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A卷

合集下载

马基 选择题

马基  选择题

3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3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A】【B】【D】【】【】A.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 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E.批判孤立静止的错误观点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 】【B 】【 C】【】【】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34.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A 】【B】【 D】【】【】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3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A 】【B 】【D 】【 E】【】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本质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36.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原因在于【 A】【B 】【D 】【】【】A.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地理环境不能影响生产的发展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方式制约 E.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37.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为技术社会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B】【C 】【D 】【 E】【】A. 原始社会 B.渔猎社会 C.农业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38.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C 】【 D】【】【】【】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E.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39.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A 】【D 】【E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C.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D.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E.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40.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

马基多项选择题

马基多项选择题
D.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16、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 ABD )
A.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
C.不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
D.局部服从整体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BCD )
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 ABC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
1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ABCD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4、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40.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
因为( ABCD )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C.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D.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2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BCD )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马基习题集

马基习题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 . 14 世纪末至巧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 .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 30 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 .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 .垄断资本主义2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BCD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3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 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 )A .巴黎公社B . 1831 年和 1834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 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8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A .辩证法B .劳动价值论C .唯物史观D .剩余价值学说9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0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 )A .阶级性B .实践性C .客观性D .人民性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 )A .李大钊的理论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多项选择题1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BC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大学生马基试卷2含答案

大学生马基试卷2含答案

第一题(共 60 题,总分60 分)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答案(4)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答案(4) 标准答案: 43.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C.商品交换的实现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答案 ( 3 ) 标准答案: 3 4.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答案(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C.它始终植根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D.这是唯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答案(3)6.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属于A.国体问题B. 政体问题C.行政问题D.法律问题答案(1)标准答案: 17.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的关系是()A.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使用和被使用的价值关系D.相互对立的斗争关系答案(2) 标准答案: 28.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C.如何进行产品分配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答案(2) 标准答案: 29.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 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答案(1)10.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事物的()A. 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答案(4)11.某市 5 名大学毕业生先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到农村创业。

马基选择题题库 打印版(含答案).

马基选择题题库   打印版(含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指(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指( D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阶级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资本主义生产和人口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会的产生和斗争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的人是( B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蒂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

马基题目

马基题目

单项选择题1.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消灭私有制C.发展生产力D.实现共产主义2.我们党的最低纲领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发展生产力D.消灭私有制3.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表述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是:A.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B.它们具有相同的生产力水平C.它们具有相同的经济体制D.它们具有相同的政治体制5.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区别在于:A.它们是不同的社会形态B.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C.它们具有不同的指导思想D.它们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6.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A.依靠战争引起革命的过程B.短期突进、短促突发的过程C.需要以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心来领导的过程D.长期的、渐进的过程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A.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B.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原子能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信息时代、社会主义高级阶段.8.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于A.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B.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原子能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信息时代、社会主义高级阶段9.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问世B.正义者同盟成立C.《共产主义原理》问世D.《资本论》问世10.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 D2 A3 C4 A5 B6 D7 B8 A9 A 10 B多项选择题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B.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C.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B.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B.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的C.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D.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3.中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B.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C.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D.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A.共产主义渺茫论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6.共产主义理想是:A.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B.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C.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D.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7.共产主义理论是:A.来自于对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B.建立在严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必然逻辑C.基于某一个蛰居书斋的学者的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观念D.马克思恩格斯良好的主观愿望8.共产主义是A.崇高的理想目标,要在未来才能实现B.追求理想的实际运动,应融入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C.科学理论,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D.是信念,它来自于对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9.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A.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B.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C.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D.经济全球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10.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观念主要有A.和平与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B.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C.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国家要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 AB2 ABCD3 ABCD4 ABCD5 BD6 ABCD7 AB8 ABCD9 AB 10 ABCD辨析题1.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供求机制B. 价格机制C. 竞争机制D. 企业机制答案( 2 ) 标准答案:22.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 把感觉作为认识的起点B. 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 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 2 )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 3 )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 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 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 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 4 )5.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指()。

