同的数据进行排序,至多需要比较次。
A. 8 B. 9 C. 10 D. 25()2.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A. 希尔排序B. 冒泡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3.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插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A. 希尔排序B. 归并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4.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比较的次数最多。
A. 从小到大排列好的B. 从大到小排列好的C. 元素无序D. 元素基本有序()5.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元素无序的情况下比较的次数为A. n+1 B. n C. n-1 D. n(n-1)/2 ()6.快速排序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易发挥其长处。
A. 被排序的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排序码B. 被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C. 被排序的数据完全无序D. 被排序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悬殊()7.对有n个记录的表作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A.O(n) B.O(n2) C.O(nlog2n) D.O(n3)()8.若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46, 79, 56, 38, 40, 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A. 38, 40, 46, 56, 79, 84 B. 40,38, 46 , 79, 56, 84C. 40, 38,46, 56, 79, 84 D. 40, 38,46, 84, 56, 79()9.在最好情况下,下列排序算法中排序算法所需比较关键字次数最少。
《数据结构》作业习题
-B
名词解释:(武汉大学2002)
数据对象 物理结构 空间复杂度
选择:(2005程序员)
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 )
A.逻辑结构 B.存储结构
C.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D.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及其运算的实现
-D
选择;(2004程序员)
为了描述n个人之间的同学关系,可用( )结构表示
A.线性表 B.树 C.图 D.队列
-B
选择:(2004软件设计师)
下面的程序段违反了算法的( )原则
void sam()
{ int n=2;
while (!odd(n)) n+=2;
选择:(中科院2000)
设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则( )不可能是其出栈序列
A.1,2,4,3 B.2,1,3,4 C.1,4,3,2 D.4,3,1,2 E.3,2,1,4
-D
简答:(武汉理工2002)
A、B、C三个元素进栈S的次序是A、B、C,利用Push(S,X),Pop(S)表示入栈、出栈操作,写出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和获得每个序列的相应操作,并指明哪个序列不会是出栈序列。
v=concat(s, concat(b, concat(t, concat(b, u))))
试问:s, t, u, v, length(s), index(v,g), index(u,g)各是什么?
-
s='this sample is'
t=' a good one'
u='one'
v='this sample is a good one'
数据结构第十章 排序
10.2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 2-路插入排序 表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10.2.1 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操作: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序的有序表中, 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1的有序表。
例:有一组待排序的记录的关键字初始序列如下:
(49,38,65,97,76,13,27,49`)
(4)归并排序 (5)基数排序
按内排过程中所需的工作量分类:
(1)简单的排序方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n×n)
(2)先进的排序方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3)基数排序,其时间复杂度为O(d(n+rd))
排序算法的两种基本操作:
(1)比较两个关键字的大小; (2)将记录从一个位置移至另一个位置;
算法实现的关键设计:
将d看成是一个循环数组,并设两个指针first和final分别指示排序过 程中得到的有序序列中的第一个记录和最后一个记录在d中的位置.
例:有一组待排序的记录的关键字初始排列如下:
(49,38,65,97,76,13,27,49`) 16
[初始关键字]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18
