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抗性生理综述

合集下载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植物抗性生理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植物抗性生理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安徽农 业科 学 , un l f n u A r S i2 0 ,5 2 ) 9 7 — 1 2 9 7 J ra o A h i g . c 0 7 3 (9 : 1 1 9 7 , 1 7 o i .
责任编 辑 姜 丽 责任校 对 王 森
酸 和绿原 酸等都 明显 增加㈣。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微生物 , 如病原细菌 、 病
毒 、 毒和 病原 真菌等还 有直 接抑 制作 用。马鹏 鹏等研 究 类病 壳 聚糖对 植物 病原 细 菌( 胡萝 卜 软腐 欧文 氏 菌 、 油菜 黄单 孢 菌绒 毛草致 病菌 、 假 单孢 菌黍 致病 变种 ) 用 的结果 表 丁香 作 明 : 聚糖在 一定 浓度 范 围内 , 壳 对这 3 种植 物 病原 细 菌都 有 明显 的 抑制 作 用 , 抑 制 强度 因不 同脱 乙酰 度 壳 聚糖 的理 且 化 性质 以及 病原 细菌 的不 同而 有较 大差 异 。Psi zv op s 等 en 发 现 , 多种植 物 ( 在 大豆 、 烟草 等 ) 片上 喷洒或 注射壳 聚糖 叶 可保 护植 株不 受病 毒 的侵 染[。NCI等 用 1 g  ̄ 1 i e 6 1 O / 的壳 聚 m m 糖 浸 泡 番茄 , 现其 根 可 防治 由镰 刀菌 所 引起 的番 茄 茎腐 发 病 , 制效 果 为 7 % 抑 0 。 张宓 等研究 表 明 , 壳低 聚糖对 棉花 枯 萎 病 、 花 黄萎 病 、 花 立 枯病 、 笋 茎 枯病 、 黑斑 病 、 棉 棉 芦 梨 水 稻 纹枯 病 、 小麦 赤 霉病 以及 黄 瓜炭 疽 病 和油 菜 菌 核病 等 多 种重要 植 物病 原真 菌均 表 现 出较 好 的抑 制效 果 ,且 随着
近年 来 , 聚糖 及其 衍 生 物 在 抵御 植 物 逆 境胁 迫 方 面 壳 的作 用与 机理 逐渐成 为人 们研 究 的热 点 。 量研究 表 明 , 大 壳 聚糖 可 以诱 导植 物产 生广 谱抗 性 ,增 强植 物 的 自身 防卫 能 力, 抑制 多种植 物病 原微 生物 的 生长 , 能 够缓 解低 温 胁 还 迫p 】 旱胁 迫 和干 等对 植物 的伤 害 。这 使其 有 可能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绿色 物质 在农 业生 产 中发挥 重要 的作 用 。 为此 , 者 笔 对壳 聚糖及其 衍 生物 提高 作物 抗 病害 能力 、抗 低 温胁 迫 能

植物抗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抗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5卷第34期Vol.15No.342021年12月Dec.2021在自然界中,植物并非总是处在适宜的生境里,常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变化,超出了植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范围,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不能正常存活。

不利的环境会直接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把这种环境称为逆境,也称作胁迫。

根据环境胁迫因素的不同,可将逆境分为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1]。

植物在不同的环境胁迫下,都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植物适应性。

前人的研究表明,植物在不同逆境中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方式,其适应机制存在差异。

1植物逆境类型1.1水分胁迫植物水分胁迫主要表现为干旱胁迫。

自然条件下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者植物本身的生理因素,导致植物从自然界中吸收的水分满足不了自身耗水,出现缺水状态,这时植物生长就会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

自然界中植物会受到不同因素导致的干旱胁迫,主要有大气干旱胁迫、土壤干旱胁迫和生理干旱胁迫[2]。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大重要因素,当植物处在干旱胁迫环境中,植物细胞膜系统会发生紊乱,膜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细胞的渗透性。

除此以外,干旱胁迫也会间接影响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功能,降低植物光合作用。

一般植物的抗旱反应表现在形态结构、原生质的保水性和渗透调节方面,如拥有抗旱性强的植物根系和发达的输导组织[3]。

1.2温度胁迫在温度胁迫中,冷害和冻害是植物受到低温胁迫的两大类型。

冷害和冻害都会对植物的生理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内部生理调节机制。

植物在适应低温环境时都会从外部性状和内部生理上表现出抗冷反应机制,在生理上主要通过改变细胞组分和生理功能来抵抗低温。

有研究表明,植物体细胞膜脂组成与植物抗低温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植物细胞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植物的抗冷性呈正收稿日期:2021-05-25作者简介:黄相玲(1992—),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森林生态研究。

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题目:植物的抗性生理及研究综述学院:农学院1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班级:农贸11-2班学号:1101109040 姓名:李媛媛2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植物的抗性生理及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世界气候越来越不稳定,全球变暖,冬季变冷,旱灾涝灾也经常出现,盐碱性土地增多,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越来越多。

逆境会伤害植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有些植物不能适应这些不良环境,无法生存,有些植物却能适应这些环境,生存下去。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植物抗性的强弱。

