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最新课件-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精品
合集下载
2024年河南省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半角模型探究系列+课件
①如图(2),请延长 CB 到点 P ,使 BP = DF ,并证明 EF = BE + DF .
[答案] 如图(1).
图(1)
证明: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角模型探究系列
以题串模型
例1 一题多问 如图(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MAN = 45∘ ,射线
AM 分别与直线 BC 、直线 BD 交于点 E , G ,射线 AN 分别与直线 CD 、直
线 BD 交于点 F , H .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当点 E 在线段 BC 上时.
BC 于点 E ,射线 AN 交线段 CD 于点 F .
(1)判断 BE , DF ,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 = + .
证明:将 △ 绕点 逆时针旋转 ∘ ,得到 △ ,
如图,
则 = , = , ∠ = ∠ ,
∴ − = − = = .
(2)若 AB = 4 , BE =
[答案]
1
BC ,直接写出 EF 的长.
2
的长为 或10.
以题串模型
例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C = ∠ADC = 90∘ ,
∠BAD = 120∘ , AB = AD. ∠MAN = 60∘ ,射线 AM 交线段
点,将射线 AE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45∘ 交
直线 CD 于点 F ,连接 EF .
(1)如图,点 E 在 BC 的延长线上,点 F
[答案] 如图(1).
图(1)
证明: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角模型探究系列
以题串模型
例1 一题多问 如图(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MAN = 45∘ ,射线
AM 分别与直线 BC 、直线 BD 交于点 E , G ,射线 AN 分别与直线 CD 、直
线 BD 交于点 F , H .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当点 E 在线段 BC 上时.
BC 于点 E ,射线 AN 交线段 CD 于点 F .
(1)判断 BE , DF ,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 = + .
证明:将 △ 绕点 逆时针旋转 ∘ ,得到 △ ,
如图,
则 = , = , ∠ = ∠ ,
∴ − = − = = .
(2)若 AB = 4 , BE =
[答案]
1
BC ,直接写出 EF 的长.
2
的长为 或10.
以题串模型
例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BC = ∠ADC = 90∘ ,
∠BAD = 120∘ , AB = AD. ∠MAN = 60∘ ,射线 AM 交线段
点,将射线 AE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45∘ 交
直线 CD 于点 F ,连接 EF .
(1)如图,点 E 在 BC 的延长线上,点 F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K”型图的应用课件
B'处,点C恰好落在边B´F上.若AE=3,BE=5,则FC =
. 4
6.如图,在RtΔABC中,∠C=90°,∠A=30°,AB =6,BD是ΔABC的角平分线,
点P,N分别是边BD,AC上的动点,点M在BC上,且BM=1,则PM+PN 的最
小值为 . 5
2
7.如图,在ΔABC中,AB=AC,P,D分别是BC,AC边上的点,且∠APD=∠B.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一、对“K”型图的认识
A
D
C
E
图 4
B
二、构造“K”型图的基本方法
1.如果出现45°角,则可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构造“一线三直角”全等.如
图.过点B作BC⊥AC于点C,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再进一步构造“K”
型全等。
2.如果出现30°角,则可构造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再进一步构造“一线三直
(1)求证:AC·CD=CP·BP
(2)若AB=10,BC=12,当PD/AB时,求BP的长.
类型一:“K”型图的直接运用
例1:(1)【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 ABCD中,P为AB上一点,
∠DPC=∠A=∠B=90°.求证:AD·BC=AP·BP
(2)【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当
∠DPC=∠A=∠B=0°时,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说明理由。
变式:
如图.在ΔABD中.AB=12.AD=BD=10.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
(2)若P(0,t)(t<-1)是y轴上一点,点Q(-5.0),将点Q绕
着点P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E,当点E恰好
在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时,求t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连接AD,AE,若M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
. 4
6.如图,在RtΔABC中,∠C=90°,∠A=30°,AB =6,BD是ΔABC的角平分线,
点P,N分别是边BD,AC上的动点,点M在BC上,且BM=1,则PM+PN 的最
小值为 . 5
2
7.如图,在ΔABC中,AB=AC,P,D分别是BC,AC边上的点,且∠APD=∠B.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一、对“K”型图的认识
A
D
C
E
图 4
B
二、构造“K”型图的基本方法
1.如果出现45°角,则可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构造“一线三直角”全等.如
图.过点B作BC⊥AC于点C,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再进一步构造“K”
型全等。
2.如果出现30°角,则可构造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再进一步构造“一线三直
(1)求证:AC·CD=CP·BP
(2)若AB=10,BC=12,当PD/AB时,求BP的长.
类型一:“K”型图的直接运用
例1:(1)【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 ABCD中,P为AB上一点,
∠DPC=∠A=∠B=90°.求证:AD·BC=AP·BP
(2)【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当
∠DPC=∠A=∠B=0°时,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说明理由。
变式:
如图.在ΔABD中.AB=12.AD=BD=10.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
(2)若P(0,t)(t<-1)是y轴上一点,点Q(-5.0),将点Q绕
着点P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E,当点E恰好
在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上时,求t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连接AD,AE,若M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半角旋转模型 课件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课件:
半角旋转模型
一阶 认识模型
模型分析 1. 正方形含半角模型 特点: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 分别为BC,CD上的点,连接AE,AF, EF,若∠EAF=45°.