10.2.3 希尔排序 从直接插入排序
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可提高效率 回顾 待排序序列的记录数n很小时可提高效率
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
先将整个待排记录序列分割成为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
直接插入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记录“基本有序”时,再对 全
体记例录:有进一行组一待次排直序接的插记入录排的序关. 键字初始排列如下: (49,38,65,97,76,13,27,49`)
} 12
直接插入排序的性能分析: 10. 3
(1)空间:只需一个记录的辅助空间r[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内部排序10.23void Insert_Sort1(SqList &L)//监视哨设在高下标端的插入排序算法{k=L.length;for(i=k-1;i;--i) //从后向前逐个插入排序if(L.r[i].key>L.r[i+1].key){L.r[k+1].key=L.r[i].key; //监视哨for(j=i+1;L.r[j].key>L.r[i].key;++j)L.r[j-1].key=L.r[j].key; //前移L.r[j-1].key=L.r[k+1].key; //插入}}//Insert_Sort110.24void BiInsert_Sort(SqList &L)//二路插入排序的算法{int d[MAXSIZE]; //辅助存储x=L.r .key;d =x;first=1;final=1;for(i=2;i<=L.length;i++){if(L.r[i].key>=x) //插入前部{for(j=final;d[j]>L.r[i].key;j--)d[j+1]=d[j];d[j+1]=L.r[i].key;final++;}else //插入后部{for(j=first;d[j]<L.r[i].key;j++)d[j-1]=d[j];d[(j-2)%MAXSIZE+1]=L.r[i].key;first=(first-2)%MAXSIZE+1; //这种形式的表达式是为了兼顾first=1的情况 }}//forfor(i=first,j=1;d[i];i=i%MAXSIZE+1,j++)//将序列复制回去L.r[j].key=d[i];}//BiInsert_Sortvoid SLInsert_Sort(SLList &L)//静态链表的插入排序算法{L.r[0].key=0;L.r[0].next=1;L.r[1].next=0; //建初始循环链表for(i=2;i<=L.length;i++) //逐个插入{p=0;x=L.r[i].key;while(L.r[L.r[p].next].key<x&&L.r[p].next)p=L.r[p].next;q=L.r[p].next;L.r[p].next=i;L.r[i].next=q;}//forp=L.r[0].next;for(i=1;i<L.length;i++) //重排记录的位置{while(p<i) p=L.r[p].next;q=L.r[p].next;if(p!=i){L.r[p]<->L.r[i];L.r[i].next=p;}p=q;}//for}//SLInsert_Sort10.26void Bubble_Sort1(int a[ ],int n)//对包含n个元素的数组a进行改进的冒泡排序{change=n-1; //change指示上一趟冒泡中最后发生交换的元素while(change){for(c=0,i=0;i<change;i++)if(a[i]>a[i+1]){a[i]<->a[i+1];c=i+1; //c指示这一趟冒泡中发生交换的元素}change=c;}//while}//Bubble_Sort1void Bubble_Sort2(int a[ ],int n)//相邻两趟是反方向起泡的冒泡排序算法{low=0;high=n-1; //冒泡的上下界change=1;while(low<high&&change){change=0;for(i=low;i<high;i++) //从上向下起泡if(a[i]>a[i+1]){a[i]<->a[i+1];change=1;}high--; //修改上界for(i=high;i>low;i--) //从下向上起泡if(a[i]<a[i-1]){a[i]<->a[i-1];change=1;}low++; //修改下界}//while}//Bubble_Sort210.28void Bubble_Sort3(int a[ ],int n)//对上一题的算法进行化简,循环体中只包含一次冒泡{int b[ 3 ]; //b[0]为冒泡的下界,b[ 2 ]为上界,b[1]无用d=1;b[0]=0;b[ 2 ]=n-1; //d为冒泡方向的标识,1为向上,-1为向下change=1;while(b[0]<b[ 2 ]&&change){change=0;for(i=b[1-d];i!=b[1+d];i+=d) //统一的冒泡算法if((a[i]-a[i+d])*d>0) //注意这个交换条件{a[i]<->a[i+d];change=1;}b[1+d]-=d; //修改边界d*=-1; //换个方向}//Bubble_Sort310.29void OE_Sort(int a[ ],int n)//奇偶交换排序的算法{change=1;while(change){change=0;for(i=1;i<n-1;i+=2) //对所有奇数进行一趟比较if(a[i]>a[i+1]){a[i]<->a[i+1];change=1;}for(i=0;i<n-1;i+=2) //对所有偶数进行一趟比较if(a[i]>a[i+1]){a[i]<->a[i+1];change=1;}}//while}//OE_Sort分析:本算法的结束条件是连续两趟比较无交换发生10.30typedef struct {int low;int high;} boundary; //子序列的上下界类型void