本文将对植物的抗旱性,抗盐性,抗病性等方面具体阐述植物的抗性生理,以利于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抗旱性抗盐性抗病性一、植物的抗旱性干旱对植物生长和繁殖、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对世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诸多自然逆境中占首位,其危害程度相当于其他自然灾害之和。

因此,干旱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因素,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对农业生产实践及稳定荒漠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抗干旱植物对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稳定干旱区环境,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干旱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破坏膜透性,使细胞内容物外渗,影响细胞器的结构和膜脂―蛋白质组分。

②膨压降低,细胞分裂减慢甚至停止,因而细胞生长受抑制,同时造成水分按水势大小重新分配,以致使老叶过早枯萎、脱落。

③设法关闭气孔,减少CO2的供应,以影响叶绿体的结构而造成光合作用减弱。

④减少内源激素中促进生长的激素,延缓3植物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或抑制生长,使ABA 大量增加,而CTK减少,刺激乙烯的产生。

根系合成的ABA 又作为一种根源信号物质,通过木质部蒸腾流到达地上部分,调节地上部分的生理过程,而实现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

⑤减少蛋白质合成,使游离氨基酸和甜菜碱增多。

⑥促进活性氧积累,导致脂质过氧化。

2、干旱伤害植物的机理干旱对植物的影响通常易于观察,如植株部分敏感器官萎蔫。

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现状综述

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现状综述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生理生态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木兰科鹅掌楸属,目前仅存2个物种,即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

中国鹅掌楸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但对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的较少,本文将从鹅掌楸生殖生理生态、生长生理生态、光合生理生态、逆境生理生态、林分生理生态等五个方面介绍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的概况。

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未来研究的重点,促进中国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国鹅掌楸;生理生态;研究拓展Research Review on Physiologic and Ecologic Characteristicsof Liriodendron chinenseAbstract Magnoliaceae Liriodendron has,only two species at present,which are Liriodendron chinense and 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iriodendron chinense is the secondary national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man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one research on it. But th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is less. 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advance on reproductive physiology ecology,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ecology,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ecology,stress physiological ecology,forest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promot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Liriodendron Chinese.Key words Liriodendron chinense; physiological ecology; study prospect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 Sarg.)又称马褂木、鸭脚木、九层皮、枫荷树等,属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的残遗树种[1]。

茶树主要逆境胁迫反应及其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

茶树主要逆境胁迫反应及其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

收稿日期:2021-10-31初稿;2021-12-09修改稿基金项目:2021年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21LM1117);广东省英德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作者简介:莫晓丽(1997-),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茶树种质资源。

E-mail:1291505598@qq.com通讯作者:黄亚辉(1969-),男,博士,研究员。

研究方向:茶树资源、茶叶加工。

E-mail:yahuihuangzz@126.com茶树主要逆境胁迫反应及其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莫晓丽,黄亚辉(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茶树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茶树逆境胁迫日益严重,研究其生理特性和抗逆机制亟待加强。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树抗逆的生理表现及其抗逆途径进行综述,分析了干旱、高温低温、盐、低氮磷钾、重金属等逆境胁迫对茶树生长的危害,茶树可通过生长发育调节、渗透调节、代谢调节等诸多途径提高自身抗逆性。

关键词:茶树;逆境生理;抗逆性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20(2021)04-0185-06犚犲狊狆狅狀狊犲狊犪狀犱犚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犕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犜犲犪犘犾犪狀狋狊狋狅犛狋狉犲狊狊犲狊–犃犚犲狏犻犲狑MOXiao li,HUANGYa hui(犛狅狌狋犺犆犺犻狀犪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犌狌犪狀犵狕犺狅狌,犌狌犪狀犵犱狅狀犵510000,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Globalwarminghasbroughtaboutanever-increasingstressseriouslyimpactingthephysiologyandproductionofoneofthemajoreconomiccropsinChina,犆犪犿犲犾犾犻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Consequently,researchtofurtherunderstandthestressresponsesandresistancemechanismsofteaplantshasbecomeurgentlyneeded.Thisarticlereviewsrecentlypublisheddomesticandforeignliteraturerelatedtotheplantphysiologyandmethodsfortheresistanceenhancement.Thehazardousstressesofdrought,waterlogging,highorlowtemperatureexposure,salt,NPKdeficiency,andheavymetalpollutantsontheplantgrowtharediscussed.Approachesbasedontheself-regulationsongrowthanddevelopment,osmosis,metabolism,andothersbytheplantstoenhancetheresistancetovariousstressesarepresented.Relevantreferencesontheplantphysiology,teaqualityandyieldimprovements,resourceconservation,and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eacultivarsareprovidedforin depthstudies.犓犲狔狑狅狉犱狊:tea(犆犪犿犲犾犾犻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stressphysiology;stressresistance 茶树[犆犪犿犲犾犾犻犪狊犻狀犲狀狊犻狊(L.)O.Kuntze]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丰富的保健作用,经济价值高。

