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作者:何艳红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21期【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老年人服药的依从性,针对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特点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与结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并受多重因素影响,及时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关键词】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引言:老年人群常见病与多发病,已有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疾病是心血管、脑组织、以及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会导致脑卒中及冠心病等相关危险性事件发病率提高数倍以上。

目前临床针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以口服降压类药物为主,且降压治疗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水平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患者用药期间的依从性。

而从护理角度进行科学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水平,对合理控制血压有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科2018年1月-12月的住院老年患者300例,其中男性2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6岁。

1.2护理方法按照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问卷设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实施调查。

通过对300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老年人理解力下降、记忆力下降及智力衰退等生理因素;②所服用药物费用不适应患者自身经济情况,严重超出预支;③联合服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或持续服药的时间长;④药物的不良反应;⑤患者预防知识缺乏;⑥其他因素。

委派专人负责问卷调查,依照患者的回答直接归纳分类。

2 结果得出大多数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

3 讨论分析3.1影响因素3.1.1记忆力减退、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影响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的传导速度变慢,对刺激反应的时间延长,老年人精神活动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反应变慢,往往容易停服、漏服、错服药物,造成服药依从性差。

口服营养补充对老年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作用

口服营养补充对老年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作用

口服营养补充对老年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作用王新颖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金陵医院21世纪以来,术后加速康复发展迅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优化围术期的处理以减少手术及相关措施对机体的应激,最大限度地使机体的内在生理功能维持在稳定状态,加快患者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住院治疗费用,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外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多,其中≥65岁的外科手术量约占手术总量的40%。

年龄是各种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老年患者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应激能力下降,其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

口服营养补充是肠内营养的重要方式,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临床结局。

通信作者:王新颖,****************原文参见: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36(5):481-483.一、老年患者营养代谢的特点老年患者整体的机体组成均出现变化,包括体重减轻、水分下降、瘦组织下降、肢体脂肪下降、躯干腹部脂肪增加等,成年人50岁以后,肌肉重量每年可下降1%~2%【1】。

这些组成的变化会导致氧耗、热能产生和心输出量下降【2】。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消化功能的减退,包括咀嚼吞咽功能降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吸收减少,同时因对营养物质过多摄入的耐受程度降低、肠黏膜屏障易受损害。

老年患者也会伴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

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老年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0%的年龄≥65岁患者存在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镁、铁和锌等)的摄入不足。

同时,老年人多种内分泌腺功能下降也会影响代谢的变化,如胰岛素释放减少、胰岛素受体数目和活性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葡萄糖耐受性和代谢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降。

因此,老年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减退,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减弱,易出现负氮平衡。

对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对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对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初诊患者而言,服药依从性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治疗方案复杂性以及医患沟通不畅等方面,探讨了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

针对这些原因,护理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如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医患沟通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初诊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来说,建立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因素、生活方式、治疗方案复杂性、医患沟通、护理干预、认识、个性化护理计划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4.16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处于病情较严重的阶段。

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规范地进行药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调查显示,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普遍偏低,很多患者存在着不规律服药、漏服、停药等情况。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疗效,也增加了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风险。

了解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的内容就是要探索这些方面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研究表明,初诊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往往较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

研究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探讨如何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初诊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通过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信念,提高服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服药依从性》课件

《服药依从性》课件

患者因素
如年龄、文化背景、健康知识水平、用药 经验等。
疾病因素
如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治疗方案 等。
药物因素
如药物的副作用、给药方式、药物剂型等 。
医生因素
如医生的沟通技巧、专业水平、服务态度 等。
依从性的类型
完全依从
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建议进行服药。
部分依从
患者部分按照医生的用药建议进行服药。
药或替代疗法等。
这些情况都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消 耗,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04
如何提高服药依从性?
优化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
总结词
改进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详细描述
通过开发更方便、更易于使用的药物剂型,如长效制剂、缓控释制剂等,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和剂量,提高患者的 便利性和依从性。同时,采用适当的给药方式,如口服、吸入、贴剂等,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 选择,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PPT课件
CONTENTS
• 引言 • 什么是服药依从性? • 为什么服药依从性重要? • 如何提高服药依从性?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什么是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 医生或药师的指示,按时 、按量、按疗程服用药物
的能力和行为。
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包 括药物的副作用、患者的 认知和心理状态、治疗方 案的复杂性、医疗服务的
提供等。
依从性的重要性
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对于确 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减 少病情复发和并发症、降 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重要性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医疗成本

糖尿病饮食依从性相关因素及解决措施

糖尿病饮食依从性相关因素及解决措施

277学苑论衡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类重大疾病。

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位居世界第一,且年轻化趋势日益严重。

糖尿病的发病率与饮食控制息息相关,但目前人们对饮食普遍控制不佳,导致血糖的升高,影响血糖的控制。

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糖尿病饮食依从性控制现状据2020年统计,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达1.164亿,其中二型糖尿病人数最多。

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正确科学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但从许多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表明我国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欠缺,个人意识薄弱、心理因素等问题导致我国患者饮食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佳、患病率逐年升高。

二、饮食依从性相关因素(一)个人意识欠缺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采用饮食治疗时需要终身坚持。

而患者普遍个人意识不强。

多数患者具备饮食知识,但缺乏执行力,对于单一饮食方式感到厌倦,面对美食抵挡不住诱惑;一些患者在感觉有明显好转后放松饮食管理;还有一些患者,对糖尿病不重视,忽略了饮食管理。

