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辨析
中考重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辨析
![中考重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307e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a.png)
中考重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辨析中考重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辨析一、引言现代汉语中,词语的辨析是学习者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由于词语间的差异非常微妙,很容易造成使用错误。
本文旨在帮助中考考生理解和正确运用一些常用词语,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词语辨析1. 看/看见/看到这三个词语都和“看”的动作有关,但在使用时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 看:强调动作本身,比如看书、看电视。
- 看见:强调看到了某个事物或者人,比如看见了朋友。
- 看到:强调看到某个位置或者范围,比如看到了一只小鸟飞过。
2. 想/想要这两个词语都表示“希望得到某种东西”,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别。
- 想:强调内心的愿望和思考,比如我想去北京。
- 想要:强调对物质的需求,比如我想要一杯咖啡。
3. 喜欢/爱这两个词语都表示对某个事物或者人的喜爱,但程度上有所不同。
- 喜欢:表示对某个事物的好感,比如我喜欢唱歌。
- 爱:表示深厚的感情,比如我爱我的家人。
4. 朋友/同学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人之间的关系,但在使用时有所区别。
- 朋友:表示亲密的关系,比如我有很多朋友。
- 同学:表示共同学习的关系,比如她是我的同学。
5. 高兴/快乐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人的心情愉快,但表达的方式和程度有所差别。
- 高兴:表示心情愉快或者满意,比如我很高兴见到你。
- 快乐:表示非常愉快和幸福,比如他过着快乐的生活。
6. 聪明/聪慧这两个词语都表示智慧的表现,但含义稍有不同。
- 聪明:指智力过人,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他很聪明,学习很快。
- 聪慧:指智商高,能够灵活运用智慧处理问题,比如她很聪慧,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
7. 认真/严肃这两个词语都表示态度端正和行为认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 认真:表示做事认真负责,比如他对工作很认真。
- 严肃:表示态度庄重和严肃,比如老师在上课时一向很严肃。
8. 健康/健壮这两个词语都表示身体的状态,但概念不一样。
- 健康:指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良好,比如她很健康,从不生病。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0ef72b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0.png)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1.新鲜/新奇:新鲜指刚刚出现或刚刚摘取的,还没有过多的接触和处理;新奇指令人感到奇特、独特,比较罕见。
2.先进/先锋:先进指在某个方面更为发达和先进;先锋指在某个领域中走在最前面,具有领导地位。
3.明亮/光明:明亮指亮堂、明朗的状态;光明指灿烂、明亮、光明照耀。
4.难看/丑陋:难看指不美观,不好看;丑陋指非常难看,形象糟糕。
5.美丽/漂亮:美丽指外貌或事物的美好、动人;漂亮指外貌漂亮、出色,让人喜欢。
6.贫穷/贫困:贫穷指生活水平低,经济状况差;贫困指生活条件极度贫困,缺乏基本生活资源。
7.清晰/明朗:清晰指事物清楚、不模糊;明朗指清晰明了、明亮。
8.热情/热烈:热情指热忱、热心,态度热情;热烈指热情高涨、热烈激动。
9.完整/完全:完整指没有缺失、完好无损;完全指没有任何遗漏、彻底。
10.爱戴/敬爱:爱戴指对某人深深地爱护、尊敬;敬爱指对某人非常尊敬和敬仰。
11.普通/平凡:普通指一般、常见;平凡指非常普通、没有特别之处。
12.广阔/辽阔:广阔指体积大、范围广;辽阔指没有边界的宽广。
13.友好/和善:友好指对待人态度友好、友善;和善指待人温和、和蔼。
14.古老/古代:古老指存在很长时间的、年代久远的;古代指历史上较早的时期。
15.冷静/冷淡:冷静指头脑清醒、不冲动;冷淡指对人态度冷漠、不热情。
16.慷慨/大方:慷慨指对人表达慷慨大方的态度;大方指不吝啬、慷慨大方。
17.大胆/勇敢:大胆指做事果断,不怕冒险;勇敢指有胆识、不畏惧。
18.长远/长久:长远指时间跨度长,对未来有影响;长久指时间持续时间长。
19.易懂/易解:易懂指容易理解、领悟;易解指容易解释、阐明。
20.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千姿百态指形态多样、变化多端;形态万千指形态非常多样。
21.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心照不宣指心意相通,不需言表;心领神会指心灵相通、默契无言。
22.表达/表现:表达指以语言或行动表露出来;表现指在外界反映或体现。
什么是词语的辨析
![什么是词语的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607f5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0.png)
什么是词语的辨析?词语的辨析是指对于意义相近或相似的词语进行区分和比较,以便选择和使用正确的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词语的辨析在语言学和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词语的辨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词义区别:词语的辨析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它们的词义区别。
有些词语在意义上非常相近,只有细微的差别。
例如,“happy”(快乐)和“joyful”(喜悦)都表示高兴的情绪,但“happy”更广泛,而“joyful”更强调内心的喜悦。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
2. 语气和情感: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所传递的语气和情感。
有些词语可能在意义上相近,但在语气和情感上有所差别。
例如,“angry”(生气)和“furious”(愤怒)都表示愤怒的情绪,但“furious”更强烈和激烈。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来表达所希望传达的语气和情感。
3. 语域和用途: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在不同语域和用途中的使用情况。
有些词语在正式场合中更常用,而其他词语在口语或非正式场合中更常用。
例如,“examine”(检查)和“check”(查看)都表示查看或检查的意思,但“examine”更常用于正式场合,而“check”更常用于口语或非正式场合。