辅助线作法: 作法一: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ABG,使得AD与AB重合,连接 FG; 作法二:延长线段CB到点G,使得BG= DF,连接AG,FG. 结论:(1)△AEF与△AEG的关系是 __△__A_E_F__≌__△__A_E_G___; (2)△AGF为__等__腰__直__角__三__角__形___; (3)BE+DF=___E__F___.
②△AFE≌__△__A_D_E__; 【解法提示】由旋转的性质,得∠ACF=∠ABD,CF=BD,AF=AD, 由①得∠EAF=∠EAD且AE=AE, ∴△AFE≌△ADE(SAS).
③若BD=2,CE=4,则DE=___2__5___;
【解法提示】由(2)②得△AFE≌△ADE,∴FE=DE, ∵∠BAC=90°,AB=AC,∴∠B=∠ACB=45°, ∴∠ECF=∠ECA+∠ACF=∠ECA+∠B= 45°+45°=90°, ∵BD=2,∴CF=2,∴EF= CE2+CF2=2 5, ∴DE=2 5.
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是直线BC上一点,将射线AE绕点A逆 时针旋转α交直线CD于点F. (1)如图①,若四边形ABCD为菱形,∠B=60°,α=60°,则AE与AF之 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解法提示】如图①,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AB∥CD,∴∠ACD=∠BAC. ∵∠B=60°,∴△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ACD=∠BAC=60°. ∵∠EAF=60°, ∴∠BAE+∠EAC=∠EAC+∠CAF=60°, ∴∠BAE=∠CAF,∴△ABE≌△ACF,∴AE=AF. 【答案】(1)AE=AF;
半角旋转模型
一阶 认识模型
模型分析 1. 正方形含半角模型 特点: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 分别为BC,CD上的点,连接AE,AF, EF,若∠EAF=45°.
辅助线作法: 作法一: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ABG,使得AD与AB重合,连接 FG; 作法二:延长线段CB到点G,使得BG= DF,连接AG,FG. 结论:(1)△AEF与△AEG的关系是 __△__A_E_F__≌__△__A_E_G___; (2)△AGF为__等__腰__直__角__三__角__形___; (3)BE+DF=___E__F___.
②△AFE≌__△__A_D_E__; 【解法提示】由旋转的性质,得∠ACF=∠ABD,CF=BD,AF=AD, 由①得∠EAF=∠EAD且AE=AE, ∴△AFE≌△ADE(SAS).
③若BD=2,CE=4,则DE=___2__5___;
【解法提示】由(2)②得△AFE≌△ADE,∴FE=DE, ∵∠BAC=90°,AB=AC,∴∠B=∠ACB=45°, ∴∠ECF=∠ECA+∠ACF=∠ECA+∠B= 45°+45°=90°, ∵BD=2,∴CF=2,∴EF= CE2+CF2=2 5, ∴DE=2 5.
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是直线BC上一点,将射线AE绕点A逆 时针旋转α交直线CD于点F. (1)如图①,若四边形ABCD为菱形,∠B=60°,α=60°,则AE与AF之 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解法提示】如图①,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AB∥CD,∴∠ACD=∠BAC. ∵∠B=60°,∴△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ACD=∠BAC=60°. ∵∠EAF=60°, ∴∠BAE+∠EAC=∠EAC+∠CAF=60°, ∴∠BAE=∠CAF,∴△ABE≌△ACF,∴AE=AF. 【答案】(1)AE=AF;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项选择题方法解读课件
专项一 选择题
第一部分 方法解读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又要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项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求解,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探求结果;二是联合题干和选项考虑或从选项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方法归纳 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不正确的选项,那么剩下唯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直接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常用方法之一.
[答案] D
D
A. B. C. D.
[答案] B
B
[答案] B
C
方法2 特例法
有些选择题,用常规方法直接求解比较困难,根据题中信息,可以考虑选择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如将字母参数换成具体数值代入,把一般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再进行解答等.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方法归纳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此类问题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点:题干中给出一些一般性的条件,而要求得出某些特定的结论或数值.利用特殊值法解答问题,不仅可以选用特殊的数值代入原题,使原题得以解决,还可以 作出符合条件的特殊图形来进行计算或推理.
[答案] D
C
方法3 排除法(筛选法)
利用题设条件或隐含条件结合选项,通过观察、比较、猜想、推理和计算,对选项中明显错误的选项,通过逐步“筛选”予以剔除,最后剩下一个正确的选项.
第一部分 方法解读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又要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因此,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项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求解,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探求结果;二是联合题干和选项考虑或从选项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方法归纳 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不正确的选项,那么剩下唯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直接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常用方法之一.
