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学理论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8.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14.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5.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学作品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属性,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
16.文学消费:文学消费主要是指读者的阅读。
17.点评:点评也叫评点,是我国一种传统批评文体。它不需要谋篇布局,精心构思,它一般都是具有相当鉴赏水平和学识功底深厚的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偶有感悟的随意挥洒。
32.文学传播:指文学生产者借助于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文学的出版\制作和发行(流通)。
33.社会历史批评:最常用的批评模式之一。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21.隐含的读者:是指本文本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读者。
2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
23.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纳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
29.刚健:刚健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及练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至七章)一、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二、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所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其次,必须以马恩创立的,有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四、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怎样体现时代精神: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文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和体验。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的学科,它探讨了文学的起源、发展、形式和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第一,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系统性,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各种符号和符号系统组成的。
结构主义关注作品内部的关系和结构,通过分析符号和符号系统的运作方式来解读作品的意义。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法国学者罗兰·巴特。
第二,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它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碎片性和相对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涉及到语言的游戏、叙事的打破和身份的模糊等主题。
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美国学者林达·哈特。
第三,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关注女性的权利、地位和经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揭示和批判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
女性主义理论强调女性的声音和视角,关注性别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瓦吉·凯特·米切尔、法国学者海伦·西克斯。
第四,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的影响,探讨后殖民社会的权力、身份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后殖民主义理论强调被殖民地的经验和视角,揭示殖民主义的不平等和压迫。
代表人物有印度学者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牙买加学者爱德华·格林。
第五,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提出的,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来揭示人类的潜意识和心理冲突。
心理分析理论关注人物的欲望、冲突和梦境等方面,通过解读象征和隐喻来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
代表人物有奥地利学者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第5版知识点总结
文学理论第5版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的概念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用语言艺术地表现人类思想感情、塑造形象和描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对现实的艺术再现和审美创造。
2. 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3. 文学的功能文学的功能包括了审美功能、表达功能、启迪功能和批判功能。
文学作品通过审美形式唤起读者的美感,通过艺术表达展现情感,启迪读者思想,批判社会现实。
4. 文学的题材文学的题材包括人物、事件、景物等,这些题材提供了文学作品创作的素材和内容。
5. 文学的风格文学的风格是文学作品特有的表现形式,包括韵律、节奏、语言、修辞等。
二、文学批评1. 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解读,它随着文学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审美批评到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评等,文学批评形式多样。
2. 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批评、形式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
每种批评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3. 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情感性、社会性和道德性等。
这些标准是对文学作品质量的评价依据。
4. 文学批评的价值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三、文学评价1. 文学价值的判断文学价值的判断是对文学作品质量的评价,包括了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例如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传播效果等。
2. 文学评价的标准文学评价的标准包括了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美感性、情感性、社会性和思想性等。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评价者判断文学作品的质量。
3. 文学评价的方法文学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了审美评价、历史评价、社会评价和文化评价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侧重点和效果。
四、文学意义和作用1. 文学的社会意义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和情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批判不良现象,促进社会进步。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1. 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2.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
4.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接姆斯(M.H.Abrams)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四个要素组成。
5. 在现代,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
