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ROSA-DBS)
dbs方法问题回答
dbs方法
DBS方法,也被称为深度脑刺激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神经系统
疾病的手术方法。
DBS方法是通过小型手术在患者大脑内部种植电极,通过电刺激来调整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从而缓解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
症状。
DBS方法最早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
疾病的治疗中,如震颤性疾病、特发性扭转痉挛、难治性焦虑症和抑
郁症等。
手术比较简单,大约需要两三小时,患者术后可基本恢复正
常生活。
DBS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是其安全性。
相对于
传统手术和药物治疗,DBS方法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更少。
然而,DBS方法的缺点是手术后需要定期调整电刺激参数,以保持治疗效果。
而且,每个人对DBS方法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有些人甚至不受益。
总之,DBS方法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改变病人的生活。
该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
更好地了解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DBS脑深部电刺激ppt课件
STAGE 2
Ø Make a small opening, below the collarbone and implants the neurostimulator.
THANK YOU
期待您的关注,下载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Selena 3062011010
l Pacemaker (起搏器)
VOCABULARY l Electrode (电极) l Neurostimulator (神经刺激器)
LIST
l Local anesthesia [,ænəs‘θiʒə] (局部麻醉)
l General anesthesia (全身麻醉)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is a surgical treatment in which a device called a neurostimulator delivers tiny electrical signals to the areas of the brain that control movement.
• Dystonia (肌张力障碍) • Essential tremor (特发性震颤) • Chronic pain (慢性痛) •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强迫性精神障碍) • Major depression (重度抑郁)
Chronic Pain
Dystonia
Ø Make another small opening behind the ear and passes the extension wire under the skin of the head, neck, and shoulder.
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为“脑起搏器”,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及神经电生理记录技术准确标定脑内相关核团,将一根非常柔软的电极放置在靶点,外接电刺激程控器和电源,通过体外遥控调整高频刺激参数,抑制相应脑内异常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达到全面控制症状的目的。
DBS适用于诊断为帕金森病,曾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良好或曾经反应良好,术前需要严格的评估是否适合DBS。
DBS的优点是可逆的和可调节的,同时在术中可以通过临时刺激的方法,让患者切身体验效果。
另外DBS保留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功能,日后可能出现新的治疗方法时不影响治疗。
DBS术后注意事项:
(一)拆线:术后1周拆线。
(二)术后预防感染:头部切口拆线后15日内不建议洗头。
保持切口清洁。
严禁抓挠手术切口。
如果手术切口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三)开机:一般手术后2-4周开启脑起搏器。
通常在手术后的3-6个月内,患者须复诊,调整神经刺激器参数。
同时,调整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和最低的副作用。
此后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四)术后注意防磁,DBS术后日常生活一般都不会受很大影响。
电视、冰箱、电磁炉、手机、收音机等日常家用电器设备可正常使用,超市、地铁等安检设备一般可正常通过。
另外术后避免靠近产生强电
磁场的设备,如高压变电站附近。
(五)术后医疗项目,一般不受影响,如:X片,B超,CT等,脑起搏器在开机状态下可以正常进行检查。
心电图检查时需要关机、钻牙治疗时需要关机。
未明确说明是否可做核磁的脑起搏器,需要事前咨询手术医生。
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分析
3
阐述脑深部电刺激术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 要作用。
脑深部电刺激术简介
定义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一种通过 植入电极对大脑深部特定核团进 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
原理
通过植入颅内的电极,传递微弱 的高频电脉冲,刺激大脑深部特 定核团,进而调节异常的大脑神 经环路,达到治疗目的。
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瞳孔、肌力等神 经系统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脑梗死等。
确保患者呼吸、循环稳定,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预防感染等。
伤口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降低 感染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训 练计划,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长期随访计划制定
