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及赏析
![红楼梦诗词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d694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8.png)
红楼梦诗词及赏析红楼梦诗词及赏析1.《根并荷花一径香》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赏析:这一首说的是香菱。
宝玉看又副册判词不解,又去翻副册,见上面"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接着便是这首判词。
香菱是薛家的丫头,是奴婢,进不了"正册";可她原是甄士隐家的贵小姐,也不能进"又副册",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间的"副册"里。
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
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欺辱虐待,含恨而死。
关于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
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
2.《可叹停机德》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赏析: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宝玉看"副册"仍是不解,又去看"正册",见第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两株枯木是"林"字,雪谐"薛"音)。
下面就是这首判词。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
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
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
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
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
红楼梦诗词解读
![红楼梦诗词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b1c342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5.png)
红楼梦诗词解读红楼梦诗词解读一、导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瑰丽多姿的古代小说长卷”。
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逐一解读《红楼梦》中的诗词,带领读者领略其中的美丽与哲理。
二、“黛玉葬花”系列1.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首诗出自第五十七回,黛玉在芳官的葬花活动中,由于伤感失落而写下。
诗中表达了黛玉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并以此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2. “葬花吟”这是黛玉在第九十七回出殡时写下的诗,表达了她对自我的颓废和对人世间事物的无奈和痛惜。
通过婉转悲伤的词句,展示了黛玉敏感的情感世界和对命运的无奈感。
三、“秦淮烟草之歌”1. “斜阳照墨池,绿水青芙蓉。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窗。
”这是贾宝玉在第五十九回到花袭人府中时,对即将过去的时光感叹所写的词。
词中抒发了他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无奈,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意境。
四、“蝶恋花”系列1.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悲悼暴风雨中重逢时的对话。
贾宝玉用此词来表达他对黛玉的爱慕之情,将黛玉比作花朵,表达了自己对黛玉纯洁美丽的赞美。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贾宝玉在第二十五回梦游大观园时所见的画面。
词中以文人意境描绘出了一树牡丹的美态风姿,将牡丹与少女相比,表达了作者对花与人之美的联想和赞美。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一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贾宝玉在红楼初建时,对庆幸自己遇见的人与事表示感慨时所写的词。
以红楼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激之情。
六、“夜雨寄北”系列1.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贾宝玉在第十六回悼薛蟠时写下的词,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词句婉约而凄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思念。
七、结语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集诗词之美于一体的艺术之作。
【红楼梦哲理诗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红楼梦哲理诗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1475c15f0e7cd1842536de.png)
【红楼梦哲理诗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红楼梦哲理诗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也是一部将人情世故刻画得入木三分的人情小说。
世态炎凉看得有多透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下面为大家红楼梦哲理的诗词,欢迎参考!《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今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7cce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3.png)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其中,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个形象鲜明、内心复杂的角色,还是一个才情出众的诗人。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歌不仅在情感表达上丰富多样,而且在意境描绘上独具匠心。
下面我们将一同来欣赏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几首诗歌,并对其进行解析和品评。
1.《省亲诗》手植丹桂青云树,别祝恩光度太虚。
相逢未晚思怀切,无奈秋风生渺茫。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离京回家探视母亲的时候。
贾宝玉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寓意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祝福。
其中,“丹桂青云树”暗喻母亲的高贵,象征着对母亲的赞美和祝愿。
而“相逢未晚思怀切,无奈秋风生渺茫”则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预示着贾宝玉心灵的彷徨和不安。
2.《葬花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草,争折花枝贴画屏。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盆。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在花园中看到落花的时候。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花谢花飞的情景,表达了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感伤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游丝、落絮、绣帘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谢的景象。
最后两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盆”则寄托了贾宝玉对生命的期待和对长久幸福的向往。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在江南游玩的时候,他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展示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氛围。
诗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江南景色,给人以生动的感受。
而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
贾宝玉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富有意境的描绘而脱颖而出。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人生的追求。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歌不仅是小说情节中的点睛之笔,也是对人物性格的深入挖掘和塑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6dc0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1.png)
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奇光异彩。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诗词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赏析】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