6. 作品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
7. 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的联系。
8.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9.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10.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和体验说。
11. 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亚理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
12.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3. 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14. 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15.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16.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教化说”。
17.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18. 独立说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19. 托?斯?艾略特的名言: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
20.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21. 文学观察嬗变的原因:①时代原因,②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
文学理论 知识点提要
(简答:11 简述文学言语层面的特点。) 94. 文学形象层面 95. 文学意蕴层面 96. 扁平人物 97. 圆形人物 98. 陌生化 99. 自动化 100. “有我之境” 101. “无我之境” (13 名词解释) 102. 心理意象 103. 内心意象 104. 泛化意象 105. 观念意象 106. 寓言式意象 107. 符号式意象 原理 40.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41. 文学形象的特征 (简答:14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简答:10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42.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11 名词解释:文学典型) 43.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44. 文学意境的特征 45. 审美意象与一般意象的区别 46.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概念 108. 叙事学 109. 事件 110.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111. 行动元与角色 112.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113. 时序 114. 时距 115. 频率 116. 行动逻辑学 117. 视角(10 名词解释) 118. 叙述者与声音 119. 叙述接受者 原理 47. 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48. 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49. 叙事的构成 50. 叙述内容的构成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文学理论重要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文学的作用:1诉诸人的感觉和心灵2通过诉诸感觉和心灵而影响人的生存3人类文化的想象维度什么是文学理论1、通常看法: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是指关于文学的学问。
2、操作性定义: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3、普遍性与个别性问题: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
当然,同时,也要从普遍沉落为个别。
当前文学理论的新特征1.理论是跨学科的一种其效果在原初学科之外的话语。
2.理论是分析性的和沉思性的一种从我们称为性、语言、写作、意义或主体的事物中找出其含义的尝试。
3.理论是一种对于常识的批评是对被指认为自然的那些概念的批评。
4.理论是自反性的是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感知事物的范畴发出质询。
文学理论包含哪些著述?第一,狭义:直接谈论文学的普遍问题的著述,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诗论》、《文艺心理学》、亚里斯多德《诗学》。
第二,较宽泛义:有关具体文学作品或其他文学现象的批评性言谈,即文学批评著述,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及《红楼梦》评论,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文体灵活、自由,涉及诗歌、小说、评点、论文、随笔、日记、日常言谈等多种文体。
第三,广义:有关文学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理性谈论,无论原来属于哲学、历史、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还是物理学等,如《论语》、《道德经》、《庄子》、《乐记》、《荀子》、《判断力批判》、《结构人类学》、《写作与差异》等。
文学理论学习建议第一,阅读文学。
经常阅读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保持对于文学文本的体验能力和习惯。
第二,汇通文艺。
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如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戏剧等联系起来体验。
第三,理论思索。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考前必知常考文学理论课件
8.三美原则
• 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①音乐美主要是指全诗的音节与韵脚的和谐,单行中的音节、音尺 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②绘画美主要是指辞藻的华丽和诗句所描绘的形象具有视觉上的可 感性、鲜明性和直观性。 ③建筑美主要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要求诗行、诗节的整 齐、匀称,虽然不限定每行的字数相等和每节的外形完全一致,但它 要求各行、各节的相差不能太大。
• 魔幻现实主义结构多变、语言新颖,富有浓烈的地方色彩。
7.意识流小说
• 其特征是: ①不注意外部环境的描写、人物行动表现和情节的连贯完
整, 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
②打破传统小说按情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 发
展的结构,时空跳跃、多变; ③多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和暗示等表现手法。
2.零度写作
• 在作品中,作家只是客观地描写,而不参杂任何个人 的想法。作家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零点,让理性之 花绽放,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叙事。
3.诗化小说
• 诗化小说凭借诗的隐喻、象征等,让时间、心理变得浑然一体,小说的情节被 淡化,整体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 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
11.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
• “历史”指主要的故事情节、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 不能对历史事实进行臆造和歪曲。
• “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 对人物进行符合人物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
• 合理安排“历史”和“虚构”,可以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 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从中了解历史并受到 启示。
冷静、真实之感。
动情节
②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
文学理论(复习纲要)