手术风险
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神经外科手术具有较高风险,需 要精细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手术入路及解剖结构
手术入路
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 入路,如经额入路、经颞入路、枕下入路等 。
解剖结构
熟悉颅内外动脉、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的解剖位 置和毗邻关系,避免术中误伤。
术前评估
确保手术适用于符合特定标准的患者,以降 低手术风险。
加强术中监测
运用先进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确保电极 放置的准确性和手术安全性。
完善术前评估
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多学科会诊,确保手 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术后随访与调整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反 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顾,共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06
总结与展望
脑深部电刺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应用前景
DBS手术护理配合ppt
DBS手术护理配合•DBS手术简介•DBS手术前的护理准备•DBS手术中的护理配合•DBS手术后的护理工作•DBS手术护理配合的注意事项01 DBS手术简介DBS手术定义DBS手术定义01DBS手术是一种通过植入脑深部的电刺激器来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过向特定的脑区发送电信号,以调节神经元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手术过程02DBS手术通常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植入电刺激器,第二步是将电刺激器连接到电极,电极被放置在脑深部特定的目标区域。
适用人群03DBS手术适用于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DBS手术是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改善患者的震颤、僵硬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对于原发性震颤的患者,DBS手术可以显著减少震颤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DBS手术也可以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改善患者的肌肉紧张和疼痛等症状。
030201起源DBS手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DBS手术逐渐应用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未来展望目前,DBS手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法,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02DBS手术前的护理准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用药情况、认知能力等,以便确定手术风险和制定护理计划。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DBS手术的原理、过程、效果及注意事项,解答疑问,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术前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食、禁水、备皮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准备患者评估与准备手术室环境准备手术室消毒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预防感染。
仪器设备检查检查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手术进程。
手术床位及物品摆放合理安排手术床位及手术器械、物品的摆放位置,方便手术操作。
对手术器械进行全面检查和消毒,确保器械清洁无菌。
dbs原理
dbs原理DBS,即深度脑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极植入大脑深部,刺激特定区域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它基于一种简单而精确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我们来了解一下DBS的原理。
DBS的治疗原理基于两个方面的作用:电刺激和神经调控。
电刺激是通过电极植入患者大脑深部的特定区域,通过电流刺激这些区域来改变神经元的活动。
神经调控是通过刺激特定区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DBS治疗的第一步是电极植入。
医生会在患者头部进行手术,将电极导线植入患者大脑深部的特定区域,通常是帕金森病的腹侧丘脑区(STN)或球部丘脑区(GPi)。
这些区域与运动控制有关,通过刺激这些区域,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接下来是电刺激的过程。
植入的电极通过连接到一个植入在患者胸部的脉冲发生器(IPG)上,该发生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调节IPG的参数,例如频率、脉宽和电流强度。
通过改变这些参数,医生可以精确地控制电刺激的效果,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
DBS的神经调控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电刺激可以抑制异常放电的神经元活动,从而减少相关症状。
其次,电刺激可以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增强或抑制特定神经回路的活动,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此外,DBS还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对神经系统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DBS治疗的优势在于其精确性和可逆性。
