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自由设站法检测基坑水平位移
自由设站法检测基坑水平位移传统的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一般是采用经纬仪等光学仪器进行视准线法观测,但是,由于基坑周边环境常常比较复杂,特别是由于基坑形状不规则、基坑周边场地狭小以及周围密集的构筑物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同时在基坑两端选择两个既通视又稳定,同时又能设站的基准点作为平行于基坑的基准线,视准线法也就无法使用。
利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进行观测,则可很容易地在基坑影响区域以外的建(构)筑物或场地上建立两个稳定点,作为平行于基坑的基准点(或基准线)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1、全站仪自由设站观测原理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观测,是一种以角度与距离同时测量的极坐标法为基础,应用高精度全站仪在基坑附近一方便观测的位置设一观测站,从观测站上观测若干已知点(或一基准线的两个基准点)及变形监测点的方向和距离,按极坐标法计算出两基点及各变形点在以仪器中心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通过坐标变换(或是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出各变形观测点在以基准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通过对各点的周期性观测,便可得到各变形观测点的位移变化。
2、基坑监测系统的建立2.1建立坐标系统在基坑开挖影响区域以外的稳固地面或已经稳定的旧建筑物上布设两个基准点形成一近似平行于基坑的基准线,两基准点间的水平距离在基坑开挖前由高精度全站仪经多测回观测确定。
该基准线在水平面内的水平投影为该独立坐标系统的X轴方向,在水平面内与X轴垂直的方向为Y轴方向。
2.2坐标计算公式在基坑附近任选一测站设置全站仪,观测两基准点A、B,测鼍设站点到两基准点的水平距离为S A、S B以及仪器中心点O与A、B两基准点间的夹角β。
在全站仪的三轴中心引出平面坐标系O—X’Y’,其中X’轴平行于该基坑独市坐标系统的X轴,如图1所示,则在O—X’Y’坐标系中,A点的平面坐标为:X’A=S A×cosα;Y’A= S A×cosαB点的平面坐标为:X’B=S B×cos(α+β);Y’B=S B×sin(α+β)式中:α为0A方向与Y轴间的夹角。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
基坑水平位移与沉降监测方案1.概况1.1 工程概况这个项目是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旨在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楼。
该建筑将包括商业和住宅用途,是当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基坑概况该项目需要进行基坑开挖,以便为建筑物的地基做好准备工作。
基坑的深度将达到20米左右,需要进行支护工作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1.3 工程地质概况该项目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软,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监测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4 环境概况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周围有许多居民和商业企业,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基坑支护及施工方案为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墙和土钉墙等。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挖孔桩、土钉墙和钻孔灌注桩等,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将采取噪音、粉尘和污水处理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监测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3.1 监测目的:本次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估。
3.2 监测范围:本次监测的范围包括公司生产厂区及周边区域,主要监测点包括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等。
3.3 监测依据:本次监测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公司环境保护标准以及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等。
3.4 编制原则:本次监测的编制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可比性等原则。
同时,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
以上是本次监测的目的、范围、依据、原则及监测内容的简要介绍。
我们将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 监测内容64、基坑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要求汇总表75、监测方法5.1 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是指对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等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报告一、引言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或地下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基坑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能够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基坑工程的水平位移监测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监测方案1.监测目标:本次监测的目标是对基坑工程的水平位移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基坑的变形情况,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2.监测方法:本次监测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通过对基坑周边的固定点进行连续观测,并记录监测数据。
3.监测时间:监测时间为从基坑开挖开始至基坑边坡稳定后的一段时间,共计3个月。
4.监测频率:每天进行连续观测,每次观测时间为30分钟。
5.监测点的选择:共选择了10个监测点,分布在基坑周边的固定墙面上,并采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三、监测结果1.监测数据的处理:对每次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计算出每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
2.监测数据的结果表格如下所示:监测点编号,监测日期,初始水平位移(mm),第1次观测水平位移(mm),第2次观测水平位移(mm),…… ,第90次观测水平位移(mm)-----------,----------,-------------------,----------------------,----------------------,-----,-----------------------1,2024.1.1,0,2,4,……,82,2024.1.1,0,1,3,……,7……,……,……,……,……,……,……10,2024.1.1,0,3,5,……,9(插入监测结果图)四、分析与评估1.初始水平位移分析:通过对初始水平位移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基坑开挖之前,各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均为0,说明基坑围护结构的初期稳定性良好。
2.观测水平位移变化分析:通过对观测水平位移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平位移在观测期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增加速度逐渐减缓。
这说明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形,但整体变形趋于稳定。
土木工程知识点-怎样监测建筑施工深基坑水平、竖向位移?监测频率是怎样的?