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
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
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
黛玉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死了。
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
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
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当了和尚,一定了之。
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
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悲剧。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赏析】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痛苦和遗憾。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
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
红楼梦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e9a0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b.png)
红楼梦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以其丰富的描绘细节、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封建社会内外景观的真实反映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红楼梦的原文进行译注和解析,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第一章悔饮原文:贾雨村本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书香门第子弟,却因病致残,性情孤僻。
他饮酒过度,悔之不及,因此取名悔饮。
他隐藏着自己的才情,常常去草堂踱步。
一天,他遇到了一个道士,从此开始了他奇妙的变化。
解析:贾雨村,红楼梦中一位家境富裕的读书人,因为身体残疾和内向的性格而让人怜悯。
他的名字“悔饮”寓意着他对过去酒过量悔之不及的遗憾。
他在草堂踱步,表现出一种忧郁和沉思的特质。
遇到道士后,他的命运开始有了转变。
第二章甄家载笔人中表原文:贾雨村的舅舅甄应嘉非常看重家族的文化底蕴和家族名声,因此找了一个世交的贾赟来给贾雨村传授文化知识。
贾雨村因此变得聪明了许多。
贾赟要求贾雨村写一篇表白自己的文章,以此为他申请国家功名打下基础。
解析:甄应嘉作为贾雨村的舅舅,在传承家族文化的同时,也关注着家族的声誉。
他找到贾雨村的导师贾赟,希望通过他的指导使贾雨村更加聪明。
贾赟要求贾雨村写一篇表白自己的文章,这样可以帮助他日后申请功名。
第三章贾雨村寄名山堂柬谢原文:贾雨村写了一篇表白自己的文章,题名为《寄名山堂柬谢》。
他将文章送给了贾赟,并表达了对贾赟的感激之情。
他将自己的抱负寄托在了这篇文章中,表明了自己想要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愿望。
解析:贾雨村写了一篇名为《寄名山堂柬谢》的文章,表达了对贾赟的感激之情。
他通过这篇文章向贾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追求学术成就的决心。
第四章相知篇原文:贾雨村和贾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他们在文学方面的心得交流,使得贾雨村的文学造诣有了很大的提高。
两人相知相交的事迹,被亲友们传颂着。
解析:贾雨村和贾赟因为共同的学习目标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互相学习和帮助使得彼此都有了很大的成长。
红楼梦12首菊花诗原文韵译及鉴赏
![红楼梦12首菊花诗原文韵译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99c72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1.png)
《红楼梦》12首菊花诗原文、韵译及鉴赏忆菊蘅芜君(宝钗)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韵译:“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凄凉的西风里惆怅眺望,我怀着无限郁闷情思。
满眼的红蓼与白苇,这正是使人悲伤欲绝的季节。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篱边的菊花空空,原来的花圃也无秋日的痕迹。
如今一弯冷月满地清霜,只能在梦中追忆往事。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秋雁南飞勾起了无限的想念(传说雁能带书传讯)。
夜晚独自静坐痴痴的听着凄凉的捶衣声响(满怀思念的愁怨)。
寥寥:寂寞空虚的样子。
砧:捣衣石。
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
“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因为思念我已经十分消瘦,有谁同情我的忧思。
只能自我安慰,期盼可以在重阳时与你重逢。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是相会之期。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鉴赏: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
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
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
”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
忆菊,其实是忆人。
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
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
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
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访菊怡红公子(宝玉)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韵译:“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趁着霜华满天的秋天,信步漫游。
最新《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汇编
![最新《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4662cff426fff705cc170a60.png)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一、石头记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
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
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
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7df764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3.png)
红楼梦诗词大全及鉴赏红楼梦诗词及鉴赏篇1《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词鉴赏】《红楼梦》的为了便于发抒感慨,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借人们都熟识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奇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
石头的经受,便是贾宝玉的经受;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曹雪芹的影子。
《金陵十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痴,谁解其中味?【诗词鉴赏】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
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
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
当然这都是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就是曹雪芹。
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诗词鉴赏】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如今苏州〕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
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由的小康生活。
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
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知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荣禧堂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诗词鉴赏】第三回书中写林黛玉在贾雨村护送下,来到荣国府外婆家。
见过贾母等人后,又去拜见其舅父贾政,中间经过荣国府正堂——荣僖堂,看到这副对联。
荣禧堂是荣国府的中心建筑。
“荣禧堂”斗大的三个大字是皇帝亲笔“书赐荣国公贾源”的,下面是皇帝的印章:“万几还宸翰之宝”,这在当时社会是至高无尚的荣耀了。
《红楼梦》原文及翻译