根据具体语境和用途的要求,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
4. 搭配和习惯用法: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特定的习惯用法,使用其他词语可能不符合语言习惯。
例如,“make a decision”(做决定)是一个习惯用法,使用其他动词如“take”或“form”都不太符合语言习惯。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熟悉常用的搭配和习惯用法,选择适当的词语。
5. 同义词和反义词: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与同义词或反义词的关系。
有些词语与同义词或反义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我们需要考虑它们的细微差别以选择合适的词语。
最全词语辨析456组
![最全词语辨析456组](https://img.taocdn.com/s3/m/e951afabbe23482fb5da4c7f.png)
最全词语辨析456组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B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词语辨析方法
![词语辨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f8f4a265ce050876321393.png)
词语辨析方法辨析词语的方法:一、辨词义轻重。
二、辨范围大小。
三、辨感情色彩。
四、辨语体色彩。
五、辨具体概括。
六、辨侧重方面。
七、辨搭配对象。
八、辨词性和语法功能。
同义词语辨析主要是辨析以下三个方面:1、意义方面的差别(1)表现重点不同。
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
“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
“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
“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
“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
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
“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
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
“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
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3)语意轻重不同。
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
“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如“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
“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
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如“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
“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如“党纪国法不容违犯”。
“违抗”强调对抗、抗拒,是蓄意的行为,性质恶劣,如“胆敢违抗政府法令的人,定将受到严惩”。
2、色彩方面的差别(1)感情色彩不同。
有的同义词它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态度却不相同,也就是感情色彩不同。
词语辨析(适用公考)
![词语辨析(适用公考)](https://img.taocdn.com/s3/m/368a73b369dc5022aaea0076.png)
词语辨析1.攫(jué)取:掠夺。
攫,抓,夺。
2. 寒伧(chen):寒酸,破陋.贫穷.不体面。
3. 艳羡:十分羡慕。
4. 自惭形秽: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形秽,形态丑陋,引申为感到自身的缺点或者不足。
5. 面面相觑(qǜ):互相望看,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偷看。
6. 怨天尤人:指遇到不顺心的是时责怪别人。
尤,责怪.归罪。
7. 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
沽,买。
8.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9. 尴尬: 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②(神色.态度)不自然。
10. 惬(què)意:满意.称心.舒服。
11. 癖(pǐ)好: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
12. 咂摸(zā mo):仔细辨别。
13.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4. 弥留:病重将死。
15. 敕(chì)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16. 不经之谈:不合情理,近乎荒诞的言论。
17. 放诞:放纵,不守规范。
18. 嫡(dí)亲:血统接近的(亲属)。
19. 乖张:偏执.不驯服.与众不同。
20. 犄角之势:把军队分驻几处,作战时互相支援,这种形势叫做“犄角之势”。
犄角,原指捕鹿的时候,有人抓住鹿的角,有人扭住鹿的脚,协力合作。
21. 国色天香:形容美丽出众。
22. 萍水相逢:像浮萍在水面上碰着一般,偶然见面。
23. 诟(gòu)骂:辱骂。
24. 汗涔涔(cén):形容汗水不断的流下。
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25. 窥伺(sì):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
(多含贬义)。
26. 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前精神忽然兴奋的现象,也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的现象。
29.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
30. 悲恸(tòng):非常悲哀。
31.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32. 谂(shěn)知:深切体会,深知。
成语辨析
![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06d439a32d7375a4178033.png)
成语辨析
1、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鱼龙混杂