高温胁迫下植物抗性生理研究进展

高温胁迫下植物抗性生理研究进展

高温胁迫下植物抗性生理研究进展《园林科技》2008年01期加入收藏获取最新商侃侃张德顺王铖(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200232)摘要:温度是影响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生态因子,全球变化使得高温热害变得非常突出,成为限制植物分布、生长和生产力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

本文综述了热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应对高温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机理,以期为绿化植物的引种驯化、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和植物良种的选育和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温胁迫;生理生化效应;热激蛋白频繁的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其在大气中的含量逐步上升,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在最近的100年内全球气温上升了大约0.3~0.6℃[1],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再升高5.5K[2]。

同时,全球变暖也会引发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如局部地区的异常高温、干旱等[3~6]。

城市化导致的热岛效应,使城市局部地区的温度更高,有些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高达10℃[5]。

这些都使得高温热害变得非常突出,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7],成为限制植物分布、生长和生产力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8~10]。

植物抗逆性潜能和特殊生境下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是当前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1]。

而植物对胁迫的生理响应往往先于外在形态表现。

本文综述了热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应对高温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机理,以期为绿化植物的引种驯化、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和植物良种的选育和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高温对植物的膜伤害1.1细胞膜结构细胞膜作为联系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的介质,它的组成、性质与细胞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而外界环境对植物的胁迫危害首先在膜系统中表现出来。

高温是改变生物膜结构和破坏其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胁迫因子,所以细胞膜被认为是受热害影响的主要部位。

高温胁迫改变了膜脂组成,破坏了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内膜系统的结构完整性,膜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了膜的选择性吸收的丧失和电解质的渗漏[3,12]。

植物的抗性生理综述

植物的抗性生理综述

植物的抗性生理综述植物的抗性生理综述序言:抗性是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对逆境的适应形成的。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各地都有其特殊的环境,抗性生理与农林生产关系极为密切。

我们研究植物的抗性生理,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保护森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成为逆境。

逆境会伤害植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逆境可分为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

其中生物胁迫有病害等,非生物胁迫有寒冷,高温,干旱,盐渍等。

有些植物不能适应这些不良环境,无法生存,有些植物却能适应这些环境,生存下去。

这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叫做植物抗逆性。

植物抗性生理是指逆境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逆境的抵御抗性能力。

本文将对植物的抗冷性,抗冻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抗病性等方面具体阐述植物的抗性生理,以利于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抗冷性抗冻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抗病性1植物的抗冷性低温冷害是指零度以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或死亡的现象。

当植物受到冷胁迫后, 会发生一系列形态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

植物的这种对低温冷害的忍受和适应的特性, 就是植物的抗冷性。

(植物冷害及其抗性生理,陈杰中,徐春香,1998)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 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抗冷性强弱直接影响作物产量。

1.1细胞膜系统与植物抗冷性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是细胞乃至整个植物体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低温下植物细胞膜由液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 膜收缩; 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

大量研究证实, 膜系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

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比例越大, 膜流动性越强, 植物的相变温度越低, 抗寒性越强。

(植物抗冷性研究进展,刘忠等,2006)1.2植物的渗透调节与抗冷性1.2.1脯氨酸植物在低温条件下,游离脯氨酸的大量积累被认为是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脯氨酸具有溶解度高,在细胞内积累无毒性,水溶液水势较高等特点,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冷保护物质。

植物生长物质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综述)

植物生长物质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综述)

2014,43(1):88-92.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植物生长物质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综述)张燕1,3,李娟2,姚青3,陈杰忠3(1.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3.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摘 要:脱落酸、乙烯、多胺和细胞分裂素等是与植物抗旱性关系较为密切的几种植物激素。

文章就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时其体内激素变化及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进行概述,为生化调控植物抗旱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旱性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1.021中图分类号:Q94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14)01-0088-05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Growth Substance and Plant Drought ResistanceZHANG Yan1,3, LI Juan2, YAO Qing3, CHEN Jie-zhong3(1.Guizho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uit Crops,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2.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Guangdong China;3.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Abstract:Abscisic acid, ethylene, polyamines and cytokinins are several plant hormones which close to plant drought resistance. In this paper, changes of plant hormone levels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plant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iochemical regulation of plant drought resistance.Key words: plant hormones; plant growth regulator; drought resistance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威胁着植物的生存及其产量[1-2]。

植物耐盐生理机制及抗盐性

植物耐盐生理机制及抗盐性

期植物耐盐生理机制及抗盐性江西财经大学牛恋1盐碱土基本概念土壤盐碱化是一个重要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世界上约有10亿hm2的盐碱地。

目前,盐碱地的防治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采取生物措施培育高盐环境下的耐盐植物,效果显著。

盐碱地的改善和利用可有效缓解环境压力,深入研究植物耐盐生理机制和植物抗盐性,对研究抗盐植物的育种具有深远意义。

盐碱土主要表现在含Na+,Mg2+,Ca2+,Cl-,S042-等离子的高浓度溶液土壤中,其中Na+和Cl-含量最高,生长在盐碱土中的植物会受到伤害,NaCl、MgCl2、Na2S04、MgS04和Na2C03对作物影响较大。