《文学理论》提纲导论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一、文学理论的性质1、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的地位1)“文学理论”的定名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2、文艺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1)文艺学三学科界定2)文学理论的性质二、文学理论的体系1、文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文学实践2)思想家和批评家的中介3)归纳整理2、文学理论的两种建构形态1)功能性结构2)对象性结构3、文学理论的建构原则和体例1)几种建构原则2)本书建构原则三、文学理论的作用1、文学理论功能的认识1)中外古代文论家的认识2)我国现代文论教材的认识2、文学理论的三种功能1)引导创作2)指导欣赏3)规范批评3、文学理论的基本功能1)文学批评的价值论2)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四、文学理论的学习1、范畴体系与概念命题的掌握2、理论来源与文学史的学习3、学科地位与相关学科的了解第一编文学本体第一章文学本质特征第一节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一般性)一、“文学”辨析1、“文学”的语义分析:(狭义文学、广义文学)2、文学本质的研究:一般性→特殊性→个别性二、文学的社会地位1、“社会结构”:(马克思→普列汉诺夫)2、文学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三、文学的意识形态性1、文学与社会生活:文学活动与社会生活2、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阿诺德·豪塞尔)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特殊性)一、文学审美特性的内涵1、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性2、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定义)二、文学的特殊对象1、“生活说”与“人学说”(布洛夫、高尔基)2、“文,心学也”(刘熙载)三、文学的审美形式1、文学形象性的根源2、文学形象与文章形象3、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第三节文学是语言艺术(个别性)一、文学艺术的分类1、历史上的艺术分类法2、分类原则二、文学是语言艺术1、文学语言的特质2、语言艺术的特征三、汉语与汉语文学1、汉语文字的特点2、汉语文学的特征第二章文学作品结构第一节文学作品结构层次一、“二分法”与“层次论”1、作品结构的“二分法”:内容、形式、关系2、从“二分法”到:“层次论”:二分法缺漏二、中西作品层次论1、中国作品层次论:玄学(王弼)→诗学(梅尧臣、李重华、王国维)2、西方作品层次论:英加登三、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1、方法:以中融西,中西互补2、层次:言、象、意第二节文学语言一、文学语言的艺术地位二、文学语言的审美要素1、语音层面2、文法层面3、修辞层面三、文学语言的组织结构1、语言类型:人物语言、作者语言2、语境3、语体4、文化色彩四、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意象语言的特点)1、形象性2、抒情性3、音乐性4、陌生化第三节文学形象一、文学形象的艺术地位二、文学典型:(再现性文学形象)1、典型人物性格2、类型与典型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文学意境:(表现性文学形象)1、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2、文学意境的审美形态(王夫之、王国维)四、文学象征:(哲理性文学形象)1、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2、文学象征的审美形态第四节文学意蕴一、文学意蕴的艺术地位:(“意犹帅也”)二、文学意蕴的特点1、情理性2、含蓄性3、多义性四、文学意蕴与文学主题1、主题:意蕴的多层次性与主导性2、主题的形态:性格型、情感型、思理型第三章文学作品类别第一节文学体裁的划分和意义一、文学体裁的划分1、“体裁”界定2、体裁划分: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3、本书的新“四分法”二、文学体裁的意义1、体裁对作品的制约2、体裁对创作的规范3、体裁对欣赏的预示第二节叙事文学一、叙事文学的界定和种类1、叙事文学界定:(定义、特征)2、叙事文学种类:史诗类、小说类、叙事散文类二、叙事主体1、主体的纵向变化2、主体的横向介入3、叙述可靠性三、叙述内容1、人物2、情节四、叙事话语1、叙事聚焦2、叙事方式3、叙事时间第三节抒情文学一、抒情文学的界定和种类1、抒情文学界定:日常情感与审美情感2、抒情文学种类:诗歌、抒情散文、散文诗二、抒情文学的特征1、抒情作品的情感2、抒情作品的意象:心理画面、典故、母题3、抒情作品的语言三、抒情文学的手法1、西方:沉思、直抒胸臆、客观对应2、中国:赋、比、兴第四节戏剧文学一、戏剧文学的界定和种类1、戏剧艺术与戏剧文学2、戏剧文学的种类二、戏剧文学的特征1、高度集中的戏剧情境2、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3、严格要求的戏剧语言4、组织严密的戏剧结构:锁闭式、开放式、人像展览式三、戏剧文学的重要类别1、悲剧与喜剧:(西方戏剧传统)2、杂剧与传奇:(中国戏剧传统)第五节影视文学一、影视文学的界定和种类1、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2、影视文学的种类:电影文学、电视文学二、影视文学的特征1、造型的直观性:区别于小说2、冲突的行动性:区别于戏剧3、时空的灵活性:区别于戏剧三、影视文学的结构1、影视文学的结构原则2、影视文学的结构形态第二编文学创作第四章文学创作过程第一节文学创作基础一、文学创作的主体1、作家的创造能力2、作家的创造意识二、文学创作的客体1、文学对象与创作客体2、表现对象与描写对象三、文学创作的双向建构1、主客体的审美融合2、主客体的形象建构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一、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1、生活体验与艺术发现2、准备阶段的心理机制二、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1、艺术构思与构思方式2、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三、文学创作的传达阶段1、艺术传达与艺术技巧2、艺术传达是构思的深化第三节文学创作原则一、审美态度与创作原则1、审美意识与审美态度2、审美态度与创作原则二、创作原则的基本倾向1、再现性文学创作原则: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2、表现性文学创作原则:艺术理想与艺术夸张第四节文学价值生成一、审美理想与文学价值1、作家的审美理想2、文学的审美价值二、文学价值的基本内涵1、真实性(真)2、崇高性(善)3、艺术性(美)第五章文学创作风格第一节风格的审美特性一、文学风格界定1、风格的诸种理论2、风格的定义二、文学风格的特征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三、文学风格的形成1、创作个性2、表现内容3、文体特点4、读者群体四、文学风格的功能第二节风格的审美形态一、抒情风格的形态1、抒情风格的性质2、抒情风格形态的划分(简分法、繁分法)3、抒情风格基本形态二、叙事风格的形态1、叙事风格的性质2、叙事风格的形态第三节风格的文化形态一、风格文化形态的划分1、共时性:流派风格、地域风格、民族风格2、历时性:时代风格二、文学流派与流派风格三、风格的地域性与地域风格四、风格的民族性与民族风格五、风格的时代性与时代风格第三编文学接受第六章文学欣赏第一节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一、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1、文学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2、文学传播的发展二、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1、文学接受界定2、文学接受多层次性:欣赏、批评、借鉴第二节文学欣赏性质一、文学欣赏的特点1、直觉性2、情感性3、愉悦性二、文学欣赏的条件1、欣赏对象的条件2、欣赏主体的条件三、文学欣赏的意义1、欣赏与艺术生命2、欣赏与审美能力3、欣赏与作家创作第三节文学欣赏过程一、接受预示与期待视野1、接受预示2、期待视野:作品与期待的三种关系二、本文解读与审美体验1、语言的玩味2、形象的感受3、意蕴的领悟三、召唤结构与欣赏再创造1、召唤结构2、欣赏再创造四、个体差异与群体共鸣1、意识先结构与见仁见智2、人类共鸣第四节文学欣赏效果一、文学欣赏与文学功能1、文学功能的实现:以欣赏为中介、途径2、文学功能的特点: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二、文学功能的多样性1、心灵情感的交流(情)2、人格境界的提升(善)3、审美能力的培养(美)4、认识视野的拓展(真)三、文学功能的整体性第七章文学批评第一节文学批评性质一、文学批评的界定1、广义的文学批评2、狭义的文学批评二、文学批评的基础1、敏锐而精细的审美能力2、深厚而完备的理论修养3、客观而公正的科学态度4、丰富而广博的经验学识三、文学批评的意义1、指导欣赏2、帮助创作3、影响社会第二节文学批评标准一、批评标准的界定二、批评标准的形成1、批评标准的社会性2、批评标准的历史性三、批评标准的内涵1、思想标准2、艺术标准四、批评标准的普遍性与具体性1、批评标准的普遍性2、批评标准的具体性第三节文学批评方法一、批评方法的构成二、批评的基本原则1、美学原则和历史原则的提出2、美学原则和历史原则的内涵三、批评的基本模式1、社会文化批评2、创作主体批评3、艺术本体批评4、接受反