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课文讲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上课用短文三篇ppt课件

上课用短文三篇ppt课件
9
研读第三段
1.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不要害怕死亡,只有乐于生,才能不感到 死之苦恼。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 使它过得丰盈饱满。
2.“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
惋惜”?
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
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而“我”热爱生活,
“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 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 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
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 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 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 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 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 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 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 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23
重点研读
4.《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作者为什么说“我
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
的原则”?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
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
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
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
人若不努力思想,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27
重点研读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即怎 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 就学过。”接着,文章列出了十六条理念。
作者特别强调十六条中的一条:“当你 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 紧挨一起。”即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 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v ——这就是本文所昭示的基本的意义。

人教版短文三篇课件-PPT

人教版短文三篇课件-PPT


字形小贴士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口”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嘴巴之形。
金文、小篆及楷体与甲骨文一脉相承。“口”的
本义是指人的嘴巴。后来引申为人口。原是名词, 栏

后转为量词,如“一口井”。


“口”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口”组成
的字大都与嘴有关,如
“吃”“叫”“叹”“唱”“唉”“噪”等。
朗朗上口。《信条》阐述主题集中,把复


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
链 接
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
地去实践。
语文·必修4(人教版)
1
第三单元
10 短文三篇
2
栏 目 链 接
3
课 文导 读
1.走近作者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思想家、
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成果
卓著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思想家、 栏
科学家、文学家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作品有《给
目 链
__世__界__的__能__力__,__所___以__说__:__“__我__们__全__部__的__尊__严__就__在____ 接
__于__思__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这__里__作__者__把__这__一___使__命__上__升__到__道__德__层__面__,__说__明__人____
___
度过(时间,多指虚度);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三篇PPT教学课件

短文三篇PPT教学课件

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的秋天的自然景象? 这些自然景象让作者联想到了哪些呢? 从诗中所写,作者有哪些不幸呢?
• (2)“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
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 却是一无所知。” • 解读: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在于:人知道自己渺小,也知道自己不可能 抵抗宇宙的力量,但是其他生物对于宇宙的力量却不能正确认识,对于 自身的渺小也缺乏认识。因此,正是在人与物思想能力的区别中体现出 人的高贵。人从而超越了肉体的渺小,实现了精神的伟大。 • (3)“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 解读:思想之所以囊括宇宙是因为思想没有边际,不受束缚,宇宙可以 成为思考的对象。
班生,上课都听不懂。在这里我一个人也 不认识,又不懂他们
这里的话。我想过不读了,但觉得很对不起我爸妈。我现在觉得
很迷茫,但又不能不读下去。不用跟我说大道理,这方面我不比
你们差,在外面我见识过很多的。
杜甫诗三首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人 们时常把李白和杜甫并称,一为 诗仙,一为诗圣。二人形成了不 同的风格,请问李白诗歌的风格 是怎样的呢?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 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 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的诗歌: 青年时期 《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 《石壕吏》“三吏”“三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最新《短文三篇》优秀ppt课件精品文档

最新《短文三篇》优秀ppt课件精品文档
19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20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 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 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 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 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 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 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 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 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 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 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因为它的精髓尽皆凝聚在一个 令人难忘而又促人覃思的生动比喻上:“人是一根能 思想的苇草”。
29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 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 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 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 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 等。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 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 就起火》。
30
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什么?
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 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 过。”
27
信条
罗伯特·富尔格姆
28
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 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 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 园。”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 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 的。现在请大家一起看看富尔格姆的信条。
“当你们出门, 到世界上去走 走,最好还是 手拉手,紧挨 一起。”
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 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短文三篇》课件(共25张PPT)ppt课件

《短文三篇》课件(共25张PPT)ppt课件

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充实地生活,善 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 不感到死的苦恼了。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 可以超越死亡。
ppt课件
7
请谈谈: 怎样度过“令人不快的时候”? 享受生活应讲究怎样的方法? 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ppt课件
8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害怕自己会受苦的人,已经遭受他所害 怕的痛苦。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 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 头脑。课件
6
生之本质在于死。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 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 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 命的话题。
ppt课件
11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pp之t课件中
12
史怀哲说:“无论何时以何种方式选 择伤害或毁灭生命都如同恶魔般有罪,这 是道德需要考虑的原则。”
ppt课件
1
一语未了,【墨旁】接榫甚便。史公之笔 力!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朱批】懦笔 庸笔何能及此!搦(nuò)锐笔,特独出熙凤一 人。【朱眉】另磨新墨未写其形,先使闻声, 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注:王实甫《西 厢记》)也。“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朱旁】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 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非仙助亦非神 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短文三篇PPT课件

短文三篇PPT课件

结尾
总结全文,强调人生的真 谛在于珍惜和追求内心的 平静。
语言特点
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修辞手法
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表达方式
以叙述为主,辅以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03
短文三:《生命》
主题阐述
生命的意义
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生命的简单故 事,强调了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生 活态度,以及追求个人价值和意义的 重要性。
02
短文二:《人生》
主题阐述
主题:人生
阐述:《人生》是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短文,通过讲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强调珍惜当下和 追求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倡导人们珍惜有限的人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以达到人生的完整和永恒。
文章结构
开篇
通过描绘人生的短暂和无 常,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 考。
中间
通过正反对比的手法,阐 述珍惜当下和追求内心平 静的意义。
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情感真挚
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读 者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和 珍视,从而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
思考和感悟。
04
三篇短文的比较分析
主题比较
《短文一》主题
01
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问题,呼吁人们关注
心理健康,寻找内心的平静。
《短文二》主题
02
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珍惜当下、感恩生活的重要
性。
《短文三》主题
03
以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为引子,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鼓励源自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结构比较
《短文一》结构
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主题,再通过举例和论述展开, 最后总结观点。