2、扞格不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3、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辨析:背道而驰和“南辕北辙”、“分道扬镳”;都有“彼此相反”的意思。
但“南辕北辙”一般比喻“人的行动和目的恰好相反”。
背道而驰没有此意;“分道扬镳”比喻各自向不同的目标前进。
4、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5、轻率上马:没有考虑成熟,就开始了
6、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
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7、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是”的意思;察:仔细看,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词语辨析
1、拓展——扩充
a)拓展表示范围的扩大
b)扩充表示内容的增加。
词语辨析技巧
![词语辨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56042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7.png)
词语辨析技巧词语辨析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项关键技巧。
在汉语中,由于字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存在较多,因此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词语成为了一项必备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辨析和运用词语。
一、字义区别在辨析词语时,首先要注意它们的字义区别。
有些词语虽然发音相同或相近,但含义不同。
比如,“前进”和“进前”虽然字面上看很接近,但前者意为向前行进,而后者则表示进入前面的事物或地方。
再比如,“幸福”和“幸运”,前者指的是一种满足和愉快的感受,后者则强调偶然得到的好运气。
二、词性区别除了字义区别之外,词性也是词语辨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词语虽然发音相同或相近,但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也不同。
比如,“忙”和“忙碌”,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因此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也有所差异。
“忙”用于形容人的状态,如“他很忙”,而“忙碌”则表示具体的行动,如“他忙碌地工作”。
三、语义辨析在辨析词语时,还需要注意它们的语义差异。
有些词语在字义上很接近,但语义上却有细微的区别。
比如,“喜欢”和“爱”,前者表示对事物的好感,后者则表示更深厚的感情。
“喜欢”可以用于描述对于物品、活动等的简单喜好,而“爱”则通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四、语境辨析除了字义和语义的区别,词语辨析还需要考虑语境。
有时候同样一个词语,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高兴”一词,它既可以表示心情愉快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对于某件事情的支持和赞同。
“高兴”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会有细微的区别。
五、辨别词性辨析词语还需要注意词性的不同。
比如,“检查”和“检验”,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
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意义来判断应该使用哪个词语。
总而言之,词语辨析技巧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通过理解词语的字义区别、词性区别、语义辨析和语境辨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词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读者在词语辨析方面有所启发和帮助。
辨析词语的几种基本方法
![辨析词语的几种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3dcdc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4.png)
辨析词语的几种基本方法词语辨析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首先需要辨别词语的确切含义,把握其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
下面就针对这些方面作以具体的阐释。
1.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有些词语表面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准确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我们知道“至”与“止”是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语境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2.辨析词义的轻重有些词语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
“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
再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这句中“造诣”一词使用不当,显然“造诣”在这里词义太重了。
3.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词语的适应对象和范围往往有一定的限制,在运用中要特别注意。
如“爱戴”用于对上,如“XXX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如“老师爱护学生”。
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4.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如“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如“交流思想或经验”。
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如“阳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条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如“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词语辨析与词语运用
![词语辨析与词语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e70f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6.png)