应批评四、批评的论述方法与阐释循环1、批评的论述方法:说明、解释、判断2、阐释循环第四编文学史第八章文学发生发展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一、文艺起源的诸种学说1、模仿说:亚里士多德2、游戏说:席勒—斯宾塞3、巫术说:雷纳克—泰勒4、劳动说:格罗塞—普列汉洛夫二、文艺起源的合力作用三、原始文学的特点1、混合性2、集体性3、实用性第二节文学艺术的进步一、文学艺术进步的理解1、“变化论”:文艺进步的否定论2、“进化论”:文艺进步的肯定论二、文学艺术进步的规律1、文艺进步的复杂现象2、文艺进步的特殊规律第三节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一、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1、文学发展以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二、文学发展与社会政治1、政治的中介地位2、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3、文学对社会政治的影响三、文学发展与精神文化1、文学发展与宗教:终极关怀2、文学发展与道德:道德境界3、文学发展与哲学:哲理追求第四节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一、文学传统的继承与革新1、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2、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二、民族文学的影响与超越1、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2、他民族文学的吸收与超越三、杰出作家的创造性贡献1、文学发展与杰出作家2、杰出作家对文学进步的贡献第九章文学发展进程第一节文学体裁的演变一、文学体裁的演变进程1、文学体裁滥觞期2、终极种类形成期3、文类多元发展期二、文学体裁演变方式1、发达文体源于原始文体2、改良性渐变与革命性突变3、规则承续与创作变异三、文学体裁演变动因1、社会意识形态的选择2、创作主体的自觉追求3、期待视野的积极促进4、传播载体的推动交流第二节文学思潮的演进一、文学思潮的性质1、文学纲领的共同性2、创作方法的一致性3、文学流派的多样性二、文学思潮的演进1、古典主义文学思潮2、浪漫主义文学思潮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三、文学思潮史研究第三节文学地域的拓展一、文学地域拓展的进程1、原生的地方文学2、统一的民族文学3、走向世界文学二、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1、世界文学格局的标志2、比较文学的两大学派第四节文学文化形态的变迁一、文学的文化形态1、艺术文化阶层论2、民间文学3、精英文学4、通俗文学二、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大众文化的形成2、大众文化的特征3、大众文化的兴盛第十章文学史研究第一节文学史的性质一、文学史的形成1、中国传统的文学史研究2、文学史在近代欧洲的形成二、文学史的性质1、含义2、特点(内容的整体性、叙述的有序性、意识的自觉性)三、文学史的任务1、展示文学进程2、评价文学地位3、探讨文学规律第二节文学创作史一、个体创作史二、国别文学史第三节文学作品史一、作品史划分二、文体史三、主题史四、风格史第四节文学接受史一、接受史的提出(姚斯)二、接受史的途径1、效果史研究2、阐释史研究3、影响史研究。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4.文学的性质和特征(重中之重):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书73-84)认识性:镜子论1.采诗以补察时政,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兴衰2.现实主义反映社会现象与生活真实3.人生教科书:对人生存在处境的解释4.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5.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6.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倾向性:文学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时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文学理论复习整理
文学理论复习整理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绪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科性质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
文学理论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2、什么是文学?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由想象创造出来,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以一定的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它不仅包括文辞章句之类用文字书写的书面文学,而且包括流传在唇吻口耳之间的诗词歌赋之类口头文学。
文学理论就是以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简言之: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表现情感、塑造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它们在研究的对象、范围、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2、文学理论的含义。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3、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区别?文学理论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直接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而是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基础,总结出文学的一般原则、规律和范畴,它不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品评,而是对于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文学本体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反过来为文学创作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提供总体观念、价值标准和方法论。
第三节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与文学活动本身的构成有关,文学活动由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构成了如下的三角关系:世界↑↓作品↑↓↑↓作家→读者←文学理论研究哪四个方面的关系?(1)“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本质论(广义)的内容。
(2)“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创作论(广义)的内容。
(3)“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作品论(广义)的内容。
(4)“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这些问题又构成了文学接受论(广义)的内容。
第五节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第七章文学接受一、基本概念1.文学接受,【百度: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读者,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
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被动式角色。
接受美学及其之后的“读者”:主动式读者角色。
当前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理论,读者成为商品消费者或顾客。
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读者的作用——构成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作品空白点,填空:英迦登提出,文学作品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或“骨架”,其中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需要读者填补。
【自补对话: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产。
召唤结构: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即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