由于电极是植入在特定区域,只对特定的神经回路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避免对其他功能区域的干扰。
如果患者的症状改善或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可以通过调整IPG的参数来适应患者的需要,甚至可以将电极完全拆除,恢复到治疗前的状态。
然而,DBS治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限制。
手术过程有一定的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和脑组织损伤等。
此外,DBS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治愈疾病本身。
对于某些患者来说,DBS可能不适用或效果不显著。
总的来说,DBS是一种通过电刺激和神经调控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DBS是如何治疗帕金森病的?这种手术成熟吗
DBS是如何治疗帕金森病的?这种手术成熟吗帕金森病属于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是由年龄增长和基因变异所导致的颅内神经功能退行性病变。
大多数患者具有震颤僵直、运动迟缓、行动困难等症状。
长期以来,帕金森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而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深部脑刺激术(DB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给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深部脑刺激术(DBS)的概述1.什么是深部脑刺激术(DBS)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DBS)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通过在患者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延长线以及脑起搏器三部分组成,通过脑起搏器为颅内电极供电,刺激周围结构,以改善丘脑底核的运行方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2.DBS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神经回路调节: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中运动控制回路的异常活动引起的。
DBS通过电刺激患者大脑特定区域,可以调节异常的神经回路活动,从而改善运动功能。
突触传递调节:DBS的电刺激信号可以改变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
在帕金森病中,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而DBS可以通过调节突触传递,间接增加多巴胺的效应,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神经可塑性促进:DBS的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即大脑神经回路的结构和功能的可调整性。
通过长期的电刺激,DBS可以促使大脑神经回路发生可塑性改变,从而产生长期的治疗效果。
抑制异常放电: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存在异常放电活动,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DBS的电刺激可以通过抑制这些异常放电活动,恢复正常的神经信号传递,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深部脑刺激术(DBS)通过调节神经回路、突触传递、促进神经可塑性以及抑制异常放电等机制,对帕金森病症状产生治疗效果。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大脑神经活动,从而恢复运动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DBS手术的步骤1.患者的评估与选择病史和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帕金森病的发病时间、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等。
昏迷患者的神经调理治疗
昏迷患者的神经调控治疗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昏迷促醒-康复中心董月青主任世界神经调控学会将神经调控定义为: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神经调控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原先的毁损和切除而言,它重点强调的是调控,也就是该过程是可逆的,治疗参数是可被体外调整的。
它是借助植入设备(电极和泵),通往电刺激和药物来发挥作用的。
较为成熟的技术包括:脑深部刺激器(DBS)、脊髓刺激器(SCS)、骶神经刺激器(SNS)、迷走神经刺激器(VNS)等。
颅脑创伤、脑出血、脑梗塞和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均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昏迷。
昏迷是一种即无觉醒、也无认知的状态,患者表现为不能睁眼,呼叫和疼痛刺激没有应答,也就是我们家属在重症监护室探视看到患者的状态。
大部分患者经过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内一般都能恢复意识,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最终出现植物状态(俗称植物人)和最小意识状态。
如何让患者恢复意识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但是我们一直在探索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意识的方法。
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神经调控技术在这方面的进展。
第一、脑深部电刺激(DBS):又称为脑起搏器,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到控制大脑中的相关神经核团。
