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口耳目
识字3 口耳目(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识字3 口耳目》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会写“耳、目”等4个字。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词语,注意“手足”是复合词。
3. 正确地朗读儿歌,注意语气和停顿。
4. 结合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内容】1. 词语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
2. 儿歌《小小的船》。
3. 词语书写:耳、目、手、足。
【教学重点】1. 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 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1. 正确认读“站、坐”两个词语。
2. 正确书写“耳、目、手、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新的生字,你们准备好了吗?2. 出示课题:识字3 口耳目。
二、学习词语1. 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
2.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3. 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
三、学习儿歌1. 出示儿歌《小小的船》,教师范读。
2. 学生跟读,注意语气和停顿。
3.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4. 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
四、巩固练习1.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 学生齐读儿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和儿歌。
2. 出示课题:识字3 口耳目。
二、学习词语书写1. 出示田字格,教师示范书写“耳、目、手、足”。
2. 学生跟随教师书写,教师指导。
3.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耳、目、手、足”。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
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儿歌。
3. 学生能够结合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词语认读、儿歌学习、书写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7个生字,会写了4个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导学生的书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3口耳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口耳目”这几个字的书写和读音,理解其基本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字和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口耳目”这几个字的书写和读音,以及其基本含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正确书写和阅读。
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口耳目”这几个字的书写和读音,提高学生的写字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口耳目”这几个字的书写和阅读材料,以及相关的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口耳目”这几个字,了解其基本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口耳目”。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耳目”这几个字的书写和读音,讲解其基本含义。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书写和阅读,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口耳目”这几个字的书写和读音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书写质量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心得和经验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汉字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汉字游戏,如“找不同”、“汉字接龙”等,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识字一3《口耳目》|人教部编版3
双上耳手朵下手耳石臂垂天手耳地掌聋人手左你心耳 我耳他聪目金明木 耳水濡火目土染山 日 月 田 禾 一 二 三 四 五
x双ín手g 手r臂ú 手fē掌ng 手心
z耳我u朵们ò 的耳r口ú垂、耳z耳h聋ō、n左g目耳、手耳、聪足目能明做耳哪濡些目事染?
我zhu们àòn的rr口úú 、sz耳ōhōn、ngg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目 张z我u口们ò 的开r口ú口、z耳闭hō、口ng目口、舌手口、水足能守做口哪如些瓶事?
zx耳hín朵àgn 耳r垂ú 耳sfēō聋nngg左耳 耳聪目明 耳濡目染 双zh手àn 手r臂ú 手sō掌ng手心
口
我z上h们à下n的石r口ú天、s耳地ōn、g人目你、我手、他足金能木做哪水些火事土?山 日 月 田 禾 一 二 三 四 五
耳张我朵口们的耳开口垂口、耳耳闭聋、口左目口耳、舌手耳口、聪水足目能明守做口耳哪如濡些瓶目事染?
耳我双朵们手的耳手口垂臂、耳手耳聋掌、左手目耳心、手耳、聪足目能明做耳哪濡些目事染?
上坐zu下ò下请石rú坐天坐z地h车ōn人坐g 你船 我 他 金 木 水 火 土 山 日 月 田 禾 一 二 三 四 五
我坐们下的请口坐、坐耳车、坐目船、手、足能做哪些事?