QSort_NotRecurve(int SQList &L)//快速排序的非递归算法{low=1;high=L.length;InitStack(S); //S的元素为boundary类型while(low<high&&!StackEmpty(S)) //注意排序结束的条件{if(high-low>2) //如果当前子序列长度大于3且尚未排好序 {pivot=Partition(L,low,high); //进行一趟划分if(high-pivot>pivot-low){Push(S,{pivot+1,high}); //把长的子序列边界入栈high=pivot-1; //短的子序列留待下次排序}else{Push(S,{low,pivot-1});low=pivot+1;}}//ifelse if(low<high&&high-low<3)//如果当前子序列长度小于3且尚未排好序{Easy_Sort(L,low,high); //直接进行比较排序low=high; //当前子序列标志为已排好序}else //如果当前子序列已排好序但栈中还有未排序的子序列{Pop(S,a); //从栈中取出一个子序列low=a.low;high=a.high;}}//while}//QSort_NotRecurveint Partition(SQList &L,int low,int high)//一趟划分的算法,与书上相同{L.r[0]=L.r[low];pivotkey=L.r[low].key;while(low<high){while(low<high&&L.r[high].key>=pivotkey)high--;L.r[low]=L.r[high];while(low<high&&L.r[low].key<=pivotkey)low++;L.r[high]=L.r[low];}//whileL.r[low]=L.r[0];return low;}//Partitionvoid Easy_Sort(SQList &L,int low,int high)//对长度小于3的子序列进行比较排序{if(high-low==1) //子序列只含两个元素if(L.r[low].key>L.r[high].key) L.r[low]<->L.r[high];else //子序列含有三个元素{if(L.r[low].key>L.r[low+1].key) L.r[low]<->L.r[low+1];if(L.r[low+1].key>L.r[high].key) L.r[low+1]<->L.r[high];if(L.r[low].key>L.r[low+1].key) L.r[low]<->L.r[low+1];}}//Easy_Sort10.31void Divide(int a[ ],int n)//把数组a中所有值为负的记录调到非负的记录之前{low=0;high=n-1;while(low<high){while(low<high&&a[high]>=0) high--; //以0作为虚拟的枢轴记录a[low]<->a[high];while(low<high&&a[low]<0) low++;a[low]<->a[high];}}//Divide10.32typedef enum {RED,WHITE,BLUE} color; //三种颜色void Flag_Arrange(color a[ ],int n)//把由三种颜色组成的序列重排为按照红,白,蓝的顺序排列{i=0;j=0;k=n-1;while(j<=k)switch(a[j]){case RED:a[i]<->a[j];i++;j++;break;case WHITE:j++;break;case BLUE:a[j]<->a[k];k--; //这里没有j++;语句是为了防止交换后a[j]仍为蓝色的情况}}//Flag_Arrange分析:这个算法中设立了三个指针.其中,j表示当前元素;i以前的元素全部为红色;k以后的元素全部为蓝色.这样,就可以根据j的颜色,把其交换到序列的前部或者后部.10.33void LinkedList_Select_Sort(LinkedList &L)//单链表上的简单选择排序算法{for(p=L;p->next->next;p=p->next){q=p->next;x=q->data;for(r=q,s=q;r->next;r=r->next) //在q后面寻找元素值最小的结点if(r->next->data<x){x=r->next->data;s=r;}if(s!=q) //找到了值比q->data更小的最小结点s->next{p->next=s->next;s->next=q;t=q->next;q->next=p->next->next;p->next->next=t;} //交换q和s->next两个结点}//for}//LinkedList_Select_Sort10.34void Build_Heap(Heap &H,int n)//从低下标到高下标逐个插入建堆的算法{for(i=2;i<n;i++){ //此时从H.r[1]到H.r[i-1]已经是大顶堆j=i;while(j!=1) //把H.r[i]插入{k=j/2;if(H.r[j].key>H.r[k].key)H.r[j]<->H.r[k];j=k;}}//for}//Build_Heap10.35void TriHeap_Sort(Heap &H)//利用三叉树形式的堆进行排序的算法{for(i=H.length/3;i>0;i--)Heap_Adjust(H,i,H.length);for(i=H.length;i>1;i--){H.r[1]<->H.r[i];Heap_Adjust(H,1,i-1);}}//TriHeap_Sortvoid Heap_Adjust(Heap &H,int s,int m)//顺序表H中,H.r[s+1]到H.r[m]已经是堆,把H.r[s]插入并调整成堆{rc=H.r[s];for(j=3*s-1;j<=m;j=3*j-1){if(j<m&&H.r[j].key<H.r[j+1].key) j++;if(j<m&&H.r[j].key<H.r[j+1].key) j++;H.r[s]=H.r[j];s=j;}H.r[s]=rc;}//Heap_Adjust分析:本算法与课本上的堆排序算法相比,只有两处改动:1.