词语辨析与词语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正确使用和辨析词语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词语辨析与词语运用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语言技巧。
一、词语辨析1. 同义词辨析同义词是指在表意上相近或相同的词语,但在用法和语义上有细微差别。
例如,"勇敢"和"英勇"都表示勇敢的意思,但"勇敢"更侧重于平时的行为,而"英勇"则更多用于形容在困难、危险或战斗中表现出的勇敢。
合理运用这些同义词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
2. 近义词辨析近义词是指在某些方面含义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例如,"忧郁"和"悲伤"都表示情绪低落的状态,但"忧郁"更强调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沉重,而"悲伤"则更侧重于外在事物引发的情感。
正确使用近义词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
3. 反义词辨析反义词是指意义上完全相反的词语。
例如,"善良"和"邪恶"、"长"和"短"等。
在表达时,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词语运用1. 词语搭配词语的搭配是指在句子中使用词语时,要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固定的短语或惯用语。
例如,"齐头并进"、"五湖四海"等。
合理的词语搭配可以使语言更加地道和流利。
2. 语态和时态的运用在表达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境使用正确的语态和时态。
例如,对于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应使用一般现在时;对于已经完成的动作,应使用完成时等。
正确运用语态和时态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明确。
3. 词义拓展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可以通过词义拓展来丰富表达。
例如,"美丽"除了形容人和事物的外貌之外,还可以用来表示思想、观点等方面。
合理地进行词义拓展可以使表达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词语辨析方法
![词语辨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dd7f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8.png)
词语辨析方法一、引言词语辨析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它帮助我们弄清词汇之间的差异,提升我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词语辨析方法,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上下文法上下文法是一种通过观察词语周围的语境来进行辨析的方法。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仔细阅读词语所在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观察该词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情况,是否有固定搭配;最后,要注意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是否有差异。
通过对上下文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词语。
三、词源法词源法是一种通过研究词语的起源和演变来进行辨析的方法。
每个词语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了解词语的词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当我们遇到两个相似但含义不同的词语时,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其他相关资料,了解它们的词源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差异,从而进行辨析。
四、反义法反义法是一种通过对比词语的反义词来进行辨析的方法。
当我们遇到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时,可以通过查找它们的反义词,从而理解它们的差异。
例如,当我们要描述一个人感到害怕时,可以选择使用"害怕"或"恐惧",这时可以通过查找它们的反义词"勇敢"和"胆怯"来进行辨析,选择最适合的词语来表达我们的意思。
五、用法比较法用法比较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词语在用法上的差异来进行辨析的方法。
当我们遇到类似的词语时,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例如,"看"和"看见"都可以表示观察或感知,但它们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看见"通常表示偶然的、突然的感知,而"看"则可以表示有目的地观察或观看。
通过对这种差异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两个词语。
六、语义对比法语义对比法是一种通过对比词语的语义来进行辨析的方法。
词语辨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词语辨析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5f590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e.png)
词语辨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词义辨析1. 客观与主观客观指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意识支配的事物或情况,主观指个人的主观意识和感受。
例句:他的观点很客观,没有个人情感的干扰。
2. 现实与虚幻现实指真实存在、可感知的事物或情况,虚幻指不存在或无法真实感知的事物或情况。
例句:她的梦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不是一种虚幻的幻想。
3. 乐观与悲观乐观指积极向上、看问题积极的一种心态,悲观指消极厌世、看问题消极的一种心态。
例句:面对挑战,他一直保持乐观的态度,因而成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4. 快乐与幸福快乐指暂时的高兴或愉悦的心情,幸福指终身或长期获得的满足和喜悦。
例句:她觉得幸福就是能够和家人一起度过每一个快乐的时刻。
1. 同音词同音词指发音相同但字形不同的词。
例句:我正在写一篇作文(zuòwén),不小心把书写成了作闻(zuòwén)。
2. 同义词与反义词同义词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反义词指意思相反的词。
例句:他的说法与事实相符(tóngfú),而她的说法与事实不符(bùfú)。
3. 组词与短语组词指由两个或多个字词组合而成,具有新的含义的词,短语指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成的固定搭配。