坐上下下请石坐天坐地车人坐你船 我 他 金 木 水 火 土 山 日 月 田 禾 一 二 三 四 五
手 足 z张上h口à下n 开石rú口天s闭地ōn口g人口你舌我口他水金守木口水如火瓶土 山 日 月 田 禾 一 二 三 四 五
坐x我ín下们g 的请口r坐ú 、坐f耳ē车n、g 坐目船、手、足能做哪些事? 我张们口的开口口、耳闭、口目口、舌手口、水足能守做口哪如些瓶事? 上耳朵下耳石垂天耳地聋人左你耳 我耳他聪目金明木 耳水濡火目土染山 日 月 田 禾 一 二 三 四 五 x耳我ín朵们g 的耳口r垂ú 、耳f耳ē聋n、g 左目耳、手耳、聪足目能明做耳哪濡些目事染?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我zxuín们òg 的r口rúú 、fz耳ēhnō、gng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3口耳目
口,这是我的口,它可 以唱出好听的歌曲。
足
手
04
04
认识新笔画。
横 折
书写指导:第一笔竖 和横折的横,应该稍 往里斜。
04
04
“目”的横折 不需要往里斜,
要写直。
书写指导:竖要直,中间 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 横之间等距。
04
04
书写指导:注意四个横 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
04
04
上边毛,下边毛, 中间一颗黑葡萄。
目
两把扇,在两边, 摸得着,看不见。
耳
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卧个红姑娘。 既会说,又会唱,一日三餐用得上。
口
02
耳 口
目
足手
看谁朋友多
手
手掌 手臂 手指
手 手套 手镯 手链
拍手 洗手 伸手
看谁朋友多
口
看谁朋友多
口
口罩 口红 口琴
看谁朋友多
口 口罩 口红 口琴
窗口 井口 缺口
看谁朋友多
足
看谁朋友多
足 足球 远足
看谁朋友多
足
足球
远足
神气十足 画蛇添足
看谁朋友多
目
看谁朋友多
目
目光 目录 目标
看谁朋友多Biblioteka 耳廓 耳孔耳 耳垂
02
看谁最能干!
足 口
挑一个字,说 说它能干什么?
目
耳
口耳目手足
口耳目手足
口耳
手
口耳目手足
03
做游戏:读出生字,并做一做相应动 作。
认识新笔画。
书写指导:第一撇是横撇,
弯钩要略带点弯。
弯
勾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3 口耳目手足【教案】
3 口耳目手足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1.借助图画,识记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联系生活,正确了解站、坐、行等行为规范。
看图对照小组合作联系生活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铁丝。
2课时1.看图对照人体器官,重点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2.会写“口、目”2个字和横折1个笔画。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板块一猜谜导入,识字正音师: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叫“谜语猜猜猜”,你们不仅要猜出正确答案,还要指一指是你身上的哪个部位。
你们准备好了吗?师:能吃又能喝,能说又能唱,人人都有它,天天都要用。
(打一身体部位)生:口。
(并指一指自己的嘴巴)师:左一扇右一扇,说话能听见,隔山不见面。
(打一身体部位)生:耳。
(并指一指自己的耳朵)师:上有毛,下有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打一身体部位)生:目。
(并指一指自己的眼睛)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打一身体部位)生:手。
(并指一指自己的小手)师:两个步子,能走能跑,能蹦能跳。
(打一身体部位)生:脚。
(并指一指自己的小脚)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口耳目手足》,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口耳目手足。
师:(出示课本的插图)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生: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要开放了!”小男孩跑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师:是啊,图片里就藏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几个字呢!(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和我一起读一读这几个字吧!生:口、耳、目、手、足。
师:小朋友们,注意“手”的读音是翘舌音,和老师再读一遍“手”。
生:手。
师:请大家做一做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图意,创设情境,认识“口、耳、目"等生字。
2.会写“口、耳、目、手”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俗语。
借助俗语了解站、坐、行、卧的规范姿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了解正确的站姿、坐姿,走路、睡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导入新课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点五官"的游戏,当老师说出五官名时,请你迅速用手指指出,老师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和规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和五官有关,一起读课题——生:口耳目课件出示:课题二、感知图意,识记汉字,学习礼仪1.学习“口耳目足手”(1)情境识字师:花园里花儿朵朵开放,可美丽了,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来观赏,她们都在干什么呢?1.识字“手"和“口”生:扎小辫的女孩用手指着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课件出示:手师:跟老师读“手”,三声,翘舌,舌头卷起来,看我的嘴型——手——举举双手手手手生:跟读师:手的本领可大了,手上不同的位置又不一样的名字,深出你的小手,跟着老师读儿歌,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
课件出示:儿歌《双手操》点点我的小手心,摸摸我的小手背,转转我的小手腕,动动我的小手指,摇摇我的小手臂,拍拍我的小手掌。
师:那小女孩指着这朵花会对另一个女孩子说什么呢?生:你看,那朵花快开了,真好看!课件出示:口师:说话要用口,跟我读,四四方方一张口——生:跟读师:张张嘴巴口口口——生:跟读师:站在一边的小女孩会怎么回答呢?生:站在一旁的小女孩会说:“是的,每朵花的样子各不相同,颜色鲜艳,真美丽!”课件出示:足师:用脚站立,脚又叫足,平舌。