这些原因都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正确的饮食。

(二)知识认知不足知识水平与糖尿病饮食控制密切相关。

知识水平高的患者接受教育和自控能力较好,学习积极性高。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阅读相关书籍提高糖尿病知识,帮助自己树立信心,更好地控制饮食。

而知识水平低患者则反之。

在饮食控制方面,患者通过网络获得饮食指导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说法不一,由于患者缺乏认知,对于忌口的食物不够了解,导致不科学的饮食,影响患者血糖的控制和高危人群发病率的升高,出现营养不良、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三)工作性质影响由于工作忙、参加应酬与社交活动多、频繁出差等因素导致患者饮食不规律。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年轻化越来越严重,快节奏的生活使年轻人成为外卖消费的主要群体,加班熬夜成为常态,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导致肥胖、血糖升高等现象,造成饮食管理困难。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目的调查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对象,通过方便取样的方法,采用饮食不依从性问卷,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所有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作分析。

结果经过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遵医嘱对饮食进行控制,按照定时定量的原则进餐,对每餐食物进行称重,采用食物交换份法安排每日的饮食等方面的依从性分别是35.44%、43.67%、17.72%和9.49%,其抑郁水平、自我效能水平、社会支持水平、付费形式、运动状况、经济状况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和病程长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相对较差,特别是采用食物交换份法和称量每餐食物方面依从性特别差,而其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主要为患者的抑郁水平、自我效能水平、社会支持水平、付费形式、运动状况、经济状况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和病程长等,需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便于更好的控制其病情的发展。

标签:2型糖尿病;饮食治疗;依从性临床上,我们将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疾病群称之为糖尿病,等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生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升[1]。

这种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具有较重的影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严重的时候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在临床上予以必要的治疗干预[2]。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治疗是对其进行病情控制的有效方法。

而临床糖尿病患者一般为2型糖尿病患者,该研究主要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抽取158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84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为(64.3±12.1)岁。

品管圈干预模式对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干预模式对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干预模式对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干预模式对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的作用。

方法:收集2021.7至2022.6我院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探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与试验组(48例,予以品管圈干预模式),分析两组临床用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

结果:经统计显示,试验组临床用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结论:在住院患者中应用品管圈干预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依从性,加快其病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干预模式;住院患者;营养补充剂;口服依从性在患者住院期间,可能会因多种因素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其不仅会延长患者临床治疗时间,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

而口服营养补充液可以为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或者完成营养元素需求,保证患者机体恢复所需养分充足。

但由于部分患者对口服营养补充液认知不足,使得其依从性较差,无法按时、按量服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机体康复。

基于此,本文择取我院96例住院患者进行试验探究,了解品管圈干预模式在提升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中的作用,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21.7至2022.6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5人,女23人,年龄19-68岁,均值(48.56±6.07);后者男27人,女21人,年龄20-67岁,均值(48.29±5.93)。

上述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含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营养干预等基础护理内容。

1.2.2试验组予以品管圈干预模式:建立品管圈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圈长,营养师担任副圈长,其他医生和护理人员担任圈员。

由全员共同头脑风暴,深入分析和探讨住院患者临床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将提高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选定为本次活动主题,运用“动机性访谈”的为依从性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疾病状况、营养状况、饮食摄入情况、胃肠功能、心理状况、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口腔黏膜状况、对ONS的认知和态度、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等,而后制定科学、完善干预方案,明确方案内相关工作节点。

影响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
根据 原 因提 出医源性 及 家庭 社会 的支持 对 策。
【 关键 词 l老 年人 ;服 药依 从性 ;原 因;对 策
中图分类号 :R6 . 9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 14 (0 2 1 0 7- 2 6 1 8 9 2 1 )2— 17 0
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 寿命的延 长。一些慢性 病、终 身病 也逐渐 增多 ,这 些疾病需要 长期或终身服药 ,但老年 患者 由于对疾病 、药物
期坚 持用 药 ,导 致服 药依 从性 下 降。 ④ 目前 市场上 降压 药 的品种 繁 多 ,往往一 种降压药有几 种通用 名 ,老年患者对 药物的不了解 ,为 了
明胶海绵颗粒只栓塞末梢动脉不栓塞毛细血管前动脉压明显下降血流减慢有利于血栓形成即使有交通恢复向子宫供脉及毛细血管床通过其他交通支可获得小部分血供不致出现组织坏血血流量也只能够维持子宫的正常营养同时由于子宫供血减少子死
21 0 2年 7月第 1 0卷 第 2 1期
3 . 1子宫动脉介入栓塞 的机制 栓塞 剂不仅 可闭塞 出血 的动脉 ,而 且导致 出血 器官一子 宫内的动

临床研 究 ・ 1 7 7
颗粒 可将 出血 动脉从末梢 开始栓塞 主干 ,闭塞 整个动脉管腔 ,从而有 效 的控制 出血 。明胶海 绵颗粒只栓 塞末梢动 脉 ,不栓塞毛 细血管前动
脉及 毛细血管床 ,通过其 他交通支 可获得小部分 血供不致 出现组织坏
脉压 明显 下降,血流减慢 ,有利于血栓形成 ,即使有交通恢 复向子 宫供 血 , 流量 也只能够维持子宫的正 常营养 ,同时 由于子宫供血减少 ,子 血
药 或服药 间断的有63 3 位。主要 以知识缺 乏的有3 1 ,占到5%。老 6例 7