例句:这个成语是由三个字组成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义,但整个成语的意思并不等于每个字的意思相加。
三、词语用法辨析1. 形近词的用法形近词指字形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
例句:他觉得自己处于一个麻烦(máfan)的境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同一个词的词性不同,对句子的表达和理解有一定的影响。
例句:他在学校当老师(名词),教授数学知识给学生们。
3. 词语搭配辨析词语的搭配要符合语法和习惯用法,不同的词搭配会造成不同的意义表达。
例句:在这个句子中,使用“筑起希望”(zhù qǐ xīwàng)和“建立希望”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四、词源辨析1. 同源词同源词指源自同一个词源的词,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意义。
词语辨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词语辨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cde7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5.png)
词语辨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词语的准确运用是语言表达的关键,而词语辨析则是确保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用法非常相似,但又有微妙区别的情况。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辨析这些词语,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方法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方法:1. 词义辨析法词义辨析法是通过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进行词义辨析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再通过对应的释义进行比较。
例如,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是混淆"买"和"购买"这两个词。
"买"强调行为的动作,而"购买"则强调购买行为的目的和手段。
因此,根据具体的语境,我们可以选择使用"买"或"购买"来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2. 用法辨析法用法辨析法是通过比较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观察词语的常见用法和搭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
例如,"疑问"和"怀疑"是两个常被混淆的词语。
"疑问"是指对某件事情提出问题或表示不确定,而"怀疑"则指对某件事情持怀疑态度。
因此,在使用这两个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3. 成分辨析法成分辨析法是通过比较词语的内部成分差异来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有时候,一个词语可能包含不同的成分,而这些成分的差异会导致词义的不同。
例如,"快乐"和"欢乐"是两个常被混淆的词语。
"快乐"强调个人的感受,是一种内心的愉悦;而"欢乐"则强调外在的喜庆气氛,通常与他人共同分享。
因此,在选择词语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表达需求,确定合适的词语。
4. 语义辨析法语义辨析法是通过比较词语的语义关系来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
![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4958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4.png)
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辨析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词语,可以准确地传递思想,避免歧义和误解。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词语辨析的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流畅性。
一、词义辨析1. 词义对比:对比两个或多个词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例如,常见的对比有:坚固和稳固、优秀和卓越、爱和恋等。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词的意义差异,从而选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2. 研究词源:了解词语的来源和演变过程是辨析词义的有效方法。
有时,同一词在语义上可能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它们源自不同的语言或文化,并经过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通过研究词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用法。
3. 反义辨析:通过对比某个词的反义词,来理解和弄清该词的具体含义。
例如,当我们对一个词的意义感到困惑时,可以寻找它的反义词进行对比,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词的含义。
二、用法辨析1. 语境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能承载不同的含义。
通过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具体含义和用法。
尤其是一些多义词或词义较为模糊的词汇,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具体辨析。
2. 搭配分析:不同的词语有着各自的搭配习惯。
通过研究某个词的常见搭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例如,"make a decision"和"takea decision"虽然在字面上很相似,但在实际使用中有着不同的搭配习惯。
3. 语域分析: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和语域中的使用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有些词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的频率和习惯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词语辨析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语境和语域。
