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陕西产业结构分析及其对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产业结构演变ppt课件

产业结构演变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Βιβλιοθήκη 03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更加紧密,形成产业链上下游 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
信息技术与各产业加 速融合,推动产业转 型升级。
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不断涌现,为产业发 展注入新的活力。
跨界融合成为新的发 展趋势,不同产业之 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05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 与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
总结词
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工业化程 度较低。
详细描述
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 业化进程尚未开始或刚刚起步。农业 为国民经济提供基础产品,但经济附 加值较低。
工业主导型
总结词
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重工业占据较大比重。
详细描述
工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重工业占据较大比重,轻工业和农业逐渐从属于重工业的发展。工业为国家经济 增长提供动力,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逐渐显现。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总结词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升 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详细描述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 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 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
产业结构演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即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 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转变。
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性
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改善人民 生活水平。
产业结构演变也是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 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
21 0 1年 第 9期 ( 总第 24期 ) 2

世 纪桥
No 9, 0 1 . 2 1
Si i io h J Q a
( e e l o24 G nr .2 ) aN
专题 研 究 ・
陕西省 承 接 东 部地 区产 业 转移 的分 析
张赵 晋
( 南师 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 西省 渭南市 7 40 ) 渭 陕 10 0
近几 年来 , 陕西 以其 良好 的投 资环 境 和具 有特 色 的招 商 引资 方式 , 引 了大批 国内外 产 业项 目落户 , 中关 中 吸 其
地 区及 开发 区成 为 承 接 产业 转 移 的 首选 “ 地 ” 与 此 同 重 ,
时, 陕西 省承接 的部分 新兴产 业还填 补 了陕西 空 白。
级 的重要 途径 。
较 强 的科 技 实力 和充 足 的 专业 人 才 。陕西 省 是 西 北地 区 人才 、 技术 、 高科 技企业 高度 聚集 的地 带 ,09 全省 共有 20 年
高 等学 校 9 6所 , 在校学 生 8 . 7万 人 , 学 研究 生 达 到 8 93 在
万人 。而 且 已有 各 类 科研 机 构 10 60多家 , 少领 域研 究 不 水平 居 国内领先 或达到 国际先进 水 平 , 出 的科技 实力 有 突 基础 、 条件 承接高新 技术产 业转 移 。陕西 省 可 以利用 这 有 些优 势 , 以高 等院 校 、 科研 院所 、 头 企 业 为依 托 , 国家 龙 以 级开发 区及 重点省 级开发 区为载 体 , 引更 多 的高 新技 术 吸 企业落 户陕 西 , 进科 技成 果 转 化 , 动 本 省高 新 技 术 产 促 推 业 做强 做大 。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研究摘要在,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省的产业结构现状,能对省目前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发现近年来经济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所体现的优势;研究其发展前景可以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找到合适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本文所用研究方法主要是阅读文献、资料的对比和目前部分研究结果的综合比对。

研究发现省产业结构虽然形成“二、三、一”的态势但仍不尽合理、工业产业缺乏竞争力、未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优化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发挥集群效应等途径实现。

[关键词]省;产业结构;结构优化;产业竞争力[论文类型]应用型A R 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 nt Prospect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anxi ProvinceABSTRACTIn Shaanxi,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ic growth Granger causes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a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e 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Province, can now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of t he economic situation and found that in recent years, Shaanxi's econo 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advantages embodied; research and its prospects for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st ructure optimization to find the right dire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obj ective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is to read the literature, data a nd present some results comparing the overall comparison. Study foun d that although the form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 re, "two, three, one" of the situation but still quite reasonable, competiti ve industrial property, do not form a clear leading industries, industries with high degree of specialization is not the problem. Optimization of in dustrial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transform traditional ind ustries, cultivating leading industry, and other ways to achieve a cluster effect play.[Key words]: Shaanxi Province;Industrial Structure;Structure Improvement; the Competitive Power[Type of Thesis]:Applied目录1 引言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3 相关概念的界定12 国研究现状综述22.1 对省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22.2 对省产业结构发展前景的研究现状33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33.1 省经济增长状况33.2 省产业结构现状43.3 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54 产业结构发展前景分析104.1 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104.2 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105 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15.1 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15.2 省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35.3 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146 结束语17参考文献18致191 引言1.1 选题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省目前的资源供给和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传统模式下经济发展的要求。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分析摘要:近几年,陕西省以其独特的成本优势、人才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吸引了众多东部企业前来投资,承接东部地区地产业转移会给陕西省带来集聚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产业结构的成长效应等诸多好处,但是要想更好地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还需要政府在承接理念、投资环境建设和宏观调控方面的积极推动。

