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第六讲 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 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1)尊孔读经 袁世凯倡导复古
• 1913年,袁政府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 • 1914年,又下令全国一律行祀孔典礼。 • 严复:《导扬中华民国立国精神建议案》: “忠孝节义,久为古人所倡导,应以此 四端为中华民国立国精神” 。
康德
(4)从

“新民”到“立人”:对人的解放的发
• 梁启超 “新民说”: “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 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新民”只是手段,强国 才是目的:梁启超“新民”的 意义只是为国家制造更合格的 建设者和保卫者,而不是造就 人格独立、精神自由、个性全 面发展的人.
(5)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2、经济上: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 • • • • • • (1)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 张謇:“棉铁主义” 孙中山的造路救国、“实业计划” (2)民族资本快速发展:“黄金时代” (3)社会经济二元化扩大 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异进一 步拉大
3、文化思想上:走向复古
• 民国初年的文化危机
袁政府提倡尊孔
• 教育上:恢复学校读经 • 道德上,提倡孔教道德,鼓吹三纲五常 • 礼俗上,恢复祀孔、封圣仪式和跪拜礼, 并设立“圣节”纪念孔子 • 经济上,北洋政府在财政上支持尊孔活动 • 法律上,要求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孔教为国 教
尊孔思潮
• 孙中山:“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 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 民。” • 1912年10月,陈焕章、沈曾植在上海发 起成立孔教会,以“昌明孔教,救济社 会” 为目的。
• 陈独秀:“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
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 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 以 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 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 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 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 的社会文学。”
• 原因:救亡压倒(超越)启蒙 中体西用与“体用二分”: 自"五四"以来,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就体现 在启蒙与救国的双重性上。启蒙即以西方之文明 (科学与民主)启中国之蒙昧,从而使之现代化; 救国源于当时的"西方"文化强权话语给中国文化带 来的颠覆性、侵略性危险,为葆有民族生存活力, 知识分子被迫拒斥西方。这种接纳与拒斥的心态, 使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充满世纪性苦涩:要保持民族 独立必须学西方,而学西方则有可能被西方权力话 语所左右,因此,只能"中体西用",以保持民族之 本。
1、政治上:走向倒退
• 民国初年的复辟:袁世凯称帝 “我大总统何苦以千金之躯,为众矢之 鹄,舍磐石之安,就虎尾之危,灰葵藿之心, 长萑苻之志。启超诚愿我大总统以一身开中 国将来新英雄之纪元,不愿我大总统以一身 作过去奸雄之结局。”他恳切要求袁“稍捐 复古之念,力为作新之谋”。 ——梁启超
北洋时代:一国三公
(3)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题:人的解放