三、资源参考1. 词典和工具书:词典是词语辨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查阅词典,可以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用法和搭配等信息。
在使用词典时,可以参考各个词语的定义、例句、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内容,帮助准确选择合适的词语。
(完整版)词语辨析大全
![(完整版)词语辨析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3989480f18583d048645945.png)
词语辨析大全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0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词语辨析方法
![词语辨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137a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d.png)
词语辨析方法词语辨析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关键之一。
正确地使用词语,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生动,并且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意思。
然而,由于汉语词汇丰富多样,很多词语在意义上存在微妙的差别,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准确的辨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方法。
一、对比辨析法对比辨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词语的差异来准确使用它们。
例如,“明显”和“显然”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事物明显,但是“明显”更加强调直观上的明显,而“显然”则强调根据事实或逻辑推理可以明显看出。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二、语境辨析法语境辨析法是指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词语的具体含义。
有时候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辨析。
例如,“发展”这个词语在经济学中指的是经济的增长和进步,而在生物学中则指生物体的生长和变化。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语的含义。
三、词源辨析法词源辨析法是指通过词语的词源来确定其含义。
很多词语的含义和词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了解词语的词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们。
例如,“学问”这个词语的词源是“学”和“问”,意思是通过学习来寻求答案。
因此,“学问”一词强调的是通过学习和探索来获取知识的过程。
四、用法辨析法用法辨析法是指通过词语的常用搭配和习惯用法来确定其含义。
有些词语在特定的搭配中才能够发挥其准确的含义,因此需要注意其常用搭配。
例如,“逐渐”和“渐渐”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事物逐步发展的过程,但是“逐渐”更加正式和书面化,常用于正式场合;而“渐渐”则更加口语化,常用于口语交流中。
五、词义辨析法词义辨析法是指通过对词语的具体含义进行辨析来准确使用它们。
有时候一个词语会有多个含义,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含义。
例如,“发展”这个词语除了指经济的增长和进步之外,还可以指事物的演变和进化。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含义。
总之,词语辨析是语言运用的重要环节,正确地使用词语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生动。
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2fe0015f0e7cd184253651.png)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词语辨析窍门
![词语辨析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f59475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1.png)
词语辨析窍门词语辨析是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常遇到的问题。
有时候,本质上相通的两个词语却因微小的差别让人难以抉择。
正确选用合适的词语能够提升你的表达准确度和语言丰富度。
因此,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辨析词语的窍门,帮助你轻松解决这个难题。
一、近义词辨析1. 辨析方法近义词辨析的关键在于理解它们各自的语义,找出它们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辨析:(1)查找定义和解释:查阅词典,尤其是专业词典,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
(2)查找例句:通过查找例句,找出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搭配。
(3)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两个近义词的语义差异,找出它们最合适的用法。
2. 常见近义词辨析(1)生活和生存:生活强调的是人们具体的日常活动和经历,而生存则更侧重于人类或生物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2)仁慈和宽容:仁慈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同情和善意,而宽容则更多指对他人不同观点和行为的容忍。
(3)明显和显著:明显指的是事物或情况容易被察觉和注意到,而显著则更强调的是对人们的重要性或影响的程度。
二、词类辨析除了近义词辨析外,我们在写作中还常常需要正确区分不同词类的词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类辨析窍门。
1. 名词和动词在进行名词和动词的辨析时,可以根据以下方法:(1)上下文分析:根据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语境判断该词是名词还是动词。
(2)词性转换:将该词尝试转换成名词或动词形式,如果通顺,则判断其词性。
2. 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辨析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1)修饰对象:形容词修饰名词,描述事物的性质;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描述动作方式、程度或频率。
(2)词性转换:将该词尝试转换成形容词或副词形式,如果通顺,则判断其词性。
三、固定搭配辨析在写作中,有些词语需要搭配特定的词语或短语才能表达准确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辨析窍门。