A. 绝对适合 B. 基本适合C. 部分适合D. 相互等同答案( 2 ) 标准答案:26.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A. 先验论 B. 反映论C. 能动的反映论D. 经验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7.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 3 ) 标准答案:38.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 先进的机器设备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 4 ) 标准答案:4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 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 4 ) 标准答案:411.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 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 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 受自然和社会的约束D. 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答案( 2 ) 标准答案: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 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 2 ) 标准答案:2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 先验论B.不可知论C.消极直观的反映论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答案( 4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 第一次认识到了世界的物质性B. 第一次提到实践范畴C. 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D. 坚持了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答案( 3 )15. 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 3 ) 标准答案:31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 标准答案:317.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A.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 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C.它们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D.它们的实现都不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答案( 2 )18. 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马基模拟试卷含答案

马基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答案( 3 ) 标准答案:32. 历史人物指的是A. 历史上普通个人B. 推动历史前进的劳动者C. 历史上起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D. 杰出人物的思想答案( 3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4.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是A. 相对主义诡辩论B. 唯物主义决走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5.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 确定事物的质C. 认识事物的量D. 把握事物的度答案( 4 ) 标准答案:46.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为是非答案( 4 )7. 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是()A. 教条主义的表现B. 经验主义的表现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 2 ) 标准答案:28. 教条主义犯了()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答案( 1 ) 标准答案:19.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理论贡献是()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基试题

马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x40=4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3、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相加B、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8、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活动D、科学实验活动9、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妻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14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4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4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发布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PTSS110054开课院系:社会科学基础部考试形式:开卷姓名:学号:成绩:1.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2.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4.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5.某企业投入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那么,其剩余价值率是100%。

3.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材料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想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回答:(1)材料2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

2.试述“主体和客体”与“主观与客观”这两对范畴的关系3.“彼亦—是非,此亦—是非”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是否都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为什么?4.哲学上的“价值”和经济学上的“价值”有何不同?三、论述题(20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谈谈当代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2011年春马基试卷A

2011年春马基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我们理解的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 )A.从创立者角度理解的B.从阶级属性上理解的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上理解的D.从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角度理解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 D.认识论5.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这一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7.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哲学派别是( )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8.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就是说( ) A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0.在工作中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 .认识事物的量C .确定事物的质D .把握事物的度 1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B .形式和状态C .结构和功能D .源泉和动力1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13.生物物种的遗传和变异表明事物内部存在着()A.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B.质变和量变C.运动和相对静止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4.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 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15.否定之否定过程经过了( ) A.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B.两次否定两个阶段C.三次否定两个阶段 D.三次否定三个阶段16.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就会导致()A.诡辩论 B.激变论 C.庸俗进化论 D.均衡论17.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D.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18.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 )A.唯生产力论B.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1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B.先进和落后之间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20.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为尺度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资本家管理的产物22.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23.生产关系诸多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产品的分配关系 B.商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产品的消费关系24.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逐渐消失 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2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B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 . 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26.资本流通的目的是( ) A .获取使用价值 B .发展社会经济 C .获取消费资料 D .实现价值增殖二、多项(含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2【多选】:01【马基】:03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2【多选】:01【马基】:03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2【多选】:01【马基】:03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02【多选】:01【马基】:03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下列关于认识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2分]A 认识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B 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C 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D 认识中介是各种认识工具、手段要素及其运用和操作系统2.下列哪些活动是基本的实践活动?[2分]A 工人炼钢B 渔民出海捕鱼C 技术革新的试验D 农民种田3.下列选项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关系的有[2分]A 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 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 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D 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不断[2分]A 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 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 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 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5.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是[2分]A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B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 坚持辩证法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种观点[2分]A 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B 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前面C 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 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7.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2分]A 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 理论对实践不起作用8.“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指精神力量[2分]A 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B 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C 可以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鼓舞作用D 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9.以下命题当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有[2分]A 世界统一于存在B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C 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D 世界是感觉及感觉的集合10.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2分]A 从物质到感觉到思想B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质C 认为物质和思想同时产生D 反映论11.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2分]A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 人为自然界立法D 存在就是被感知1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2分]A 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B 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C 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D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表现在[2分]A 它以改变世界为哲学的根本目的B 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C 它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核心D 它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形态14.下列选项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2分]A 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 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 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1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因为[2分]A 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全面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的性质B 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性质C 它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D 它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1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2分]A 经验论的错误B 唯理论的错误C 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D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17.下列选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有[2分]A 感性认识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D 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18.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2分]A 概念B 判断C 表象D 感觉19.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马基模拟3