![《红楼梦》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0b5b2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1.png)
《红楼梦》原文及翻译引言《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为清代作家曹雪芹。
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政治经济状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本文档提供了《红楼梦》的原文及翻译。
翻译部分尽量忠实于原文,同时注重传达原作的韵味和意境。
原文及翻译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原文】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何来?有一段石头记,曾云:“石头记”者,自是不可妄言也。
此石头非他,乃太虚幻境中一石头耳。
此石自经荣枯、经锻炼,自经石嘴里出来,自经一僧一道携了投胎,又自经若干年代,自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直到今日。
石头记者,记此石之经历也。
列位看官,你道奇也不奇?【翻译】尊敬的读者:您或许会好奇,这部书是如何诞生的?它来源于一部名为《石头记》的作品,书中提到:“《石头记》”这个名字是不可随意妄加评论的。
这块石头并非普通之物,而是来自那神秘莫测的太虚幻境中的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历经沧桑、锻炼,从石头嘴里吐出,被一位僧人和一位道士携带投胎,历经数个世纪,见证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直至今天。
所谓的《石头记》,便是记载这块石头经历的书籍。
尊敬的读者,您觉得这个故事奇妙吗?(注:此处仅提供了一回的原文及翻译,全书的原文及翻译篇幅过长,不适合在此文档中完整展示。
)结语本文档提供了《红楼梦》第一回的原文及翻译,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希望这份文档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红楼梦》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
![《红楼梦》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fa8c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4.png)
《红楼梦》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
以下是《红楼梦》中的一些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
诗词1
原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翻译:
春风得意,马蹄疾驰,一天之内欣赏了整个长安的花景。
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天的愉悦心情,马蹄疾驰代表着主人公乘坐快马畅游长安,一日之间看尽了长安城内盛开的花朵。
诗词2
原文:
黄金无足色,玉露细如针。
翻译:
金子没有颜色,玉露细小如针尖。
解析:
这句诗利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金子与玉露的珍贵。
黄金没有色彩,而玉露非常细小,形容它们的珍贵程度。
诗词3
原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
自古以来,谁能逃脱死亡,要留下坚定的意志照亮后人。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死亡不可避免的观念,同时强调了留下心灵的力量,使后人能够引领自己的人生。
以上是《红楼梦》中的几个诗词原文、翻译及解析,这些诗词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内涵,也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文学才能。
红楼梦原文摘抄及点评
![红楼梦原文摘抄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51c20e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c.png)
红楼梦原文摘抄及点评1.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点评:这段诗词是描述贾宝玉的,表面上写贾宝玉纨绔子弟,不知道学习,辜负期望,其实是在暗地中褒扬他不肯对封建礼教屈服。
这也是《红楼梦》的一个特点,即通过诗词或人物描绘来传达深层含义和情感。
2.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点评:这两句分别描述了《红楼梦》中两个重要的情节。
第一句描述了贾宝玉和秦可卿之间的初次亲密接触,而第二句则描绘了刘姥姥第一次进入荣国府的场景。
这些情节都充分展示了《红楼梦》的情节紧凑和人物塑造的深度。
3. 虽悲凉却是写实,虽写实却仍悲凉。
点评:这是对《红楼梦》创作手法的高度概括。
曹雪芹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变迁,同时通过这种写实的手法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剧美。
这种创作手法使得《红楼梦》具有了深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4.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点评:这是《红楼梦》中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真假、有无之间的辩证关系。
当真实的事情被误认为是虚假的时候,那么虚假的事情就变成了真实;当不存在的东西被当作存在的东西时,那么存在的东西就变成了不存在。
这种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5.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点评:这句话表达了《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无论是春恨秋悲,还是花容月貌,都是人物自己内心的反映,也是他们命运的预兆。
这种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偶然性,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深刻。
6.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点评:这是对王熙凤命运的深刻揭示。
王熙凤精明能干,机关算尽,却最终误了自己的性命。
这既是对王熙凤的悲剧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封建社会中聪明人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7.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点评:这是描绘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庭院中品茶下棋的场景。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71e321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5a.png)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红楼梦》诗词鉴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红楼梦诗词《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原文: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①珍重:珍视,看重。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
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
北宋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秋阶:秋天的台阶。
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犹如洗去胭脂的美女,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此句的大意为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
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
”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鉴赏: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人端凝庄重的性格。
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
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
红楼梦古诗及赏析
![红楼梦古诗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7a2b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2.png)
1.《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花儿的凋零,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诗中用“葬花”这一典故,将林黛玉的遭遇与花儿的凋零相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林黛玉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2.《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篇。
诗中通过描写长江的波涛汹涌和英雄的倒掉,表达了时光流逝、事物变迁的哲理。
作者以“青山依旧在,几度红”这句话,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戏,无需过多计较。
《红楼梦》诗词赏析,美到心碎,道不尽的红楼情!
