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上册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
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作用 2、提倡“有教无类” 3、诲人不倦 4、因材施教
第一章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说(yuè)乎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一瓢饮,在陋巷(lòu)
博学而笃志(dǔ)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论语》十二章小结
十二则内容归类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个人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课文探究
•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
停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分析文义
“有’通“又” 顺接
独立做事情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迷惑,疑惑
不能为人力所 支配的事情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
信乎?传不习乎? (3)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成语: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疏饮水
分析文义
几个
在其中
他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其
优点 顺承 跟从、学习 缺点
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分析文义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 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 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 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反省自己有没有 类似的短处,加以改正。(虚心好学 )
分析文义
贤德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
简陋
忍受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分析文义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 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多么贤德啊,颜回!”
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人 教 版 七 级 上册课 论语十 二章课 件
人 教 版 七 级 上册课 论语十 二章课 件
颜回
公元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 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为人 谦逊好学,尊重老师“不迁怒,不贰过” 。颜渊以德行著称,不幸早死。自汉代起 ,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唐太宗尊之 为“先师”,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小结
第一章主要讲学习方法、乐趣和做人的态度。 第二章主要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的修养。 第三章孔子回顾自己一生的历程。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
性。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
系。
第六章
分析文义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倒装句: 贤哉,回也!
《论语》并非高不可及。 世界上的真理, 永远都是朴素的, 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是告诉我们在现代生活 中适应日常秩序,获取心灵的充实与快乐。
人 教 版 七 级 上册课 论语十 二章课 件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据《史记》记载, 贤人七十二精通六艺,称“七十二贤人”。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曾参。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 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 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
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
办教育,理六经。
第十一章
朗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分析文义
军队
普通人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分析文义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 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本章讲
课文探究
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属于个人修养)
第十二章
分析文义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为: 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当、做 替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了解 懂得
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一词多义
转折 顺承 并列
其 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省略句:
特殊句式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十章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分析文义

流逝
这,指河水
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 斯 夫,
不舍舍昼弃夜。”
分析文义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河水一 样流逝,日夜不停。”
课文探究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用流水来比喻时间飞逝,告诉我们应该 珍惜时间。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名作动)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男子汉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分析文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分析文义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劣 冷水 胳膊
子曰:“饭
第七章
分析文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分析文义
代词,它,指学习、学问
……的人 喜欢、爱好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
以……为乐趣 (名词做意动用法)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分析文义
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 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 为乐趣的人。”
半部(……)治天下 这是谁的故事
《赵 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 常劝以读书。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 (hé)户启箧(qiè)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hōng) 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
孔子思想
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 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 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 人准则。
子曰:“温 故
而知 新,
可以 凭借 做
可 以 为师矣。”
分析文义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 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第五章
停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分析文义
转折,却
转接,却
迷惑
疑惑
子曰:“学而 不思则 罔,思 而不学则 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危害。”
人 教 版 七 级 上册课 论语十 二章课 件
人 教 版 七 级 上册课 论语十 二章课 件
仲由
公元前542~前480,字子路,鲁国卞 (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 率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 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 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 路好勇,闻过则喜。”
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 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大成殿 大成殿孔子像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孔子墓地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知 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分析文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 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 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 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 有修养的人吗?”
课文探究
• 第1句讲 学习方法 • 第2句讲 学习的乐趣 • 第3句讲 个人修养
第二章
停顿
人 教 版 七 级 上册课 论语十 二章课 件
人 教 版 七 级 上册课 论语十 二章课 件
端木赐
公元前520~前456,字子贡,姓端木,名 赐,卫国人,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门 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 者。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 ,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他善于雄辩, 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 ,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 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超过 规范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分析文义
孔子说:“我(从)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被外物迷 惑,五十岁知道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 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可 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过规范。
课文探究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分析文义
广泛 并列 坚守 恳切 并列
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
仁德
思,仁在其中矣”
分析文义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守自己 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课文探究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是从个人修养上讲的。
疏食饮水,曲肱
顺承 乐趣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对于
于我如浮云。”
分析文义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 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 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来自百度文库是 天上的浮云一样。”
课文探究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
第九章
朗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朗读
正音
停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分析文义
先生,指孔子
按时
学习 顺接(名词作状语)复习 也是
• 子曰:“学 而

习之,不亦
“说”通“悦”,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从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转接,却
了解
生气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 旧的知识 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一词多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分析文义

每天 名词作状语
多次
反省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
替 谋事 转接,却
转接,却 诚实
为人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乎? 传
不习乎?”
分析文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谋划事情尽心尽力了吗?和朋友交 往诚实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按时复习了 吗?”
课文探究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1)思想与言行融合, (2)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要经过长时间学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第四章
停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分析文义
复习(学形过容的词知作识名词)顺接(形新容的词领作悟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