2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1)渗透胁迫:高浓度盐的土壤会引起植物吸收水分能力降低,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植物组织中的水分外渗,对植物产生渗透胁迫,导致生理干旱,严重时发生质壁分离和死亡。

(2)离子胁迫:生长在盐碱土中的植物渗入大量的Cl-和Ca2+,致使细胞中酶活性的降低,影响植物生长。

过量的Cl-和Ca2+使植物体中积累氨基酸,量多引起细胞损伤死亡。

(3)质膜伤害:在盐胁迫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升高,离子间相互抑制,其平衡受到影响,离子胁迫损伤植物细胞质膜,导致细胞内离子和有机质的丧失,同时,外界有毒离子渗入植物细胞造成干扰,抑制植物生长发育。

(4)代谢紊乱:盐胁迫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促使呼吸作用的不稳定,低浓度盐促进植物呼吸,高浓度盐抑制植物呼吸,盐含量过高阻碍植物蛋白合成。

盐胁迫导致植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对植物细胞造成一定伤害。

盐胁迫下,植物形态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叶片退化、表皮毛增长等方面,其形态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3植物耐盐生理机制盐生植物具有独特的耐盐生理机制和形态结构,可以抵抗盐离子带来的危害。

大量研究表明,处于盐胁迫环境下的植物已在结构和生理机制上演化成耐盐生理机制,具体表现如下:(1)渗透物质的积累。

渗透调节是植物抗盐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在盐胁迫下,不同种类植物对渗透胁迫的抗性机制不同,盐生植物通常比甜土植物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盐分的能力,双子叶植物渗透物质Na+和Cl-占优势,单子叶植物渗透物质K+占优势,其次为Na+和Cl-。

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张烨婧;陈捷胤;李冉;戴小枫
【期刊名称】《植物保护》
【年(卷),期】2024(50)2
【摘要】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是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

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会激发棉花植株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如组织结构抗性变化、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等。

目前,已从棉花中挖掘出大量响应黄萎病菌的基因,阐明了这些抗性相关基因通过调控生理生化反应而发挥抗病功能的机制。

本文从活性氧、防御酶、次生代谢产物和植物激素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作用机制,总结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网络,为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机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18页(P19-36)
【作者】张烨婧;陈捷胤;李冉;戴小枫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621
【相关文献】
1.不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
2.棉花抗黄萎病机制及抗病性鉴定研究进展
3.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4.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进展
5.棉花抗黄萎病生理与生化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BA生物代谢及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ABA生物代谢及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ABA生物代谢及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摘要脱落酸(丙烯基乙基巴比妥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

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延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

ABA在植物遭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ABA生物合成和分解的路径,介绍ABA在植物干旱、低温、高盐、病虫害等逆境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植物保护和农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脱落酸;生物合成;抗逆性;胁迫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土壤和水分环境的逐渐恶化、干旱、高低温胁迫、盐胁迫及虫害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对植物保护和农林业生产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这引起了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对激素抗逆机理的探索更为深入。

对于ABA 对植物的抗性生理机制的了解从微观到不断深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量科学实验已经证实其合成关键基因受环境胁迫诱导。

1 脱落酸的发现分布及生物合成分解途径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1963年美国艾迪科特等人从棉铃中提纯了一种植物体内存在的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内源激素物质,能显著促进棉苗外植体叶柄脱落,称为脱落素II。

英国韦尔林也从短日照条件下的槭树叶片中提纯一种物质,能控制落叶树木的休眠,称为休眠素。

1965年证实,脱落素II和休眠素为同一种物质,统一命名为脱落酸。

ABA主要在叶绿体及细胞质中合成,然后转移到其他组织中积累起来。

研究发现不仅植物的叶片,根尖也能合成大量的脱落酸。

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的其他器官,特别是花、果实、种子也能合脱落酸<1>。

植物体内的脱落酸是由一种植物色素—玉米黄质(zeaxanthin)合成,玉米黄质在玉米黄质环氧酶(ZEP)的作用下氧化成紫黄质(violaxanthin)。

紫黄质经两条路径在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作用下断裂形成黄氧素(Xanthoxin),NCED也是ABA 生成中的关键酶,黄氧素再经过修饰成为ABA。

苦郎树研究进展综述

苦郎树研究进展综述

苦郎树研究进展综述作者:方笑张坚强朱丹丹郑建忠邓传远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5期摘要:指出了苦郎树是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大青属的攀援状灌木,是一种重要的半红树植物,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生物化学、药用价值、抗性生理、育苗造林等方面综述了苦郎树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苦郎树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苦郎树;半红树植物;研究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25031 引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海岸潮间带并受周期性海水浸渍的木本植物群落[1],根据生活环境又将其分为真红树和半红树,并共同构成了红树林湿地系统,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种方式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净化和修复。

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又称许树、苦蓝盘、白花苦蓝盘、假茉莉,是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大青属(Clerodendrum)的攀援状灌木,是一种重要的半红树植物,常混生在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等红树林的群落林缘边[2],广布于福建、台湾、浙江南部、广东、香港、海南等亚热带、热带地区[3],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