土木工程知识点-怎样监测建筑施工深基坑水平、竖向位移?监测频率是怎样的?一、监测方法1、竖向位移观测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
坑底隆起(回弹)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 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进行监测, 传递高程的金属杆或钢尺等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项修正。
围护墙(边坡)顶部、立柱、基坑周边地表、管线和邻近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
竖向位移监测精度(mm)(表格出自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水平位移观测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 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 采用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当测点与基坑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 可采用GNSS 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基坑围护墙(边坡)顶部、基坑周边管线、邻近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水平位移报警值按下表确定。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 (表格出自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3、其他监测支护结构内力可采用安装在结构内部或表面的应变计或应力计进行量测。
混凝土构件可采用钢筋应力计或混凝土应变计进行量测;钢构件可采用轴力计或应变计等量测。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宜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 通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
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0.25mm/m, 分辨率不宜低于0.02mm/500mm。
建筑倾斜观测应根据现场观测条件和要求, 选用投点法、前方交会法、激光铅直仪法、垂吊法、倾斜仪法和差异沉降法等方法。
裂缝监测应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 必要时尚应监测裂缝深度。
裂缝监测可采用以下方法:裂缝宽度监测宜在裂缝两侧贴埋标志, 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也可用裂缝计、粘贴安装千分表量测或摄影量测等;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直接测量法。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引言基坑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其施工过程涉及到土方开挖、地下室建设等步骤。
在进行基坑开挖和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基坑产生水平位移,进而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监测基坑水平位移变得尤为重要,以及时掌握基坑变形情况,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 监测需求分析在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a.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为基坑的边界及附近建筑物、管线等结构物,包括基坑开挖前后的变形情况。
b. 监测目标监测目标是为了掌握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减少施工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 监测时间监测时间根据基坑的施工周期和变形情况来确定,包括基坑开挖前、开挖过程中和基坑完成后的多个时段。
d. 监测精度监测精度是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细程度,其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监测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2. 监测方法选择在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传感器监测法和遥感监测法。
a. 测量法测量法是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对基坑进行定点测量,并通过观察测量值的变化来判断基坑的水平位移情况。
测量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但监测周期较长,精度相对较低,无法实时监测。
b. 传感器监测法传感器监测法是使用自动化的传感器设备,如应变计、倾斜仪等,对基坑进行连续监测,并实时记录水平位移数据。
传感器监测法具有监测精度高、数据准确、监测周期短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c. 遥感监测法遥感监测法是利用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激光雷达等,对基坑进行远程监测,通过图像分析和变形分析来获取水平位移信息。
遥感监测法具有监测范围广、监测周期短等优点,但受天气、云层等因素的影响,不适用于实时监测。
在选择具体的监测方法时,需综合考虑监测需求、项目预算、监测精度等因素,并与监测专业机构进行沟通和咨询,以确定最适合的监测方案。
浅谈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
浅谈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是指通过使用测斜仪,全面监测基坑挖掘、公路地基、坝体等工程土体内部位移变化情况,这对实时掌握工程质量、保证安全施工可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简述基坑监测中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原理以及误差分析。
标签: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测斜仪;原理;误差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在地铁、立体交通、人防工程、超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大型构筑物建设中越来越常见。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成为众多深大基坑施工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监测项目。