DBS 手术属于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术中创面小、出血量低、术后康复快等特点。
图1:术中选择和刺激靶点。
国外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即进行DBS 促醒严重脑损伤、慢性最小意识状态(MCS)以及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
MCS 的临床状态不同于PVS,他们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但有间歇的觉醒或对环境和自身的认识功能,比如他们能执行指令、表达(当然有时不够精确),能发出可理解的语言或有目的的活动。
刺激的靶点多选择脑干网状结构,基底节和丘脑的板内核(丘脑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这些结构能够弥漫性的兴奋大脑,使很多患者恢复了意识。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手术全期护理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手术全期护理
于文君;万美萍;吴明琴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5(13)7
【摘要】[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手术全期护理。
[方法]对29例帕金森病人行 DBS 治疗,加强全面细致的手术全期护理,包括术前专科化访视、术中手术配合及术后回访等,以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结果]29例病人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加强 DBS 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总页数】2页(P626-627)
【作者】于文君;万美萍;吴明琴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深部电刺激术病人手术全期护理中的应用
2.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3.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4.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5.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深部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简介脑深部高频电刺激(DBS)已经发展成为传统的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中常用的毁损手术的替代方法。
DBS已经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它具有可逆性和可调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手术的致残率。
这种手术方法最开始应用于治疗运动障碍病,常选用的几个靶点位置为丘脑、苍白球和丘脑底核。
现在DBS已经拓展到癫痫、肌张力障碍和丛集性疼痛等其他适应症;最近还用于治疗强迫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和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
DBS最近还用于其它疾病的试验治疗中,这些疾病将来可能成为新的适应症。
DBS的作用机制很复杂,可能包括细胞放电的抑制,神经递质的耗竭,阻断或兴奋抑制性环路进而功能性阻滞,在刺激部位产生类似毁损的效应等。
在动物模型中已经证实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可以产生神经保护作用,但在帕金森患者还没有得到验证。
科技的发展将会不断提高和改进高频电刺激的效果,并且在将来拓展到新的靶点和新的适应症。
脑深部电刺激的作用机制尽管DBS 正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治疗,但它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最简单的解释是根据最基本的电生理原理,DBS 通过刺激兴奋电极触点周围的神经突触或细胞体,增加刺激部位的突触投射,如最初人们刺激脑室周围灰质中的下行痛觉抑制通路来治疗顽固性疼痛。
随着DBS 在外科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也使人们对其作用机制研究的兴趣不断增加。
目前对DBS 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兴奋和抑制的双向作用。
脑深部电刺激(DBS)的适应症帕金森癫痫扭转痉挛运动障碍病丛集性头痛强迫症抑郁症肥胖和厌食脑深部电刺激DBS的临床应用前景高频电刺激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术工具,它可应用于许多不同的脑内结构,也可以用于不同的适应症。
它的低致残率和可逆性允许我们将该技术应用于毁损方法无法尝试的靶点和疾病。
这并不是说未经过仔细评估就把该方法应用病人是公正的,该方法应用前必须彻底地调查其优缺点,遵循很高的伦理学标准,尤其要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应用病人。
dbs手术 流程
dbs手术流程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是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的技术,通过将电极植入到脑深部特定的解剖核团,并长期给予一定参数的电流刺激,改善病人的症状。
dbs手术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术前准备阶段:在手术当天,手术室会安装立体定向头架,患者会被送往
CT室进行头部CT扫描。
2.电极植入阶段:首先,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然后在头颅额部进行钻孔。
接着,通过植入定向仪或机器人植入电极,并进行电生理验证,验证后确认靶点,就可以植入电极。
3.电极位置验证:在电极植入后,会再次验证电极的位置,包括术中测试和
术中影像等。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
标 及 进针 角度 。S TN靶 点 的解 剖 位 置为 x=1 l ~1 3, 及吞 咽困难 、行走 不稳等 中轴症 状较 术 前有一 定改善 。
P DR S运动 评 分和 日常 生龋 能力评 分均 显著 Y 一2 ~一 3 , z 一4 ~一 6 。患者 在 局麻下 冠状 缝 前,中线旁 术前 术后 U
