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选择题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理念选择题精选
除前面几题外,绝大部分是新课程新题
1 .下列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各统治集团范围内的统一`
B.和东汉末年相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C.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发展生产
D.是个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的时代
2.关于“贞观之治”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 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3.下列有关唐代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
B.由地方权力过于膨胀导致
C.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
D.因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所致
4.下列与“靖难之役”史实不符的是
A.起因于明太祖分封,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B.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
C.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D.朱棣攻破北京城,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5.下列关于“改土归流”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都采取过的措施
B.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C.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已由流官取代土司
D.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状态
6.王夫之在分析历史进程时说:“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对他的观点评价不准确的是
A.他犯了历史发展循环论的错误
B.他只看到了历史运动的迂回性,没看到历史发展的进步性
C.他没有从本质上认识中国古代史
D.他的观点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所做的客观总结
7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8“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9.“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B.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C.秦汉的郡县制D.西周的分封制
10.清朝咸丰皇帝继位后,封弟弟奕訢为恭亲王。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将帝位传给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而不传给身体健康、且有一定政治才能的弟弟奕訢,这种做法
A.遵循了宗法制的原则B.符合分封制的要求
C.是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结果D.为了调和清廷内部斗争
1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的正确理解是C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加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12.十月革命中产生的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里,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A.宣告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D.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持续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策略方针B.美国不赞同破裂
C.其符合广大人民利益D.民族矛盾的持续尖锐化
14.1945年—1949年,国共两党强弱易位、政权易手,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内部是否团结一致B.外援是否始终一贯
C.政治基础是否广泛D.军事决策是否正确
15.“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6.从1979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D.呼吁尽快实现统一
1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是坚持不妥协立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
D.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18.下列关于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之间关系变化的趋势,表述正确的是
A.从冷战对峙到政治经济联合B.从经济衰落到重新崛起
C.从战争到政治经济联合D.从军事对抗到和平竞争
19.“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C.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发展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20.《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1、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2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
23.明朝“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明朝中期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发生贫富分化
C.自然经济趋于解体D.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24.从经济的角度看,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25.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6.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应该从18世纪中期以后开始,主要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