[答案] D
D
A. B. C. D.
[答案] B
B
[答案] B
C
方法2 特例法
有些选择题,用常规方法直接求解比较困难,根据题中信息,可以考虑选择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如将字母参数换成具体数值代入,把一般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再进行解答等.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方法归纳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此类问题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点:题干中给出一些一般性的条件,而要求得出某些特定的结论或数值.利用特殊值法解答问题,不仅可以选用特殊的数值代入原题,使原题得以解决,还可以 作出符合条件的特殊图形来进行计算或推理.
[答案] D
C
方法3 排除法(筛选法)
利用题设条件或隐含条件结合选项,通过观察、比较、猜想、推理和计算,对选项中明显错误的选项,通过逐步“筛选”予以剔除,最后剩下一个正确的选项.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课件(共30张PPT)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
解:设普通水稻的亩产量是 x kg,则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 2x kg,依题 意得 7 200 9 600
x - 2x =4,解得 x=600, 经检验,x=600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则 2x=2×600=1 200(kg). 答:普通水稻的亩产量是 600 kg,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 1 200 kg.
__00__.
6.[2023·贵州第 17(2)题 6 分]已知 A=a-1,B=-a+3.若 A>B,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由 A>B 得 a-1>-a+3, 解得 a>2, 即 a 的取值范围为 a>2.
7.[2021·贵阳第 17(1)题 6 分]有三个不等式 2x+3<-1,-5x>15, 3(x-1)>6,请在其中任选两个不等式, 组成一个不等式组,并求出它 的解集.
4.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是连接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 ,该 大桥限重标志牌显示,载重后总质量超过 30 t 的车辆禁止通行,现有一 辆自重 8 t 的卡车,要运输若干套某种设备,每套设备由 1 个 A 部件和 3 个 B 部件组成,这种设备必须成套运输,已知 1 个 A 部件和 2 个 B 部件 的总质量为 2.8 t,2 个 A 部件和 3 个 B 部件的质量相等. (1)求 1 个 A 部件和 1 个 B 部件的质量各是多少; (2)卡车一次最多可运输多少套这种设备通过此大桥?
解:(1)设出售的竹篮 x 个,陶罐 y 个,依题意有 5x+12y=61, x=5, 6x+10y=60,解得y=3. 答:小钢出售的竹篮 5 个,陶罐 3 个.
(2)设购买鲜花 a 束,依题意有 0<61-5a≤20, 解得 8.2≤a<12.2, ∵a 为整数, ∴共有 4 种购买方案, 方案一:购买鲜花 9 束; 方案二:购买鲜花 10 束; 方案三:购买鲜花 11 束; 方案四:购买鲜花 12 束.
课件中考数学二轮复习_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问题课件
解:设矩形温室的宽为xm,则长为2xm. 根据题意,得(x-2)(2x-4) =288, 整理得想x²-4x- 140=0, 配方得(x-2) ²=144, ∴x-2= ±12, x₁=14,x₂= -10(不合题意,舍去), ∴ x=14,2x=2×14= 28. 答:当矩形温室的长为28m.宽为14m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².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活学巧记 列方程解应用题,
审设列解和验答;
审题弄清已未知,
设元直间两办法;
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方程时守章法;
检验准且合题意,
问求同一才作答.
情景引入
1.李明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实验:把一根长40 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段首尾相连各围成一个正方形.
如何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图形类的应用题呢? 根据几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解:设出发后x s时,S ∆MON=1/12 S菱形ABCD. 已知在相同时间内,若BQ=xcm(x≠0),则AP=2xcm,CM=3cm DN=x ²cm.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据题意,画图如图所示, (2)在运动过程中,△PBQ的面积能否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的四分之一?若能,求出运动的时间;
动点M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动点N从点B 出发沿BD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M,N同时出发,问出发后几秒时,△MON的面积为菱形
ABCD面积的1/12.
自的位置. 解得x₁=-10(舍去),x₂=4
某村计划建造如图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2: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m宽的空地,其他三侧内墙各保留1m的通道。
拓展探究
如围,菱形ABCD中AC, BD交于点0.4C=8 cm.BD=6cm.动点M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 每秒2c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动点N从点B 出发沿BD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做匀速 直线运动,若M,N同时出发,问出发后几秒时,△MON的面积为菱形ABCD面积的1/12.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活学巧记 列方程解应用题,
审设列解和验答;
审题弄清已未知,
设元直间两办法;
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方程时守章法;
检验准且合题意,
问求同一才作答.
情景引入
1.李明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实验:把一根长40 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段首尾相连各围成一个正方形.
如何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图形类的应用题呢? 根据几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解:设出发后x s时,S ∆MON=1/12 S菱形ABCD. 已知在相同时间内,若BQ=xcm(x≠0),则AP=2xcm,CM=3cm DN=x ²cm.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据题意,画图如图所示, (2)在运动过程中,△PBQ的面积能否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的四分之一?若能,求出运动的时间;
动点M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动点N从点B 出发沿BD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M,N同时出发,问出发后几秒时,△MON的面积为菱形
ABCD面积的1/12.