职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肿瘤学

职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肿瘤学

1、2019年发表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EN比PN减少术后并发症()%A、46B、47C、48D、49E、502、2019年发表的中国医疗支出小组调查(MEPS)结果:中国肿瘤患者死亡人数占全球的()%,一半患者因病负债A、25B、26C、27D、283、2017年发表的法国CNP工作组经验:遵从指南,肿瘤患者营养护理费用显著下降()%A、53B、54C、55D、564、2018年WHO发布的《全球肿瘤实况数字·第4版》: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死于癌症A、6/1B、8/1C、9/1D、10/1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和()%A、43.3、46.6B、46.6、43.3C、46.3、46.6D、43.3、43.6E、44.3、46.36、2018年发表的中国癌症登记数据结果显示中国肿瘤患者的医疗支出剧增,2003年到2005年癌症支出增长多少倍()A、6B、7C、8D、9E、101、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首选()A、肠内营养B、ONSC、肠外营养D、营养咨询2、2021年最新发表的ESPEN《肿瘤患者临床营养实用指南》推荐: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首选()A、ONS/ENB、肠内营养C、肠外营养D、营养咨询3、2017年发表的法国研究结果:()%的患者不规范使用肠外营养(不符合指南标准)A、65B、70C、75D、804、化疗开始至结束,全程给予ONS ,按计划化疗完成率()A、70%B、80%C、90%D、100%E、50%5、2020年发表的意大利肿瘤学会(AIOM)的全国调研:()肿瘤科医护人员依从指南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A、1/3B、1/4C、1/5D、1/66、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建议:()与抗肿瘤标准治疗必须整合 ??A、营养治疗B、放疗C、化疗D、手术E、检查1、营养状况评定可以测量人体的()A、体重B、体质量指数C、皮褶厚度和臂围D、以上均是2、化疗开始至结束,全程给予ONS ,按计划化疗完成率()%A、70B、80C、90D、1003、2017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法国CNP项目的实施:肿瘤患者营养护理费用显著下降()%A、53B、54C、55D、564、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包括()A、机械性并发症B、胃肠道并发症C、感染性并发症D、以上均是5、肠内营养的优点包括()A、符合生理状态,能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B、费用低,使用和监护简便C、并发症较少D、以上均是6、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建议:()与抗肿瘤标准治疗必须整合A、营养治疗B、放疗C、化疗D、手术1、营养治疗的第五阶梯是()A、饮食+营养教育B、全肠内营养(TEN)C、饮食+口服营养补充剂(ONS)D、全肠外营养(TPN)2、2018年发表的中国临床研究结果:34%肿瘤患者未能达到目标摄入量的()%A、40B、50C、60D、703、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每日能量摄入量目标:()kcal/kg/天A、20-25B、25-30C、30-35D、35-404、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目标:()克/kg/天A、0.5-1.0B、1.0-2.0C、2.0-2.5D、2.5-3.05、化疗开始至结束,全程给予ONS ,按计划化疗完成率()A、70%B、80%C、90%D、100%E、50%6、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建议:()与抗肿瘤标准治疗必须整合 ??A、营养治疗B、放疗C、化疗D、手术E、检查1、ESPEN、CSPEN等国内外所有营养指南均推荐:围化疗期,优先选择()A、营养咨询B、口服营养补充剂(ONS)C、肠外营养D、营养风险筛查2、每日能量摄入目标:2018年发表的系统综述结果:结直肠癌术前ONS作为预康复措施的依从性为()A、40~100%B、50~100%C、60~100%D、70~100%3、2005年发表的综述描述:()是癌症患者对食物和饮食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A、听觉改变B、视觉改变C、味觉改变D、并发症4、术后化疗全程给予ONS,按计划化疗完成率%A、70B、80C、90D、1005、有口腔黏膜炎者,建议(),以减轻因ONS刺激粘膜所致的疼痛感A、更换制剂种类B、在ONS中加入增稠剂C、服用冰凉的ONS制剂D、少量多餐E、按摩腹部6、2012年发表的系统综述结果: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依从耐受性差,住院患者仅有()%A、67B、68C、69D、701、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点包括()A、可以直接被肠胃肠道吸收利用B、给药途径方便C、治疗费用较低D、以上都是2、肠内营养腹泻相关的治疗和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应用益生菌B、增加脂肪摄入C、应用抗生素D、注意肠内营养物的浓度3、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包括()A、营养液的高渗透压导致胃潴留B、乳糖不能耐受C、输注速度过快D、以上均是4、因肠内营养物本身使用引起腹泻的原因包括()A、营养液供给量大,速度快B、细菌污染C、肠内营养物配方含高脂肪D、以上都是5、肠内营养前后每()要用温水来冲洗管道A、2hB、4hC、6hD、12h6、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A、腹泻B、误吸C、腹胀D、以上都是1、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肠内营养补充剂()A、有助于改善术后免疫功能B、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C、降低炎症因子水平D、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E、以上都是2、消化液回输的目的()A、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B、增加患者对肠内营养液的耐受性,使营养物质吸收更趋完善C、维持瘘口远端肠道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持肠黏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D、刺激肠蠕动,加速肛门排气时间E、以上都是3、关于消化液收集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管状瘘可采用普通造口袋收集B、唇状瘘可采用普通引流袋收集C、管状瘘可采用普通引流袋收集D、根据消化液吸收性质可选择开放间断式或者密闭持续式收集方法4、患者术前饮用糖类饮料,麻醉前()仍可进食固体食物A、2hB、4hC、6hD、