近年来,国内对苦郎树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化学、药用价值、抗性生理、育苗造林等方面,本文从这些方面总结了苦郎树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人们进一步的全面了解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2 生物化学研究我国学者南海函等[4]对苦郎树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鉴定出了 8 个化合物,分别是:木栓酮、白桦酸、豆甾醇、丁香酸、金合欢素、芹菜素、对甲氧基苯甲酸和胡萝卜苷。

为了进一步研究苦郎树的内部成分,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4],随后又分离出了 7 个苯乙醇苷,1 个苯甲醇苷化合物和 1 个苯苷[5],同时也分离到 5 个三萜类化合物以及1个二萜类化合物[6]。

植物抵御盐害的生理机制

植物抵御盐害的生理机制
2 植物的耐盐机理
相对避盐机理来说, 植物的耐盐机理则要复 杂得多, 有些机制虽然研究得相当深入, 但是还不 能揭示植物耐盐的实质, 一般来讲, 植物的耐盐性 与 盐 分 的 吸 收 、运 输 、分 配 、生 物 膜 结 构 和 功 能 、 离 子 区 域 化 、渗 透 调 节 、激 素 等 密 切 相 关 。 2.1 地 上 部 K+/Na+
耐 盐 性 植 物 把 Na+排 入 液 泡 , 以 减 少 细 胞 质 中 Na+浓 度 , 同 时 液 泡 中 积 累 的 Na+也 可 以 作 为 一 种 渗 调 剂 , 来 克 服 高 盐 环 境 引 起 的 水 分 胁 迫 。液 泡 Pase 两 种 质 子 泵 产 生跨膜 H+梯度, 驱动依赖于跨膜质子驱动力的 Na+/K+逆 向 运 输 系 统 , 将 Na+排 入 液 泡 。 目 前 已 在 多种植物细胞中发现, 盐胁迫下液泡膜微囊 H+转 运 活 力 增 强[7,8] 。 盐 胁 迫 下 , 冰 叶 松 叶 菊 根 和 叶 中 液 泡 膜 H+- ATPase 的 3 种 亚 基 转 录 物 水 平 比 对 照 增 加 2 倍 [9], 这 一 结 果 证 实 了 H +- ATPase 在 形 成 跨膜 H+梯度中的重要作用。 2.4 渗透调节
Mechanism of Salt Toler ance in Plant NIE Li- li, ZHANG Yue, LIU Zhong- qi
( Tianjin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e Biotechnology, Tianjin 300192 , China) Abstr act: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in plant, which included salt- secretion, salt- dilution, salt- sedimentation, salt- exclusion, K +/Na + ,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embrane, ion compartmentalization, osmotic adjustment, hormone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scavenging reactive oxygen in cells, solt- induced protein and so on, were summarized. Key wor ds: plant; salt avoidance;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

水杨酸与茉莉酸调控植物抗性综述

水杨酸与茉莉酸调控植物抗性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水杨酸和茉莉酸在植物两种防御反应中的作用摘要SAR与ISR是植物响应病原物侵染的主要途径,在植物抵抗生物胁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现有研究成果介绍了SAR与ISR作用中关键的生物因子,以及生物因子间互相的作用,从而阐述了SA介导SAR作用与JA介导ISR作用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系统获得抗性、诱导系统抗性、水杨酸、茉莉酸The Fountion of Salicylic Acid and Jasmonic Acid in Two PlantResistance ResponseAbstractSAR and ISR is the main way that plants respond to pathogen infect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resistance to biotic str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key biological factors in SAR and ISR and the action of biological factors between each other using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studies, which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SA-mediated SAR and JA-mediated ISR. This paper also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s Systemic acqui redresistance,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Salicylic acid, Jasmonic acid植物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是植物信号传递及相互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植物生理学论文多种因素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综述

植物生理学论文多种因素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综述

高级植物营养学课程论文姓名:张伟汉学号:15720567 __________ 专业:植物营养学班级:15 级七班多种因素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综述摘要:水分作用植物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和植物各种生理代谢过程,是植物成活与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干旱则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所以植物自身的抗旱性至关重要。

文章从营养元素,植物激素,植物自身内部和外部等多种因素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抗旱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旱性;营养元素;植物激素目前全球公认的焦点性环境问题之一就是水资源短缺,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00m3)仅为世界人量的1/4,是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且大部分地区属亚洲季风区, 干旱灾害具有普遍性、区域性、季节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旱灾十分严重[1]。

水资源缺乏不仅会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观赏性状, 严重时还会造成植株的死亡。

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植物研究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而影响植物抗旱性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综述了部分植物抗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为生化调控植物的抗旱性提供参考。

1. 生长物质1.1 乙烯利国内学者通过叶片喷施乙烯利,研究其对玉米和甘蔗等农作物抗旱性的影响,揭示出乙烯利作用于植物抗旱性的复杂性。

乙烯利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和许多因素相关,例如,不同植物种和品种对乙烯利处理敏感程度不同。

乙烯利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因其处理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应用乙烯利主要有2种处理方式:乙烯利叶片喷施和乙烯利浸种处理。