自的位置. 解得x₁=-10(舍去),x₂=4
某村计划建造如图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2: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m宽的空地,其他三侧内墙各保留1m的通道。
拓展探究
如围,菱形ABCD中AC, BD交于点0.4C=8 cm.BD=6cm.动点M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 每秒2cm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动点N从点B 出发沿BD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做匀速 直线运动,若M,N同时出发,问出发后几秒时,△MON的面积为菱形ABCD面积的1/12.
中考数学第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07创新作图题在正多边形中作图(全国通用)
(1)在图1中,画出一个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AF为边的菱形.
G
G
A
F
A
F
M
B
E
B
E
C 图1 D 如图1,四边形ABDM即为所求;
M C 图2 D 如图2,四边形AMDF即为所求.
当堂训练
按要求构造图形
知识点三
1.如图,由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一个正六边形,请仅用无刻度的
典例精讲
利用常用技巧作图
知识点一
【例1】在图1中,AB=AC,BD=CD;在图2中,AB=AC,EB=FC;在图3中,五边形
是正五边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四个图形中BC边的垂直平分线.
A
A
利用轴对称 的性质作图
E
D
A
D
E
F
B 图1
CB
图2
C B 图3 C
当堂训练
利用常用技巧作图
知识点一
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E=DE,CD=CB,∠ABC=120º.请仅用无刻度的直
(1)正奇数边形中的平行线段:_B_G_∥__C_F_∥__D_E_,_A_C_∥__D_G_∥__E_F___;
(2)正奇数边形中的相等线段:_B_M_=_A_M_,_M_G_=_M_C_=_C_N_=_N_G_(_菱__形__)_;
(3)正偶数边形中的平行线段:_A_F_∥__B_E_∥__C_D_,_A_C_∥__D_F_______;
(2)在图2中的图形外部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A
B
A
C
B 图1 C 如图1,△ABC即为所求
图2 如图2,△ABC即为所求
北京市九年级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二次函数综合题(课件)
2a
∴b=-2a, ∴y=ax2-2ax+a-4=a(x-1)2-4, ∴顶点坐标为(1,-4);
(2)当-2≤x≤3时,y的最大值是5,求a的值; (2)若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下,y的最大值在对称轴处取得,从而y有 最大值为-4, ∵当-2≤x≤3时,y的最大值是5,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函数此时在x=1时取得最大值5, 这与y有最大值-4矛盾,从而a>0, ∴抛物线的顶点为图象的最低点. ∵1-(-2)>3-1,
∴C(0,3).
设直线BC的表达式为y=kx+b(k≠0),
将B(3,0),C(0,3)代入y=kx+b,得 ∴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3, 3,
(2)垂直于y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BC 交于点N(x3,y3).若x1<x2<x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1+x2+x3的取
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直线BC的表达式; 解:(1)∵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左侧), ∴令y=0,则有x2-4x+3=(x-3)(x-1)=0, 解得x1=1,x2=3, ∴A(1,0),B(3,0). ∵抛物线y=x2-4x+3与y轴交于点C, ∴令x=0,得y=3,
∴当x=-2时,y=5, 代入y=a(x-1)2-4,得a(-2-1)2-4=5, 解得a=1;
(3)在(2)的条件下,当t≤x≤t+1时,y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n,且
m-n=3.求t的值. (3)由(2)得,a=1, ∴y=(x-1)2-4. ①当t ≤ 1 ≤ t+1时,此时0 ≤ t ≤ 1, ∴n=-4,函数的最大值在t+1或t处取得,即m=t2-4或 m=(t-1)2-4, ∴m的最大值为-3, 此时m-n=1, 不符合题意,舍去;
∴b=-2a, ∴y=ax2-2ax+a-4=a(x-1)2-4, ∴顶点坐标为(1,-4);
(2)当-2≤x≤3时,y的最大值是5,求a的值; (2)若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下,y的最大值在对称轴处取得,从而y有 最大值为-4, ∵当-2≤x≤3时,y的最大值是5,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函数此时在x=1时取得最大值5, 这与y有最大值-4矛盾,从而a>0, ∴抛物线的顶点为图象的最低点. ∵1-(-2)>3-1,
∴C(0,3).