![《红楼梦》诗词赏析,美到心碎,道不尽的红楼情!](https://img.taocdn.com/s3/m/9618767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5.png)
《红楼梦》诗词赏析,美到心碎,道不尽的红楼情!来源:唐诗三百首(tangshi3000)红●楼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诗词赏析,美到心碎,道不尽的红楼情!【石上偈】【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译文:因为没有才能可以去修补那残破的苍天。
白白到这红尘里,生活了些许年头。
这块石头上记载着我生前死后的故事。
若是谁看见了,就抄录到人间去,当做是奇闻流传吧。
【金陵十二钗判词·宝钗与黛玉】【金陵十二钗判词·宝钗与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译文:可叹,她们其中一个,拥有着乐羊子妻那样的贤德。
可惜,另一个,却有着谢道韫那样的才华。
这一个,好比玉带挂在树林中。
那一个,就像金簪埋入雪水里。
【终身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译文:人们都说,金锁和宝玉相配才是世间最美好的因缘,我只是念念不忘和仙草的前世之盟。
我每天面对着文雅、端庄、有涵养的宝钗,却始终无法忘怀仙草化身的黛玉。
可悲可叹,我至今方才相信,世间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不足。
纵然是宝钗贤惠如孟光,与我相敬如宾,到底难消我对林妹妹的一往情深。
【题大观园】【题大观园】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译文:这个园子里,衔接着青山,环绕着绿水,建筑得这样精巧。
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修建完成。
天上、人间的美景都在这个园子里集齐了!这么好的园林就取名“大观园”吧。
【哭花阴诗】【哭花阴诗】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闱。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译文:颦儿的才华和容貌那么卓尔不群,是世间少有的。
她总是独自一人,坚持着幽怨的观感与孤傲的情怀。
哀伤的时候,一声呜呼哽咽还没完,就使得花儿落满庭院,鸟儿受惊飞起。
红楼梦中的诗词及赏析(精选11篇)
![红楼梦中的诗词及赏析(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c7b5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1.png)
红楼梦中的诗词及赏析(精选11篇)篇1:红楼梦中诗词赏析红楼梦中诗词赏析1、原文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
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
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
”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
忆菊,其实是忆人。
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
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
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
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2、原文石上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是曹雪芹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
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曹雪芹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
曹雪芹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
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09ae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9.png)
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注释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以世情、人性为中心,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贾宝玉的一生描写,展现了封建王朝后期贵族社会的丰富多样的生活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原文:红楼梦·第一回太虚幻境诗曰:叹破红楼梦,泣涕零如雨。
便欲向江湖,万里寄红豆。
话说贾雨村之祖,乃贾演,有显赫一门。
自从上古贤圣发糖生亶糠,融涤百炼之兹漆,并选精妙奇石、天工国泰之含彩绘,启模金碧,素心融和。
以至乎杨、曹之辈,韩、柳之流,罗、唐之戈,骐麟游龙般若之逞梵让象,所制之东都,包罗天下之文,冠以皇华,曼宛剔透,无一不相失。
况才子佳人,生得品貌粉白俱佳者,断无复类,因官宦簪缨之胄,作了家禄子弟矣。