“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接受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绪论1、文学理论的定义:文学理论是现代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4、文学活动的定义:文学活动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5、文学理论的作用:(文学理论的双重意义)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概念、范畴和命题,既具有理论认识的意义,为人们提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文学活动规律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实践方法的意义,可以指导人们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
(文学理论的三种功能)文学理论具有引导创作的功能,文学理论具有指导欣赏的功能,文学理论是文学批评的科学方法论。
(简答题题型)第一章文学本质特征1、文学的语义分析:(广义)广义的文学,包括一切用文字书写或印刷的语言作品和文献,故可称为文化学的文学观。
(狭义)狭义的文学,是指借想象创造虚构的艺术世界以表现人性人情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包括诗、小说、戏剧及美文,限制以美感作用为主的纯文学作品,故可称为审美的或纯文学的文学观。
(折中义)折中义的文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既包括诗、小说和戏剧等纯文学作品,又包括传记、书札、游记和史论等带有文学性的非纯文学作品,二是专指介乎广义的泛文学和狭义的纯文学之间而具有文学性或文学功能的文学现象。
2、文学本质研究的策略: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既要立足文学艺术本身,又要把文学和文学活动置于社会结构和艺术文化体系中,在多维视野中作多方面的系统考察,才能正确阐明文学的本体特征,从而为文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遵循由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个别性的逻辑学顺序,从三方面进行逐层深入的研究(首先,在社会结构的分析中确定文学的社会地位,揭示文学的社会特性;其次,在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的比较中,阐明文学的审美特殊性;再次,在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历史和新闻作品的比较中,论析文学的媒介特性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文学“四要素”说:世界,作品,作家,读者。
该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2、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
原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提前条件。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3、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内在根据)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主题和对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基本条件)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外部特证)、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4、叙事:指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基本特征: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5、抒情:指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表现情感的过程。
6、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
其核心观点是通过艺术手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的陌生起来,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陌生化在中国的集中表现是“诗家语”。
7、典型:典型是由西方文论创立的概念,是指在特殊或个别中体现着普遍性或共性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它经过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80年代末再到20世纪至今的三个发展阶段,它在文学上的主要表现为“熟悉的陌生人”。
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是艺术至境三美神之一。
8、意象:意象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9、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导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文学意境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文学理论》重、难点及考点参考资料
《文学理论》重、难点及考点参考资料《文学理论》重、难点以及考点参考资料导言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
文学:是具有意思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文学活动:是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多环节活动。
(二)、理解文学和文学活动,还必须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考察。
(三)、文学理论应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规律,考察其间的思潮、流派等诸多问题。
二、文学理论的性质(一)、实践性文学理论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从有文学活动开始,如创作感悟、鉴赏评价,就有说明这些活动的言论,随着文学活动的深入,这些言论也就变得愈加系统,形成文学理论。
反过来,没有创作,没有评价,就没有文学理论。
(二)、人文性文学理论的研究活动中,总是要对文学的人文精神予以研究和评价,文学的人文性就不能不渗透文学理论中,因而形成互动。
如“诗言志”、“诗缘情”,“志、情寓于诗、文”。
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学理论工作者其价值倾向的不同,同样的文学现象因价值倾向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科学性文学理论揭示的是文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即透过繁多的文学现象把握其内在本质,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是否科学,必须接受文学活动实践的检验,只有经过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文学理论,才是科学的。
同时,其科学性还要求知识系统与时俱进,更新、发展。
三、本书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文学现象,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的文学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的文学观。
其原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一)、揭示了文学本质;(二)、为分析考察提供了方法;(三)、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四)、肯定了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本书的逻辑结构首先阐明文学理论的学科对象、性质、方法,明确本书以马克主义为指导思想(序言)进而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贡献(第一编第一章)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一编第二章),然后分别阐释文学理论学科体系构成部分,即1文学性质论(第二编第三章)、2文学价值论(第二编第四章)、3文学创作论(第三编第五章)、4文学作品论(第三编第六章)、5文学接受论(第三编第七章)、6文学批评论(第三编第八章)和7文学发展论(第四编第九章“历史演变”、第十章“当代发展”)。