设直线BC的表达式为y=kx+b(k≠0),
将B(3,0),C(0,3)代入y=kx+b,得 ∴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3, 3,
(2)垂直于y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BC 交于点N(x3,y3).若x1<x2<x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1+x2+x3的取
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直线BC的表达式; 解:(1)∵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左侧), ∴令y=0,则有x2-4x+3=(x-3)(x-1)=0, 解得x1=1,x2=3, ∴A(1,0),B(3,0). ∵抛物线y=x2-4x+3与y轴交于点C, ∴令x=0,得y=3,
∴当x=-2时,y=5, 代入y=a(x-1)2-4,得a(-2-1)2-4=5, 解得a=1;
(3)在(2)的条件下,当t≤x≤t+1时,y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n,且
m-n=3.求t的值. (3)由(2)得,a=1, ∴y=(x-1)2-4. ①当t ≤ 1 ≤ t+1时,此时0 ≤ t ≤ 1, ∴n=-4,函数的最大值在t+1或t处取得,即m=t2-4或 m=(t-1)2-4, ∴m的最大值为-3, 此时m-n=1, 不符合题意,舍去;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含参方程(组)、不等式(组)+
1
C.m>
3
3
1
D.m≥
3
变式
1.(2021·南充)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²+h=0.
(1)求证:无论k取何值,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
(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k与 都为整数,求K所有可能的值.
2
2.若关于x的方程mx2-2(m+2)x+m+5=0无实数根,则关于x方程
8m + 9n = 10.
(1)试选择其中一名同学的思路,解答此题.
x + 3y
=4−α
(2)试说明在关于x,y的方程组
中,不论a取什么实数,x+y的值始终不
x − 5y = 3a
变,
变式:
mx − y = 47
1.如果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nx + 3y = −39
x=5
,不求 m,n.的值,你能否求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y=3
m(x + y) − (x − y) = 47
的解?如果能,请求出方程组的解.
n(x + y) + 3(x − y) = −39
2.若相异的实数a,b满足
则 ab =
.
22−1
= 2
2 −1
,
类型三 分式方程的解的问题
例3: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2
−1
=
3
无解,则m=
2
−1
3
2或2
件的所有整数a.
2
− 2
4−
+
=
C.m>
3
3
1
D.m≥
3
变式
1.(2021·南充)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²+h=0.
(1)求证:无论k取何值,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
(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k与 都为整数,求K所有可能的值.
2
2.若关于x的方程mx2-2(m+2)x+m+5=0无实数根,则关于x方程
8m + 9n = 10.
(1)试选择其中一名同学的思路,解答此题.
x + 3y
=4−α
(2)试说明在关于x,y的方程组
中,不论a取什么实数,x+y的值始终不
x − 5y = 3a
变,
变式:
mx − y = 47
1.如果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nx + 3y = −39
x=5
,不求 m,n.的值,你能否求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y=3
m(x + y) − (x − y) = 47
的解?如果能,请求出方程组的解.
n(x + y) + 3(x − y) = −39
2.若相异的实数a,b满足
则 ab =
.
22−1
= 2
2 −1
,
类型三 分式方程的解的问题
例3: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2
−1
=
3
无解,则m=
2
−1
3
2或2
件的所有整数a.
2
− 2
4−
+
=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课件:含有参数的代数式、方程与函数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4=a(1+1) 2 -1或-4=a(1+1) 2 -1,解得a
b2+4b+1,结合图象,求x的取值范围;
解:(2) ∵ 直线y=mx+5交y轴于点B,∴ 易
得点B的坐标为(0,5).又∵ 点B在抛物线上,
∴ -(0-b)2+4b+1=5,解得b1=b2=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9.当y=0
时,-(x-2)2+9=0,解得x1=5,x2=-1,
二次方程,因为存在实数b,即方程有解,根据根的判别式列不等式即
可求解.
跟踪训练
2.
2 −−1
(2023·
南通崇川模拟)若b= 2
,求b的最大值.
++1
解:∵
a2+a+1≠0,∴
−−
将b=
变形,得ba2+ba+b=a2-a-1.整
++
理,得(b-1)a2+(b+1)a+b+1=0.∴ Δ=(b+1)2-4(b-1)
9
.
[思路点拨]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得Δ=(2k)2-4(k2+k+
3)=-4k-12≥0,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将k2+k+3配方,根据k的取
值范围即可求出代数式的最小值.
跟踪训练
3. (2023·
广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1=0有两个实数
根,则 ( − 1)2 -( 2 − )2的化简结果是(
(0,1).将A(5,0)代入y=mx+5,得5m+5=0,解得m=-1.
= + ,
∴ 直线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x+5.联立
解得
= − + ,
= ,
b2+4b+1,结合图象,求x的取值范围;
解:(2) ∵ 直线y=mx+5交y轴于点B,∴ 易
得点B的坐标为(0,5).又∵ 点B在抛物线上,
∴ -(0-b)2+4b+1=5,解得b1=b2=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9.当y=0
时,-(x-2)2+9=0,解得x1=5,x2=-1,
二次方程,因为存在实数b,即方程有解,根据根的判别式列不等式即
可求解.
跟踪训练
2.
2 −−1
(2023·
南通崇川模拟)若b= 2
,求b的最大值.
++1
解:∵
a2+a+1≠0,∴
−−
将b=
变形,得ba2+ba+b=a2-a-1.整
++
理,得(b-1)a2+(b+1)a+b+1=0.∴ Δ=(b+1)2-4(b-1)
9
.