综述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的趋势,可以为今后乙烯利提高植物抗旱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2]此外,植物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不同,乙烯利的处理浓度不同,对抗旱性的影响也不同。

1.1.1 喷施乙烯利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刘剑锋等[3]报道,400mg • L-1浓度的乙烯利叶片喷施处理可以提高玉米 (出苗后Id)的抗旱性,并加速其干旱胁迫后的复水恢复过程。

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

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

2019Vol.51No.1林业科技情报植物抗性的研究进展张峰源曾钰洁(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植物在长期不良环境中产生的抗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植物抗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研究领域。

植物在长期不利环境中通过进化产生的防御抵抗体系,是基于植物与其致病源之间基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的生化机制。

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得出了植物抗性在基因工程中不仅应用广泛,且在此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抗性基因;植物病虫害;抗病性;抗虫性;防御抵抗机制Research Progress on PlantResistanceZhang Fengyuan Zeng Yujie(College of Forestry,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Abstract:Resistance produced in adverse environment for a long tim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so the research on plant resistance is a very urgent research field.The defense resistance system produced by plants through evolution is the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gen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s and their pathogens.Through in-depth study,it is concluded that plant resist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netic engineering.Key words:Resistance genes;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disease resistance;insect resistance;defense resist-ance mechanism植物病虫害、冷冻害、干旱等灾害是使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我国为农林大国,农林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植物抗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研究领域。

砷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与机制综述

砷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与机制综述

砷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与机制综述
佳骏;叶阜鑫;刘朝柱;刘雪
【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
【年(卷),期】2024(19)1
【摘要】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工业排污及农业污水灌溉等导致大量砷(As)进入土壤,土壤砷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砷与磷(P)为同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化学行为,砷通过植物根系的磷转运蛋白被植物吸收。

砷在植物体内竞争取代化合物中
的磷,并与巯基结合导致蛋白失活,影响植物生长和正常生理代谢。

然而亦有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砷可影响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并对植物生长产生促进作用。

本文综述
了砷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与分布,重点阐述砷对植物生物量、营养元素吸收、生长代
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内源激素、光合参数、丙二醛、抗氧化酶、渗透物质)及根际环境和植物促生菌群落的影响与机制,以期为理解砷促进超富集植物生长机制的研
究提供理论基础,为挖掘可降低砷毒性和提高砷抗性的方法过程机制提供技术参考。

【总页数】22页(P185-206)
【作者】佳骏;叶阜鑫;刘朝柱;刘雪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5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纳塔栎插穗生根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对氨基苯砷酸对生长猪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3.盐胁迫对几种盐生植物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促生长植物激素对桑树叶片衰老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杨树综述

杨树综述

杨树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林善枝肖基浒张志毅(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摘要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已成为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

目前在杨树的抗除草剂、抗虫、抗病等生物抗性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成功,但在非生物抗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杨树抗性基因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杨树抗性基因工程育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杨树抗性基因工程遗传改良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我国是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从新疆到东部沿海,从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均有分布,现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杨树因速生丰产、实用性强、分布广、无性繁殖能力强,且基因组较小而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遗传改良的理想模式植物。

但由于杨树具有生长周期长、树体高大等特点,极大地限制了杨树传统育种工作的开展。

也就是说,用常规育种的技术要在短时间内培育出人们所希望的杨树新品种是很困难的,尤其在改良杨树抗性性状方面更加困难。

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以及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杨树抗性育种显得更加迫切,已引起国内外林木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因此查明杨树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遗传因素,寻找提高抗性措施,尤其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杨树抗性育种(包括抗病虫、抗寒冻、抗旱、抗盐碱等),是当代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它不仅在基础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植物抗性研究已有130多年历史,但林木抗性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真正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杨树抗性育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

自从1986年parson等人证实了杨树可以进行遗传转化和外源基因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表达以来,林木基因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杨树的基因工程进展最为迅速。

本文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杨树进行抗性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植物的抗性生理第一节抗性生理通论一逆境对植物的伤害逆境会伤害植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逆境可使细胞脱水,膜系统破坏,一切位于膜上的酶活性紊乱,各种代谢活动无序进行,透性加大。

逆境会使光合速率下降,同化物形成减少,因为组织缺水引起气孔关闭,叶绿体受伤,有关光合过程的酶失活或变性。

呼吸速率也发生变化,其变化进程因逆境种类而异。

冰冻、高温、盐渍和淹水胁迫时,呼吸逐渐下降;零上低温和干旱胁迫时,呼吸先升后降;感染病菌时,呼吸显著增高。

此外,逆境诱导糖类和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化合物增加,这与合成酶活性下降,水解酶活性增强有关。

二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一)胁迫蛋白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关闭一些正常表达的基因,启动一些与逆境相适应的基因。

例如,高温诱导合成一些新的蛋白质,叫做热激蛋白(heat-shock protein)。

经过热锻炼而形成热激蛋白的植物,抗热性提高。

(二)渗透调节大量实验表明,干旱、高温、低温,盐渍等不良环境下,细胞会被动地丢失一些水分,除此以外,逆境会诱导参与渗透调节的基因的表达,形成一些渗透调节物质,提高细胞内溶质浓度,降低水势,使能从外界继续吸水,植物就能正常生长。