本文主要论证测斜仪在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对观测原理的介绍,分析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时产生误差的原因及测斜管变形成因。
0概述基坑监测主要由桩(坡)顶水平位移、锚杆(索)拉力地下水位、深层水平位移及支撑轴力等几部分检测工作组成,其中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工作以反映基坑变化为主要监测目的。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测试项目,在挖掘基坑过程中,开展围护结构及其周边环境变化的监测工作,获取监测结果可在施工期间作为评价支护结构工程安全性和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可及时准确地预测危害环境安全的隐患,以便针对性开展预防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主要使用测斜仪来监测。
测斜仪可分为四个部分:探头、导管、电缆、读数仪。
1测斜仪测斜原理测斜仪是一种伺服加速器式测斜器,主要通过对仪器与铅垂线之间倾角θ的变化值进行精准测量,并以此计算出基坑支护监测点垂直水平位移。
测斜仪以准确测定解构桩(墙)体倾斜值为主要观测方式。
测斜仪是由可以连续多点测量的滑动式仪器作为其主要构成部分,滑动式仪器由测斜管、探头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选用伺服加速度计作为探头的敏感元件,作为一种力平衡式伺服系统,在重力影响下,其可以将传感器探头和地球重心方向产生的倾斜角θ为基础,向铅垂做出一个角度的摆动,并通过高灵敏度换能器转换为一个信号,待完成信号分析后,监测点水平位移值ΔXi会直接计算出来,并显示于液晶屏。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基坑是指在土方工程中为了挖掘较深的基础而开挖的坑道,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及土体的稳定性,通常需要进行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而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则是为了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原理、监测方法以及监测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原理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依赖于传感器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常用的测量原理包括全站仪测量法、测距仪测量法和位移传感器测量法。
1. 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通过在固定测点设置全站仪,利用全站仪的角度和距离测量功能,对测点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通过多次测量与分析,可以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
2. 测距仪测量法测距仪测量法主要是利用激光或电磁波等测距原理,测量测点与仪器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多次测量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
3. 位移传感器测量法位移传感器测量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测量方法,通过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位移传感器,利用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功能,实时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
二、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非常重要。
1. 先进的测量仪器与设备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应选用精确度高、数据稳定性好的先进测量仪器与设备,如全站仪、测距仪、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测量仪器与设备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合理设置测量点位在基坑支护结构中合理设置测量点位非常重要,通常应选择位于基坑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测点,以保证监测结果全面准确。
同时,应避免测点设置在可能受到外力影响的区域,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3. 定期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需要定期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监测数据的采集频率取决于具体工程情况和监测要求,通常应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及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整理。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围护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 适用于基坑为直线边的水平位移的监测。
视准线法监测示意图 A,B为基坑两端的工作基点;a,b,c,d为位移监测点
➢3.小角度法
➢适用范围
– 适用于观测点零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
➢量测方法
– 在离基坑两倍开挖深度距离的地方,选设测站A,若测站 至观测点T的距离为S,则在不小于2S的范围之外,选设 后方向点A’。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β角,一般测2~4测 回,并测量测站点A到观测点T的距离,
观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 ➢视准线法 ➢小角度法 ➢控制网法 ➢极坐标法
➢1.直接丈量法
➢适用范围
– 直接丈量法适用于边长不大于50m的小型基坑。
➢钢尺的要求
– 钢尺鉴定时的拉力(49N)并记录现场气温,对距离进行 温度修正。
➢相对位移
– 将测量结果与初始值相比较,其差值即为测点间的相对位 移。
➢2.视准线法
基坑
A'
A
T
>>22S S
Bβ
SS