[思路点拨]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得Δ=(2k)2-4(k2+k+
3)=-4k-12≥0,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将k2+k+3配方,根据k的取
值范围即可求出代数式的最小值.
跟踪训练
3. (2023·
广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1=0有两个实数
根,则 ( − 1)2 -( 2 − )2的化简结果是(
(0,1).将A(5,0)代入y=mx+5,得5m+5=0,解得m=-1.
= + ,
∴ 直线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x+5.联立
解得
= − + ,
= ,
2023年安徽中考数学总复习二轮专题课件:第一节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④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会求函数值.
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值的意义(新增).
⑥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考点梳理
考点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10年2考)
1.点的坐标特征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
A. B. C. D.
5.(2022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已知点 ,则点 的坐标是 ( )
A. B. C. D.
√
√
6.(2022抚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 <m></m> 的端点 <m></m> , <m></m> ,将线段 <m></m> 平移得到线段 <m></m> ,点 <m></m> 的对应点 <m></m> 的坐标是 <m></m> ,则点 <m></m> 的对应点 <m></m> 的坐标是______.
(5)交点:表示两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分别对应相等,这个交点是判断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分界点”.
考点小练
1.(2022恩施州)函数 <m></m> 的自变量 <m></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且 D.
√
2.(2022临沂)甲、乙两车从 城出发前往 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 城的距离 (单位: )与时间 (单位: )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值的意义(新增).
⑥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考点梳理
考点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10年2考)
1.点的坐标特征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
A. B. C. D.
5.(2022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已知点 ,则点 的坐标是 ( )
A. B. C. D.
√
√
6.(2022抚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 <m></m> 的端点 <m></m> , <m></m> ,将线段 <m></m> 平移得到线段 <m></m> ,点 <m></m> 的对应点 <m></m> 的坐标是 <m></m> ,则点 <m></m> 的对应点 <m></m> 的坐标是______.
(5)交点:表示两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分别对应相等,这个交点是判断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分界点”.
考点小练
1.(2022恩施州)函数 <m></m> 的自变量 <m></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且 D.
√
2.(2022临沂)甲、乙两车从 城出发前往 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 城的距离 (单位: )与时间 (单位: )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课件——角平分线四大模型
1)在CA的延长线上截 取AE=AB,连接DE △EAD≌△BAD(SAS) ∴∠AED=∠ABD,DB=DE ∵AB=BC,∠ABC=90°
∴∠C=45°
∠AED=∠ABD=90°
∴∠EDC=45°
BD=DE=EC=AB+AC
例10 (1)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D是 ∠BAC的外角平分线,交CB边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D=AB+AC; (2)对于任意三角形ABC,∠ABC=2∠C,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交CB边的 延长线于点D,如图2,请你写出线段AC、AB、B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AD=CD=ED DCE≌△DCF ∠ECA=∠DCF=40°
例8 如图,已知△ABC中,AB=AC,∠A=108°,BD平分∠ABC,求证: BC=AC+CD.
在BC上截取BF=BA 则△ABD≌△DBF ∠CDF=∠CFD=72° CD=CF BC=BF+FC=AB+CD=AC+CD
例9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DC, (1)若BD⊥CD,∠C=60°,BC=10,求AD的长; (2)若BD平分∠ABC,求证:∠A+∠C=180°.
1)延长AD交BC于点F 则△ADB≌△FDB ∠2=∠DFB=∠1+∠C
2)∠ABD=∠FBD=28° ∠DFB=∠62=90°-28°=62° ∵DE∥BC ∴∠ADE=∠DFC=180°-∠DFB=118°
例12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E平分∠BAD,BE平分∠ABC,且AE、 BE交CD于点E.试说明AD=AB﹣BC的理由.
取BF的中点E,连接AE,AD 则AE为RT△ABF斜边上的中点 则AE=BE,△AEB为等腰三角形 A、B、C、D四点共圆
中考数学第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09探究题运动问题(全国通用)
底边BC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DA方向匀速平移,分别交于AB,AC,AD于点
E,F,H,当点P到达点C时,点P与直线m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t>0)
(1)当t=2时,连接DE,DF,求证:四边形AEDF为菱形;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PEF的面积存
E H Fm
在最大值,当△PEF的面积最大时,求线段BP的长.
(1)在旋转过程中,BD的最小值为__2___; (2)当α=30º,试判断BD与⌒CD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
A
(3)当C、D、B在同一直线上时,求BC的长。
A
A
D
D
D
C
O
B
O
O
C
B
E
B
D
C
强化训练
运动问题
提升能力
6.如图,在△ABC中,∠ACB=90º,AC=BC=5,在AC、BC边上分别截取CD=CE=3,
边形中,使OK与AB重合,按下列步骤操作:将正方形在正六边形中绕点B顺
时针旋转,使KM与BC重合,完成第一次旋转;再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MN与
CD重合,完成第二次旋转;…在这样连续6次旋转的过程中,点B,M间的距
离可能是( D ) A.1.4 B.1.1 C.0.8
D.0.5
E
D
FN MC
A(0) B(K)
(即P、D、Q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P
E
B
(3)当4<t≤10时,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D
OQ
Cx
01
知识点
02
03
点的运动 线段的运动 图形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x-1<2x+7 1.(2000年)(3分)不等式组 x-2 0 5
的解集是
3(x+1)<5x-2 2.(2001年)(6分)解不等式组 3 1 7- x x-1 2 2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2002年)(6分)取哪些正整数值时,代数式 (x-1)2-4的值小于(x+1)(x-5)+7的值?