关键词:陕西;产业转移;区域经济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产业转移是一个包含区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地区与承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陕西以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具有特色的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产业项目落户,其中关中地区及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重地”,与此同时,陕西省承接的部分新兴产业还填补了陕西空白。

一、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2009年3月5日,陕西·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项目洽谈会在西安唐城宾馆召开,54家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赴陕西省参会,而且从2009年10月起,省商务厅和中国产业转移投资促进会共同组织开展了陕西·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系列活动。

到目前为止,长三角地区已经有78家企业有意在陕西投资创业,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投资意向,之所以这些企业会选择陕西作为产业转移地,因为陕西自己独特的优势。

1、成本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转移很大一部分是受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大的驱动,而陕西省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60%,在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方面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能够满足新时期产业发展的环境需要。

同时陕西省资源富集,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得天独厚,是招商引资最大的“卖点”,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大的优势。

2、人才科技优势。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是逐步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客观上要求承接地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充足的专业人才。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PPT课件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PPT课件

政府应当创造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体制、 机制和政策条件; 改善企业劳动组织,促进社会化分工;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培育品牌; 向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地区转移; 东部地区逐步放弃赚小钱的来料加工产业; 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实施现有产业缩小差距战略 现阶段产业升级的重点首先推进现有产业的技术和 产品的升级,找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先进 国家的差距,实现技术赶超。在钢铁工业、有色金 属工业、非金属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高性能 和智能化机械装备制造业,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业、 精密仪器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 制造业、新药研发和生产、等高附加值产业领域缩 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四,2019年—2019年,轿车进入家庭出现了井喷 式的高速增长。 我国轿车产量由2019-2019年年均增长31.2%回落 到2019年以来的5.8%左右,说明轿车进入家庭的井 喷式的增长基本结束。 上述四大因素导致对重化工业产品的旺盛需求,推 动了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2019年以来。这些需求 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说明重化工业增长速度下行具 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15年来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高速 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拉动重化工业高 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进入后期,投资方 向主要是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重点是车流 量较少的偏线和冷线;港口吞吐能力已经出 现过剩;机场建设重点转向二、三线城市的 支线机场。
第二,城镇化进程加快,扩大了对重化工业产品的 需求。2019年到2019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增 加一倍,相当于1949-200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总 和。新世纪以来的10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平均每 年增长超过7%。在城市急剧扩张的同时,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显著加快。 未来我国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将是平稳增长的趋 势,尽管已经取消城乡户籍的差别,破除农村人口 进城的户籍管理制度的障碍,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 镇人口也不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产业结构演变》PPT课件

《产业结构演变》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4
第六章 理论发展
❖索罗将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古 典经济增长模型。他采用总量生产函数来建立经济增 长模型,其一般表达式为:
Q=F(K,L,t)
式中,Q是国民经济总产出,K和L分别为资本总投入
和劳动总投入,t为时间。这一模型考虑了时间变量t,
即技术进步因素。
❖很明显,这些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始终把结构因素 排斥在经济增长源泉之外。
精选课件ppt
12
第六章 理论发展
(二)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 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 较彻底的考察。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 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 人均收入影响论。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 ,如下图所示:



























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
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
精选课件ppt
9
第六章 理论发展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 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 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 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

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上课用课件第15单元 第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可修改版ppt]

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上课用课件第15单元 第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可修改版ppt]

2.(2016课标Ⅰ,2,4分)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答案 A 陶瓷产业是高污染产业,由于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 区范围,地价上涨、环保压力等因素促使该主产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进而促使该主产区的陶瓷产业向外转移,故A项正确。
6.(2016课标Ⅱ,5,4分)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
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D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 D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在全球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 之地。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逐渐成熟,没有继续加大力度的可能。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不利于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我国家电 产品的价格优势已不具备,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故D项正确。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 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2)产业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1.(2016课标Ⅰ,1,4分)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 ( D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答案 D 与景德镇相比,佛山在20世纪80年代并不具有市场优势,故A 项错误;两地相比,景德镇瓷业最初是在原材料产地的优势上发展起来 的,所以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原材料充足,故B项错误;陶瓷 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20世纪80年代初, 佛山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 瓷生产基地,则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利益于国家开放政策首先在此实 施,故D项正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四产业转移及其影响教学ppt正式完整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修四产业转移及其影响教学ppt正式完整版