解析:《红楼梦·第一回》以太虚幻境为背景,通过诗意的描写营造了梦幻般的氛围。
叙述了贾雨村世家的来历,凸显了贾家的显赫门第与世代繁荣的历史。
从贾家祖上善于制作精美漆器,以及贾家的艺术造诣,揭示了贾家门第向来崇尚文化艺术,并且对此有很高的造诣。
文中还提及了才子佳人的出身背景,强调了贾家子弟出身官宦世家,家境富裕。
通过这样的描写,为后续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原文:红楼梦·第一回...(此处省略)解析:故事开始进入正文,此处省略了部分文段。
原文:红楼梦·第一回...(此处省略)贾家位居京师,有职有爵。
自从秦楼,更有西楼为次子之座,每日膺面之寄,风店新知,兼有馄饨杂碎之点心,无所不至。
且因聚贤庄之后吾皇御驾顽从,年深月久,各宅院除其首府之外,而各有建置顺序,可谓簇集:第一位者为贾母之大爷,系京营旧臣之后,封太山中、三昧无定福晋之位,谓之太山府君。
第二位者,乃贾母之兄之配室端儿太老爷之长女也。
第三位者,乃贾母之弟之配室太君之封洗择天曲山山府新晋封之太君。
第四位者,乃太君之兄绛州之封江山权臣太夫人。
(完整版)《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完整版)《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986174941ea76e58fa04e8.png)
原文:后面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画后有几句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偏运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译文:你的才能固然特出也有高远的志向,可却生在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强;
清明时带着思乡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那遥远家乡。
注译:生于句:末世,衰亡的时代,运,气数、命运,消,消退。江边望:寓探春远嫁海缰,思亲望乡。千里句:寓探春远嫁,骨肉分离,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乡。
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满网,而绿纱今又糊挂到破败的窗上。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转眼间两鬓苍苍如雪霜?昨天才在黄土垅头埋葬了白骨,今晚又已在红宵帐里结对成双。说什么积攒得金满箱啊银满箱啊,那晓得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说什么教训儿女啊严格又有方,可保不定将来子弟变成强梁,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做女婿,谁想姑娘后来竟流落在烟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拼命往上爬,却落得个枷锁套在脖子上;昨日里还哀叹衣不蔽体挨寒冻,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长。乱哄哄的这个刚倒台那个又登场,分明是他乡竟说成是自已的故乡;这是多么荒唐又多么可笑,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十三、迎春
原文:后面忽画一恶狼,追捕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下书云:子糸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闰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译文:“孙”是一头忘恩负义的狼,一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高贵闺房的花柳般美女,被无情摧残一年就死亡。
注译:子糸句:子,你;糸,你;“子”、“糸”为“孙”字的拆字,隐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的姓,这里暗喻迎春嫁给一个忘恩负义、凶残的人的命运。
十五、王熙凤
原文:后面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一、石头记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
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
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二、好了歌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译文: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功名宝贵忘不了;古往今来文臣将相现在何方?只剩一堆荒坟被野草湮没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想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一天到晚只怪搜刮的不够多,待到搜刮得多的时候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美丽妻子忘不了;你活着她天天对你说恩情重,你一死她就跟着别人走掉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儿孙后代忘不了;傻心眼爹妈自古以来就是多;可是孝顺的儿孙有谁见到了。