维普资讯
n
m …
f % …
1
专题I 神经 科)
李立宏 高国栋 王学廉
射 心
垒 军 i 敏 创 神 经 外 科 叽 . 翦 四 军 医 大 学 唐 都 医 院神 经 外 科 ( 西安7 1 0 0 3 g )
内存提 要: 目的 研究 脑深部 电刺激 ( D BS )冶疗帕 金森病的 手术 方法和疗 效。 方法 刘具有 双侧症状 的 4 6例原发 性帕 金森病 患者 进行 同期双侧丘 脑底核 ( S T N) 电刺 激术治疗 , 采用 MR I 扫描结 合术 ・ 斗 | 微 电极记录 技术 进 行靶点 定位 ,术 前 、术后 U P DR S运动 评分评价 手术疗 效。 结果 全 部4 6 例 帕金森 病患者 术后震 颤 、 僵直 及行 动迟缓 均有 不同程度改 善 ,U P D RS 评分 “ 关”状态平 均改蒋率 为 6 3 5 % “ 开 状 态平均 改善 率为2 6 . 4 %。术后随访 1 年症状 仍有持 续性 改善 。未发 现任何严 重永久 性并 发症 。 结论 脑深 部 电刺激 术可 明显改 善帕金 森病的 主要症状 是 E t 前治疗 帕金森 病的 最佳方 法。
表1 ) 。3 8例 患者 服药 量较 术前有 较大幅 度下 降 3 5 c m 切开头皮 , 钻孔。 应 用美 国F HC公 司生 产的微 电 下降 (
神经外科脑深部电刺激术术中护理研究进展
神经外科脑深部电刺激术术中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已经用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上,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DBS手术护理问题也日渐突出,主要表现为如何缓解患者在局麻中的负性情绪等,因此本文就目前DBS手术护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后续护理研究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DBS);护理方法;负性情绪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一种经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位,在脑组织特定神经核团植入刺激电极,通过体外程控刺激神经核团,改变神经核团的兴奋性,达到改善患者相应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目的神经调控技术[1]。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等)、精神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等)、慢性疼痛等。
随着DBS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其护理问题也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为了探寻DBS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手段,国内外许多学者对DBS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大量研究,但其手段和结果各有不同[2-4]。
为了提高DB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效性,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舒适度,本文就目前神经外科DBS手术护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后续护理研究提提供理论依据。
1.脑深部电刺激术护理问题目前,DBS手术主要运用于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精神障碍的患者等,由于神经外科这些患者本身病情比较特殊极易伴发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
长年忍受疾病痛苦心理承受能力衰弱,加之对DBS手术的了不解容易加深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5],且由于DBS手术分为局麻和全麻两个阶段进行。
局部麻醉阶段患者的意识处于清醒的状态,虽然局部麻醉可以解决手术带来的疼痛问题,但是病人对手术的记忆和恐惧,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心理伤害,极易引起术后患者抑郁症加重,可能会直接影响预后效果[6]。
患者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中进行开颅以及电极测试,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为心率加快和血压波动。
dbs手术要点
dbs手术要点DBS手术要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DBS)手术已成为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
DBS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并刺激特定区域的脑部神经元,以改善病人的症状。
在进行DBS手术时,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1. 严格的病人筛选:DBS手术适用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原发性焦虑症等。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评估和筛选,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精确的定位:在DBS手术中,精确的电极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需要依靠神经导航仪、MRI或CT等影像学技术来确定植入电极的位置。
这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精确的操作技巧。
3. 麻醉和镇静:DBS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
对于部分情况,还会进行镇静以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4. 植入电极:医生会在手术中植入细长的电极到特定的脑区。
这一步骤需要医生精确地穿过脑组织,确保电极的准确定位。
一般情况下,电极会被植入双侧脑部。
5. 术后调试:植入电极后,医生会进行术后调试。
这是为了调整电极的刺激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反应,逐步调整电极的刺激强度和频率。