小角度法观测示意图
位移量的确定公式
T S
Δβ——β角的变化量(); ρ——换算常数,ρ=3600*180/π=206265; S——测站至观测点的距离(mm)。
任务三 围护桩墙顶部位移监测 控制点布设
三、测点布设
测点的分类
➢基准点、 ➢工作基点、 ➢变形监测点,
其中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均为变形监测的控制 点。
➢基准点
➢基准点用于检查和恢复工作基点的可靠性, 一般埋设于距基坑开挖深度3~5倍范围以外 的稳定位置。用冲击钻钻孔,清水冲洗干净, 并灌入水泥浆,插入直径不小于22mm的螺 纹钢筋,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0m,钢筋顶部 锯十字小槽并涂防锈漆做标记。基准点应尽 可能长期保护,稳定不动。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进-一步挖t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实现所谓信息化施工。
水平位移监测是指用观测仪器和设备对水工建筑物及地基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的水平方向位移量的量测。
中国规定水平位移的方向向下游为正,向上游为负;向左岸为正,向右岸为负。
混凝土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通常是由于水和温度荷载的作用、坝基不均匀沉降、坝体和坝基的徐变变形、混凝土材料的自身体积增长和其他变化因素等引起。
土石建筑物的水平位移主要是由于水荷载的作用、坝体土料的压缩(或固结)、坝基不均匀沉降、土料的冰冻消融等引起。
水平位移变化有一定规律性。
监测并分析水平位移的规律性,目的在于了解水工建筑物在内、外荷载和地基变形等因素作用下的状态是否正常,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依据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
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基本要求1.基坑监测应由委托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承担。
2.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及相关单位应提出监测技术要求。
3.监测单位监测前应在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依据委托方和相关单位提出的监测要求和规范、规程规定编制详细的基坑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须在本单位审批的基础上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4.基坑工程在开挖和支撑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效应是从各个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的,在诸如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等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因此监测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项监测内容间监测结果的互相印证、互相检验,从而对监测结果有全面正确的把握。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1概述深层水平位移主要用于运动,如可能产生在不稳固的边坡(滑坡)或挖土工程周围的测向运动等,也可以用来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堤坝,芯墙稳定性,钻孔设置的偏差,打桩引起的土体位移,以及回填筑堤和地下工程的土体沉陷,也可用于沿海、江边重力存放物场的土层变化等。
2 仪器设备测斜仪(一般测斜仪由探头、电缆、数据采集仪(读数仪)组成。
探头的传感器型式有伺服加速度计式、电阻应变片式、钢弦式、差动电阻式等多种型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伺服加速度式。
国有航天部33 所生产的CX 系列,国外有美国SINCO 公司的数字测斜仪,瑞士的PRIVEC 等)壁有导槽的测斜管(测斜管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测斜管、连接管、管座、管盖。
测斜管是用聚氯乙烯、ABS 塑料、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管有互成90 度四个导向槽,国产塑料测斜管尺寸多为:径Φ58mm,径Φ70mm、长度分2m,3m,4m 三种。
塑料连接管多采用市场上出售的聚氯乙烯塑料管制成,还可用软的万能接头相连。
连接管的尺寸为径Φ70mm,外径Φ82mm,长度分300,400mm 两种。
在管壁的两端铣制有滑动槽各4 条或仅一端铣制滑动槽4 条,各槽相隔90 度。
管座位于测斜管底端,与管外径匹配,防止泥砂从管底端进入管的一个安全护盖。
管盖用于保护测斜管管口,防止杂物从管口掉入管影响正常观测工作也由聚氯乙烯制成,其外形尺寸同管座。
)3监测仪器工作原理测斜仪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量,从而计算出土层各点的水平位移大小。
通常在坝埋设一垂直并互成90°四个导槽的管子,当管子受力发生变形时,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导槽,逐段(一般50cm 一个测点) 量测变形后管子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θi ,并按测点的分段长度,分别求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增量Δdi ,即Δdi = Lsinθi(1)由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段累加,可得任一高程处的实际位移,即bi = ΣΔdi(2)而管口累积水平位移为:B = ΣΔdi(3)式中Δdi 为量测段的水平位移增量;L 为量测点的分段长度,一般常取015m ;θi 为量测段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bi 为自固定点的管底端以上i 点处水平位移;B 为管口在该次观测时的水平位移;n 为测斜孔分段数目,n = H/ 015 ,H 为孔深。
基坑监测水平位移基准点埋设和测量方法
基坑监测水平位移基准点埋设和测量方法说实话基坑监测水平位移基准点埋设和测量方法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就说这基准点的埋设吧,我试过好几个地方。
首先这地方可得选好,要稳定,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得找块扎实的地儿。
我一开始没经验,找的地方看着挺平,结果后来发现那地儿时不时有点小震动,可能是附近有机器作业啥的影响。
这就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基准点埋设的地方一定要远离那些容易产生震动或者有干扰的源头,最好是那种大地基特别牢固的地方,像那种深埋在地下好多层坚固岩石之上的位置就比较理想。