注译:荒冢:长满野草的坟。
终朝:指天亮到早饭一段时间,这里是指一天到晚的意思。
三、好了歌解注原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已归来丧?训有方,保不住后来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那蔽陋的卧室和空荡荡的厅堂,当年却是象板笏堆满了牙床,那生满衰草和立着枯杨的地方,曾经做过演出轻歌曼舞的剧场,那画栋雕梁早被蜘蛛结满网,而绿纱今又糊挂到破败的窗上。
说什么年纪轻轻胭脂浓花粉香,却怎么转眼间两鬓苍苍如雪霜?昨天才在黄土垅头埋葬了白骨,今晚又已在红宵帐里结对成双。
说什么积攒得金满箱啊银满箱啊,那晓得自己回到家里就一命亡?说什么教训儿女啊严格又有方,可保不定将来子弟变成强梁,费尽心机选择富家子弟做女婿,谁想姑娘后来竟流落在烟花巷,有些人因嫌官小而拼命往上爬,却落得个枷锁套在脖子上;昨日里还哀叹衣不蔽体挨寒冻,到今朝反倒嫌紫金蟒袍拖地长。
乱哄哄的这个刚倒台那个又登场,分明是他乡竟说成是自已的故乡;这是多么荒唐又多么可笑,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注译:笏满床:笏,古时朝臣朝会时所拿的一种象牙或木质的板,故又称象简,上记载事项以备忘,故又称手板,笏满床,是说家中做官的人多。
强梁:凶暴强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往往把具有反抗性的人也称为“强梁”。
膏梁:膏,肥肉,梁,精华,这里是富家子弟的省称。
他乡是故乡:在这里他乡是指功名宝贵、妻子儿女等尘世生活,故乡,指超脱一切尘世生活而归空幻虚无死亡。
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里是说空为别人忙碌。
四、警幻仙姑赋原文: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美人来,蹁跹袅娜,与凡人大不相同,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鬓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娥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行。
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
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琢;比美人之态度兮,风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
其静若何,松立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池沼;其神若何,月衬寒江。
一一远惭西子,近惭王墙,生于何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
译文:仿佛鸟儿刚离开柳林,又象蝴蝶新飞出花房。
只要美丽的仙子在那里一走动,院中树上鸟儿就露惊奇模样;她的脚步刚要到的时候,身影儿早已过了九曲回廊。
仙子的衣刚一飘啊,早闻到浓郁的兰麝芳香;荷花般的衣将要动啊,已听到环佩声叮叮当当。
脸上的笑窝象春桃啊,流云似的发髻装饰着翡翠;张的嘴辰彷佛樱桃啊,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
看那苗条而匀称的腰肢啊,颤摇摇象雪花飞舞微风回荡;和珠玉钗环的光彩相辉映的啊,是描眉的“鸭绿”贴额的“鹅黄”。
在万花丛中时隐时现啊,生气和高兴都是一样;在清水池旁浏涟玩赏啊,风吹衣带象要腾空飞扬。
蚕须般的眉儿将要皱起啊,似要说话而却又未语;象踏着莲花的脚步刚一挪动啊,想要停步却仍然在行。
我羡慕美人良好的德性啊,象冰那样清澈象玉那样光亮;我爱慕美人的华丽衣裳啊,灿烂的花纹闪烁发光。
我爱慕美人的容貌啊,如同香料塑出玉石雕成一样;把美人的神态风度比作什么啊,就象凤在飞舞龙在翱翔。
她的洁白象什么?是早春的白梅带雪开放;她的纯洁象什么?是秋天的暮草披着淡霜。
她的安静象什么?犹如青松挺立在幽谷;她的艳丽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池塘。
她的文雅象什么?好似长龙在曲折池沼游荡;她的神采象什么?仿佛朝霞映红清彻的秋江。
这样的容貌远说使西施惭愧,近说也使昭君羞愧难当。
美人啊你生在何方?你来自何处?你若不是从王母娘娘那里赴宴归来的瑶池里最漂亮的姑娘,也一定是吹箫乘凤飞去的仙宫里无与伦比的弄玉下降。
注译:荷衣:用荷花做的衣裳。
坞: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叫坞。
袂:衣袖。
靥:面颊的笑窝,称洒窝。
云髻堆翠:云髻,云彩状的发形,古时都用“云”字形容妇女的头发黑而多的样子,翠,绿色的宝石。
楚楚:鲜明的样子。
的的:鲜明光亮的样子。
蛾眉欲颦:蛾,蚕蛾,其触须细长而弯曲,古时用它比如妇女美丽的眉毛,颦,皱眉。
莲步:古时称美女的脚步为莲步,《南史齐东封侯记》:“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妓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也”。
闪烁文章:闪,火花跳动的样子,烁,光亮闪动,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
风回雪舞:旋风吹得雪花飞舞。
凤翥龙翔:翥,高飞,翔,翱翔。
素:未染的丝,此作白色解。
王嫱:即王昭君,古代著名美人,汉元帝时宫人,后被远嫁匈奴。