初中数学第二轮复习思路
一、不等式复习
解读大纲与新课标把握中考,不等式部分的新 要求是: ①能够把握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 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 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 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 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A.ab<0
)
B.-a-b<0 C.a_b>0 D.a/b>1 x - 1> 1 例2(2003年) 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应是( x ≤ 4
2 4 0 4
)
2
42x-8<0的解集是____
1- 2x < 3 例4(2004)解不等式组 x + 1 2 3
例5(2004)不等式x-2<0的正整数解是( A. 1 B. 0,1 C. 1,2 D. 0,1,2
)
例6:关于x的不等式2x-a≤1的解集中至少包 括五 个正整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逆向思维、数形结合)
1 x>2m+ 例7:如果不等式组 x>m+2
那么m的值是( A.1 B.3 ) C.-1
例12.(3分)已知:点P到直线l的距离 为3,以点P为圆心,为半径画圆,如果 圆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的距离均为2, 则半径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2 C.2<X<3 D.1<X<5
例13(4分) ①若不等式(a-2)x<2-a的解集为X>-1,则a<2。 + 3+ |2- |=0 ②若α、β为实数,且 , 则以α、β为根一元二次方程为x2+3x+2=0。 ③方程 (x+3) x 3|=0 的解为X=±3。 ④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第一步应假设“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小于60°”。 以上4条解答,正确的条数为( ) A.0 B.1 C.2 D.3
分,分值呈增加趋势。近年来,由于中考题的题量减少,
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组)的解法更多地与一元二次 方程、函数等内容结合在一起,间接考查同学们运用这 类知识的灵活性。在题型上,联系生活实际、综合一元 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函数取值范围等知识进行命题逐
渐成为热点。题型多样,解法灵活。举例如下:
例1(2002年)(2分)已知a<b<c,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的解是x>-1,
D.-3
因为m未确定之前2m+1与m+2的大小是不能确定 的,通常需要分类讨论。作为选择题检验法解题更为 简捷。
• 这是一组有关不等式(组)的基础题,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解法、 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等知识点。
• 例8(5分)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长为Xm,宽为70m。 如果它的周长大于350m,面积小于7560m2,求X的取 值范围,并判断这个球场是否可以用作国际足球比赛。 (注:用于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的长在100m到110m之 间,宽在64m到75m之间) • 例9.(4分)小芳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三人 的体重一共为150千克,爸爸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体 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芳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一端。 这时,爸爸的那一端仍然着地。请你猜一猜小芳的体 重应小于( ) • A.49千克 B.50千克 C.24千克 D.25千克
例10(8分)某校举行“校庆”文艺汇演,评出一 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学校决定给 获奖的学生发奖品,同一等次的奖品相同,并且 只能从下表所列物品中选取一件:
品名
单价 (元)
小提琴 运动服 笛子 舞鞋 口琴 相册 笔记本 钢笔
120 80 24 22 16 6 5 4
(1)如果获奖等次越高,奖品单价就越高,那么学 校最少要花多少钱买奖品? (2)学校要求一等奖的奖品单价是二等奖奖品单价 的5倍,二等奖的奖品单价是三等奖奖品单价的4倍, 在总费用不超过1000元的前提下,有几种购买方案? 花费最多的一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例11.(4分)小芳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 三人的体重一共为150千克,爸爸坐在跷跷板的 另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芳和妈妈一同坐 在跷跷板的一端。这时,爸爸的那一端仍然着地。 请你猜一猜小芳的体重应小于( ) A.49千克 B.50千克 C.24千克 D.25千克
这些题目取材贴近生活实际的应用,试题 新颖,形式开放、趣味性强。一般特点文字长、 信息多、数据杂,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 析能力。设未知数,分析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 型是解题关键。
7.(3分)若0<m<2,则点P(m-2,m)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纵观各市中考题,有关不等式内容的中考试题以考 查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组)为多,题目难度并不 大,分值在5分左右。从扬州市近五年的中考题看来, 直接考查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值占4到6
新课标强调“在现实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 验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如何把握考试范围、优质高效地进行第二轮复 习,我们认为:准确把握大纲与新课标的精神,
认真研究往年中考试题,制定科学的复习方案 。
扬州市中考试题回顾:
4.(3分)已知: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3,以点P为圆心,r为半 径画圆,如果圆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的距离均为2,则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 A. r>1 B. r>2 C. 2<r<3 D. 1<r<5 x <1 5.(2003年)不等式组 4 2x>3-x 的解集是 。 6.(2004年)(4分)函数 y= x-2 中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
的解集是
3(x+1)<5x-2 2.(2001年)(6分)解不等式组 3 1 7- x x-1 2 2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2002年)(6分)取哪些正整数值时,代数式 (x-1)2-4的值小于(x+1)(x-5)+7的值?