咱们进行基准点埋设的时候呀,要埋得足够深。
我当时就想这肯定越深越稳啦,就玩命儿往深里挖,后来发现也不是越深越好。
因为挖得太深的话,一方面操作起来太麻烦,另一方面要是土质啥的没考虑到,反而容易出问题。
而且埋设的时候得保证基准点牢固呀,这就好比我们钉钉子,要是没钉稳,晃来晃去肯定不行。
我当时做的时候就找来一些专业的稳固材料,把基准点包裹得紧紧的再进行填埋,填埋的时候还分层压实了,就像做月饼要把馅料压实才能不散一样。
再讲讲测量方法。
我刚开始用的仪器很普通,感觉测量出来的数据总是有点偏差。
我后来才知道测量时仪器的精度有多重要。
那些精密的全站仪之类的仪器那是相当厉害。
测量的时候呀,对中整平这可不能马虎,就像打仗瞄准一样,稍微歪一点就偏离目标了。
我以前就老是对中整平没做好,导致测量数值不对。
我们在测量基准点水平位移的时候得从不同方向多测几次取平均值,这样数据才更准确可靠。
我做的时候有的方向测出来就很奇怪,数值波动特别大,我就得多测几次这个方向,找找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有时候是周围的环境影响了测量,比如说有雾气或者强光之类的,就像戴着眼镜起雾了你看东西不清楚是一个道理,这个时候测量就得等环境更合适的时候再进行。
不过我在测量精度的控制上,到现在也还在摸索更好的方法,有时候感觉离真正特别精准还差那么一点,但是这些经验我觉着还是很有用的。
还有关于测量的记录,这也相当重要,我有时候记录的时候就马马虎虎,结果后面分析数据的时候就特别头疼,因为自己都搞不清哪个数值对应什么具体情况了,所以一定得详细认真地把测量时的各种状态都记录好,像是天气、测量时间、周围环境等。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测量深基坑水平位移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
本节简要叙述常用的小角度法、极坐标法及前方交汇法。
监测控制值:项目预警值报警控制值水平位移>3mm/d 或24mm30mm监测频率:项目变化量>3mm/d 开挖前开挖后报警后及突发状况监测频率(1-2)次/d 1 次/3d1次/d加大监测频率基准点及测点布置要求:监测基准点应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外设立强制对中观测墩,且尽量通视各测点,观测墩使用混凝土浇筑地下地面,顶面长宽20CM*20CM,顶部嵌入焊接中心螺旋的钢板,螺旋与钢板垂直且均做防腐处理。
监测基准点观测按三级平面控制要求施测,且每个月与高等级控制网联测一次。
为防止观测墩被破坏,顶部应加钢保护盖。
埋设示意图如下:图HO. 1 水平位移观测墩匚单位,mm)岩层点观测墩》Cb) 土坛点观测嫩当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时,对中误差不宜大于,且尽量通视测点。
在混凝土支撑、连续墙顶等混凝土结构上安装水平位移桩,可直接在结构上用冲击钻主筋主筋31 2地面成孔插入水平位移桩,垂直放置,缝隙使用锚固剂填充,容易受施工破坏的地方应加保护装置。
在土体等松软结构埋设水平位移测点应采用混凝土桩顶插入水平位移桩的形式,混凝土桩采用直径10CM地下50C M地面10CM,中心用钢筋加固。
如有需要应加保护装置,并设置醒目标志。
实物图如下:仪器架设:到达测量现场后打开仪器箱一段时间,使仪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适应,消除由环境温度带来的误差。
检查设备是否完整,配件是否齐全,电源电力是否充足等。
仪器架设时应注意仪器安全,在光滑的地面上架设全站仪时须在脚架上套绳索,防止脚架滑落损坏仪器。
全站仪脚架高度与观测者肩高齐平,拧紧脚架螺旋,将脚架均匀架设在基准点上。
取出仪器一手提全站仪手提柄,一手拧紧中心螺旋,将全站仪平稳架设在脚架上。
对中整平: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上架设全站仪时,应一手提全站仪手提柄,另一只手旋转基座使仪器牢固地固定在观测墩上。
建筑基坑沉降位移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建筑基坑沉降位移监测的内容及方法建筑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土体变形情况的监测与分析。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土体承载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本文将探讨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一、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内容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沉降监测:沉降是指基坑周围土体由于施工活动而导致的下沉现象。
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地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可以了解土体变形的程度和分布。
这样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并处理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
2.位移监测:位移是指土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通过位移监测,可以了解土体的变形情况、变形速度和方向。
这对评估基坑稳定性、土体承载能力和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影响至关重要。
3.基坑附近建筑物监测:基坑施工可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时,还需要监测附近的建筑物变化情况。
这有助于判断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
4.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最后一步。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土体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还可以作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参考,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的方法基坑沉降和位移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具体方法根据工程情况和监测的要求而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监测方法:1.易损性监测:易损性监测方法是通过设置易损性点或基准点,通过测量点的位移来判断土体的变化情况。
常见的易损性监测点包括悬挂建筑物、监测桩和基坑围护结构等。
2.干涉测量:干涉测量是通过干涉仪进行测量,如干涉仪、全站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并提供相应的坐标变化数据。