发展中国家 重点发展成 熟期或衰退 期产业
发达国家主要进 行产品设计和组 织营销
发展中国家主要 从事产品加工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 不同产业适合不同区域发展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由不同区域完成
各区域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环节,从而促进国 际分工和1、合如作上,的推国动际区分域工经与济合的作一对体发化展。中国家有什么不利影响?
差异较大 另外,还有美国向墨西哥、西欧向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转移,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例证。
产业转移对两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
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要求:1、各组根据以往做题经验,充分讨论,总结产业转移的影响。
大产量业就 转业移机对劳会两随区企域动业产转业密入结构集的影响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 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 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
围的流动性很小
具有充足、高素
产业 质且价格较低的
不同国家或地 转移 劳动力资源的 2、组织成书面语言,选一个代表陈述。
各区域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环节,从而促进国际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区,劳动力的数 国家或地区 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
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
量、质量、价格 向市场广阔或潜力大的区域转移
从本质上讲,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范围,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而进行产业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在引进生产环节的同时,应将研究开发机构一同引进,避免总跟发达国家的后面。

陕西省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陕西省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陕西省产业结构状况摘要:陕西经济结构的基本框架,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形成的。

“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伴随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以及战备的要求,陕西成为我国内地重要的机械、电子、纺织等加工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在能源、化工、医药、有色、建材、冶金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电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方面的进步也是很显著的。

但是陕西的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同时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行业为主,缺乏新兴的行业带动。

关键词:陕西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一.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定义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它不仅包括生产部门,还包括流通部门,一般服务行业、文化教育和行政服务业等。

产业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属于中观经济。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以及由这些比例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从广义来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在生产上的比例关系即各产业相互协调、平衡的发展问题,如三次产业之间、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反映各产业相互影响的结果。

因而产业结构是经济总体中的产业多层次的组合,质的特征是产业的地位与作用,量的特征是产业所占的份额,即比重。

二.陕西产业结构总体概况陕西省依据资源分布特点,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了四大建设基地,陕北以化工能源为发展重点,陕南利用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是绿色产业基地,而关中则以先进制造业为建设重点。

另外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及能源化工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能源化工和国防科技工业六大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现代物流业三大特色现代服务产业。

其中装备制造业是陕西工业的主体产业,现代物流业是陕西省的新兴产业。

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

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基金项 目 : 国家社 会科学基 金项 目《 新时期 西部 大开发 中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问题研究 ) INy o 3 ; (O o o ) 中央高校基 本 科 研业 务费专项 资金项 目《 产业集 聚视 角下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 区产业转移研究 ̄ 7 14 3 ) (2 0 7 6 作者简介 : 郑耀群 , , 女 陕西 礼泉人 , 经济学博 士,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 方向 : 产业经济 , 区域经济 ; 胡
集 聚指数 采用 20 年 各省数 据计算 , 09 动态 区域 集 聚 指数 采用 各省 20- 20 年 数据 计 算 , 中 05 0 9 其


以 20- 20 年 五省 一 市各 行 业 的平 均 就业 增 长 05 09 率表 示 ,
=1
常 用 的 指 标 之 一 ,其 计 算 公 式 为: I
以陕 西省 为例

郑耀群 , 新 , 胡 常
( 安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 0 7 ) 西 10 1
摘要 : 欠发达地区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 区的产业转 移 , 为其 加快经济发展 的重要途径 。采用 区域 已成
产业静态 和动态集 聚指数测算 出东部地 区五省一 市具有转 移趋势 的产业 和陕西省的 区位 优势产业 , 在此基 础上确定出陕西省 承接东部地 区产业 转移 的对 接行业 。结果 表 明, 东部五省 一市 目前劳 动密集 型产业对外 转移趋势明显 , 陕西省的优势产业主要 是重工业及 资源 型工业 。陕西省应利 用 自己的产业基础 和优势 , 准 找 产业 承接的行业对接点 。
者赤松 要从 产业 发 展 的角 度 来分 析 区际 产业 转 移 ,
二、 东部 地 区产 业 转移 的现状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本节小结
变化
具体表现
变现
影响产业升级的 原因
工业内部产业结 构升级的表现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 的升级
地区产业结 构的变化
地区产业结 构
概念 影响因素
2019
新课标人教版
3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上海市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了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1 位置: 上海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
2 地位: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3 近现代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①产业结构的转变: 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
③主导产业:轻纺工业
中国最大的产丝区在上海附近的苏南 和浙北地区,其丝产量约占全国的一般。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第一个缫丝工厂在上 海设立。此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 机器织布局等纷纷在上海建立,上海成为 我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基地。
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3 近现代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
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
2 产业结构的升级
2.产业结构的升级
1 产业升级表现
(1)经济发展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 化升级的过程。
1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4.62 8.06 10.76 12.99
189838.00 84766.60 72499.80 16636.45
39.45 42.18 38.33 34.94