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文学理论》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定义,三个分支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3、文学四要素4、文学理论的五个任务5、文学理论的品格:实践性+价值取向6、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2、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再现理论、表现理论、接受美学)3、文学活动的发生学说:“四说”;“劳动说”4、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理论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含义:文化含义、审美含义、通行含义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定义;表现;综述3、话语:定义;五要素4、话语蕴藉:定义;两层内涵;典范形态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1、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内涵及关系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013、文学创造的特殊性:区别于宗教与科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4、文学创造的客体:“自然”(模仿说、再现说))、“情感”(表现说);5、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惟一源泉;特殊性6、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主体;特殊性7、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双向运动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1、文学材料:定义;获取途径;主体性2、艺术发现:定义;表现;心理特征3、创作动机4、艺术构思:定义;心理现象(灵感与直觉)5、构思方式:定义;几种方式6、物化阶段: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7、为什么会出现“心手不一”?常见的问题;如何操作(即兴和推敲)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艺术真实:定义;主要特征2、艺术概括:定义;具体规定3、诗意的裁判:定义;内涵4、人文关怀:定义;人文与历史的双向价值5、审美理想:定义;特征;功能6、文学形式的升华:内容与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文学理论》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席勒2、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基本特征)3、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近代、现代)4、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基本特征)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本层次的理论:王弼、英伽登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言·象·意”3、文学言语的特点4、文学形象的特征5、文学意蕴:三个层面6、文学典型:理论;定义;“特征性”;艺术魅力;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7、意境:理论;定义;特征;分类8、意象:理论;定义;特征;分类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1、叙事理论2、叙事:含义;特征;构成3、叙事内容:故事(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行动4、叙述话语: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时序、时距、频率);视角5、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1、抒情:理论;抒情与现实;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抒情与宣泄2、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3、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抒情方式:修辞方式;抒情角色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风格的几种理论2、如何理解“文如其人”?3、文学风格:定义;内涵4、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5、文学风格与文化(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文学消费:定义2、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3、文学消费的二重性:P3064、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5、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审美活动、认识活动、文化价值阐释活动、审美交流活动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1、期待视野:定义;层次;形成;类型2、接受动机3、接受心境4、隐含的读者5、填空、对话与兴味6、还原与异变7、理解与误解8、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9、文学接受的高潮:共鸣;净化;领悟;余味第十六章: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定义2、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标准:美学的、史学的4、文学批评的模式:传统批评模式;现代批评模式5、文学批评的实践。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1.文学理论的含义: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3.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倾向性:(一)含义: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二)怎么表现:1)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同时,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2)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倾向性更符合艺术表现规律,做着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三)为什么表现:通过形象来反应生活这是文艺的特征。
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典型化去概括和反应生活塑造感性形象。
典型化意境揭示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这是文艺创作最基本的规律。
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作家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必须寓于形象体系之中。
4.席勒式的含义:席勒创作中部分存在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创作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主观观念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观察,以抽象的观念演绎代替对现实关系的真实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把作品中的人物变成某种精神的传声筒。
5.什么是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的剧作不是席勒式的某种主观精神的传声筒,用抽象理想代替生活真实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而是从生活出发的,反应现实本质的作品,作者的倾向和理想,不是生硬的表达出来,而是依于“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惊人的独特的实践性中,通过生动丰富的剧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的科学组织是他们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形象化表述。
它凝结了马恩长期反对唯心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原则的积极成果。
6.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高中语文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2023
高中语文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2023高中语文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也学习了不少文学理论知识。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高中语文文学理论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文学是人类在语言艺术上的创造性表达。