3.激光扫描:激光扫描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利用激光器发射射线,通过扫描范围内的物体反射光束。
浅谈基坑周边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2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 比较
在 基 坑 周 边 水 平 位 移 监测 当 中 ,视 准 线 法 和 极 坐标
法是 常用 的方法 。在 基坑 的施 工 中 ,其 周边 经常会 摆放 材 料 ,停 放施 工机 械 ,且还 是人行 通 道 ,工作人 员常在上 面
走 动 、工作 。所 以视 线经 常是受 阻而 不通 视 的。在 这种 条
采用 G P S布 网具 有 不需 要 点 间通 视 ,布 网 灵活 ,可
全天 候作 业 ,观测 速度快 ,工作 量小等 优 点 。同时对 所构 网形 的 图形强 度要 求不 高 ,可有效 克服 气象 条件 对观 测 的
影响 。
监测 方法 的使 用 ,需 根据 现场 实 际情况 采取 不 同的方 法监
果的优 势 。
后 方交 会法 一般 也用 于 工作 基点的 稳定 性检 查 。 由于 后 方 交会 只要在 未知 点上 设站 就 可以 ,所以 较前 方交 会其
工作 量较 少 。此外 ,后 方交 会可 以利用 基坑 周边 固定 的房
前 方 交会法 、后 方交 会法 在建筑 基坑 水 平位移 中可以
图5 后方交会法
仪 器,极坐标法可以实现 自动观测 ,减少人为的观测误
差 ,大大减 轻 了工作 强度 ,提 高 了工作 效率 。特 别是 基坑
采 用这 种方 法时 ,需注 意 p 点不 能 与 、 、 在 同
一
圆周上 ,否 则无定 解 。
施工 发生 险情需 要连 续观 测时 ,该 方法 有迅 速获 得监 测成
件下 ,视准 线法 实施 起来 非常 困难 。相 对而 言 ,极 坐标 法 设 站 灵活 ,当采 取基 坑对 角定 向时 ,可 以避开 绝大 部分 的 遮 挡情 况 。并且 ,有 时候 当一个 方 向被 阻 ,换 个设 站点 ,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监测记录
在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使用期间,应按设计或规范规定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并做变形记录。
(一)资料表格形式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监测记录
编号:XXX
工程名称
XX技术创新中心大厦
监测项目
XXX
工程地点
XXX
监测仪器及编号
全站仪NTS-342仪器号42031
日期
第1次
测点
初测值/mm
数值记录/mm=9 393.527
X=9 393.529
2
2
Y=12 034.678
Y=12 034.678
沉降报警值
40mm
监测单位
XX建设公司
监测人
XXX
项目技术负责人
XXX
监理单位意见:
监测点设置、监测方法等符合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
符合程序要求(✔)。
不符合程序要求,请重新组织观测( )。
监理工程师(签字):XXX 2015年2月20日
(二)相关要求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附监测点布置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2)测点编号按布点图填写。
(3)工程状态。挖土或垫层浇筑完成或底板浇筑完成。
(4)超过报警值应采取的措施。报警、加强监测、加固、应急措施。
本次位移值/mm
累计位移值/mm
S1
X=9 412.164
X=9 412.162
2
2
Y=12 009.658
Y=12 009.658
S2
X=9 414.154
X=9 414.153
1
1
Y=12 022.791
Y=12 022.791
S3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1.引言2.监测点布置为了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进行准确监测,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布置监测点。
在确定监测点位置时,应考虑地质条件、荷载分布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等距离布置,并在基坑底部布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点。
3.监测设备选择4.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方案的制定包括监测频率、监测范围和监测方法等。
监测频率要根据基坑工程施工的阶段性和地质条件的变化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在关键节点和重要阶段进行监测。
监测范围应覆盖整个基坑的周边和底部,以确保监测的全面性。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物理测量方法和电子测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5.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关键环节。
监测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筛选和分析等,可以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和结构力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可靠的监测结果和相关的结构参数。
6.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应用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应用是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最终目的。
监测结果的评价可以通过与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对比,以确定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监测结果的应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7.总结与展望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是保障基坑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布置、监测设备选择、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应用等。
希望能够对基坑工程的监测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基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浅谈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浅谈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常用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全站仪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和计算位移量的方法。