陈独秀:“解放云者,脱
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成其自 由自主之人格之谓也。”
• 具体是:“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
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 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 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 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言从隶属他人之 理。”
• 观点:西方的物质文明已经破产,而中国 文化有许多优点,是“调剂”西方文化的 良药。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用它去解救 西方文明的危机,是中国人的责任。
4、外交上:民族危机加深
• 边疆危机 • 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 • 1910《日俄密约》:日俄划定两国在内蒙古 的势力范围; • 英国觊觎西藏; • 善后大借款:通过政治借款控制中国内政; • 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陈独秀认为有这三种思想为基本价值观 点,再加上专制政治、一统学说,中国人 的强梁敢进精神从根断绝。人人做君子、 神仙、看破红尘的智者,遁世、逃禅。无 人以独立人格,为争取民主的权利而斗争。 这是中国未能实现民主的根本原因。所以 要启蒙,号召人们觉醒。
(3)文学革命
• 内容:批判旧文学和文言文,提倡新文学 和白话文 •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开风气变思想举例 蔡元培的征婚条件(1898): 不缠足;识字;男不娶妾;男死后女 可再嫁;夫妇不合时可以离婚。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 • • • (1)提倡民主和科学 (2)批判孔学,反思传统文化 (3)文学革命 (4)改造国民性
(1)提倡民主和科学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 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 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 为什么优良的民主政治体制 在欧美行的通,而在中国却屡遭 失败? •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 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 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 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批判孔学,反思传统文化 • 陈独秀反思传统文化: “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 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 事,惟此为大已!” “老尚雌退,儒崇礼让,佛说空无。义 侠伟人,称以大盗;贞直之士,谓为粗横。 充塞我民精神界者,无一强梁敢进之思。 惟抵抗之力,从根断矣。”(《抵抗力》)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第785页
20世纪初重视国民素质的例子: • 严复:“三民主义”:鼓民力、开民智、 新民德 • 梁启超:开明专制、新民说 • 孙中山:革命三期(军政、训政、宪政) •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 • 启示:要对国民进行长期而广泛的教育和 启蒙工作。
二、 新文化运动开路
• 1、何谓开路?
• 反对文学革命:辜鸿铭、章士钊 “独文化之为物,其精英乃为少数人之所独擅, 而非士民众庶之所共喻”。 《甲寅》:“文字须求雅驯,白话恕不刊布”。 PK 《国语周刊》:“欢迎投稿,不取文言”。
(4)改造国民性
• 国民性:一国国民占主导地位的性格特点。或者 是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 • 陈独秀: 将国民性与奴隶性对称,强调要打破奴隶道德, 认为合格的国民不仅要有“政治之觉悟”,更重 要的是要有“伦理之觉悟”,这是“最后觉悟之 最后觉悟”。 要打破国民的奴隶性,进行“道德革新”, “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群”。
孔教会的成员:
• 清末的改良人士,如康有为、麦孟华、陈焕章等; • 封建文学名士,如陈三立、王锡蕃、张尔田,以 及著名的翻译小说家林纾等; • 清朝遗老,如梁鼎芬、沈曾植等人; • 孔氏家族成员,如孔令贻、孔祥霖、孔祥柯等。
(2)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 • • • 西方的没落与东方文化救世论 代表人物: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军阀分裂时期,北京中央政府始终动 荡不定。前后共有7人任国家总统或临时执 政,其中1人是两次出任,实际上是8任国 家元首。除此之外,有4个摄政内阁,在短 暂的过渡期管理政府。在此期间,共出现 24届内阁,5届议会或国会,至少有4部宪 法或基本法„„要以清晰简明的方式来论 述此时北京复杂烦乱的政情,是非常困难 的。 ——《剑桥中华民国史》
• 新文化运动以磅礴的气势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及其伦理道德,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思 想界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中极大地破除了封建 主义的束缚,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大解放。这个思想解放的潮流,促使人们加紧 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从而为中国的先进知识 分子迅速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老尚雌退:道家 • 道的基本规律是对立转 化 :“反者道之动”
• 得道的秘诀—守弱:“弱者道之用”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 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消极影响:道家让人守弱,退让,导致人 们明哲保身,少说为佳;事不关己,高高 挂起。
• 儒崇礼让:儒家
• 内圣:仁,为内在修养境界; • 外王:礼,为外在行为准则。 内圣就要修身。子曰: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 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分亲疏), 尊贤之等(依等级),礼所生 焉”。
第六讲 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 • • •
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1、辛亥革命失败的促动 2、新文化运动开路 3、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4、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主流思潮地位的确 立
一、辛亥革命失败的促动
• • • • • • 民国初年的中国国情 政治上:走向倒退 经济上: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文化思想上:复古思潮泛滥 外交上:民族危机加深 国民素质:教育水平和政治觉悟比较低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 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 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 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 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 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 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 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 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 号。” •
5、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性质 • (1)何谓启蒙
启蒙即普及新知识、新思想,使人摆脱愚 昧和落后状态. 近代中国的启蒙即以西方之文明启中国之 蒙昧,从而使之现代化.
(2)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任务和特点
任务:
• 第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第二是实现现代化
特点: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爱国精神 • 充满变革精神
——《杨昌济文集》,第200页
• 莫理循(1914):“看不出民国时代的中 国人,同15年前我们所知的中国人有什么 差别”。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第314页
• 严复致莫理循信:“按目前状况,中国是 不适宜于有一个像美利坚共和国那样完全 不同的、新形式的政府的。中国人民的气 质和环境将需要至少30年的变异和同化, 才能使它们适合于建立共和国”。
5、国民素质:教育水平和政治觉悟较低 • 民初国民素质与政治变革未能同步提高 另类“龟兔赛跑”:中华民国(“兔”)
建立了民主政体,但国民(“龟”)的教育 水平和政治觉悟提高较慢,难以适应民主共 和的要求。
• 杨昌济(1914):“吾国近来变革虽甚为 急激,而为国民之根本思想者,其实尚未 有何等之变化。正如海面波涛汹涌,而海 中之水依然平静。”
北洋军阀 直系 皖系 奉系
直系军阀冯国彰
皖系军阀段祺瑞
奉系军阀张作霖

直皖奉系之外,还有西南军阀:滇系军阀首 领唐继尧,桂系军阀首领陆荣廷。粤系军阀首领 陈炯明、龙济光等,湘系军阀首领谭延闿、汤芗 铭。四川军阀刘存厚、刘湘、刘成勋、王陵基、 熊克武、杨森、邓锡侯等。 • 军阀割据之害:“凡拥兵数千、号为师旅长者, 皆得盘踞县邑,以为采地,大或连城数十,恣肆 其间,兵力所至,闾里为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 陈独秀:“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内涵 • “民主”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政体,而且还 是一种与国民的“自觉与自动”相关的文 化,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态 度。 • 科学不仅仅限于自然科学研究、新技术技 艺的试验或创建、新的创造发明,而且要 反对主观武断、愚昧无知、迷信盲从,坚 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理性 主义,勇于追求真理。
外王讲治国平天下:天下有等级秩序,以礼 维系;克己复礼;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消极影响:儒家提倡个人行为要遵从礼节
和秩序,从而缺乏一种改变现实的动力。儒家强 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妇等名份 观念就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统治与服从关系。
• 佛说空无:佛教
佛教主张信徒以慈悲为本, 忍辱为行。对于名利、五欲六 尘,是远而避之,决不贪婪。 消极影响:一些人看不惯 现实,又无力改变,于是接受 佛说,看破红尘,达到自我调 节的目的。
• 鲁迅: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和性格上的痼疾, 都是封建蒙昧主义禁锢的结果。传统文化 的最大弊端就是扼杀人的主体意识,把人 变得愚昧、麻木、盲从、落后。 • 长于批判的鲁迅: “要面子”(孔乙己)、 “愚弱”(华老栓)、“麻木”(闰土)、 “精神胜利”(阿Q)。
• 鲁迅提出“立人”主张 “欧美之强”的“根柢在人”,“是故 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 而张精神”—鲁迅:《文化偏至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