6. 术后康复:DBS手术后,病人需要进行恢复和康复训练。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等,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7. 定期随访:DBS手术后,病人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复诊。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调整电极的刺激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以监测病情和疗效。
8. 风险和并发症:DBS手术虽然在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脑膜炎等。
因此,在进行DBS手术前,医生需要向病人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并进行充分的知情同意。
总结起来,DBS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dbs手术原理
dbs手术原理嗨,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超级神奇的DBS手术原理呀。
DBS呢,全称是脑深部电刺激术。
你可以把咱们的大脑想象成一个超级复杂又超级精密的大工厂,里面有好多好多小车间,每个小车间都负责不同的工作呢。
这个手术就像是给这个大工厂的某些特定小车间安装了一个特殊的小装置。
大脑里有一些神经细胞,它们就像小工人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地传递信息。
可是呢,在某些疾病的情况下,这些小工人就像乱了套一样,不好好工作啦。
比如说帕金森病患者,大脑里的一些神经细胞就像是喝醉了酒的小工人,传递信息的时候摇摇晃晃,导致身体出现手抖啊、动作迟缓啊这些问题。
DBS手术呢,就是在大脑的深部,找到那些出问题的小车间所在的位置。
这就好比在大工厂里找到那些调皮捣蛋的小群体所在的角落。
医生会把一根很细很细的电极,小心翼翼地放到这个位置。
这个电极就像是一个小监工,不过它可是个高科技的小监工哦。
这个电极一旦放好,它就可以发射电信号啦。
这个电信号就像是给那些乱了套的小工人重新下了正确的指令。
你想啊,那些原本迷迷糊糊的小工人,突然听到了正确的指令,就开始慢慢恢复正常工作啦。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手抖可能就慢慢减轻了,动作也能变得灵活一些呢。
再比如说,对于一些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大脑里可能是另外一种混乱的情况。
就像有一群小工人在互相吵架,信息传递得乱七八糟的。
这个DBS的电极发出的电信号就像是一个和事佬,让这些小工人冷静下来,好好沟通,按照正常的秩序来传递信息。
这个手术可神奇了,但是做起来也不容易呢。
医生要像超级精密的工匠一样,准确地找到大脑里的那个点。
这就好比在一堆沙子里找到一颗特定的小沙粒一样困难。
而且在手术过程中,还得特别小心,不能伤到周围那些正常工作的小车间和小工人。
你知道吗,这个DBS手术就像是给大脑这个大工厂来了一次高科技的整顿。
它不是像有些药物那样,只是在身体里到处晃悠,然后间接影响大脑。
它是直接深入到大脑的核心地带,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ROSA机器人精准治疗造福癫痫患者
龙源期刊网
ROSA机器人精准治疗造福癫痫患者
作者:耿倩
来源:《科学导报》2018年第43期
7月10日,记者从山西省人民医院获悉,山西首台外科手术ROSA机器人入驻该院,并在神经外科主任吉宏明指导下,神外功能组马久红博士、张秀峰博士亲自操作下完成全省首例ROSA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手术(SEEG)。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将为癫痫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路径。
据了解,患者术前被确诊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省人民医院癫痫外科团队与山医大二院西院癫痫内科团队组织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等学科专家共同会诊,最终制订了电极植入方案。
此次手术为癫痫患者植入7根电极,术中整个定位过程由机器人完成,精度0.3~0.5mm,整臺手术用时2小时。
马久红博士说,癫痫患者中有20%~40%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对每一个顽固性难治性癫痫患者和癫痫外科大夫来说,确定致痫灶至关重要。
据统计,头皮脑电图仅可记录到皮层1/5~1/10的电位变化;皮层脑电图仍是一个从表面推测病变部位的过程;而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则通过微创外科手术,将电极放入大脑深部,全面监测癫痫的起源、扩散和症状产生,构建3D的“癫痫网络”,为癫痫外科手术提供更加精准、立体、完整的定位。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开展ROSA机器人辅助下的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术(DBS)、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SEEG)、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智能、更微创的诊疗技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庄加红【摘要】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6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身体恢复状况.结果经治疗和护理,患者震颤、僵直、行动迟缓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9例患者术后3~4 d即可正常行走;6例患者术后1~3 d出现嗜睡、烦躁、言语增多等现象,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7~10 d后症状消失;行2周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良好疗效,于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23【总页数】2页(P156-157)【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术;帕金森;围手术期【作者】庄加红【作者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日照 27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miulation,DBS)可有效改善帕金森(Parknson’s disease,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运动障碍,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当前已成为临床治疗PD的首选术式[1]。