1. 动词搭配动词搭配常常需要注意它们和特定介词、副词的搭配。
例如:(1)害怕/恐惧/畏惧某事物:害怕某事物表示对某事物感到害怕,畏惧某事物表示对某事物有所畏惧,而恐惧某事物则表示对某事物感到极度的恐惧。
词语辨析口诀
![词语辨析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7ecc2d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0.png)
词语辨析口诀词语辨析口诀
一、形容词与名词:
形容名、同时间;
辨形动、同变化。
二、形容词与副词:
形容定、副后走;
表示程度,分别用。
三、名词与动词:
名词为人,动词加之;
名词为物,用于其前;
名词体现行为,用于其后。
四、动词与副词:
动词动人,副用后;
动词不动,副加前。
五、形容词与形容词:
一前一后,同程度;
一高一低,形分明。
六、形容词与动词:
形能动,附其后;
非动方形,加其前。
七、名词与名词:
一实一虚,连用中;
一高一低,感官类。
八、动词与动词:
一常一短,形容势;
一用一得,行为类。
九、副词与副词:
频度副,连在前;
程度副,跟其后。
十、连词与连词:
并列连,分号用;
因果连,因果续;
转折连,两面看。
总结词,用在后。
这些词语辨析口诀,用来帮助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正确运用词语,避
免使用不恰当的词语,以免造成理解混淆。
希望这些口诀能够对大家在写作中有所帮助,让我们的文字更加准确、生动、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截止”与“截至” 的区别“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的词。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
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
从用法上来说,“截止”后不能带时间宾语。
不能说“截止昨天”或者“截止某月某日”。
“截至”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例如“截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
如果“截止”后面加上“到”,就与“截至”的意思相同了,可以在后面带宾语。
例如“截止到昨天”、“截止至某月某日”。
我们可以说“截止日期”、“截止时间”,这里的“日期”、“时间”不是“截止”的宾语,而是“截止”修饰的中心语。
常见的词语(截至与截止、制定与制订、分量与份量、反映与反应等)误用1.截至与截止例1:截止本年底,此项工程共康复助残1175人,减免康复费用580820元……例2:截止2004年底,全市纳入人事部门登记管理的农村人才65660人。
例3:截止2004年底,全市有2903个事业单位已推行聘用制。
例4:截止2004年底,公司投资总额已突破7亿元。
例5:截止12月底,固定电话为23978户,款待用户为1336户。
例6:截止2003年底,全省拥有钢铁企业202家。
例7:截止案发前共借走1155万元。
例8:截止2004年底,全市11个审计机关中,有7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省级文明单位。
例9:截止2003年底,经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有835301户,比2002年增长30.45%。
例10:截止2003年底,全国各地已建成展览场馆212个,总建筑面积601万平方米,使用面积37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51万平方米。
这两个词都表示行为、动作等完成的时间界限,但“截止”的意思是“(到某期限)停止”,“截至”的意思是“停止于(某期限)”。
二者的用法也不同,前者置于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后,后者则置于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前,情况正好相反。
例如:“这项工作到今年6 月底截止。
”“这项工作截至今年6 月底。
”“截止到”“截止于”,在“截止”后加上“到”或“于”,就与“截至”相当了,例如:“这项工作截止到(于)今年6 月底。
”截至=截止到(于)2.定与订例1: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市局制订了好干部9项标准:……例2:制订《费用管理办法》《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经营支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例3:制订省农业农业地方标准9项,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0项。
例4:结合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际,制定改制方案,完成8家小半企业改制。
例5:在2004年初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小康建设领导组与各县区就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并将任务全部落实到乡。
“订”和“定”许多地方可以通用。
比如:“订阅”“订户”“订单”“订货”“订婚”可写作“定阅”“定户”“定单”“定货”“定婚”,意思上没有什么差异。
这五组词作为异形词进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但是,“订”表示双方事先有所约定,并不管约定能否保证确定不变,强调的是过程;“定”表示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不会轻易更改,侧重的是结果。
“商品定价”不能写作“商品订价”,因为价格一旦确定了,就不能随意改动。
“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计划等用“制订”。
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
“制订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
“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用“定”。
没有“签定”这个词,应该用“签订”。
制订与制定“制定”和“制订”,这两个词读音一样,都是动词,都有表示创制、拟定的意思,是近义词,但决不是同义词,含义和用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制定” 是“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偏重于做出最后决定,使完全确定下来,“制订” 是“创制拟定”,偏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而后的订立。
“制定”常与政策、法令、方针、路线等搭配,“制订”常与计划、方案等搭配。
定金与订金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定金与订金是有差别的。
定金,是购买房屋的担保,其性质是担保金,因定金发生的纠纷受《担保法》调整。
《担保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折抵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如果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并交纳定金后反悔不再购房的,房产商收取的定金不退。