关键词:水平位移极坐标法基准线法前方交会法中误差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受地质、地下水、周边环境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施工带来的难度及风险也越来越大。
为了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避免人员伤亡和和事故发生,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保障服务,基坑监测已成为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到了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方高度的重视。
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比较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基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是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具有简便、高效、精度可靠等特点,本文将重点介绍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
二、常用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简介2.1 基准线法(测小角法)基准线法就是在基坑外建立工作基点,两个工作基点可以确定一条基准线,然后将监测点尽量设置在基准在线,通过高精度经纬仪测定监测点与基准线间的微小角度变化,从而计算位移量。
2.2 前方交会法利用施工场地内的两个工作基点分别架设全站仪或经纬仪观测监测点,通过解算三角形的方法计算监测点坐标,从而计算出水平位移量。
2.3 极坐标法在一个工作基点上加架设高精度全站仪,另一个工作基点为后视点,通过观点角度和距离测定监测点坐标,通过每次观测坐标值与初始值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水平变化量。
三、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方法3.1 工作基点的布设因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工作基点的选定应考虑点位的安全、稳定,受施工影响较小的地方。
布设2-4个带有强制对中观测墩,观测墩地上高度为1.2-1.3米,地下部分深度就大于1.2米,互相通视或组成三角形,方便检核。
3.2 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冠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不易破坏、设置方便的地方,基坑围护桩顶每20米布设1点,有水平横撑时测点尽量设置在两水平横撑跨中位置。
建筑基坑监测规范
建筑基坑监测规范建筑基坑监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的变形、水平位移、倾斜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建筑基坑监测规范是指针对建筑基坑监测活动制定的一套标准与规范。
一、背景建筑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土木工程项目,其施工涉及到深入地下,因此建筑基坑的施工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基坑围护结构、土体排水、地下水位等因素都会对基坑变形产生影响,因此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项目建筑基坑监测规范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监测项目:1. 水平位移监测:通过安装水平位移仪器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位移量,以评估基坑的稳定性。
2. 地表沉降监测:通过安装沉降仪器监测地表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沉降量,了解基坑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3. 基坑边坡倾斜度监测:通过倾斜仪器监测基坑边坡的倾斜度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倾斜角度,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4. 建筑物周边振动监测:施工期间,建筑振动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安装振动传感器对周边建筑物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5. 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地下水位变化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三、监测设备建筑基坑监测规范通常要求使用精密的监测设备,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1. 水平位移仪器:例如倾斜计和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基坑中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情况。
2. 沉降仪器:例如沉降计,用于监测地表的沉降情况。
3. 倾斜仪器:例如倾斜计和倾斜传感器,用于监测基坑边坡的倾斜度情况。
4. 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建筑施工期间的振动情况。
5. 地下水位监测仪器:例如水位计和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四、监测频率与数据处理建筑基坑监测规范通常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和处理。
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以及基坑施工阶段的需要来确定。
在基坑开挖阶段,监测频率通常较高,可以选择每天或每周进行一次监测,以及在关键节点进行特别的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测量深基坑水平位移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
本节简要叙述常用的小角度法、极坐标法及前方交汇法。
监测控制值:
项目预警值报警控制值水平位移>3mm/d或24mm 30mm
监测频率:
项目变化
量>3mm/d
开挖前开挖后报警后及突发
状况
监测频率(1-2)次/d 1次/3d 1次/d 加大监测频率基准点及测点布置要求:
监测基准点应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外设立强制对中观测墩,且尽量通视各测点,观测墩使用混凝土浇筑地下1.4M地面1.2M,顶面长宽20CM*20CM,顶部嵌入焊接中心螺旋的钢板,螺旋与钢板垂直且均做防腐处理。
监测基准点观测按三级平面控制要求施测,且每个月与高等级控制网联测一次。
为防止观测墩被破坏,顶部应加钢保护盖。
埋设示意图如下:
当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时,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且尽量通视测点。
在混凝土支撑、连续墙顶等混凝土结构上安装水平位移桩,可直接在结构上用冲击钻成孔插入水平位移桩,垂直放置,缝隙使用锚固剂填充,容易受施工破坏的地方应加保护装置。
在土体等松软结构埋设水平位移测点应采用混凝土桩顶插入水平位移桩的形式,混凝土桩采用直径10CM地下50CM地面10CM,中心用钢筋加固。
如有需要应加保护装置,并设置醒目标志。
实物图如下:
仪器架设:
到达测量现场后打开仪器箱一段时间,使仪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适应,消除由环境温度带来的误差。
检查设备是否完整,配件是否齐全,电源电力是否充足等。
仪器架设时应注意仪器安全,在光滑的地面上架设全站仪时须在脚架上套绳索,防止脚架滑落损坏仪器。
全站仪脚架高度与观测者肩高齐平,拧紧脚架螺旋,将脚架均匀架设在基准点上。
取出仪器一手提全站仪手提柄,一手拧紧中心螺旋,将全站仪平稳架设在脚架上。
对中整平:
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上架设全站仪时,应一手提全站仪手提柄,另一只手旋转基座使仪器牢固地固定在观测墩上。
调节基座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旋转仪器使管水
准平行于两脚螺旋的连线,调节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再将仪器旋转90 °调节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旋转任意角度观察管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居中则完成整平工作。
两手分别扶住脚架的两条架腿,眼睛注视全站仪对中目镜,如果控制点不明显,可将自己的一只脚放在控制点旁边,目标大方便寻找与定向,小幅移动两条架腿使对中点与控制点中心重合。
放开架腿将三条架腿踩实,调节其中两条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转动全站仪,使管水准与其中两只脚螺旋连线平行,调节两只脚螺旋使管水准居中,旋转全站仪90°,再次使管水准居中。
观察对中目镜中的对中点,松开中心螺旋,平稳移动对中点至控制点中心,查看圆水准与管水准是否居中,不居中再次对中、整平。
轻触键盘上的“ON”键开机,查看电源电力,如果仪器显示电池电力不足应立刻关机更换电池,防止测量过程中由于电力不足导致测量失败,光线不足使按下背光键进行背光补偿,需要关机时同时按下“ON”与背光键。
开机后使用“FUNC”键找到“倾斜”选项,进入“倾斜”模式,再次进行精确调节。
目标照准:
旋转照准装置在目镜中找到目标,旋紧水平制动螺旋与垂直制动螺旋,调节望远镜目镜调焦环使十字丝清晰,再调节望远镜调焦环使目标点清晰可见,调节水平微动手轮与垂直微动手轮使十字对准目标点中心(如棱镜中心)。
如微动手轮受阻不可强制旋转,应往回旋一定程度后后松开制动螺旋重新照目标,拧紧制动螺旋,再调节微动手轮至精确照准。
测小角度法:
此方法适用于比较规则的基坑,控制点布设在基坑影响范围之外,一侧两个要求通视连接组成基准线;测点尽量布置在基线上,且有强制对中装置,基准点及测点布置如图:
测量示意图:
在基准线一端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照准另一端控制点,使用“FUNC ”键翻页找到“置零”选项,按一次选项开始闪烁此时为选择功能,再按一次即将此方向置零,选择“EDM ”选项,将“测距模式”设置为“重复精测”,“反射器”根据实际反射器选择,其余选项为默认设置完返回。
按“测距”按钮,注意屏幕上“H ”即水平距离的变化,当数据稳定后按“停”。
此时屏幕上显示“H ”“ZA ”“HAR ”三个参数分别为水平距离、天顶角、水平角,记录水平距离“H ”水平角“HAR ”两个参数。
重复三次本操作角度和距离取平均数,做初始值,测量变化量时可只记录角度。
利用公式
ρβ÷⨯∆=∆Si i
i ∆:第i 个测点位移dm β∆:角度变化量单位” Si :测点距离基准点的距离m ρ=20625
即可算出点位位移量。
极坐标法:
将全站仪架设在B 点,照准A 点,将角度置零,然后旋转全站仪至C 点记录角度β值,选择多次精测模式测距,得距离S ,如此3次取平均值。
首先求的A 、B 的方位角,公式如下:
π
α/1800⨯--=
B
A B
A BA X X Y Y
计算B 、C 点方位角,公式如下:
βαα+=BA BC
计算出C 及C ’坐标,公式如下:
()BC B C COS S X X α•+= ()
BC B C SIN S Y Y α•+=
利用两次坐标即可算出点位的位移量。
前方交会法:
测点布设如下图
A 、
B 两点为已知点, P 点坐标待求
将仪器架设在A 点,照准B 点将角度置零,转动仪器照准P 点记录水平角“α”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再将仪器架设在B 点,照准A 点将角度置零,转动仪器照准P 点水平角“β”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利用一下公式
即可计算出P 点坐标。
数据处理:
原始记录表单应填写观测人、记录人、观测日期、数据审核人等信息,监测原始数
据应该妥善保管,并且不能随意修改原始记录,修改应该注明修改原因及修改人,以备日后查看。
数据报送根据施工方提供的格式要求填写报表,报表基本内容如下表:
X X 轨 道 交 通 工 程
承包单位: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 号:
测试日期: 测试时间: 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本监测项目测点布设示意图
测点
编号 变化量(mm )
初始坐标值 上次坐标值 本次坐标值 备 注
本次变量
累计变量
X (m )
Y (m )
X (m )
Y (m )
X (m ) Y (m )
报警后及紧急情况处理:
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首先向施工方及监理单位进行预报通知,同时对异常情况复测,复测确认后向施工方及监理单位进行正式通报,并主动调整监测频率,保证监测数据处于受控状态。
雨季是工程施工的不利情况,也给监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应加强一些受雨季影响较大项目的监测频率,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的监测,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始终处于监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