文章选取26例我院所收治的行DBS治疗的PD患者,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选取26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行动迟缓等。
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48~82岁,平均(63.5±3.1)岁;病程2~16年,平均(10.2±1.2)年;双侧发病22例,单侧发病4例。
1.2.1 术前护理(1)术前1 d对患者及其家属行术前指导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咳痰、深呼吸等,以免术后发生肺炎或肺部感染[2]。
ROSA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精准性研究
ROSA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精准性研究杨兴旺;陶英群;金海;许峰;孙霄;王宇;徐梦婷;王俊和;费爽【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2【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辅助下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18例帕金森病和2例特发性震颤病人,均行ROSA辅助下DBS,术后复查CT,记录电极在"轴和y轴最大偏差距离和最小偏差距离,计算平均值.记录术中电极相关出血事件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20例病人术前计划植入电极39根,实际植入电极39根,其中植入丘脑底核37根,丘脑腹中问核2根.电极尖端距靶点"轴最大偏差距离2.13 mm,最小偏差距离0.09 mm,平均偏差距离(0.68±0.43)mm;y轴最大偏差距离1.50 mm,最小偏差距离0.21 mm,平均偏差距离(0.63±0.29)mm.结论 ROSA辅助下行DBS,电极植入准确,安全性高.%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and safety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assisted by 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 (ROSA) system. Methods A total of 18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and 2 essential tremor patients undergoing DBS assisted by ROSA system.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distances of electrode deviation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postoperative CT and the average distance was calculated. The intraoperative electrode related bleeding event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lso recorded. Results A total of 39 planned implant electrodes were successfully implanted in the 20 patients. Thirty-seven electrode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and 2 into the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us. The maximum deviation distance of x-axis was 2.13 mm, and the minimum was 0.09 mm, with an average of0.68±0.43 mm. The maximum deviation distance of y-axis was 1.50 mm, and the minimum was 0.21 mm, with an average of 0.63±0.29 mm. Conclusion DBS electrodes implant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ROSA system is safe and accurate in implanting.【总页数】3页(P60-62)【作者】杨兴旺;陶英群;金海;许峰;孙霄;王宇;徐梦婷;王俊和;费爽【作者单位】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10840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R742.5【相关文献】1.ROSA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越性及可行性研究 [J], 孙霄;陶英群;许峰;杨兴旺;王宇;徐梦婷;王俊和;费爽;王婷婷2.XperCT辅助PTCD精准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李善凯; 胡效坤3.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精准新辅助化疗进展研究 [J], 王坤;段鑫鑫;姚欣4.XperCT辅助PTCD精准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李善凯;胡效坤5.机械臂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精准度的研究 [J], 李建宇;任志伟;郭松;俞凯佳;胡永生;李勇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手段
常规监护 ECG+BP 体温+SPO2 有条件额外 +IBP+BIS
术前准备
诱导前 环甲膜穿刺 头皮切口+ 头架固定针处 Lido局部麻醉
非术中唤醒的全身麻醉
术前评估
相关病史 体格检查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检测手段