12hE、24h5、下列关于快速康复护理,叙述错误的是()A、有效加快了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B、通过多种外科护理措施综合治疗C、更注重术中麻醉的管理D、实现了快速术后止痛和胃肠道功能恢复6、术后()左右可以让患者进食流质食物,根据恢复时间逐渐增加食物摄入量A、2hB、4hC、6hD、12hE、24h1、正常胃排空约需()h左右A、2B、6C、8D、12E、242、肠内营养腹泻相关的治疗和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应用益生菌B、增加脂肪摄入C、应用抗生素D、注意肠内营养物的浓度3、不属于疾病相关因素引起腹泻的是()A、吸收障碍B、感染C、高血压D、糖尿病4、关于肠内营养管冲管要点说法正确的是()A、间歇重力滴注或分次推注者,应每次喂养前后用20-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B、每次给药前后和胃残余量检测后,应用20-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C、免疫功能受损或危重患者,宜用灭菌注射用水冲管D、应避免使用PH≤5的酸性液体药物与营养液混合E、以上都是5、肠内营养前后每()要用温水来冲洗管道A、2hB、4hC、6hD、12h6、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点包括()A、可以直接被肠胃肠道吸收利用B、给药途径方便C、治疗费用较低D、以上都是1、根据SGA法,营养状况正常的是()A、膳食摄入量<70%,腹水和消化道症状显著B、65%≤膳食摄入<80%,皮下脂肪和体力下降C、70%≤膳食摄入<95%,有轻微腹水和消化道症状D、膳食摄入≥90%需要量,无腹水和消化道症状2、重度营养不良术后给予外周静脉营养支持,每()评价一次A、1dB、2dC、3dD、7d3、营养风险筛查表结果分数为( ),即为存在营养风险A、≥3B、3~5C、5~8D、9~104、营养风险筛查表,下列哪项是加分项()A、女性B、12岁以下儿童C、免疫力低下者D、年龄≥70岁5、营养风险筛查表不包括()A、疾病严重程度B、围术期状态C、营养状态D、年龄6、麻醉清醒后,()进食半流质食物1500mlA、8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1、患者自我营养评估内容包括()A、体重变化B、摄食情况的改变C、与消化道相关的症状D、活动和身体功能E、以上均是2、术前营养支持强调蛋白质补充,有利于术后恢复,建议非肿瘤患者术前每餐保证≥()g的蛋白质摄入A、9B、12C、18D、25E、30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等多科室协作,对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缓解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A、外科B、麻醉C、护理D、营养E、以上均是4、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中当下一阶梯无法满足患者() %营养目标需求量3-5天时,应该选择下一阶梯A、40B、50C、60D、70E、805、营养不良的后果包括()A、ICU停留时间增长B、住院天数增加C、医疗费用增加D、并发症风险增加E、以上均是6、围术期营养不良患者推荐使用ONS≥()dA、3B、7C、12D、14E、211、在影像学检查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A、MRIB、CT淋巴管造影C、淋巴管造影D、上腹部CTE、淋巴核素显像2、乳糜漏是由于胸导管或淋巴管主要分支破损或渗透性过高引起乳糜液溢出的一种疾病,可出现()等A、严重的低蛋白血症B、脂溶性维生素缺乏C、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D、酸中毒和免疫功能障碍E、以上都是3、关于乳糜漏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乳糜性胸腔积液B、蛋白尿C、乳糜性腹水D、乳糜尿E、乳糜样腹泻4、乳糜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A、禁食B、手术治疗C、引流D、纠正低蛋白血症E、饮食控制5、在乳糜漏的影像学检查中,下面哪项不属于特殊检查()A、淋巴管造影B、淋巴核素显像C、MRID、CT淋巴管造影6、乳糜漏的病因分类,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A、乳糜胸B、乳糜腹C、乳糜泻D、乳糜尿、软食的适应症要求()A、食物残渣较少B、便于咀嚼C、易消化D、不宜油炸、油煎E、以上均是2、肠外营养液配置好暂不使用,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小时A、12B、24C、36D、48E、723、半流质饮食适应症要求()A、少量多餐B、注意营养素供给C、2~3小时进食1次D、每天进食6~8次E、以上均是4、普食适应症不包括()A、非消化道肿瘤或无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病人B、伴有口腔疾患的肿瘤病人C、化疗、放疗前后的病人D、术后康复期病人E、不伴有发热、出血等临床急性期症状的病人5、再喂养综合征临床表现是()A、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B、低磷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C、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D、低磷血症、高钾血症、高镁血症E、高磷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6、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包括()A、能量代谢异常B、蛋白质代谢异常D、脂代谢异常E、以上均是1、下列属于CRRT主要优势的是()A、精确调控液体平衡B、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小C、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D、以上均是2、下列对CRRT对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中不属于蛋白质的影响的是()A、CRRT治疗失血B、CRRT时,谷氨酰胺的清除要比其他氨基酸更加明显C、CRRT激活细胞因子,使机体处于类似于慢性炎症反应状态D、CRRT治疗氨基酸很容易被滤器所清除3、下列属于CRRT对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中脂类的是()A、脂肪不经CRRT滤过,不需额外补充B、CRRT时可显著引起葡萄糖获得或丢失C、采用不含糖或糖含量低的置换液D、使用含1%或更高的葡萄糖置换液可以导致机体净摄取葡萄糖4、下列不属于CRRT特点的是()A、溶质清除率低B、血流动力学稳定C、纠正酸碱平衡紊乱D、代谢控制5、下列对AKI/ARF患者代谢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排泄减少,导致血电解质增加B、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C、钾、镁、磷酸氢盐减少D、以上均是6、下列对于主观全面评价量表(SGA)描述正确的是()A、SGA是一个可重复的、有效的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的指标B、SGA包括最近体重和营养摄入的变化、胃肠道症状C、SGA经济、检测迅速、对蛋白质能量营养状态能进行综合评估D、以上均是。