建初始堆时,i的上限从H.length/3开始(为什么?) 2.调整堆的时候,要从结点的三个孩子结点中选择最大的那一个,最左边的孩子的序号的计算公式为j=3*s-1(为什么?)10.36void Merge_Sort(int a[ ],int n)//归并排序的非递归算法{for(l=1;l<n;l*=2) //l为一趟归并段的段长for(i=0;(2*i-1)*l<n;i++) //i为本趟的归并段序号{start1=2*l*i; //求出待归并的两段的上下界end1=start1+l-1;start2=end1+1;end2=(start2+l-1)>(n-1)?(n-1):(start2+l-1);//注意end2可能超出边界Merge(a,start1,end1,start2,end2); //归并}}//Merge_Sortvoid Merge(int a[ ],int s1,int e1,int s2,int e2)//将有序子序列a[s1]到a[e1]和a[s2]到a[e2]归并为有序序列a[s1]到a[e2]{int b[MAXSIZE]; //设立辅助存储数组bfor(i=s1,j=s2,k=s1;i<=e1&&j<=e2;k++){if(a[i]<a[j]) b[k]=a[i++];else b[k]=a[j++];}while(i<=e1) b[k++]=a[i++];while(j<=e2) b[k++]=a[j++]; //归并到b中for(i=s1;i<=e2;i++) //复制回去a[i]=b[i];}//Merge10.37void LinkedList_Merge_Sort1(LinkedList &L)//链表结构上的归并排序非递归算法{for(l=1;l<L.length;l*=2) //l为一趟归并段的段长for(p=L->next,e2=p;p->next;p=e2){for(i=1,q=p;i<=l&&q->next;i++,q=q->next);e1=q;for(i=1;i<=l&&q->next;i++,q=q->next);e2=q; //求出两个待归并子序列的尾指针if(e1!=e2) LinkedList_Merge(L,p,e1,e2); //归并}}//LinkedList_Merge_Sort1void LinkedList_Merge(LinkedList &L,LNode *p,LNode *e1,LNode *e2)//对链表上的子序列进行归并,第一个子序列是从p->next到e1,第二个是从e1->next到e2 {q=p->next;r=e1->next; //q和r为两个子序列的起始位置while(q!=e1->next&&r!=e2->next){if(q->data<r->data) //选择关键字较小的那个结点接在p的后面{p->next=q;p=q;q=q->next;}else{p->next=r;p=r;r=r->next;}}//whilewhile(q!=e1->next) //接上剩余部分{p->next=q;p=q;q=q->next;}while(r!=e2->next){p->next=r;p=r;r=r->next;}}//LinkedList_Merge10.38void LinkedList_Merge_Sort2(LinkedList &L)//初始归并段为最大有序子序列的归并排序,采用链表存储结构{LNode *end[MAXSIZE]; //设立一个数组来存储各有序子序列的尾指针for(p=L->next->next,i=0;p;p=p->next) //求各有序子序列的尾指针if(!p->next||p->data>p->next->data) end[i++]=p;while(end[0]->next) //当不止一个子序列时进行两两归并{j=0;k=0; //j:当前子序列尾指针存储位置;k:归并后的子序列尾指针存储位置for(p=L->next,e2=p;p->next;p=e2) //两两归并所有子序列{e1=end[j];e2=end[j+1]; //确定两个子序列if(e1->next) LinkedList_Merge(L,p,e1,e2); //归并end[k++]=e2; //用新序列的尾指针取代原来的尾指针j+=2; //转到后面两个子序列}}//while}//LinkedList_Merge_Sort2void LinkedList_Merge(LinkedList &L,LNode *p,LNode *e1,LNode *e2)//对链表上的子序列进行归并,第一个子序列是从p->next到e1,第二个是从e1->next到e2 {q=p->next;r=e1->next;while(q!=e1->next&&r!=e2->next){if(q->data<r->data){p->next=q;p=q;q=q->next;}else{p->next=r;p=r;r=r->next;}}//whilewhile(q!=e1->next){p->next=q;p=q;q=q->next;}while(r!=e2->next){p->next=r;p=r;r=r->next;}}//LinkedList_Merge,与上一题完全相同10.39void SL_Merge(int a[ ],int l1,int l2)//把长度分别为l1,l2且l1^2<(l1+l2)的两个有序子序列归并为有序序列{start1=0;start2=l1; //分别表示序列1和序列2的剩余未归并部分的起始位置for(i=0;i<l1;i++) //插入第i个元素{for(j=start2;j<l1+l2&&a[j]<a[start1+i];j++); //寻找插入位置k=j-start2; //k为要向右循环移动的位数RSh(a,start1,j-1,k);//将a[start1]到a[j-1]之间的子序列循环右移k位start1+=k+1;start2=j; //修改两序列尚未归并部分的起始位置}}//SL_Mergevoid RSh(int a[ ],int start,int end,int k)//将a[start]到a[end]之间的子序列循环右移k 位,算法原理参见5.18{len=end-start+1;for(i=1;i<=k;i++)if(len%i==0&&k%i==0) p=i; //求len和k的最大公约数pfor(i=0;i<p;i++) //对p个循环链分别进行右移{j=start+i;l=start+(i+k)%len;temp=a[j];while(l!