短文三篇ppt课件

短文三篇ppt课件
Page 22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要冲洗。 对这一条你有何感受?
Page 23
这一点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他讲究 卫生,因为什么东西都是身体第一,健康 是最重要的。你有这个基础条件,你才会 注意这些细节,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对 自己,无论是工作或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 先天条件。
Page 24
Page 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过一种平凡的生活, 学一些东西,想一 些东西,逗逗乐儿、 画画画儿、唱唱歌 儿、跳跳舞,玩玩 游戏,外加每天干 点活儿。
作者为何认为这 一条重要?
Page 27
在这个竞争强大的世界上能过上这种 平衡的生活是多么可贵。学一些东西, 想一些东西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 己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每个人的生 活都是波澜起伏的,过一种平凡的生 活,属于自己的生活
Page 29
做到了返朴归真,我想这些信条,这些都 是我们在幼儿园,可能在更小的时候都已 经学到过了。其实像这些信条,坚持一辈 子都是幸福的。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 走的时候,要注意来往的车辆,因为我们 的生命是多么的可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每一刻。
Page 30
最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哪一条?
Page 11
1.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 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 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 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 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 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 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 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 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 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 严。
Page 12
收拾好自己的一 摊子。
作者为何认为这 一条重要?
Page 25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看似与其他的人无关,其实社 会就像一张大网,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网点,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影 响到周围的一个很大的范围。就像一个事件,比 较早的一个事件,马加爵,他与他的同学,因为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我们看来他的思想境界应该 很高。可是,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呢?有这种 冲动去杀人呢?因为同学之间的那种攀比而忌妒, 他心里产生了很强的忌妒。受到一定的刺激,人 与人之间本来就不平等,在他同学的刺激下,他 自己觉得好像什么都不如人,这样他才会有那种 冲动,才会去杀人,所以说收拾自己的一摊子, 就是自我约束,约束好的自己行为,那警察都不 用了。

《短文三篇》课件2

《短文三篇》课件2

雅俗共赏
语言既高雅又通俗,既有 古典文学的韵味,又符合 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内涵丰富
语言内敛而不做作,言简 意赅,意味深长,能够引 发读者深思。
结构特色
短小精悍
过渡自然
每篇短文都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没 有冗余。
各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读 来流畅。
层次分明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
修辞特色
主题应用
主题的应用包括对文章主题的拓展和 延伸,以及将主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深入探讨 主题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将主 题应用到写作、演讲、教育等领域中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水平。
04
短文三篇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简洁明快
短文三篇的语言风格简洁 明快,用词简练,不拖泥 带水,表达清晰。
分析短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指导学生分析三篇短文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以及语言特点,如用词、 句式、修辞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要点一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
要点二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和应用
比喻生动
运用比喻手法时,比喻形象生动 ,贴切自然。
排比有力
运用排比手法时,排比句式整齐有 力,气势磅礴。
对仗工整
运用对仗手法时,对仗工整严谨, 语言优美。
短文三篇教学建议
05
教学重点
理解三篇短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篇短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包括对北京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 、《务虚笔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 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 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 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 撰写《随笔集》。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作者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研读三篇短文,了解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等作家的思想以及人文主 义观念,并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思想•信条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从行文思路入手,着重讨论难解的语句,以《热爱 生命》作为思想探讨的重点,略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以之过渡到《 信条》,并以动笔的方式来自行解读《信条》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用 “质疑—联系”的方法深入解读文本,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个性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 思考人生问题让他们能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思想、信条作一个自我反思、 深入思考。
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
(第一段开头)
支撑观点的材料: “我”对生活的态度,“哲人”的生活态度及对生活的理解, “我”对生活的理解。
(第一段中间)
结论: ①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第一段结尾)
②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第三段)
畅言教育
整体感知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3.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 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说明。
明确: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 时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人占有多少空间都没有用;人无法避免死,因此 也占不了多长时间。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思想有深 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即获得人在自然万物中的“尊 严”。因此,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 ①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像一根苇草一样,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死命。 ②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 想,比能致他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比囊括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 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 ③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 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于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 人文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 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 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 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 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 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畅言教育
整体感知
3、《信条》
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文 字简朴敦厚,内容浅而不显 的短文。全面而周详地讲述 了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管理的 信条——准则。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合作探究
1.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 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 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2.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 么意思?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 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 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 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 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 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 我超越。
4.文章说:“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试对这句话 做一点说明。
明确: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对社会的或 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为道德 的原则,说明作者思想
5.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明确: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对于应该 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 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作者把复 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 情。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 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 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公元1623年6月19日 出生于多姆山省奥弗涅地区的克莱蒙费朗,法国数学 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罗伯特•富尔格姆 是美国当代作家、哲学 家。主要著作《我一躺 倒,身下就起火》。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整体感知
1、《热爱生命》 提出观点:
畅言教育
· 第十课
短文三篇
本课时编写:合肥七中 刘孝峰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畅言教育
课文导入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 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 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 、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 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 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 生命轻视。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 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 让我们从《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