结直肠癌病人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评估量表的构建

结直肠癌病人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评估量表的构建

结直肠癌病人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评估量表的构建刘曼丽,林清然*,皮美娟,章淑贤,吴桂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510000Construction of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compli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LIU Manli, LIN Qingran, PI Meijuan, ZHANG Shuxian, WU Guihon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dong 510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NQingran,E⁃mail:******************Abstract Objective:To construct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 compli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The theory of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was used as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scale,relevant guidelines and literature were used as reference materials,and a pool of items of ONS compli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as formed. Then,ONS compli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as constructed by expert inquiry method.Results:Two rounds of expert inquiry were conducted, with questionnaire response rates of 90.91% and 100.00%,expert opinion submission rates of 45.00% and 25.00%, and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s of 0.878 and 0.893,respectively.In the second round of expert inquiry,the average score of importance of the dimensions were from 4.80 to 4.90,the full score ratio were from 85% to 90%,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re from 0.06 to 0.11,and the Kendall harmony coefficient was 0.874 (P<0.001).The average score of importance of the items were from 4.30 to 4.95,the full score ratio were from 35% to 95%,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re from 0.05 to 0.24,and the Kendall harmony coefficient was 0.410(P<0.001).Finally,ONS compli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as constructed,which included 3 dimensions and 33 items.Conclusions:The constructed ONS compli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has good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validity,and can be used as a tool for evaluating ONS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Delphi method;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compliance; scale; nursing摘要目的:构建结直肠癌病人口服营养补充(ONS)依从性评估量表。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调查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调查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调查摘要:本文旨在调查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依从性,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摄入的作用。

本次调查选取了200名癌症患者,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癌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依从性较高,但部分患者存在未按要求服用、少量使用或过量使用等问题;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依从性;口服营养补充剂对癌症患者的营养摄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营养水平。

本研究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营养摄入Introduction癌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是临床医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营养不良较为常见。

为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但其实际效果如何,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Materials and Methods选取北京某三甲医院内的200名癌症患者,使用自编的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问卷中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况、未按要求服用口服营养补充剂的原因等方面内容,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Results本研究样本中,男性73人,女性127人;平均年龄57岁,教育程度大多集中在初中与高中水平。

该样本中,有170人在住院期间口服营养补充剂,其中依从性高的占到了88.8%;未按要求服用的患者多是因为出现不适症状,比例高达30.6%。

此外,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疾病种类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会影响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依从性。

最终结果显示,口服营养补充剂对癌症患者的营养摄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不使用口服营养补充剂的患者更容易达到营养摄入标准。

Conclusion本研究结果表明,口服营养补充剂是能够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营养水平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依从性,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糖尿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 摘要】 目前, 我国糖尿病 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糖尿病患者的知识缺乏、 经济困难、 治疗
糖尿 病 的疗程 较 长等 。 理人 员应采 取 相应 的护理 对策 , 高糖尿 病 患者 的服 药依从 性 。 高糖 尿病 患者服 药的依 从性 , 护 提 提 对延缓 其病 情
3 影 响服药依 从 性 的 因素
宣教 , 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李菊珍 闻 使 在
实行强化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 缓解患
调查发现 , 能完全按照医嘱长期坚持服药者仅 占我国糖尿病患者 2 0 09年就强化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研究表明 ,
巨性 。对于不重视疾病 以及不愿意长期服药的患者, 应对其讲明
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 , 使患者主动配合服药。 4 建立 良 . 5 好的医 患关系 20 年, 国阿拉巴马大学的 EiS 06 美 r . c
Wi a s l m 提出了一种全新 的医患关系模型 , l i 阐明了医生职业倦怠 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这种模型叫做环形医患关系模型。该模型由
压抑的、 精神疲惫的医生总是使患者不满意 , 以获得病人 的信 l aet o l c hoi i e [.e ai, 8 , ( :1 难 o ptn cmpa encrncl sJG rtc1 03 19 — w i i i n l s] j rs 9 5 ) n 3 任, 其医嘱不能被患者很好地执行 , 会使患者变得“ 不听话”0 因 9 . 【。 l 1
的发 展 , 少并发症 的 发 生 , 减 降低 患者 的死 亡率 有重要 意义 。

北京市45岁及以上居民营养补充剂使用的影响因素

北京市45岁及以上居民营养补充剂使用的影响因素

北京市45岁及以上居民营养补充剂使用的影响因素何宇纳杨桢徐筠沙怡梅任志勇庞星火曾果翟风英【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45岁及以上居民营养补充剂使用的影响因素,为确定相关营养教育的目标人群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2006年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使用现况调查”中45岁及以上对象的数据,通过多因素]o画sfic回归分析探讨其营养补充剂使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获得有效样本2487份,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水平、营养素缺乏病患病情况、对营养知识的态度、对营养补充剂需求的态度及居住地区对是否使用营养补充剂有影响。