初中数学第二轮复习思路
一、不等式复习
解读大纲与新课标把握中考,不等式部分的新 要求是: ①能够把握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 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 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 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 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A.ab<0
)
B.-a-b<0 C.a_b>0 D.a/b>1 x - 1> 1 例2(2003年) 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应是( x ≤ 4
2 4 0 4
)
2
42x-8<0的解集是____
1- 2x < 3 例4(2004)解不等式组 x + 1 2 3
例5(2004)不等式x-2<0的正整数解是( A. 1 B. 0,1 C. 1,2 D. 0,1,2
)
例6:关于x的不等式2x-a≤1的解集中至少包 括五 个正整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逆向思维、数形结合)
1 x>2m+ 例7:如果不等式组 x>m+2
那么m的值是( A.1 B.3 ) C.-1
例12.(3分)已知:点P到直线l的距离 为3,以点P为圆心,为半径画圆,如果 圆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的距离均为2, 则半径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2 C.2<X<3 D.1<X<5
例13(4分) ①若不等式(a-2)x<2-a的解集为X>-1,则a<2。 + 3+ |2- |=0 ②若α、β为实数,且 , 则以α、β为根一元二次方程为x2+3x+2=0。 ③方程 (x+3) x 3|=0 的解为X=±3。 ④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第一步应假设“三角形中三个内角都小于60°”。 以上4条解答,正确的条数为( ) A.0 B.1 C.2 D.3
分,分值呈增加趋势。近年来,由于中考题的题量减少,
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组)的解法更多地与一元二次 方程、函数等内容结合在一起,间接考查同学们运用这 类知识的灵活性。在题型上,联系生活实际、综合一元 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函数取值范围等知识进行命题逐
渐成为热点。题型多样,解法灵活。举例如下:
例1(2002年)(2分)已知a<b<c,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的解是x>-1,
D.-3
因为m未确定之前2m+1与m+2的大小是不能确定 的,通常需要分类讨论。作为选择题检验法解题更为 简捷。
• 这是一组有关不等式(组)的基础题,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解法、 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等知识点。
• 例8(5分)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长为Xm,宽为70m。 如果它的周长大于350m,面积小于7560m2,求X的取 值范围,并判断这个球场是否可以用作国际足球比赛。 (注:用于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的长在100m到110m之 间,宽在64m到75m之间) • 例9.(4分)小芳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三人 的体重一共为150千克,爸爸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体 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芳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一端。 这时,爸爸的那一端仍然着地。请你猜一猜小芳的体 重应小于( ) • A.49千克 B.50千克 C.24千克 D.25千克
例10(8分)某校举行“校庆”文艺汇演,评出一 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学校决定给 获奖的学生发奖品,同一等次的奖品相同,并且 只能从下表所列物品中选取一件:
品名
单价 (元)
小提琴 运动服 笛子 舞鞋 口琴 相册 笔记本 钢笔
120 80 24 22 16 6 5 4
(1)如果获奖等次越高,奖品单价就越高,那么学 校最少要花多少钱买奖品? (2)学校要求一等奖的奖品单价是二等奖奖品单价 的5倍,二等奖的奖品单价是三等奖奖品单价的4倍, 在总费用不超过1000元的前提下,有几种购买方案? 花费最多的一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例11.(4分)小芳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 三人的体重一共为150千克,爸爸坐在跷跷板的 另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芳和妈妈一同坐 在跷跷板的一端。这时,爸爸的那一端仍然着地。 请你猜一猜小芳的体重应小于( ) A.49千克 B.50千克 C.24千克 D.25千克
这些题目取材贴近生活实际的应用,试题 新颖,形式开放、趣味性强。一般特点文字长、 信息多、数据杂,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 析能力。设未知数,分析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 型是解题关键。
7.(3分)若0<m<2,则点P(m-2,m)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纵观各市中考题,有关不等式内容的中考试题以考 查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组)为多,题目难度并不 大,分值在5分左右。从扬州市近五年的中考题看来, 直接考查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分值占4到6
新课标强调“在现实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 验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如何把握考试范围、优质高效地进行第二轮复 习,我们认为:准确把握大纲与新课标的精神,
认真研究往年中考试题,制定科学的复习方案 。
扬州市中考试题回顾:
4.(3分)已知: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3,以点P为圆心,r为半 径画圆,如果圆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的距离均为2,则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 A. r>1 B. r>2 C. 2<r<3 D. 1<r<5 x <1 5.(2003年)不等式组 4 2x>3-x 的解集是 。 6.(2004年)(4分)函数 y= x-2 中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