组织水势的变化主要是渗透势的变化。

脯氨酸(proline)是最有效的渗透调节物质之一,在多种逆境下,植物体内都积累脯氨酸,(三)脱落酸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是受遗传性和植物激素两种因素控制的,它们可以通过基因控制或代谢作用改变膜系统,提高抗逆能力。

在逆境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会增加。

一般认为,脱落酸是一种胁迫激素(stress hormone),又称应激激素,它调节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

(四)、活性氧第二节植物的抗冷性低温对植物的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受害情况,可分为冷害(零上低温)和冻害(零下低温)两种。

在零上低温时,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冷害(chilling injury)。

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零上低温,则发生冷害一冷害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1、水分平衡失调2、呼吸速率大起大落3、光合速率减弱。

4、酶活性变化二冷害的机制1.膜得相变2.膜蛋白活性降低三影响冷害的内外因素1、内部条件对冷害的敏感性不同,棉花、豇豆、花生、玉米和水稻等对冷害温度是很敏感的,这些作物各生长期如处于2~4℃,12 h 即产生伤害。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或类型的抗寒性亦不同。

例如,适应冷凉环境生长的粳稻的抗寒性,比适应于高温环境生长的籼稻强得多。

在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中,生殖生长期比营养生长期敏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前后最敏感)。

2、外界环境对提高喜温植物的抗寒性是有一定效果的。

在25℃中生长的番茄幼苗在12.5℃低温锻炼几小时到两天,对1℃的低温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黄瓜、香蕉的果实和甘薯块根经过低温锻炼,同样对冷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但是,这种保护作用只是对轻度至中等的低温有效,如温度过低或时间过长还是会死亡的。

植物生长速率与抗寒性强弱呈负相关。

植株稳生稳长,组织结实,含水量低,呼吸速率适中,这种生长状态的植株对不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准备,较能抗寒。

相反,暴生暴长,组织疏松,身娇肉嫩,含水量高,呼吸旺盛,这样的植株对低温全无适应准备,经受不住低温侵袭。

所以,在低温来临之前的季节,应合理施用磷钾肥,少施或不施化学氮肥,不宜灌水,以控制稻秧生长速率,提高抗寒能力。

还可以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延缓生长,提高脱落酸水平,提高抗性。

第三节植物的抗冻性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freezing injury)。

我国北方晚秋及早春时,寒潮入侵,气温骤然下降,造成果木和冬季作物严重的冻害。

一植物对冻害的生理适应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冬季的低温,在生长习性方面有各种特殊适应方式。

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加强。

这种提高抗寒能力的过程,称为抗寒锻炼。

尽管植物抗寒性强弱是植物长期对不良环境适应的结果,是植物的本性。

但应指出,即使是抗寒性很强的植物,在未进行过抗寒锻炼之前,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还是很弱的。

植物在生理生化方面对低温的适应变化有以下几点:1、植株含水量下降随着温度下降,植株吸水较少,含水量逐渐下降。

随着抗寒锻炼过程的推进,细胞内亲水性胶体加强,使束缚水含量相对提高,而自由水含量则相对减少。

由于束缚水不易结冰和蒸腾,所以,总含水量减少和束缚水量相对增多,有利于植物抗寒性的加强。

2、呼吸减弱植株的呼吸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减弱,其中抗寒弱的植株或品种减弱得很快,而抗寒性强的则减弱得较慢,比较平稳。

细胞呼吸微弱,消耗糖分少,有利于糖分积累;细胞呼吸微弱,代谢活动低,有利于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

3、脱落酸含量增多多年生树木的叶子,随着秋季日照变短、气温降低,逐渐形成较多的脱落酸,并运到生长点(芽),抑制茎的伸长,并开始形成休眠芽,叶子脱落,植株进入休眠阶段,提高抗寒力。

4、生长停止,进入休眠冬季来临之前,树木呼吸减弱,脱落酸含量增多,顶端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活动减少,生长速度变慢,节间缩短。

5、保护物质的增多在温度下降的时候,淀粉水解成糖比较旺盛,所以越冬植物体内淀粉含量减少,可溶性糖(主要是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增多。

可溶性糖的增多对抗寒有良好效果:提高细胞液浓度,使冰点降低,又可缓冲细胞质过度脱水,保护细胞质胶体不致遇冷凝固。

因此,糖是植物抗寒性的主要保护物质。

脂肪也是保护物质之一,在越冬期间的北方树木枝条特别是越冬芽的胞间连丝消失,脂类化合物集中在细胞质表层,水分不易透过,代谢降低,细胞内不容易结冰,亦能防止过度脱水。

二内外因素对植物抗冻性的影响1、内部因素各种植物原产地不同,生长期的长短不同,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抗寒能力也不同。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的抗寒性差别也是很明显的。