常规监护 ECG+BP 体温+SPO2 有条件额外 IBP+BIS
样本量不够大,有待这一方面进一步的观察。
ROSA系统是法国可将 手术计划系统、导件系
统整合于一体的新一
ROSA
Medtech公司研发的, 航功能、器械定位和软 代手术机器人
可快捷、精确 、安全进行D
BS手术
降低对医师安 装头架的技术 要求,减少因 安装头架导致
的误差
参照CTA进行手 术路径个性化设 置,不再局限于 传统入路,有助 于避开血管和重
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
仪器 设备 诱导/急救药物 急救设备
非术中唤醒的全身麻醉-术前准备
非术中唤醒的全身麻醉-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
除颤仪术前检验
动脉穿刺
非术中唤醒的全身麻醉-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
镇痛药 镇静药 肌松药 止吐药 抗胆碱药
可视气管插管
术中维持
七氟烷 瑞芬太尼
术后观察
常规术后随访 对症治疗相关
并发症
2015年 逐步积累技术经验
59-82例 73-88例
2016年 我院引进ROSA
2017年 被授权成为亚太区域唯一的ROSA辅助 DBS手术培训基地
2018年 全面开展全身麻醉下ROSA-DBS手术
28 6
87
73
60
59
手术量逐 年递增, 精益求精, 团队力量 不断增强
帕金森病
梅杰综 合征
特发性 震颤
手术时间漫长5~8h,长时间的体位固定制动
患者焦虑、恐惧,不适感增加
局麻药失效
疼痛刺激增加
增加术中体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
增加并发症风险
影响电极靶点精确定位
切皮
钻孔
电生理 宏刺激
放置电极 脉冲发生器
安装立体 框架
术中MRI 计算靶点
长时间的术程同时也增加手术相 关费用 违背快速康复减少应激和创 伤的ERAS理念
预后
手术时间
GADBS
精确度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15 Oct;28(5)《深部脑刺激麻醉研究进展》 结论中提到:如果绝对需要,用选择的药物进行全身麻醉仍然可以使 DBS手术成功。
Clin Neurophysiol 2012 Dec;123(12)《深部脑刺激:清醒和麻醉患 者丘脑底核电生理活动》结论:在氯胺酮麻醉方案下,MER引导下双侧 STN-DBS治疗晚期PD是可行和可靠的。意义:对于那些因临床原因不 接受“清醒手术”的患者,如过度恐惧、合作不力或严重的“停药”影
癫痫
适
应
强迫症 抑郁症
症
肌张力 障碍
抽动秽语 综合征
局麻条件下很难配合手术
麻醉管 理复杂化
影响手术 进程和精确度
舒适度 疼痛
立体框架的安装
整个手术期间的 和固定 体位固定状态 切皮、颅骨钻孔
清醒
血流动力学波动
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如直立性低血压、 过度出汗、便秘、失禁 和自主神经不稳定 伴呼吸功能障碍 可导致肌肉运动 不协调以及恶 心和呕吐
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皆作用于阿片类受体, 理论上并不影响皮层-基底神经节环 路的信号传递。
镇静药
丙泊酚通过作用GABA受体发挥镇静作 用,能够影响皮层-基底神经节环路的信 号传导,但其时量相关半衰期小于4min, 在诱导时应用丙泊酚并不影响术中电生 理信号的识别。 《丙泊酚降低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神 经元群兴奋活性》结论:异丙酚可导致 stn神经元活性显著降低,从而干扰stn 边界的mer识别。但是,在停止给药后 不久,活动就恢复到基线。因此,异丙 酚可以安全地使用,直到为DBS微电极 记录前。
术前评估
相关病史 体格检查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检测手段
常规监护 ECG+BP 体温+SPO2 有条件额外 +IBP+BIS
术前准备
诱导前 环甲膜穿刺 头皮切口+ 头架固定针处 Lido局部麻醉
心血管系统
相关病史(既往、现病史、用药史、手术史等)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包括心彩 Holter等)
G A— B S
DBS相关概念
DBS的发展 局麻清醒下ROSA-DBS的局限性
ROSA-DBS的精准麻醉管理 GA-ROSA-DBS总结
指将电机植入患者脑内,利 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其大脑深 部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 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相应 神经方面的症状
与永久性不可调节和不可逆 损伤大脑的一些治疗方法 (毁损或放疗)不同,DBS并 不 破坏大脑结构,可以允许 今后的进一步治疗
Goldman评分 MET分级
确定麻醉方案
术 前 评 估
Goldman评分
MET分级
呼吸系统
相关病史(既往、现病史、用药史、手术史等)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包括肺功 能检查等)
评估气道
确定麻醉方案
术 前 评 估
LEMON法则
麻醉方式的选择
术中唤醒
非术中唤醒
监测手段的选择
术前评估
响,可建议全身麻醉。
World Neurosurg 2017 Oct;106《睡眠机器人辅助下丘脑底电极植 入术提供了与清醒手术相同的临床改进和治疗窗口》结论:在睡眠状态 下,机器人辅助植入STN-DBS电极(精确识别STN和定位DBS导联)
可获得与清醒手术相同的运动结果和治疗窗。
ROSA-DBS的精准麻醉管理
我国1999年引进DBS
1999年
美国1997年 FDA批准DBS治疗帕金森病
Benabid在1987年成功用 DBS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 帕金森病震颤
人们开始利用DBS 治疗顽固性疼痛
1997年
1987年
上世纪 60年代
DBS
6-50例 28-42例
2014年 我院开始 开展DNeurol Sci 2018 03;45(2)《术中镇静对脑深部刺激手术疗效的 影响》1阶段手术平均时间为393±54.1分钟
常用局麻药的理化性质和麻醉作用
J. Neurosurg. 2017 Aug;127(2)《“清醒”和“睡眠”深部脑刺激术 的并发症率、停留时间和再入院率》虽然得出了清醒和睡眠两组在不良 事件、住院服务水平和30天再入院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的结论,但由于
要神经核团
与微电极记录 与宏刺激结合 ,保证精准、
高效
可实现最小路 径 0.1 mm 微移动,减少 人为操作误差
手立 减时术体少间时框患<间架者0.<安不52h装适h
立体框架安装 时间<0.5h
大大提高精确 度,缩短手术
时间
与清醒状态下DBS手术比较 全麻药物对术中电生理信号是否有影响?
与局部麻醉下DBS手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