紫府无双:紫府,仙府,无双,独一无二的。
判词五、晴雯原文: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人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译文:雨后的明月多么难遇,灿烂的云霞容易消失。
刚强的心比天高,奴婢的身份这么下贱。
美丽聪明,招来了怨恨。
年青青就死去了啊,全因为污蔑和流言。
只有那多情公子,空自把你思念。
注译:霁月句:霁,雨住天晴,霁月:雨后月出,点出晴雯的“晴”字,彩云,成花纹的云彩,点出“雯”字,“难逢”和“易散”寓意晴雯的生活遭遇都不好。
心比天高:指她的反抗性格。
风流句:风流灵巧,指晴雯的美丽聪明。
寿夭句:未成年死去叫夭,寿夭,年岁不大就死去了。
多情公子:指宝玉。
六、袭人原文:观后面画着一簇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译文:说什么性情温柔心地和善,空夸品德美好象秋桂春兰;令多少人羡慕那优伶有福,谁知道公子反而与她无缘。
注译:优伶:旧时对歌舞戏剧艺人的称呼,她后来做了蒋玉函的妻子,故说优伶有福。
七、香菱原文:首页也是画,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蓬枯藕败。
曰: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译文:菱根儿挨着莲花在脉芳香,一生的命运实在令人悲伤;自从那薛蟠娶了夏家金桂,致使美丽的灵魂返归天上。
注译:致使句:香魂,指女人的灵魂,这里还是香菱灵魂的双关语,故乡,指灵魂原来所在的地方,返故乡,回到原来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死去。
八、林黛玉和薛宝钗原文:只见头一页上画着两个株枯木,木上悬挂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也有几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译文:可叹一个象孟母般的贤德,可惜一个有谢道温的诗才;腰中的玉带空在林中高挂,头上的金簪又被大雪掩埋。
注译:咏絮才:咏絮,称女诗人有“咏絮”才,这里指林黛玉,“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玉带林中挂:带,“黛”音,“玉带林”三字为“林黛玉”的倒念。
玉带本腰中之物,今挂林间,不是正常现象,寓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金簪雪里埋:金簪,喻宝钗,雪,“薛”音,“金簪雪”寓薛宝钗的名字,雪埋金簪,喻宝钗为封建礼教殉葬的命运。
九、元春原文: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椽,也有一首诗词云: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免相逢大梦归。
译文:入宫二十年来辩出了是非,大红的榴花开放映照宫闱;三春时光怎及那初春美景,狡免遇见猛虎就命丧身归。
注译:二十句:元春43岁死去,指她感到入宫二十多年作皇帝的妃子是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榴花句:榴花如火红,比如元春在宫中生活奢华,全句喻元春晋德妃事。
三春句:春季三个月分孟、仲、季三春,争及,全句喻迎、探、惜三春比不上元春荣耀。
十、探春原文:后面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画后有几句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偏运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译文:你的才能固然特出也有高远的志向,可却生在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强;清明时带着思乡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那遥远家乡。
注译:生于句:末世,衰亡的时代,运,气数、命运,消,消退。
江边望:寓探春远嫁海缰,思亲望乡。
千里句:寓探春远嫁,骨肉分离,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乡。
十一、史湘云原文:后面有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中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逝水楚云飞。
译文:生在富贵的人家又能怎么样?还在襁褓中父母就与你长违;放眼远方在落日斜辉里凭吊,只有那湘江水逝和楚天云飞。
注译:富贵句:富贵,指史湘云家的财势,又为何,又能怎么样?襁褓句:背小孩所包之被,褓,所用之网绳,襁褓之间,婴儿之时,父母违,父母死去。
展眼句:展,放,斜辉,斜阳,吊,凭吊,这句是说在夕阳西下时放眼展望,凭吊斜辉,似暗指史湘云晚年的命运,下句是答案。
湘江句:湘江,隐一“湘”字,楚云,隐一“云”字,因湘江在湖南,古为楚地,故称楚云,这里用湘江的逝去,楚云的飞散两个象征性的景物,表达式了一种无可挽回的情调,暗示了湘云后半生将如水逝云飞那样家势衰败,贫困潦倒。
十二、妙玉原文: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其词曰: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译文:想保持洁白何尝能洁,说弃绝尘世未必真能;可怜金玉般纯洁的人,最后还是陷在污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