马基模拟3
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C. 人才众多,力量强大 D. 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标准答案】D
16. 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属于 A. 阶级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永恒范畴
29.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标准答案】D
30.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
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A
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 政体 B. 国体 C. 议会机关 D. 政府机关
协和网络教学平台-模拟训练试卷名称《马基测试3》 得分 0 共 100 题 答对 0 题 答错 100 题
共 100 题 共 100 分 计时 90 分钟
第一题 (共 60 题 ,总分 60 分) 1.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C
31.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21. 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A. 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
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 C. 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部门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标准答案】A

马基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马基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A、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C、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2、一些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在哲学史中被称作(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思辩唯物主义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4.马克思主义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D )A. 形式和状态B. 结构和功能C. 原因和动力D. 方向和道路6.哲学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诸项具体学科知识之间,形成(D)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感性和理性的关系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7.设想世界内存在着离开了物质的运动,属于哲学派别中的(A )A.唯心主义 B. 唯物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8. 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离开人的意识独立存在,但是( C )A. 否认物质世界的广延性B. 不认为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同哲学的“物质”概念相混淆D. 把可以直接感知的某种物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B )A.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B.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了(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1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险些除此而外都是鬼话。

”这是一种(B)A、相对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12、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的是(C)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14、“无物常驻,万物皆流”属于(A)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宿命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6、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C)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17.《吕氏春秋•博志篇》云:“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

(13年下)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3年下)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3年下)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PTSS110054开课院系:社会科学基础部考试形式:开卷姓名:学号:成绩:题号得分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12345678总分1.马克思主义学说获得完全胜利和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3.规律是变化的、发展的。

4.真正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东西也一定具有价值。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最近,某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

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突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

”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

当手术结束时,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

术后没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

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

当时,裘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

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裘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马基习题 3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基习题 3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3(附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解析: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基10套卷

马基10套卷

马基10套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为( A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矛盾是指( B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B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最能说明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的是( D )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6、下列关于辩证否定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D ) D、辩证否定不改变事物的质,只是量上的扩张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B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8、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B ) B 、实践9、商品经济是( C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1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B )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12、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 B ) B、参与制13、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 B )B、资源配置国际化 14、空想社会主义“提供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A )A、科学的品格15、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 C ) C、社会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 ( 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2、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C ) A、生产使用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最关键的因素( AD )A、周转时间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5、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 CD )C、巩固政权的任务D、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 ,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 据说是“镇水” 用的。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题目: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开始)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马基维利亚提出的基本观点?A. 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

B. 人性本恶。

C. 君主应该保持仁慈和慈爱。

D. 政治权力来源于上帝。

答案:B2. 马基维利亚对于政治的定义是什么?A. 政治是一种伦理学问题。

B. 政治是为了达到普遍幸福而存在的活动。

C. 政治是实现权力的手段。

D. 政治是一种社会契约。

答案:C3. 马基维利亚的主要著作是哪一本?A. 《国家论》B. 《道德原理》C. 《政治学纲要》D. 《社会契约论》答案:A二、问答题1. 马基维利亚对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持有什么观点?答:马基维利亚认为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政治活动应该超越个人的道德准则。