北京市45岁及以上居民中,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女性较男性高,分别为19.3%和11.8%;随年龄组升高,使用率升高;随人均月收入水平的升高,使用率同样呈递增趋势;不同文化水平间未见趋势性变化。

城区使用率较农村高,分别为16.9%和14.6%。

营养素缺乏病和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均为“曾患、现患或自觉现息”组使用率较“无或不知道”组使用率高。

结论女性、年长、经济条件较好、有营养素缺乏病病史、对营养知识感兴趣、对营养补充剂需求态度积极、居住在农村的居民使用营养补充剂的可能性较大,应将其作为教育的重点人群。

【关键词】营养保健品;营养科学;评价研究AnalysisonilLflDen∞factorsofdietarysupplementusedinpopulationagedabove45yearsinBeUingHE地・m‘,YANGZhen,XUJun,SHAYi—mei,RENZhi-yong,PANG瓜愕一huo,ZENGGuo,ZHAI凡,lg—ying.’Institute碍NutritionandFoodSafety,ChineseCenter细‘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Be醅i唱100050,China【Abstract】ObjeetlveToexploreinfluencefactorsofdietarysupplementusedinpopulationagedabove45yearsinBeijing.MethodsUtilizingthedataofthesurveyofdietarysupplement(DS)usedinBeijingin2006wagtoinvestigatetheinfluencefactombyusingmulti-factorial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ResultsAll2487sampleswereincludedintheanalysis.Sex。

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用药依从性的好坏。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顺从程度,用药依从性越好,药物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标签:患者,用药依从性,影響因素一、用药依从性概述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嘱进行服药治疗的顺从行为,按照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顺从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完全依从、完全不依从和部分依从。

其中患者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的服药剂量或者次数的行为属于部分依从。

用药依从性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般而言,普通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除了由医嘱处方决定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如果病人部分依从医嘱服药,没有按时按量服药或者对医生的嘱咐只听取了部分,那么患者的治疗效果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若是患者完全没有听从医嘱,没有服药或者打破禁忌擅自乱服药,那么不仅治疗效果得不到保证,还可能出现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情况。

为了使患者的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也为了节省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需要尽可能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二、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患者方面1.患者的年龄层次不同,用药依从性就不同[1]。

根据数据资料显示,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用药依从性逐渐变差。

可见在我国,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导致其不能按时服药,降低了用药依从性。

2.患者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同,用药依从性就不同[2][3]。

一般而言,患者的文化水平越高,就能对本身的病情和服用的药物的疗效进行较好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能更好地按时按量遵从医嘱服药,其用药依从性较好,药物治疗的效果也更好。

3.患者所患疾病类型不同,用药依从性也不同。

每个患者所患的疾病都不同,有一些是急性病,服药的疗程很短,而且服药后能在短期时间内看到效果,这时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高,能够自发主动地遵从医嘱服药。

口服营养补充的基本问题

口服营养补充的基本问题

·专家论坛·口服营养补充的基本问题林宁,时皎皎,陈怡,1石汉平(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临床营养科,成都 61008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080)通讯作者:林宁,电子邮箱:helenmedic@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NS )在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使用已经日益广泛,然而口服营养补充的相关术语在文献写作中并不统一。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口服营养补充的英文名称、使用起源以及针对疾病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明确口服营养补充的相关定义和用途。

1 口服营养补充的起源口服营养补充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然而,追溯其起源,可能要回溯至营养学发展的早期,即人类逐渐意识到营养素和营养不良状况的时期。

在18世纪,坏血病在远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因坏血病死亡的灾难不胜枚举,因为他们在航行时的食物是面饼、鱼和咸肉,只含有很少的维生素C 。

1747年,英国人James Lind 通过对照试验发现吃新鲜柑橘、柠檬水果的人可以避免坏血病而奠定了维生素C 与坏血病关系验证的基础[1]。

自此以后,柠檬汁、柑橘(大量的维生素C )成为正常饮食之外维生素C 的补充性食物装备到远航的船只上,成为最早口服营养补充的“雏形”。

伴随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特别是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进一步被认知以及在临床中的实践,推进了该领域的迅速更新和发展,例如,1933年,Heath CW 在JAMA 内科学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 旧名Arch Intern Med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口服补铁对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文章[2],1946年Kozoll DD 在外科年鉴(Arch Surg )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临床应用一种高蛋白制剂改善患者氮平衡的研究[3],1951年Shoshkes M 在美国饮食协会杂志(J Am Diet Assoc )上发表了一项运用口服脂肪乳剂作为男性能量补充的研究[4]。

浅析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浅析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浅析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全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以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为标准分为两组,依从性较高的患者编为对照组,将依从性较低的患者整合为研究组,采取问答方式对其提问有关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问题;结果: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优于研究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应当加强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方面的宣教,从患者思想认知上提高治疗依从性【关键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一旦确诊后就需终生治疗。

近几年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渐增加,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非感染性流行病。

除药物治疗外,饮食治疗已被呼吁应当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现阶段很多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很低,考虑到“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一问题,笔者以本院80名患者为例,进行如下研究: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全年的糖尿病患者80例,对患者均按照专业标准诊断,男性患者45人,女性患者35人,年龄在35岁到80岁不等,患者职业种类较多,有机关干部、农民、工人等,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将8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四十人,分别是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依从性较低,而对照组依从性较高,对两个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同样问题的询问,问题评判及分析均需要专业医师进行,六个问题为:(1)糖尿病常见症状与发病因素;(2)医师所配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3)药物治疗与运动、饮食的关系;(4)如何处理低血糖;(5)如何自我检测尿糖与血糖;(6)日常饮食所提供的营养物质种类及占比;评判机制为3分制:完全不了解,0分;了解一点:1分;大致了解,2分;完全了解:3分。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个实验组的分数与平均评分,同时还要大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与工作情况、教育经历等方面。