动动小脚足足足——生:跟读师:那小男孩在干什么呢?生:远处的小男孩听到她们的话,也跑过来看花,他一边跑,一边向女孩们打招呼。
2024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3口耳目教案新人教版
-时间管理: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
-简化教学活动:简化复杂的教学活动,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汉字结构:理解“口、耳、目”三个字的基本构造,掌握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3)词汇运用:学会运用“口、耳、目”三个字进行组词和造句,如“嘴巴、耳朵、眼睛”等。
(4)生活联系:将所学字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举例:
- “口”字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其四笔画的结构,并能够正确书写。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口耳目”三个字的发音、意义和构造,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口耳目”字的组词和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点评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应及时给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反馈与鼓励:教师应定期向学生反馈他们的作业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反思改进措施
-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口耳目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口耳目
以下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第3 课《口耳目》的课堂笔记:
一、会写字及组词
口(人口、口才、门口)
耳(耳朵、木耳、耳目)
目(目光、目的、双目)
二、会认字及组词
足(手足、足球、知足)
站(站立、站岗、站队)
坐(坐下、坐车、坐船)
三、理解词语
站:如站立、站岗、站队。
坐:如坐下、坐车、坐船。
四、教材分析
《口耳目》是一篇象形字归类识字的课文,形象地展示了人体口、耳、目的作用。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人体器官的作用;第二部分用两句儿歌,揭示人体器官的作用。
这一课要求认识的字大多是人体器官的名称,学生在生活中都比较熟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识字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并学习“口、耳、目、手、足"这五个表示人体部位的汉字。
这些汉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基础字,对于学生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对汉字学习充满好奇,但识字量有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能够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这为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汉字。
教学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汉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能够正确认读“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初步运用。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汉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审美创造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审美能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正确认读“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
2. 初步理解汉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1. 引导学生将汉字与自己的身体部位准确对应。
2.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游戏互动法、情境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汉字图片、动画)、生字卡片、身体部位模型或图片、书写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 展示精心准备的彩色图片,每张图片分别展示“口”、“耳"、“目”、“手"、“足”的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每个身体部位的特点,如:“看,这是我们的嘴巴,也叫口,它红红的,可以张开和闭上。
"3.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请大声说出来。
”1. 认真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对图片中的身体部位产生好奇。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3 口耳目【附习题、视频】
手
结构:独体字
部首: 手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平撇,中间一横短, 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
认识“横折、撇、弯钩”
横折:下笔由轻到重, 转折处略停顿,然后 竖下,由重到轻,略 微偏左。
丿
撇:下笔由重到 轻,从粗到细。
弯钩:轻轻下笔,呈 弓背形,略带点弯。
视频下载
链接:https:///s/1Yk3rB56qO69NcR8SVSHDXA 提取码:wy75
课后作业
1.调查在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 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
2.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用口、耳、目、手、 足做了哪些事情。
复习旧知
第2课时
口耳目手足 站坐
检查作业
口能 说
我会说
耳能 听
目能看
手能写
足能行
说一说,体育活动中,哪些主 要靠手,哪些主要靠脚呢?