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抗寒性也不同。

冬性作物在通过春化以前的幼年阶段抗寒性最强,春化以后抗寒性急剧下降,完成光周期诱导后就更为减低。

一般说来,冬性较强的品种抗寒性强,冬性较弱的品种抗寒性弱。

木本植物在由生长转入休眠状态时,抗寒性逐渐增加;完全休眠时,抗寒性最强;由休眠状态变到生长状态时,抗寒性就显著减弱。

2、外界条件抗寒性强弱与植物所处休眠状态及抗寒锻炼的情况有关,所以,影响休眠和抗寒锻炼的环境条件,对植物的抗寒性将产生影响。

温度逐渐降低是植物进入休眠的主要条件之一。

因此,秋季温度渐降,植株渐渐进入休眠状态,抗寒性逐渐提高。

到了春季温度升高时,植株从休眠状态转入生长状态,抗寒性就逐渐降低。

光照长短可影响植物进入休眠,同样影响抗寒能力的形成。

我国北方秋季白昼渐短,长期如此就导致植物产生一种反应:秋季日照渐短是严冬即将到来的信号。

所以短日照促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提高抗寒力;长日照则阻止植物休眠,抗寒性甚差。

光照强度与抗寒力有关。

在秋季晴朗天气下,光合强,积累较多糖分,对抗寒有好处。

如果该时阴天多,光照不足,光合速率低,积累糖分少,抗寒力就较低。

土壤含水量过多,细胞吸水太多,植物锻炼不够,抗寒力差。

在秋季,土壤水分不要过多,要降低细胞的含水量,使植物生长缓慢,提高抗寒性。

土壤营养元素充足,植株生长健壮,有利安全越冬。

但不宜偏施氮肥,以免植株徒长而延迟休眠,抗寒力降低。

第四节植物的抗热性一高温对植物的危害植物受高温危害后,会出现各种热害病征:树干(特别是向阳部分)干燥、裂开;叶片出现死斑,叶色变褐、变黄;鲜果(如葡萄、番茄)烧伤,后来受伤处与健康处之间形成木栓,有时甚至整个果实死亡;出现雄性不育,花序或子房脱落等异常现象。

高温对植物危害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分为间接伤害和直接伤害两个方面:(一)间接伤害间接伤害是指高温导致代谢的异常,渐渐使植物受害,其过程是缓慢的。

高温持续时间越长或温度越高,伤害程度也越严重。

1、饥饿如果植株处于温度补偿点以上的温度,呼吸大于光合,就会消耗贮存的养料,时间过久,植株呈现饥饿甚至于死亡。

2、氨毒害高温抑制氮化物的合成,氨积累过多,毒害细胞。

当把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引入植物体内,其氨含量减少,酰胺剧增,热害症状便大大减轻。

肉质植物抗热性强,其原因就是它具有旺盛的有机酸代谢。

有机酸含量高,能减轻氨危害。

3、蛋白质破坏高温破坏蛋白质是生化损害的一种特殊形式。

蛋白质损耗表现在合成速度缓慢和降解加剧两个方面。

(二)直接伤害直接伤害是高温直接影响细胞质的结构,在短期(几秒到半小时)高温后,当时或事后就迅速呈现热害症状。

高温对植物直接伤害的原因有下列各种解释。

1.生物膜破坏在正常条件下,生物膜的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靠静电或疏水键相互联系着。

高温时,生物膜功能键断裂,导致膜蛋白变性,膜脂分子液化,膜结构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就不能进行,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蛋白质变性高温逆境直接引起植物体内蛋白质变性和凝聚。

高温对蛋白质最初的影响是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遭受破坏,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代谢紊乱。

如果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温度,变性蛋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代谢正常。

如果高温继续影响,变性蛋白质就转变为不可逆的凝聚状态。

二热激蛋白热激蛋白,是植物受高温刺激后大量表达的一类蛋白,它最早是在果蝇中发现的,现已证明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三内部因素对耐热性的影响(一)内部因素不同生长习性的高等植物的耐热性是不同的。

(二)外部条件1、温度高温锻炼有可能提高植物的抗热性。

因为在适当高温时,蛋白质分子一些亲水键断裂,但会重新形成一些较强的硫氢键,使整个分子重新恢复其空间结构,其热稳定性更大,耐热性增强。

2、湿度一般来说,细胞含水量低,耐热性强。

干燥种子的抗热性强,随着含水量增加,抗热性下降。

第五节植物的抗旱性植物常遭受的有害影响之一是缺水,当植物耗水大于吸水时,就使组织内水分亏缺。

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drought)。

干旱可分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

一干旱对植物的伤害植物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去紧张,叶片和茎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称为萎蔫(wilting)。

萎蔫可分为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两种。

例如,在炎夏的白天,蒸腾强烈,水分暂时供应不及,叶片和嫩茎萎蔫;到晚间,蒸腾下降,而吸水继续,消除水分亏缺,即使不浇水也能恢复原状。

这种靠降低蒸腾即能消除水分亏缺以恢复原状的萎蔫,称为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

如果由于土壤已无可资植物利用的水,虽然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以恢复原状的萎蔫,称为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

永久萎蔫时间持续过久,植物就会死亡。

二对植物的伤害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各部位间水分重新分配2、膜和细胞核受损伤3、叶片和根生长受抑制4、光合作用减弱5.活性氧的过度产生三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