提高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的专家解读共识

提高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的专家解读共识

二、口服营养补充治疗计划实施前的患者评估
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是一种适 用于所有老年患者的营养评定工具,包括营养筛查和营养评估两部 分 主要从消化系统症状、体重变化、活动能力、精神心理状况等方面 进行评估,具有快速、简单和易操作等特点。
二、口服营养补充治疗计划实施前的患者评估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由美国学者提出,是美国营养师协会推荐的肿瘤 患者营养筛选的首选方法,由患者评估与医务人员评估2部分组成,主要涉及近 期体重改变、饮食情况、胃肠道症状、活动和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代谢 等方面
评价结果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
定性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 3 类;
一、营养治疗的最佳团队建设
由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美国肠外营养学会、外科护士学会联合发布 的共识指出,临床多学科专业人员需共同组成NST,建立跨学科营养 实践规范,确保营养治疗过程的规范性、全面性和连续性,最大化满 足患者对营养素摄入的需求。
目前,国外营养治疗已形成了一整套营养师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法规, 但我国尚缺乏营养立法和对 NST制度支持,不利于营养治疗的长远 发展。
内容
营养治疗的最佳团队建设; 口服营养补充治疗计划实施前的患者评估; 口服营养补充患者的健康教育; 口服营养补充不耐受症状的预防与处理; 影响营养素摄入的疾病和症状的处理; 提高患者对制剂接受度的方法; 患者的随访与监测。
一、营养治疗的最佳团队建设
随着营养治疗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应用,营 养治疗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医护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 综合性、交叉性强的学科。 美国在20世纪 70年代和 80年代初,即诞生营养支持小组(NST)。 研究证实NST能提高营养治疗的效价比,尤其在降低营养治疗并发 症、降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200例产妇作为研究调查,观察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分析依从性差(对照组)及依从性好(观察组)产妇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200例产妇中纯母乳喂养160例、混合喂养30例、人工喂养10例;观察组依从性好产妇占80.00%(160/200),对照组依从性差产妇占20.00%(40/200)。

对照组产妇中缺少母乳喂养知识14例(35.00%)、大学以上文化16例(40.00%)、存在婴儿因素6例(15.00%)、缺少家庭支持10例(25.00%),均高于观察组产妇的16.25%、20.00%、2.5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說明缺少母乳喂养知识、大学以上文化、存在婴儿因素、缺少家庭支持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

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的年龄[(27.84±3.20)岁VS(27.84±3.20)岁]、户籍(城镇/农村)[(24/16)VS(90/70)]、产次(初产妇/经产妇)[(36/4)VS(144/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依从性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依从性。

关键词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预防对策【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infant pure breast feeding compliance.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rvey and the breast feeding status was observed. related factors of poor compliance (control group)and good compliance (observation group)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160 pure breast feeding cases in 200 maternal women,30 mixed feeding cases and 10 artificial feeding cases. Good compliance cases accounted for 80.00%(160/200)in observation group,and poor compliance cases accounted for 20.00%(40/200)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had 14 lack of breast feeding knowledge cases (35.00%),16 university degree or above cases(40.00%),6 infant factors cases(15.00%),and 10 lack of family support cases (25.00%),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16.25%,20.00%,2.50% and 7.50%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Lack of breast feeding knowledge,university degree or above,infant factors and lack of family support are influence factors of pure breast feeding.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27.84±3.20)years old VS (27.84±3.20)years old],residence (urban/rural)[(24/16)VS (90/70)],production time(primipara/multipara)[(36/4)VS (144/16)](P>0.05).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fant pure breast feeding compliance are complex,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infant pure breast feeding.【Key words】Pure breast feeding;Compliance;Related factors;Intervention measures母乳喂養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提高儿童生存和健康水平的战略技术,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婴儿喂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1何平,1许可敏,1刘江南,2石汉平[1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研发部,江苏 无锡 214111;2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航空总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普外科,北京 10001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恶性肿瘤姑息治疗和护理关 键技术研究”(2017YFC1309200)通讯作者:石汉平,电子邮箱:shihp@营养不良是指由于能量、蛋白质和其他相关营养素缺乏,导致机体分子和组织合成等功能受限,影响身体健康及临床结局 [1]。

营养不良既可能是疾病形成的原因,也可能是疾病发生的结果;既可以短期存在于急性疾病,又可以长期存在于各种慢性疾病及各种社会心理疾病[2]。

营养不良常见于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老年人群常由于不能摄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来满足最低营养需求。

研究者发现[3],社区大于65岁的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和患病风险分别为4.3%和12.5%。

而长期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其营养不良患病率达到85.0%[4]。

从营养不良带来的经济损害来看,在患有相似疾病的状态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住院费用比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提高19%[5]。

另外,对于肿瘤患者,特别是中老年肿瘤患者,因疾病导致体内脂肪丢失、肌蛋白过度分解,同时受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影响,导致营养不良风险增加。

一项针对门诊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调查显示,家居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0%,在食管、胃及胰腺肿瘤患者中其营养风险发生率则更是分别高达62.5%、43.7%和54.3%[6]。