扔铅球
踢足球
卧如—— 弓
指导书写
口目耳 手
口
结构:独体字
部首:口
书写指导: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 里斜,呈上宽下略窄。
目
结构:独体字
部首:目 书写指导:竖要直,中间两横不碰到右边的
竖,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耳
结构:独体字
部首:耳 书写指导:四 中横横长,短要各平不且相稳同,,最第后一一笔横为为
长横,要稍稍向上倾斜。
再次朗读,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行如风,卧如弓
课堂小结
在生活中,同学们要努力做到课文中 说的一样,站着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像 钟一样端正,行走像风一样飞快,睡觉时 像弓一样让自己的身体弯曲、放松,养成 良好的立、坐、行、卧的好习惯。
师生合作
新版一年级上册 识字3 口耳目 人教部编版 (共24张PPT)
看图识字
kǒu
口
ěr 这 组 谚 语 告 诉 我 们 站、坐、行、卧 的 正 确 姿 势。
xínɡ rú fēnɡ wò rú ɡōnɡ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你知道这组谚语的意思吗?
耳 脸 腿 胳 膊 大 脑
zhàn rú sōnɡ zuò rú zhōnɡ 脸 腿 胳膊 大脑 口、耳、目、手、足是 身 体 的 五 个 器 官。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给爸爸妈妈听。 你知道这组谚语的意思吗?
mù
目
shǒu
手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行 如 风,卧 如 弓。 脸 腿 胳膊 大脑
zú
站 如 松,坐 如 钟。
足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给爸爸妈妈听。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仔细观察这幅图,思考:你都看到了什么?
zhàn zuò xínɡ wò de zhènɡ què 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
×
我会写 仔细观察这幅图,思考:你都看到了什么?
zhàn zuò xínɡ wò de zhènɡ què bízi shétou
口 zhàn zuò xínɡ wò de zhènɡ què
zhàn zuò xínɡ wò de zhènɡ què 站 如 松,坐 如 钟。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给爸爸妈妈听。
zbhíèzizǔshyéàntoyuǔ ɡào su wǒ men 你熟知读道 课这文组,谚背语诵的课意文思给吗爸?爸妈妈听。
bízi shétou 把书拿起来,斜放在桌面上。 脸你知腿道这胳组谚膊语的大意脑思吗? z口h、àn耳rú、s目ōn、ɡ 手zu、ò足rú是zh身ōnɡ体 的 五 个 器 官。 你sh知ì s道hē这n 组tǐ d谚e语w的ǔ 意ɡè思吗? 我仔们细的 观口察、这耳幅、图目,、思手考、:足你能都做看哪到些了事什?么? 脸熟读腿课文胳,背膊诵课大文脑给爸爸妈妈听。 你liǎn还知tuǐ道ɡ哪ē些bo描写dà人n的ǎo身体器官的词语呢? z熟h读àn课rú文s,ōn背ɡ 诵zu课ò文rú给zh爸ōn爸ɡ妈妈听。 把我书们拿 的起口来、,耳斜、放目在、桌手面、上足。能做哪些事? 我sh们ì s的hē口n 、tǐ d耳e、w目ǔ 、ɡè手、足能做哪些事? 站zhà如n r松ú ,sō坐nɡ如zu钟ò 。rú zhōnɡ 仔在细田观 字察格这里幅认图真,、思正考确:地你书都写看本到课了生什字么。? 仔细观察这幅图,思考:你都看到了什么?