陕西省产业结构分

陕西省产业结构分
与周边省份接壤,是连接东部和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自然资源
01
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02
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03
森林覆盖率较高,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
人口与经济状况
01
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02 经济实力较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
陕西省产业结构分析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陕西省概况 • 陕西省产业结构现状 • 陕西省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优化陕西省产业结构的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重 要的经济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和人力资源。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 例关系和相互影响,是衡量一个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议。
04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陕西省的产业结构,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分析陕西省的产业结构,有助于发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
02 陕西省概况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和秦岭、大 巴山之间。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 仍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和转型升级 的挑战。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深入研究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 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02
探索陕西省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 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省份的
竞争合作关系。
分析陕西省在新经济、新技术领 域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陕西省产业结构分》课件

《陕西省产业结构分》课件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与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服务业,是 陕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1
前景预测
根据市场趋势和政策导向,陕西省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
结论
陕西省产业结构的优点
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为陕西省 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和可 持续的基础。
未来可发展的产业
新能源、高科技产业和文化 旅游业等将成为陕西省未来 发展的重点。
陕西省产业结构的挑战 和困境
陕西省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 平衡、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等 问题,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经济蓝皮书》 2. 《陕西省发展报告》 3. 《陕西省统计年鉴》
结束语
陕西省的产业结构一直在不断优化和调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
陕西省产业结构分
本PPT课件将为您详细分析陕西省的产业结构,包括各个产业的概况、变化 趋势和不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对经济发展和 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陕西省产业结构概况
第一产业
农业与林业,以及渔业,是陕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是陕西省的重要产业部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演变》课件

《产业结构演变》课件
详细描述
总结词:产业结构演变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法则等。
详细描述:产业结构演变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法则。配第-克拉克定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法则则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会逐渐上升。此外,还有其他的规律性趋势,如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
发展中国家教训
感谢观看
THANKS
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绿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绿色化。
服务业是指那些为生产和生活提供非物质性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如商贸流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休闲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VS
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和思维过程,实现人机交互和智能决策的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总结词: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资源禀赋、政策法规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变。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02
总结词
机械化、蒸汽动力、工厂制度
详细描述

陕西省支柱产业课件

陕西省支柱产业课件
陕西省支柱产业
• 7、坚持实施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确定明确的主题形象,挖掘陕西旅 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树立陕西旅游的良好形象。大力开展旅游市场的 调研工作,为提高宣传促销的针对性、有效性奠定基础。积极开展项 目策划工作,使陕西的旅游产品能够活起来,增强陕西旅游“活”的 8、坚持旅游创新发展战略。一是体制创新,改革现行管理体制 中不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部分,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 进一步理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二是机制创新,在 《行政许可法》的范围内,创立新的投融资机制,扩大渠道,大量引 入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降低准入门坎,扩 大投资群体。三是制度创新,以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 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广泛建立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旅游企业,以实现 旅游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为作大作强旅游企业开辟道路。 9、坚持大力开发旅游人力资源战略。充分发挥我省旅游院校教 育的优势,大力拓展旅游培训教育网络,形成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 育、中初级教育、在岗在职培训等阶梯层次,多层次培养旅游人才, 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源保障。
陕西省产业结构概况
•陕地西,陕省北依据以资化源工分能布源特为点发,展利重用点资,源陕优南势利形用成自了然四环大境建优设美基、
生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是绿色产业基地,而关中则以先进制 造业为建设重点。另外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高 技术产及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 业、旅游、能源化工和国防科技工业六大特色产业。其中装 备制造业是陕西工业的主体产业,现代物流业是陕西省的新 兴产业。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 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 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 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陕西省支柱产业西省支柱产业陕西省支柱产业

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及现状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及现状分析

地方经济497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及现状分析孙 铂1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包富华2 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宇峰1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郭玲霞1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摘要: 本文在对陕西省产业结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划分了陕西省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并对近年来陕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陕西省产业结构已由2012年的二产强支撑型经济,向二产三产双支撑型经济转换,但总体上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经济总量相对较低,部分地区主导产业较为单一等。

因此,陕西省产业结构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关键词: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F 0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3-0497-01一、前言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行,“后发优势”理论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验证作用[1-3]。

然而,陕西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东部沿海地区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且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变化是值得重视的。

从部分省市经济下滑的原因上看,主导产业的单一化及不合理的产业布局都是导致地区经济结构性下滑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陕西省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避免陷入“单一经济结构陷阱”,这对建设陕西为西部强省有重要意义。