=start+i){a[j]=temp;temp=a[l];a[l]=a[j];j=l;l=start+(j-start+k)%len; //依次向右移}a[start+i]=temp;}//for}//RSh10.40书后给出的解题思路在表述上存在问题,无法理解.比如说,"把第一个序列划分为两个子序列,使其中的第一个子序列含有s1个记录,0<=s1<s,第二个子序列有s个记录."可是题目中并没有说明,第一个序列的长度<2s.请会做的朋友提供解法.10.41void Hash_Sort(int a[ ])//对1000个关键字为四位整数的记录进行排序{int b[10000];for(i=0;i<1000;i++) //直接按关键字散列{for(j=a[i];b[j];j=(j+1)%10000);b[j]=a[i];}for(i=0,j=0;i<1000;j++) //将散列收回a中if(b[j]){for(x=b[j],k=j;b[k];k=(k+1)%10000)if(b[k]==x){a[i++]=x;b[k]=0;}}//if}//Hash_Sort10.42typedef struct {int gt; //大于该记录的个数int lt; //小于该记录的个数} place; //整个序列中比某个关键字大或小的记录个数int Get_Mid(int a[ ],int n)//求一个序列的中值记录的位置{place b[MAXSIZE];for(i=0;i<n;i++) //对每一个元素统计比它大和比它小的元素个数gt和ltfor(j=0;j<n;j++){if(a[j]>a[i]) b[i].gt++;else if(a[j]<a[i]) b[i].lt++;}mid=0;min_dif=abs(b[0].gt-b[0].lt);for(i=0;i<n;i++) //找出gt值与lt值最接近的元素,即为中值记录if(abs(b[i].gt-b[i].lt)<min_dif) mid=i;return mid;}//Get_Mid10.43void Count_Sort(int a[ ],int n)//计数排序算法{int c[MAXSIZE];for(i=0;i<n;i++) //对每一个元素{for(j=0,count=0;j<n;j++) //统计关键字比它小的元素个数if(a[j]<a[i]) count++:c[i]=count;}for(i=0;i<n;i++) //依次求出关键字最小,第二小,...,最大的记录{min=0;for(j=0;j<n;j++)if(c[j]<c[min]) min=j; //求出最小记录的下标mina[i]<->a[min]; //与第i个记录交换c[min]=INFINITY; //修改该记录的c值为无穷大以便下一次选取}}//Count_Sort10.44void Enum_Sort(int a[ ],int n)//对关键字只能取v到w之间任意整数的序列进行排序{int number[w+1],pos[w+1];for(i=0;i<n;i++) number[a[i]]++; //计数for(pos[0]=0,i=1;i<n;i++)pos[i]=pos[i-1]+num[i]; //pos数组可以把关键字的值映射为元素在排好的序列中的位置for(i=0;i<n;i++) //构造有序数组cc[pos[a[i]]++]=a[i];for(i=0;i<n;i++)a[i]=c[i];}//Enum_Sort分析:本算法参考了第五章三元组稀疏矩阵转置的算法思想,其中的pos数组和那里的cpot数组起的是相类似的作用.10.45typedef enum {0,1,2,3,4,5,6,7,8,9} digit; //个位数类型typedef digit[3] num; //3位自然数类型,假设低位存储在低下标,高位存储在高下标void Enum_Radix_Sort(num a[ ],int n)//利用计数实现基数排序,其中关键字为3位自然数,共有n个自然数{int number ,pos ;num c[MAXSIZE];for(j=0;j<3;j++) //依次对个位,十位和百位排序{for(i=0;i<n;i++) number[a[i][j]]++; //计数for(pos[0]=0,i=1;i<n;i++)pos[i]=pos[i-1]+num[i]; //把关键字的值映射为元素在排好的序列中的位置for(i=0;i<n;i++) //构造有序数组cc[pos[a[i][j]]++]=a[i];for(i=0;i<n;i++)a[i]=c[i];}//for}//Enum_Radix_Sort分析:计数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够被用来实现基数排序.10.46typedef struct {int key;int pos;} Shadow; //影子序列的记录类型void Shadow_Sort(Rectype b[ ],Rectype &a[ ],int n)//对元素很大的记录序列b进行排序,结果放入a中,不移动元素{Shadow d[MAXSIZE];for(i=0;i<n;i++) //生成影子序列{d[i].key=b[i].key;d[i].pos=i;}for(i=n-1,change=1;i>1&&change;i--) //对影子序列执行冒泡排序{change=0;for(j=0;j<i;j++)if(d[j].key>d[j+1].key){d[j]<->d[j+1];change=1;}}//forfor(i=0;i<n;i++) //按照影子序列里记录的原来位置复制原序列a[i]=b[d[i].pos];}//Shadow_Sort另解:第十章文件习题及答案10.1 常见的文件组织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文件上的操作有哪几种? 如何评价文件组织的效率?答:常用的文件组织方式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散列文件和多关键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