3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3口耳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口、耳、目”三个字的基本读音、结构和书写。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口、耳、目”及相关词语。
(3)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口、耳、目”在汉字中的应用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汉字结构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口、耳、目”三个字的基本读音、结构和书写。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口、耳、目”及相关词语。
2. 教学难点:(1)“口、耳、目”在汉字中的应用和特点。
(2)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汉字结构,提高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口、耳、目”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2)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口、耳、目”三个字的基本读音、结构和书写。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相关汉字。
(2)提问:“口、耳、目”在汉字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引出本节课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观察“口、耳、目”三个字的结构,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口、耳、目”在汉字中的应用和特点。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口、耳、目”相关的汉字进行研究。
(2)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分析所选汉字的结构和含义,总结“口、耳、目”在汉字中的应用。
4. 成果展示(1)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口、耳、目”及相关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识字3 口耳目
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口
看物品,说词语
口罩
口红
口哨
耳
耳环
耳机
耳罩
目
看图片,说词语
目录
目光
比目鱼
手
看部位,说词语
手指
手心 手腕
手背
手
看动作,说词语
挥手
举手
握手
拍手
看物品,说词语
手机
手表
手套
足
你在哪里手足
第二课时 听歌曲:《中国功夫》
互动课堂
点击图标,播放视频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3 口耳目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小哪吒的身上有什么?
眼睛
嘴巴
手 耳朵 脚
观察图画
看看课本中的 图画,说一说:图 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足
两个小女孩(站)在
花丛边欣目赏美丽的花。手
一位小女孩儿用( 手)
指也着 要一 开朵放花了说!耳:”口“这朵花
小男孩听到了,挥着手
和她们打招呼。
认读生字
点击图标,播放视频
结合插图读一 读生字吧!
学认字
口耳目手足
指部位游戏
耳2 目3 口1
手4 足5
互动课堂
我们的口、耳、目、手、 足能做哪些事情?(课后题)
口
耳
目
手
足
识记字形 观察这只眼睛和“目”字,你有什么发现?
目
相似
这五个生字与身体部位形状都相似,你 来连一连吧!
口耳 目手 足
耳
书写: 四横的长短不同, 第一横平且稳, 中间两横不碰边, 最后一横向上斜。
笔画学习
撇
弯钩
书写:下笔由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口耳目
教材解析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要认读的7个生字中,“足、坐”是平舌音,“手、站”是翘舌音。
教师要让学生用上生字进行日常表达,在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
(1)看图说话正音。
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
可以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再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
(2)组词正音。
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
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手臂”。
还可以教师边做搓手的动作边说词语,启发学生做做说说,如“招手、挥手、拍手、摇手、握手”。
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认读正音。
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口、耳、目、手、足”的字形与每个身体部
位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度。
教师可以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借助俗语识记。
“坐、站”两个字结构相对复杂,可以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识记“站、坐”两个生字。
(3)组词识记。
可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转换语境认读,如“人口、手上、坐下”。
2.写字。
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
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
擦的习惯。
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教师可运用折铁丝的方法来教新笔画横折、弯钩。
将形状类似横折、弯钩的铁丝伸直成一直线,再弯曲成横折、弯钩,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
养成良好的学
习生活习惯。
朗读指导时主要突出两点: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
正确朗读俗语。
“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
“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
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
读出韵味,体现含义。
两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师可以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钟、风、弓”,读中感受坐立行卧应有的精气神。
2. 理解运用。
在语境中理解课文。
可以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课文插图,想想说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的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如“解放军叔叔站岗,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自己一动不动地望着国旗的样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仿说“坐、行、卧”。
3.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发展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
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做说说,在实践中巩固运用这些汉字。
交流中可呈现相对应的生字,为今后学习带有口字旁、目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形声字做铺垫。
三、问题提示
★“目”的第二笔是横折还是横折钩?
“目”字第二笔是横折,但是看起来与横折钩有些类似。
这里的钩,是书写的时候笔锋自然带出的钩,是笔意相连的结果,与“月、包”等字横折钩中的钩是不同的。
与“目”类似的字还有“四、田、回、国”等,这些字的第二笔也是横折,而不是横折钩。
这类字在书写的时候,下面不用刻意出钩。
四、实践活动
1.找找与“手、足、口、目、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
2.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