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人类生活、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思想、感情、价值等层面的内涵。
文学的特点包括:以言传情,以情动人;以艺术手法塑造形象;以真实性和虚构性并存;以言辞和思想的独创性等。
二、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体裁、内容、表现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体裁划分,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按照内容划分,涵盖了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按照表现形式划分,有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等。
三、文学的审美标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美感是通过审美标准来衡量的。
主要的审美标准包括:内容真实性、感情真实性、艺术形象性、艺术风格性、艺术创新性等。
其中,内容真实性指作品对人生、社会等现象的真实反映;感情真实性指作品中情感的真实与自然;艺术形象性指作品通过形象塑造传递思想和情感;艺术风格性指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艺术创新性指作品对传统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四、文学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语言艺术手段。
其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
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相似的事物相比较来传达意义;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夸张是对事物进行放大描绘;排比是通过对比短语或句子结构的相似性来强调句子的效果;对偶是通过对称性的排列来加强语言的节奏和美感。
五、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研究的方法。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鉴赏性批评、理论性批评和历史性批评等。
鉴赏性批评主要从审美角度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理论性批评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解读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历史性批评主要从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等角度评价作品。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回顾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强调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对于理解和解读作品的意义至关重要。
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内在的结构和形式要优先于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
在形式主义的观点中,作品的语言、节奏、韵律等元素被认为是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复习形式主义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作品的结构: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
2. 语言和修辞手法:分析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对偶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节奏和韵律:注意作品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包括重复、平行结构等,以及它们对于作品的节奏和韵律的影响。
二、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另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它强调作品的结构和系统性。
结构主义认为,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结构主义的观点中,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来自于作品本身,还来自于作品与其他作品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复习结构主义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符号学:了解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以及它们的意义和象征性。
2. 二元对立:分析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如男性与女性、黑暗与光明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文化背景: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以及它们对于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它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理论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多元和流动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解释和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复习重点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文学理论: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第一章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英文Ideology这个词是德崔希伯爵在1796年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
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自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
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的思想。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参见本词条“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一节)与一些哲学趋势中(参见本词条“政治意识形态”一节),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参见本词条“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一节)作为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
艺术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并深刻阐明了艺术生产的内涵:“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他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画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
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末,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情形,就不足为奇了。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具有多种意义: 第一种意义,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
第二种意义,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种意义,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
美的规律: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的内在关系,具有客观性。
美的规律的表现形式又是变化的、相对的,因时间、空间和事物性质以及创作主体、评价主体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正确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是成功进行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要求。
在美学史上,首先提出“美的规律”问题的是被称为德国“新文学之父”的莱辛,他提出“艺术的首要规律,即美的规律”。