二、陕西省产业结构发展历史产业结构是统计意义上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各个产业部门在总产值种所占的各自比重,常用的是根据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或产值的比例关系进行划分[4]。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陕西省产业结构发展过程大体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1978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陕西省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在40.3%-66.7%之间,经济贡献率达到65.4%,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在14.9%-43.6%之间,第三产业比例不足20%[5]。

由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收入弹性低,导致该时段积累效应并不明显。

第二阶段,1978-1985年:该阶段第一产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总产值比重则上升到45.3%,形成第一、第二产业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陕西三产结构与全国三产结构比较
全国2019产业结构(300670)
2019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产值(亿元) 34000
146183.4
比重(%)
11.3
48.6
第一产业低0.3百分点 第二产业高7.5百分点 第三产业低7.2百分点
第三产业 120486.6 40.1
3、同其他地区比较
30.7
20192019
5258.68
33.02
1421.69 3747.17
年份
第一产业
平均增长 产业偏差 平均增长 竞争力份 平均增长

份额 PS 率
额 DS

39.67
-1.83
-0.05
-319.83 -8.92
23.53
9.46
0.06
1502.05 9.43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RS 1
PS 1
DS 1
RS 2
PS 2
DS 2
RS 3
PS 3
DS 3
19892019
362.12
-136.34
-50.14
593.64
58.67
-194.13 465.93
75.83
-75.56
20192019
598.95
-267.51
167.7 1
593.64 142.91 1414.47 1544.95
134.07
3、东南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形式
a资本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
返回
二、产业承接的影响因素
内因
软环境 (思想观念对外开放、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
力水平和态度 等) 硬环境 (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设施、基础条件 等)
是否需要承接和有能力承接
外因
所承接产业的类别、阶段及外部市场 是否属于需要并有能力承接的产业类别
5、陕西产业结构不合理
陕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A 第一产业农业化水平低 B 第二产业比重偏高,重型装配制造业、建筑业比重较大 C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D 地区产业结构偏差大(陕北能源化工、关中先进制造、陕南绿色产业)
返回
四、陕西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必 要性
1、陕西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2)合理调整第二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的结构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
陕西产业结构分析及其对陕西承接东 部产业转移的影响
框架结构
一、产业结构、转移及演变 二、产业承接的影响因素 三、陕西产业结构现状 四、陕西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五、陕西产业结构对承接东部转移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转移及演变
1、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
-80.14
产业份额公式说明
地区经济增长量 j表示地区 i表示行业部门
G ji G ji (t) G ji (t0 ) G ji (t0 )[G ji (t) / G ji (t0 ) Gi (t) / Gi (t0 )] G ji (t0 )[Gi (t) / Gi (t0 ) G(t) / G(t0 )] G ji (t0 )[G(t) / G(t0 ) 1] DS ji PS ji RS ji 竞争力偏差 产业偏差 地区增长额
2、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
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
(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
(霍夫曼系数)6:1--4:1 3.2:1--1.6:1 1.5:1--0.5:1
产业结构学
(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装配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
同西部比较,和内蒙相似;与四川相比,一、三产业低,二产业高 同中部湖北比较,一、三产业低,二产业高;同河南比较,一产低于河南,二产
与河南接近 同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比较,一产高,二产略高,三产明显低
4、陕西三次产业份额明细表
年份
总增长 亿元
平均增长 地区份额
率%
RS
19892019
1100.03
2019年 国家旅游收入9157.73亿元,占GDP比例(300670)3%。 从陕西省长远规划看,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中 之重。
返回
三、陕西产业结构现状
1、2019年陕西三产产值(6851.32)及比重
2019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值(亿元) 753.72
3842.08
2255.52
比重(%)
11
56.1
32.9
2019年 陕北 关中 陕南
第一产业 6.9 10.1 25.8
第二产业 79.5 49.1 36.8
第三产业 13.6 40.8 37.4
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大小也不同。文中指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2、产业转移: 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是一种
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 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 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 业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前面的分析中,一 方面,己经看到,陕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 个百分点,这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抵触的。 另一方面,陕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仍然处于低层次,产业较多地分布在 传统行业。而且,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及发展潜力而言,投资力 度明不足。陕西第三产业从国家获得的财政支持较少,加之陕西本身又 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可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有限,因而要大力发展第三 产业。
3、从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目标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到2019年旅游业占经济总量 13%,到2020年占20%。
2009年陕西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1555.08万人,首次破亿,同比增长25.8%;旅 游收入767.94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境外145.08万人,增长(125.73万人) 15.4%;外汇收入7.71亿美元,增长16.7%,旅游业占2009年经济总量(8186.65亿 元)的9.4%;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