由此可见,营养不良是老年人及肿瘤患者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

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 摘要:ONS 能增加患者营养素摄入,改善其营养不良状态,然而目前研究发现ONS 的依从性较低。

本项研究旨在探索影响ONS 适口性的相关因素,对营养不良患者ONS 的依从性的影响,采用关键词:适口性、口感、口味、香味、风味、接受度、依从性、ONS 、肠内营养、营养补充剂等,检索MEDLINE 、Sci Search 、AGRICOLA 、BIOSIS Previews 、CAB ABSTRACTS 、Embase 、Foodline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搜索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根据文献检索结果,最终将影响因素归纳为三大类,包括ONS 产品本身、患者个人情况和患者环境因素;进一步细分为:营养素、口味、能量密度、ONS 容量、黏度、个体消化机制、年龄、患者病情、摄入时间、社会疏离感、鼓励措施。

研究发现,小剂量、高能量密度的ONS 能够促进营养摄入。

患者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需要尽早通过营养筛查等方法确定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借鉴ONS 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根据不同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设计不同营养处方、以个性化的方式提高营养摄入,增强依从性是今后增强人群营养摄入的关键方向。

关键词:营养不良;口服营养补充;影响因素;依从性Affecting the compliance of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1HE Ping, 1XU Ke-min, 1LIU Jiang-nan, 2SHI Han-ping 1Nutricia Pharmaceutical(Wuxi) Co., Ltd. Wuxi 214111, Jiangsu, China; 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Cancer Center, Aviation General Hospital / Beijing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Abstract: ONS has been proved to improve nutrients absorption and malnutrition while the compliance remains poor. This review explored the contributory factors of the palatability and the compliance of ONS among patients with malnutrition. MEDLINE, Sci Search 、AGRICOLA 、BIOSIS Previews, CAB ABSTRACTS, Embase, Foodline, CNKI were searched with the keywords regarding palatability, sensory, taste, smell, flavor, appetizing, compliance, ONS, enteral nutrition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through the paper selected by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There found three main categories of the contributory factors which were products features, patients’ personal condition and patients’ living environment. These categories we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nutrients, flavor, energy density, ONS volume, viscosity, digestion mechanism, age, diseases, intake time, social isolation, and incentives. It was found that small dose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ONS wa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nutrients absorption. As the nutrition status of patients had become more concerned by medical practitioners, malnutrition needed to be diagnosed as early as possible by nutrient screening. Based on the contributory factors on ONS compliance, defining nutrient demanded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s, designing specific nutritional prescription, increasing personal nutrition intake are key ways to benefit malnourished population.Key words: Malnourish;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Impact factors; ComplianceDOI:10.16689/11-9349/r.2017.02.021ONS)作为营养不良患者每日餐间营养补充,能够帮助营养不良患者改善营养状况。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2006年将ONS定义为:除了正常食物以外,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口摄入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7]。

早在20世纪70年代,ONS就首先应用于临床,主要包括含多种营养素的液态、半固体或者是粉状的肠内营养剂,当时是作为三餐之间的补充营养,也可以作为人体唯一的营养来源,满足机体的需要。

ONS适用于经口能进食且胃肠道结构及功能基本完整的营养不良或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2]。

有效的ONS依托于长期充足剂量的ONS摄入,但是至今为止,多项研究发现,老年人对ONS的依从性较低,严重影响营养状况的改善。

Nolan A[8]发现,老年患者两种ONS的废弃率达到41%和42%,Bolton J等[9]对肿瘤患者长期ONS的依从性研究发现,54%的患者因为口味原因停止使用ONS,此外,患者长期摄入同一种ONS后,味觉疲劳而停止摄入也是ONS依从性低下的原因之一[10]。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影响ONS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为促进患者营养摄入提供相应的建议。

1 ONS产品因素1.1 营养成分1.1.1 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饱腹感强弱顺序按照单位能量来看,分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11]。

另外,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发现,摄入液态蛋白质ONS的饱腹感明显低于同等供能的固态蛋白质ONS[12]。

ONS依从性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相关,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配方的ONS在重复性试验中,会显著增加个体口干症状的概率,从而降低依从性,而其机制尚未有统一的结论[13]。

基础配方的ONS[包含氨基酸和(或)或肽链]相较于整蛋白配方的ONS(包含全蛋白质),依从性较差,其原因可能是独特的气味和风味,特别是苦味和咸味,水果口味的ONS富含有机酸,能够抑制氨基酸独有的苦味[14]。

1.1.2 碳水化合物通过摄入ONS,葡萄糖释放入血的速度是影响食欲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

GI的高低依赖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类型、其他微量营养素的组成以及膳食纤维的含量[15]。

研究发现,低GI食物能提升短期饱腹感[15],相较于低GI食物,高GI食物或者液体能够提升29%~53%的能量摄入[16]。

对于ONS,老年人对甜度的依从性呈U形曲线,在使用甜度抑制剂降低甜度的ONS研究中发现,降低甜度会提升口干的感觉,且口干感觉、口腔内粘稠感、豆奶味和金属味随着饮用次数增加而增加[17]。

Kennedy O等[18]研究发现,老年人对ONS 的喜好度和甜度呈现负相关。

1.1.3 脂肪一般来说,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饱腹感低于饱和脂肪酸以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长链甘油三酯的饱腹感低于中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在体内不易储存,易氧化生成酮体,在整个过程中容易产生饱腹感[11]。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诱导产生促进饱腹感的多肽类物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19],摄入过多,会导致个人产生不适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