他主张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而不受道德约束。

2.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答: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三、论述题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他的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基维利亚坚信政治权力来源于实际力量,而不是上帝。

他强调政治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认为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追求国家的稳定和自身的统治。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他主张君主应该高度集中政治权力,通过强力统治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然而,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受到了批评。

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冷酷无情,忽视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权、民主等现代价值观存在冲突。

另外,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容易被滥用,可能导致专制和暴力统治。

总之,马基维利亚的政治思想虽然具有争议,但仍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经典之一。

通过对他的思想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与运作方式,同时也能够对现代政治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核心考点题集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D)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2、“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3、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B)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4、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6、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D)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7、度是(B)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8、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B)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填空题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DAB)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E)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3、辩证的否定是(ABCDE)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E.既克服又保留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使统一体分解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6、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7、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E)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8、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基考试题型.doc(模拟试题)

马基考试题型.doc(模拟试题)

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①直观性②机械性③不彻底性④相对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①唯物主义②辩证法③可知论④认识论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①时间的客观性②时间的无限性③时间的一维性④时间的可变性4、“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③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指()①物体处于绝对不动状态②物体处于不可捉摸状态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④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6、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一分为二的方法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7、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过程是()①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②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③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④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8、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①纯粹偶然的巧合②纯粹必然的结果③偶然中隐藏着必然④命运的安排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①感觉——知觉——表象②概念——判断——推理③实践——认识——实践④认识——实践——认识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必然承认()①真理的绝对性②真理的阶级性③真理的相对性④真理的有用性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2、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1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基A卷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P3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P143、“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P30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世界物质统一性,(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P325、下列哪些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如,抓典型。

P456、割裂普遍性与特殊性。

如,白马非马。

P457、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64-668、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P689、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的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P761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P98(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性的反作用。

(4)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1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上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P1051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原因:(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P122——12613、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P13414、价值是商品本质属性: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P14415、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P147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P18717、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这个过程中,两者可能会平等交往,和平共处,存在斗争,平等经济,但是不会互不往来。

)P210 18、通过批判旧世界来解放发展新世界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只能从根本上、从社会实践,从社会存在入手。

P21319、无产阶级国家(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P21520、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29(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1、共产主义的含义: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社会理想。

P255二、辨析题1、辨析:人的认识和实践都是有限的。

P70-71答:错误。

两者都既是有限又是无限的。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即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

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常常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4.“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2、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P201 答:不能。

只能缓解。

1、经济计划作为经济调节手段,不具有社会属性。

但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为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利润服务的,因而这种计划手段不可能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不可能通过计划经济调节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更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生产无政府状态。

2、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市场调节作用大,国家调控作用小.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通过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缺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政府状态的根源。

而且计划经济存在以下缺点(估计这个不一定有用):生产结构单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过于严重。

所以这句话不对。

3、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

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

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三、材料分析题1.生产力能否跨越式发展?P100-101答:能。

主要从生产力的结构入手,改善其四项基本要素来达到跨越性发展。

一是劳动资料,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二是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三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四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综上所述,只要改善生产力四大基本要素,便可以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P100——101四、论述题1、(1)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性问题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的共同与区别。

答:共同——都肯定物质第一性,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区别——前者是统一于具体的物质,后者统一于客观实在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

它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个性)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基础上,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观点。

总体来说,在物质观上的主要区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当成物质的具体形态,而且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既看到物质的决定性,又看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现实意义与方法论。

现实意义与方法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不存在。

一切现象,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归根到底都是由物质运动所引起的,都可以从中获得最终的解释与说明。

坚持这一观点,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宗教迷信和歪理邪说,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说明客观世界以及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第一性的。

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这就是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论。

只有坚持世界的物质本源性,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也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去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世界。

P32-342、文化建设: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网)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2、我们要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3、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4、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责任5、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在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由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先进性、群众性、现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