如果房产商无法交付房屋的,则应当双倍退还定金给购房人。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定金的数额由双方协商,但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也就是房屋总价款地20%。
订金是预付款的性质。
订金是购房人向房产公司先期交付房屋价款的一部分,不是担保金的性质。
如果双方解除合同,购房者可以要回订金。
审订与审定“审订”:审阅订正。
“订正”,主要指文字上的改正。
如“审订书稿”,意即对书稿进行审查、修改、更正。
又如:“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此处的“审订”,也是指对教科书的审查、修改、订正。
“审定”:审查决定。
“审”:审查核对。
“定”:决定;定稿。
例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说明”:“在编辑本书时,作者逐篇审定了全部文稿。
”“审订”与“审定”都是动词,都含有审查、审阅的意思。
“审订”侧重在“订”,即修改、订正其中的差错,不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审定”侧重在“定”,即审查后作出决定、评定,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
如是书稿,“审定”意即定稿,可以付印;如是计划,“审定”意即就可实施。
3.分量与份量份额与分额例1: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是多年价格持续低迷情况下的恢复性上涨,既具有合理回归的成份,也反映了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例2:组团到上海市进行商务考察。
……等有关领导和部份皮具公司20多人参加。
例3:年产玻璃制品1.8万吨,大部份以生产酒瓶为主。
例4:大力发展存款业务,扩大公司的市场分额。
“分”字本义是“分开”。
引申为“离散”(分离,分裂)、“离别”(分别,分手)、“散布”(分布)、“部分”(分支,分册)等义。
“分别”还有“分门别类”义,由此引申为“辨别”(分辨)、“辩解”(分辩)、“隔离”(分隔)、“限度”(分寸)、“界限”(分界)、“职责或权力的限度”(分内,分外,安分)等义。
“份”是后造字,含义是“整体的一部”,如“份额”、“股份”。
引申为“分摊的部分”,如“凑份子”。
作量词用,表示搭配成组的东西,如“份饭”;表示个人与团体的归属关系,如“这个团体里有我的份儿”;表示报、刊、文件的单位,如“某报一份”、“本合同一式两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年份”、“月份”。
“分”和“份”构成的许多词汇是可以看作异形词的。
比如:分量与份量,分内(外)与份内(外)、成分与成份,都进入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但是有三个词需要注意,一是份额,必须用“份”;二是身份,多写作“身分”,但“身份证”必须用“份”;三是分子和份子:“分子”有两个读音,读fēnzǐ时,是数学和物理上的两个名词,如,①三分之一的分子是一;②分子由原子构成。
读fènzǐ时,是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等。
“份子”读轻声(fènzi),多指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4.增加与增长增长与增加使用上的区别在于增加后面是绝对数,增长后面是相对数。
请注意:上述说法仅仅是一般习惯用法,多数语法书、辞典没有作这样的规定。
本次评比时也未扣分。
5.连接与联结例:温福铁路……,也是浙江省与福建省直接联接的重要路径。
“连”和“联”是同音近义字,但也有一定的区别,“连”表示纵的承接关系,“联”表示横的结合关系。
所以在运用中,凡是并存两种关系的两字也就可以通用,如连接与联接(或联结)、连翩与联翩、连绵与联绵等;凡是只有一种关系的两字必须区分。
下列词语都是必须区分的:连任、连日、连播、连锁、连载、连环、连续、连篇累牍、连锅端、连轴转、连台戏,联席•、联合、联想、联邦、联盟、联欢、联赛、联防队员、联立方程。
在使用“连接”和“联结”这两个词时,人们习惯用“连接”代替“联结”,《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也将他们作为异形词收入,首选词也是“连接”。
其实,这两个词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从词性上看,都是动词。
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
绳子断了,把它连接起来。
就有“使断了的绳子重新连接起来”的意思。
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
“联结”重在“结合”。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锦州是联结东北和结北的战略要点” 。
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6.反映与反应例:※ST北大科技顺利退市,市场反映平稳。
“应”,繁体作“应”,由鹰(省去鸟)和心组合而成,本义“合”。
成语“得心应手”的“应”即此义,心与手合,心里怎么想,手就怎样做,常用以比喻运用自如。
“合”与“配”义近,故应又有“配”义。
由此引申出“答对”(应对)、“回声”(响应)等义。
“反应”的“应”义为“回响”,“反应”即事情所引起的回响。
引申为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映”,本义作“明”解,指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
引申为“照射”(映照)、衬托(映带)等义。
“反映”的含义有二:一为“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这部小说反映了现实生活”。
另一为“告诉”,即把情况、意见告诉给上级或有关部门,如“如实向上级反映”。
7.部署与布置“部署”与“布置”同义,古汉语词典将“部署”释义为“布置”。
但在现代汉语里,这两个词分别在不同语境里使用,通常不可互换。
因为,“布置”所安排、处置的事要小一些,具体一些,而“部署”所安排、处置的事要大一些,宏观一些。
例如:“布置会场”、“布置学习”,所安排、处置的事小而具体,所以用“布置”;“战略部署”、“战役部署”,安排、处置的事大而宏观,所以用“部署”。
(平分秋色转自互联网)分享顶阅读┊ 评论┊ 收藏┊转载┊ 顶▼ ┊打印┊举报已投稿到:排行榜加载中,请稍候......前一篇:十一个很酷的实用网站经典收藏后一篇:以后,改名了.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寻找苹果游戏达人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发评论]评论加载中,请稍候...发评论旅游行摄,轻品日本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登录名:密码:找回密码注册记住登录状态昵称:分享到微博评论并转载此博文截止:到……为止,有明确的终止、结束含义,表时间点的语词一般在其前面,如“报名时间*月*日截止”,一般不后接时间(如有,常系截至的误用);截至:到某一时间点,没有明确的终止、结束含义,可延续可不延续,表时间点的语词一般在其后面,如“截至*月*日有多少人报名”,但可能(报名时间)尚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