第二章(文艺与生活的关系p45)第三章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p752、谈谈你对文学性质的理解?(从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属性、语言艺术三方面性质回答)p75-97第四章1、何谓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如何形成的?p105-1072、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p116-1193、为什么说审美功能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平p1214、试说明各种文学功能之间的关系?p121-126第五章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
艺术构思:是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构造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人们用这个概念来指称那种在艺术活动中区别于逻辑思维的独特的艺术思维。
艺术情感:是指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
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作家视为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的灵魂。
艺术想象:是指文艺活动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通过艺术加工而创作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作个性:是作家具有的独特的创作心理特征,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
思考题1、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有哪些差异?p1422、艺术情感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如何?p1443、艺术想象的特点是什么?p147-1484、为什么说生活体验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P1525、怎样理解创作个性?(我认为追求个性的同时要注重社会责任感,所以社会责任感也谈谈吧)P156-158第六章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含义+区别)p161-162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P163-1653、试述文学象征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象征的理解。
P171-1744、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P175-177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实相生例子:1、王之焕《登鹳雀楼》、贾岛《寻隐者不遇》这两首诗是从实处落笔,凭虚处传神。
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历历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与气度的远大。
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贾岛《寻隐者不遇》,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种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或者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受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眼前,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大中型得到。
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2、刘禹锡有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可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我们读李商隐的《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就要想象女主人公对镜梳妆打扮,面对自己日渐消瘦的面庞,顾影自怜的形象,从而体会男主人公对她因相思而衣带渐宽的疼爱;想象男主人公因思念而不能入睡,对月抒怀的形象,体会女主人公对他的牵挂之情。
没有这种虚的想象,就不能体会出抒情主人公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九死不悔的执着。
3、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这首诗通过景物来衬托感情的特点十分突出。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秋日傍晚,茫茫的天际挂着无边的雨幕,远山传来的寺庙悠扬钟声,这种萧瑟苍凉黯淡的晚景烘托出诗人思念亲友的孤寂、凄怆之情。
“独鸟下东南”则更反衬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哀愁。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着大量的景物中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体现了诗歌的美。
4、再如李忱的诗《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诗中描写了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是实;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一个人,决不可满足于现状,要志存高远,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是言志,是虚。
这实际上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把主观上的情、志、理依托于客观的景物之上,“化景物为情思”。
从表达的内容看,是情和景的关系;从表现手法看,是虚和实的关系。
5、古诗景物描写中的虚实相生“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是抒情。
写景是实,抒情是虚。
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又如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
这是虚。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叙事寓理的写法。
6、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写虚。
通过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5、何谓典型?试述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p179-180)。
答:典型是产生于西方文论的一个概念。
它在西方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世纪前,西方典型观基本上市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
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类型向重视个性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黑格尔便是这种典型观的代表。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典型论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恩格斯提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的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二是有代表性的,指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
6、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意蕴的系统性和丰富性。
P183-1847、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
P187-1898、比较小说和剧本的叙事差异。
P190-195戏剧改编为小说注意事项第一忌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让描写使你的叙述陷入中止。
第二大忌讳: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来描写并非重要的环境。
第三点忌讳是:不要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读者的注意力。
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四点忌讳是:不要概括,要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